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普

合集下载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第32页
皮肤基础知识
二、皮肤类型划分及判别方法
(一)怎样判别皮肤类型
•判别皮肤类型四种方法: •3、仪器检测法 • 即以专用皮肤检测仪,对皮肤类型和皮肤性质进行检 测方法。
(2)面部臃肿、多脂肪、下垂 成因:体液循环不畅,脂肪堆积。
(3)毛孔粗大、皮肤粗糙、角质层增厚变硬、暗 疮印
成因:油性肌肤,生长暗疮期间护理不
妥,印痕肌肤。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第27页
皮肤基础知识
二、皮肤类型划分及判别方法
(一)皮肤类型划分 4.身体及身体皮肤
(1)身体肥胖 成因:缺乏运动,遗传,体液循环不畅、
油性皮肤
特点: 毛孔粗大,皮纹较深;肤色较低深,油腻发亮; 易生暗疮、粉刺、青春痘;不轻易起皱,对刺激不敏感。
成因: 油脂分泌旺盛;清洁不妥,洗面奶选择不正确; 睡眠不好;贪吃油炸、高脂肪食物。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第11页
皮肤基础知识
二、皮肤类型划分及判别方法
(一)皮肤类型划分
•混合性皮肤
• 特点: 同时含有油性和干性皮肤特征;多发生于20-35 岁之间。
(二)皮肤从属器官
1、毛发、毛囊与立毛肌
全身除手掌和足底外,均长有毛发,细小称 汗毛,粗大均以生长部位命名。
毛根在皮肤内被一管状囊鞘所包围,这囊鞘
叫毛囊;在毛囊一侧有一束斜行平滑肌叫立毛肌, 些肌肉受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可使毛发竖立 引发皮肤呈鸡皮现象。
2.汗腺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第7页
皮肤基础知识
成因:日晒、荷尔蒙分泌失调,怀孕,
口服避孕药或是生活无规律、精神压力大造成。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第14页

皮肤科宣传小知识

皮肤科宣传小知识

皮肤科宣传小知识一、皮肤的结构与功能1. 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仅在手掌和足底较厚皮肤存在)、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基底层则是细胞的生发层,不断产生新细胞并向表层推移。

真皮主要由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等组成,赋予皮肤弹性和韧性。

其中还包含血管、神经、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结构。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起到缓冲、保暖等作用。

2. 功能保护功能: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屏障,防止机械性损伤(如摩擦、撞击)、物理性损伤(如紫外线、电流)、化学性损伤(如酸、碱等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入侵。

调节体温: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散热,以及皮下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体温。

感觉功能:皮肤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能感受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多种感觉。

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脂腺分泌皮脂,滋润皮肤和毛发;汗腺分泌汗液,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吸收功能:皮肤能够有选择地吸收一些物质,如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被皮肤吸收,这也是护肤品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一。

二、常见皮肤疾病1. 痤疮病因: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因素有关。

症状: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出现粉刺(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形性皮损。

预防和治疗:预防方面,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破坏;饮食上少吃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等)、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异维A酸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可配合光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2. 湿疹病因: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如过敏原、气候变化、化学物质刺激等)、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有关。

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苔藓样变等多形性皮疹,可对称分布,边界常不清晰。

皮肤专业知识大全

皮肤专业知识大全
年龄增长、重力作用、缺水等因素导致皮肤弹性和紧致度下降,形成皱纹和松弛。
解决方案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适度运动等;使用紧致和抗氧化的护肤品;进行激光治疗、注射 美容等医学美容手段。
03 皮肤护理与保养
日常皮肤护理
清洁
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 ,早晚各一次,注意T区的清洁

