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分子生物学考试+位景香

合集下载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3695)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3695)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分析题(5分,每题5分)1. 根据A基因序列设计原核表达引物。

A基因序列如下:ATGTCCGAAGTAATCGAAGAACATCTTCTCAGCGATAATTCTGATGATTCCAGCTCGGAAT TGACTTCTAC………GGACGAACCACGAAGAGACGATATTAApET28a多克隆位点如下引物设计必须满足:要求在引物两端分别加上BamHI(GGATCC)和EcoRI(GAATTC)。

要求表达的重组蛋白C端带His标签。

答案:设计引物时应注意:(1)酶切位点前后应添加1~6个保护碱基,以提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效率。

(2)His包装位于酶切位点的下游,且靠近终止密码子,且mRNA的翻译方向是由N端向C端,所以目的视频插入时的顺序不颠倒。

(3)引物长度一般在18~27bp,且与目的片段有合适的互补长度以保证引物可以顺利结合。

上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CGCGGATCCGCGATGTCCGAAGTA。

下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GGCCTTAAGGCCAATTATAGCAGA。

解析:2、判断题(55分,每题5分)1. RNA聚合酶全酶的概念只用于原核转录体系中。

()答案:正确解析:2. 基因组是细胞内所有基因的组合。

()答案:错误解析:3. 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把同一个基因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位置上去。

()答案:正确解析:荧光原位杂交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互补的新技术,是的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以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可以把同一个基因区隔到特定的染色体位置上去。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129)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129)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分析题(5分,每题5分)1. 根据A基因序列设计原核表达引物。

A基因序列如下:ATGTCCGAAGTAATCGAAGAACATCTTCTCAGCGATAATTCTGATGATTCCAGCTCGGAAT TGACTTCTAC………GGACGAACCACGAAGAGACGATATTAApET28a多克隆位点如下引物设计必须满足:要求在引物两端分别加上BamHI(GGATCC)和EcoRI(GAATTC)。

要求表达的重组蛋白C端带His标签。

答案:设计引物时应注意:(1)酶切位点前后应添加1~6个保护碱基,复合物以提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效率。

(2)His标签位于酶切位点的下游,且靠近终止密码子,且mRNA的翻译方向是由N端向C端,所以目的片段插入时的顺序不颠倒。

(3)引物长度一般在18~27bp,且与目的片段有合适的互补长度以保证引物可以顺利结合。

上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CGCGGATCCGCGATGTCCGAAGTA。

下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GGCCTTAAGGCCAATTATAGCAGA。

解析:2、判断题(55分,每题5分)1. 分子伴侣的功能是帮助蛋白质的降解。

()[扬州大学2019研]答案:错误解析:2. 脉冲凝胶电泳采用一个很强的电场来分离非常长的DNA分子,其原理在于迫使DNA分子根据长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速度,并按大小顺序通过凝胶。

()答案:错误解析:在相位场凝胶电泳中,相对较小的分子在电场转换后可以较快转变移动方向,然而较大的分子在凝胶中转向较为困难。

电场在两种方向(有一定夹角,而不在乎相反的两个方向)变动。

DNA分子带有负电荷,会朝正极移动。

分子生物学大题整理——马显才

分子生物学大题整理——马显才

分⼦⽣物学⼤题整理——马显才按照2011年向前整理:1.简述RNA聚合酶II中的CTD序列在转录过程及转录后修饰中的作⽤。

解释:RNA聚合酶II最⼤亚基末端的羧基端结构域(CTD)是由以七个氨基酸(Tyr-Ser-Pro-Thr-Ser-Pro-Ser)为重复单位的⾼度保守的重复序列组成的。

主要作⽤有⼀下⼏个⽅⾯:①CTD可以接受转录因⼦TFIIH的磷酸化作⽤,使得RNA聚合酶从Pol IIA状态转变为Pol IIO状态,最终导致转录起始过渡到转录延伸阶段;②CTD参与新转录出的mRNA 5’端帽⼦的加⼯,它可以作为⼀个停靠点,募集加帽酶中诸如鸟苷酸转移酶、甲基转移酶等,并且这种加⼯作⽤在RNA聚合酶转录合成出25~30个核苷酸时便已经开始,属于共转录过程之⼀;③CTD还参与mRNA5’→3’间的剪接过程,CTD可以作为剪接体的⼀个组装位点,使得剪接因⼦能够快速识别mRNA上⾯的内含⼦序列,介导包括可变剪接在内的剪接过程;④CTD序列还参与到mRNA多聚腺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过程,和加帽过程⼀样,CTD也是作为poly(A)聚合酶等酶停靠的位点,从⽽易于迅速的识别找到聚腺苷酸化信号,并且启动加尾过程。

