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锂离子电池辊压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锂电池极片辊压工序超全总结

锂电池极片辊压工序超全总结

锂电池极片辊压工序超全总结极片在涂布、干燥完成后,活物质与集流体箔片的剥离强度很低,需要对其进行辊压,以增强活物质与箔片的粘接强度,以防在电解液浸泡、电池使用过程中剥落。

同时,极片辊压可以压缩电芯体积,提高电芯能量密度,降低极片内部活物质、导电剂、粘结剂之间的孔隙率,降低电池的电阻提高电池性能。

一、辊压机介绍为了提高电池极片表面材料的密度及厚度的一致性,正负极片在涂布工序之后须进行滚压,此工序称为电池极片的辊压。

目前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厂家均使用二辊辊压机辊压极片,双辊压机是由两个铸钢压实辊以及电机和传动轴组成。

主流机型辊径为500 mm,辊身长度为500 mm~700 mm,辊压出的极片沿宽度方向的厚度一致性较差。

为保证厚度一致性的精度要求,轧辊长度与直径比值往往较小,最终导致极片辊压宽度较窄。

图1 极片轧制生产线示意图而在铜箔、铝箔等箔材制造领域,箔材绝大多数由四辊辊压机辊压制造,表面精度能达到几微米的同时,辊压宽度能达到1 m 以上。

但是当前还没有四辊辊压机在极片辊压中应用的先例?(图2 左:二辊辊压机辊系布置示意图右:四辊辊压机辊系布置示意图完整的辊压过程是将涂布完成的极片,固定于放卷机构后,将极片正确穿过双辊间隙,并连接收卷系统。

开启辊压模式后,电机带动上下辊同时转动,收卷机构拉动极片将稳步穿过辊压间隙,最终被压到所需压实密度。

辊压机在非工作状态时需要涂一层薄油层,以防其生锈,在使用前用无水乙醇将油层擦干净,并清理收放卷机构、自动纠偏机构。

因此,一个优秀的辊压机必须包含以下八大功能模块:图3:气液增压泵加压式极片轧机轧辊压力调整及快速反应功能:滚压机两只轧辊之间的压力调整是提高电池极片活性物质压实密度的必要条件,由于涂布间歇、单双面交错等因素影响,两辊之间的压力调整必须快速反应。

轧辊间隙调整及准确复位功能:滚压机两只轧辊之间的间隙调整是获得电池极片厚度的必要条件。

由于极片涂布方式变化及极片接带的需要,两只轧辊之间的间隙快速调整后需要准确复位。

锂电池辊压

锂电池辊压

锂电池辊压锂电池辊压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用于生产锂电池的正负极片。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正负极片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采用合适的辊压工艺对于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品质至关重要。

锂电池辊压是指将正负极片通过辊压机进行压制成一定厚度和密度的工艺过程。

通过辊压,可以使正负极片中的活性物质均匀分布,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辊压还可以增加正负极片的机械强度,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因此,辊压工艺在锂电池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辊压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辊压机的压力、速度和温度。

在辊压过程中,适当的压力可以使正负极片获得合适的厚度和密度,但过大的压力会导致正负极片的变形或损坏。

辊压的速度和温度也需要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正负极片的质量稳定。

因此,生产厂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辊压机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辊压效果。

辊压工艺还需要考虑正负极片的材料和结构。

正负极片通常由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不同的材料配方会影响辊压的效果。

此外,正负极片的结构也会影响辊压的稳定性,如正极片的集流体和负极片的铜箔都需要考虑在内。

在实际生产中,锂电池厂家通常会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经验,对辊压工艺进行优化和调整。

通过不断改进辊压工艺,可以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锂电池辊压是锂电池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对于提高电池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锂电池辊压是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品质。

通过合理控制辊压机的参数、优化材料配方和结构设计,可以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锂电池厂家需要重视辊压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锂离子电池辊压工艺

锂离子电池辊压工艺

锂离子电池辊压工艺锂离子电池辊压工艺是一种有利于流体化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它是将涂布好的正负极片通过辊压设备将正负极片压紧,从而形成电池正负极接触面,并通过其他工序完善电池的组装工艺,从而达到电池的组装和完善的目的。

2. 工艺特点(1)辊压工艺的技术要求比较严格,辊压设备要求具备较强的压力精度,能够精确的控制压力,并且正负极片的厚度也必须保持一定的精度要求,同时特殊的表面处理要求也得到了有效的满足。

