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成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性护理探究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是通过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管理疾病、预防疾病进展和减轻疾病相关症状的一种护理模式。
本文将探讨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气短、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和社交功能。
通过延续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肺功能锻炼、运动训练及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可以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于发生急性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延续护理着重于严密观察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应对急性发作。
延续护理还注重教育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包括正确使用呼吸器具、合理用药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有效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率。
延续护理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而患者常常缺乏长时间的持续性护理和指导,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延续护理可以建立起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信任关系,持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指导,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治疗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延续护理需要团队合作,涉及到多个专业的协作和配合,但现实中团队合作不够紧密,协作不够顺畅,导致患者得到的护理干预和指导不够全面和有效。
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能力有限,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不足,缺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正确认知和相应的支持措施,给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
COPD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有严重影响。
护理在COPD患者的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延续护理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护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延续护理是一种护理模式,其目标是通过多学科协作和定期监测,实现对患者的全面管理。
延续护理强调患者教育和患者参与,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COPD患者护理中,延续护理可以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延续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控制。
通过定期的护理干预和监测,延续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地使用药物,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延续护理还可以帮助患者学习正确的呼吸训练和体位调整方法,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
研究显示,延续护理对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控制效果显著。
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COPD患者通常受到身体状况的限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延续护理通过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对疾病的适应能力。
延续护理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策略,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可以减少COPD患者的住院率和再入院率。
通过定期的随访和监测,延续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延续护理还可以提供紧急情况下的电话咨询和指导,帮助患者在家庭环境中处理一些常见的突发情况。
研究表明,延续护理可以显著降低COPD患者的住院率和再入院率。
延续护理可以降低COPD患者的医疗费用。
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定期的随访。
延续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和其他医疗资源,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研究显示,延续护理可以降低COPD患者的医疗总费用和住院费用。
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延续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控制,并降低住院率和再入院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护理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续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延续护理的关键策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残疾和死亡率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延续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疾病复发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强调了延续护理的重要性,其中包括疾病管理和预防复发、全面支持和教育以及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的关键策略,包括生活细节指导、肢体训练、营养指导、心理护理和用药指导,这些策略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全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过深入了解和积极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的原则和方法,有望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其疾病负担,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COPD;护理引言延续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持续、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追踪患者的疾病状况、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
它包括了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认知和管理技巧、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病情、提供药物治疗和康复方案、提供心理支持和营养咨询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服务。
延续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护理的重要性1.1疾病管理和预防复发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监测,通过延续护理,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医疗关注和治疗计划的调整。
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共同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包括药物管理、呼吸锻炼、营养指导等,以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定期的随访和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和疾病复发,从而减少住院和急诊就医的风险[1]。
1.2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教育COPD患者通常需要面对身体上的挑战,如呼吸困难、疲劳和活动受限,以及心理上的负担,如焦虑和抑郁。
延续护理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和教育,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挑战。
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教授有效的自我管理技巧,提供心理情绪支持和应对策略,并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社交和康复活动。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气促、咳嗽和咳痰等。
延续护理是指患者在不同时间点上获得持续的护理干预,旨在改善疾病的管理和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是疾病进展缓慢,通常需要长期的医疗和护理干预。
研究表明,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以下将从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四个方面介绍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
