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B】精馏实验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实验—精馏

化工原理实验—精馏

化工原理实验—精馏1. 概述精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

它通过将混合液加热至蒸发,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却并凝结回液体,从而实现混合物中组分的分离。

本实验旨在通过精馏实验,掌握精馏原理、操作步骤和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2.1 精馏原理精馏是基于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沸点而进行的分离过程。

在加热的作用下,沸点较低的组分会先蒸发,经过冷凝器冷却后变为液体回流,而沸点较高的组分则会滞留在容器中。

通过收集冷凝后的液体,我们可以分离出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

2.2 实验设备在精馏实验中,主要使用以下设备:•加热设备:电热板、油浴等;•冷凝器:通常采用水冷型冷凝器,通过循环冷却水实现液体冷凝;•分馏柱:用于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分离效果;•采样装置:用于采集样品,检测组分浓度等。

2.3 操作步骤精馏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设备:包括加热设备、冷凝器、分馏柱等;2.准备混合液:按照实验要求,将需要分离的混合液制备好;3.装配设备:将冷凝器安装在分馏柱上方,连接好相应的管道和热源;4.开始加热:逐渐加热混合液,将其中的沸点较低组分蒸发出来;5.冷却和回流:通过冷凝器使蒸发的组分冷却并凝结成液体,回流到容器中;6.收集液体:将回流液体收集,并记录途中温度和时间等相关数据;7.结束实验:实验完成后,及时关闭加热设备和冷凝器,整理实验装置。

3. 实验操作及数据记录3.1 实验设备准备首先,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并找到精馏实验所需的各种设备:•电热板:用来提供加热源;•分馏柱:用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分离效果;•冷凝器:通常为水冷型冷凝器,确保冷却效果良好。

3.2 实验样品准备按照实验要求,取出需要分离的混合液样品。

注意记录样品的成分和浓度等信息。

3.3 装配设备将冷凝器安装在分馏柱上方,并连接好相应的管道和热源。

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

3.4 开始实验1.打开电热板,设置适当的加热温度;2.将混合液置于分馏烧瓶中,放入加热设备中;3.监测温度变化:通过温度计等工具,记录样品温度的变化。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是化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实验内容,它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混合物中的组分。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精馏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实验目的化工原理精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温度差异,利用液体蒸汽和凝结的原理,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并得到纯净的产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精馏作为一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实验原理化工原理精馏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沸点,通过升温使其中具有较低沸点的组分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使其变为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精馏塔,该塔内部设置有填料,用于增加混合物和蒸汽之间的交流面积,并实现更充分的分离。

3.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设备和药品,包括精馏装置、混合物、填料等。

(2) 将混合物加入精馏瓶中,并将瓶塞密封。

(3) 将冷凝管和进料管连接到精馏瓶上,确保连接牢固。

(4) 将精馏瓶放入加热设备中,逐渐升温。

(5) 观察精馏瓶内的液体是否开始蒸发,当温度上升到某一点时,开始收集冷凝液。

(6) 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加热温度和收集冷凝液的时间,以实现所需组分的分离和提纯。

4.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化工原理精馏实验前,需先对所需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2) 在实验操作中,热量的传递速度会影响分馏过程的效果,因此需要掌握合适的加热速率。

(3) 为了避免精馏烧坏填料或其他设备,需要控制温度,确保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4) 实验结束后,应将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残留物对下次实验的影响。

5.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化工原理精馏实验,可以得到分离出的纯净组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精馏的分离效果、提纯效率等指标,并对所得纯净组分进行性质分析。

总结: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精馏作为一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清洁和安全操作,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速率,以达到较好的分馏效果。

