2017.3.13郭金刚水务有限培训
水务有限公司培训方案(水务有限公司员工培训计划)

水务有限公司员工培训计划一、培训安排一.培训目标: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于2012年9月份顺利进水,故对储备的新员工进行为期14天的集训。
通过集训,让学员掌握各生产岗位的岗位技能,达到学员合格上岗的目标。
二.培训时间:2012年8月13日至2012年8月27日。
三.集训地点:定陶污水处理厂四.人员名单: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毕业院校岗位1 22 大专旅游管理威海职业学院化验员2 36 化验员3 18 操作工4 19 操作工5 45 操作工6 41 操作工7 31 操作工8 21 操作工9五、学员管理及培训计划表:1、实习培训负责人:培训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讲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详见培训计划表)考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报到:2012年8月13日,以上人员带上日用品等,集中到定陶公司报到,并统一出发。
3、食宿安排:1)培训期间往返交通费由公司负责;2)培训期间无工资,由公司按照运行人员1000元/月的标准,化验人员1300元/月作为每位学员生活津贴;3)住宿由定陶污水厂安排,不收费;4)三餐由定陶污水厂安排,费用直接由三达水务公司支付;5)日常生活用品及被褥由学员自带。
3、培训期间学员的管理:1)受训学员到达定陶污水厂后,视同定陶污水厂的员工纳入管理。
2)员工实习胸牌由定陶污水厂制作。
3)由定陶污水厂负责落实具体的培训安排及出勤管理。
4)学员必须严格遵守定陶污水厂的各项规章制度。
5)各级安全培训一定要做好培训记录。
6)____________负责编写学员培训考试题。
7)由公司负责对培训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4、考核标准:培训结束时,考核合格的学员,办理正式的入职手续;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公司不安排工作岗位。
江泉集团煤气作业人员培训班开班

江泉集团煤气作业人员培训班开班赵阳【期刊名称】《化工安全与环境》【年(卷),期】2016(0)1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精神,提高煤气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和作业技能。
3月12日,华盛江泉集团煤气作业人员培训班开班,来自江泉集团四大企业的煤气作业人员和检维修人员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由集团安全管理部组织,临沂市恒泰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煤化工专业老师对职工进行培训。
通过全脱产学习,让职工牢固掌握煤气安全生产技能知识和岗位工作职责。
一年来,华盛江泉集团安全管理部先后组织了3场集团高管、副厂级以上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培训考试;18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市安监局组织的新《安全生产法》考试;20家单位参加了区安监局组织的安全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持证培训;安全管理部专项安全生产知识培训9场,【总页数】1页(P5-5)【关键词】作业人员;培训班;煤气;《安全生产法》;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市安监局;知识培训【作者】赵阳【作者单位】江泉集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92【相关文献】1.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集团公司第1期领导本领提升培训班、第73期党校培训班、第26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摘要) [J], 戴厚良2.集团公司第1期领导本领提升培训班、第73期党校培训班、第26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学院开班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出席并讲话 [J],3.集团公司第2期领导本领提升培训班、第75期党校培训班、第2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1期新进领导班子成员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J],4.国家安监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矿山安全培训基地挂牌成立首期非煤矿山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培训班开班 [J],5.江泉集团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标学习 [J], 赵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担及参与单位 (1)1.3 项目负责人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5 编制依据 (1)1.6 建设目标 (2)1.7 建设内容 (3)1.8 总投资及来源 (3)1.9 建设地点 (3)1.10项目建设期 (3)1.11 效益分析 (3)1.12结论 (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5)2.1 项目建设背景 (5)2.2 现状与差距 (6)2.2.1现状 (6)2.2.2差距 (7)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8)2.4.1政策环境可行性 (8)2.4.2技术可行性 (9)2.4.3信息资源建设可行性 (9)2.4.4经济可行性 (9)2.4.5组织协调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9)第三章项目承担单位 (11)3.2 机构职责 (11)3.3 组织结构 (13)第四章需求分析 (14)4.1 业务描述 (14)4.2 流程分析 (15)4.2.1智慧教育资源规划与决策支持平台需求分析 (15)4.2.2智慧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与门户需求分析 (16)4.2.3智慧教育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16)4.2.4智慧教育支撑保障体系需求分析 (16)4.2.5平安校园需求分析 (16)4.3 用户分析 (17)4.3.1教育部门需求分析 (17)4.3.2校领导需求分析 (17)4.3.3老师和学生需求分析 (17)4.3.4家长需求分析 (17)4.3.5职业培训对象需求分析 (17)4.3.6IT管理部门需求分析 (18)4.3.7业务管理部门需求分析 (18)4.4 功能需求 (18)4.4.1系统功能 (18)4.4.2功能需求 (19)第五章总体方案 (21)5.1 建设目标 (21)5.2 建设原则 (22)5.3 技术路线 (23)5.3.1云计算服务技术体系 (23)5.3.2J2EE架构 (23)5.3.3统一身份认证 (23)5.3.5共用数据中心 (24)5.4 建设内容 (24)5.5 系统总体框架 (25)5.5.1信息系统体系架构 (26)5.5.2信息系统技术架构 (27)5.5.3数据体系架构 (27)5.5.4基础实施体系架构 (28)5.5.5安全保障体系设计 (28)5.5.6运行维护体系设计 (29)5.5.7教育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29)5.6 建设地点 (30)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31)6.1 设计原则 (31)6.2 标准规范建设 (32)6.2.1建设原则 (32)6.2.2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 (33)6.2.3技术标准 (35)6.2.4管理规范 (35)6.2.5实现途径 (35)6.3 智慧教育数据仓库设计 (35)6.3.1智慧教育数据仓库总述 (35)6.3.2基础教育数据仓库 (36)6.3.3再教育(职业教育)数据仓库 (37)6.3.4教育资源共享数据仓库 (37)6.3.5专项业务数据仓库 (37)6.4 智慧教育智能化信息平台设计 (38)6.4.1“三通两平台” (38)6.4.2教育监管信息系统 (56)6.4.3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 (62)6.4.4智慧教育课件共享平台 (64)6.4.5电子书包 (65)6.5 智慧教育数据中心设计 (66)6.6 视频监控接入设计 (66)6.7 软件平台 (67)6.7.1操作系统 (67)6.7.2数据库 (67)6.7.3工作流软件 (68)6.7.4GIS软件 (68)6.7.5GIS终端引擎 (69)6.7.6防病毒软件 (69)6.7.7中间件 (69)6.7.8虚拟化软件 (70)6.8 终端设备 (71)6.9 虚拟化设计 (71)6.9.1虚拟化概述 (71)6.9.2虚拟化方案架构设计 (71)6.10 服务器虚拟化设计 (74)6.11 存储设计 (74)6.12 网络设计 (75)6.12.1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75)6.12.2网络拓扑方案 (76)6.12.3网络虚拟化 (77)6.12.4网络质量保证设计 (78)6.13 安全设计 (79)6.13.1虚拟化安全需求 (79)6.13.2安全方案设计思路 (80)6.13.3安全方案总体框架 (81)6.13.4网络安全设计 (82)6.14 运行维护系统建设方案 (86)6.14.1运行支持与维护目标 (86)6.14.2运行维护机构和人员 (86)6.14.3运行维护相关制度建设 (88)6.14.4运行支持与维护服务工作内容 (88)6.14.5运行支持与维护服务工作流程 (94)6.15 其它系统建设方案 (95)6.15.1监督中心及配套工程设计 (95)6.15.2空调工程 (97)6.15.3大屏幕显示系统 (97)6.15.4监控坐席 (99)6.16 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 (99)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100)7.1 项目组织机构 (100)7.2项目实施机构 (100)7.3运行维护机构 (100)7.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100)7.4.1综合协调组 (100)7.4.2技术保障组 (100)7.5人员培训方案 (101)7.5.1培训计划 (101)7.5.2培训目标 (101)7.5.3培训内容 (102)7.5.4培训时间 (102)7.5.5培训地点 (102)7.5.6培训方法 (102)7.5.7授课及内容 (103)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 (104)8.1 项目建设周期 (104)8.2 项目实施进度 (104)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6)9.1 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106)9.2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6)9.2.1投资总估价 (106)9.2.2分项报价 (107)第十章效益与效果分析 (129)10.1 五年收益计划 (129)10.2 经济效益分析 (131)10.3 社会效益分析 (131)10.4 效果分析 (131)第十一章风险分析及化解 (133)11.1 技术风险及化解 (133)11.2 管理风险及化解 (133)11.3 人才风险及化解 (133)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135)12.1 结论 (135)12.2 建议 (136)12.2.1在协调上加大力度 (136)12.2.2在制度上进行规范 (136)12.2.3在资金上给予保障 (136)12.2.4在建设上稳妥推进 (136)12.2.5在效果上进行评估 (137)12.2.6在人才上加快培养 (137)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某某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1.2项目承担及参与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市某某区政府1.3项目负责人罗某某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5编制依据➢《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5-94。
开展拓展培训 打造卓越团队

开展拓展培训打造卓越团队
5月7日至8日,县盐都水务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到舞钢二郎山德广培训基地,进行拓展训练。
拓展培训不是军事训练,也不是魔鬼式训练,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式训练。
它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95年引进我国,并迅速风靡各大城市。
本次拓展培训设置有“高空断桥”、“信任背摔”、“共建家园”、“坎坷人生路”、“跨越生死墙”等项目。
员工通过参与体验项目,内心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洗礼,普遍认识到,面对困难要勇于挑战自我,相信并战胜自我!一支卓越的团队,要彼此信任,相互沟通,认真协调,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公司大局。
当坎坷人生路这个项目即将结束时,每位参加的员工都泪流满面,牢牢抱成一团,心中充满了感恩。
大家纷纷表示:,会认真汲取这次培训中弥足珍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我们盐都水务一定会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紧密团结,互帮互助,共同协作的卓越团队!。
自来水公司安全培训教材讲课文档

第一页,共22页。
优选自来水公司安全培训教材
第二页,共22页。
内容提纲
一、事故案例
二、危险因素识别 三、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
四、有限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五、火灾、爆炸安全知识、电气安全技术
六、中毒预防措施
第三页,共22页。
一、事故案例 1
第四页,共22页。
2004年4月16日,天原化工总厂液氯储罐爆炸 ,9人在爆炸中或失踪或死亡,15万人紧急撤离 家园! 爆炸的前一天,4月15日下午7时左右,重
第十九页,共22页。
16
有限作业空间分类: 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
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 、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 、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 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19
粘膜刺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肺部无特殊所见 ;中度者出现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表现,病人胸痛 ,头痛、恶心、较重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 度紫绀等;重度者出现肺水肿,可发生昏迷和休克。 有时发生喉头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还可引起反射 性呼吸抑制,发生呼吸骤停死亡。慢性中毒:长期低 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 肿;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第二十页,共22页。
