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_以河南省为例
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产业结构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业都 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总体形 成 以第 二产 业和第 三产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 的发展情况。
表l 2 0 0 1 — 2 0 1 0 年河南省历年生产总擅 嚼混
河 商省历年生产总值情况
单位 :亿 元 年 份
2 0 0l
< 1 0 0 m i i l i o n y u a n)
建 筑业
3 2 7 6 7
2 0 。 2
2 0 0 3 2 ∞日 2 o 0 5 2 0 0 6 2 0 0 7
F D I 的 国家 和 地 区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的不 到 1 0个 ,到 目前 的 1 2 0多个 国家 和地 区 ,投 资 主 体 多 元 化 的格 局 已经 形 成 。 香 港 、 美 国 、新加 坡 、台湾 、韩 国、英 国、德 国、荷 兰 、法 国、马来 西亚 、加拿大等 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最多 。 2 .投 资领域不 断 拓宽 ,产业 结 构 有所 改 善。改 革 开放 初 期 ,外资投资领域仅 限于第二产业 ,经过 3 0年的发展 ,F D I 已 经覆盖 了农 业 、石油勘 探开发 、交通 邮电业 、进 出 口贸易 、餐
二 、河 南 产 业 结 构 现 状 近年来河南经济 规模迅 速扩 大 ,产 业结 构不 断优化 ,整体 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2 0 1 1 年全省生产 总值 2 6 9 3 1 .0 3亿元 , 继续保持全 国第 5位 、中西部地 区首位 ;比上年增 长 1 1 .9 %。 三大产业结构 比重为 1 3 .0 :5 7 .3:2 9 .7,二三产 业 比重达 到 8 7 % ,产 业结 构得 到进 一步优化 。 由 ( 表1 )可 以看 出,河 南省 国 民经济 快速增 长 ,三 大产
外商直接投资对郑州市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郑州市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摘要:外商直接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国际贸易与投资的重要手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其中不乏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
本文以郑州市为例,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郑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郑州市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郑州市;影响Abs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umber and sca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have increasedyear by year, and there are also investment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aking Zheng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driving force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s economy,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actively addressed.Key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Zhengzhou; Impact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多边贸易规则的完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手段。
利用外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问题与对策

经济发展 的实质在 于产业结构从 低级 到高级的演化 过程 业结 构的偏差 , 并加 大了三次产业之间发展水平与 国际竞争能 及 其 与 经 济 发展 的 联 系 。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 济 发 展 的 过 程 就 是 力 的差 距 。 经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的过程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 利用外资是 多年来 ,外资在我国的产业投 向主要集 中于第 二产业 , 尤 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条极为重要而又有效 的途径 。 其是 制造 业 , 而第一 和第 三产业 相对偏轻 。从 19 9 2年以来 , 中 理论研究表 明 , 随着外 资资金 、 技术 、 人才 、 管理 、 观念 、 网络资 国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所 占比重很小 , 一直在 2 %左右低位徘徊 , 源等“ 一揽 子要素 ” 的转移 , 借助 于跨 国公 司的桥梁沟 通效应 、 这种僵 化状态 至今也无新 的突破 ; 与此 同时 , 第二 产业 和第三
一
、
的产业可能会迅速发展起来 , 其在产业体系 中所 占的比重就会 相应扩大 ;而国际资本进入不多 的产业发展就可 能较 为缓 慢 , 其在产业体 系 中所 占 比重就会 相对萎缩 。引入高技 术产业资 本, 从而打破现有 的封闭 的产业结构 和低水平 的均 衡 , 逐步实 现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 其必要前提之一是我 国的各 个产业 已经发展到一个相 当成熟的阶段。当前我 国产业升级面 临的主要 问题 之一是农 业基础薄弱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而外资产业投 向 的倾斜 更是在一定 程度上 加重 了我 国三次产
利用外资促进我 国产业升级 : 问题 与对 策
唐 艳 , 伦 志 何
( 新疆 大学 经济与管理 学院, 新疆 乌鲁木 齐 80 4 ) 30 6
利用外资下滑趋势——投资环境差强人意 投资方式缺乏创新 河南利用外资持续下滑

投资下降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
是 利用外 商投资 方式和招商 引资 方 式缺乏创新 。目 , 前 创办合资 、 合作 、
一
独资企业的外商创建式投资已不适应新 形势需要 , 传统的 招商 引资方式 成效不
明显 ,我 省在 采用 国际 通 行的 跨 国并
权 类项 目的 比重 , 提高利 用外资水平和
一
批加 工设施设备 先进但 产品老化 、市
质量。 选择一 批已完成公 司化改制或 改 场萎 缩的企 业 向外商 出租或委 托 经营 , 制 过程 中的企业 , 别是 大中型 国有企 利用 外商在海外 的营销渠 道和网络 , 特 力 业, 有计划地 向外 商 出售 垒郫或部 分股 争使我省 一部分加 工工业企业成 为外商 份 .以改善我 省大 中型企 业的法人治理 的出 口加 工基地 。利用 国外 贷款项 目着 结 构 ,促进 国 有企业 战略性 改组 改造 。 重做好城 市供气 、供 热 、供水 和小城镇 要 转变招商方式 , 弱化政府 行为 . 推进 开发 、扶 贫、环 保、生态林建设 、城 市 专 业化 、 信息化 招商 : 府应转变在招 道路 、教育 、 政 卫生 等利用 国外贷款项 目 商引资 工作 中的角色定 位 , 使招商 由政 规划 工作 。 对招商 网上的项 目应不断推 府 行为转为企业 行为 。 变对外招 商过 陈出新 ,好的项 目要及时上 网 ,招 商效 改 多过 滥的状况 , 强与 国外的专业投资 果不 明显的项 目应 及时更 换 。 加 中介公司相联 系 , 利用其优 势进行委托 切 实改善投资 环境 . 好现有外 商 做 招商: 要注重 以商招商 工作 , 鼓励和推 投资企业 的管理服 务工作 。 投资环境差 动省 内外资 企业增 资扩股 ; 住外资企 是我省近 几年来 外商投资持续下降 的直 抓 业加 工制造 类产 业 向内地转 移的机遇 , 接原 因 要做 好 招商引资工作 ,整治投
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 对外开放经济 发展特点
. 易壁垒对经济增长影 响的因变量 , 结果 表明贸易开放度 2 1 发展 速度 快 近年来 , 河南对外开放程度不断上升。“ 十一五” 期 与经济增长之 间存在 明显的负相关性…。包群 、 许和连
和赖明勇具体 选取 了 5种指标来测 算 中国改革开放 以
间全省共实现进 出 口总额 73亿美元 , 中, 口总额 1 其 出
3 亿美元 , 口总额 27亿 美元。利 用外资 的规模不 进 7 来 的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所起 的作用 , 5种指标进 4 6 对 断扩大 , 十一五” “ 时期 , 全省合同利 用外资总额 29 4 4 .9 行度量 , 出只有外 贸依存度较好地 反映了 中国经济开 得 比“ 时期 增长了 2 2 ; . 倍 实际利用外资 总 放 程 度 与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的结 论 。刘 剑 英 采 用 相 关 性 亿美元 , 十 五” 分析 、 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深圳 市对外 开放 度与经济增长 额 19 8 9 .5亿美元 , 十五 ” 比“ 时期增长 了 4 8 。特别 .倍 是 20 09年 , 在金融 危机冲击下合 同利用外资低 于 2 0 08 年, 但实际利用外资仍保持 1%的增长速度 。2 1 9 00年河 南实际 利 用 外 资 额 6 . 7亿 美 元 , 24 占全 国 的 比重 为
