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护理分级指引

合集下载

分级护理服务内容

分级护理服务内容

分级护理服务内容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自理能力,遵医嘱制定护理级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2)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3)准确测量24h 出入量。

(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4)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点:(1)每2h 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4)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三级护理1、病情依据: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点:(1)每3h 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最新护理级别指南

最新护理级别指南

最新护理级别指南一、前言为了提高我国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最新护理级别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提供明确的护理级别划分和护理措施,以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二、护理级别划分根据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和护理需求,将护理级别分为五个等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和四级护理。

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监测、抢救的患者;手术后、分娩后或器官移植后需严密观察的患者;以及其他特殊原因需24小时专人守护的患者。

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需定期观察、监测的患者;手术后、分娩后或器官移植后需观察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需定期观察、监测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生活基本自理的患者;需给予日常生活照顾的患者。

四级护理适用于生活完全自理,需给予日常生活指导的患者。

三、护理措施根据护理级别,护理人员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级护理1. 24小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各项监测记录。

2.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必要的吸氧治疗。

3. 严格执行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护理操作。

4. 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安全,预防跌倒、压疮等意外事件。

5. 做好患者生活护理,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

一级护理1. 定时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各项监测记录。

2. 根据患者需求,给予吸氧、药物治疗、护理操作。

3. 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安全,预防跌倒、压疮等意外事件。

4. 做好患者生活护理,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

二级护理1. 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各项监测记录。

2. 根据患者需求,给予药物治疗、护理操作。

3. 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安全,预防跌倒、压疮等意外事件。

4.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级护理1. 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各项监测记录。

2. 根据患者需求,给予药物治疗、护理操作。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护理【一级护理】A级全麻术后,年龄在70岁或70岁以上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观察内容:1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患者意识情况。

3鼻腔填塞物在位情况。

4鼻腔出血,渗血情况及口中是否有新鲜血液吐出。

5合并其他疾病的有无特殊变化。

6颜面肿胀情况。

7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8病人主诉。

9观察排尿,排便的性质,颜色,气味,量。

护理措施1 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及物品,了解术中情况。

2 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全麻清醒,血压稳定后改为半坐卧位。

协助床上移动,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3 氧气吸入,心电,血压,血氧检测。

4 晨间护理,整理床单元,面部清洁和梳头,每日1次。

每小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遵医嘱合理安排药物的静点时间,顺序,滴速。

6 保持个人卫生,进食后漱口,给予口腔护理。

每日1次。

全麻清醒6小时后和局麻术后4小时协助患者进食水。

7 指导肥胖,老年人,肌肉松弛的患者学会张口呼吸。

加强夜间巡视,注意呼吸及意识变化。

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每日一次,给予面部清洁,口腔护理,足部清洁,会阴护理。

8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9 评估颜面部情况,口中分泌物及填塞物固定情况。

10 评估鼻腔渗血情况。

11 局部给予冷敷。

12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2小时1次,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

患者卧位舒适,保持良好的功能体位。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13排泄护理:需要时给予失禁护理或者床上使用便器,压疮预防及护理。

加强术后宣传,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14 心理护理。

15 床上温水擦浴每2——3日1次。

16 其他护理:需要时协助更衣,每周1次床上洗头,需要时指、趾甲护理。

B级:局麻术后6小时以内等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观察内容:1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 鼻腔填塞物在位情况。

3 鼻腔出血,渗血情况及口中是否有新鲜血液吐出。

4 合并其他疾病的有无特殊变化。

5 颜面肿胀情况。

观察护理分级管理在五官科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观察护理分级管理在五官科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观察护理分级管理在五官科的应用及对策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3T15:23:27.38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作者:鲁文岚[导读] 云南省景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护理分级管理在五官科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减少红灯次数,减少投诉率,提升满意率,值得推广。

云南省景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676299【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分级管理在五官科的应用及对策。