化工原理实验--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精馏实验

实验数据:
(1)全回流 R=∞
乙醇、正丙醇的相对挥发度α为1.56,R=∞
∴相平衡方程:y=1.56x/(1+0.56x),操作线方程为y=x
由图解法求取理论塔板数如下:
由图可知:理论塔板数N T为5.6 全塔效率η=N T/N P=(5.6-1)/7=65.7%
乙醇、正丙醇的相对挥发度α为1.9,R=4,x D=0.800
∴相平衡方程:y=1.9x/(1+0.9x),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x+0.1599
进料温度t f=36℃,在X f=0.285下泡点温度90℃
乙醇在63℃下的比热Cp1=3.10(kJ/kg.℃),正丙醇在63℃下的比热Cp2=2.9(kJ/kg.℃)乙醇在90℃下的汽化潜热r1=815(kJ/kg),正丙醇在90℃下的汽化潜热r2=710(kJ/kg)混合液体比热C pm=46×0.285×3.10+60×(1-0.285)×2.9=165.06(kJ/kmol.℃)
混合液体汽化潜热r pm=46×0.285×815+60×(1-0.285)×710=41145(kJ/kmol)
q=(C pm×(t B-t F)+r m)/r m=(165.06×(90-36)+41145)/41145=1.22
q线斜率=q/(q-1)=5.62
由图解法求取理论塔板数如下:
由图可知:理论塔板数N T为6.5 全塔效率η=N T/N P=(6.5-1)/8=68.75%。

化工原理 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  精馏实验

实验装置流程 主要设备 精馏塔:塔内径Φ50mm,塔板数 15,板间距 10mm,精馏段开孔率 4%, 提馏段开孔率 5%,将液管管径Φ14mmⅹ2mm 塔顶冷凝器为内置式盘管冷凝器 再沸器:采用塔釜加热方式,以 2 只各 1KW 的电加热器加热,其中 1 只为固 定加热,另 1 只通过自耦变压器在 0-1kw 范围内调节,原料槽,供料泵,产品 罐, 转子流量计
实验六精馏实验
一 实验内容
1、 采用乙醇-水物系测定精馏塔全塔效率。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及精馏流程。 2 理论连续实际,掌握精馏塔的操作。 3 掌握精馏塔全塔效率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基本原理 精馏塔的效率及测定 塔板效率是精馏塔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有关塔板效率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点效率、Nurphree 板效率、湿板效率和全塔效率。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有很 多,如塔板结构、气液相流量和接触状况以及物性等诸多因素,都对塔板效率 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迄今为止,塔板效率的计算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一 般还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 由于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精馏塔内各板和板上各点的效率不尽相同,工程 上有实际意义的是在全回流条件下测定全塔效率。全塔效率的定义如下:
减少或增大回流比,并视具体情况,调整进料的位置,合理分配精馏段和提馏 段的塔板数。 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分离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调节塔釜加热负 荷和塔顶冷凝负荷使得操作正常。 4)分离能力不够引发的现象及调节方法 对于一做设计完善的精馏塔,所谓分离能力不够是指在操作中回流比过小而 导致产品的不合格。其表现为塔顶温度升高,塔釜温度降低,塔顶和塔釜产品 均不合格。 采取的措施通常是通过加大回流比来调节。但应注意,在进料量和进料组成 一定时,若规定了塔顶、塔底产品的组成,则塔顶和塔底产品的流量也被确定。 因此,增大回流比并不意味着塔顶产品流量的减少,加大回流比的措施只能是 增加塔内的上升蒸汽量,即增大塔釜的加热负荷及塔顶的冷凝量,这是要以操 作成本的增加为代价的。 此外,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若塔内上升蒸汽量超过塔内气体的正常负荷,容易 产生严重的雾沫夹带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因此,操作中不能盲目增加回流比。 4)精馏塔内的温度分布与温度灵敏度 在以上的操作分析中已经看到,当操作压力一定时,塔顶、塔底产品的组 成和塔内各板上的气液相组成与板上温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操作过程中塔 顶、塔底产品的组成变化情况可通过相应的温度反映出来。通常情况下,精馏 塔内各板的温度并不是线性分布的,而是呈“S”型分布。在塔内某些塔板之间, 塔板温度差别比较大,当因操作不当或分离能力不够导致塔板上组成发生变化 时,这些塔板上的温度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工程上把这些塔板成为温度 灵敏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灵敏半早期温度的变化,可以预测塔顶和塔底产 品组成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及早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纠正不正常的操作, 保证产品的质量。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精馏技术在化学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完善其理论基础却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精馏实验,简要概述了精馏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尝试深入了解精馏实验的基本操作,研究精馏实验的结果,并探讨分析其理论原理。

