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剂对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贝斯性能的影响研究
合成革用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和表征

合成革用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和表征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合成革在当今社会中的大量应用,随着行业的发展,合成革生产过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生产工艺,多需使用大量有机树脂,这会带来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传统解决方式多为末端治理。
然而,随着国家环保污染要求的日趋严格,合成革行业所面临的污染治理压力也逐步加大。
因此,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从生产的整体过程考虑,进行绿色生产探索,在降低环境治理成本的同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合成革;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制备引言聚氨酯合成革产品因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绿色环保、美观大方和良好的触感,在革产品市场上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广受好评。
我国在聚氨酯合成革产品的生产研发方面都努力开拓,优化生产过程、工艺规范、设施设备,特别将重心放在清洁生产和节能工作方面。
采取专用物料运输通道、自动化生产、封闭车间等清洁生产措施,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废料。
不仅减少了生产过程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也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让废气在涂台和烘干设备处挥发,并安装通风管道吸风罩等,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避免溶剂挥发,可将溶剂回收,降低能耗。
1合成革与传统表面处理剂概述1.1合成革合成革就是通过超细纤维加工而成的一种人造革。
在合成革的生产制造中,其主要的工艺阶段有两个:第一是贝斯(base,基材)制造;第二是表面处理。
其中,表面处理就是对贝斯半成本表面进行涂饰处理,使成为终端成品。
在合成革中,主要的构成部分有三层:第一层是粘接层;第二层是中间发泡层;第三层是表面效应层,也就是表面处理剂层。
这种材料的主要优势是透气性好、耐磨、不易破坏,且具备一定的抗腐蚀性能。
凭借着这些优势,合成革在当今的服饰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传统合成革表面处理剂在以往的合成革表面处理中,其处理剂主要包括溶剂形式的丙烯酸树脂处理剂以及聚氨酯处理剂。
水性聚氨酯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水性聚氨酯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水性聚氨酯(WPU)利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具有柔韧性、粘附性、低污染、抗磨损性、无毒性和环境保护等优点,可应用于橡胶、涂料、纺织品合成革等诸多领域。
但是,由于WPU缺乏稳定的交联键,导致其耐溶剂性差、电性能和热学性能不佳等,使其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因此,有多种方法可以提高WPU的性能。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添加交联剂制备紫外线固化的WPU;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将碳纳米管、粘土或图形等无机填充材料引入WPU,生产有机和无机混合物。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性聚氨酯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导热复合材料;制备;性能引言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型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逐渐向高性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作频率急剧升高,容易造成微型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温度升高,由于在封闭空间内,电子元器件及配件使用可靠性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聚合物作为微型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热界面材料研究由来已久,但导热性能较差,需要添加高导热填料提高其导热率以达到使用要求。
但是,填料的添加会使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耐水性降低。
因此,对聚合物进行改性时,选择合适的填料以及适当的填充量显得尤为关键。
