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知识点归纳诗词五首 1.《饮酒》作者是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字号五柳先生,他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前两句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设问) 这两句承上两句,自问自答,言语之间饱含自豪和自足。

心远指的是心志高远,有此心境遂能免于“车马喧”,其地得以自偏。

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以客观景物衬托出诗人闲适的心情。

“悠然、见”用得很妙,“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和惬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紧承上句,写南山暮景。

渲染了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

诗人从飞鸟晨出夕还的景象,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点明主旨: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诗主旨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2.《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诗人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认为诗中所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这向种解释实质上有相通处,都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是帮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历史事件记忆要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财政,加重农民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管、士兵吸食鸦片,事情政府更加腐败,军对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3、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4、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鸦片贸易。

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的内容: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0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八年级上册是人教版的教材范围,主要囊括了以下几个部分的知识点:一、第一单元:亚洲非洲的古代文明1.亚洲非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中国文明等。

2.亚洲非洲古代文明的特点:农业经济、城市建设、文字的发展、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

3.亚洲非洲古代文明的遗产:建筑、文字、宗教信仰、社会领域、技术等。

二、第二单元:世界的交流与变迁1.古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世界其他重要贸易路线:地中海贸易路线、印度洋贸易路线。

3.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科技传播、宗教传播等。

三、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帝国的秩序与变革1.秦朝的统一中国:秦始皇的坐国、统一六国、统一文字、推行法律等。

2.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等。

3.秦汉时期的经济与农业:屯田制度、水利工程、冶铁业等。

四、第四单元:古代罗马的兴衰1.古罗马城的建设: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公共设施等。

2.罗马帝国的治理:政治制度、行政体制、税收制度等。

3.罗马帝国的军事与掠夺:军事制度、战争扩张、贫富分化等。

五、第五单元:古代西亚的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古代西亚的几大帝国:亚述帝国、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等。

2.伊斯兰帝国的崛起:先知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等。

3.伊斯兰文明的特点:大飞翼型清真寺、阿拉伯数字、医药学、文学艺术等。

六、第六单元:中世纪的欧洲1.欧洲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制度、封建等级、封建土地制等。

2.教会的影响:教皇、修道院、十字军东征、圣殿骑士团等。

3.战争与文化传播:百年战争、黑死病、文艺复兴等。

以上就是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的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单元都包括了对特定时期、地域或事件的介绍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从而增加对历史的理解、思考和探索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第一单元人类社会史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原始社会的特点与发展- 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第二单元古代文明史- 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早期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三大古代文明的比较与交流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史的起源- 夏、商、西周的兴起和发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周朝的衰亡和春秋时代的变革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治理-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疆域扩展第五单元古代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学发展第六单元唐朝与宋朝的政治统一-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繁荣- 唐诗宋词的盛行与文化繁荣- 宋朝的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成就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外交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封建制度与皇帝的统治- 中国古代的外交制度与边疆守卫第八单元世界古代史中的其他文明-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印度文明的形成与特点- 希腊罗马文明的辉煌与贡献第九单元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政治制度与宗教改革- 封建制度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___的兴起与中世纪的宗教改革- 西方世界政治制度的演变与特点第十单元总结与复- 人类社会史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与事件- 世界古代文明的比较与交流总结:本学期的历史学习主要围绕人类社会史的起源和发展展开,探讨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和其他文明的发展情况。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社会变革,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培养历史素养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一、古代中国的起源和奴隶制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黄河流域的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的定义- 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国家:商代和西周- 奴隶制社会的衰亡和原因二、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周朝的灭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的典型国家:秦、汉、隋、唐- 封建社会的稳定和衰亡三、世界古代文明的交往和发展- 古代希腊城邦- 古代罗马帝国- 希腊罗马古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往- 丝绸之路的开通四、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朝的建立与盛世- 唐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的经济状况- 唐朝的文化发展- 唐代的名人和科技成就五、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和欧洲文艺复兴-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 哥伦布的航行和后果- 文艺复兴的兴起和特点- 文艺复兴对科学和艺术的影响六、明清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明朝的建立和进一步封建化- 明朝的统治制度和特点- 明朝的经济状况- 清朝的建立和统治- 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的经济状况七、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工业革命前的背景和原因- 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八、甲午战争和列强侵华- 甲午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列强对华侵略的背景- 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 义和团与戊戌变法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背诵知识点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是近代史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等。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英法发动二鸦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5.二鸦主谋是英、法;帮凶是俄、美6.发动二鸦借口是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7.1858年的《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自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8.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摧残。

9.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北京条约》。

10.沙俄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瑷珲条约》是一次性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1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3.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4.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5.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6.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知识点背诵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2.洋务运动开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3.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4.到19世纪80年代成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5.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马关条约》6.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马关条约》7.甲午中日战争影响::①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②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8.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是门户开放9.19世纪末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掀起的救国运动是戊戌变法。

10.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1.19世纪末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12.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瓜分中国1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全册 归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全册 归纳

八年級歷史期末複習資料(知識點歸納)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处于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封建社会,而英国是头号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②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③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3.林则徐禁烟: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4.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2.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3.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4.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5.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6.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王朝政治腐败(主观原因);②军事装备落后、封建经济落后、指挥失当;③英国的综合国力强大(客观原因)。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1.《南京条约》: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 《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3.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
六单元)
www.5y
第六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我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发展特点:①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④发展短暂而且艰难曲折。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的出现: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19火车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2、近代通讯的出现:19世纪70
3、报纸出现:1872年在
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份中文报纸。

4、印刷出版机构出现:1897,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www.5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