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症状恶化或并发症的可能,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给予氧疗、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可有效控制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和功能障碍,患者常常会对日常生活活动感到困难和不适。
延续护理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逐渐恢复体力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再入院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常需要反复住院治疗,因此降低再入院率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延续护理通过定期随访和教育,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巧,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或及时处理诱发因素,减少再次急性发作的可能,降低再入院率。
延续护理还可以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导致高死亡率。
延续护理通过定期的病情评估和干预,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和并发症风险因素,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护理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延续护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延续护理现存的问题,以期为该类患者制定延续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最佳照护。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延续护理研究进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第三大死因,仅位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1]。
预计未来40年COPD的患病率将不断增加,到2060年每年可能会有超过540万人死于COPD及其相关疾病[2]。
疾病普遍呈现:“四高三低”五大特点,即高临床发病率、高临床致残率、高临床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及早期诊断低、治疗依从性低、治疗规范性低[3,4]。
患者的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住院期间通过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及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有效控制及缓解,但患者出院后往往由于难以保持护理延续性,治疗依从性下降,易复发引起再次住院,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加重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有研究表明[5],延续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稳定期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延续护理1.1延续护理的概念美国老年协会将延续护理定义为:设计一系列护理活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护场所或在不同层级健康照护机构间变化时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和连续性,使得高危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状况可被预防或减少。
延续护理包含三部分内容:信息连续、关系连续、管理连续[6]。
信息连续指患者的信息具有完整性,能在不同的健康照护机构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关系连续指护患关系长期且稳定;管理连续指护理计划能够在不同的机构间同步[7]。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是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主要临床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对患者影响较小通常不需要住院[8]。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研究现状近些年来,我国延续护理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满意度的分析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满意度的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满意度。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发现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护理质量、护理方式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延续性护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延续性护理的最佳实践,以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合以上结果,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性护理、肺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重要性、未来研究、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阻塞和气道炎症。
这种疾病导致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COPD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因素,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该疾病。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COPD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目前,COPD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吸氧治疗、运动康复等综合的治疗手段。
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副作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不高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满意度情况,为提高COPD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延续性护理在COPD 患者中对肺功能的影响程度,探讨其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效果;2.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中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分析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3.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提高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接受程度;4.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深入探讨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优势,为未来的延续性护理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护理效果探讨

操 作 ,避免 或 减 少 肺 部感 染 。 另外 ,进 行 口鼻气 管 插 管治 疗 时 ,贯 彻 气 管 切 开外 套 管 及 气管 插 管 是 否 同定稳 定 ,及 时的 清洁并 消毒气 管切 开 内套 管 。加强 口腔护理 , 避 免感染 。
1 . 2掌握 预防 或缓解慢
1 . 2 护 理 方 法 对 照组 患 者采 取 常规 护 理 ,包括 病 情观 察 、对 症 治疗 、 疾 病 基本 宣 教 等 内容 ,观 察组 患 者 在 对 照组 基 础 上 给予 持
续护 理 。 1 . 2 . 1 病 情 持 续 护 理 慢 性 阻塞性肺 疾病 主要 采取机 械通 气治疗 ,治疗期 问对 患 者 的 体 温 、心 率 、血 压 、呼 吸等 生 命体 征 全 面 监 测 ,每 隔 3至 4小 时测量 体温 1 次 ,心率 、血压则 每隔 1 小 时观察 1次。一 旦发 现异 常及 时告 知 医师及 对症 处理 。 同时根 据患
在4 6至 7 2岁 之 间 ,平 均 ( 6 5 . 3±1 . 4)岁 ,病 程在 1 . 5至 9 年之 间 , 平均 ( 5 . 2±1 . 6) 年; 有 吸烟 史患 者 4 0例 ( 6 0 . 6 1 %) 。 文化 程度 : 大 专及 以上 8例 ,中学 5 0例 ,小 学及 以下 8例 。 随机将 6 6例 患者 分 为对 照 组 和 观 察组 ,各 3 3例 ,两 组 患 者在 年龄 、病程 等方 面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l 尸>0 . 0 5 。有 可
比性 。
性阻 塞性肺 疾病 的方法 。主要 包括 : ① 呼吸功 能锻炼 。通过 亲 自示 范 、视 频 观 看 等指 导 患 者及 家 属 掌握 腹 式 呼 吸 、缩 唇锻 炼 等 方 法 ,其 中腹 式 呼 吸 即 呼气 时适 当按 压 腹肌 ,慢 慢 回收 过 程 中保 持 腹 壁平 坦 。缩 唇 呼 吸 即经 鼻 吸气 后 患 者 嘴唇 缩成类 似鱼 嘴 , 均 匀 呼出气体 ,1 次 1 0分钟 ,1 天 4次 。 ②行 为 干预 。先 让患 者 了解 正常 饮食 、戒烟 戒酒 的 重要 性 , 然后 指导 患 者 养成 规 律 饮食 、不 吸烟 的 良好 生 活 方式 。 同 时 可 给予 患 者早 期 肠 内营 养支 持 治疗 ,必要 时 鼻 饲 。另外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4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
对照组9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9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