1原料、试剂与仪器深圳吉田化工有限公司工业级水性聚氨酯1926(WPU);炭黑(CB,40B2,125平方米/克,平均粒径23nm,pH 8),o ' brien hanhua关键词硅烷代理协理KH550、AR、山东友苏华公科技有限公司;聚氨酯加厚(612),三晋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空气、天津富馀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去离子水里,自己去做。
nicoletis 5 fourier红外线光谱仪,satsuma shields technology,美利坚合众国;MAIA3XMH扫描电子显微镜,泰斯肯(中国)有限公司;PYris603190148美国PE公司重型医疗分析员;上海市第六计量厂高强度数字pc 68nanozs 90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绘制激光粒度;em 24501通用试验机,深圳泰瑟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Z3003D打印机,北京惠天威科技有限公司。
对聚氨酯发泡性能评价方法的改进路径分析

46对于发泡水泥来讲,它本身可能会阻燃防火、抗震隔音以及环保低价这几方面的特征,同时它和墙体之间的粘结性是相对较好的,在建筑领域以及装饰方面都已经获得了比较广泛的运用。
然而,对于一些普通的发泡水泥而言,它自身的导热系数相对较高,而且强度较低、脆性较大,抗压、抗折、抗裂、相应的防水性能是相对较差的状况,我们一般情况下都可能会促使其脆性以及相应的吸水率得到充分地降低,将其综合强度得以提升。
对于一些常规改性而言,一般情况下都主要以掺杂陶粒以及聚丙烯纤维等多种物质,然而聚合物乳液虽然可以将水泥制品的强度以及相应的耐久性得以充分地改善,但是可能会适当地延迟水泥的水化,如果我们仅仅是采取一些比较传统的物理共混方式,就可能会在发泡的时候对水泥早期强度的提高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进而发生比较严重的塌模事故。
一、传统的发泡性能评价方法比较1.简易测试方法一般情况下,这种方式都需要在塑料管以及纸管或是在细长的塑料袋当中进行聚氨酯发泡这个部分。
这种方式本身不需要比较大的成本以及相应的操作规程也是比较简单的,然而,准确性能相对较差,对于一些大量实验方案初步筛选是更加适用的。
发泡水泥板如图1所示。
图1 发泡水泥板2.兰芝模测试法我们一般都会适当地结合内腔尺寸为五厘米乘二十厘米乘二百厘米的垂直爬升模具来进一步测试,在相应的模具上还需要适当地设置温度控制装置,在每一次加五百克的料量之后,可以对发泡原料本身的高度指数以及相应的密度分布系数进行同时检测,这种取得的检测效果相应的准确性也是比较良好的。
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会需要用到较多的材料,如果采取普通的搅拌器或是台钻搅拌器相互混合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很难实现相应的搅拌效果,而且还不方便去加相应的材料。
若是我们使用高压发泡机,虽然可以将混料效果以及相应的快速加料问题得以有效地改善,但是,设备投资以及相应的操作成本也可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加。
3.倾斜模测试法在日本东曹够。
公司所设计出来的一种比较倾斜式的模具,本身加料端大概为二十厘米的长度,具体为六厘米的厚度,流动端大约为一百厘米的长度,其相应的厚度为三厘米。
表面活性剂在聚氨酯泡沫制备中的影响研究

表面活性剂在聚氨酯泡沫制备中的影响研究摘要:基于国内外对于聚氨酯材料的研究,着重实验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过程中的发泡剂饱和水溶液,催化剂三乙醇胺(TEA)以及泡沫稳定剂B8433三者对制备过程中发泡体系的影响。
探求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同时能够提升泡沫塑料的生产质量与效率。
发泡剂饱和水溶液的加入量的增加,聚氨酯泡沫制品的品质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催化剂三乙醇胺(TEA)加入量的增加则会使发泡体系速率明显加快;泡沫稳定剂B8433则主要影响发泡体系中乳白时间和上升时间,凝胶时间基本无影响。
关键字:聚氨酯泡沫塑料;表面活性剂;发泡体系;绿色化学;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U446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需要对物品进行保温和隔热。
需要应用在多个场合的隔热保温材料,需要在保持其本身的保温性能优良的前提下,也能够降低成本,具备更多的额外功能。
目前,针对该问题的主流解决方案是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是一种多孔聚氨酯材料,由大量微孔和孔壁组成。
PURF是一种高度交联的热固性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重量轻,比强度高,耐化学性优异,其最突出的是保温隔热性能。
与诸如岩棉和诸如发泡聚苯乙烯的合成绝缘材料相比,PURF的导热率远小于上述材料的导热率。
它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己成为一类重要的合成树脂保温材料。
[1]泡沫塑料是以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内部含有无数微小泡孔的塑料泡沫塑料又称为微孔塑料或多孔塑料。
现代技术几乎能把所有的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加工成泡沫塑料。
