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第四章-电磁污染及其控制[课堂上课]

合集下载

【物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关键字】物理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

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试求出500 Hz、5000 Hz、10000 Hz的声波波长。

解: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解: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解: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空气密度1.2。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 m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 dB,(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

解:(1)按球面波考虑9.已知空气密度=1.21、空气声速=340。

若两不相干波在声场某点的声压幅值分别为5Pa 和4Pa ,问在该点的总声压(有效声压)和平均声能密度是多少?解:10.在半自由声场中,一点声源辐射球面波。

气温20℃、相对湿度20%。

在距声源10m处,测得10000Hz的声压级为100 dB,问100m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多少分贝?解:11.某测点的背景噪声为65 dB,周围有三台机器,单独工作时,在测点处测得的声压分别为70 dB、76 dB、78 dB,试求这三台机器同时工作时,在测点的总声压级。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控制》教学大纲习题要点:声压级、声功率级的计算;声压级的叠加;声压级的衰减计算。

第三节噪声的评价与标准1. 噪声的评价量2.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习题要点:响度级、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率和噪声评价数的计算第四节噪声控制技术概述1.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原则2. 噪声源分析3. 城市环境噪声控制第五节吸声与室内声场1. 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收特性2. 多孔性吸声材料3. 共振吸声结构4. 室内声场和吸声降噪5. 吸声降噪设计实例习题要点:吸声系数、混响时间和吸声量计算;吸声降噪设计计算第六节隔声技术(4学时)1. 隔声的评价2. 单层均质密实墙的隔声3. 双层隔声结构4. 隔声间5. 隔声罩6. 隔声屏7. 隔声设计实例习题要点:平均隔声量、临界吻合频率和插入损失的计算;隔声间、隔声罩和隔声屏的设计计算。

第七节消声器1. 消声器的分类、评价和设计程序2. 阻性消声器4.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5. 微穿孔板消声器6. 扩散消声器7. 消声器设计实例习题要点:消声量的计算;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的设计计算。

本章重点、难点:噪声的评价量;噪声的衰减;吸声、隔声和消声器的降噪原理及降噪量的计算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噪声的来源与危害;理解噪声的传播规律;掌握声压级、A 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评价数等噪声评价量的含义;掌握噪声级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和策略;掌握噪声在室内传播规律以及吸声降噪的降噪原理及其适用范围;掌握隔声间、隔声屏、隔声罩的隔声原理及隔声计算;掌握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型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及消声计算;了解吸声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第一节振动及其危害1. 振动的基本概念2. 振动的危害第二节振动的评价与标准1. 振动的评价量2. 振动标准习题要点:加速度级和振动级的计算第三节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1. 振动的传播规律2. 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第四节隔振原理1. 振动的传递与隔离2. 隔振的力传递率第五节隔振元件1. 金属弹簧减振器3. 橡胶隔振垫4. 其他隔振元件5. 隔振设计实例习题要点:金属弹簧减振器和橡胶隔振垫的设计计算第六节阻尼减振1. 阻尼减振原理2. 阻尼材料3. 阻尼减振措施本章重点、难点:振动的评价;振动的传递;隔振原理及计算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振动的危害;熟悉振动的传播规律和控制方法;掌握隔振的基本原理,会进行常见金属弹簧减振器、橡胶隔振垫等隔振元件的设计;熟悉阻尼减振的措施。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10lg 10lg1.74 2.4DI Q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2222,,,000,0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解:(1) 按球面波考虑、解倍频程F=0.3治理前响度指数分别为N 1=18(sone ),N 2=50(sone ),N 3=55(sone ),N 4=50(sone ),N 5=30(sone )治理后N 1=10(sone ),N 2=23(sone ),N 3=29(sone ),N 4=23(sone ),N 5=22(sone )治理前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前=55+0.3⨯(18+50+55+50+30-55)=99.4(sone)治理后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后=29+0.3⨯(10+23+29+23+22-29)=52.4(sone)响度下降百分率为N -N99.4-52.4=100%=100%47%N 99.4η⨯⨯=后前前(1) 0.199.79.98.37.6 6.58.47.2110lg 1010lg(1010101010101010)101.6()pi n L p i L dB ===+++++++=∑查图2-12其工作4h ,在86dB (A )的噪声下工作2h ,问谁受到的危害大?解乙接受的等效声级为甲为82db(A),所以乙的危害大。

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工程笔记整理4

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工程笔记整理4

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控制4-1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概述4-2电磁辐射的测量及标准4-3电磁辐射污染控制4-1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概述1 电场与磁场电场:电场是电荷及变化磁场周围空间里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电场具有通常物质所具有的力和能量等客观属性。