2.蛋⽩质合成中是如何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解释:①⾸先起始过程具有具有“第⼆遗传密码”保证机制。

在tRNA的识别过程中,tRNA可以专⼀的和某⼀种氨基酸向识别结合,同时,氨酰tRNA合成酶也具有⾼度的专⼀性,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性很⾼,共有20种,每⼀种只⽤于单⼀种氨基酸与相应tRNA的结合;tRNA上的某些结构特征能使它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这些结构特征就是“第⼆遗传密码”(the second genetic code);“第⼆遗传密码”常在tRNA 的受体茎(acceptor stem)上,但在其他区域的也有不少;“第⼆遗传密码”较复杂,且是⾮简并的, 但专⼀性同样很强。

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第四版考研题库

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第四版考研题库

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第四版考研题库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第四版考研题库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一个好的题库对于提高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朱玉贤教授的第四版考研题库就是一本备受推崇的参考书。

朱玉贤教授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第四版考研题库是在前几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修订,内容更加丰富全面,解析更加详细准确。

这本题库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调控、遗传变异、细胞周期等重要内容,题目形式多样,涉及的知识点广泛,能够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核心知识。

在使用朱玉贤第四版考研题库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题目的难度适中。

朱玉贤教授在编写题库时,注重了题目的难度控制。

既有一些基础题目帮助考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又有一些较难的题目提高考生的解题能力。

这种难度适中的设计,能够帮助考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分子生物学水平。

其次,题目的解析详细准确。

每道题目后都有详细的解析,包括解题思路、关键知识点的讲解以及解题技巧的提供。

这些解析不仅能够帮助考生理解题目的答案,还能够帮助考生深入理解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

此外,题库的知识点覆盖广泛。

朱玉贤第四版考研题库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DNA结构到高级的基因调控,从细胞的分裂到遗传变异,几乎涵盖了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所有重要知识点。

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能够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核心知识。

最后,题库的编排合理。

整本书的题目编排合理,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每个章节的题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题目之间的关联性强,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总的来说,朱玉贤第四版考研题库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分子生物学参考书。

景泽生物面试题目及答案

景泽生物面试题目及答案

景泽生物面试题目及答案1. 请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一个生物过程,其中双链DNA分子被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双链DNA分子。

复制过程开始于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结构,形成复制叉。

随后,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添加互补的核苷酸,形成新的互补链。

这一过程需要引物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酶的参与,以及能量的供应。

2. 描述细胞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特点。

答案: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有丝分裂期。

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

G1期细胞增大,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DNA复制发生;G2期细胞继续增大,准备进入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前期染色体凝缩,核膜消失;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染色体分离向两极移动;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3. 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答案:CRISPR-Cas9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它源自细菌的免疫系统。

CRISPR是“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缩写,而Cas9是一种酶,可以切割DNA。

在基因编辑中,科学家设计特定的导向RNA(gRNA),它能够引导Cas9酶到目标基因位置,实现精确的DNA切割。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添加、删除或替换基因序列,从而改变基因的功能。

4. 描述PCR技术的原理。

答案: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体外快速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PCR的原理基于DNA复制,通过反复的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步骤实现目标DNA的指数级扩增。

首先,DNA双链在高温下被热变性成单链;然后,在低温下引物与单链DNA退火结合;最后,在适宜温度下,DNA聚合酶沿着引物延伸,合成新的DNA链。

5. 什么是细胞凋亡?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它是由细胞内部的遗传机制控制的,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非炎症性的细胞死亡方式。

细胞凋亡在生物体的发育、维持组织稳态以及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144)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144)

河南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分析题(5分,每题5分)1. 根据A基因序列设计原核表达引物。

A基因序列如下:ATGTCCGAAGTAATCGAAGAACATCTTCTCAGCGATAATTCTGATGATTCCAGCTCGGAAT TGACTTCTAC………GGACGAACCACGAAGAGACGATATTAApET28a多克隆位点如下引物设计必须满足:要求在引物两端分别加上BamHI(GGATCC)和EcoRI(GAATTC)。

要求表达的重组蛋白C端带His标签。

答案:设计引物时应注意:(1)酶切位点前后应去除1~6个保护碱基,以提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效率。