保湿
洗完脸后,及时使用适合自己 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的水分 。
解决方案
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选择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 激性的化妆品。
皮肤色斑
皮肤色斑产生的原因
紫外线照射、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导致黑色素细胞活跃 ,形成色斑。
解决方案
避免紫外线照射,使用防晒霜;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白淡斑 产品;进行激光治疗等。
皮肤松弛与皱纹
皮肤松弛与皱纹产生的原因
04 皮肤疾病与治疗
常见皮肤疾病及其症状
痤疮
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皮肤上 的红色丘疹、脓疱和结节,常伴有疼 痛和瘙痒。
湿疹
一种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红 斑、水疱、糜烂和渗出,常伴有剧烈 瘙痒。
银屑病
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 上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 屑,可伴有瘙痒和疼痛。
皮肤专业知识大全
目录
• 皮肤基础知识 • 常见皮肤问题及解决方案 • 皮肤护理与保养 • 皮肤疾病与功能
结构
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表皮层是皮肤的最外层,具有保护、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 功能;真皮层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维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皮下组织则储存脂肪,起到保温和缓 冲作用。
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产生的原因
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如化学物质、紫外线、花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痒、 刺痛等症状。

皮肤专业基础知识

皮肤专业基础知识

皮肤专业基础知识一。

认识皮肤①: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活跃的器官之一,覆盖于人体的表面。

成人的皮肤面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体体重的16% 。

②:眼部的皮肤是最薄的,而以手掌及脚掌的皮肤为最厚。

③:皮肤具有弹性及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新陈代谢促使皮肤不断重现生机。

皮肤的基本构造①:胶原纤维,②:网状纤维③:弹力纤维④:基质⑤:细胞二。

皮肤的分层,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另外皮肤还有一些附属器官(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先说表皮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覆盖全身,有保护的作用,表皮的平均厚度为0.07到2毫米表皮没有血管,但有很多细小的神经末梢,能感知外界的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冷觉,热觉,压力觉等感觉.现在说真皮,真皮位于表皮深层,向下于皮肤组织相连,于后者无明显界限,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其内分布着各种结缔组织细胞和大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

结缔组织细胞以成纤维细胞和肥大细胞较多。

真皮的厚度不同,手掌、足底的真皮较厚,约3mm以上,眼睑等处最薄,约0.6mm。

一般厚度在1—2mm之间。

真皮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皮比表皮厚,主要有结缔组织构成。

真皮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基质等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还有神经和神经末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肤的附属器现在说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属于间叶组织,主要组成成分为脂肪细胞、纤维间隔和血管。

此外,皮下组织内尚分布有淋巴管、神经、汗腺体以及毛囊(乳头部)。

脂肪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约为94微米,打折可达120微米。

胞质内充满脂质、少数线粒体和较多游离核糖体,胞核挤向边缘切变扁平。

脂肪细胞聚集,想成大小不一的脂肪小叶,其间以纤维间隔为界(脂肪小叶间隔)。

皮下组织内富有血管,由小叶间隔小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伸入脂肪小叶并围绕着每个脂肪细胞。

《皮肤病科普》课件

《皮肤病科普》课件

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皮肤病相关知 识,提高防护意识。
对于已患皮肤病的患者,家庭成 员应积极配合治疗,提供心理支
持。
家庭中如有宠物,应注意宠物的 卫生和防护,以防交叉感染。
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 避免含有酒精和香料的化妆品 。
根据皮肤类型选择护肤品,如 干性皮肤选用滋润型产品,油 性皮肤选用控油型产品。
注意护肤品成分,避免过敏源 。
避免接触过敏源
了解自己的过敏源, 尽量避免接触。
避免饲养可能引起过 敏的宠物。
注意室内卫生,保持 空气流通,减少尘螨 和霉菌滋生。
家庭护理与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痤疮的病因可能包括皮脂过多、毛囊内细菌增多、炎症和荷 尔蒙变化。症状可能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治疗痤 疮的方法包括使用减少皮脂的洁面产品、外用皮肤炎症, 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鳞屑 。
详细描述
银屑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 括遗传、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症状 可能包括皮肤上的红色斑块、鳞屑和 瘙痒。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使用药 物、光疗和生物疗法。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涂抹药膏、药水等,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 症状。
注射药物
针对严重或顽固性皮肤病,可采用注射药物 进行治疗。
口服药物
通过口服药物,对全身性皮肤病进行治疗。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根据皮肤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 药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光疗与激光治疗
UVB光疗
用于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病, 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PUVA光疗
结合使用光敏剂和长波紫外线照射, 治疗某些皮肤病。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能量对病变组织进行精确治 疗,如脉冲染料激光、点阵激光等。

