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育人要巧用“四个字”
老师的四字成语

老师的四字成语1. 明察秋毫指眼力敏锐,能够看清微小的事物和问题。
老师要有严谨的态度,耐心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知难而进指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面对挑战,勇敢前行。
老师要有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勇气与决心,为学生们树立榜样。
3. 心灵手巧指工作技能高超,动手能力强,也指情感细腻,善于沟通和关心学生。
老师需要具备教学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做到认真细致、善解人意。
4. 相敬如宾指师生之间应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老师要以谦虚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切,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学风。
5. 持之以恒指持续不断地坚持做一件事情,不半途而废。
老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学生们提供长久的知识和思想引领。
6. 榜样力量指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影响和带动学生。
老师要从自己做起,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和人格。
7. 言传身教指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教育与引导学生,达到言行一致。
老师不仅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教诲,也要从自己做起,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
8. 明德惟馨指明理,明礼,明事,品德高尚、光彩照人。
老师是典范,行为和言论应散发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9. 见义勇为指遇到正义的事情,敢于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老师要敢于担当,发声,为学生权益和利益而奋斗。
10. 知行合一指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的运用紧密相连。
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1. 红颜薄命这个成语讲述的是女性在古代社会地位低下,往往难逃命运的悲剧。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重视性别平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实现性别平等、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独善其身13. 志存高远志存高远这个成语意味着自己要有目标远大、志向高远的精神追求。
教师的职业需要这一点,我们必须对教学充满热情,不断学习,发掘更好的自我,不断追求,在个人和职业生涯中实现更好的自我。
形容老师教书育人的成语

形容老师教书育人的成语
老师是学生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们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育人。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老师们在言传身教中展现出了许多值得称赞的品质,这些品质可以用一些成语来形容。
首先,老师应该是有德的,也就是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们应该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一个有德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其次,老师应该是有学问的,也就是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术修养。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修,以保持自己的学识水平,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一个有学问的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老师还应该是有恒的,也就是具备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耐心。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老师需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正所谓“水滴石穿”,一个有恒的老师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学业上的突破。
最后,老师应该是有爱的,也就是具备关心和关爱学生的情感。
他们
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心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正所谓“关爱无疆”,一个有爱的老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真心和关怀,激发他们的自信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形容老师教书育人的成语有德才兼备、温故知新、水滴石穿、关爱无疆等。
这些成语既是对老师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在教育事业中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的赞美。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老师们的辛勤教导,感恩他们的付出,为他们点赞。
班主任的四字真言—严、爱、细、勤

班主任的四字真言—严、爱、细、勤以下是关于班主任的四字真言—严、爱、细、勤,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班主任的四字真言——严、爱、细、勤224500 江苏省滨海县第三中学陆可爱班主任工作是小学教学活动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整个学校工作的成败得失。
班主任是班级的带头人,是班级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整个班级学生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在“严、爱、细、勤”四字上下功夫。
本人从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班主任要以“严”字为突破口。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度”,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班主任坚决不为,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
事实上,学生“近乎天然”的“向师”心理,使班主任的思想品质层面和行为层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
比如,要求学生早上不迟到,班主任自己要严格做到每天早上预备铃一响,就站在教室门口,·日久天长,学生也就很自觉地克服迟到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的各种制度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所以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
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社会人的缩影,“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学生从其“影响”中,不仅能学会怎样做学问,也能学会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
班主任在严以律己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严”而有“度”,让他们感到“严格”并非“严酷”,“严”中有“爱”,让他们感到班主任的威严又感到班主任的慈爱,由衷地信服班主任,滋生自觉接受严格管理的意识,主动地摒弃不良习气,产生了游泳中学游泳的效应。
其次,要在“爱”字上下功夫。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六七岁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
形容教书育人的成语

形容教书育人的成语形容教书育人的成语:循循善诱、一字之师、教无常师、良师益友、能者为师、传道授业、师严道尊、言传身教1、循循善诱、xún xún shàn yòu。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意思是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一字之师yīzìzhīshī意思是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多成语故事。
3、教无常师jiào wúcháng shī指凡有长处者都可以为师4、良师益友liáng shīyìyǒu]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
出自《论语·述而》《论语·季氏》。
5、能者为师néng zhěwéi shī,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者(在成语中的意思):你不会……而他会的人。
师:老师。
6 、传道授业chuán dào shòu yè释义受:通“授”。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7、师严道尊shīyándàozūn,释义是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8、言传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
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夸赞老师教育用心的成语