(2)辊压工艺的特点是快速、不变形、省时、省力,对正负极片的厚度要求也相对较低,从而能够降低过厚的正负极片产生的表面损耗,提高电池产品的成型效果。

(3)辊压工艺还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它可以根据电池的型号和规格随意更改,实现快速的电池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设备要求辊压工艺所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1)辊压机:需要能够满足规定的压力要求,正负极片的厚度必须保持一定的精度要求,能够有效的将正负极片压紧,从而将正负极片的接触面紧密接合。

(2)辊压轴:辊压工艺的核心设备,需要具有良好的抗磨损、耐腐蚀性能,同时能够有效的控制正负极片的厚度,保持一定的表面处理精度。

(3)辊压组件:辊压组件的设计要求要符合正负极片的设计规范,誊损要合理,正负极片要保持足够的表面粘结力,以及一定的弹性。

4. 操作要求(1)在进行辊压工艺前,需要首先将正负极片涂布好,确保正负极片接触面涂料均匀,接触面涂布厚度一致。

并且在辊压前,需要辊压机进行调试,确保辊压机的压力是否能够达到规定要求。

(2)正负极片在辊压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正负极片的厚度调节,确保正负极片的厚度调节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以保证电池的质量。

(3)在辊压工艺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辊压机进行维护,以确保辊压机的正常运行,并保持辊压机的压力精度。

5. 安全注意事项(1)辊压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压力,确保压力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对正负极片造成损坏。

(2)辊压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不要接触辊压机的高速运转部分,防止发生受伤。

锂电池辊边工艺

锂电池辊边工艺

锂电池辊边工艺
锂电池辊边工艺是指在锂电池生产中对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片进行辊压加工,以提高电极片的密实度和电池性能。

以下是一般的锂电池辊边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准备好待辊边的正极和负极电极片,确保其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辊边设备设置:根据电极片的尺寸和要求,调整辊边设备的参数,如辊压力、辊速度等。

辊边预热:在开始辊边之前,通常需要对电极片进行预热处理,以使其更容易塑性变形。

辊边加工:将预热后的电极片送入辊边设备中,通过辊压力将电极片进行辊压加工。

辊边的过程中,电极片的厚度逐渐减小,同时表面得到压实,增加电极片的密度。

质量检查:对辊边后的电极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厚度均匀、无明显瑕疵,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清洁处理:对辊边后的电极片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辊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下一步工艺:辊边完成后,电极片通常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工艺,如涂覆电解质、层叠组装等,以完成锂电池的制造。

在实际应用中,辊边工艺可能会根据电池类型、电极片材料、生产规模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锂电池生产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辊边工艺参数和设备,以确保生产效率和电池性能。

锂电池极片辊压工艺基础解析

锂电池极片辊压工艺基础解析

锂电池极片辊压工艺基础解析锂离子电池极片制造一般工艺流程为: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混合制备成浆料,然后涂敷在铜或铝集流体两面,经干燥后去除溶剂形成极片,极片颗粒涂层经过压实致密化,再裁切或分条。

辊压是锂电池极片最常用的压实工艺,相对于其他工艺过程,辊压对极片孔洞结构的改变巨大,而且也会影响导电剂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为了获得最优化的孔洞结构,充分认识和理解辊压压实工艺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辊压工艺基本过程工业生产上,锂电池极片一般采用对辊机连续辊压压实,如图1所示,在此过程中,两面涂敷颗粒涂层的极片被送入两辊的间隙中,在轧辊线载荷作用下涂层被压实,从辊缝出来后,极片会发生弹性回弹导致厚度增加。

因此,辊缝大小和轧制载荷是两个重要的参数,一般地,辊缝要小于要求的极片最终厚度,或载荷作用能使涂层被压实。

另外,辊压速度的大小直接决定载荷作用在极片上的保持时间,也会影响极片的回弹,最终影响极片的涂层密度和孔隙率。

图1极片辊压过程示意图在轧制速度Vcal下,极片通过辊缝时,线载荷可由式(1)计算:qL = FN / WC其中,qL为作用在极片上的线载荷,FN为作用在极片上的轧制力,Wc为极片涂层的宽度。

辊压过程极片微观结构的演变通过辊缝,极片被压实,涂层密度由初始值ρc,0变为ρc。

压实密度ρc可由式(2)计算:(2)其中,mE为单位面积内的电极片重量,mC为单位面积内的集流体重量,hE为电极片厚度,hC为集流体厚度。

而压实密度与极片孔隙率相关,物理上的涂层孔隙率εc,p h可由式(3)计算,其含义为颗粒内部的孔隙和颗粒之间的孔隙在涂层的体积分数:(3)其中,ρph为涂层各组成材料平均物理真密度。