皮肤的专业知识

皮肤的专业知识

皮肤的专业知识皮肤的结构一、皮肤的定义皮肤是位于人体表面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一种组织。

覆盖于人体最外层,对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人的皮肤面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体体重的16%二、皮肤的分类中性皮肤是最好的皮肤,皮肤的纹理细腻,有光泽、有弹性、皮脂膜适中呈弱酸性,ph值在5—5.6之间,皮肤不油不干水油平衡。

缺点:越好的皮肤越不好保养,易变为干性或油性。

干性皮肤的纹理细腻、皮肤没有光泽、没有弹性、皮脂膜较薄,呈酸性,ph值在4.5—5之间,皮肤干燥缺水。

缺点:易长老化皱纹、易缺水过敏油性皮肤是不易衰老的肌肤,毛孔粗大、皮肤油亮有光泽、有弹性、皮脂膜较厚,呈弱碱性ph值在5.6—6.6之间,油脂分泌旺盛。

缺点:皮肤黑粗黑黄易长青春痘及疤痕混合性皮肤是最常见的皮肤,占人群的80%,全脸“T”字部位偏油,两颊及眼周偏干。

缺点:口周、眼周易长皱纹、脸颊易长斑问题性皮肤(1)斑(2)皱纹(3)痤疮(4)过敏(5)眼袋、黑眼圈斑:斑分为:活性斑和定性斑。

活性斑受外界光照和内分泌等因素影响颜色深浅会变化,是可以祛除的,如:黄褐斑、日晒斑、妊娠斑;定性斑是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变化的,一旦祛除是不会再长出来,如:雀斑、老年斑、色素痣、黑变斑。

形成外因:长期紫外线照射、使用不当的化妆品、外界刺激擦伤、皮肤长期干燥缺水;内因:内分泌失调;精神: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神经功能紊乱;光效反应:抗生素药、避孕药、贝壳、海藻、香菜、胡萝卜;疾病:肝肾功能不全造成血液循环减慢、代谢不良、糖尿病会使整体功能下降造成代谢不良、甲状腺分泌过多使骆胺酸酶活跃使色素增加、自然衰老使新陈代谢机能降低。

保养:注意防晒、导入精华素抑制色素分泌,分解黑色素、合理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吃富含vc的食物和水果。

常识:(1)鱼尾纹长斑:甲状腺免疫力低(2)眼下长斑:女性荷尔蒙失调、子宫疾病、或吃避孕药(3)脸颊长斑:肝脏虚弱、紫外线照射、失眠(4)嘴角周围长斑:妇科疾病皱纹皱纹分为:真性皱纹和假性皱纹。

皮肤结构基础知识分层及讲解

皮肤结构基础知识分层及讲解

皮肤结构基础知识分层及讲解
皮肤一共分为3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一、表皮层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由外向内可分为以下五层:
1、角质层:是表皮外层的组织,同时角质层也是皮肤的保护层,当角质层变薄的时候,肌肤容易出现敏感、泛红等情况。

