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择校考试题型总结专题四
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 整数 分数 小数 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归纳 典例精析 拔高训练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4)——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知识识归归纳纳总总结结知识归纳1、加法运算: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如a+b=b+a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如:a+b+c=a+(b+c)2、乘法运算:①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a×b=b×a.②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如a×b×c=a×(b×c)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如a×(b+c)=ab+ac④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积加它本身乘另一个数的积,可以把另外两个数加起来再乘这个数.如ac+bc=c×(a+b)3、除法运算:①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如a÷b÷c=a÷(b ×c)②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如a÷b=(an)÷(bn)=(a÷n)÷(b÷n)(n≠0 b≠0)4、减法运算: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如a-b-c=a-(b+c)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然后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常考题型例:计算分析:本题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1)的计算过程中可利用一个数减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中的被减数,加上减数的减法性质计算.(2)可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等于除以这两个数中的被除数乘以除数的除法性质计算.点评:本题中数据较为复杂,完成时要细心,注意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及通分约分.¤¤拔拔高高训训练练备备考考一.选择题(共6小题)1.在计算(+)×时,若算成×+,这样得数比原来多了()A.B.C.D.2.计算3﹣2.75+时,比较合理的方法是()A.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B.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C.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3.比80的38.75% 少8的数是()A.1312 B.1612 C.7 D.234.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子加上3,就可以变成100%;如果分子减去1,就可以约简成,这个最简分数是()A.B.C.5.一个数的比它的25%少5,这个数是()A.99 B.100 C.256.一种电脑程序,将一个数输入一个程序后会输出另一个数,第一程序将输入的数除以,第二程序将第一程序后所得结果减去1.5,第三程序将第二程序后所得结果乘以,第四程序将第三程序后所得结果除以2.如果输入6经过①→②→③→④4个程序后输出的数是()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7.一个数的是60,这个数的是。
小升初的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的数学(shùxué)知识点总结小升初的数学(shùxué)知识点总结小升初的数学(shùxué)知识点总结1专题(zhuāntí)一:计算我一直强调计算,扎实的算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聪明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数是必要的。
如1/8,1/4,3/8,1/2,5/8,3/4,7/8的分数,小数,百分数,比的互化要脱口而出。
100以内的质数要信手拈来。
1-30的平方,1-10的立方的结果要能提笔就写。
对于整除的判定仅仅积累2,3,5的是不够的。
9的整除判定和3的方法是一样的。
还有就是(jiùshì)2和5的n次方整除的判定只要看末n位。
如4和25的整除都是看末2位,末2位能被4或25整除那么这个数可以被4或25整除。
8和125就看末3位。
7,11,13的整除判定就是割开三位。
前面局部减去末三位就可以了如果能整除7或11或13,这个数就是7或11或13的倍数。
这其实是判定1001的方法。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割个位法,望同学们至少掌握20以内整除的判定方法。
接下来讲下数论的积累。
1搞清楚什么是完全平方数,完全平方数个位只能是0,1,4,5,6,9.奇数的平方除以8余1,偶数的平方是4的倍数。
要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所有约数的和,小于这个数且和这个数互质数的个数如何求。
如何估计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计算分为一般计算和技巧计算。
到底用哪个呢首先根本的运算法那么必须很熟悉。
不要被简便运算假象迷惑。
这里重点说下技巧计算。
首先要熟练乘法和除法的分配律,其次要熟练a-b-c=a-(b+c)a-(b-c)=a-b+c还有连除就是除以所有除数的积等。
再者对于结合交换律都应该很熟悉。
分配律有直接提公因数,和移动小数点或扩大缩小倍数来凑出公因数。
甚至有时候要强行创造公因数。
再单独算尾巴。
分数的裂项:裂和与裂差等差数列求和,平方差,配对,换元,拆项约分,等比定理的转化等都要很熟悉。
通用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四则混合运算(含答案)

通用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四则混合运算一.知识游乐园里开心填一填。
1.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
一个数加上()还得原数。
2.在计算(2000 - 36×47)÷44时,先算(),再算(),最后算()法。
3.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商-被除数=( )被减数,减数,差相加的和是432,被减数是( )4.在算式630-180÷9中,如果要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想先算减法,就需要给算式加(),这样算式就要变成:(),结果也由原来的()变成()。