主要品种有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酚醛、脉醛等泡沫塑料。
[2]聚氨酯泡沫塑料以其原料丰富、制备工艺简便、综合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泛等特点成为泡沫塑料中的佼佼者。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本身传热性能低,且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含有大量空气,而空气的运动又受到极为严重的阻碍,空气加上由于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微孔阻止了空气流通所形成的“对流热传导”作用如下图,所以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聚氨酯工业》2019年总目次

2019年总目次专题综述水性聚氨酯专利技术热点问题浅述陆颖㊀崔燕军㊀唐劲松(1-1)生物质聚氨酯泡沫研究进展姚媛媛㊀田华峰㊀项爱民(2-1)聚氨酯泡沫喷涂行业HCFC⁃141b替代技术现状武志鹏㊀陈欢㊀孙博㊀应洪仓㊀罗艳龙㊀朱丽珺(3-1)静电纺丝聚氨酯纤维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王晓辉㊀丁玉梅㊀郎增科㊀雷达㊀李好义㊀焦志伟(4-1) 抗菌型聚氨酯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周登健㊀杨建军㊀吴庆云㊀吴明元㊀张建安(5-1)我国聚氨酯行业弹性体市场发展现状张杰㊀李颖华(6-1)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无卤阻燃研究进展王康琪㊀崔静宇㊀张咪㊀林福华㊀王新龙(6-6)研究报告自然光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朱恕真㊀张闯㊀蒋玉湘㊀辛晨㊀李再峰(1-5)聚醚改性有机硅匀泡剂的制备与性能李德全㊀何辛㊀高晟弢㊀陈清萍㊀姜琴㊀吴蓁(1-9)无溶剂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姚卫琴㊀张博㊀石红翠㊀毛祖秋㊀宋利青㊀马国章(1-13) 基于不同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研究景欣㊀王军威㊀赵雨花㊀亢茂青(1-16)聚氨酯泡沫塑料VOC及气味性研究蒋宝林㊀吴先毅㊀熊国良㊀吴悠(1-20)阻燃型桐油基多元醇的合成及聚氨酯硬泡的制备周威㊀张猛㊀郑开梅㊀贾普友㊀周永红(2-4)发泡剂对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贝斯性能的影响研究刘巧宾㊀李晖㊀揣成智㊀孙金鹏(2-8)无溶剂聚氨酯脲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吕平㊀车凯圆㊀王荣珍㊀井晓菲㊀马明亮(2-12)三种取代位的端氨苯醚基聚四亚甲基醚的制备和表征丁晓冬㊀张陆㊀高文通㊀耿洪斌㊀陈庆民(2-16)形状记忆聚氨酯泡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李帅㊀张均㊀陈建君㊀柳瑞璇㊀姜志国(2-20)脂肪族含氨酯基端氨基聚醚的合成及表征翟现明㊀闫旭苏㊀陈学锋㊀范向前(2-23)玻璃化转变型温敏透湿织物涂层胶的制备纪凤龙㊀胡金莲㊀何兆源㊀林子睿㊀王官扬㊀李健祥(3-5)静电纺丝法制备聚碳酸酯基聚氨酯纳米纤维的研究朱莎莎㊀章安东㊀査刘生(3-9)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刘宇㊀鲍锋㊀王锦艳㊀蹇锡高(3-13)热反应性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侯铁军㊀井浩㊀黄煜镔㊀王岩㊀王连军(3-16)改性SiO2对氟化丙烯酸酯⁃聚氨酯涂层性能的影响张甜甜㊀尹金雷㊀宿倩雪㊀杨璐璐㊀陈晓婷(3-19)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阻尼性能研究张晓蕾㊀周海军㊀李彦涛(4-5)两性离子改性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的制备及性能纪凤龙㊀何兆源㊀林子睿㊀李健祥(4-8)软段组成对MDI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张然㊀刘洋子健㊀蒋国昌㊀姜志国(4-12)蓖麻油型聚氨酯缔合增稠剂合成及性能研究石红翠㊀宋利青㊀毛祖秋㊀张博㊀姚卫琴(4-15)可用于空气过滤垫的抗菌聚氨酯软泡的制备及性能刘丽㊀汪刘才㊀张松㊀周凌㊀靳惠宇(5-5)聚氨酯电子抛光垫材料的组成及形态结构研究马驰㊀刘长伟㊀史颖㊀刘立志㊀王连慧㊀刘紫婷(5-9)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WPU复合材料的性能王少辉㊀马国章㊀侯彩英㊀段华锋㊀杨自远㊀郝晓刚(5-13) 聚氨酯泡沫层对隔离复合阻尼材料减振性能影响梁龙强㊀黄微波㊀武迪㊀吕平㊀孟凡迪(5-17)基肥缓释涂层用蓖麻油⁃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及表征陈芝㊀杨相东㊀王娜㊀宋禹泉㊀张均㊀姜志国(5-21)改性芳纶沉析纤维对PU弹性体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卢无恙㊀易玉华(6-9)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含硅聚氨酯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程娟㊀李明田(6-13)黄麻织物/聚氨酯/木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王鹏㊀刘淑强㊀吴改红㊀李甫㊀张曼㊀莫易涵(6-16)树脂基体对玻纤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郝名扬㊀潘复生㊀曾庆文㊀汤爱涛㊀罗成云㊀姚远(6-19) 