高 自主创新能力 , 周边地 区的各种生产要素不 断向河南 集聚 , 进一步推 动 了河南 的对 外开放 。截 止 2 1 0 0年 底, 河南与全世界 10 个 国家及地区建立 了双边经 贸 7余
关系 , 来河 南投 资 的世 界 5 0强 企业 达 到 6 0 8家 、 内 国 50强企业达到 18家。河南 已成 为国内外资金和大 型 0 2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摘要】河南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承接产业转移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产业转移对河南省的影响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现状、承接能力分析和政策建议的研究,本文发现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尚需提升,但具备发展潜力。
本文提出了关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
展望未来发展,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产业转移, 河南省, 产业结构升级, 承接能力, 路径探讨, 政策建议, 重要性, 未来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产业转移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具备发展制造业的潜力。
由于河南省地处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地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吸引更多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需要深入研究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问题,寻找有效的路径和措施。
对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本篇论文将从产业转移对河南省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分析、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析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益参考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可行性和路径,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河南省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推动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0.23•【字号】豫政[2006]77号•【施行日期】2006.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外资利用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豫政〔2006〕77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一)增强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但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结构不合理,畜牧业比重较低;工业产业层次不高,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建筑业整体规模小,缺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服务业总量偏小,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相对较弱。
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影响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全省上下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充分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5〕40号文件精神,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工业实力,壮大第三产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强化政策引导。
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加强产业政策与其他配套政策的协调配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河南省利用外资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

209
文化论坛
河南省利用外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陶琳琳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河南作为一个中原地区的大省,利用外资是河南省 摘 要: 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河南省虽然在引用外资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本 文首先分析了河南省利用外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区域经济 ; 国际金融 ; 引用外资 ; 投资环境 ; 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 : 陶琳琳,女 (1986-),满族,河南平顶山人,平 作者简介 : 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助理讲师。 [ 中图分类号 ] : F27 [ 文献标识码 ] : A [ 文章编号 ] : 1002-213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软硬环境尚不完善。从硬环境来讲, 能源 ( 水、电 )、交通 ( 铁路、航空 ) 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商 的需要 ; 现有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影响了外商投资的信心 ; 特别是一 些大中型骨干企业经营效益的不好,失去了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机 会和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的基础。从软环境来讲,人们的思想认识水 平、市场开放程度、科学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人才状况、 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法律保障、政策措施等社会综合因素尚不能满 足外商直接投资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商特别是大型跨国 公司投资的积极性,制约了外商投资的发展。另外配套服务和办事效 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河南省利用外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策 (一)创新投资环境 各地区都要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材料、环境保 护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地建设一批跨世纪的现代化基 础设施工程,为 21 世纪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加强基础设施 “硬”环境建设的同时,要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二)从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抓紧制定利用国外直 接投资的发展规划 为提高全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水平,必须在坚持正确指 导思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趋势,抓紧制定符合河南省实际、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的利用外 商直接投资发展规划。制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规划,要解决 好以下几个问题 :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要真正明确 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最终目的。