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6张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6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6张ppt)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气温的规律?
年降水规律:从东南 向西北内陆递减。 气温变化规律:由南 向北递减。
1、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热:_量_____.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水__分___.
3.牡丹江和大兴安岭积温的数值是?原因?大庆的降水量 是? 海拔越高积温越低,海拔越低积温越高。
区域农业发展(一)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 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 平洋西部; 纬度位置:纬度高,跨度大, 地处温带 政治地理位置:东、北、西面 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 邻,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2.东北地区的山脉、平原、丘陵、高原、河流
2.林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林成材时间长, 病虫害少。
3.畜牧业
有一定的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 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 制约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气候类型: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玉米分布以中部 松辽平原最为集 中,已成为我国
“玉米带”。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 灌区和东部山区的
河谷盆地。
பைடு நூலகம்
小麦的分布 以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北 部最为集中。
玉米由南向北减少,小麦和大豆南向北增多
一、东北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1.耕作业
有利: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热量不高, 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1)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19张PPT)
风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多大阴规雨模,农光业照较少;盆地内低山丘陵起伏,不适合发展
四、课堂小结
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
气候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降水、 光照几方面说明
地形 主要影响农业类型来自综合评价土壤 主要影响农作物产量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五、小试牛刀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 A )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 理
探究二:
资料1: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5℃ ~ 8℃,最热月气温高达26℃ ~ 29℃,盆地内年降水量1000~ 1 300毫米 。 资料2:四川盆地海拔大多在 500米以下,盆地内低山丘陵 起伏,土壤为紫壤。
评价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有利:盆地地形,比较平坦;紫色土壤,比较肥沃;亚热带季
A、热量和水分较充足而且配合好,雨期短,光照强 B.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C.降水多,比南方地区 D.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南方好
2、关于东北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区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协调,南北没有热量差异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和最大的天然林区 D、区内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含沙量很大
二、地形和土壤条件
3、教师点拨
地形:地形特点(地表形态平坦或崎岖;海拔 高度、坡度等)对农业类型的影响
土壤:土壤种类、肥沃程度、土层厚度等方面 对农业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下图中,甲为喀什的位置示意 图,乙为喀什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丙为喀什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 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利影响 夏季降水多,水热配合较好,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 春季降水少,对农作物播种不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2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2张)

第69页“活动” 1.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等。
2.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 (养蚕、养鱼)、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 联系在一起。
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 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鱼塘养殖业紧密结合,作为一 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 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 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 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 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 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 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土壤条件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 量为2.5%~7.5%, 全氮含量为0.15%~ 0.35%,是我国耕层 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 量最高的土壤。肥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补充:一些农作物适应的自然条件 地图册P178
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分布在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 候区;
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 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花生: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苹果、梨:暖温带气候区; 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 思考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
的主导因素是:__热__量______.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19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19张ppt[可修改版ppt]
章区域经济发展第 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
例共19张ppt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 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 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区域发展方向
• 东北的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 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地理条件
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_黑__龙__江__、吉__林__、 __辽__宁___及内蒙古 自治区__东__部_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 度_最__高___的地区。
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 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农作物一年 一熟
降水量:300mm~1000mm
改造程度: 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 有什么关系?
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东北地区夏季日照长, 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有利与碳水化合物 的合成,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再加上冬季气温低, 不利作物害虫越冬,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 天然具有绿色无害优势,因此品质优良 。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 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东——三江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居 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高原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浑厚, 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 机械工Leabharlann 促农 牧农兴
↓ 化 牧

工原 料
农业
技术 优势 外向型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经营 规模大
大力发展 绿色农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

思考
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 产有哪些影响?
不利影响:许多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在本区种植, 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如春小麦、甜菜、大豆 等,并只能一年一熟;冬季漫长,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 的防寒和饲料问题。
有利影响: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 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农作物病虫害较少;土壤有机 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较肥沃;积雪 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既缓解春旱,又可以改善土壤墒 情。
D)
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
作物的需求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北部的180天左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
旱的影响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
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 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C.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 质草原牧场 D.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三类 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3、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
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业产
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工促农牧的农村
经济发展格局
4、东北农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A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区位优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8张PPT)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蒙古栎— —大兴安岭 红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鹿茸、人参——长白山区 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 苹果——辽南
人参、貂皮、乌拉草 人参、貂皮、鹿茸 红景天、林蛙、不老草
农业生 产区域
畜牧业 区
主要分布地 区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 部及部分林 区草地
主要作物、树种、畜种等分布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分析某个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一)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评价(利弊) (二)社会经济条件:从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分析
阅读课文P66-P68和P69的图4.10,了解三大农业生 产区域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农业生产 主要分布地
区域