17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
1、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 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2、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健全『选、培、用』机制构建企业内训师队伍

健全『选、培、用』机制构建企业内训师队伍黄素珍【期刊名称】《厦门科技》【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3页(P59-61)【作者】黄素珍【作者单位】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有一个企业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搬走我的机器,烧毁我的厂房,但你只要留下我的员工,我就可以有再生的机会”。
由此可见,人是企业生存的第一生产力。
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促进人“事”匹配;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企业组织效益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甚至有的企业不惜投入重资来进行培训。
在培训行业越来越火爆的今天,许多企业在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把目光由外部培训转向基于传统“师带徒”的岗位技能培训而建立发展的企业内部培训机制。
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发展状况,通过内部课程的开发和内训师队伍的构建,来实现企业的培训需求。
在整个内训培训机制中,作为企业内部知识经验的提炼开发者和整合传播者,内训师队伍的构建尤为重要。
培训的真正意义在于人才的培养。
目前在企业中,出现了一个怪圈,就是把培训狭隘地定义为老师讲,学生听,而事实上这不是培训,只是授课,这样的方式更适用于提升员工的知识,类似于学校的教育方法。
而事实上,企业内训和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
学校教育的培训目标侧重的是学生的素质培养,所以培训的内容相对基础、理论,采用的通常为讲授法,侧重于知识的积累。
企业内部培训的培养对象是企业员工,整个培训的目标应当由素质培养转化为侧重技能提升,整体的授课内容应更强调实用性,强调的是行为持续性改变。
众所周知,未成年人更多的是被动灌输,教师则以“传道”为首,而作为成年人的企业员工已经有了相对固化的思维,要引导他们学习,更多的需要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再者,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培训更适用于提升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但对于员工的价值观、经验都没有太大的帮助。
区队长综合素质提升

典型案例
新疆阜康市神龙煤"7.11" 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一是严重超能力超强度生产。该矿2005年上半年就生产原煤约 18万吨。由于严重超能力超强度开采,导致井下采掘工作面瓦斯量 增大,矿井通风能力不足;该矿"拼人力"多头进行采掘活动,由于 井下同时作业人员多,发生事故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二是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使用管理混乱,形同虚设。该矿虽 然安设了监测系统,但井下瓦斯超限时,不能有效断电,起不到监 控作用,也没有采取整改措施。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较长时间井 下采掘工作面瓦斯严重超限,但没有切断工作面电源和采取撤人措 施。 三是矿井技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不合理,边改造边生产,导致 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造成主要回风巷道一段作为进风、一段作为 回风,以及回采工作面实行下行风供风方式等严重隐患。 四是该矿产权多次转让,业主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一味 34 追求产量,追逐高额利润,无视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21
• 对矿工的技术、心理、纪律培训不到位
被困矿工整体素质不高,两人偷吃剩饭就是表现之一。矿
工们在突如其来的矿难面前,缺乏应有的整体意识和组织
性纪律性。
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矿工培训制度,除了技术上的培训, 还要加强对矿工心理的培训。
22
——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全程纪录
23
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在王家岭煤矿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头,初步分 析是掘进过程中导通老空区而引发透水事故。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 题是:该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 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 不落实;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当班安排14个
培训总结

电动执行 1 机构的认 识
2012年 3月15 日
检修办公 室
田生虎
检修队全体 员工
讲解
笔试
完成
2
电动执行机 构检修维护
2012年 3月20 日
检修办公 室
田生虎
检修队全体 员工
讲解
笔试
完成
2月份培训跟踪
序号 培训对象
田生虎
王浩 张政 沈冬
培训内容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及 中性点的理解及应用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及 中性点的理解及应用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及 中性点的理解及应用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及 中性点的理解及应用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及 中性点的理解及应用
2
田生虎
讲解
笔试
3
4
3月培训评估:
序 号 培训时 间
培训内容
地 点
负责人
培训对象
培训方 式
考核 方式
执行 进度
效果
1、合格者达到各流 程记忆并能应用到实 际中的目的 2、对不合格者采取 补考\处罚, 3、参考人5人,及格 人数5人,合格率100 %
1、合格者达到各流 程记忆并能应用到实 际中的目的 2、对不合格者采取 补考\处罚, 3、参考人5人,及格 人数5人,合格率100 %
培训点评
能在实践中较好的应用,对中性点的理解应 进一步加强
因在电气方面工作经验较少,实践能力不足, 应加强在电力系统知识的应用 基础理论部扎实,应继续学习,加强在实践 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方面工作经验较少,应先加强理论 的学习,注重参与电力系统方面的工作,增 加经验 因工作分配原因,无法参加具体工作,无法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宁东水务检修工程公司培训小结
2012年3月份培训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监护