5.5人4小时做了80朵纸花,平均每人4小时做()朵纸花,平均每人每小时做()朵纸花。
6.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等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
7. 267除以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的差,商是 ( )。
8如果把(35+50)×(28-16)的两个小括号去掉,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二.我来算一算。
1.口算。
25×4= 7×7÷7×7=52+25-52+25= 180+20=125×8 = 100-50×2= 70×10-400= 64÷64×7= 310-90= 180-80+20= 100+100×0= 72÷9×48÷8=2. 计算。
125+25×6 (135+75)÷(14×5)735÷5-17205÷5×3 (135+415)÷5+16 1200-20×18三.我是公正的小法官。
1.1-(0÷1)+1=2()2.25×25÷25×25=1()3.比90少2的数的2倍是176。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专题训练-4.相遇追及 全国通用(无答案)

【知识梳理】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甲、乙速度的和-已知速度=另一个速度路程÷相遇时间-甲速=乙速追及所需时间=前后相隔路程÷(快速-慢速)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例题精讲】模块一相遇题型一. 基本相遇题型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两人几小时后相遇?例2、(简单相遇变形)铁道工程队计划挖通全长200米的山洞,甲队从山的一侧平均每天掘进1.2米,乙队从山的另一侧平均每天掘进1.3米,两队同时开挖,需要多少天挖通这个山洞?题型二.中途停车例1、(求路程)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14小时在某站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2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驶4小时停1小时。
问两地之间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例2、(求速度)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两地相距1488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驶1小时,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3、(环形跑道)绕湖一周是22千米,甲乙两人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以4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每走1小时休息5分钟 乙以6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每走50分钟休息10分钟,则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用多少分钟?变形:A、B两镇相距48千米。
甲乙两人同时从A镇往B镇。
甲步行每小时5千米,乙骑自行车到B镇后,办事用了2小时,吃饭用了1小时,之后返回A镇,在距B镇6千米处与甲相遇。
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模块二追及题型一. 基本追及题型例1、甲、乙两个学生从学校到少年活动中心去,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
2021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数与代数:数的运算(4)(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数与代数数的运算(4)知识点复习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归纳】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一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小数加法的法则:小数加法的法则与整数加法的法则一样,也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小数中有小数点,因此,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的位数就必然对齐了.步骤:①把各个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加起,满十进一;③和(计算结果)的小数点要与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小数减法的法则:小数点对齐,相同位数对齐.步骤:①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减起,不够减时,借一当十;③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命题方向】解:根据题意可得:4.25-3.68=0.57,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0.57×10=5.7;正确的结果是:3.68+5.7=9.38.故答案为:9.38.点评:根据题意,先求出错误的另一个加数,化成一位小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二.小数乘法【知识点归纳】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就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小数乘法法则:先把被乘数和乘数都看做整数,按照整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求出整数乘法的积,然后,再看被乘数和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要把它去掉.【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40.5×0.56=()×56.A、40.5B、4.05C、0.405D、0.0405分析:两个小数相乘,其中一个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要使积不变,则另一个小数的小数点要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解:40.5×0.56=0.405×56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在小数乘法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例2:昙花的寿命最少保持能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左右.