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19课草船借箭
(精品教案)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通用10篇)

(精品教案)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通用10篇)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讲课稿预备工作,借助讲课稿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这么应当怎么写讲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供大伙儿参考借鉴,希翼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十册第五组19课《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依照我国闻名古典历史小讲《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文章说述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要诸葛亮十天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讲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精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情况进展顺序举行叙述。
第三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关于增益智慧,提升素质,特殊是语文素质有着举脚轻重的作用。
所以,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算是让学生感觉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依照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使学生领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缘故。
4、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发,体味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而感觉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诸葛亮是怎么样利用草船借箭的”让学生经过对故情况节的了解,感觉鲜亮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了解诸葛亮借箭为啥能成功,体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降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努力启示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学生探究、发觉的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笔记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笔记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是一篇经典的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诸葛亮使用计谋成功借到敌方箭支的故事。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笔记:
1. 背景介绍:课文介绍了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的战争,其中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生字生词:本课有一些生字生词,如“妒忌”、“调度”、“水寨”、“丞相”、“支援”等,需要掌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
3. 段落分析: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表现了周瑜的妒忌与阴险;第二部分是诸葛亮巧妙调度船只,表现出他的机智与才干;第三部分是诸葛亮成功借到箭支,表现出他的谋略与胆识;第四部分是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
4. 人物形象:周瑜和诸葛亮是本课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鲜明。
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猾,诸葛亮则机智聪明、谋略过人。
5. 主题思想:本课主题是智慧与谋略。
通过讲述诸葛亮成功借到箭支的故事,表达了智慧和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告诉我们,心胸狭窄、阴险狡猾的人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6. 写作手法:本课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课文中的语言精炼、准确,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7. 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中,可以探讨本课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智慧和谋略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包括朗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以及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等。
五年级下册19课《草船借箭》ppt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
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zhōu yú),果然不 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 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从“果然(guǒrán)”一词,你体会
到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 (shén me)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 诸葛亮有什么(shén me)动静;直到 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 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攻,我们(wǒ men)看不清虚实,不要 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 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
一万多名弓努手一齐朝江中 放箭,箭好像(hǎo 下雨一样。 xiànɡ)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 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 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 受箭。
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kěshì)这边 的船顺风顺水,已经是驶出二 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我们只管(zhǐguǎn)饮酒取乐,天亮了就 回去。”
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认真读句子,比较(bǐjiào)他们的意 思相 同吗?
1、 雾这样(zhèyàng)大,曹操一定不敢派 兵出来。
2、 雾这样大,曹操不一定敢派兵出 来。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 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
第一页,共二十八页。
草船借箭历史背景:
当时三国鼎立局面(júmiàn)尚未形成,魏 军势力最为强大,而孙权、刘备均为一 方霸主,但实力还不足与曹操抗衡。诸 葛亮提出与东吴联盟,共同对抗魏军。 正是由于诸葛亮的这个政策,才使三国 鼎立的局面(júmiàn)得以形成。
第二页,共二十八页。
北魏(曹操)
草船借箭

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 字新词。
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填一填:课 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重点 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课 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周瑜
惩罚 支援 擂鼓
妒忌 调度 呐喊
推却 曹操 水寨 军令状
迟延 探听 弓弩
都督 私自 丞相
青布幔子 神机妙算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 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只说 果然 不提借船的事。 诸葛亮不用 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 一定 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 曹操 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 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不要 我们看不清虚实, 轻易出动。 只叫 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 前。”
顺风阴 险 狡 猾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 “ 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 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 ”诸葛亮说:“都 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 时候用?”
这时候 大雾漫天 ,江上连面对 面都看不清。 第一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 静;第二天 ,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 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诸 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 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 字摆开。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 船尾朝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
富阳市场口镇东图辅导小学
曹增平
结束新课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 义》的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故 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 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 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 里帮助作战。课文主要写周瑜妒忌诸葛亮 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 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 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小学五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下册人教版_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课件课件