(2)His标签位于酶切位点的上中游,且靠近终止密码子,且mRNA的翻译方向是由N端向C端,所以目的目的录像插入时的顺序不颠倒。

(3)引物长度一般在18~27bp,且与目的片段有合适的互补长度以保证引物可以顺利结合。

上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CGCGGATCCGCGATGTCCGAAGTA。

下游引物可为(5′端至3′端):GGCCTTAAGGCCAATTATAGCAGA。

解析:2、判断题(55分,每题5分)1. 一般情况下,质粒既可以整合到染色体上,也可以独立存在。

()答案:错误解析:一般情况下,质粒主要是独立存在。

2. 抑癌基因突变能转变成癌基因从而致癌。

()答案:错误解析: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抑制作用癌基因的对丧失而使细胞致癌,它自身不会成为癌基因。

3. SDSPAGE时,不同大小蛋白质分子的电荷质量比值趋近于相同。

()答案:正确解析:4.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单位是操纵子。

()答案:错误解析: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单位是操纵子,真核生物基因一般不组成操纵子。

2019-2020学年杭州市景芳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杭州市景芳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杭州市景芳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们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从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到最终认定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中的探索过程非常耐人寻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格里菲斯的实验建立在艾弗里实验基础之上,证实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 艾弗里的实验创造性的引入了DNA酶,说明开阔的思路与严谨的思维是成功的必备条件C. 赫尔希和蔡斯根据病毒的组成及独特的增殖方式完成了实验证明,充分体现了实验选材的重要性D. 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是对遗传物质内涵的补充,体现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2.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某同学提取的滤液经层析后结果如图6所示。

造成该现象可能的解释是()A.研磨时未加入SiO2B.研磨时未加入CaCO3C.划滤液细线的次数不够D.提取时未加入无水乙醇3. 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细胞能合成RNA聚合酶,说明该细胞已高度分化B.人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的基因有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可被溶酶体降解而清除D.自然界中多数生态系统都不需要通过植物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4. 下列有关神经中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性失语症是言语区的S区受损B.控制生物节律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C.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D.跑步时,下丘脑和脑干也会参与调节5.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中葡萄糖主要通过合成为糖原来降低血糖浓度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植物叶肉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边界一定是细胞膜6. 研究者观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期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显现,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射体”,图中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

2019-2020学年福田区景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福田区景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福田区景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 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C. 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D. 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2. 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C.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镁和氮D.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3.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B. 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 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4.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最早把观察到结构命名为细胞C.魏尔肖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5. 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的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 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mol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可形成3AmolCO2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6.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h测定,得到如图1曲线,其相关生理过程如图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中c点时,叶肉细胞中发生的图2过程ⅡⅡ的速率等于过程Ⅱ的速率B.图1中d点净光合速率最大,e点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最多C.图1中d~e段密闭温室的O2一直在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速率一直在增加D.图1中f点之后,植物的叶肉细胞产生A 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7. 检验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试剂分别是A. 斐林试剂、苏丹III、碘液、双缩脲试剂B. 苏丹III、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C.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III、碘液D. 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碘液、苏丹III8. 科研人员在一个远离大陆的荒岛上发现了一种昆虫(其种群的性别比例大致为1:1),调查发现其触角长短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短触角雄虫的数量远多于短触角雌虫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染色体一、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包装的结果。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细胞生活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染色质(chromatin)的形式存在的。

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叫做染色质丝,它是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1.DNA 包装成染色(质)体的重要性(1)压缩以适应细胞的微小空间(2)保护DNA(3)便于DNA复制与分离(4)便于调控基因表达和实现基因重组2.染色体的复制与分离染色体DNA关键序列:(1)自主复制序列(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sequence,ARS):与染色体DNA复制有关(2)着丝粒序列(centromere DNA sequence,CEN):与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中有关(3)端粒DNA序列(telomere DNA sequence,TEL):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关3.端粒(telomere):染色体末端的特化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构成。