铁路明桥面垫块用微孔聚氨酯的制备研究张彬㊀张勇㊀刘志㊀赵微微㊀魏嵩㊀郝林栓(6-23)生产与应用聚氨酯灌注量对蜂窝垫高自由阻尼结构减振性能影响张锐㊀黄微波㊀武迪㊀梁龙强㊀于超㊀王彦博(1-24)㊃94㊃2019年第34卷第6期2019.Vol.34No.6聚氨酯工业POLYURETHANEINDUSTRY采煤机械油缸密封材料用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韩胜广㊀吴斌㊀邱召佩(1-28)传感器用聚氨酯灌封胶的电性能及热响应研究黄文斌㊀孙炎(1-31)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郭恒义㊀刘岩㊀邓勇杰(1-34)B1级连续法聚氨酯板材发泡试验及性能刘访艺㊀李晓明㊀刘丽伟㊀林豪杰(1-38)高阻燃软泡聚醚多元醇ZSR⁃290的制备及应用李月文㊀俞中锋㊀王秋英㊀申宝兵(2-26)保龄球外壳用聚氨酯材料的研制张文新㊀翟鹏㊀邹鹏㊀孙奉瑞㊀贾林才(2-30)聚醚酯POP的制备及在低密度鞋底中的应用徐军㊀任明月㊀甘经虎㊀李海朝㊀孙清峰(2-34)高性能分散剂对聚合物多元醇性能的影响赵宝成㊀朱侣臣㊀石晓燕㊀严定尧㊀陈锦㊀戚渭新(3-23) 阀体密封件用TPU材料合成及性能评估胡雪松㊀吴斌㊀王欢㊀向宇(3-26)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制备及其在WPU涂料中的应用刘泓铭㊀张发爱(3-30)胀气慢回弹泡沫用聚醚多元醇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吕兴连㊀窦保国㊀张坤㊀付文辉㊀张娟(3-34)高固含量革用封闭型聚氨酯树脂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蒋红梅㊀胡海波(3-37)一种改性MDI用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叶丞(4-18)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张续㊀陈建君㊀姚明㊀宋禹泉㊀张均㊀姜志国(4-22)含氟二醇扩链的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井浩㊀侯铁军㊀王岩㊀张彩云㊀王连军(4-25)Foamat泡沫起升仪在聚氨酯硬泡催化剂测试中的应用刘访艺㊀李晓明㊀刘丽伟㊀林豪杰(4-28)水溶性磷⁃氮协效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陈荆晓㊀董晓红㊀贾正仁㊀房连顺㊀刘晓亚(5-25)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应用于LNG站的探讨肖丽红㊀田德永(5-29)E⁃TPU颗粒在塑胶跑道的应用浅谈黄荣庆(5-32) 低VOC高活性聚醚多元醇JQN⁃330NG的合成研究张聪丽(5-34) 高性能水玻璃/聚氨酯矿顶加固材料的制备魏珺谊㊀郭旭青㊀丁泽强㊀黄学敏㊀李飞(6-26)地铁高架道床喷涂聚氨酯/脲粘弹阻尼材料施工技术孙升㊀黄微波㊀梁龙强㊀丁国雷㊀袁月生(6-30)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伸缩缝用聚氨酯嵌缝胶研究南阳㊀杜存山㊀祝和权㊀王涛㊀赵凯㊀张丽娜(6-34)全水发泡在聚氨酯夹芯板HCFC替代项目中的应用浅谈陈凤福㊀王保峰㊀董来成(6-37)技术交流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塑料中三醛物质控制研究韩邦琦㊀于海宁㊀张思思㊀沈沉(1-42)助剂对全水发泡阻燃聚氨酯硬泡性能的影响刘艳平㊀张由素(1-45)单组分湿⁃热双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研究张彬㊀张勇㊀刘志㊀赵微微㊀魏嵩㊀周傲(2-37)GB/T35452 2017‘再生粘合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介绍和㊀解读钱洪祥㊀吴昊㊀倪新星(2-41)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漆的配制及性能于国玲㊀王学克㊀宋中超(2-45) 聚氨酯塑胶跑道的发展趋势浅析黄荣庆(3-40)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合成研究殷利敬㊀谢云峰㊀王军(3-43)NCO含量对单组分聚氨酯树脂性能影响王娜㊀李炳奇㊀陈芝㊀张续㊀张均㊀姜志国(3-46)微/纳米材料对聚氨酯硬泡性能影响的研究刘强㊀郭毅㊀张浩明(4-31)碳纤维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杨楠㊀孙全胜(4-35)PHA卡片打印涂层用可降解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周建石㊀吴彬㊀丛后罗㊀林崇(4-39) 物理表面包覆MDA及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陈利麟㊀张玥㊀桑世林㊀姜晓琴㊀汤嘉陵(5-38)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主要性能影响因素研究叶世荣(5-42)环境友好的二氧化碳系聚氨酯硬泡发泡技术浅谈袁帅㊀谢兴益(6-40)聚氨酯喷涂HFO/水发泡体系用泡沫稳定剂的开发尹迎阳(6-43)聚氨酯/硅藻土泡沫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马明明(6-46)分析与测试聚氨酯中肟封闭芳香族异氰酸酯单体的液相色谱分析张曼㊀周静㊀张亚芳㊀顾佳佳㊀唐劲松(4-42)1,3,5⁃三(3⁃二甲基氨丙基)六氢三嗪纯度测试方法探讨黄真真㊀梁静㊀孔令晓㊀李丽㊀李晶㊀黄长荣(4-45)NIR结合NMR技术检测OCF中PAPI的总含量杨洗㊀孙烨㊀迟森森㊀李晶㊀黄长荣㊀唐硕(5-45)㊃05㊃聚氨酯工业㊀㊀㊀㊀㊀第33卷。
