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课件-发送学生第6讲
财务分析 ppt

财务分析1. 简介财务分析是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财务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帮助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完善和调整经营策略。
2. 财务分析的方法2.1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最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计算和对比不同财务指标的数值,了解企业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常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等。
2.1.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1.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一种更加严格的流动比率,排除了存货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对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越强。
2.2 财务趋势分析财务趋势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历史变化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常用的财务趋势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2.2.1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将企业不同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年度的财务数据,可以了解企业在各项财务指标上的增长或下降情况。
2.2.2 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对企业同一年度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纵向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
2.3 财务比较分析财务比较分析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其他企业或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估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和表现优劣。
常用的财务比较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2.3.1 趋势比较趋势比较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
通过趋势比较,可以了解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变化情况,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
2.3.2 横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同一财务指标进行比较。
第六模块财务分析-PPT文档资料

7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一 二 三
财务分析的概念与目的 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 局限性
8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与目的
财务分析 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 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 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 的财务信息。
义。 ◆ 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之间进行可比。
15
结构百分比分析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账款 存货 ……
财务报表
流动 资产 固定 资产 长期 投资
(资产负债 表、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等)
其他 长期 资产 无形 资产
百分比报表
资产总额
16
二、比率分析法
◆财务比率分析(financial ratio analysis)是指通过将 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从而得到各种财务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 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 业偿还债务能力的强弱,是判断企业财务状 况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
22
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 力 长期偿债能 力
偿债能力
23
(一)短期偿债能力(solvency)分析 1、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 比率,它表明企业单位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 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变现的流动 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Quick Ratio)
……
各会计期间的同一项目之间的比较分析
19
四、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factors analysis)是利用各种因素之
财务分析 第六章

第六章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第一节 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概述
一、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
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是指将各项财务分析内容 和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 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活动, 借以揭示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未来 发展趋势等。
4
第六章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三、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原则 (一)兼顾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结合的原则 (二)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三)短期经济效益服从长期经济效益的原则 (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8
第六章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四、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目的
(一)评估企业分析期的经营绩效。 (二)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个 因素,挖掘企业的潜力。 (三)监督企业执行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的 情况。 (四)预测企业未来的趋势,提供决策的依据。
第六章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本章介绍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的概念、特点、 作用、内容、综合分析的方法体系以及如何运 用这些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 同时,也介绍了财务综合分析方法的新进展及 如何撰写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2
第六章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第一节 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概述 第二节 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方法 第三节 企业综合评估与评价 第四节 财务综合分析报告
23
第六章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第四层次
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股东权益 经营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
净利息=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24
第六章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2、具体计算过程 (1)资产负债表的调整
财务分析课件 PPT

(2)稀释每股收益=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得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 益时普通股得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 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得普通股股数得加权平均数之与。
普通股每股市价
2、市盈率= 每股收益
性质:(1)反映投资者对每元净利润得要求权所愿 支付得代价,可以用来估计股票投资报酬与风险。
作用:反映投资人对负债经营得程度
3、产权比率 =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 所有者权益 1 资产负债率
作用:反映财务结构稳定性
4、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 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⑴作用:反映企业得经营性利润(EBIT)对利息得 保 障程度 ⑵合理标准:倍数越大越好
选择本企业连续几年中该倍数得最低数 值作为起码得要求
Back
第三节 营运能力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营运能力
1、存货周转率=
销货成本 平均存货
(1)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2)作用:反映存货形态得转换速度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应收帐款周转率=
销售营业利润率
销售净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一般来说,企业获利能力得大小就是由其经常性 得经营理财业绩决定得。
1、销售利润率=
“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这里得“ 利润”可以就是毛利润、营业利润或 净利润。
作用:销售净利率反映产品营业业务得获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说明产品本身得利润率水平。
2、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财务分析》经典PPT课件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一、财务分析与会计发展
—— 基于一个重要结论的讨论
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分析需 求与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
会计技术与会计报表的发展为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财务分析与会计技术发展
1、会计技术发展与财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为了解释介于财务报表与业务交易之间的中间数据就 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是从总体分解到具体构成因素的分析。
(2)财务报表解释要求比较
对财务报表内容构成因素的进一步检验(分解),并 不能得出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最终结论, 必须经过比较,才能说明问题(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的判断就是一个典型的比较问题)。
动态分析就是要计量和研究连续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 关系 ,其作用是揭示经济活动的变动及其规律。
(二)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 1、发展过程 外部分析 → 内部分析; 2、含义与作用 内部分析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所进行的分析。 外部分析是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所进行的分析。
第3篇 财务效率分析
第8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9章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第10章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11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4篇 财务综合分析评价
第12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第13章 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第14章 企业价值评估
第1章 财务分析理论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财务分析学科发展与定位 第三节 财务分析的内涵与目的 第四节 财务分析的体系与内容 第五节 财务分析的形式与要求
基本结论:
会计汇总的发展提出了进行从具体到综合分析和进行 相关关联分析的要求。
财务分析教学课件

