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神童”的秘诀教案
23 “神童”的秘诀

23 《“神童”的秘诀》一、教学目标:1. 认识10个字,会写13个字;能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默读课文。
3. 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认识10个字,会写13个字;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神童”的秘诀》四、教学用具:PPT课件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我姓宋,你们可以叫我宋老师。
今天呢,这节课将由宋老师和大家一起度过,同学们欢迎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吗?今天来到咱们班,看见孩子们个个充满灵气,活泼又可爱,老师非常喜欢大家。
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在上课之前呀,老师有些小忙需要同学们帮忙,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好的,谢谢,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能够先举手,后回答问题。
大胆发言,声音响亮,回答错了没关系,我们都在错误中成长。
当一个同学回答不错的时候,我们就给予他掌声好吗?像老师这样:“棒棒我真棒!”、“棒棒你真棒!”我们班的同学真的是非常棒的孩子!好,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陈毅吃墨水)【出示课件】陈毅爷爷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
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
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
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
妈妈走进屋,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了起来。
这时,他才发现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地拉他去漱口。
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陈毅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好学,很爱读书)是的,就是因为陈毅自幼好学,酷爱读书,所以他小时候成绩非常优秀,被同学们称为“神童”,今天我们要学习23课《“神童”的秘诀》,我相信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启发。
(板书课题,书写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师范读,生倾听。
三年级语文上册《“神童”的秘诀》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神童”的秘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神童的秘诀,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神童”的秘诀》讲述了神童们成功的秘诀,以及他们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课文通过讲述神童们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需要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神童。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神童的秘诀,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神童的秘诀。
教师通过讲解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
3.2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神童的秘诀。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神童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分享自己对神童的认识和看法。
4.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神童的秘诀。
4.3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
学生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4 讨论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神童的秘诀,以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鼓励。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5.2 阅读理解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3 生字词掌握教师通过生字词测试和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故事分享教师分享其他神童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神童的成功经历。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神童”的秘诀》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神童”的秘诀》原文及教案【导语】《“神童”的秘诀》这篇课文讲的是老一代革命家陈毅小时候认真读书的事。
揭示了陈毅学习好的“秘诀”,告诉我们要想学习成绩好,更重要的是勤奋,还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网络整理的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神童”的秘诀》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陈毅刚五岁半,就开始在一家私塾读书。
他小小年纪,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神童”。
一天,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
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锅里冒出了煳味儿。
妈妈刚好从井边洗菜回来,发现米饭烧煳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不要打孩子!”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煳了,可以将就吃。
这孩子读书专心,我就喜欢这样的孩子。
”说着,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以后做事要多多留心!”陈毅点点头。
毛老师从陈毅手里拿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没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
毛老师惊奇地问:“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得的。
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
打黑点的是生字。
”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课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听课时,他格外留心,再有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
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
人们称赞你是‘神童’,说你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陈毅小时候学习好的秘诀,学习他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读书习惯。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第二课时:细读重点段,理解感悟,学习陈毅好的学习方法,了解“神童”的秘诀。
三年级神童的秘诀

《“神童”的秘诀》教学设计王秋慧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神童的秘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你能够提出什么问题?3、观察老师写的课题,与课本上的课题有什么区别吗?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神童是什么?秘诀是什么?神童是谁?为什么被称为神童?神童的秘诀是什么?题目的神童为什么加引号?学习语文,就是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这些疑问,而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这些疑问,需要认真仔细的阅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拿起笔,认真仔细的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你读不准字音的生字。
2、理解课文要先过生字关,文中的每一个字音你都能读准吗?让我们先来认读一下课文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吧。
齐读生字及拼音,重点指导“私”的读音,认识整体认读音节。
3、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记住它,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能记住几个?你能把他们的字形都记住吗?重点指导“茅、留、赞”的字形,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4、老师将这些生字的拼音摘掉,放进词语里面,你还能大声的读出来吗?(强调大声二字,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老师的语言有点煽情。
)5、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的快速的读课文,边读边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画出来。
三、理解课文,解决疑问1、课文有6个自然段,请六位同学轮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们提出的几个疑问。
(特别强调六位同学是读给大家听的,不是读给老师听的,旨在提醒学生认真听。
