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在环境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利用微信平台实现实验室开放的初步研究

利用微信平台实现实验室开放的初步研究

2021.31实验室管理现状1.1实验室承担的课程较多某院有大大小小的实验室约26个,其中包括专业实验室和机房,201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中心。

这些实验室承担着全校学生及本专业学生的上课、上机实验及课程实训。

1.2实验室设备数量和种类多实验室开放能大幅度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使现有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利用开放时间,学生能重复并巩固课内实验,增强实验效果,同时还能进行相关科目的项目开发。

在实验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实践技能,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实验室开放也为教师科研、学生竞赛、毕业设计等提供必要的场所。

1.3实验室管理方法有待改进现在实验室管理采用的传统模式,由实验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学生提前本人预约、纸质签到的管理模式。

高校实验室从传统的教学型实验室逐渐转变为开放型实验室,为教师科研、学生上机练习、学生竞赛、毕业设计等提供必要的服务,但同时也使实验室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如何有效地建立新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对于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利用微信服务平台来实现实验室开放管理实验室利用软件及网络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构建微信服务平台使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当今微信已成为全民级移动通信工具。

微信已实现对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大面积覆盖。

2017年微信登录人数已达9.02亿,较2016年增长17%,日均发送微信次数为380亿,微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流量平台之一。

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微信及WeChat 合并月活跃帐户数已达11.51亿,比去年同期上涨6%,小程序日活跃帐户数超3亿。

微信作为一款免费的通信交流工具,具有及时性、互动性、普遍使用性等优点,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服务号,是腾讯为媒体和个人提供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服务号可为开放管理搭建便捷的平台。

利用微信服务平台实现实验室开放有很大的优势。

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快速浏览实验室的排课情况、针对自己的需求申请使用,提前预约,如有临时情况可告知学生或者协调到其他实验室,大幅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园林设计初步》课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园林设计初步》课程

一、课程及案例简介本案例是关于《园林设计初步》内容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所属专业:风景园林/园林专业教学对象:本科二年级学生(第3学期)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理论48、实践16)主要内容:通过传授系统科学的制图方法理论和技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模仿和园林设计、测绘,为以后的专业课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抽象空间想象力和对立体型的观察能力,提高手绘和对画面分析的能力,兼以培养严谨认真的学风。

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传授系统科学的绘图方法和理论,让学生熟悉园林测绘的基本表现手法,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手工完成简单的绘画模仿和园林设计、测绘,为以后的专业课做好准备,同时,还培养学生抽象空间想象力和对立体型的观察能力,提高手绘和对画面分析的能力,兼以培养严谨认真的学风。

二、课程思政教学与育人目标(1)知识要求➢理解园林的产生、发展以及发展现状。

➢掌握中西园林的特点。

➢熟悉掌握园林的构成要素,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的基本原理。

➢了解园林设计的程序和步骤。

(2)技能要求➢掌握园林平、立、剖面图、透视图、轴测图的画法。

➢掌握园林要素的表现技法。

➢能够运用构成原理到设计中,进行简单的园林设计。

➢培养自身的尺度感。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园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以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等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分组训练的方式,边学边练,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

并且通过不间断的日常联系,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

➢通过教师提问以及团队成果提交的方式,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以便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国家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通过分析案例、分组讨论,PPT演示,观看“中国园林”纪录片,带学生到西安、苏杭等地参观文化遗产公园,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课堂派”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课堂派”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课堂派”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作者:苏金坡檀素丽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4期摘要从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课堂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在线课堂管理平台,通过考勤、互动、表现、作业等形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堂派在线课堂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必需品,部分学生上课时被手机新鲜的内容所吸引,极大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学生相对“985高校”、“211高校”学生起点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独立学院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学习和线下教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派是北京大学于2014年9月推出的一款高效在线课程管理平台,秉承“让教育更简单”的理念。