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称为电场力。

电场能: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对电荷作功(这说明电场具有能量)。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电场中各个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可用场中电荷受力强弱来表示,即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比值。

单位牛顿/库伦(或伏特/米)电场是个矢量,简称场强。

规定其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同。

2 电磁场与电磁辐射电磁场:由相互依存的电磁和磁场的总和构成的一种物理场。

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产生磁场,磁场随时间变化时又产生电场,两者互相作用,相互维系,形成电磁场。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

电磁波为横波。

空气中其速度恒等于光速,因此其频率与波长成反比3 射频电磁场交流电频率为100000Hz以上时,它的周围便形成了高频的电场和磁场,称为射频电磁场。

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射频电磁场分为远场和近场:近场(感应区):电场强度与电磁强度大小没有关确定关系;电场强度远大于磁场强度;电磁感应现象与场源密切相关。

远场(辐射区):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有固定关系;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相互垂直,且垂直于传播方向。

4 环境电磁污染及来源电磁污染是指天然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

污染途径分为空间辐射,导线辐射和复合污染三种。

天然电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

天然电磁污染对短波通讯干扰尤为严重。

人为电磁污染源包括:脉冲放电,如火花放电;工频交变电磁场,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输电线附近等;射频电磁辐射,如广播、电视、微波通讯等。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第四章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第四章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1.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电磁污染源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性?答:是指人类使用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而泄露的电磁能量流传播到室内外空间中,其量超出环境本底值,且其性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而引起周围人群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电磁污染源可分为自然电磁场源,人工电磁场源二类自然电磁场源分为大气与空气污染源自然界的火花放电、雷电、台风、寒冷雪飘、火山喷烟太阳电磁场源太阳的黑点活动与黑体放射宇宙电磁场源银河系恒星的爆发、宇宙间电子移动人工电磁场源分为核爆炸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和核动力对环境的污染核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其他辐射污染来源放电所致场源电晕放电,电力线(送配电线)高电压、大电流而引起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大地漏泄电流所造成辉光放电,放电管白炽灯、高压水银灯及其他放电管弧光放电,开关、电气铁道、放电管点火系统、发电机、整流装置……火花放电,电气设备、发动机、冷藏车、汽车整流器、发电机、放电管、点火系统……工频感应场源,大功率输电线、电气设备、电气铁道、无线电发射机、雷达……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线场、电气设备、广播、电视与通风设备的振荡与发射系统射频辐射场源,高频加热设备、热合机、微波干燥机……工业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理疗机、治疗机医学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家用电器,微波炉、电脑、电磁灶、电热毯……功率源为主……移动通信设备,手机、对讲机天线为主……建筑物反射,高层楼群以及大的金属构件墙壁、钢筋、吊车……2.电力系统、电气化铁道、电磁发射系统、电磁冶炼和电磁加热设备产生电磁污染的机理及特性是什么?试总结说明并加以比较。

(演讲)3.电磁波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天然辐射源的正常照射,由于技术发展是天然辐射源的照射增加,消费品的辐射,核工业造成的辐射,核爆炸沉降物对人群造成的辐射,医疗照射。

4.电磁辐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哪些?评价电磁辐射环境的指标(1)关键居民组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当量方法:在广大群体中选择从某一给定的实践中受到的照射剂量高于群体中其他成员组成特征组。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Physical Pollution and Prevention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课程学分:2 学分课程总学时:32 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验:0 学时,上机:0学时,实习0学时,课外:0学时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第6学期先修课程:环境工程原理适用专业:环境工程教材:《物理性污染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陈杰瑢,2007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课程主要介绍几种物理性污染,包括噪声污染、振动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光污染的产生、危害、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

