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练习题
修辞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修辞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他像一阵风一样跑得飞快。
B. 夜深了,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这杯茶,味道真香,仿佛是春天的气息。
D. 他的话像刀子一样锋利。
答案:A. 比喻 B. 拟人 C. 比喻 D. 比喻2. 以下哪个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A. 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
B.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痛。
C.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如同一首悲伤的曲子。
D. 他走进了房间。
答案:D二、填空题1.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修辞手法。
- 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
(王安石《泊船瓜洲》) - 答案:万紫千红总是春2. 请根据所给的修辞手法,填写相应的句子。
- 拟人:_________。
- 答案:太阳公公微笑着从东方升起。
三、简答题1. 解释“夸张”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夸张是一种故意放大事物特征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或听众对所描述的事物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表达作者的强烈情感。
2. 举例说明“反问”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答案:反问是一种不期待回答的提问方式,其作用在于强调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这个反问句实际上是在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 论述“排比”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答案:排比是一种将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句子或短语并列起来使用的修辞手法。
在演讲中,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使演讲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马丁·路德·金在“I Have a Dream”演讲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有效地传达了他的梦想和愿景,激发了听众的情感共鸣。
五、写作题1. 以“春天”为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至少使用三种修辞手法。
答案:[此处考生需自行创作一段短文,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注: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现代汉语修辞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1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3.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适逢其会.(时机)言必信,行必果.(有结果)B.独当.(掌管)一面举措失当.(适合)C.革故鼎.(更新)新投机倒.(转换)把D.洞.(透彻)若观火铤.(快走的样子)而走险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狂风一起,飞.砂走石。
②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着。
③这篇文章语言晦涩,理论肤浅..,不值一读。
④深山有猛虎出没..。
⑤他是共产党人肝胆相照....的朋友。
⑥进攻的时候,首先要炸掉敌人修在桥头的堡垒..。
⑦这部书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A.①②③④⑥⑤⑦B.①②⑥④⑦③⑤C.②⑥①④③⑤⑦D.②④①③⑥⑤⑦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线是:①鲸和海豚的四脚也逐渐成鳍状。
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③《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的开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A.退化原形营利B.退化原型营利C.蜕化原型盈利D.蜕化原形盈利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完整版)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要点回顾: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修辞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小学修辞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修辞法试题及答案修辞法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艺术技巧,通过巧妙的表达,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修辞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修辞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给同学们的语文学习带来一些帮助。
试题一:请问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法?A. 他像一只猫一样灵活。
B.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鸟儿一样美妙动听。
C. 江水流淌时发出潺潺的声音。
D. 春风轻轻吹拂着大地。
答案:B.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鸟儿一样美妙动听。
试题二:请问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法?A. 阳光跳动着,洒在大地上。
B. 黄花瘦了,雨季又到了。
C. 花儿在微笑,鸟儿在歌唱。
D. 大风呼呼地吹,河水滔滔地流。
答案:C. 花儿在微笑,鸟儿在歌唱。
试题三:请问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法?A. 我跑得飞快,像闪电一样。
B. 我饿得要吃一个大象。
C. 这个箱子有一千斤重。
D. 雨点滴答滴答,像下了一整天。
答案:B. 我饿得要吃一个大象。
试题四:请问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对偶修辞法?A.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B. 鸟儿飞翔,在蓝天白云中欢乐歌唱。
C. 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让人心情愉悦。
D. 雨水洗净了尘埃,给世界带来清新。