)2、讨论:你现在知道谁是神童了吗?大家为什么称他为神童呢?(神童是陈毅,因为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大家都认为他聪明。
)3、课文中哪一部分描述了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再一次认识大家为什么称陈毅为神童。
4、那么你现在知道什么是神童了吗?(引导学生认识到天生聪明的人就被称为神童。
)板书:天生聪明5、那么陈毅称为神童真的是天生聪明吗?(不是。
)他有什么灵丹妙药吗?还是有什么绝妙的办法?(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秘诀-----绝妙的办法就是秘诀。
23 “神童”的秘诀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
课文:23 “神童”的秘诀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讲述了我国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因专心看书,把米饭烧煳了的故事。
故事揭示了“神童”的学习秘诀,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好主要是靠专心用功和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师不必作太多的讲解,并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故事表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引导自读自悟,读中思疑,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故事表演,活化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提出问题;学习陈毅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学好问的
良好读书习惯。
2.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3.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陈、私、绩、列、茅、抄、篇、符、聪、勤;要求会
写的字有:私、绩、列、茅、锅、抄、刷、阻、篇、符、预、赞、聪;要求掌握的词语有:成绩、名列前茅、抄起、劝阻、一篇、符号、预习、称赞、聪明。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习课文内的学习方法,通过具体句子学习冒号、引号。
教学难点:
通过读书思考、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神童”的学习秘诀,懂得学习成绩好主要是靠专心用功和好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3 神童的秘诀1

---------------------------------------------------------------最新资料推荐------------------------------------------------------23 神童的秘诀123、神童的秘诀教学目标:1 、能独立认识本课 8 个生字,积累 7 个词语。
理解惊奇、火冒三丈、名列前茅的词义,能为格外找近义词,并练习说一句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通过陈毅小时候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故事,懂得天才在于勤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2.学习陈毅好的学习方法,了解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教学难点: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结合课文理解学文学问,多学多问的意思。
识记本课生字及词语,理解词义通过阅读本课,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 1、出示词语秘诀。
(1)通过读课后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2)秘诀: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2、师:特别聪明的孩子,人们称他们为神童,人人都想成为神童,其1 / 7实成为神童也有秘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3 课:神童的秘诀(补充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1、根据课题质疑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疑问?预设问题:文中的神童指谁?秘诀指的是什么?神童有什么秘诀? 2、了解陈毅①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陈毅。
②师:陈毅是一位革命家,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是上海市第一任市长。
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善于写诗。
小时候,他在一家私塾读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 3、读课文第一段,理解名列前茅的意思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或成绩列在前面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选择一个句式来说一说?因为陈毅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所以同学们都称他神童。
三、细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朗读并思考:从这段话你感受到陈毅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理解:---------------------------------------------------------------最新资料推荐------------------------------------------------------ 火冒三丈。
《神童的秘诀》教案

23.《“神童”的秘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容州镇第五小学陆金兰执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9个生字,写好14个字,积累词语“成绩”、“火冒三丈”、“格外”、“学问”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默读课文,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并尝试完成学案。
教学过程:
23、《“神童”的秘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内陈毅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读书习惯。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内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句子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并尝试完成学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神童的秘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神童的秘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1.3 情感目标: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本课《神童的秘诀》讲述了一个神童成长的故事,揭示了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是成功的关键。
2.2 生字词:神童、秘诀、勤奋、思考、成就、骄傲、虚心、请教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自行发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5.3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加强记忆。
5.5 实践练习: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检查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神童具备哪些优秀品质,如勤奋、谦虚、求知欲等。
6.2 分享心得: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互相借鉴学习方法。
第七章:情感教育7.1 课堂讨论:7.2 举例说明:教师列举身边成功人士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八章:课后作业8.1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抄写生字词、复述课文故事等。
8.2 作业检查:教师在课后收检查学生作业,及时了解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第九章:教学评价9.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优点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神童”的秘诀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诀、毅、茅、旺、抄、劝、阻、符”,积累7个词语。
理解“惊奇、称赞”的词义,并能为其找近义词。
能区别词语“总算、总是”的意思,并选用其中一个练习说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通过陈毅小时候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故事,懂得“天才在于勤奋”的道理。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和下上文理解难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资料介绍
同学们,穿越时光隧道,乘坐国际列车,我们请来了几位小朋友,他们中有的被人们称为神童,学习有“秘诀”;有的心甘情愿的被大风刮跑;有的蹲在鸡窝里要像母鸡那样孵出小鸡来;有的小小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这些可爱的孩子长大后都成了杰出人物。
你们想认识这些朋友吗?我们今天就先来认识其中的一位。
1 出示课题:23“神童”的秘诀(齐读)
(师问) 什么是神童?(特别聪明的孩子,人们称他们为“神童”。
)
“秘诀”又是什么意思?(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
2.质疑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预设问题:文中的“神童”指谁?