通过教学使学生一方面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根据工程实际进行污染控制方案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0.5学时)(1)了解物理环境的基本概念(2)理解环境物理学及产生、发展和研究特点(3)掌握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第二节物理性污染及其研究内容(0.5学时)(1)理解物理学污染及其特点(2)掌握物理性污染的研究内容2.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第一节概述(1学时)(1)了解声音和噪声(2)理解噪声的特点与影响(3)掌握噪声控制的程序和主要方法重点:噪声控制的程序和主要方法难点:噪声控制的程序和主要方法第二节声学基础(3学时)(1)了解声波的形成和基本物理量(2)理解声音的频谱和波动方程(3)掌握声压级的计算和声波的传播特性重点:声压级的计算和声波的传播特性难点:声压级的计算和声波的传播特性第三节噪声的评价和标准(2学时)(1)了解噪声的标准(2)掌握噪声的测量和评价方法重点:噪声的测量和评价方法难点:噪声的测量和评价方法第四节吸声(3学时)(1)了解吸声降噪的基本程序(2)理解材料吸声和结构吸声的原理(3)掌握室内吸声降噪的方法重点:室内吸声降噪的方法第五节隔声(3学时)(1)了解隔声降噪的基本程序(2)理解单层匀质墙的隔声原理(3)掌握隔声罩、隔声间和隔声屏的隔声方法重点:隔声罩、隔声间和隔声屏的隔声方法第六节消声(3学时)(1)了解消声降噪的评价指标(2)理解阻性消声和抗性消声的原理(3)掌握消声器的设计方法重点:消声器的设计方法第七节有源噪声控制简介(1学时)(1)了解有源噪声控制的工程应用(2)理解有源噪声控制的原理3.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3学时)(1)了解振动的基本特性(2)理解振动的评价与标准(3)掌握振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重点:振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4.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3学时)(1)了解电磁辐射的污染及危害(2)理解电磁辐射防护标准(3)掌握电磁辐射的防护基本原则和防治技术5.第五章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3学时)(1)了解放射性辐射剂量学基础(2)熟悉放射性废物及防护标准(3)掌握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技术和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6.第六章热污染及其控制(3学时)(1)了解热污染和热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熟悉水体热污染和大气热污染的影响(3)掌握热污染控制技术7.第七章光污染及其控制(3学时)(1)了解光环境和光量度(3)理解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3)掌握光污染的防治措施四、课程考核(1)作业等:作业:6次;(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1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五、参考书目1、《物理性污染与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陈亢利,20062、《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孙颖,2008。

物理性污染控制第四章讲解

物理性污染控制第四章讲解

二.接地技术
1. 接地抑制电磁辐射的机理:接地分为射频接地和高 频接地。射频接地是将场源屏蔽体或屏蔽体部件内 感应电流加一迅速地引流已形成等电势分布,避免 屏蔽体产生二次辐射。高频接地是将设备屏蔽体和 大地之间,或者与大地上可看做公共点的某些构件 之间,采用低电阻导体连接起来,形成电流通路, 是屏蔽系统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等电势分布。
一.屏蔽 1. 屏蔽的分类 ① 按方法:主动场屏蔽,被动场屏蔽 ② 按内容:电磁屏蔽,静电屏蔽,磁屏蔽 2.电磁屏蔽机理:依靠屏蔽体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3.电磁屏蔽室的设计制作 ① 板型屏蔽室:由金属薄板制成,对于毫米波段,只
能采用这类屏蔽室
② 网型屏蔽室:有金属网或板拉网等嵌在金属骨架上 装配或焊接制成
4.4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控制
环境电磁辐射的特点
① 有用信号与污染是共生 的
② 产生的污染具有可预见 性
③ 产生的污染具有可控制 性
电磁辐射污染防护的基 本准则
① 屏蔽辐射源或辐射单元 ② 屏蔽工作点 ③ 采用吸收材料 ④ 消除工作现场二次辐射
⑤ 屏蔽设备必须有很好的 单独接地
⑥ 加强个人防护
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
2. 电磁波的频率(f):电磁波每秒振荡的次数,单位: Hz或s-1。
3. 波长(λ):电磁波在完成一周的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单位:m,nm等
4. 周期(T):震荡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s
射频电磁场
定义:交流电的频率为105Hz以上时,他的周围形成了高频的电场和磁场 通常射频电磁场按频率划分不同的频段。 任何射频电磁场的发生源周围均有两个作用场相互存在着,既已感应为主的
磁场:是电流在她通过的导 体周围所产生的具有磁力效 应的场。
磁场强度:表示磁场强弱的 量,是一个矢量。磁场强度 的大小等于在该点上单位磁 极所受的力。单位 A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物理性污染控制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控制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控制教学大纲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02.课程代码:64203303.课程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04.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05.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06.课程性质:选修(限选)07.课程学时:32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08.课程学分:209.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10.开课学期:4学期(春季)11.选用教材:《物理性污染控制》,陈杰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2. 主要参考书:[1]陈亢利、钱先友、许浩瀚编,《物理性污染与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2]张宝杰,乔秀杰,赵志伟主编,《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3]洪宗辉,潘仲麟主编,《环境噪声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周新祥编著,《噪声控制及应用实例》,海洋出版社,1999年。

[5]刘树杰等主编,《环境物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6]周律,张孟青编著,《环境物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 大纲执笔人:14. 课程中文简介:《物理性污染控制》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高等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物理性污染具有不同于化学及生物性污染的特征,是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经常遇到的环境问题,物理性污染控制主要研究声、光、热、电磁、振动及放射性等物理因子污染发生的机理与防治方法。