➢监护者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外全过程持续监护。 ➢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 ➢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中作业,监护者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 体进行连续监测。 ➢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 助作业者逃生。 ➢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作业
作业安全
➢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 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安 排作业者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者应遵守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与个体防护装备,并与监护者进行有 效的信息沟通。
作业
作业安全
➢作业期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者应立即撤离 地下有限空间: a)作业者出现身体不适; b)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装备失效; c)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 d)监护者或作业负责人下达撤离命令。
基本要求
作业单位
➢应配备气体检测、通风、照明、通讯等安全防护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等,设置专人进行维护,按 相关规定定期检验,并建档管理。 ➢应在作业前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 作业内容、作业方案、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安全要求 及应急处置方案等内容,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
➢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 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作业前准备
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 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高可视警示服至少 满足GB 20653《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规定的1级要求, 使用的反光材料应符合GB 20653规定的3级要求。 ➢占用道路进行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道路交通管理 部门关于道路作业的相关规定。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三个地方标准内容简介
2017年3月
事故原因
➢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 ➢未制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或不按照操作规程违章 作业 ➢缺少必要的气体检测等安全设备设施和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教育培训不到位,工人防护知识缺乏 ➢未制定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盲目施救,造成不必 要的伤亡 ➢承、发包管理不规范,疏于管理
基本要求
管理单位
➢宜配备与管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相匹配的安全防护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等。 ➢不具备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应实施地下 有限空间作业。 ➢存在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发包行为的,应将作业项目发包给 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单位,并应与作业单位签订地下有 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对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进行 约定。 ➢应向作业单位如实提供地下有限空间类型、内部设施及外 部环境等基本信息。
作业前准备
设备安全检查
➢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 备、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
开启出入口
➢开启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前,应使用气体检测设备检测地 下有限空间内是否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存在爆炸危险的, 开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作业者应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 然通风。
作业前准备
气体检测
➢地下有限空间内存在积水、污物的,应 采取措施,待气体充分释放后再进行检测。 ➢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同高度 和作业者通过、停留的位置进行检测。 ➢气体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合 格后方可使用。 ➢气体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包括检 测时间、检测位置、检测结果和检测人员。
基本要求
作业单位
➢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地下有限 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应建立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操作规程。 ➢应制定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 旦发生事故,作业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作业负责人、监护者和作业者应经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其中,监护者应持有效的地下有限空 间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
作业前准备
按照一般情况下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前准备工作 的流程进行编写。包括:
1、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2、设备安全检查 3、开启出入口 4、安全隔离 5、气体检测 6、作业环境级别判定
7、机械通风 8、二次检测 9、二次判定 10、个体防护 11、电气设备及照明安全
作业前准备
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硫化氢是无色剧毒气体 ➢易存在于污水管道、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发酵池、垃圾 堆放场、化粪池等有机物发酵腐败场所。 ➢低浓度的硫化氢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能被人敏感地发觉;浓 度增高时,人会产生嗅觉疲劳或嗅神经麻痹而不能觉察硫化氢的 存在;当浓度超过1000mg/m3,数秒钟即可致人发生电击样死亡。 ➢未对井内气体进行检测就进入作业 ➢作业人员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过程中未实施有效通风 ➢井上监护人员未采取任何措施,冒然下井施救造成群死群伤。