方法:纳入的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77例五官科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常规组(37)和分级组(40)。

常规组行五官科常规护理;分级组采用护理分级管理。

分析的指标:(1)护理满意度;(2)总红灯次数、人均红灯次数;(3)护理投诉率。

结果:(1)分级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满意率经X2检验显示P<0.05;(2)分级组总红灯次数、人均红灯次数更少,经t检验显示P<0.05;分级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常规组,X2检验显示P<0.05。

结论:护理分级管理在五官科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减少红灯次数,减少投诉率,提升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分级管理;五官科;应用;对策【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221-01五官科病人多,主要包括口腔、耳鼻咽喉和眼科护理三部分,病人病情复杂,在护理时根据病人病情危重程度差异进行分级管理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

本研究就护理分级管理在五官科的应用及对策进行探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的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77例五官科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常规组(37)和分级组(40)。

其中常规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13-85岁,年龄均值(48.73±5.13)岁。

青光眼、白内障、扁桃体、其他疾病分别12例、8例、8例、9例。

分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5-84岁,年龄均值(48.58±5.17)岁。

五官科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五官科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五官科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一、主班工作标准:1、交接班时能做到公物、急救药械齐全〜性能良好〜排列有序〜处于备用状态。

2、所有病员床头交接班〜掌握病区所有病员的动态变化〜了解病人的心理与身体状态。

3基础护理工作到位〜病员达到三短三洁〜无压疮〜卧位舒适、安全。

床单元整洁。

各种管道通畅〜标识醒目〜病房整洁、肃静。

4、处理医嘱准确、及时〜书写规范、整洁〜无涂改。

5、依护理级别巡视病房〜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能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理。

6、病历书写及时〜病员宣教到位。

7、参与危重病员抢救积极。

8、生命体征监测准确〜记录及时〜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无涂改。

9、负责擦拭的仪器应保持干净〜消毒登记及时。

10、费用结算无多记、少记、漏记〜做到账目清楚无误。

催费及时。

11、电脑操作熟练准确〜能独立完成班内工作。

12、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迅速准确。

13、书写护理记录时应用医学术语〜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出入量记录准确〜字迹清楚〜无涂改〜能按规定格式顺序书写。

14、查对医嘱准确无误〜登记及时。

二、辅助班工作标准:1、基础护理工作到位〜病员达到三短三洁〜无压疮〜卧位舒适、安全〜床单元整洁。

各种管道通畅〜标识醒目〜病房整洁、肃静。

2、优质服务须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3、转运病员时保证卧位安全舒适〜治疗有效。

4、护办室、治疗室清洁整齐〜物品摆放合理〜医疗废物分类准确〜毁形及时。

5、长期液体领取及时〜输液卡粘贴无误〜摆放整齐〜排列有序。

6、病房常规消毒工作到位〜有记录。

7、参与危重病员抢救及时、到位。

8、消毒隔离及时有序〜登记准确。

三、小夜班工作标准:1、交接班时能做到公物、急救药械齐全〜性能良好〜排列有序〜处于备用状态。

2、床头交接班认真详细〜掌握病区所有病员的动态变化〜了解病人的心理与身体状态〜根据病人需要进行护理。

3、基础护理工作到位〜病员达到三短三洁〜无压疮〜卧位舒适、安全〜床单元整洁。

各种管道通畅〜标识醒目〜病房整洁、肃静。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护理【一级护理】A级全麻术后,年龄在70岁或70岁以上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观察内容:1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患者意识情况。