二是要处理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 量与质量的关系,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发展与提高并举的方针, 以量的扩张推动质的提高,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扩张。三是要处理 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坚持近期利益 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同时,从只注重近期利益的短期行为转为注重 长远利益,要着眼于 21 世纪,把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四是要处理 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 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适时适度地放开国内市场,放宽投资领域,采取多种多样 利用外资形式 放开国内市场,放宽投资领域与“三外”齐上的外向型带动战 略是一致的。 “三外”齐上的目的是推动我省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 际经济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 ; 放开国内市场,放宽投资领域的目的 是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提高我们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放 开国内市场,要与放宽投资形式结合起来。在创办“三资”企业中, 重点发展合资企业,因为与合作企业、独资企业相比,合资企业更 利于双方接受。同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行业和长期出口创汇项目, 大胆发展外商独资企业。应当更多地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股份有限公 司形式,通过允许外商建立控股公司吸引外商投资。要积极探索 BOT( 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转让 ) 方式、 外商信托投资方式、 外商投资公司等各种吸引外资的方式和其他符合国际惯例、并有利 于提高河南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其他新的投资方式。 参考文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河南省为例任爱莲(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注:本研究是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服务业利用外资与河南省产业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08240045079)的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2009-09-04作者简介:任爱莲(1972-),女,河南民权人,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东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利用河南省1991年至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 I)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途径、积极作用,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FD I ;产业结构;结构升级中图分类号:F279 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1-0064-03 外商直接投资(FD I)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效应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本文以河南省1991~2007年的时间序列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河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以该省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利用外资和产业演变历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南省FD I 增长显著,由1991年的12716万美元增至2007年的122969万美元。
从河南外商投资1991至2007年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来看,FD I 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比重平均在73%以上,1991年高达99 07%。
而第一产业中外商投资额所占比重平均不到2%,第三产业中外商投资发展波动较大,比重最多为36 73%,最少却只有0 52%。
在此期间,随着GDP 总量的快速增长,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当年价格计算,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例分别从1991年的32%、37 1%、30 9%变化为2007年的17 9%、52 1%、30%。
第一产业的边际贡献不断下降,截至2007年,已降到17 9%;第二产业的边际贡献率自1992年以来均在40%以上,成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的边际贡献率在整个分析期变化不大,保持在30%左右。
数据表明,河南这个历史上以农业为主大省的产业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从1991~2007年的时间序列看,河南省FD I 的行业分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符合配第 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所给出的一般结论。
二、外资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途径产业结构的提升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直接因素是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配置,其中投资决定的流量资本额和存量资本的再配置最重要,因为生产要素总是伴随着投资结构的转变或资本再配置而流动。
间接因素是跨国公司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具体来说,FD I 主要通过投资带动、资源重新配置和技术进步等途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1](一)投资带动外商投资作为投资来源的一种形式,直接增加了河南的总投资额,缓解产业结构优化的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外商投资还能拉动当地投资,从而增加投资总额。
而投资的增加是影响GDP 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2]1991年以来,河南省外商64 经济纵横 2009年第11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明显呈增加趋势,2007年外商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左右,说明河南省外商投资缓解了其产业结构优化的资金压力,拉动了当地固定资产投资。
但与全国的9%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资源重新配置跨国公司在河南的投资引起当地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流动和重新配置。
大量的外资进入第二产业,引起生产要素流入该产业,这也是该产业在1991年至2007年工业增加值逐年上升,成为河南省主导产业的一个因素。
(三)技术效应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一个吸收资金的问题,而且是一种从生产要素整体推进的经营活动,外资流入特别是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伴而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
[3]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三次产业的变动上,最重要的是通过调整社会资源配置使之达到优化组合,并通过带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外资对河南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影响(一)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河南制造业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巨大的市场、方便的交通、低成本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这是外资持续向制造业集中的主要原因。
从累计情况看,截至2007年,河南省外资绝大部分投向了第二产业,该产业实际利用外资564446万元,占总外资额的77%,其中71%的外资投向了制造业,极大促进了山东制造业的发展,对资本形成、技术进步、管理效率及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外资在河南省越来越多地投向了技术密集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极大促进了该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外资在河南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