夸赞老师教育用心的成语引言成语是中国汉字文化的瑰宝,它们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成语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教育相关的成语,这些成语诠释了老师教育用心的理念。
通过探讨这些成语,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老师教育的重要性和精神内涵。
本文将对一些涉及老师教育用心的成语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加深我们对老师教育的认识。
一、竭尽全力(jié jìn quán lì)竭尽全力是指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全力以赴,毫不吝啬自己的努力。
在老师教育中,竭尽全力是一种精神,代表着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求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与学生交流,老师都要付出全部的努力,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1.1 老师的备课备课是老师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的工作。
一位用心备课的老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案。
他们会查阅大量教材和参考资料,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好的老师还会时刻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1.2 老师的授课上课是老师直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也是展现老师用心的重要时刻。
一位用心授课的老师会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力求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点。
在课堂上,老师会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老师还会时常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1.3 老师的个别辅导老师的职责不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包括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用心的老师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他们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问题。
在个别辅导中,老师会耐心倾听,积极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二、倾囊相授(qīng náng xiāng shòu)倾囊相授是指不吝啬地授予他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班主任的四字经

班主任的四字经班级管理四字经早、细、勤、爱?班主任工作在于一个“早”字,一个“细”字,一个“勤”字和一个“爱”字。
一个“早”字,就是班规早建立,仪表早规范,分工早到位,行为目标,近期、远期目标早建立。
班规早建立,是班级管理采用制度化管理,纳入综合评价,做到有章可依。
仪表早规范,一般来说,学期开始,对学生的仪表加以规范,对那些达不到要求的,严格说教,久而久之,习惯也成自然。
分工到位,以免出现责任不明确。
目标早建立,在目标引领下,才有前进的动力。
一个“细”字,就是做个细心人,细微之处见真情,小处见大,这些话不无道理,教育孩子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床单铺正,讲究个人卫生,要勤洗脸刷牙,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习惯。
再如,班级中,对班级中卫生更包括边角处,学生的坐姿,桌凳书籍的整理,学习习惯,学习的方法,等等,特别的留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纳入评价,自然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加以整改。
一个“勤”字,就是腿勤,嘴勤。
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很多学校组织的的集体活动没有特殊情况都和孩子们在一起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出问题就出在课下,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吃零食;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在走廊、在校园内打闹。
在日常的学习要勤去班级转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主要的是发现苗头,将一些不良之风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发现一些优秀的事例,作为典范,让其发扬光大,起到好的效应,算是惩恶扬善了。
一个“爱”字,就是宽严相济,爱的收放有度。
教育需要爱。
时代在发展,孩子们的观念也在改变,教育方式谈话技巧都需要更新。
或许不经意间某些话语伤害过那些脆弱的心灵。
但爱是沟通的桥梁,爱是缓和矛盾的纽带。
孩子是单纯的孩子,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时时给孩子一种牵挂。
例如:结合平日的表现,给家长联络一下,互通学生在家校两方的表现,起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天气冷暖变化时节,适时的提醒孩子们加减衣服,平日里多饮开水等等,在嘘寒问暖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老师细心耐心讲解的四字成语

老师细心耐心讲解的四字成语兢兢业业: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文思敏捷:形容人文采出众,思维开阔,下笔就能成文。
春风化雨:比喻普遍深入的较好教育。
也用来称许师长潜移默化的教导。
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勤勤恳恳:形容勤奋勤奋。
也形容勤劳的样子。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不辞辛劳地贡献出来全部力量。
教导有方: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良师益友:并使人获得教益和协助的不好老师、好朋友。
师道尊严: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得到尊重。
学无常师:自学没紧固的老师。
指擅于自学的人可以向各种存有专长的人自学。
亦步亦趋:原指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
比喻事事处处模仿或一味追随别人。
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春风化雨1、呕心沥血[ǒuxīnlìxuè]释义:比喻耗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辛。
例句: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习而呕心沥血。
2、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释义: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例句:白求恩对医疗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循循善诱[xúnxúnshànyòu]释义:循循:存有次序的样子;仁义:擅于;引诱:鼓励。
指善于引导别人展开自学。
例句:做思想工作,切不能盛气凌人,而应该循循善诱,春风和气。
4、诲人不倦[huìrénbùjuàn]释义: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例句:我们不能忘掉干净的校舍,和睦的同学和诲人不倦的老师们。
5、春风化雨[chūnfēnghuàyǔ]释义: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较好的薰陶和教育。
例句:经过老师一番春风化雨的开导,倔强的明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粗中有细】:形容人骂人处事表面似的轻蔑、随便,实际上却是谨慎、细心。
形容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字词语