2020/2/16
2020/2/16
2020/2/16
dū
lǔ
都督 鲁肃 调度
zhài
水寨
幔子màn擂鼓
妒忌 丞相 迟延 军令状
2020/2/16
diào diào
tiáo
léi
léi
lèi
廷
你知道草船借箭故事的历史背景吗?
2020/2/16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草船借箭的 原因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 船只一面受箭)→(
调转船)身→受(箭
)
军士齐声高喊
船只驶回南岸
2020/2/16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结合 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 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2020/2/16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 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谈谈你的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原因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经过
结果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 真比不上他!”
2020/2/16
2020/2/16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用弓箭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
不要推却。”
酒就走了。
2020/2/16
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到底是怎 么做的?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 么办!”
2020/2/16
默读课文的六至九自然段,读完以 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根据提示,概
括出诸葛亮借箭过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草船借箭句子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草船借箭句子赏析《草船借箭》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同学们如何做这篇课文的句子赏析呢?店铺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草船借箭》课文句子赏析,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草船借箭》句子赏析1、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
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
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2、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这是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
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
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他借船。
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
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3、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正因为“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
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草船借箭五年级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草船借箭五
年级课文
草船借箭
曹操驻军潼关,袁绍多次想攻下潼关,却都没有成功。
曹操隐隐感到危险,想尽快增
加兵力。
可是潼关处地势险要,交通又十分困难,曹操苦恼不已。
这时,曹操听说了一个关中人善于造船。
曹操决定亲自前往请他造船。
当曹操来到关
中人住的地方,却发现他已经死了。
曹操惋惜地说:“若有他在世,造船必定事半功倍。
”
正在这时,曹操看见他家后院的小孩正在玩耍,小孩子用土盖起来像一条船。
曹操顿
时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让这个小孩子帮他造一条草船。
曹操带着这条草船回到军营。
曹操的部将都觉得莫名其妙,不明白他要用这条草船做
什么。
可是,曹操深信他的计划会成功。
接下来,曹操下令各营均要制造大量的船舰,但制造的时候要有一半用扎草船代替。
曹操的部将觉得草船根本不堪使用,很是疑惑。
第二天,曹操命令船队迅速航行,一面发令:“不许想家,不许停歇,往前冲,快!”船队在江上奋力前行,船只水上飞驰,速度奇快。
袁绍看到曹军发出的船队,认为曹军兵力加强了,顿时感到害怕,只能束手无策地退兵。
此时,曹操下令将扎草船的船舰全部烧毁。
曹操的部将问:“扎草船当真不能用吗?”曹操笑答:“草船虽然不能浮在水上,但对阻碍曹军行进的划船器具有很大的威慑作用,辅助了我们打胜仗。
”
曹操用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地增加了自己的船队。
这个计策也使曹操的部将们更加
信任他的军事智慧。
从此之后,曹操的军队战无不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曹操)
打败
攻打
西蜀(刘备) (诸葛亮)
联合
东吴(孙权) (周瑜)
dù
jì
cáo
dū
妒忌曹督
gān lǔ yán màn
甘鲁延幔
sī
zhài
léi
nà
私寨擂呐
yuán chéng yú nǔ
援丞瑜弩
复习巩固
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2.课文按什么顺序分段,说说各段的小标题。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 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 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 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 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 作战。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 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 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
背景介绍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 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
亮呢?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知己知彼,周密谋划。
诸葛亮的性格:
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宽宏大量
谦虚有礼 大将风度 智慧超群 精明能干 知识渊博 神机妙算 ……
神机妙算诸葛亮,世世代代美名扬。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诸葛亮 知天文 懂地理 神机妙算 识人心 (周密谋划)
接受任务 借箭准备 草船借箭 如期交箭
1.复述故事《草船借箭》。
2、搜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
的故事。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 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 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 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 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 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周瑜的性格:
气量狭窄 妒才忌能
曹操的性格:
生性多疑
用兵谨慎
鲁肃的性格:
仁义忠厚
顾全大局
草船借箭中的“借”可以换 成“骗”、“偷”吗?为什么?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草船借箭不寻常,要论成败有文章。 都督周瑜欲陷害,孔明先生巧应对。 妙算天文雾漫天,通晓地利蒙曹操。 洞悉人心妙计成,箭如雨下满载归。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 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 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 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仍个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起因(1—2) 接受任务 准备(3—5) 借箭准备 经过(6—9) 草船借箭 结果(10) 如期交箭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起因 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使周瑜 自叹不如的?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 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 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给造箭材料 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 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复述诸葛亮怎样周密谋划去借箭 (借箭经过)。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 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 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 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 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 划就完了。”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 把鲁肃请到船里。
课文脉络
课文脉络
第三段( 6 —9 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 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 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小结: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接受任务 借箭准备 草船借箭 如期交箭
合作探究:诸葛亮神机妙算
第一组:研读第一段中体现神机 妙算的句子,说说你的感悟。 第二组:研读第二段中体现神机 妙算的句子,说说你的感悟。 选择段落,为其他三组 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