主要作物、树种、畜种等分布
平原地区,
耕作农 业区
包括松嫩平 原、三江平 原、辽河平

林业和 特产区
大、小兴安 岭和长白山 地区
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 为集中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共19张PPT)推荐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共19张PPT)推荐课件
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 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发展
(4)市场条件等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 成第1~2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
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 D ]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
5.水源条件
利: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如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等 弊:径流季节变化大,洪涝频繁
二、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好
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 工业对原料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形成农牧兴工、 工促农业发展 格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较晚、人口密度低
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经营
1.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位置 我国纬度最高,经度最东(东经135度)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南临渤海、黄海; 东临日本海.
相对位置 东面:朝鲜 北面:俄罗斯 西面:蒙古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气候条件
利:雨热同期、光照充足 弊: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运输便利[ A ]
读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 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 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
是( A)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劳动力丰富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 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 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17张PPT)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双流区 黄水镇
10km
正兴镇
永安镇
兴隆镇
太平镇
合江镇
煎茶镇
三星镇 籍田镇
大林镇
太平镇:枇杷 合江镇:草莓 三星镇:樱桃 大林镇:梨子、椪柑 籍田镇:西瓜、桃子 煎茶镇:西瓜 兴隆镇:玫瑰、草莓 正兴镇:宝石梨 永安镇:红提
(2)简析双流农业特点的形成原因。(8分)
靠近成都市区,市场需求量大;水果生产利润 高;交通运输便利;政策支持。
一、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简述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影 响。
工业:机械化和市场。 交通:外向型农业。 人口密度低:大农业(大规模经营)。
大规模、多种经营、绿色、商品农业
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的思路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社会经济条件 扬长补短
科技
方向
二、双流农业的发展
二、双流农业的发展
成都市
彭镇 双流区 黄水镇
10km
正兴镇
永安镇
兴隆镇
太平镇
合江镇
煎茶镇
三星镇 籍田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
方便
工业
农工 牧促 兴农 工牧
农业
开发晚 人口密
度低
评价东北地区种植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利: 自然条件: 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③土壤:黑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④水源: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基础:重要工业基地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 ②市场:全国商品粮基地,面向国内外市场; ③交通:交通发达,联系便利; ④科技:农业技术先进; ⑤政策:国家政策支持及东北亚合作; ⑥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 ⑦开发时间和生态环境:开发晚环境较好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⑧资源:土地类型多,特色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大农业。
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影响:生长期较长; 农作物品种喜冷
凉作物如亚麻、甜菜 。
评价热量条件对品种有限; ②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 ③春秋两季低温冷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④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⑤森林成材速度慢
优势: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 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②农作物病虫害少; ③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弱, 土壤较肥沃; ④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可以缓解春旱现象。
2.自然条件——地形
3.自然条件——土壤
美国黑 土区
乌克兰黑 土区
东北黑土区
黑土形成原因:气候寒冷,有机质分解缓慢, 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4.自然条件——水源
河湖众多,水系稠密, 沼泽湿地广布,水源充足
灌溉水源充足
东北河流的水文特征: 径流量较大,结冰期长 ,有春汛、夏汛两个汛 期,含沙量小,
弊: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东北地区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
①光照充足,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作物 ③纬度高,积温较低,生长期长; ④农作物病虫害少,施用的农药少。 ⑤水质好; ⑥土壤肥沃,几乎无需施用化肥。

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气温的规律?
年降水规律:从东南 向西北内陆递减。 气温变化规律:由南 向北递减。
1、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热:_量_____.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水__分___.
3.牡丹江和大兴安岭积温的数值是?原因?大庆的降水量 是? 海拔越高积温越低,海拔越低积温越高。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
而贱。故为天下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
(1)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
部高原,其主要畜种三是河马、,三河牛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的主要畜种为 东北红。牛
山 西
(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
D 大兴安岭 、E 小兴安岭 、
F 长白山。
(3)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 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 C 辽河平原,分别对应的粮食作物为什么。
玉米;春小麦;水稻
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只
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志当存高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锲而舍之,朽木
2.林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林成材时间长, 病虫害少。
3.畜牧业
有一定的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 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 制约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气候类型: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区域农业发展(一)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 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 平洋西部; 纬度位置:纬度高,跨度大, 地处温带 政治地理位置:东、北、西面 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 邻,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2.东北地区的山脉、平原、丘陵、高原、河流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
节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
玉米分布以中部 松辽平原最为集 中,已成为我国
“玉米带”。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 灌区和东部山区的
河谷盆地。
小麦的分布 以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北 部最为集中。
玉米由南向北减少,小麦和大豆南向北增多
一、东北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1.耕作业
有利: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热量不高, 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是以圣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下
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故能成其私。譬道之在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