二、核小体核小体与组蛋白的结构1.核小体的组装(1)DNA首先结合H3.H4四聚体(2)与2个H2A.H2B二聚体结合形成核小体(3)H1最后加入三、DNA的修复、重组与转座DNA突变与修复问题(1.)DNA如何足够快速修复以防止错误成为突变存在于遗传物质中复制子中的3‘——5’外切酶元件可将错误掺入的核苷酸去除(2.)在修复过程中如何区分母链与子链?MutH对切割位点和DNA链的选择1. 切割5′-GATC-3′的5′2. 切割5′-GATC-3′中A未甲基化的DNA链(3)当DNA断裂或严重损伤致使原有序列不能被读取时,细胞如何修复正确的DNA序列?(4)细胞如何应对阻碍复制的损伤?1. 错配修复将逃脱校正读码的错误去除①MutS识别并结合到错配碱基处②MutS和错配的DNA共同募集MutL和MutH③MutL激活MutH,MutH在错配碱基附近切断一条链④UvrD解旋酶从切口向错配碱基方向解开DNA双链⑤核酸外切酶VIII或RecJ,或核酸外切酶I去除含有错配碱基的DNA片段⑥由DNA聚合酶III填补空缺并由DNA连接酶结合2 .DNA dmageIntroduction of DNA mutation and repair类型损伤酶错配修复复制错误 E.coli中MutS、MutL和MutH人类中MSH、MLH和PMS光激活作用嘧啶二聚体DNA光解酶碱基切除修复受损的碱基DNA糖基化酶核苷酸切除修复嘧啶二聚体 E.coli中UurA、B、C、D,人类碱基上的大加合物XPC/A/D、ERCCI-XPF以及XPG 双链断裂修复双链断裂 E.coli中RecA和RecBCD 移损DNA合成嘧啶二聚体或脱嘌呤位点Y家族DNA聚合酶,如E.coli的UmuC 3.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3.1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①DNA糖基化酶识别错误碱基并将其除去,形成脱氧戊糖②AP核酸内切酶切除脱碱基戊糖③DNA聚合酶I以未受损的DNA链为模板合成新链,DNA连接酶连接新链3.2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①UvrA-UvrB识别并结合损伤碱基所产生的扭曲位点,且UvrA脱离②UvrB使损伤碱基附近DNA变性,产生单链凸起③UvrB募集UvrC,UvrC在错误碱基两侧切开DNA④UvrD除去被切割的DNA片段,PolⅠ和连接酶修补缺口4.转录偶联的DNA修复:a。

RNA聚合酶在损伤上游正常转录DNA。

(P279)b。

遇到1损伤时,RNA聚合酶受阻,转录停止c.RNA聚合酶招募核苷酸切除修复蛋白到损伤部位,修复蛋白能触及损伤5. 同源重组机制的Holliday模型①两个同源DNA排列整齐②DNA断裂,产生单链区(288)③链入侵,产生异源双螺旋DNA④Holliday联结体的形成⑤Holliday联结体的剪切⌝补丁产物(patch product)⌝剪接产物(splice product)6.移损DNA合成(282)A.复制时一旦在模板中遇到损伤,DNA聚合酶III与滑动夹一起从DNA脱落下来b.被移损DNA聚合酶取代。

C。

移损DNA聚合酶越过模板链受损部位,继续进行DNA合成,且被DNA聚合酶III取代。

7. RecBCD的作用机制(295)①RecBCD结合于DNA断裂末端,向chi位点方向打开双链②RecB沿3′→5′降解单链DNA,RecD沿5′→3′降解单链DNA③RecC识别chi位点,RecD丧失活性,RecB沿5′→3′降解单链DNA,而不再沿3′→5′降解单链DNA8.RecA蛋白的功能:促使链的入侵⌝主要位点结合单链DNA ⌝次要位点结合双链DNA ⌝链交换(299-303)RuvAB的功能:促进分支移动⌝RuvA-RuvB结合到联结体⌝RuvB促使DNA分支移动RuvC的功能: 剪切Holliday联结体⌝RuvC在同一方向的同源DNA链打开缺口5′A/T-T-T-G/C3′⌝DNA连接酶连接缺口9.(608)酿酒酵母HO基因的表达调控3.2 控制酿酒酵母交配型的基因座⌝MAT基因座(mating-type locus)(312)λ交配型a:a1基因,编码a1调控蛋白λ交配型α:α1和α2基因,α1和α2调控蛋白λa/α:a1、α1和α2,编码a1、α1和α2调控蛋白3.3 酿酒酵母交配型基因的组合控制3.3.1 调控酵母类型的调控蛋白λ交配型a:a1调控蛋白,Mcm1λ交配型α:α1和α2调控蛋白,Mcm1λa/α:a1、α1和α2调控蛋白,Mcm13.3.2交配型a酵母的确立⌝Mcm1调控蛋白激活a型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无活化子,α型细胞特异基因关闭⌝单倍体特异基因表达3.3.3交配型α酵母的确立⌝α2抑制子和Mcm1抑制a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α1和Mcm1协同激活α型细胞特异基因⌝单倍体特异基因表达3.3.4 a/α型酵母的确立⌝α2抑制子和Mcm1抑制a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无活化子,α型细胞特异基因关闭⌝a1和α2二聚体关闭单倍体特异基因四、位点特异性重组和DNA转座(320)1.保守性位点特异性重组(CSSR)1.1重组位点①重组酶识别序列对称分布②交换区(crossover region)1.2重组结果①DNA片段的插入②DNA片段的缺失③DNA片段的倒位1.3.1丝氨酸重组酶1.3.2酪氨酸重组酶(326)(322)丝氨酸重组酶特异位点重组功能①丝氨酸重组酶的4个亚基分别切断2个DNA分子的4条链,并且重组酶通过磷酸二酯键与DNA断裂端相连②重组酶二聚体亚基旋转进行DNA片段交换③DNA链上-OH攻击重组酶-DNA磷酸二酯键,重新形成DNA磷酸二酯,释放重组酶,完成重组1,3,3Cre重组酶位点特异性重组(328)2. λ整合酶催化基因整合和切除(329)3.Hin重组酶(331)4.Xer重组酶催化(335)五.转座(337)2.1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或转座子(transposon):从DNA上的一个地方移位到另外一个地方的遗传因子。