分析:根据题意,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也就是4小时的0.02倍,可以先求出小麦开花的时间,再进行估算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小麦开花的时间是:4×0.02=0.08(小时),0.08小时=4.8分钟≈5分钟.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的估算,根据题意求解后,要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要注意单位不同时,化成相同的单位.三.小数除法【知识点归纳】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小数除法的法则与整数除法的法则基本相同,注意两点:①当除数是整数时,可以直接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就在余数的右边补上0,再继续除.商的整数部分或小数部分哪一位不够1时,要写上0,补足位数.如果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商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商.②当除数是小数时,要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再看原来的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如果位数不够,要添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0.47÷0.4,商是1.1,余数是()A、3B、0.3C、0.03分析: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可知,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那么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余数是:0.47-1.1×0.4=0.47-0.44=0.03.故选:C.点评: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同样适用于小数的除法.例2:2.5÷100与2.5×0.01的计算结果比较.()A、商较大B、积较大C、一样大分析: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商与积,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2.5÷100=0.025,2.5×0.01=0.025,所以,2.5÷100=2.5×0.01.故选:C.点评:求出各自的商与积,再根据题意解答.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然后,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递等式计算:①0.11×1.8+8.2×0.11②0.8×(3.2-2.99÷2.3)③5.4÷(3.94+0.86)×0.8④(8.1-5.4)÷3.6+85.7.分析:①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可把原式变成(1.8+8.2)×0.11;②④题,注意运算顺序即可;③题,在计算5.4÷4.8×0.8时,利用除法的性质,变为5.4÷(4.8÷0.8),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解:①0.11×1.8+8.2×0.11,=(1.8+8.2)×0.11,=10×0.11,=1.1;②0.8×(3.2-2.99÷2.3),=0.8×(3.2-1.3),=0.8×1.9,=1.52;③5.4÷(3.94+0.86)×0.8,=5.4÷4.8×0.8,=5.4÷(4.8÷0.8),=5.4÷6,=0.9;④(8.1-5.4)÷3.6+85.7,=2.7÷3.6+85.7,=0.75+85.7,=86.45.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的计算能力,以及灵活巧算的能力.如:a÷b×c=a÷(b÷c).五.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点归纳】1.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百分数乘法法则:把各个分数的分子乘起来作为分子,100相乘起来作为分母,(即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约分.3.百分数的除法法则:(1)用被除数的分子与除数的分母相乘作为分子;(2)用被除数的分母与除数的分子相乘作为分母.【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比甲数少()A、20%B、25%C、不能确定分析:先把乙数看成单位“1”,甲数就是(1+25%),用25%除以甲数就是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解:25%÷(1+25%),=25%÷125%,=20%;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在于区分两个单位“1”的不同,先找出1个单位“1”,把其它量用单位“1”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方法求解.六.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1、加法运算: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如a+b=b+a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如:a+b+c=a+(b+c)2、乘法运算:七.整除的性质及应用【考点归纳】定义解释;1、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a能被数b整除,或数b能整除数a.2、数a除以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或是有限小数,这就叫做除尽.如果商是无限小数,就叫除不尽.整除和除尽的关系:整除是除尽的特殊形式,能整除的算式一定能除尽,但能除尽的算式不一定能整除.整除规则:第一条(1):任何数都能被1整除.第二条(2):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能被2整除.第三条(3):每一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第四条(4):最后两位能被4整除的数,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第五条(5):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第六条(6):一个数只要能同时被2和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6整除.第七条(7):把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第八条(8):最后三位能被8整除的数,这个数就能被8整除.第九条(9):每一位上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第十条(10):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则这个数能被10整除。
