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3

合集下载

齐老师答疑摘录一

齐老师答疑摘录一

问:老师,座上只管持咒,功夫到了自然明心见性,是吗?
答:哎呀!坐上只管持咒,不打这妄想了啊!什么功夫?你这是打“功夫”的妄想,打“自然明心见性”的妄想。
见性不可预求!入定也不可预求!有追求入定、追求见性的思想,就难以见性、难以入定。别去追求了,那都不是追求来的。告诉你,突然明白“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就差这一“明白”!
问:真性本自具足,只要妄念消尽,就会朗然现前,这时能够认识它即可。我想真性现前是一种体验或说是经验,不一定非要爆炸,对吗老师?
答:是的!元音老人当年讲到过这个问题,老人说:爆炸,那是来的猛,如果来的比较缓的话也可能就像一个帘子,挂着的帘子一拉那个线,“哗”掉下来了!还可能像一个瓷瓶,“啪啦”一下碎了!还有可能是“噢…” (师学老人当时的表情)原来如此啊!老人就是这个表情 。
这都行,都不是一定要如同爆炸无物,不一定都是那样的。这在禅宗里说是:“□+力”(字库无此字,音:hou)的一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或者是“□+力”的一声像木桶掉了底,桶底脱落!这不一定都是要爆炸,就是一下子明白了。这都是一样的。
问:明白了。是因人而异吧?
答:因人而异。还有的人,他的气脉效应所致,一上坐就爆炸,一上坐“啪”一下,再什么又“啪”一下,这都不管用。他不认真性,就认那个爆炸相,那不管用!
齐老师答疑摘录一
问:我散乱的严重,痛的厉害。
答:只管持咒,别管入定不入定。这就包括了别管散乱不散乱,散乱就是不入定嘛。别理会这些,你只管持咒,就这么简单的事。如果追求入定,特别厌恶散乱,反而会弄的很难受。本来很简单,只管持咒,就这么简单的事,结果弄得挺不好办。一有“入定、散乱”这些思想干扰,弄得心里很难受。没必要这么难受。坐着就轻松自然持咒。没别的事啊,怎么这么多事啊!搞那么多概念,在坐上打妄想,持咒也受影响,没必要啊!不要管妄想,不去消灭它,只管持你的咒。你想得那么多,本来很直接的事被弄得那么复杂。本来很简单,都给不必要思维搞复杂了。

【齐师解惑】翻种子

【齐师解惑】翻种子

(2)翻种子很象更年期
问:我曾经修炼过气功。心密打坐后,气往上涌是不是所说的翻种子?
答:不是。翻种子主要是无端的烦躁,很象更年期。翻种子很快就过去了,最长不过几天。
问:过去了好象就出奇地平静。我是指翻种子。
翻起来的时候真是什么滋味都有,只有过去了才觉得不真实。好象越觉得乱,越挺过去了,才会炼出劲来,否则白费劲了。
答:说得好!是本不真实,只是认假作真惯了。
【齐师解惑】翻种子
2015-01-29 齐志军老师 佛光印心
(1)何谓种子?
问:在心中心里,种子指什么?
答:指第八识里潜藏的业力种子。一个种子就是一个业报。种子是自己以往的作为种进去的,种子萌发就象还债一样。翻出来化掉它才可以解脱。不然,就象有债主追着要账一样,你还能自由么!

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3

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3

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2年冬季.第一集)对治昏沉——对抗入定过于较真儿的结手印怎样才能结的好第二印痛,没有规律什么样的人容易当面错过睡觉会影响下一座吗---------------------------------------------------------------------------------问:老师好!我今天打二座时有一半的时间是昏沉的。

出声念也赶不走。

三座前吃片去痛片把窗帘打开强光打座才没困。

请问老师还有什么方法对治昏沉。

答:有一种情况是昏昏沉沉的,初步入定了,这叫“初定昏昏,久久则明”。

但经常被看成昏沉了。

师尊元音老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开示是:手印还在,就不是昏沉,而是昏沉定,是昏昏的入定了。