日常应选择温和的洗面奶对脸部清洗,以免过度清洁造成角质层过薄。

2、透明层:可以起到防护、减少摩擦的作用,在手足部位更为明显。

3、颗粒层: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可以折射光线,对于紫外线有抵抗的作用。

4、有棘层:连接着基底层和表皮层,是表皮的营养供应站,不仅可以保存水分,还能让肌肤保持弹性盈润。

此外,棘细胞层中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感知外界各种刺激。

5、基底层:表皮层的最底层,含有增殖、分化的表皮干细胞,能起到再生修复的作用。

此外,基底层含有基底母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是产生色素的直接来源。

二、真皮层:真皮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由胶原蛋白构成,当真皮储水量多的时候,胶原蛋白含量也会更高,可以说,真皮层是日常护肤的重点。

三、皮下组织:又称为皮下脂肪层,含有血管、汗腺、毛囊等,有储存能量、保温的作用。

七年级科学皮肤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皮肤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皮肤知识点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仅仅具有保护和感知功能,还与身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作为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了解有关皮肤的知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保护皮肤,预防疾病,同时也能学到更多关于人体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学到七年级科学必备的皮肤知识点。

一、皮肤的结构皮肤由三个层次组成,分别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其中表皮是最外层的层次,具有抵抗外界污染和伤害的作用,真皮是中间层次,含有许多血管和神经,在抵御感染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最内层是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和结缔组织的存在,可以起到隔热和保温的作用。

二、皮肤的功用皮肤的功能非常复杂,既有保护身体的作用,也有与免疫系统等其他系统紧密相关的作用。

具体来说,皮肤可以帮助控制体温,防止水分流失,还可以分泌油脂和汗液,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此外,皮肤可以检测外界刺激,像疼痛、温度和触感等等。

三、如何保护皮肤保护皮肤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避免皮肤过度暴露于太阳下,还是选择适宜的化妆品,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建议:1、涂防晒霜:涂防晒霜可以有效减少太阳对皮肤的伤害。

在太阳光照强烈的地方,建议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霜。

2、少晒太阳:过度的太阳光照会伤害皮肤。

在强烈的阳光下,可以选择遮阳帽、太阳伞等防护措施。

3、不要吸烟:吸烟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加速皮肤的老化,所以请不要吸烟。

4、科学饮食: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维持身体健康,同时也有益于皮肤的保护。

四、皮肤问题虽然皮肤是非常强的器官之一,但仍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有些皮肤问题是非常普遍的,比如皮肤炎症、长斑、湿疹等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皮肤问题:1、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肌肤问题,可以是由过敏或其他刺激引起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湿疹。

在出现湿疹时,必须尽早采取措施,比如涂抹抗过敏药或外用激素等等。

2、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肌肤问题,可以是由过敏或其他刺激引起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湿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皮肤生理学
皮肤概论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重量:约4kg,占体重的5~8%
面积: 1.5-2m2
厚度:0.5-4mm,手掌、足底皮肤最厚约1-3mm,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5mm,表皮约为0.07-0.2mm,真皮约是表皮的10倍。

含水量:70%(占人体总含水量)
PH 值:身体整个皮肤PH值4-9,面部皮肤5.5左右
皮肤的基本结构
•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表皮组织学(上皮组织)
•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伸入真皮中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

功能:营养保湿、保护、免疫
表皮的基本结构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结构:20-30列扁平的角质细胞构成(无细胞核),排列紧
密,呈鳞片状。

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使
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皱裂现象。

低于10%就会感
觉干燥。

作用:(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
1、屏障保护: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伤害(抗酸碱、细菌),折射和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