2007年,全省制造业引资397202 8万美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23859 7万美元,比重达6%,改变了一直是传统产业位居第一的状况。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为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迅速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增大。
(三)扩大了出口贸易规模长期以来,河南省外贸出口规模小,外贸依存度低,这与来投资的外商少、经济外向度低有直接关系。
近年来,外资企业大量进入河南,省内企业借助于利用外资迅速发展壮大,都使经济的外向度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
据统计,河南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1991年只有2574万美元,2007年达8 5亿美元,增长33倍,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2 5%上升到2005年的16 6%。
(四)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河南不仅吸引了2877家外资企业的投资,也带动了数百家与之关联企业的发展。
根据课题组对河南部分地市外资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有代表性的关联企业集中在省会郑州、洛阳及豫北地区。
如,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利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新航集团、河南省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的投资,促进了河南省汽车零部件、电子、航空服务等行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外资大项目带动和聚集一批省内配套企业的良好局面。
四、河南省利用外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存在问题(一)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明显不足河南省第一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为1 34%。
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利用外资的比重为5%,虽然这里面存在统计口径的问题,在国际上统计外商直接投资时,第一产业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农、林、牧、渔业,另一部分为采矿、采石、采油业,而我国统计时将采掘业计入第二产业从而降低了第一产业利用外资的比重。
[4]即使将采矿业加入第一产业,河南省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也仅1 75%,不足2%,距一般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二)第二产业的外资比重过大第二产业是河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65经济纵横 2009年第11期部门,符合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一般规律。
截至2007年底,河南省第二产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的76 94%,与全国的68 93%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这一方面说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第二产业比例较高,第二产业既是国民经济活动最活跃的部门,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最频繁的部门;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更注重于强调利用我国低成本劳动力的性质。
从第二产业部门内部分布情况看,河南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为52 53%,低于全国60 35%的水平,而河南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却高达22 37%,远高于全国5 09%的水平。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具有高垄断性的行业,换言之,高垄断部门的高垄断收益成为河南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这种情况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第二产业市场结构的优化。
[5](三)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略显不足且内部存在不平衡河南省第三产业对外资开放最早的行业是餐饮、旅馆、房地产,其次是租赁业、旅游业、商业、咨询业、医疗卫生、印刷出版、建筑、公共设施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广告等。
还有些行业,如保险、金融、法律、资产评估服务等近几年才开始对外资开放。
开放时间晚、开放程度低是河南省第三产业利用外资较少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河南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的比例为21 72%,低于全国31 07%的水平。
截止2007年底,河南省在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中,房地产占的比例最大,房地产利用外资项目695个,合同外资22266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6902万美元,分别占服务业利用外资项目个数、合同金额、实际金额的39 7%、31%、31 2%。
其他服务行业积聚的外资量很少。
五、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一)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要加强对外资的技术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引进深加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努力实现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转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借鉴跨国战略联盟的方式和跨国公司搞合作开发,掌握主动权。
[6](二)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目前,河南省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了外商投资的绝大多数。
因此,应引导外商更多地进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并促进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较快提高,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薄弱部门,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
(三)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改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扩大开放范围和幅度,在政策上对外商实行优惠,放宽其引进外资的审批权限。
总之,河南省不仅要从硬件上改善投资环境,还应积极改善投资的软环境,通过法律制度安排,实施政策倾斜,拓宽外商投资领域,根据河南省的产业发展目标实施选资政策,加速该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1]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2]李 雪.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3]赵晋平.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钟 良,于军威.FDI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5,(2).[5]Ca m illa,J.Fore i gn D i rect I nvest m en t,IndustrialRestruct u ring and the U pgrad i ng of Polis h Exports.App lied Econo m ics,2002, (34):207 17.[6]Caves,R.E.M u lti n ati on al fir m s,Co m peti ti on and P roduc ti v i ty i n H ost-Coun tryM arkets.E conom ica.(责任编辑:晓 轩)66经济纵横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