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
19《草船借箭》

dù jì
dū gān
lǔ
妒忌 都督 甘心 粗鲁
yán màn sī
zhài
迟延 布幔 私自 水寨
léi
nà yuán chéng
擂鼓 呐喊 援助 丞相
léi 擂
lèi
擂鼓 打擂
tiáo 调解 调
diào 调职
xiàng 丞相 相
xiāng 相信
近义词
才干 —( 才)智 推却—( 惩罚—( 处罚 ) 吩咐—(
草船借箭是一次(智慧)的较量, 诸葛亮深知周瑜的(嫉贤妒能)鲁肃的 (忠厚老实),曹操的(奸诈、多疑)。还 利用(大雾 )的天气和(地理 )条件, 巧妙地安排,运用(草船 ),前往曹
营借箭。借箭的成功,说明诸葛亮是 一个既(知天文地理),又( 识人心 )的 人。
拓展延伸
1.设想一下当诸葛亮归来时与周 瑜相见,周瑜会怎麽说?诸葛亮又 会怎麽说呢?
我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罗贯中 施耐庵 曹雪芹 吴承恩
诸葛亮 曹操
周瑜 曹操 鲁肃
背景介绍
北魏(曹操)
打败
攻打
西蜀(刘备) (诸葛亮)
联合
东吴(周瑜) (鲁肃)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 历史小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 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 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 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 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 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 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 !”
2、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
3、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4、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
草船借箭的方法

草船借箭的方法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典故,以下是草船借箭的方法概要:
1. 准备船只和草人:选择一些轻便的船只,并在船上放置大量的草人。
2. 驶向敌阵:在夜幕的掩护下,将船只驶向敌军的营地或布阵区域。
3. 制造假象:让士兵在船上击鼓呐喊,制造出进攻的假象,吸引敌军的注意。
4. 诱使敌军射箭:敌军会以为船只上有真正的士兵,为了防御而向船只射箭。
5. 收集箭矢:草人会接住射来的箭矢,从而成功地“借”到了敌军的箭。
6. 安全撤退:在借到足够的箭矢后,船只可以悄悄地撤退,返回自己的阵营。
需要注意的是,草船借箭是一种策略和计谋,其成功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
在现实中,战争和军事行动是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战略和计划。
此外,《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其中的情节和故事可能存在虚构和夸张的成分。
在历史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需要依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介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介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中国。
故事的主要背景是发生在秦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楚国的军队被困在了一座城池内,而秦国的军队则占据了城外的优势地形。
为了解决箭矢不足的问题,楚国的将领刘备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他派出使者向秦国军队提出借箭的请求。
使者来到秦国军队的大营,向秦国的将领诸葛亮提出了借箭的请求。
诸葛亮本来并不想借箭给楚国,但是他想到了一个更好的主意。
他告诉使者,秦国愿意借箭给楚国,但是需要楚国在城墙上点燃火把,以便秦国的军队能够看清楚楚国的城墙。
使者回到楚国将领的大营,将诸葛亮的条件告诉了刘备。
刘备听了条件后,觉得非常奇怪,但还是答应了。
于是,楚国的军队在城墙上点燃了火把。
当夜幕降临,秦国的军队看到了城墙上的火光,以为楚国的军队准备夜袭,于是纷纷放箭射向城墙。
刘备趁机命令士兵们用草船装满箭矢,顺流放下,箭矢如雨倾泻而下,楚国的军队因此得到了大量的箭矢,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解决问题并不一定要按部就班,而是需要巧妙地运用策略和智慧。
在困境中,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也是中国古代典故中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古代典故,更是对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而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同样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如草船借箭一样,有时候我们需要打破常规,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才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草船借箭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古代典故,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一种对生活的启示。
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30道三国演义测试题带答案

1. 官渡之战发生在哪里?答案:河南官渡。
2.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条江上?答案:长江。
3. 夷陵之战发生在哪个地区?答案:湖北夷陵。
4. 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中的祁山位于今天的哪个省?答案:甘肃省。
5. 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位于现在的哪个省份?答案:湖北省。
战役6.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谁之间的战役?答案:袁绍。
7.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指挥官是谁?周瑜。
8. 夷陵之战是刘备为报谁之仇而发动的?关羽。
9. 官渡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10. 赤壁之战对三国格局的影响是什么?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时间11. 三国时期大致指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答案:公元220年到280年。
12. 曹操去世是在哪一年?答案:公元220年。
13.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一年?答案:公元208年。
14. 夷陵之战发生在哪一年?答案:公元222年。
15.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哪一年?答案:公元229年。
人物16. “卧龙”指的是谁?答案:诸葛亮。
17. “凤雏”指的是谁?答案:庞统。
18. “三英战吕布”的三英分别是谁?答案:刘备、关羽、张飞。
19. “草船借箭”中的主人公是谁?答案:诸葛亮。
20. “桃园结义”中的三位英雄是谁?答案:刘备、关羽、张飞。
结果与影响21. 官渡之战后,曹操控制了哪些地区?答案: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22.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未能统一全国?答案:赤壁之战的失败使曹操失去了南方的优势,未能一鼓作气统一全国。
23. 夷陵之战对蜀汉的影响是什么?答案:蜀汉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国力大幅削弱。
24. 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案:恢复汉室,统一全国。
25. 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答案:通过多次战争与政治博弈,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
综合题26. 描述一下“三顾茅庐”的故事。
答案:“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亲自前往诸葛亮隐居的草庐拜访,最终成功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19.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借”字用得很妙, 它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才智和胆略 以及足智多谋的头脑,既挫败了周
瑜的暗算,又不至于和周瑜发生正
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 回首页
拓展提升
课件PPT
【草船借箭 】释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与草船借箭意思相同的成语:借刀杀人 都是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歇后语】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四大名著
作 者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罗贯中
施耐庵
《红楼梦》 《西游记 》
曹雪芹 吴承恩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 历史小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 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 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 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 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 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 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 《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的相关 内容改编的。
随堂练习
— Y _,“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 1.“援”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 2.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划掉。 3.在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鲁肃
神 机 妙 算
借箭
曹操
回首页
分析人物的心理
周瑜(明知故问 )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周瑜( 心中暗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 样„” 周瑜( 迫不及待)说:“十天造的好吗?” 周瑜( 试 探 )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 好?” 周瑜( 威 胁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 笑。” 讨论填词:试探 心中暗喜 明知故问 威胁 迫不及待
《草船借箭》