小升初专题复习四-四则基本运算(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考点梳理
知识要点
1. 加、减法: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低位位算起,加法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减法中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 1 到本位,本位加 10 再减。
小数:先将各数的小小数数点点对齐,再按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分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
2.两个数相除,商是 51,余数是 12,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 (5 分) 余数是 112 2,除数最小是 113 3。
13×51+12=675 答:被除数是 675。
3.如果□与△各代表一个数,已知(△+□)×0.3=4.2,□÷0.6=10, 那么△代表多少?□呢?(5 分)
根据□÷0.6=10 可知:□=10×0.6=6 再根据(△+□)×0.3=4.2 可知: △+□=4.2÷0.3=14,所以△=14-6=8 答:△代表 8,□代表 6。
小的数是( C )。
A.a B.b C.c D.无法确定
6.(江苏·江阴)超市有一种苹果,单价是每 500 克 3.96 元。张阿姨买 了 9 个苹果,如果按每 3 个苹果 500 克计算,估计买这些苹果需要( A )。 A.12 元左右 B.16 元左右 C.40 元左右 D.10 元左右
四、计算。(28 分) 1.口算。(6 分) 345+655=( 1000 )
8.已知 a△b=5a-3b,则 4△6=( 2 )。
二、判断。(5 分)
1.(云南·昆明)57×8 和 8×57算式的意义不同,计算方法相同。( √ )
2.72.1÷2.4 的商是 30,余数是 1。
( ×)
3.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 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小升初数学】2019届知识点专项训练:专题(4)运算与规律(Word版,含答案)

运算与规律小升初·数学专题汇编班级姓名【运算与规律】一、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26 分)1、比大小。
( 在○里填上“>”“<”或“=” )230 ×40 ○ 32 × 4008200× 1.1 ○ 410 ×222.1×300○ 0.3×1800999×9.9○ 100002、依据 143÷13= 11 填空。
1430÷130=()286÷1.3 =() 2.2× 13=()0.22×()=14.3() ÷0.39 =11014300 ÷() =1.13、依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 6 分)12.5 ×8.7 ×0.8 =( □×□) ×□=()(2.5 +0.6) ×4=□×□+□×□=()4.1 ×1.5 +5.9 ×1.5 =( □+□) ×□=()4、两个因数的积是 130,假如此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添5,则积增添了 50,不变的因数是()。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6, 假如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乘4,商是() ;假如被除数除以4, 除数乘以 2,商是 () 。
6、两个数相除商是 3,余数是 10,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43,被除数是(),除数是()。
7、3.54 ×2.6的积是 () 位小数,假如将 3.54 扩大到本来的100 倍, 2.6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那么积是 () ,本来的积是 () 。
8、9.6 ×1.25 =1.2 ×(8 ×1.25)= 1.2 ×10= 12,这里运用了 () 律进行简算。
9、小明在计算 10× ( △+ 0.3)时错算成了10×△+ 0.3 ,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小升初择校数学试题分析及考点解析

小升初择校数学试题分析及考点解析【考题变化趋势】今年随着上面政策的变化,在成外择校考试前,成外命题组同时对于此次招生明确提出重视小学六年的数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难题部分将有所减少,而题量大幅增加,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运用,很多长而这类题并非一味的奥数。
对于数学拓展知识进行一定的考查,反期从事奥数学习的同学这次在成外的考试中并没有占到有力的优势,因此从今年成外的考试来说变综合知识扎实的同学,而不及中等水平,化比较大。
5首先选择题增加了基本的数论知识,着重考查分数,道题,”,比较大小,基本的平面和立体图形等,其实这些知识一是1单位“同时也是我们这些对孩子进行小升初专题辅导老学校着重强调的知识,师所要强调的基础知识。
质数与合数,比例尺,考查三角形,道试题,5判断题增加分数的基础,比和比例,因数与倍数,小数等基本知识,这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同学来说,这是很有优势。
填空题考查中位数,时钟,定义运算,浓度配比,奇偶数,平方数,年龄问题,数位问题等,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而且是数学拓展中最为基我处学生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对于奥数高手来说没有多大优势,础的,多分,而另一个水平居中的同学80嘉祥一等奖的同学成外数学也只是分,这无疑对于我们接下来的小升初同学有所警示。
96数学计算题同往年的成外的计算题相比完全变化,加强注重基对于一般进行小本运算能力的考查同时着力初中计算知识的衔接考查,所以对于这些计算题应该是送分题,升初择校专题学习过的学生来说,接下的小升初同学来说,计算的正确性高低直接影响你择校的成绩,“得计算者,得天下”。
实际上就是基本的几何题是最简单的立体图形的考查,体积运算与转化;而平面图形是我们一般学生(只要是学过奥数,进行过拓展学习)都能够有效掌握,从本套试卷来说,图形的考查分量有所增加,势必明年或者后面同样会注重最基本的图形的考查。
道题,包含浓度问题,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行程问题,工程5解答题问题,加上一道简单的数论,所以真正像以往难度的题并未涉及太多,所以基本的应用题类这种解答题的难度远远低于华赛的试题解答难度,型是我们掌握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数学择校考试题型总结专题四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2016小升初数学考前集训四一般复合应用题把两道(几道)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并成两步(几步)的复合应用题,称为“合题”;把一道复合应用题拆成两道(几道)一步应用题称为“拆题”。