重点和难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计算 和分析。
2019/8/20
1
第一节、财务分析意义与内容 第二节、财务指标分析 第三节、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 第四节、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2019/8/20
2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1.财务分析的意义。 2.财务分析的基础。 资产负债表:反映
总资产报酬率
×
权益乘数
销售利润率 × 资产周转率
1 ÷ 1-资产负债率
利润额 ÷ 销售收入 ÷ 资产额 负债额 ÷ 资产额
收入、成本等损益类指标
2019/8/20
资产、资本等财务状况类指标
27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出自敦煌山洞出土的 唐朝人“放妻协议”,这份离婚协议书的主要内 容是:“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 今生为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 对;即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 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一别两宽, 各生欢喜“,意思就是:我们好聚好散吧
15
(三)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指标
1.销售利润率 2.总资产报酬率 3.净资产报酬率
2019/8/20
16
1.销售利润率
2019/8/20
17
2.总资产报酬率
2019/8/20
18
3.净资产报酬率
2019/8/20
19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比率
1.每股盈余(EPS) 2.市盈率 3.每股净资产
或许,当一段不知疲倦的旅途结束,只
有站在终点的人,才会感觉到累,其实我
一直都明白,能一直和一人做伴,实属不 易。 事不出,不知谁近谁远。人不品,不知谁浓谁淡!
利不尽,不知谁聚谁散。人不穷,不知谁冷谁暖! 水不试,不知哪深哪浅,人不交,不知谁好谁坏!
财务分析课件 PPT

三、盈利能力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 =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
每股利润与每股现金流量 每股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 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 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三、盈利能力分析
每股股利与股利支付率 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利润×100%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 债
现金比率 =(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 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比较财务比率
图解法——销售净利率示意图
第4节 财务综合分析
一、财务比率综合评分法 二、杜邦分析法
一、财务比率综合评分法
1、 含义 对选定财务比率评分,计算出综合得分,评价综合财务状况。
2、 程序 选定评价财务状况的财务比率 确定财务比率标准评分值 确定财务比率评分值的上下限 确定财务比率的标准值 计算关系比率 计算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得分
3、管理层 尽早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4、审计师 正确发表审计意见,降低审计风险。
5、政府部门 为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
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分析 财务趋势分析 财务综合分析
四、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率分析法
构成比率 效率比率 相关比率
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 第6章 财务分析 ppt课件