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和1年时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分别为(93.88±4.18)分和(97.96±5.0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和总体健康8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5.04±2.16)分、(6.62±0.48)分、(5.52±0.53)分、(13.28±0.48)分、(18.10±0.13)分、(7.99±0.38)分、(5.02±0.33)分和(22.74±0.28)分,除躯体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其他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之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护理;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547-02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ntinuity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lf-care and quality of life【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ontinuity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lf-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Methods: 1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making it comparable. 9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93 ca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ityof care after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two groupsof patients before discharge self-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littl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ischarged after six months and one year of self-care scores were (93.88 ± 4.18) points and (97.96 ± 5.04)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hysical health, social functioning, role physical functioning, physical pain, mental health, emotional role function, energy and overall health score eight dimensions (25.04 ± 2.16) points, respectively, (6.62 ± 0.48) points, (5.52 ± 0.53) points, (13.28 ± 0.48) points, (18.10 ± 0.13) points, (7.99 ± 0.38) points, (5.02 ± 0.33) and points (22.74 ± 0.28) points, in addition to physical pa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ther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 Conclusion: The continuity of care can improve self-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Keyword】continuity of ca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lf-care; quality oflif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病情多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不断下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以发展为肺心病甚至是呼吸衰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后合理延续性护理方法探讨黄成丽(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的延续性护理[1]干预方法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
方法按医疗出院诊断[1]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住院单双号把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采取合理延续性护理方法组。
通过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管理中心为出院患者提供疾病认知的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等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电话随访动态跟踪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进行家庭访视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即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四项指标)患者满意度调查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性护理、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心、;电话随访、家庭访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的常见病,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护理专家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后的护理研究。
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该病患者在临床治愈后,往往需要居家康复,这给患者、家属、社会都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因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出院后,仍需医院给予关注和干预,而全新的护理模式——延续性护理,被广泛认为是高质量的护理手段。
因此,本文探讨相关延续性护理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效果。
1.、对象于2013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且在本市范围内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57-82()岁,病程10-30年,根据患者住院单双号、医疗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愿意接受各种电话随访及飞信健康教育和问卷调查、家庭积极参与,在本市范围内,排除标准(1)语言障碍(2)老年痴呆、精神疾病(3)长期卧床2.方法2.1对照组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出院护理。
护士在患者出院当日进行活动、呼吸功能锻炼(缩唇呼气、腹式呼吸)家庭氧疗注意事项指导,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给患者或家属,出院后一月内给予出院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感受,有无不适主诉,对医院建议等。
2.2观察组接受相关的延续护理方式即出院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接受参加科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心、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护理方法。
2.2.1 具体方法2.2.1.1科室成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护理管理中心,由N4层次护士担任中心负责人,成员N3层次护士3人,N1层次护士住院总一人.住院医师一名。
参与人员重点进行了由王少玲等[2] 提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本医疗知识、家居自我管理、家庭氧疗、家居肺康复锻炼等教学内容17个项目78个学时的培训学习,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和理论考试,避免能力不足引起护理效果不同,负责与患者联系、随访、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患者满意度等。
2.2.1.2电话随访电话随访是较容易实施和普及的一种延续性护理手段。
电话随访就是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进行关心询问,进行呼吸运动指导和用药指导等延续性护理。
电话随访不仅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还能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和人情味的服务。
但此方法有时也受到患者不方便接听电话的限制。
2.2.1.3患者门诊复诊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护理管理中心联系,有专职护理人员接诊,评估患者心理、饮食、呼吸锻炼效果等,免费测量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了解病情动态,记录在册。
2.2.1.4延续性护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念延续性护理是在21世纪初由美国老年学会提出的。
延续性护理实质是一种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或家庭的新的护理模式,指的是入院治疗的患者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需要转移或出院时,医院方面仍然采取一系列手段关注和关心转移期患者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
目前,延续性护理尚无统一定义。