2、保湿性:含有天然保湿因子(NMF),主要成分为氨基酸、乳酸盐、磷酸盐等,亲水性强。

正确认识角质层
透明层
结构:2-3列老化无核细胞,仅存在于手掌和脚掌处。

作用:
1、双向防水及物质通过的屏障带(磷脂类物质较丰富)
2、保持酸碱平衡。

颗粒层
皮肤的光泽度与通透感由此层来体现
结构:2-3列梭形细胞构成,排列紧密。

作用
1、屏障作用:减少皮肤水分的挥发(含丰富磷脂分子,疏水性强)
2、反射紫外线:晶样角质(含有一种透明角质的颗粒,可自行抵御紫外线照射15分钟)。

棘层
结构:4-8列多角形有棘突的细胞构成。

细胞间隙中有淋巴液流通。

作用:
1、供给皮肤营养和水分(淋巴液中有丰富的HA,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2、细胞分裂功能(靠近基底层的细胞有分裂功能)
基底层
结构:
表皮的最里层,是单层的立方形至圆柱形角朊细胞构成,还有少部分的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作用:
•分裂、再生、增殖功能,当皮肤受外伤时,如果基底细胞未遭破坏,经一段时间,皮肤
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不会留疤痕。

•保护功能: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保护细胞不受紫外线伤害。

(黑素细胞与角朊细胞数量之比为1:36)
•免疫功能:郎格罕细胞参与免疫监督,消除表皮肿瘤细胞,阻止皮肤病毒感染的扩散。

.感知功能:梅克尔细胞与神经末梢相连,具感知功能。

基底膜
•位于表皮的下突部份,和真皮层乳头互相连接,呈波浪起伏状。

•功能:
1、通透屏障作用
2、对表皮的支撑作用
3、表皮真皮的黏附作用
表皮的角化过程(新陈代谢)
由基底层的基底母细胞开始分裂,逐渐层层向上推移生长,不断的改变其形状和性质,最后到达角质层,形成无核角朊细胞,并自然脱落的过程称表皮的角化(也称为表皮的新陈代谢过程)
简言之就是角朊细胞的分化过程。

基底细胞分裂> 棘层> 颗粒层> 新的角质层形成
真皮层
真皮层
皮下组织
•由大量的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丰富的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神经网。

•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有明显差异,女性胸部、臀部皮下脂肪较多,使身体呈现特有的优美曲线。

皮下组织主要功能
1、对外来冲击起衬垫作用,以缓冲冲击对身体的伤害。

2、是热的不良导体和绝缘带,以防寒和保温。

3、高能量物质合成、储存和供应的场所。

4、特殊的网状内皮组织,参与机体防御反应。

5、塑造形体曲线。

6、美容。

皮肤的附属器
•包括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
皮脂膜的定义
•皮脂膜是由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和汗腺所分泌的汗水、角质细胞所生成的脂质,与空气中的氧气相混合,发生氧化作用,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呈弱酸性,可以抵抗细菌的侵害叫酸性保护膜。

•其PH值约围4.5¡ª6.5之间。

皮脂膜的功能
•供给皮肤滋润与光泽。

•防止细菌繁殖,使皮肤表面清洁、健康。

•皮脂膜中的油脂,能将多余的角质角解。

•中合皮肤酸碱度。

•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保持皮肤良好的呼吸作用,并能吸收大气中的天然离子。

皮肤的PH值
•在4.5-6.5之间,(化学中性7.0),
•(皮肤的生理中性:5.5)。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保护功能
•调节体温功能
•分泌与排泄功能
问题性皮肤成因及预防
(一)色斑皮肤
1、色斑的定义及分类:
因皮肤内色素增多而使皮肤上出现的黑色、黄褐色等小斑点,称之为色斑。

医学名称“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一般可分为:黄褐斑(妊娠斑、蝴蝶斑)、雀斑、晒斑、老年斑以及中毒性黑皮肤病等。

2、色斑形成的原因:
人体表皮下层分布有许多色素细胞,色素细胞经体内酪氨酸酶的催化、氧化而形成黑色素,皮肤内黑色素增多并不均匀聚集而形成色斑。

色斑形成的原因很多;
3、各种斑的形成
①、雀斑大多是遗传的原因;
②、黄褐斑和妊娠斑大多是因为内分泌与新陈代谢混乱造成的;
③、晒斑则是由于紫外线的影响;
④、老年斑是由于皮肤及体内色素代谢缓慢而造成的;
⑤、中毒性黑皮病主要是中汞、铅等重金属元素危害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