在实际的辊压工艺中,随着轧制压力变化,极片涂层压实密度具有一定规律,图2为极片涂层密度与轧制压力的关系。

图2极片涂层密度与轧制压力的关系曲线 I 区域,为第一阶段。

此阶段压力相对较小,涂层内颗粒产生位移,孔隙被填充,压力稍有增加时,极片的密度快速增加,极片的相对密度变化有规律。

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工序简介

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工序简介

所能 尽
可能
创造
Sherk
三 辊压影响
2.辊压情况对电芯性能的影响
辊压过程会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是:
①极片厚度不一致。厚度不一致,意味着活物质密度不一 致,锂离子和电子在极片中传输、传导速率则会有所不同 。当电流密度不同时,极易引起枝晶锂的析出,对电芯性 能不利。此外,极片厚度不同时,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 的接触电阻也是不同的,极片越厚内阻越大,电池极化也 就越严重,影响电芯容量。 ②极片部分位置出现过压。原因可能是涂布时部分位置厚 度过厚,过压后影响电解液的浸润效果,对电芯的性能也 有很大的影响。易出现析锂现象
弹导致厚度增加。因此辊缝大小和扎制载
荷是两个重要的参数,所以辊缝要小于要
求的极片最终厚度。辊压速度的大小直接
决定载荷作用在极片上的保持时间,也会
影响极片的回弹,最终影响极片的涂层密
极片你辊压示意图
度和孔隙率。
在辊压速度Vcal下,极片通过辊缝,线载荷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qL=Fn/Wc 其中qL为作用在极片上的线载荷,Fn为作用在极片上的轧制力,Wc为 极片涂层的宽度。
160 161.1 159
4
160.7 160.5 159.9 159 159.9 159.1 160 161.1 159.5
5
160 160.1 159 159 159.9 159 160.6 161.3 159
6
160 160.8 159.2 159.2 160 159 160.5 161.8 159
锂离子电池辊压工艺简介
所能 尽
可能
创造
Sherk
目录
1
辊压目的
2
辊压过程
3
辊压影响

细致分析锂离子电池中的极片辊压工艺【钜大锂电】

细致分析锂离子电池中的极片辊压工艺【钜大锂电】

细致分析锂离子电池中的极片辊压工艺【钜大锂电】先来张图,如上图,这是一款时髦流行的辊压分切一体机图片,通过把涂布后的极卷,运送到辊压机,经过双辊的压力,把极片压薄,控制在我们想要的厚度,达到增强剥离强度、减少离子传输距离的效果。

基本原理则:因此得到:注:R为辊的半径,=H-h简单的公式计算,只是让你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

涂布后极片厚度不变的情况下,辊的直径越大,极片越薄。

极片所需要的厚度,通过张力控制双辊来实现。

辊压后的结构更加稳定,颗粒之间空隙间距更小。

辊压影响克容量、首次库伦效率、倍率性能,循环性能等。

辊压关键点1、厚度影响极片厚度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有轧辊直线度,辊跳度,辊弯曲等。

轧辊直线度影响因素多是由于长期使用,辊有磨损。

辊跳值则是由辊的刚性有关,刚性越好,辊跳值越小。

辊弯曲则是需要张力和轧件的变形抗力共同决定,轧件变形张力越大,辊弯曲越大,简单来说就是轧纸片和铁片,两者造成的辊弯曲度不一样。

2、打皱影响极片打皱的原因主要有导辊水平度和平行度,张力不均,收卷张力等。

辊压过辊打皱示意图3、PINCH工艺主要是为了消除打皱而提出的一种工艺,通过差速拉伸,使得涂覆区和极耳区长度一致,消除打皱。

在辊压的过程中,极耳区比较薄,双面涂布下是无法接触到轧辊,涂覆区受到辊的压力,两边张力不一致,一般来讲,辊径越小,极片延展越严重,褶皱越厉害。

4、极片反弹上一张老图,如上图:1塌陷期-2初步作用期-3剧烈作用期-4受控反弹期-5自由反弹期。

反弹是一定的,但是反弹率我们希望在可接受的范围,并且稳定下来,使用辊压后烘烤(baking)可以加速极片的反弹并让其尽快稳定下来。

辊压后测试辊压阶段常测量极片厚度、剥离强度、弧高和延伸率。

一般来说,压力越大,膜片区延伸就越大。

一般控制孤高为±3mm之内,延伸率<0.8%。

厚度可实时监测,剥离强度需根据样本检测,如果配备分切设备,还需要测量毛刺,允许毛刺长度<隔膜厚度/2。

锂电池辊压机工作原理

锂电池辊压机工作原理

锂电池辊压机工作原理
锂电池辊压机是一种用于锂电池制造过程中的设备,主要用于将电池的正、负极片以及隔膜进行辊压,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