答案:A.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试题五:请问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法?A. 清晨的阳光柔和、温暖、明亮。
B. 小溪在山林间奔流、欢笑、跳跃。
C. 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有花朵、树木、流水、阳光。
D. 大雁在天空中徐徐飞翔、划过、消失。
答案:C. 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有花朵、树木、流水、阳光。
请根据上述题目,回答以下内容:答案解析:修辞法是一种运用在语言表达中的技巧,能够使文言文或白话文更加生动,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
以上五个试题分别涉及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和排比五种修辞法。
比喻是一种通过把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形成意象的修辞法。
在试题一中,选项 B 中的“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鸟儿一样美妙动听”使用了比喻修辞法,将笑声与鸟儿进行比较,营造出美妙动听的形象。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各种技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答案:A. 拟人;B. 反问;C. 夸张;D. 反问。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对偶。
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夸张。
二、填空题4.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修辞手法。
- 他的话像_________,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 她的眼睛闪烁着_________,仿佛能看透人心。
答案:清泉;星辰。
5. 请用修辞手法改写下列句子,使其更加生动。
- 他跑得很快。
答案:他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
三、简答题6. 请简述“排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多个相似或相关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增强语言节奏和强调效果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语言更加流畅,表达更加有力。
7. “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有何不同?答案:比喻是通过将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或强调某种特性或情感。
拟人则是将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使它们具有人的属性。
四、论述题8. 论述“反问”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答案:反问是一种不期待回答的提问方式,通常用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的强烈情感或观点。
在文学作品中,反问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增强文本的感染力,使读者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
五、应用题9. 请用“夸张”修辞手法描述一场大雨。
答案:那场大雨如同天塌地陷,倾盆而下,仿佛要把整个世界淹没。
10. 请用“对偶”修辞手法描述春天的景象。
答案:春风拂面,花开满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艺术性。
修辞练习大全(含答案)

修辞练习大全(含答案)本练习分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顺序分类练习,下半部分为综合练习。
分类联系比喻指出下面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4、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5、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答案】1、把漓江的水比作无瑕的翡翠 2、把老师比作一把火炬3、把缝纫鸟的窝比作工艺品4、把雪末比作玉屑5、把孩子比作泥猴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答案】1、是 2、否 3、否 4、否 5、是 6、否 7、是 8、否 9、否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汉语修辞练习题

现代汉语修辞练习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组中,每个词语都与合成词“司令”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
A.革新、凝神B.革命、齐心C.伤心、突破D.埋头、澄清2.在下列各组中,属于语法最根本的属性是()。
A.抽象性B.递归性C.层次性D.稳定性3.下列每组语言单位中,都属于词的是()。
A.电脑、海浪B.学习、哭闹C.理事、雪白D.海带、大路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但词不一定比语素长B.短语的意义一般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C.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单位,短语不是D.所有的短语只要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5.下列各组动词中,都不能带宾语的是()。
A.游行、哭B.示威、结婚C.知道、禁止D.进来、离开6.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
A.突然、猛然B.黑白、刚才C.刚刚、永久D.就、没有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是()。
A.男、多年生B.彩色、雪白C.医务、医生D.非常、道德8.“吃了一个小时”和“花了两天”两个短语分别是()。
A.述宾、述补B.述补、述宾C.偏正、主谓D.述补、偏正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他们工作疏忽和水平不高,造成该书错误百出.B.这一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多方面。
C.《红楼梦》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
D.眼下,为数众多的医院实行的是“先交钱后抢救”的政策。
10.下列短语中都属于名词性的是()。
A.飞快的动作B.他哭了C.买过三个D.活动活动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它们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1.下列几种分析方法中,属于结构主义语法学分析法的是()。
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1. 请分析以下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效果: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2. 以下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解释其含义:
- “他像一只受伤的狮子,咆哮着冲向敌人。
”
3. 请根据所给的情境,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来描述一个场景:
- 情境:秋天的黄昏,落叶纷飞。
4. 请找出以下段落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 “秋天的果实累累,秋天的田野金黄,秋天的天空湛蓝。
”
5. 请改写以下句子,使其更加生动,可使用夸张手法:
- “他跑得很快。
”
答案解析
1. 答案:该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一日看尽长安花”夸张了时间的短暂和行动的迅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极度喜爱和急切的心情。
2. 答案: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他”比作“受伤的狮子”,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战斗中的勇猛和愤怒。
3. 答案示例:秋天的黄昏,落叶像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
在夕阳的余晖中翻飞,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曲悠扬的交响乐。
(使用了拟人和比喻)
4. 答案:段落中的“秋天的果实累累,秋天的田野金黄,秋天的天空湛蓝。
”是一个排比句。
通过重复的结构,强调了秋天的丰收、美丽和宁静,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5. 答案示例:他跑得像离弦的箭一样快,仿佛一阵风掠过操场。
(使用了夸张)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在实际写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这些技巧,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修辞练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组中,每个词语都与合成词“司令”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
A.革新、凝神B.革命、齐心C.伤心、突破D.埋头、澄清2.在下列各组中,属于语法最根本的属性是()。
A.抽象性B.递归性C.层次性D.稳定性
3.下列每组语言单位中,都属于词的是()。
A.电脑、海浪B.学习、哭闹C.理事、雪白D.海带、大路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但词不一定比语素长
B.短语的意义一般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
C.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单位,短语不是
D.所有的短语只要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
5.下列各组动词中,都不能带宾语的是()。
A.游行、哭B.示威、结婚C.知道、禁止D.进来、离开6.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
A.突然、猛然B.黑白、刚才C.刚刚、永久D.就、没有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是()。
A.男、多年生B.彩色、雪白C.医务、医生D.非常、道德
8.“吃了一个小时”和“花了两天”两个短语分别是()。
A.述宾、述补B.述补、述宾C.偏正、主谓D.述补、偏正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他们工作疏忽和水平不高,造成该书错误百出.
B.这一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多方面。
C.《红楼梦》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
D.眼下,为数众多的医院实行的是“先交钱后抢救”的政策。
10.下列短语中都属于名词性的是()。
A.飞快的动作B.他哭了C.买过三个D.活动活动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它们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1.下列几种分析方法中,属于结构主义语法学分析法的是()。
A.分布分析B.替换分析C.变换分析D.直接成分分析E.中心词分析
12.下列语法属性中,主要为名词所拥有的重要特点是()。
A.可以做谓语B.可以受数量词修饰
C.可以同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结构D.可以做补语E.可以做定语13.下列短语中,属于体词性的是()。
A.小王有两本书B.小王的两本书C.他的到来
D.欢迎他的到来E.本国生产的和外国进口的
14.下列词语中都属于副词的有()。
A.刚才、刚刚B.学习、美丽
C.非常、莫非D.都、极E.特等、特别
1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分在结构关系与语义指向上不一致的是()。
A.我有一台很好的电脑B.他终于吃了顿饱饭C.恨恨地看了他一眼
D.几碗菜他毫不客气地吃光了E.几盘菜他一点不剩地吃光了16.下列重叠形式中,较原来未重叠词在意义程度上有加重意味的是()。
A.学习学习B.走走C.高高D.漆黑漆黑E.大大方方
17.下列()组句子在组合中违反的是语义关系。
A.我们昨天抓住了一位小偷B.拥抱明天,拥抱希望
C.你怎么能不抚养自己年迈的爷爷呢?D.石子咯碎了牙齿,她痛得笑了起来
E.她点燃了灯火,也点燃了心中的期盼
18.下列短语中属于兼语短语的是()。
卖了一件衣服给他B.请他来一趟C.买了一本书看
D.开门出去E.要他出去
19.句子“捧起清清的河水,吻一吻手中的月亮。
”一般多出现于()语体中。
A.口语B.书面语C.科技D.公文E.文艺
20.下列句子中,属于复句的是()。
A.不管雄鸡叫不叫,天总会亮的
B.无论什么情况,我都决定干下去
C.即使在西藏高原上,也可以种出高质量的蔬菜
D.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马,也会落在背后
E.刮了一夜的北风,第二天竟然下起雪来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部分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题各3分,第33题4分,共10分。
)
21.兼类词
22.句类
23.宾语
四.分析与操作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5分,第35题6分,第36题14分,共25分)
24.请用功能(分布)分析法说明“漫长”与“延长”两个词的区别,并指出它们所属的词类。
25.请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短语(分析到第二层为止),多义的请作多种分析。
两个煤矿工人保护国家财产的故事
26.下列句子在语法或修辞上有不妥处,请加以修改,并作简要分析。
(1)桑拿浴除了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外,对腰痛、关节炎、风湿症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还能起到健美减肥
作用。
(2)重点消防单位必须全力消除火险隐患,以避免不发生火灾。
(3)请您在接到通知书的三天内,首先接受为期半年的军训……(4)对于黑板报的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班委会的重视。
(5)近年来,我国为了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五.问答题(第38题5分,第39、40题各10分,共25分)27.简要回答:与英美等形态语言相比,现代汉语语法主要有哪些特点?
