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9课草船借箭-word文档
【2018-2019】简介草船借箭-精选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简介草船借箭篇一:草船借箭简介《草船借箭》简介:《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智谋故事,主要写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但正史上,诸葛亮借箭是不存在的。
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用的《吴历》记载,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孙权。
今草船借箭指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中的【歇后语】: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误(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篇二:草船借箭草船借箭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学情分析课文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想曹操“借箭”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展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 3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难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导入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1、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吗?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呢?你喜欢那个任务,为什么? 2、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学习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背景简介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周瑜妒忌诸葛亮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之间,企图以造不成箭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及反思(附作业设计+课后练习)(表格版+word各一篇)

(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这
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导入
教师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 (8
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 )分钟
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
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
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清了文
导入 章的结构,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4 )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此环节的设计
分钟
①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与上节课做好
②通过第 1~2 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还了 衔接,为学习新课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具 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
准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1)【出示课件 1】教师播放电视剧《三 以《三国演义》
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 主题歌导入交流,
赏。
激发学习参与课堂
(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出示课件 2】 活动的兴趣。
结果。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
并小结。【出示课件 6】
(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
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2)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
了十万只箭。
草船借箭

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 字新词。
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填一填:课 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重点 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课 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周瑜
惩罚 支援 擂鼓
妒忌 调度 呐喊
推却 曹操 水寨 军令状
迟延 探听 弓弩
都督 私自 丞相
青布幔子 神机妙算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 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只说 果然 不提借船的事。 诸葛亮不用 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 一定 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 曹操 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 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不要 我们看不清虚实, 轻易出动。 只叫 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 前。”
顺风阴 险 狡 猾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 “ 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 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 ”诸葛亮说:“都 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 时候用?”
这时候 大雾漫天 ,江上连面对 面都看不清。 第一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 静;第二天 ,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 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诸 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 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 字摆开。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 船尾朝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
富阳市场口镇东图辅导小学
曹增平
结束新课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 义》的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故 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 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 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 里帮助作战。课文主要写周瑜妒忌诸葛亮 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 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 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小学五年级人教新课标语文下册人教版_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课件课件

2020/2/16
2020/2/16
2020/2/16
dū
lǔ
都督 鲁肃 调度
zhài
水寨
幔子màn擂鼓
妒忌 丞相 迟延 军令状
2020/2/16
diào diào
tiáo
léi
léi
lèi
廷
你知道草船借箭故事的历史背景吗?
2020/2/16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草船借箭的 原因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 船只一面受箭)→(
调转船)身→受(箭
)
军士齐声高喊
船只驶回南岸
2020/2/16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结合 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 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2020/2/16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 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谈谈你的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原因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经过
结果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 真比不上他!”
2020/2/16
2020/2/16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用弓箭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
不要推却。”
酒就走了。
2020/2/16
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到底是怎 么做的?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 么办!”
2020/2/16
默读课文的六至九自然段,读完以 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根据提示,概
括出诸葛亮借箭过程?
2018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文档资料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草船借箭五年级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草船借箭课文草船借箭五
年级课文
草船借箭
曹操驻军潼关,袁绍多次想攻下潼关,却都没有成功。
曹操隐隐感到危险,想尽快增
加兵力。
可是潼关处地势险要,交通又十分困难,曹操苦恼不已。
这时,曹操听说了一个关中人善于造船。
曹操决定亲自前往请他造船。
当曹操来到关
中人住的地方,却发现他已经死了。
曹操惋惜地说:“若有他在世,造船必定事半功倍。
”
正在这时,曹操看见他家后院的小孩正在玩耍,小孩子用土盖起来像一条船。
曹操顿
时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让这个小孩子帮他造一条草船。
曹操带着这条草船回到军营。
曹操的部将都觉得莫名其妙,不明白他要用这条草船做
什么。
可是,曹操深信他的计划会成功。
接下来,曹操下令各营均要制造大量的船舰,但制造的时候要有一半用扎草船代替。
曹操的部将觉得草船根本不堪使用,很是疑惑。
第二天,曹操命令船队迅速航行,一面发令:“不许想家,不许停歇,往前冲,快!”船队在江上奋力前行,船只水上飞驰,速度奇快。
袁绍看到曹军发出的船队,认为曹军兵力加强了,顿时感到害怕,只能束手无策地退兵。
此时,曹操下令将扎草船的船舰全部烧毁。
曹操的部将问:“扎草船当真不能用吗?”曹操笑答:“草船虽然不能浮在水上,但对阻碍曹军行进的划船器具有很大的威慑作用,辅助了我们打胜仗。
”
曹操用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地增加了自己的船队。
这个计策也使曹操的部将们更加
信任他的军事智慧。
从此之后,曹操的军队战无不胜。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精选教育文档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1【擂】读音:léi巧记:手(扌)“雷”。
字义:①打②研磨组词:①擂鼓自吹自擂②擂米粉造字:形声法造句:运动员刚上场,我们就开始擂鼓助威。
笔顺:左部“扌”窄长宜正;右部“”书写略宽。
2【妒】读音:dù巧记:一“户”“女”人家。
字义:因为别人好而忌恨组词:妒忌忌妒妒火嫉妒妒火中烧嫉贤妒能造字:形声法造句:同学之间不要因互相妒忌而影响团结。
笔顺:“女”第三笔右端不出头;“户”长撇伸展。
字歌:用手来保护女子莫嫉妒庐山真广大持火登香炉3【忌】读音:jì巧记:记一半(己),忘一半(心)。
字义:①嫉妒,憎恨②怕,畏惧③禁戒组词:①忌妒②肆无忌惮③忌口造字:形声法造句:昨天,狂风肆无忌惮地刮了一夜。
笔顺:“己”略扁,竖弯钩不宜过分伸展;“心”卧钩正。
4【曹】读音:cáo巧记:一“日”歌“一”“曲”。
字义:①姓②等,辈③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组词:②尔曹③部曹功曹造字:会意法造句:笔顺:上部“口”上宽下窄,横竖布白均匀。
字歌:小曹动手做木槽遭受失败很糟糕5【督】读音:dū巧记:叔()叔的眼睛(目)看得紧。
字义:监督,监管,察看组词:督促监督督导督办督战督师督率督察造字:形声法造句:已经布置的工作,应当认真督促检查。
笔顺:上宽下窄。
“”左部书写宜正;“目”宜扁宽。
6【甘】读音:gān巧记:甜去舌,味更浓。
字义:①甘心,自愿,乐意②甜,味道好,跟“苦”相对组词:①甘愿甘拜下风②苦尽甘来造字:指事法造句:为了大家的幸福快乐,他甘愿默默奉献。
笔顺:上横宜长,两竖略向内收,内横居中。
字歌:树上结芦柑酒酣味道淡地上种甘蔗细品味甘甜7【延】读音:yán巧记:诞生无言,长寿可观。
字义:①展缓,推迟②伸展变长③引进,请组词:①迟延②蔓延③延聘造字:会意法造句:由于下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日期迟延了几天。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草船借箭》课件