你的手印是什么情况?问:手印是倒的,没散。

答:手印倒,打坐的姿势不是很好,手印也可能会倒。

但我们对于姿势要求不高,没有强调去纠正。

师尊元音老人就说过,垫个枕头吧,有个东西垫住,手印就倒不下去了。

刚才你说手印倒了但没散,这就不一定是昏沉了。

问:像是在打盹。

答:哦!如果你一定认为是昏沉,那就跟它抗争吧!你可以一直对抗入定,但那太累啦。

问:今天是打七的第一天,第四印手腕痛,像抽筋似的,只好忍着。

坐中妄想多。

和老师汇报一下。

答:关于手印的痛,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结手印过于拿捏较真儿,太钻牛角尖了,总想着手印结不到位会怎么怎么样。

你捏的那么紧,时间长了肯定会痛的。

另一个是“痛乃消障,障消则慧开”,这是老人讲的。

问:我散乱的严重,痛的厉害。

答:只管持咒,别管入定不入定。

这就包括了别管散乱不散乱,散乱就是不入定嘛。

别理会这些,你只管持咒,就这么简单的事。

如果追求入定,特别厌恶散乱,反而会弄的很难受。

本来很简单,只管持咒,就这么简单的事,结果弄得挺不好办。

一有“入定、散乱”这些思想干扰,弄得心里很难受。

没必要这么难受。

坐着就轻松自然持咒。

没别的事啊,怎么这么多事啊!搞那么多概念,在坐上打妄想,持咒也受影响,没必要啊!不要管妄想,不去消灭它,只管持你的咒。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课件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课件
▪ 健康是基础 ▪ SPIRIT是全部财富,使人领悟爱、健康与财富的真谛 ▪ 爱是幸福 ▪ 让自己充满爱
得到爱的惟一方式是施予爱 ▪ 生活是一面镜子
心灵倾向于软弱、嫉妒、破坏、毁灭,环境会映射 心灵倾向于力量、勇气、宽厚和同情,环境也会折射 ▪ 成功取决于行为与真理的和谐同步
第十课 因果法则
“你决意要做什么事,世界就必然会给你成就。”
的惟一法则 ▪ 思考能力是人作用于宇宙精神并使之转化为动态心
智的能力 ▪ 积极的、强大的思想必然健康、事业有成、生活境
遇良好 ▪ 负面的思想状态会有恐惧、忧虑、紧张的情绪,外
部环境不和谐。
第二十课 思想主导一切
“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
▪ 1、思考获得力量。与道和谐统一,透彻领悟精神原 理、方法,控制创造性的能量。
第十三课 做有益的精神付出
▪ 归纳的前提是收集大量的的资料,观察个例 ▪ 思考容易发现任何事物的运行规律 ▪ 境由心生,思想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
恐惧疾病,疾病就会成为必然结果 愿望,有渴求就能实现所有梦想 ▪ 智慧是系统化、建设性的思想 ▪ 真正的幸福是使他人幸福快乐
第十四课 保护你的思想领地
一切皆在心中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潜意识的巨大力量 你可以成为任何一类人
真诚渴望—主张权力—势必占有 需要—谋求—行动—收获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目标视觉化 和谐思想 改变自己 因果法则 万物规律
知识战胜恐惧 思想主导一切 改变人格
健 康 成功
凝思 有益的精神付出 保护思想领地 智慧 心灵印记和精神图景 渴望 互惠行为
1、内在世界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辐射勇气、信心和力量。人格魅力、活力 2、和谐的内在世界=