形容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字词语
传道授业:形容教师传授知识、道理和技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诲人不倦:形容教师耐心教导学生,不厌其烦,富有责任感。
良师益友:形容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能够与学生共同成长。
循循善诱:形容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言传身教:形容教师不仅用言语传授知识,更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博学多才:形容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
严谨治学:形容教师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认真、严谨,注重学术规范和道德。
创新思维:形容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
因材施教:形容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德艺双馨:形容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都很高,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敬仰的对象。
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优秀品质和行为。
当然,这些词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适当的词语来表达对教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同时,也要注意到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该尊重和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振宁王根友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
”沟通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师要想使批评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应讲究批评的语言艺术,让教师的语言尽可能地体现出“爱”“度”“宜”“妙”。
一、真心诚意———突出“爱”“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种情和爱,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亲近教师,就会在师生间形成一种依恋性的亲切感,因此,教师的批评语言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真挚的情怀和情感的力量。
教师所说的话,自始至终都要体现出对学生的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
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师生间情感的沟通,而不是一种惩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待学生的过错,教师要满怀热情地帮助他们改正,即使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不能冷落和抛弃他们。
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
如去年下半年,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女生,她从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被同村的人捡来抚养到四岁半后又送给他人抚养,现在已经12岁的她,与养父母生活在一间不到9平方米的房间内。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该生自卑感强,对自己缺乏信心,而且还爱撒谎,我就在下课时同她聊天,让她感到老师并没有瞧不起她,下课总是让她帮我拿教具,抱作业,借机问她上课所学的内容是否已掌握,给予她充分的关爱和信任,并送给她一些自己孩子的零食和衣服,按时提醒她洗头、换衣服、剪指甲……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期末统考中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20多分上升到64分,课堂上又多了一只充满自信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还多了一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
可见,真诚和蔼地对待特困生,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就能让这样的“学生”重拾信心。
经验告诉我:一些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只要我们用爱心、真心和耐心去关注他,帮助他,引导他,我们的苦心不会白费。
二、适可而止———突出“度”所谓突出“度”,是说教师的批评不能超越被批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过分地使学生难堪。
去年下学期,我班从外地转入了一个“捣蛋鬼”:一天早上,他把从地上捡到的干净卫生巾贴到黑板上招领,还问老师那是什么;他在课堂上出怪声;他把自己的自行车与女生的自行车锁在一起,必须等他来才能骑走;他把“仇人”叫到厕所痛打一顿……这样的学生能不令老师生气吗?但是我知道,他现在的恶习不是一时养成的,也不是一时能够改正的。
既然他敢做,说明他已做好了对付老师批评的充分准备。
像他这样的学生已经尝够了训斥的滋味,老师的愤怒或者训斥只会让他沾沾自喜,认为你上了他的圈套。
面对他的第一次错误,我尽量控制自己的心情,没有急于处理,而是利用放学的时间,把他请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谈,分析了事情的利、弊关系,让他知道老师了解他的长处,相信他是个好孩子,最后让他做出努力改正的承诺并拉钩为定。
见天色已晚,我把他送到家门口。
尽管后来他又犯了不少的错误,我认为那是正常的。
我不断鼓励他,不断督促他坚守自己的诺言,最后,我们共同战胜了他的恶习。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批评学生关键就是要把好这个“度”。