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和应用实践。

1课堂派主要功能及在教学中的优势1.1课堂派主要功能课堂派是集课程资源管理、学生成绩分布及考勤管理的数字教学辅助平台。

课堂派功能包括:备课区、公告、班级管理、作业、成绩汇总分析、共享资料、表现、考勤、互动、论文查重等服务。

“备课区”专供教师在电脑端备课时使用,教师可以方便地将“备课区”中内容有选择地导入到课堂区。

只有教师才可以发布“公告”,具有较强的严肃性。

教师课前将“互动”环节编辑好,课堂上采用手机或电脑发布,学生可以采用匿名形式参与。

1.2课堂派在教学中的优势1.2.1无需下载安装程序课堂派无安装,无插件,掌握简单。

教师课前通过课堂派官网或微信公众号“课堂派”,输入课程名称、班级名称、选择学期,三个关键词创建课程。

学生微信搜索“课堂派”,以“加课码”或扫描“二维码”形式加入课程。

教师要求学生填写如下信息:自然班级、年级、入学年月,以便于管理。

1.2.2考勤精准课堂派有传统考勤、数字考勤、GPS考勤和扫码考勤四种考勤方式。

数字考勤、GPS考勤和扫码考勤解决了传统点名耗时问题,如果手机或网络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老师手动方式进行修改。

校园清洁消毒公众号标题

校园清洁消毒公众号标题

校园清洁消毒公众号一、简介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消毒成为了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保障校园内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清洁消毒公众号,提供安全、高效的消毒服务。

二、服务内容该公众号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日常清洁为了保障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清洁工作必不可少。

公众号可以提供清洁员工在食堂、宿舍、教学楼等校园内部分进行清洁工作,以确保师生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2. 定期杀菌消毒病毒在密闭、潮湿的环境中容易传播,因此定期杀菌消毒也是校园卫生保障的重点。

公众号可以提供定期的消毒服务,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干净。

3. 突发情况应对突发情况往往需要紧急处理,消毒公司需要在第一时间响应并加强消毒服务。

公众号可以提供快速、及时的服务,处理教学楼、宿舍等人员密集区域的突发消毒问题。

三、服务流程下面是该公众号提供服务的流程:1. 预约师生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预约服务,选择所需的清洁消毒服务内容。

2. 评估公众号会根据预约信息派遣专人进行现场评估,确认所需的服务工作和清洁消毒方案。

3. 响应公众号会根据预约信息和现场评估确定最终消毒服务方案,并与师生确认。

4. 服务清洁消毒服务人员按照事先确定的方案进行服务,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5. 反馈公众号会在服务完成后进行反馈,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提供高质量、优质的服务。

四、总结随着疫情的爆发,消毒工作变得更加意义重大。

清洁消毒公众号的出现,为校园内的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保障。

通过提供日常清洁、定期消毒和突发应对等服务,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清洁消毒公众号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保障校园卫生贡献力量。

基于微信平台的项目教学法探究与实践

基于微信平台的项目教学法探究与实践

基于微信平台的项目教学法探究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论在不断更新与丰富,现代教育理论中认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方能够保证教学体系具有完整性。

该点尤其针对将实践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学科,例如英语、数学、化学等,可以说除了第一课堂的基础教学以外,其亦需要第二课堂的拓展与实践教学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而言,第二课堂更加具有自主性,符合传统第一课堂作业模式无法满足的实践教学需求。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的第二课堂可以与互联网技术相互关联,借助于新兴的微信平台取得更加良好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成果。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重点课题《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PBL模式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行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亦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混合式LTUT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徐工院i英语”微信平台建设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此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概述,而后进行了具体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并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作出了调查,继而明确了应用该教学方法應注意的关键问题。

标签:微信平台;第二课堂;大学英语课题信息: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6jsyw-61)《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PBL模式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行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重點项目(项目编号:XGY201619)《混合式LTUT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徐工院i 英语”微信平台建设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前言我国各个阶段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中均缺少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即学习者在课堂之外难以获得英语实践的机会。