第一课生命的意义及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一课生命的意义及人际关系的建立
ჩɺ 同理心练习
Ұɺ一团乱,开会时每个人都争先恐后要抢着发言,大家都太自我中心了,没法听别人的意 见。 你觉得这个会让你很____________________,几乎不想去开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ɺ和太太吵架了好几个星期,我 想到每次她那种得理不饶人的嘴脸,就后悔当初娶了她! 跟太太吵完架心里觉得很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这个婚根本结错婚了嘛!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ɺ倾听:倾听时常有三种反映 1. 评估 2. 肤浅的倾听 3. 以反映表示积极倾听 (1) 倾听的终极证据乃在于「反映」,表示了解 (2) 了解、注意对方的谈话内容、非语言的讯息及声调等。 (3) 与对方的感觉认同,以及认同由此感觉而引发的经验与行为。 (4) 把自己对受助者的情绪,和情绪来源的了解与对方沟通,并不是去评估对方说些 什么,而是表明你了解对方的参考架构。
ᡕɺ怒由何来 Ұɺ天生 ೋɺ学习 ࡾɺ自尊会影响怒气 ࢛ɺ极端疲倦 ‫ޒ‬ɺ极端的尴尬,失去自尊、面子时 ࿡ɺ极端的挫折 ࣣɺ遭排斥、被拒绝
‫ޔ‬ɺ如何处理怒气 Ұɺ正确的处理方式 1. 提防怒气要发作啦! 2. 面对自己内心的怒气,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清楚每人须为自己的情绪、行为负责 任。 3. 表达出来(正确、积极、有效的沟通) 4. 同理心 5. 以建设性的方式化解 6. 正在气头上时你可以… ೋɺ错误的处理方式 1. 肆无忌惮地发泄 2. 藉暴力发泄 3. 压抑
ໍe作业
2 人际关系 第一课_第七课 全部课程
ɓe请将下列20处经文予以分类,找出神在人际关系上的心意为何?(可以自行再增加) 诗34:14,太5:9,太6:14,太6:15,可9:50,约13:34,约15:12,罗12:18,罗14:19,林 前7:15,弗4:3,弗4:32,西3:12,西3:13,多3:2,来12:14,彼前3:11,约一3:11,约 一4:7,约一4:12

因果是没法改变的

因果是没法改变的
如果不认假做真,恢复本来了,(就会发现世间因果)压根就是虚幻的,根本不存在。
不要说受果,连造因都没造过,还受什么果?
问:无因果?
答:
无因才无果。这并没有违背因果(规律)。
连你造的因都是虚幻的,还有实报可受吗?有实际的报应可受吗?你造因是实际的,才有实际的报应可受。你知道吗?认为(因果)是实际的,那是心外有法啊!心外有法不是佛法,是外道啊。
(因果)是虚幻的,造因都是虚幻的,他能受实报吗?也是虚幻的!
但是,造虚幻的因,你就不可能不受虚幻的果报,所以说因果定律是铁的。你只要造了虚幻的因,就要受虚幻的果报。
梦醒了,(因果报应都是)梦里的事儿,别谈有没有了,别说受不受报了,也别说造不造因了。连那个造因都是梦里的事儿。
梦醒了,比如,梦里(你)一直在狗群里,是一只狗,梦醒,哪是狗啊!原本是人啊。别再去想狗的事了,和你没关系了。
因果是没法改变的,但它是虚幻的啊?!虚幻有虚幻的规律,虚幻并不等于杂乱无章,毫无规律。虚幻里没有偶然(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虚幻有虚幻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因果律。
——2010年 齐老师主七开示视频 05
齐志军老师 心中心修法开示精粹
【摘要】因果是没法改变的。你只能说,因果是梦境,它是虚幻不实的。它是个假相,(如果)你认假做真了,根本就没法改变。
问:那因果总得改变啊!您比如说我修法(需要福报)……
答:
因果是没法改变的。你只能说,因果是梦境,它是虚幻不实的。它是个假相,(如果)你认假做真了,根本就没法改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理)三月三,又到长春观.

(整理)三月三,又到长春观.