为什么叫他“神童”?
“神童”上面为什么要打引号?
“神童”有什么秘诀?
4 交流
师:预习了课文,我们能不能马上解决第一个问题?
(文中的“神童”指谁?文中的“神童”指的是陈毅。
)
5 了解陈毅生平
师:你了解陈毅爷爷吗?(生自由交流)
师:陈毅爷爷是老一辈革命家,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曾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
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能吟诗作赋,文武双全!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写的就是陈毅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第1节,想想:为什么称陈毅为“神童”?
2 说说为什么称他为“神童”?(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说)
3 什么是“私塾”?
4“名列前茅”是什么意思?(说一句话)
5“总是”说明了什么?
6 用“总是”说一句话.
7 陈毅爷爷小时候这么厉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地语气来朗读呢?
8 齐读
过渡:小神童到底有什么秘诀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自读课文,明晰“秘诀”。
1、要求: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最后一段,它将告诉我们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将答案用“——”在书上画出。
2、生读文,标画。
3、交流:神童的秘诀是什么呢?
①师:“是啊!人们称赞陈毅是‘神童’,说他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勤奋)。
他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②师:那“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的是什么?(文化知识)多学多问指什么?(学习方法)
③再次明确陈毅学习成绩好的‘秘诀’:学习方法好,更重要的是具有勤奋的学习精神。
(板书:勤奋好学方法得当)
4、陈毅小时候学习勤奋又有好的学习方法,我真喜欢这样的同学!你们喜欢他吗?他的老师也十分高兴地称赞他,能读出我们对他的称赞之情吗?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过渡:陈毅小时候是怎么读书的呢?请看图画,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图画的内容)
四、学习二、三、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并思考:从这段话你感受到陈毅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一边一边)
(2)理解:“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3)妈妈要干嘛?她当时怎么想的?
过渡:当妈妈打陈毅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1)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老师?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①师:当毛老师翻开陈毅的书看到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时,毛老师惊奇地问:“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惊奇”你是怎么理解的呢?你能用惊奇的语气来读读吗?毛老师为什么为什么会觉得“惊奇”呢?从这里你感受到陈毅是个怎样的人?
“惊奇”:感到很奇怪,令人震惊(近义词:奇怪,惊讶,吃惊)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同学们接着看课文,你能从文中找出陈毅小时候的学习方法吗?找到后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
师:陈毅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是(不太明白的),打黑点的是(生字)
(2)、你觉得陈毅的这种学习方法好吗?
(3)、你平时怎么学的呢?
过渡:a.那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已经知道了陈毅成为“神童”的秘诀了呢?
b.正如毛老师所说,陈毅靠的是“勤奋”。
c.师:课题的“神童”上面为什么要打引号?(那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
)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的:“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五、总结:
其实我们班也有很多同学和陈毅一样,既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又能认真地读书,老师相信只要做到这两点,我们班也会出现很多的神童
板书:23 “神童”的秘诀
勤奋好学
学法得当
学问学问,多学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