尤其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基本上仅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相应的英语知识,却并不能够通过具有组织性、约束性和引导性的第二课堂提升自身的大学英语学习水平,因而不利于向英语翻译学领域发展。

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手机在《移动APP UI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蒋安纳
信息院
良好
8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大学物理B定制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喻孜
理学院
良好
9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实效”教学模式在《森林食品加工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黄梅桂
轻工院
良好
10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多教学法在《物流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薛亮
交通院
良好
杨修志
马院
建议延期
60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探索式教学法在土壤与植物分析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孙蕾
林学院
申请延期
61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项剑
林学院
申请延期
62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改革研究
李冬冬
化工院
申请延期
63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良好
32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天体的奥秘》课程教学改革
濮兴庭
理学院
良好
33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计算机判断系统的研制
骆敏
理学院
良好
34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信息通讯技术英语》课程中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汤蓉
外语院
良好
35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风景园林ESP教学中的运用
唐明辉
外语院
良好
土木院
优秀
4
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自媒体传播语境下虚拟仿真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作者:徐爽党秀丽郭磊来源:《科教导刊》2024年第10期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全球性需求。

不仅创新性科研前沿论文、科技知识以英文撰写居多,同时国外合作沟通也以英文沟通居多。

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深入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英语课程特色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项目团队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理念与“雨课堂”的教育手段相结合,并重新构造了课程教学环节,同时推出了多元化的考核系统,全面实现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 OBE;专业英语;环境科学;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4.10.005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XU Shuang, DANG Xiuli, GUO Lei(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 Shenyang,Liaoning 110866)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further increased the global demand for talent cultivation. Not only are innovative cutting-edge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s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mostly written in English, but foreign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is also mostly conducted in English. Therefore, how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in professional English and meet the society's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talents is a worthwhile research topic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project team proposed to combine the OBE teaching concept with the education means of "rain classroom"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 and to reconstruct the teaching links of the curriculum, while introducing a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 to comprehensively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English.Keywords OBE; professional English; environment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環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大学生实习经历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大学生实习经历

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怀揣着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热情,憧憬着未来在高楼大厦中挥洒汗水,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人们创造舒适、节能的生活环境。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理论知识仅仅是基础,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专业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实习,便成为了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大二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建筑设计院认知实习。

第一次走进设计院,就被琳琅满目的设计图纸和模型所震撼。

在实习期间,我跟着设计师学习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室内设计等。

我还参与了几个项目的方案讨论,亲眼见证了设计师们如何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设计方案,将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

这次实习让我对建筑设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大三下学期,我参加了某能源公司的生产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某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从现场勘察、设备安装到调试运行,我全程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过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现场环境恶劣、设备故障频发、工期紧张等等。

但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如何与施工人员沟通协调、如何解决突发问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四上学期,我开始在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进行毕业实习。

这次实习,我主要负责的是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项目设计。

在实习期间,我独立完成了项目的设计方案,并与同事们一起进行方案的修改完善。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最终,我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并被采纳用于项目建设。

这次实习让我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也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几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实习对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920038微信公众号在环境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朱超胜程彬伟李运林王萍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周口466300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成为学生的必备工具,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也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为例,通过微信公众号上传课程相应的多媒体学习辅导资料和学习素材,把手机媒体和传统学习媒体比如学校课程平台融合起来,并借助微信的一些应用来实现移动辅导课堂,达到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和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018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N)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内容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其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手机即时通信用户7.50亿,占手机网民的95.2%。

[1]微信作为应用最普遍的即时通信软件,深受本科生群体的喜爱,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微信的公众号服务可以开展媒体行为活动,实现与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全方位沟通和互动,[2]为教师和学生的线上互动提供了便利,使教师利用微信辅助教学,把课堂教学同微信公众号优势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可能。

一、微信公众号的建立
(一)授课对象
本人主要讲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制图等课程,学生来自本科生(包含专升本生源),课程分布在一个学年的不同时间段,公众号名称为我个人的姓名“朱超胜”。