我拜过的师傅(2015-06-21 20:37:22)我拜过六位师傅,三位佛家的,三位道家的,因为佛法僧三皈依,拜了一位佛家庙里的师傅,出版《西游记金丹揭秘》,为了感谢丘处机祖师,拜了长春观的方丈为师。

四位在家的师傅对我影响巨大,虽然不像过去人跟着师傅学,也许只是一句话,却是根本性的受用。

两位在家的佛家师傅是黄念祖和方于二位教授居士,黄念祖教授是没见过面心里臣服的师傅。

他讲的妙明真心,让我走进了佛法;方于教授正式拜过,接受过她的灌顶。

两位在家的道家师傅是太极门传人陆锦川先生和天元丹法传人熊春锦先生,二位都是著作等身的道医名家。

陆老师打开了我的唯物主义以外的世界,熊老师让我走进了《道德经》。

怀着对师傅们的愧疚,我在收集师傅们的资料,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明则信深,信深则行专,行专则功纯,功纯则真显。

这是我家的对联,是黄老师的师傅夏莲居先生的语录,是我的座右铭。

最初,我只知道前半部分,供奉了20年我已经知道了后半部分,并且全部做到了。

我深知明理的好处,明白了本心的道理,就会走进本性世界。

这个玄妙的世界,是因为明理而信深,才能走进去的。

信的浅、虚、假,人心当道都无法靠近本性。

对给人起死回生力量的大道深信不疑,写书、画画探索道这样的专一行为,已经延续了多年,并且越来越专一。

之前以为功纯是功夫纯熟,现在知道是因为自然专注,心灵之光已经自然凝聚,只有法身才能做功,从幼稚到老练地在无形中为众生服务,叫功纯。

真显,也不仅是一个虚像的显化,而是道融汇在万物中,所有生活细节,都是对心灵之光所化生能量的水平的验证。

理明则信深,信深则行专,行专则功纯,功纯则真显。

这一句话,我受用了20年,数百人跟着我受益。

四位师傅都是德、才、能、貌全面具足的教授,世纪才子、才女。

他们也不仅是他们自己,还包含着他们的师傅,这两天我在收集黄老师师傅们的资料时,我几乎旋晕了,真是高山仰止。

佛学界的显宗密宗的几座高山,都和他有关。

来人都说我家佛堂能量场很强,我今天才知道,我供了黄念祖先生的著作和照片20年,发现老师的师傅更了得,一个个都是大菩萨像。

心中心灌顶老师齐志军开示1

心中心灌顶老师齐志军开示1

齐老师2010年6月19日群聊谷海杰发表于2010年06月21日 14:22 阅读(2) 评论(0) 分类:齐老师答疑举报2010年6月19日齐老师群聊记录1、齐老师您好:请问如何能做到‘学佛和做生意不冲突’?因为做生意要说一些违心的话。

*呵呵!我是学佛的,你跟我可别说违心的话啊!每天做晚课忏悔可以吗?哈哈!亏你想得出!弟子愚钝请老师明示。

我若说话不中听,你能原谅我吗?没事老师,弟子敬听。

有你这个“敬”字,我不敢说了。

呵呵!我是学佛的,你跟我可别说违心的话啊!---你要说什么我猜不出来,但这段话我是听懂了的。

弟子如有冒犯实属无意,请老师见谅!弟子渴望老师开示。

*哎呀!这我就更不敢说了。

(B: 要么做生意,要么学佛. )*咱不说学佛,只说做生意。

真的是“无商不奸”,没有例外么?2、齐老师您好!愚学曾经于百座中的第六印的大拇指搞反变成了右大拇指压在左大拇指上(有3座是这样的)如何是好?再坐三座六印。

现在第2轮已经快满,是在在百座后?还是即刻补上?*两轮后补上。

3、齐老师,坐上咒听不太清,好像是轻昏的感觉,是努力提起,还是不管他?时间久了自然能清晰明了。

“清晰明了”竟然也能成了障碍!4、尊敬的齐老师你好!弟子在百座中修心中心第三印第七座后的白天去办事,在路上行走时,突然人身顿失。

什么都出现白亮白亮的。

知道了。

好像过了几秒钟。

又恢复了。

这时心里特别清净。

当时也回光照了,明白世界确实是虚妄,也明白了自性本来清净,无有一法可得,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法。