3鼻腔填塞物在位情况。

4鼻腔出血,渗血情况及口中是否有新鲜血液吐出。

5合并其他疾病的有无特殊变化。

6颜面肿胀情况。

7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8病人主诉。

9观察排尿,排便的性质,颜色,气味,量。

护理措施1 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及物品,了解术中情况。

2 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全麻清醒,血压稳定后改为半坐卧位。

协助床上移动,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3 氧气吸入,心电,血压,血氧检测。

4 晨间护理,整理床单元,面部清洁和梳头,每日1次。

每小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遵医嘱合理安排药物的静点时间,顺序,滴速。

6 保持个人卫生,进食后漱口,给予口腔护理。

每日1次。

全麻清醒6小时后和局麻术后4小时协助患者进食水。

7 指导肥胖,老年人,肌肉松弛的患者学会张口呼吸。

加强夜间巡视,注意呼吸及意识变化。

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每日一次,给予面部清洁,口腔护理,足部清洁,会阴护理。

8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9 评估颜面部情况,口中分泌物及填塞物固定情况。

10 评估鼻腔渗血情况。

11 局部给予冷敷。

12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2小时1次,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

患者卧位舒适,保持良好的功能体位。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13排泄护理:需要时给予失禁护理或者床上使用便器,压疮预防及护理。

加强术后宣传,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14 心理护理。

15 床上温水擦浴每2——3日1次。

16 其他护理:需要时协助更衣,每周1次床上洗头,需要时指、趾甲护理。

B级:局麻术后6小时以内等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观察内容:1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 鼻腔填塞物在位情况。

3 鼻腔出血,渗血情况及口中是否有新鲜血液吐出。

4 合并其他疾病的有无特殊变化。

5 颜面肿胀情况。

五官科护理学常用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五官科护理学常用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五官科护理学常用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一眼科常用检查
表一视力检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远视力检查)
表二中心视野(平面视野)检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三色觉检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四翻转眼睑检查操作评分标准
表五眼压测量(压陷式)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二眼科常用护理操作表一滴眼药水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二涂眼药膏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三结膜囊冲洗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四球结膜下注射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五泪道冲洗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六剪睫毛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七热敷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三耳鼻咽喉常用检查表一鼻腔检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二口咽部检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三外耳道鼓膜检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四音叉检查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四耳鼻咽喉常用护理操作表一鼻腔滴药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二耳道滴药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三鼻腔冲洗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四咽(喉)部喷药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表五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摘要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摘要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护理【一级护理】A级全麻术后,年龄在70岁或70岁以上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观察内容:1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患者意识情况。

3鼻腔填塞物在位情况。

4鼻腔出血,渗血情况及口中是否有新鲜血液吐出。

5合并其他疾病的有无特殊变化。

6颜面肿胀情况。

7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8病人主诉。

9观察排尿,排便的性质,颜色,气味,量。

护理措施1 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及物品,了解术中情况。

2 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全麻清醒,血压稳定后改为半坐卧位。

协助床上移动,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3 氧气吸入,心电,血压,血氧检测。

4 晨间护理,整理床单元,面部清洁和梳头,每日1次。

每小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遵医嘱合理安排药物的静点时间,顺序,滴速。

6 保持个人卫生,进食后漱口,给予口腔护理。

每日1次。

全麻清醒6小时后和局麻术后4小时协助患者进食水。

7 指导肥胖,老年人,肌肉松弛的患者学会张口呼吸。

加强夜间巡视,注意呼吸及意识变化。

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每日一次,给予面部清洁,口腔护理,足部清洁,会阴护理。

8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9 评估颜面部情况,口中分泌物及填塞物固定情况。

10 评估鼻腔渗血情况。

11 局部给予冷敷。

12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2小时1次,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

患者卧位舒适,保持良好的功能体位。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13排泄护理:需要时给予失禁护理或者床上使用便器,压疮预防及护理。

加强术后宣传,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14 心理护理。

15 床上温水擦浴每2——3日1次。

16 其他护理:需要时协助更衣,每周1次床上洗头,需要时指、趾甲护理。

B级:局麻术后6小时以内等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观察内容:1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 鼻腔填塞物在位情况。

3 鼻腔出血,渗血情况及口中是否有新鲜血液吐出。

4 合并其他疾病的有无特殊变化。

5 颜面肿胀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