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聚氨酯发泡材料是一种常用于各种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电子仪器等行业。
本文将对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材料性能及应用进行综合分析。
一、制备方法聚氨酯发泡材料的主要原料为聚醋酸酯(Polyol)、异氰酸酯(Isocyanate)及发泡剂等。
其中聚醋酸酯和异氰酸酯的比例是决定聚氨酯发泡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比例将导致不同的硬度和密度。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 聚醋酸酯的制备聚醋酸酯是聚氨酯发泡材料的主要原料,制备方法有两种:化学加成法和缩聚法。
其中,化学加成法是指将聚醚和聚酯等具有羟基的低分子量聚合物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骨架的方法。
2. 确定适宜的聚醋酸酯与异氰酸酯比例在聚醋酸酯制备完成后,需要与异氰酸酯混合并加入配合合适比例的发泡剂。
在确定聚醋酸酯与异氰酸酯的比例时,需要考虑到所需制品的性质和用途,不同比例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硬度和密度不同,性质也不同。
3. 加入发泡剂在混合聚醋酸酯和异氰酸酯后,需要加入发泡剂。
发泡剂是决定材料密度和孔隙率的重要因素,发泡剂的种类和用量将直接影响得到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性能。
4. 模具成型在混合好聚醋酸酯、异氰酸酯和发泡剂后,需要将其倒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压和脱模的时间,确保获得良好的成品。
二、材料性能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权威部门测试证明,聚氨酯发泡材料的热传递系数较低,保温隔热性能优越。
2. 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具有较强的耐用性。
3. 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韧性,可以有效防止机械磨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4. 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可以有效保护电气设备。
5. 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和可塑性,适用于各种形状和结构的建筑、车辆和电子产品。
三、应用领域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沿革以及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研发现状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沿革以及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研发现状一、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沿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合成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其性能和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
这使得水性聚氨酯可以广泛用于合成革的制造过程中。
同时,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传统溶剂型聚氨酯逐渐受到限制和替代,水性聚氨酯凭借其低挥发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崇。
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研发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中。
在过去几十年里,研发者们努力寻找新的合成技术和改良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水性聚氨酯材料在合成革中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首先,研发者们致力于改进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以提高其合成效率和产品质量。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水性聚氨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合成方法。
此外,还有均相聚合法、原位乳化法和溶液聚合法等方法。
这些方法的发展使得水性聚氨酯的生产更加灵活和高效。