2.2转座因子的类型2.2.1 DNA转座子2.2.2 LTR (long terminal repeat) 反转录转座子2.2.3 聚腺苷酸(poly-A)反转录转座子(339)2.2.1 DNA转座子 2.2.1.1自主转座子(autonomous transposon) 2.2.1.2非自主转座子(nonautonomous transposon)2.2.1.1 DNA自主转座子①反向重复序列(具有转座酶识别序列)②转座酶基因2.2.1.2非自主转座子①反向重复序列(具有转座酶识别序列)DNA 转座子:玉米的Ac/Ds转座系统Ac:含5个外显子的单个基因,产物为转座酶;末端有11bp的IR和8bp的DR,DR由靶位点重复而成。

Ds:比Ac短,不同Ds缺失的长度不同;末端有11bp的IR。

2.2.2 LTR 反转录转座子①两端有LTR (long terminal repeat) ②LTR中含有反向末端重复序列③转座酶基因和反转录酶基因2.2.3 聚腺苷酸(poly-A)反转录转座子①5′-UTR: untranslated region ②3′-UTR (聚腺苷酸序列的A-T碱基对)③ORF1: 编码RNA结合蛋白open reading frame④ORF2: 编码的蛋白质同时具有反转录酶和核酸内切酶功能2.3DNA转座的剪切-粘贴机制(342)①转座酶识别并聚集转座子两端的反向重复序列,形成转座体②将DNA转座子从原始位置切除③DNA单链交换,即转座子的3′-OH与靶DNA的5′-P相连④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修复缺口3.DNA复制性转座(345)4.类病毒反转录转座子和反转录病毒通过RNA中间体实现移位(347)5. 聚腺苷酸(poly-A)反转录转座机制(352)6.Mu噬菌体是一种异常活跃的转座子(361)●很少有靶位点的偏好性●每小时能完成100轮的转座●参与转座酶的酶MuA:转座酶MuB:A TP酶,促进MuA的活性7.V(D)J重组(366)六、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1、转录水平上的调控(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2、转录后水平上的调控(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① mRNA加工成熟水平上的调控②翻译水平上的调控1.原核操纵子的结构组成(1)结构基因群操纵元中被调控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可称为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 SG)。

一个操纵元中含有2个以上的结构基因,多的可达十几个。

每个结构基因是一个连续的开放读框, 5’端有翻译起始码,3’端有翻译终止码。

各结构基因头尾衔接、串连排列,组成结构基因群。

至少在第一个结构基因5’侧具有核糖体结合位点。

核糖体在合成完第一个编码的多肽后,核糖体可以不脱离mRNA而继续翻译合成下一个基因编码的多肽,直至合成完这条多顺反子mRNA所编码的全部多肽。

(2)启动子(3)操纵基因操操纵元中同一操纵序列与不同构像的蛋白质结合,可以分别起阻遏或激活基因表达操纵元中同一操纵序列与不同构像的蛋白质结合,可以分别起阻遏或激活基因表达的作用(4)调控基因(regulatory gene)是编码能与操纵序列结合的调控蛋白的基因。

与操纵子结合后能减弱或阻止其调控基因转录的调控蛋白称为阻遏蛋白(repressive protein),其介导的调控方式称为负性调控(negative reg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