(二)微信公众号的功能设计
微信公众号功能包括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三种,其中,本研究选择的订阅号每天可以推送一条消息,满足教学需求。

为了使推送内容更有针对性,本文微信公众号只允许班级学生关注。

二、微信公众号的教学实践
(一)推送学习资源
微信公众号可以便捷地将学习资源推送到每个学生手里。

公众号推送的资源类型丰富广泛,包括文字、图片、语音及视频等多种方式。

[3]推送的学习资源以每次课程电子课件概要内容为主。

在制作图文消息时候,可以一次编辑多篇文章,丰富学习内容。

例如,置顶文章可以包括本次课程的主要部分,即课程导入,核心概念和原理以及主要内容总结等,把主要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对每个PPT图片进行文字概括,把课堂讲授的解释语言以文字的形式给予说明。

其他文章可以引用案例,图文配合的方式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二)学生自助学习
微信公众号可以被关键词触发自动回复多条图文消息。

利用此项功能,教师在后台编辑好学习内容,设置好触发自动回复的关键词,则学生可以通过回复关键词,随时随地自动获取知识。

例如,对于大气污染控制相关标准,教材内容陈旧,现行标准多有更新,我把更新后的空气质量标准和原来不同的地方列表放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当学生回复关键词“空气质量标准”时,可以立刻收到新标准相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需要查询质量标准的时候,可以直接回复关键词获得。

(三)课堂师生互动
课堂上,坐在后排的学生喜欢玩手机,注意力不在学习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自动回复功能设置课堂互动环节,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手机对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使之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工具。

例如,在课堂上出一些随堂练习题,将候选项提前设置成自动回复的关键词,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做题,然后让学生把答案的选项发送到公众号,公众号自动回复。

对于正确的同学,系统会自动回复一个“大拇指”的表情,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则自动回复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

通常,我会让学生举起手机,看一下全班得到大拇指表情的同学比例,根据学生的正确率决定这道题需要花多少时间在课堂之上做讲解。

(四)资讯经验分享
除了推送学习资料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一些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习惯的文章,也可以是一些教学活动分享。

推送的内容可以是对学生考研就业的建议,拨开萦绕在大三学生心头的迷雾,也可以是课程相关专家的趣闻,增强学生的兴趣。

有时,我会向学生征集稿件,他们可以借助公众平台,发表一些学习经验,甚至班级活动通知,图文并茂,拉进同学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学融合。

(五)在线答疑
微信公众号可以提供在线留言和答疑的功能,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在线提问,我及时获取信息给予回答。

现在的学生比较习惯用线上的方式代替面对面咨询问题,通过微信公众号提问并得到回答,可以更加灵活和方便。

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讲授中,学生的作业不会做时,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照片到后台,我看到后会把详细的解答步骤写下来回复给学生,这种非面对面的解答方式是面对面解答的有益补充,看似低效,实则是目前很多学生的一个习惯,另外,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也可以直接转发解答信息,节省时间。

有的学生因事因生病不能到课的,运用公众号信息既可及时了解课堂进展情况。

三、微信公众号教学的局限
通过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教学实践,丰富了教学内容,突破了学习时空限制,拉近了教师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因为微信公众号的初衷并非为教学设计,在教学上应用的丰富性和便利性尚有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信公众号与易班、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工具相比,有一定的教学功能实现的限制,不能实现微课制作、在线互动也不够方便,教学管理功能更是缺乏,需要学生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否则教学效果变差。

(2)推送资源的选择难度大。

公众号推送的学习资源要想吸引学生的兴趣,保证阅读量,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选择,从标题到内容需简洁明了,图多字少,重点突出,必要时还需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对大多数理工科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2018-7.
[2]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12:34-40.
[3]李世远,冯晋豫.微信公众号在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及力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12):204-205.[4]陈倩.微信平台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化工教学,2016(9):80-81.
作者简介:朱超胜(1990-),男,汉族,河南周口人,博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环工本科教育。

74
科技风2019年7月
科教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