其次,在改进合成方法的基础上,研发者们还努力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改变原材料比例和结构,可以改变水性聚氨酯的硬度、柔软度、耐磨性和耐化学物质侵蚀性等性能。
同时,还通过添加助剂和改变材料配方等方式,进一步改善合成革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此外,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下,世界各国的研发人员对水性聚氨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采用纳米技术改善水性聚氨酯的界面性能和分散性;利用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原材料,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可持续发展性;借助模拟和计算模型,对水性聚氨酯的性能进行设计和预测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水性聚氨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起来,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沿革和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研发现状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探索和改进。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制造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且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以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材料的需求。
我首创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贝斯工艺技术

1 4 4・
( 1 4 ) : 2 9 3 7
材料 导报 B: 研 究篇
2 0 0 6 , 2 O ( 9 ) : 1 4 7
2 0 1 3 年 3月( 下) 第2 7卷 第 3 期
8 Z h a n g Me i z h o n g , L i He j u n , L i Ke z h i .Ge o me t r i c s i mu l a t i o n
料 的有效导热 系数 [ J ] . 中 国科 学 E辑 :技术科 学 , 2 0 0 6 , 3 6
( 5 ) : 5 6 0
1 0 Ta o Ga o l i a n g,Z h a n g J i r u .Two t y p e s o f r o c k f r a c t a l mo d e l
陶高梁 , 张 季如. 表征孔隙及 颗粒体 积与尺 度分 布的两类 岩 土体分形模型 [ J ] . 科学通报 , 2 0 0 9 , 5 4 ( 6 ) : 8 3 8
1 1 L i Mi a o l i n g , Qi L e h u a , L i He j u n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f r a c t a l f e a t u r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i n c a r b o n / c a r b o n c o mp o s i t e s ma t e r i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a r b o n / c a r b o n c o mp o s i t e E J ] .C a r b o n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5, 2 4( 5 ) : 2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制备合成革的主要发泡剂,其发 气量大,发泡效率高,但由于分解温度高,而较高温 度发泡时会导致树脂分解,所以需要加入发泡助剂 降低 AC 发泡温度。 本实验选用尿素、硬脂酸锌和 硬脂酸⁃氧化锌为发泡助剂,分别与 AC 进行等质量 配合后,在 N2 保护下,以 10 ℃ / min 速率升温,通过 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 ( TG⁃DTA) 测试其分解情 况,结果如表 1 和图 1 所示。
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成膜助剂 F⁃974、流 平剂 4010、增稠剂、发泡剂和泡孔调节剂等,借助磁 力搅拌器分散均匀,静置消泡 2 h 左右,用线棒涂布 器将配制好的浆料涂覆在基布上,放入红外干燥箱 中,设置初始温度 60 ℃ [12] ,缓慢升温到 160 ℃ ,充 分干燥的同时树脂层发泡,得到合成革贝斯,备用。 1������ 3 合成革贝斯性能测试
我国是合成革的制造和消费大国,产能约占全 世界总产量的 80%[1] ,目前我国合成革主要采用溶 剂型聚氨酯树脂制造,环保性差。 为适应国家节能、 减排、低碳、环保的政策需求,开发无溶剂制革工艺 势在必行[2] 。 以水性聚氨酯乳液配制合成革树脂 浆料,减少了 VOC 的排放, 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 但目前水性聚氨酯制革多采用干法工艺,即直接将 树脂干燥成膜,其涂层扁平、结构致密,透气透湿性 不佳。 为使合成革具有与天然真皮相似的手感、透 气率和丰满度,可考虑在聚氨酯涂层中发泡形成微 孔结构[3-4] 。 近年来,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发泡技 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5-10] 。