再看经也明白了许多。

这样算不算开悟了?请齐老师慈悲开示。

*说你开悟是害你,说你不悟埋没你,怎么说好呢?5、齐老师您好:请问打成一片是几地菩萨?或者什么经里有细说初地到十地的区别?你读读《楞严经》吧。

6、齐老师您好!有人说心密上师未指定“四祖”,现在传心中心法的老师都是老人在世时指定的“代师传法”者,老人已经圆寂了,“代师传法”应该不存在了!您怎么看?只要心中心法存在,还能传给应机者,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2年冬季.第一集)对治昏沉——对抗入定过于较真儿的结手印怎样才能结的好第二印痛,没有规律什么样的人容易当面错过睡觉会影响下一座吗---------------------------------------------------------------------------------问:老师好!我今天打二座时有一半的时间是昏沉的。

出声念也赶不走。

三座前吃片去痛片把窗帘打开强光打座才没困。

请问老师还有什么方法对治昏沉。

答:有一种情况是昏昏沉沉的,初步入定了,这叫“初定昏昏,久久则明”。

但经常被看成昏沉了。

师尊元音老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开示是:手印还在,就不是昏沉,而是昏沉定,是昏昏的入定了。

你的手印是什么情况?问:手印是倒的,没散。

答:手印倒,打坐的姿势不是很好,手印也可能会倒。

但我们对于姿势要求不高,没有强调去纠正。

师尊元音老人就说过,垫个枕头吧,有个东西垫住,手印就倒不下去了。

刚才你说手印倒了但没散,这就不一定是昏沉了。

问:像是在打盹。

答:哦!如果你一定认为是昏沉,那就跟它抗争吧!你可以一直对抗入定,但那太累啦。

问:今天是打七的第一天,第四印手腕痛,像抽筋似的,只好忍着。

坐中妄想多。

和老师汇报一下。

答:关于手印的痛,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结手印过于拿捏较真儿,太钻牛角尖了,总想着手印结不到位会怎么怎么样。