精馏是一种分离工艺,它的用途有两个方面。

首先,精馏是一种冷冻分离技术,可以通过利用液相与固相的分子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出来。

其次,精馏也可以被用于提取物质,将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获得更高纯度的产品。

精馏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剂的沸点级将混合液分为多个部分,然后采用吸附的方式将其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精馏实验的操作步骤有:放置混合液;配置精馏塔;控制温度;给料;收集分离结果并绘制精馏曲线;分析结果。

首先,将混合液放入精馏塔中,然后控制精馏塔的温度,在进行温度控制的过程中,给料应该按预先设定的速率进行,以控制压力,这样便可以收集分离后的结果,绘制精馏曲线,根据精馏曲线的分析,可以分析出所得到的产品的有效性,并了解其分离效果。

另外,在精馏实验中,还可以采用许多其它的手段,以检验精馏实验的结果,如容量分析、比表面积测定、溶解度测定、m角测定等,从而对精馏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

总之,精馏实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化学工程中的精馏技术,了解精馏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充分利用实验结果,并以此进行研究。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发现,精馏实验在化学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来分离混合液,提取物质,评价实验结果,从而为精馏技术的改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然而,在实际进行精馏实验时,需要用户掌握基本原理、进行合理操作,避免发生意外和错误,有效地利用精馏塔,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好地反映出实验所需的理论结果。

综上所述,精馏技术已经在化学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如何提高精馏技术的理论基础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因此,精馏实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实践中新的了解,以更加全面地把握精馏技术的理论原理,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化学工程的发展。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填料精馏塔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填料精馏塔精馏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动状况;2.掌握测定填料等板高度的方法;3.研究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精馏塔是实现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的气液传质设备,精馏塔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为气液两相在塔内逐板逆流接触,而填料塔气液两相在塔内沿填料层高度连续微分逆流接触。

填料是填料塔的主要构件,填料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散装填料如: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弧鞍形填料、矩鞍形填料、θ网环等;规整填料有板波纹填料、金属丝网波纹填料等。

由于填料塔内气液两相传质过程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填料特性、气液两相接触状况及两相的物性等。

在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条件下确定填料塔内的填料层高度时,往往需要直接的实验数据或选用填料种类、操作条件及分离体系相近的经验公式进行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确定填料层高度有两种方法:1.传质单元法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2—50)或:(2—51)由于填料塔按其传质机理是气液两相的组成沿填料层呈连续变化,而不是阶梯式变化,用传质单元法计算填料层高度最为合适,广泛应用于吸收、解吸、萃取等填料塔的设计计算。

2.等板高度法在精馏过程计算中,一般都用理论板数来表达分离的效果,因此习惯用等板高度法计算填料精馏塔的填料层高度。

(2—52)式中:Z——填料层高度,m;N T ——理论塔板数;HETP——等板高度,m。

等板高度HETP,表示分离效果相当于一块理论板的填料层高度,又称为当量高度,单位为m。

进行填料塔设计时,若选定填料的HETP无从查找,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

对于二元组分的混合液,在全回流操作条件下,待精馏过程达到稳定后,从塔顶、塔釜分别取样测得样品的组成,用芬斯克(Fenske)方程或在x~y图上作全回流时的理论板数。

芬斯克方程:(2—53)式中:­——全回流时的理论板数;——塔顶易挥发组分与难挥发组分的摩尔比;——塔底难挥发组分与易挥发组分的摩尔比;——全塔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当α变化不大时,在部分回流的精馏操作中,可由芬斯克方程和吉利兰图,或在x~y图上作梯级求出理论板数。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精馏实验,掌握精馏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精馏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一、实验原理。