19草船借箭教材分析: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
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
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3. 课内外联系,指导排演课本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课标依据: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解决疑问,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难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有肚量。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背景、人物间的联系。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3. 精读“借箭原因”,体会人物内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播放背景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展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图片。
谁能起来告诉大家几个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为我们展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宏大场面,除了刚才同学说的几个人物之外,《三国演义》还描写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和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
例如粗中有细的张飞、英勇善战的吕布、义薄云天的关羽等等,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个和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草船借箭。
(板书)2.课件出示故事背景及三国时的地形图。
19草船借箭(完美版)解析

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 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 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 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 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 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 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 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 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 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 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 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 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 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 《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 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 欺侮的典型。
2.懂地理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 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 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 喊。” 体会:诸葛亮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位 置,并且进行了巧妙的安排。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 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 箭。”
3.识人心
吴承恩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 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 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 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 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空城计”,广为流传。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 文、地理知识。 课文还有哪个地方显示诸 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 测准确的句子?(第7节找)
自读故事结果
自读结果部分,请思考: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 、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 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 神机妙算 ,我真比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 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 瑜自叹不如。小结: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课文里“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1【擂】读音:léi巧记:手(扌)“雷”。
字义:①打②研磨组词:①擂鼓自吹自擂②擂米粉造字:形声法造句:运动员刚上场,我们就开始擂鼓助威。
笔顺:左部“扌”窄长宜正;右部“”书写略宽。
2【妒】读音:dù巧记:一“户”“女”人家。
字义:因为别人好而忌恨组词:妒忌忌妒妒火嫉妒妒火中烧嫉贤妒能造字:形声法造句:同学之间不要因互相妒忌而影响团结。
笔顺:“女”第三笔右端不出头;“户”长撇伸展。
字歌:用手来保护女子莫嫉妒庐山真广大持火登香炉3【忌】读音:jì巧记:记一半(己),忘一半(心)。
字义:①嫉妒,憎恨②怕,畏惧③禁戒组词:①忌妒②肆无忌惮③忌口造字:形声法造句:昨天,狂风肆无忌惮地刮了一夜。
笔顺:“己”略扁,竖弯钩不宜过分伸展;“心”卧钩正。
4【曹】读音:cáo巧记:一“日”歌“一”“曲”。
字义:①姓②等,辈③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组词:②尔曹③部曹功曹造字:会意法造句:笔顺:上部“口”上宽下窄,横竖布白均匀。
字歌:小曹动手做木槽遭受失败很糟糕5【督】读音:dū巧记:叔()叔的眼睛(目)看得紧。
字义:监督,监管,察看组词:督促监督督导督办督战督师督率督察造字:形声法造句:已经布置的工作,应当认真督促检查。
笔顺:上宽下窄。
“”左部书写宜正;“目”宜扁宽。
6【甘】读音:gān巧记:甜去舌,味更浓。
字义:①甘心,自愿,乐意②甜,味道好,跟“苦”相对组词:①甘愿甘拜下风②苦尽甘来造字:指事法造句:为了大家的幸福快乐,他甘愿默默奉献。
笔顺:上横宜长,两竖略向内收,内横居中。
字歌:树上结芦柑酒酣味道淡地上种甘蔗细品味甘甜7【延】读音:yán巧记:诞生无言,长寿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能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并能正确读写“妒忌、推却、神机妙算”等词语。
2.能通过小组合作,理清课文层次,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学法提示: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展示点拨
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dùjishuǐzhài yán chi
()()()
yuán chéng xiàng nàhǎn sīzì
()()()
2.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神机妙算()
A.计算数目B.谋划,计划C.推测
(2)甘愿受罚()
A.甜,甜美
B.自愿,乐意
设问导读: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接着写了(),重点写了(),最后写了()。
学习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从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学法提示: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展示点拨
复述回顾:
课文是按照的顺序写的,先写了(),接着写了(),重点写了(),最后写了()。
设问导读: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你觉得文中的诸葛亮、周瑜、鲁肃各是怎样的人?
2.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巩固练习:
1.课文是根据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而成。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三国”,指(、、)。
文中表现了诸葛亮(、、)。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
(1)算好天气:。
(2)算好地理:。
(3)算好周瑜:。
(4)算好鲁肃:。
(5)算好曹操:。
拓展延伸: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
它与()、()()、和并称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书中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人物,如诸葛亮、()等等,其中的故事也脍炙人口。
课后可找出《三国演义》这部书读一读。
小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