工作原理如下:
1. 准备工作:将正、负极片和隔膜放置在辊压机的导轨上,并进行对位和定位。

2. 辊压:启动辊压机,使两个辊压轮旋转,将正、负极片和隔膜夹在轮轴之间。

3. 压制:辊压机通过施加适当的压力和温度,将正、负极片和隔膜进行压制。

辊压轮的旋转和压力的作用下,将电池材料压制成片状,并将正、负极片和隔膜层间紧密连接。

4. 质量检测:辊压完成后,从辊压机上取下辊压后的电池组件,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包括电阻、电流、电压等参数的测试,以确保电池组件质量稳定和性能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锂电池辊压机通过辊压轮的旋转和压力的作用,将正、负极片和隔膜压制成片状,确保正、负极片和隔膜紧密连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公式计算,只是让你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涂布后极片厚度不变的
情况下,辊的直径越大,极片越薄。极片所需要的厚度,通过张力控制双辊
来实现。
辊压前
辊压后
辊压后的结构更加稳定,颗粒之间空隙间
辊压关键点
1 厚度
辊压阶段常测量极片厚度、剥离强度、弧高和延伸率。一般来说,压力越 大,膜片区延伸就越大。一般控制孤高为±3mm 之内,延伸率<0.8%。厚度 可实时监测,剥离强度需根据样本检测,如果配备分切设备,还需要测量毛 刺,允许毛刺长度<隔膜厚度/2。 极片在辊压时的延展性与咬入角的正弦值正相关。 新技术 举个栗子,上图为涂敷厚度为 100 μm 的极片在不同轧制温度下的厚度 曲线,如图所示:随着轧制温度由 20°C 增加为 90°C 再增加为 160°C,极 片厚度偏差由±1.9μm 降低为±1.3 μm 再降低为±0.8μm,极片厚度一致性逐渐 提高,这是因为随着轧制温度的增加,极片涂层变形抗力减小,可塑性变好, 使得极片表面厚度更加均匀。 有研究表明,热辊相对于冷辊,主要有以下作用: 1,极少极片反弹,能减少约 50%; 2,可用较小的辊制力将极片压至工艺要求的厚度和面密度,最大可减少 62%, 一般减少 35%-45%;
史上最全的锂离子电池辊压工艺介绍
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辊压是个瘦身机,胖胖的进去,苗条 的出来。今天我们就从原理和实际生产来侃一侃辊压工艺。 先来张图,如上图,这是一款时髦流行的辊压分切一体机图片,通过把涂 布后的极卷,运送到辊压机,经过双辊的压力,把极片压薄,控制在我们想 要的厚度,达到增强剥离强度、减少离子传输距离的效果。 基本原理 则: 因此得到: 注:R 为辊的半径, =H-h
影响极片厚度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有轧辊直线度,辊跳度,辊弯曲等。轧辊
直线度影响因素多是由于长期使用,辊有磨损。辊跳值则是由辊的刚性有关,
刚性越好,辊跳值越小。辊弯曲则是需要张力和轧件的变形抗力共同决定,
轧件变形张力越大,辊弯曲越大,简单来说就是轧纸片和铁片,两者造成的
辊弯曲度不一样。
2 打皱
3,减少电池极片粘结剂微裂纹,提高粘结剂性能,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减少因 压力过大损坏箔材; 4,克服冷辊摩擦温升造成的极片厚度不一致, 5,热辊较冷辊制成极片吸液量减少 7.31%,内阻减少 9.46%. 总结 辊压是极片成型前最重要的一个工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产中, 都会存在大量的可改进项。带拉升功能的辊压,减少极片褶皱;热辊压,减 少极片反弹,增强电池性能;带弯曲的辊压,更大程度上控制极片厚度一致 性等等等等,都在积极努力的开发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任何一个工厂都能 生产出质地均匀,光滑不打皱的极片,为动力电池制作打好前期攻坚战!
影响极片打皱的原因主要有导辊水平度和平行度,张力不均,收卷张力等。
辊压过辊打皱示意图 3 PINCH 工艺 主要是为了消除打皱而提出的一种工艺,通过差速拉伸,使得涂覆区和极 耳区长度一致,消除打皱。在辊压的过程中,极耳区比较薄,双面涂布下是 无法接触到轧辊,涂覆区受到辊的压力,两边张力不一致,一般来讲,辊径 越小,极片延展越严重,褶皱越厉害。 4 极片反弹 上一张老图,如上图:1 塌陷期-2 初步作用期-3 剧烈作用期-4 受控反弹期 -5 自由反弹期。反弹是一定的,但是反弹率我们希望在可接受的范围,并且 稳定下来,使用辊压后烘烤(baking)可以加速极片的反弹并让其尽快稳定 下来。 辊压后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