美国老年病协将延续性护理的定义如下:设计一系列的护理活动,从而确保患者能够在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或不同健康照顾场所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健康护理服务是具一定协调性和连续性的,进而预防或减少高危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有着气流阻塞性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一种可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此病的产生与有害气体以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目前在全球4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已高达9%~10%[2]。
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的必要性(一)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诸多有关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活动能力受限。
而很多临床研究者通过研究证实,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南阳市中心医院选择该医院2009年4月到2011年3月接收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此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8 0例。
对照组的患者在出院后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护理干预。
而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疾病认知的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等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
半年后,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即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四项指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此研究表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明显的作用[3]。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的选取了该院住院部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两年间接收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在出院后采取了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和家庭氧疗护理等延续护理手段,在出院两个月后,研究人员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肺功能的各项指标标都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较明显,这说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4]。
(二)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姚海燕等人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发现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出现情绪低落、沮丧自责的心理;焦虑、烦躁、敌对、恐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偏执;经济负担带来的心理压力等不良心理,如果这些不良心理和患者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和康复[5]。
李佳梅等选取选了57例于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出院后,对他们进行多次随访,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现场进行健康指导,积极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力度。
通过这些延续性护理活动,可以发现,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由原来干预前的67.9%下降为5.4%[6]。
这表明,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医院和医护人员应结合医院实际和患者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延续性护理方法。
(一)家庭访视家庭访视的优点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可以面对面进行沟通,这样就可以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且能够使得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检查,从而保证自身的健康,而且此方法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医院。
然而,此方法的不足在于,此方法的使用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需要较大的成本。
(三)运用飞信平台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疾病注意事项等网络平台随访主要是以聊天软件为基础开展随访,例如创建患者QQ群、微信公众帐号等,此平台可以提供一对一交流,也可以开启群聊模式,从而让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进行充分交流,从而解决患者的疑问和对患者进行交易。
网络平台随访方式效率高,互动性强。
网络平台随访方式比电话随访更先进、更形象,比家庭访视更节省时间、更便捷。
(四)成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心科室可成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心,此中心与患者签订延续护理协议,在患者出院后,此护理中心要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计划,该中心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去患者家中进行医疗知识的传授和解决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与此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也可以随时科室延续护理中心进行咨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心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率。
(五)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互动交流中心组建由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互动交流中心,此中心由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活动,每位参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互留联系方式,可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情况、康复情况、自我护理等内容进行交流、开展知识竞赛、进行经验交流,从而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互支持,相互分析成功喜悦或互诉苦恼,让这些患者感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更快康复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措施(一)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专业护士培养培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专业护士是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延续性护理的关键和需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本知识和相关护理知识,能够掌握和利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进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会制定针对患者的有效的健康交易程序。
此外,还应成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此小组共同负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和随访工作,保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地顺利进行。
(二)规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的内容及操作流程目前,国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实施情况仍不乐观,参与此项延续性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参差不齐,而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内容和操作流程均无相关指导标准,这些都势必会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效果。
因此,除了应加强对参与延续护理人员的培训之外,还应制定规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内容及操作流程,从而确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达到预期效果。
(三)建立和完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延续护理的发展比较晚,因此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完整关于延续护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于是延续护理的服务对象、延续护理的护理时间以及延续护理各项护理标准都不够统。
这样就无法很好的解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者出院后遇到的问题。
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和完善延续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以此为标准来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