你捏的那么紧,时间长了肯定会痛的。

另一个是“痛乃消障,障消则慧开”,这是老人讲的。

问:我散乱的严重,痛的厉害。

答:只管持咒,别管入定不入定。

这就包括了别管散乱不散乱,散乱就是不入定嘛。

别理会这些,你只管持咒,就这么简单的事。

如果追求入定,特别厌恶散乱,反而会弄的很难受。

本来很简单,只管持咒,就这么简单的事,结果弄得挺不好办。

一有“入定、散乱”这些思想干扰,弄得心里很难受。

没必要这么难受。

坐着就轻松自然持咒。

没别的事啊,怎么这么多事啊!搞那么多概念,在坐上打妄想,持咒也受影响,没必要啊!不要管妄想,不去消灭它,只管持你的咒。

你想得那么多,本来很直接的事被弄得那么复杂。

本来很简单,都给不必要思维搞复杂了。

问:齐老师;二印大拇指按在无名指指甲上吗,时间长了,松到手肚上了,算不算散印了啊?答:这个问题经常听到,因为流传一种说法——盖满。

实际上,人的手指结构不一样,盖满固然很好,但是有的人无名指较短,拇指接触到无名指的指甲就不错了。

挨着无名指的指甲,不要跟别人攀比“盖满”了。

手印是不能结错的,但是呢,你也不能过于较真啊?比方这个“盖满”,《佛心经》里没有这么说啊!但是盖满也不是不好,盖满固然很好啊。

好,就在那个好上较真,才有那么多事。

应该是这样的——大拇指并拢,接触到无名指的指甲。

问:这次结二印比平时疼得厉害。

答:痛,没有固定的规律。

什么时候厉害,什么时候不厉害,没有固定的规律。

有波动性,有时痛有时不痛。

大致方向是,以后越来越不痛,也不是绝对中间没有比以前厉害的,有波动性。

知道了这些,就别在这上头做文章了。

感觉到点啥,就去在乎啥,要是这样,打一千座也不会有啥消息。

为什么没消息?因为太在乎消息,太在乎就没消息了。

问:在坐上,在妄念即将出现的瞬间,念头还没展开,(也就是类似于网上压缩文件虽没打开,但知题目,)就明白是那方面的妄念。

于此同时,无需持咒,无需去断。

在这警觉的同时,妄念即灭。

我理解这就是观照。

对吗?答:坐上不要研究这个了,只管持咒,不管妄念,不去明白它了。

观照是说坐下,坐上根本不考虑观照的事。

坐上只管持咒,不管观照的事。

非常简单,坐上只管持咒。

坐下只管去截断你那没用的东西(妄念),起个假名叫观照,也不像你说的这么复杂,就是坐下也不像你说的这么复杂。

那些思维没用,截断它就是观照。

用什么方法截断都可以,都很简单,都是人为的搞复杂了。

其实,坐上坐下都很简单,一条直路直通解脱道。

一搞复杂反而走的慢了,或者当面错过。

因为你弄太复杂了,很容易当面错过。

问:老师,一座和二座、二座和三座之间休息时不应睡觉吧,睡觉会影响下一座吗?我还是指的怕昏沉。

答:应该是不睡觉。

为什么呢?因为是下午四点下坐之后,你可以倒头便睡。

就像现在,其实是睡的时间。

吃点东西什么的,也不是不可以,别占太多的时间。

一直睡到零点,再打坐就有精神。

如果早起四点下了坐,困,睡觉,昏昏迷迷的,六点上坐了接着睡。

到十点下坐了,接着睡,精神养足了。

第三坐下坐以后,就是睡觉,也睡不着了。

养足精神了,睡不着了,刚好弄颠倒了。

但是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他不那样就不行。

我们说啊,原则是原则。

对于个别情况不说过头话。

个别情况下,不能拿那个原则,当过头话说。

我们讲的是,早起四点到六点,上午十点到十二点之间,它的内容是先吃饭再经行。

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2年冬季.第二集)(2012-11-29 20:08:14)转载▼标签:杂谈错过了开悟的机会有什么灵知不灵知的“开悟”“没开悟”能直接说吗还不如以净土为归-----------------------------------------------------------------------问:昨天打坐,象一座山突然崩了,身心世界顿时都没有了。

可惜我当时没有没有认着,错过了开悟的机会。

答:说到“认着”,咱们听听佛是怎么说的。

《楞严经》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再看《金刚经》怎么说,《金刚经》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上面这些是佛说的。

老人也是这么讲啊,老人对没有见性的人非常强调“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你一肯肯定,那就是当人的佛性。

但老人说到最后是说归无所得,对于执著于此的,老人大声呵斥:“有什么灵知不灵知的!”古禅师也是这么说话啊:“认着便瞎!”像这类对话:我认的这个对不对?老人说:对。

这类对话你要是在老人的开示里能找到,我刚才说的全错。

老人的开示有这样的吗?老人是鼓励不肯见性的人去大胆地无障碍地离开有相,体认无相。

但是无相能关得住吗?还用再开吗?能赶得走吗?还用再留吗?这就是一转身的事,在这儿若不能转身,还不如干脆利索地直接以净土为归。

你若这么说:“我听不懂这些,你就直接跟我说吧,是见性就说是,不是见性就说不是”。

这我还没法说“是”,也没法说“不是”。

我们说明心见性,说开悟,都不会那么说话,都不会说你开悟了,或者说你没开悟。

不仅不能说开悟了,连你不开悟这话都不能说,说了也一样是犯忌讳的。

如果你接受不了上述这些,那真不如直接以净土为归,以一千座为基础,以这一千座的真实密力垫底,靠一句佛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样说就谁都能听懂了,这样最好。

咱们不说智慧是不是能达到,只说心态,什么样的心态直接以净土为归最好呢?上面的说法,不知道你是不是越听越糊涂,如果越听越糊涂,那就应该直接以净土为归。

你如果说,不不不,我不是越听越糊涂,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那另作别论。

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2年冬季.第三集)(2012-12-02 22:40:48)转载▼标签:齐志军心中心打七开示印心精舍下座就睡觉可以吗座上瞌睡把生物钟调过来经行就是活动活动------------------------------------------------------------------------问:一座和二座,二座和三座之间休息时不应睡觉吧,睡觉会影响下一座吗?答:活动活动,来回走走,不能睡觉。