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我在掌握批评的尺度时,注意做到以下三点:首先,不应污辱学生的人格。
教师的语言要合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文明、亲切、感人,绝对禁止用有辱人格的语言羞辱学生。
其次,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不能用讽刺、挖苦和嘲弄的口吻批评学生。
“你真蠢”“你天生就是下贱胚子”“你是没指望了”“你这个猪脑袋”等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话,应该成为教师的忌语。
最后,不威胁和恫吓学生。
教师应该耐心细致地做说服教育工作,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靠贴心的话打动学生,而不是通过对学生施加心理压力的办法逼学生就范。
三、见机行事———突出“宜”学生个性不同,对教师批评的承受力也有强弱之分,所以,教师批评的语言切莫一种腔调,说什么,怎么说,根据对象,区别对待,也就是批评要适宜。
对待外向豁达者,教师可直言不讳,指出问题,明确要求,令其改正。
这类学生性格开朗,充满热情,经常显得信心十足,对教师的批评想得开,看得透。
对待内向拘谨者,教师要给以情面、留有余地,
不要批评得太尖锐。
他们和别人相比有更强的自尊意识,但常常缺乏信心,对待缺点和错误,要么过于自责,要么怨天尤人。
对待倔强者,教师要压住火气,冷静处之,这样说不定能出奇方,收到奇效。
因为他们易认死理,听不进别人的批评。
如果教师方法简单,脾气急躁,和学生对着干,说不定会使其走向极端。
如我班的一名男生个高块大,在班上称王称霸,遇事从不相让,动不动就出手打人,许多同学都怕他三分。
一次,他因丁点小事与同学动起“干戈”,当我赶到教室拉开他们后,他还脸红脖子粗,捶胸顿足,表示决不放过对方。
这时上课铃响了,我不动声色,帮助整理战乱后的现场,便不再理他,就开始上课。
课堂上,我一边上课,一边不时观察他的动静。
开始他伏在桌上表示抗议,十几分钟后,见我和同学们都不理他,觉得也没有意思,便平静下来参与课堂问答。
我全当没事似的,照样叫他回答问题,并给以评议。
慢慢地,他似乎忘记不久前的“战争”。
一节课上完,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里笑着问:“打得痛不痛啊?”他低头不语,我趁机教育:“打架会带来严重后果,有矛盾,要尽量用文明的方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找老师,决不能出手打人,打架始终是不对的。
”他在冷静中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后来经过几次耐心教育,这位男生逐渐变得稳重而大度了。
对待好学生,要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教师平时对待他们赞扬得多,批评得少,对待他们的问题,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满情绪,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对待差生,则要循循善诱,启发开导。
他们听惯了别人的批评,除了有一颗比别人更强烈的自尊心外,一无所有,对教师再多一次地批评,往往显得满不在乎,所以教师要表现出特别的关心和爱护,用真诚感动他们。
四、忠言逆耳———突出“妙”古人有一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此话有一定道理。
但我认为“忠言未必逆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育的对象是学生,高明、机巧、妥帖、爱听的语言更受学生的欢迎。
这种语言不仅能收到“顺耳忠言”之效,而且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豁然开朗,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
1.变“喋喋不休”为“简捷精到”去年上学期,我亲眼看见六(4)班两位学生打闹,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窗户玻璃,让班主任知道后,为了体现她的“苦口婆心”,常用“促膝长谈”搞“语言持久战”去感化学生!从端正学习态度谈到树立远大理想;从古代谈到近代;从东方谈到西方,列举了不少事例,阐述了不少道理,时间长达两小时之久。
不要说学生,就是同事,我也有点受不了,其中与主题不甚相关或毫无联系的废话不知有多少!针对这一现状,我体会到批评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或含蓄或直露,力求切中要点,以求醍醐灌顶之效。
教师的语言只有简明精到,有的放矢,突出一个“巧”,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思索警惕。
2.变“极尽挖苦”为“化冷为热”我曾经看到一位教师讲授俄国著名作家契柯夫写的《凡卡》一课时,在组织学生分析课文之后,该教师正准备对这篇课文进行总结时,一转身,发现坐在教室西北角的叶三同学在呼呼大睡,该教师叫叶三罚站,并提高嗓门道:“课堂上能够不受干扰,安然入睡,这是你的高明之处啊。
”叶三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位教师还不依不饶,又说了一句“好白好胖好高大的叶三!”一言既出,叶三在课堂上就与教师顶撞起来。
我看到眼前的一幕,可能会这样处理:脱下衣服披在打瞌睡的学生身上,叫他的同桌推醒叶三,并语重心长地对叶三说:“小心莫着凉了,我知道你昨晚没有休息好。
不过,教室里睡觉很容易感冒的,不能让老师总是为你操心啊!”一个“极尽挖苦”,弄得师生关系紧张;一个“化冷为热”,善意地提醒学生改过。
不同的批评语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笔者不是否定教师对学生的严厉批评的作用,但采用“善意的批评”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总之,批评是一门艺术。
它有法,但无定法。
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体,学生服你,反之,学生就恨你。
但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多研究学生,多积累好的经验和方法,一定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所以我认为班主任教师的批评应该给人鼓气而不是泄气,俗话说:“箭伤肉体,话伤灵魂”,批评应讲究语言艺术,只有通情,方能达理。
(作者单位:浙江江山市峡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