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蒸馏和冷凝等过程,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的方法。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首先被加热至其中沸点最低的组分的沸点,然后将其蒸发成气体,再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最终得到不同组分的纯净物质。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精馏设备,包括蒸馏烧瓶、冷凝器、接收烧瓶等。

2. 试剂,乙醇-水混合物。

三、实验步骤。

1. 将乙醇-水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

2. 加热蒸馏烧瓶,待混合物沸腾后,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

3. 收集不同温度下的液体,记录温度和收集时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精馏实验,我们成功地将乙醇-水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组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收集瓶中的液体组分逐渐发生变化,初馏液中含有较高乙醇含量,尾馏液中含有较高水含量。

这符合精馏原理,也验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精馏原理和操作技能,掌握了精馏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精馏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方法,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取纯净物质,满足不同生产需求。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混合物过热。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保养实验仪器,确保下次实验的顺利进行。

七、参考文献。

1. 《化工原理与实践》,XXX,XXX出版社,XXXX年。

2. 《化工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XXXX年。

以上就是本次化工原理精馏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精馏实验一、目的及任务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②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③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二、基本原理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

塔顶的回流液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

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

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

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任何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

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中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在精馏塔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 总板效率E E=N/N e (4-25) 式中 E ——总板效率; N ——包括塔釜); N e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式中 E ml ——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 X n-1——第n 块板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 Xn *——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常由实验测定。