但有些人适应不过来,那也没办法。

原则是不能睡觉的。

问:我明天零点开始打七上坐,假如打瞌睡怎么办呢?把眼睛睁起打坐?答:你要是自己打坐,把眼睛睁开大声念咒完全可以,因为不影响别人。

要是集体打七就不好办了,因为你大声念咒,别人被你惊吓了也不大好。

零点上座打瞌睡,这现象太常见了。

那是因为四点以后没睡好,一直熬着一直打妄想,熬着干干这,干干那,再横向联系互相交谈,所以打七现场禁止横向联系。

跟我说话不算禁语,你们互相之间是不允许说话的。

你们平时的生活规律,看电视都看到十一点,零点要睡觉了,现在还按那个规律要起来打坐了,怎么会不打瞌睡啊。

那就得跟它做斗争,把这个时间表调回来。

就是睡不着也躺着。

躺着也睡不着,那你就躺着休息。

过几天适应了,下午下座以后就困啦,这个时候就很好,睡到零点左右醒了,精神很足,这以后就好了。

这就是把生物钟调过来了。

当然以前也有别的说法,我把以前的说法,遇到的都跟你说一说。

以前有这样说的:睡了反而不容易困。

也就是说,四点到六点我睡一小会儿,到六点上座反而不容易困。

这个说法一来了呢,就成了这样了:四点起床、吃饭、睡觉。

到六点以前经行上座。

上座以后到十点下座,吃饭睡觉。

到十二点之前,就是十一点四十、十一点五十再经行,再上座,下午就有精神了。

其实座上也在困呢,坐着打盹。

经过实践发现那样不行,应该是长时间休息才能休息透。

下午四点睡觉,早晨四点,和上午十点不允许睡觉,经行!这样过几天就过来了,下午就困了。

原来下午不困,是因为座上都睡过了,下午当然不困了。

问:老师经行要的了那么长时间吗?在进行下一座之前可以干什么呀?答:打七是专门打坐的啊!还干什么啊?经行也不是要赶什么任务,就是活动活动。

问:两个小时呢,活动不了那么长时间呢?答:它不是光活动,不是还要吃饭嘛,快上座之前还要去去厕所什么的!我在现场遇到的情况是,时间总觉得不够用。

他们下坐要吃饭,用不了半小时吃完饭,然后就转一转,转不了几圈就快到十一点半了,就该准备上坐了。

这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呢!如果你就是不愿意经行,也可以做做广播操,打打太极拳,你爱干什么干什么。

吃完饭窝着不合适,打那么长时间坐,窝着也不合适。

活动活动放松放松而已,不是紧张的任务。

齐老师网络主七开示(2012年冬季.第四集)(2012-12-05 14:27:45)转载▼标签:打七开示心中心齐志军印心精舍持咒时嘴是什么样的下座就要立即吃饭吗睡不着怎么办---------------------------------------------------------------------问:老师,持咒嘴要闭着的吧?但有时发现有点张开的!答:我们根本就不关注嘴!我们所说的嘴唇微动,不是要你去关注嘴唇,它是帮助你听到的。

心念耳闻,咒语是听到的,不是嘴念出来的,不要太在意嘴了。

连身心世界都没有啦,都要化空,哪还会有嘴啊!我们听见的咒语也不是在你身体里,假如你不能空掉身体,咒语最好是在身体外。

听见咒语在身体外,你的身心世界才容易化空。

你执着在嘴上,身体就一直有着啊!假如你非要在这较真,那你就只管念,连这心念耳闻都不管了,那也比这样拿捏较真强啊!问:老师,是每座下坐后就吃饭吗?答:每一座下座后吃饭,是这样的。

吃饭有个消化时间,假如吃饭太晚了,都没有消化,你坐上要不要去卫生间?所以一般下座先考虑吃饭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