通过合拆训练,可熟悉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名师点拨例1:某百华商场去年各季度销售收入统计如下表:这个商场去年平均每季度销售多少万元?例2 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到乙地之后又沿原路返回,返回时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3 停车场上,现有24辆车,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三轮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
那么停车场上现有三轮车多少辆?例4 奶奶提着一篮子鸡蛋去卖,第一次卖掉了鸡蛋的一半又多半个,第二次又卖掉剩下的一半又多半个,第三次还是卖掉剩下的一半又多半个,最后篮子里还有1个鸡蛋。
奶奶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例5 小张、小李、小刘三位朋友合乘一辆出租车去办事,出发时,三人商量好,车费由三人合理分摊。
小张在距离出发点6千米的地方下车,小李在出发后12千米的地方下车,小刘一直走到18千米的地方才下车,总共付了车费36元。
请问:他们三人各应承担多少车费才比较合理?例6 三家公司分别在招聘人才:甲公司:月薪2000元,一个月后每月加薪100元;乙公司:半年薪万元,半年后每半年加薪600元;丙公司:年薪3万元,一年后每年加薪1500元。
应聘到哪家公司工作薪水会高一些呢?说说理由。
名校真题1. 15个同学合影留念,每人要一张照片,最初三张照片和一张底片共收成本费元,以后加印一张照片收费元。
平均每人应付元。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4年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2.小明前几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一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请问:这一次是第次考试。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4年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3.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已知丙数是5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3年小语种考试数学试题)4.有一串从3开始的连续自然数3,4,5,…去掉其中一个数,再求其余数的平均数是12.8,那么去掉的数是。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年奖学金考试数学试题)5.数字M介于11~19之间,那么8,12和M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可能是()。
A.15或11 B.14或12 C.12或15 D.11或12(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4年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6.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而这两组数的平均数是,则两组至少共有个数。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4年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7、一只小船从甲港开往已港,去时顺水每小时行18千米,返回时逆水每小时行12千米,这只小船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千米。
A. B.15 C.14 D.16(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年小语种考试数学试题)8.飞行员前4分钟用半速飞行,后4分钟用全速飞行,8分钟共飞行了80千米,全速是每小时飞行()千米。
A.400 B.600 C.800 D.1000[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3年初中招生数学试题]9.有四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两个数,算出它们的和,再减去别外两个数的平均数,共得到下面六个数:4,7,10,16,19,22。
则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5年初中招生数学试题]10.某班有学生50人,每人恰好参加跳绳或打球中的一种活动,26人参加了跳绳,参加打球的人中,男生有16人。
若全班共有女生27人,那么参加跳绳的女生有人。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年小语种考试数学试题)11.一桶油连桶共重10千克,倒出油的一半后,连桶重千克,桶重千克。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4年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12.有铅笔若干支,将一半再加一支送给甲,然后将剩下的一半加一支送给乙,还剩6支,这些铅笔共有支。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3年初中招生数学试题]13.A,B两地之间每隔45米竖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的两根电线杆在内,共竖有65根电线杆。
现在要改变为每隔60米竖一根电线杆,那么除了两端的两根电线杆外,A,B两地之间还有多少根杆可以不必移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3年招生数学试题]14.某人乘船逆流而上,在A处不小心将一只水壶掉入水中,船又前行了15分钟后他才发现,立即返回寻找,结果在离A处3千米的地方找到水壶。
返回寻找水壶一共用了分钟。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13年招生数学试题)名校集训A 级1. 6÷43-43÷6 2. 272691÷13 3.(75+133)×7-21÷13 4. -(1253-511) B 级1.沿着均匀上升的自动扶梯,甲人上朝下走到底走了150级,乙从下走到顶走了75级。
如果甲每分钟走的扶梯是乙的3倍,那么这部自动扶梯有多少级(露在外面的部分)(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13年招生数学试题)2.一列火车以同一速度驶过两个剖隧道,第一个隧道长420米,用了27秒钟;第二个隧道长480米,用了30秒钟。
这列火车每秒钟行驶 米,火车长 米。