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

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数。

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汽液符合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11n n nn ML x x x x E --=--(4-26)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其性能优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部分回流、稳定操作条件下,测定全塔效率或 等板高度随回流比的变化情况。
与2相比,改变回流比
实验任务
4、在部分回流、稳定操作条件下,测定全塔效率或等 板高度随进料流量的变化情况。与2相比,改变进料量
5、在部分回流、稳定操作条件下,测定测定全塔效率 或等板高度随进料位置的变化情况。
与2相比,改变进料位置
四、实验流程--乙醇-水精馏塔(板 式塔)
乙醇-水精馏塔有筛板塔和填料塔,其中筛板塔共 有15块塔板,塔身设有一节玻璃视盅,如下图所示。
设备参数: 塔 径: 50mm 板间距: 100mm 开孔率: 3.8% 仪表参数: 回流流量计量程6~60ml/min 产品和进料流量计量程均为 2.5~25ml/min 加热功率(可调) 0~2.5 kw
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部件,填料的作用是增加气液 接触面积和增大气液接触面的湍动,填料性能评价指
标有比表面积、空隙率、干填料因子等。
四、实验流程—乙醇-水精馏塔(填 料塔)
填料塔的主要特点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 压降小、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
实验室 有两套填 料精馏塔。
不锈钢弹簧填料
玻璃弹簧填料
可能达到汽液平衡状态,实际塔板的分离作用低于理
论塔板,因此,我们可以用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来表
示塔的分离效果。
1.全塔效率 E
E N 1 Ne
式中 E ——全塔效率; Ne ——实际塔板数; N ——理论塔板数
三、实验原理--板式塔(3)
2.单板效率Eml,n
式中:
Eml,n
xn1 xn1
xn xn*
二、实验任务
乙醇-水 精馏实验
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板式塔) 等板高度(填料塔)
请根据所选用的设备,从以下实验任务中选择部 分内容进行实验。
实验任务
1、精馏塔在全回流、稳定操作条件下,全塔理论塔 板数、全塔效率(板式塔)或等板高度(填料塔) 的测定。
2、精馏塔在某一回流比下连续精馏、稳定操作条件 下,全塔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或等板高度的测 定。
0.6
0.5
0.4
0.3
0.2
0.1
b
0.0
0.0 0x.W1 0.2 0.3 0.4 0.5 0.6 0.7 0x.D8 0.9 1.0
x
全回流条件下理论塔板数的求解
解部 分 回 流 理 论 塔 板 数 的 求
c xD R1
y
1.0
0.9
p 101.33kPa
0.8
a
q线
0.7
0.6 0.5
三、实验原理
无论是求全塔效率还是求等板高度,都必须知道 理论塔板数,那么如何求理论塔板数?
计算法
图解法
对于二元物系,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必须知道 哪些数据?如何获得这些数据?
xD,xF,xW,tF tS R,q,汽液平衡数据。
计算单板效率需要哪些数据?
xn
xn1
x
* n
y
1.0
0.9
0.8
a
0.7
化工原理实验
乙醇-水实验装置
板式塔
填料塔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室
实验六 精馏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任务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流程
五、汽液接触状况 六、操作要点 七、数据处理 八、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
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 了解筛板塔和填料塔的结构。 掌握精馏塔的操作方法。 掌握全塔效率、等板高度的测定方法。 学会分析操作状态变化对塔性能的影响。
Eml,n ——第 n 块实际板的液相单板效率;
xn ,xn1 ——分别为第 n 块实际板和第( n 1)
块实际板的液相组成,摩尔分率;
xn* ——与第n 块实际板汽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组
成,摩尔分率。
三、实验原理--板式塔(4)
全塔效率(也称总板效率)和单板效率是反映塔板 性能及操作好坏的重要指标,影响板效率的因素很多, 当板型、体系决定以后,塔板上的气、液流量是影响板 效率的主要因素。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气沿塔逐板上 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 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 的分离。
三、实验原理--板式塔(2)
在塔设备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传质时间和传
质面积的限制,以及不同进料位置、不同进料浓度、
不同进料量、不同回流比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一般不
液体
气体 图1 填料塔传质机理示意图
填料塔传质机理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填料塔(2)
2、等板高度
HETP= H NT 1
式中, NT —— 理论塔板数 H —— 填料层总高
3、填料塔适用对象 对于真空精馏和常压精馏,填料塔的效率较高,
其原因在于填料充分利用了塔内空间,提供了大的传 质面积,使得汽液两相可以充分接触传质。
四、实验流程—乙醇-水精馏塔(填 料塔)
四、实验流程—乙醇-水精馏塔(填 料塔)
填料塔的结构和特点
填料塔由填料、塔内件及筒体构成。填料分规整填 料和散堆填料两大类,塔内件则由不同形式的液体分 布装置、填料固定装置和填料压紧装置、填料支承装 置、液体收集装置与进料装置及气体分布装置等,筒
体由整体式结构及法兰连接分段式结构。
0.4 0.3 0.2
c
0.1
平衡曲线
b
精馏段操作线
d
f
提馏段操作线
0.0
0.0 0.1 0.x2 W0.3 0x.F4 0.5 0.6 0.7 0.8xD0.9 1.0
x
xn1 yn
y
* n
yn

yn1
yn1
xn
xn xn1 xn*
单板效率示意图
Eml,n
xn1 xn1
xn xn*
四、实验流程--乙醇-水精馏塔(板 式塔)
若塔的上升蒸气量不够,将出现什么情况? 若上升气速太大,又会怎么样?
若塔的上升蒸气量不够,塔板上建立不了液层, 则两相接触欠充分,分离效果差;若上升气速太大, 又会产生严重夹带甚至于液泛,这时塔的分离效果 同样大在下降。
三、实验原理—填料塔(1)
1、填料塔传质机理
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逆流 操作,液体靠重力沿填料表面 下降,与上升的气体接触,从 而实现传质,填料提供所需的 传质面积,如右图所示。填料 充满塔内的有效空间,空间利 用率很高。
6、在部分回流、稳定操作条件下,测定测定全塔效率 或等板高度随进料组成的变化情况。
与2相比,改变进料组成
在完成1、2两项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再从3~6 项实验内容中选做一项。
三、实验原理--板式塔(1)
板式塔是使用量大、运用范围广的重要气、液传 质设备,评价塔板好坏一般考虑处理量、板效率、 阻力降、弹性和结构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