术语与定义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进入地下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术语与定义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
满足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所需的安全生产责 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 备设施、人员资质等条件的总称。
术语与定义
管理单位
对地下有限空间具有管理权的单位。
作业单位
进入地下有限空间实施作业的单位。
术语与定义
作业负责人
由作业单位确定的负责组织实施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 人员。
监护者
为保障作业者安全,在地下有限 空间外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进行专职 看护的人员。
作业者
进入地下有限空间实施作业的人员。
作业环境分级
根据危险有害程度由高至低,将地下有限空 间作业环境分为3级。
危险有害程 度由高至低
1级 2级
基本要求
作业单位
➢每年应至少组织1次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再培训和考核, 并做好记录。 ➢应实施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内部审批制度,审批文件应存档 备案。审批文件内容应至少包括:
a)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内容、作业地点、作业单位名称、管理 单位名称、作业时间、作业相关人员; b)地下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数据; c)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d)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项; e)作业负责人、监护者、作业者签字确认项。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力、热力、燃气、给排水、环境卫 生、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涉及的地下有限 空间常规作业及其管理。
➢其他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可参照执行。
《通则》要点介绍
术语与定义 作业环境分级 基本要求 作业前准备 作业
术语与定义
地下有限空间
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 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 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地下空间。
能否作业 工程防护
3级
个体防护
作业环境分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1级:
a)氧含量小于19.5%或大于23.5%; b)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10%; c)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 2.1规定的限值。
➢氧含量为19.5%~23.5%,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2级:
a)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且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10%; b)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 2.1规定限值的30%且不大于GBZ 2.1规定的限值; c)作业过程中易发生缺氧,如热力井、燃气井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d)作业过程中有毒有害或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可能突然升高,如污水井、化粪池等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前准备
安全隔离
➢应采取关闭阀门、加装盲板、封堵、导流等隔离措施,阻 断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水、尘埃或泥沙等威胁作业安全的 物质涌入地下有限空间的通路。
气体检测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在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 顺序,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其中,有毒有害气 体应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
➢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环境为3级:
a)氧含量为19.5%~23.5%; b)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 c)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GBZ 2.1规定限值的30%; d)作业过程中各种气体、蒸气浓度值保持稳定。
基本要求
管理单位
➢应指定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地下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应建立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存在地 下有限空间作业发包行为的,还应建立发包管理制度。 ➢应对负责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并应建立培训档案。 ➢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建立台账。
作业前准备
二次判定
➢作业负责人根据二次气体检测数据,依据分级标准 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重新进行判定。 降低为2级或3级环境,以及始终维持2级环境的,可 实施作业。1级环境的,不应作业。
作业前准备
个体防护
➢作业者进入3级环境,宜携带隔绝式逃生呼吸器。
作业前准备
个体防护
➢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应佩戴正压式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
作业前准备
机械通风
➢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的,应使用防爆型通风设备。 ➢采用移动机械通风设备时,风管出风口应放置在作业 面,保证有效通风。 ➢应向地下有限空间输送清洁空气,不应使用纯氧进行 通风。 ➢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机械通风系统的,应全程运行。
作业前准备
二次气体检测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 a)机械通风后; b)作业者更换作业面或重新进入同一作业面的; c)气体检测时间与作业者进入作业时间间隔10min以上 时的。
作业前准备
个体防护
➢作业者应佩戴全身式安全带、 安全绳、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安 全绳应固定在可靠的挂点上,连 接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