28.什么叫宾语?从宾语的语义特征上看,宾语与受事是否有对应关系?
29.分析下面的材料,比较连动短语与兼语短语的不同。
(1)她买衣服穿。
(2)她让你去。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答题卷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站成绩
年级专业(层次)2003级汉语言文学学号姓名
大题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阅卷人
单项选择题(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多项选择题(2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名词解释(10分)
21.
22.
23.
分析与操作题(25分)
24题
25题两个煤矿工人保护国家财产的故事26题
(1)
(2)
(3)
(4)
(5)
问答题(25分)
27题答:
28题答:
29题答: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标准答案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年级专业(层次)2003级汉语言文学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B 6D 7A 8B 9D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1ABCD 12BC 13BCE 14CD 15ABCDE 16CDE 17AD 18BE 19BE 20AE
三、名词解释题
21.答:在不同的结构条件下能实现不同类词的功能的词叫兼类词。
如“科学”兼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类。
22.答:从语气的角度分析句子所得出的类别叫句类。
一般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
23.答:述语所支配的对象叫宾语。
例略。
评分标准:31、32题答出定义得2分,举例正确得1分;第33题答对定义得2分,分说正确得2分。
四.分析与操作题
24.答:两词的分布分析是:漫长延长
能否受副词“很”修饰:+ -
后附动态动词“了”:- +
能否带宾语:- +
能否作定语:+ -
根据上面分析,“漫长”为形容词,“延长”为动词。
评分标准:分布分析三点正确即可得3分,结论正确得2分。
25.两个煤矿工人保护国家财产的故事
答:甲| 偏|| 正|
| 偏|| 正|
乙| 偏|| 正|
| 主|| 谓|
评分标准:正确地分析出第一层各得2分,正确地分析出第二层各得1分。
每一层正确包括层次与关系两个方面都对。
26.(1)答:成分缺少。
“对……”分句缺少必要的动词作中心成分。
应补上“有治疗作用”等类词语。
(2)答:述宾搭配不当。
“避免”要求后附宾语在意义上指不好的现象或行为,应删去“不”。
(3)答:前后缺乏照应。
“三天内”是无法“接受为期半年的军训”的。
应改为:请您在接到通知书的三天内开始……。
(4)介词“对于”使用不当,缺少主语。
(5)“加快”与“规模”动宾搭配不当。
评分标准:1、2、3、5每题3分,其中修改正确得2分,解释恰当(只要分析出具体原因即可)得1分。
第4题2分。
五.问答题
27.答:词类成分与句子成分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形态不是语法范畴表达的主要形式;语序和虚词是两个主要的语法手段;词、短语与句子的基本结构关系有一致性。
评分标准:四点回答正确得4分,解释清楚得1分。
28.答:(1)谓词性谓语结构中动词性成分支配或涉及的对象叫宾语。
如“买东西”中的“东西”。
(2)宾语与受事没有必然对应关系,表现如下:
宾语多为受事的:买东西、打人。
宾语也可为施事的:站着一个人、死了一个鬼子。
宾语还可以是关涉的:是朋友、叫中国。
评分标准:答对(1)得4分,其中定义3分,举例1分。
答对(2)得6分,其中三类划分清楚得3分,举例3分。
29.答:(1)动词1类型不同。
(2)名词与动词2的关系不同。
(3)动词与主语的关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