[成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5年招生数学试题]3.教室里有若干名学生,走了10名女生后,男生是女生人数的2倍,又走了9名男生后,女生是男生人数的5倍。
那么最初有 名女生。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5年初中招生数学试题]4.某食品店以每千克元购进一批饼干,售价为元。
这种饼干卖到还剩5千克时,不仅收回了总成本,还获利51元,这种饼干购进多少千克[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5年初中招生数学试题]5.为保护水资源,某市规定:每人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吨,每吨水费元;超过2吨部分,每吨水费2元。
赵伟家五口人,四月份交水费23元。
他家四月份用水多少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2011年初中招生数学试题]6.某超市对顾客实行优惠,规定:一定性购物满50元,打九折;超过200元,超过部分打八折。
李叔叔第一次付款30元,第二次付款162元,如果他一次性购买同样的商品,可少付多少元(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数学升学试题)7.贝贝家每天都喝3袋牛奶,7月份按零售价买了5天牛奶共花了元,八月份按批发价预订了全月每天的牛奶,共付了元。
每袋牛奶的批发价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1年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8.某船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两港之间,顺水而下需要10小时,逆水而上需要15小时。
由于某天下暴雨,水流速度比往常增加了许多,该船顺水而行只需要9小时,那么逆水而上需要多少小时(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1年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9.甲地到乙地共有22根电杆,相邻两根电线杆的距离都是30米。
现为了节省材料,把相邻两根电线杆的距离变成每两根相距45米,那么共有多少根不需要移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3年网络班招生数学试题)10.某列车通过长为82米的铁桥用了22秒。
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一倍,它通过706米的铁桥用时50秒。
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4年素质测试题)11.小明要买一本49元的书,他手上有贰元和伍元的纸币各10张。
则他有多少种付款方法(不用找零)(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4年素质测试题)12.一天,甲、乙、丙三人去郊外钓鱼。
已知甲比乙多钓9条,丙钓的是甲的2倍,且比乙多钓22条,他们三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3年奖学金考试数学试题)13.儿童乐园售票处规定:一人券2元,团体票15元(可供10人)。
红旗幼儿园现有38人去儿童乐园,买票最少需要多少元(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3年六年级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14.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呼吸16次,每次吸入500毫升空气。
那么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里吸入多少立方米的空气(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3年六年级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15.锅炉厂某月每天用煤吨,比上个月每天节约吨,那么原来可用20天的煤,现在要多用多少天(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2年六年级衔接班招生数学试题)C级1.李霞买了元和元的贺卡一共50张,总共用去元。
问:两种价格的贺卡各有多少张(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3年网络班招生数学试题)2.某人乘电梯从地下2层上升18层后,发现自己走错了楼层,又下降3层,此人现在在第几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3年网络班招生数学试题)3.某校把2003名学生按0001到2003的顺序编号,在新年联欢会上,编号为5的倍数或6的倍数的同学将得到一张贺卡,且每人最多得一张,大会共需多少张贺卡(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5年网络班招生数学试题)4.巧克力每盒9块,软糖每盒11块,要把这两种糖分发给一些小朋友,每种糖每人一块。
由于又来了一个小朋友,软糖就要增加一盒,两种糖分发的盒数才一样多。
现在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巧克力还要增加一盒。
最后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5年网络班招生数学试题)5.池塘周围栽了一些树,小明和小颖沿同一方向绕水池散步,边走边数树的棵数。
由于两人出发地点不同,因此,小明数的第20棵是小颖数的第7棵;小明数的第7棵,是小颖数的第94棵。
池塘四周栽了多少棵树(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3年网络班招生数学试题)6.老师带99名学生种树,老师先种一棵,然后对同学们说:“男生每人种2棵,女生每两人合种1棵”。
说完把99棵树苗分给了大家,正好按要求把树苗分完,则99名学生中男生有多少名(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3年网络班招生数学试题)7.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明最终得41分,他做对了几道题(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3年网络班招生数学试题)8.某旅行社推出A,B两种优惠方案:A:景园一日游大人每位全票80元;小孩四折。
B:景园一日游团体5人以上(含5人)六折(全票80元)。
⑴张阿姨带5名小学生到景园一日游,选哪种方案最省钱?⑵美美和丽丽及各自的父母共6人,选哪种方案最省钱?9. A,B两公司都在招聘人才,其中A公司的工资采用年薪制(以一年为单位定工资标准),开始工作的工资为每年10000元,以后逐年增加,每年增加600元;而B 公司采用半年薪制(以半年为单位定工资标准),起薪为前半年5000元,以后每半年增加一次,每次增加200元。
哪个公司的条件更优厚?10.阳阳服装厂生产一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144元,出厂价是200元。
李师傅订购了120件这样的服装,并提出:如果每件的出厂价每降低2元,他就多订购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