表 1 不同发泡体系分解温度对比
发泡体系 AC
AC & 尿素
AC & 硬脂 酸 & 氧化锌
AC & 硬 脂酸锌
Td / ℃
209������ 9
150������ 3
167������ 9
178������ 9
Tmax / ℃
217������ 9
159������ 8源自171������ 4181������ 4
注:Td 指开始分解温度,Tmax 指最大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
2������ 2 发泡剂用量的选择 2������ 2������ 1 发泡剂用量对泡孔形态的影响
由于 AC 不溶于水,很难在水性浆料中均匀分 散和使用。 本实验首先将 AC 乳化,改善其在水性 聚氨酯浆料中的分散,增加发泡后树脂层中泡孔的 均匀性。 图 2 为采用不同用量 AC( 配以等质量的发 泡助剂尿素) 发泡后,合成革贝斯放大 200 倍时的 断面电镜照片。
·8·
聚氨酯工业
POLYURETHANE INDUSTRY
2019 年第 34 卷 第 2 期 2019.Vol.34 No.2
发泡剂对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贝斯性能的影响研究∗
刘巧宾1,2 李 晖2 揣成智1 孙金鹏2 (1.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300457) (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
摘 要: 以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为树脂浆料,偶氮二甲酰胺( AC) 为发泡剂,采用发泡工艺制备了 透气性优异的合成革基革( 贝斯) 。 通过扫描电镜和 Image⁃Pro Plus 软件表征了发泡贝斯的微观结 构形态,研究了 AC 用量对合成革贝斯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配合发泡助剂尿素 一起使用,发泡剂 AC 的分解温度可以降低到聚氨酯树脂的干燥温度范围,AC 经乳化后可以均匀 地分散在水性树脂浆料中;当发泡剂 AC 质量分数为 0������ 3%( 基于树脂固体分) 时,胶膜具有透气性 和强度的良好平衡,胶膜的比表面积为 1������ 09 m2 / g,约为发泡前的 33 倍;且泡孔大小相当,分布均 匀,合成革贝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和较高的拉伸强度。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发泡;合成革贝斯;透气性 中图分类号: TQ 323������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1902(2019)02-0008-04
本实验将传统的溶剂型合成革发泡剂偶氮二甲 酰胺( 发泡剂 AC) 进行乳化,改善了 AC 在水性聚氨 酯浆料中的分散均匀性,有利于形成泡孔均匀的发 泡树脂胶膜;通过选择发泡助剂种类、AC 用量,得 到质地细腻、透气性好且力学性能优异的水性聚氨 酯合成革贝斯( 贝斯指聚氨酯浆料浸渍或涂覆于无 纺布上干燥后形成的基革[5] ) 。
图 1 发泡剂 AC 及几种常用助剂分解放热对比图
由图 1 可以明显看出,加入不同发泡助剂后, AC 放热分解峰均向低温方向移动,同时由表 1 可 见,3 种发泡助剂的加入,都起到了降低 AC 分解温 度的作用。 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发泡助剂是尿素,硬 脂酸锌效果最差,所以本实验中选择尿素作为 AC 的发泡助剂,在降低 AC 分解温度的同时,缩短分解 温度范围,提高分解速率。
2 结果与讨论
2������ 1 发泡助剂的选择 AC 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发泡剂,也是目前传统
∗ 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274017) ;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 QN2018260) 。
第 2 期
刘巧宾,等·发泡剂对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贝斯性能的影响研究
按照 GB / T 5453—1997 的方法用温州圆方公司 YG461E 透气性测试仪测试合成革贝斯的透气率; 依据低温氮吸附 / 脱附原理,用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 术有限公司 W⁃BK112 型比表面仪测水性聚氨酯发 泡后贝斯的比表面积;采用日立 S⁃3400N 型扫描电 镜对其截面形貌进行观察; 用深圳市新三思公司 RGT⁃5 型万能拉力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原料 水性聚氨酯乳液( 固含量 50%) ,自制[11] ;偶氮
二甲酰胺( 发泡剂 AC) ,余姚市同勇塑染有限公司;
尿素,北京华腾橡塑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硬脂酸 锌,阿拉丁试剂公司;氧化锌、硬脂酸,廊坊市永和橡 塑公司提供;泡孔调节剂,安徽生态化工有限公司; 成膜助剂 F⁃974、流平剂 4010,北京阳光汇德工业涂 料有限公司提供。 1������ 2 浆料的配制及贝斯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