网 h
课文(kèwén)的中心句。
p
w w
2.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
w
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
p
出来,再用心(yòng xīn)体会,
y
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
o m
妙在哪里。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p
w w w
p
y
o m
知天文
(tiānwén)
懂地利
识人心
(dìlì)
第四页,共二十六页。
绿
色
圃
中 小
课题(kètí)中的“借”换
学
教 育
“取”“骗”“受”“偷”行不行,为
网 什1么、?从“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
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看出,用“借”
w w
好,因为骗箭不用谢。
w
2、联系“火烧赤壁”来看,也应用(yìngyòng)“借”,
绿 色
ǜ
è
chuǎn jiè jiàn)
圃 中
草
小
学 教
船
育
网
借
箭
(cǎo
w w w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绿 色
(
ǜ
s
è
)
圃 中
周瑜 曹操 鲁肃
小
学
教
育 网
丞相 都督 弓弩手 水寨
w
甘愿(gānyuàn) 妒忌 迟延 私自
w
w
擂鼓 呐喊 支援
m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
绿
色
圃
中
小学 教 育Fra bibliotek1.认真阅读全文,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9课草船借箭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9课《草船借箭》原文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
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
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
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
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
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
乐,天亮了就回去。
”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
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9课《草船借箭》内容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道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著名的赤壁
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故事。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草船借箭》所在单元的教材是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的。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
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9课《草船借箭》导学
一、将计就计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很想除掉他,就在商议军事时,限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枝箭,而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满以为诸葛亮钻进了他的圈套。
其实,真正上当的还是周瑜自己。
由此可见,诸葛亮谋略过人,早已成竹在胸。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造箭的情况,诸葛亮却深知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守信用,又顾全大局。
于是,反请鲁肃帮忙,为他准备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和青布幔子。
鲁肃信守诺言,没有走漏半点儿风声。
这样,周瑜不仅没有获得真实的情报,客观上还为诸葛亮计谋的实现和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大雾漫天,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一起去取箭。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
诸葛亮这是抓住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特点,料他看不清虚实,决不肯轻易出动,只命弓弩手向江中放箭。
因此,没费吹灰之力,就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枝箭。
借箭的过程,不但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而且说明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
取箭时,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反衬出诸葛亮的沉着镇定。
最后,课文以周瑜的一声长叹结尾,诸葛亮草船借箭大获全胜。
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抓住上述“三点”,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有助于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