16 应付普通股股利
17 各投资方利润分配
其中:××方
××方
18 未分配利润13-14-15-16 或13-15-17
19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利息支出)
20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 税前利润+折旧+摊销)
6.2.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
财务 盈利 能力 指标
静态指标 动态指标
3
净现金流量(1-2)
计算指标: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算期
4
. .N
.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是反映项目 计算期内各年营业收入、总成本费 用、利润总额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 分配情况。
用于计算总投资收益率、投资利 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净利润 率。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序 项目 号
合
计 算期
缺点:
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没有考虑投资回收期以后的收益和支出情况,
故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的真实效益. 难以对不同方案的比较选择做出正确判断。
总投资收益率
含义:
总投资收益率系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 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 前利润(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与项目总投资(TI: Total Investment)的比率。
1.营业收入 2.补贴收入 3.回收资产余值 4.回收流动资金 5.销项税额
现金流出:
1.建设投资 2.流动资金
3.进项税额 4.应纳增值税 5.营业税金及附加 6.经营成本 7.维持运营的投资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计 算期
序号 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盈利质量 该项目的全部盈利只有在出售时才能在当期损 益中体现出来,其盈利性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出 售价格与其初始购买成本之间的差额。投资收 益中该项资产的出售及股权转让收益的金额大 小。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变现性质量
该资产出现减值证据,一旦确认减值损失,计 入当期损益。
四、长期股权投资质量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投资战略的会计表达
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 影响企业的盈利模式
表外分析与表内分析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战略分析
1.
投资通常出于公司投资战略调整的需求:
价值链整合以形成竞争优势:纵向投资; 扩张中形成规模优势:横向投资; 多元化分散风险:跨行业投资; 单纯寻求投资收益; 特殊目的的股权安排“:基于资本运作、管理层 收购、企业融资、资产重组、税收筹划甚至操 纵利润.
4.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对质量的影响
在被投资方出现盈亏后,方法的选择对投资 方利润的影响。
①当投资方业绩业绩不足,被投资方有净利润 时,投资方愿意选择权益法; ②反之,当投资方业绩业绩不足,被投资方没有 净利润时,投资方愿意选择成本法。 ③认真分析选择的原因,根据核算范围的要求, 判断方法选择是否合理。
第六讲 长期投资质量分析
青岛大学会计系 谢彦
学习目标
持有到期投资质量分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质量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质量分析
一、长期投资质量基本含义
长期投资的质量分析,是指企业对长期投 资本金回收的安全性、收益规模及质量等 进行的分析。 会计准则(投资性资产)
持有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长期投资方向质量 2.长期股权投资年度内重大变化质量 3.运用资产质量 4.投资收益的质量 5.会计处理方法选择质量
变现性分析
6.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质量
1.长期投资方向质量
对外投资方向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分析, 判断盈利性的可能性: ①投资方向与主营业务一致,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投 资业务,业绩趋同性 ②投资方向与主营业务不一致,多元化投资业务, 与主营业务联系不明显的投资业务,业绩互补性
3.投资收益的质量
①分析投资收益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利润表中股权投资收益 现金流量表中的取得权益性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②一般,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质量较高,而 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质量较低。
特别是被投资子公司“有利润而不分配”的情 况,到底投资方(母公司)股权投资收益质量 如何判断?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企业年度用权益法 确认了投资收益? 还是其他原因?
(三)持有到期投资的变现性分析
判断管理层是否正常计提减值准备?
1. 分析持有到期投资的相关质量数据,是否支 持减值证据。 2. 非正常提取的,分析管理层利用 允许冲回的 选择,通过 少提或多提,故意人为提高或降低 未来现值的估值来粉饰报表业绩。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质量分析
(一)构成质量 是否具有该项资产的属性,关注其分类是否恰当; 防止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长期股权投资年度内重大变化质量
①收回或转让投资; ②增加新的长期股权投资; ③因权益法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增加, 无实质性的对外投资活动,是“泡沫”增 长,这种增长不能过大。
3.运用资产的种类
①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投资; ②以非货币资源的形式对外投资; ③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对外投资。 股权投资战略安排在运用非现金资产对外 投资的情况下,可能意味着企业在盘活非 现金资产等等。
5.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
一经提取,不得转回,较少母公司利润操纵 空间。 减值准备分析常见的问题:
投资方在缺乏足够净利润的情况下,管理层往 往选择计提较低的减值准备估计方法。
1.是否应计提,不予计提的理由是否充分?
长期股权投资的盈利质量如何? 是否出现长期股权投资市价下降的减值迹象? 可收回金额的确认标准—股权变现价格是否被高估 当盈利质量明显降低,而不予提取的情况加以关注
二、持有到期投资质量分析
(一)收回本金安全性分析 即对债务人构成分析:
1.考察所持有债券品种的偿还可能性 2.考察债发行人本身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二)持有到期投资收益的盈利性分析 投资收益的确认:
1.利润表中债权投资收益 2.现金流量表中因利息收入而收到的现金
比较差异,特别关注利润表的金额大于现金流 量表金额的情况。
2.股权投资战略安排对企业资产结构和盈利 模式一定会产生影响;
(二)长期股权投资潜在的金融风险
长期难以控制的资源流出:
投资控股风险: 投资方股权的转让价格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投资收益的取得依赖于被投资方的可供分配利 润,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现金。
(三)长期股权投资表内质量分析
盈利性分析
子公司“有利润而不分配”的情况
被投资子公司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据此 判断被投资总额的差 来概括性地判断; ②对于利润结构合理,盈利能力较强,经营活 动的现金流量充沛,而目前现金分配比例不高 的子公司,母公司投资收益的质量是有可靠保 证的。
2.计提金额是否正确,分析是否少提?
思考题
1.说明长期投资资产的构成,长期投资的质量的 基本含义? 2.持有到期投资质量分析哪些内容?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质量分析哪些要求? 4.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战略目的有哪些? 5.长期投资对投资方财务状况的实质性影响有哪 些? 6.如何判断股权投资收益的质量? 7.说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对质量 的影响? 8.如何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