由于物理环境是人们生存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物理性污染控制不仅研究如何消除污染,也研究适宜于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声、光、热、电磁等物理环境,因而课程内容会包含各种物理性污染的发生机理、定量表征、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及消除该种污染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15. 课程英文简介:《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is a compulsory course and essential education part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Physical pollution problem has its own characters different from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ollutions which are often faced by environmentalist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on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s, especially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physical pollutions including voice, light, heat, electromagnetism, vibration and radioactivity pollutions. Physical environments are needed for human exist, thus the 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studies are on the suitable physical environments such assound, light and heat for human exists as well as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physical pollutions.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s, measurements, evaluations and standards, the main treatment routes and methods of physical pollutions are involved in this course.16. 课程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验,增强学生对物理性污染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有关声、光、热、电磁、振动及放射性方面的污染及防治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52 5.10
百分比 / %
≤50
≤100
24.38
25.93
41.88 45.21
21.65
23.20
49.04
52.50
38.78 41.91
28.57 28.70
12.98 13.27
24.64 33.60
7.25
9.42
0.91
1.45
16.98 17.54
6.27
7.40
学习课堂
≤300 27.27 51.25 23.75 54.08 42.33 33.90 14.19 37.71 9.68 1.75 18.13 8.73
学习课堂
表皮反射,部分吸收而发热
17
❖受检人员症状百分比与场强关系统计(表4-5)
症状
头痛 场强 头晕 乏力 多梦 记忆力减退 心悸 胸闷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脱发 月经紊乱
V/m ≤20 22.45 40.80 17.35 46.44 37.50 27.50 12.92 15.05 5.26
>300
受影响的 主要器官
主要的生物效应 穿透不受影响
150~1200 200~15 体内各器官 过热时引起各器官损伤
1000~3000
3000~ 10000
30~10 10~3
眼睛晶状体和 组织加热显著,眼睛晶状体
睾丸
混浊
表皮和眼睛晶 伴有温热感的皮肤加热,白
状体
内障患病率增高
>10000
<8
皮肤
太阳的黑点活动与黑体放射
银河系恒星的学习爆课发堂 、宇宙间电子移动
7
表4-2 人工电磁场源分类
分类
设备名称
电晕放电 电力线(送配电线) 放 电 辉光放电 放电管 所 致 弧光放电 开关、电气铁道、放电管 场 源 火花放电 电气设备、发动机、冷藏车、汽车
污染来源与部件 高电压、大电流而引起静电感应、电磁感应、
0
0
0
0
0
14
三、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人体健康 生态环境 装置设备
学习课堂
15
三、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危 害的影响因素
辐射源 受体差异 周围环境
频率(波长) 电磁场强度 波形 与辐射源距离 照射时间 累计频次
学习课堂
16
❖ 波长对生物效应的影响(表4-4)
频率 /kHz 波长 /㎝
<100
物理性污染控制
主编 陈杰瑢
学习课堂
1
第四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学习课堂
2
第四章
第一节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第四节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学习课堂
3
第一节 概 述
一、电磁环境和电磁辐射污染 二、电磁辐射污染源
三、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学习课堂
4
一、电磁环境和电磁辐射污染
太阳活动和宇宙射线
学习课堂
10
人工电磁场源
家用电器
电子设备
学习课堂
11
人工电磁场源
大功率输电线
学习课堂
12
(二) 电磁辐射体与电磁辐射的产生
❖电磁辐射体
❖电❖定磁义辐:射能的产产生生电磁辐射的物体。
❖电力系统工业设备
❖电❖磁电气辐化射铁是道一系种统物及设理备现象,是能量以电 磁❖广波播形电式视由和源微发波发射射到系空统间及的设现备象。
二、电磁辐射污染源
(一) 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种类 (二) 电磁辐射体与电磁辐射的产生
学习课堂
6
(一) 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种类
电磁场源
自然电磁场源(表4-1) 人工电磁场源(表4-2)
分类 大气与空气污染源 太阳电磁场源 宇宙电磁场源
表4-1 自然电磁场源分类
来源 自然界的火花放电、雷电、台风、寒冷雪飘、火山喷烟
电场强度 /V·m-1 75~80 55~85 50~90 18~35 8~30 3~25 20~40 25~55 35~75 10~25 8~18 5~12 5~6 3~5
学习课堂 3~5
磁场强度 /A·m-1
0
1~5
2~7
0
0.5~1.0
0.5~0.6
0.2~0.5
0.2~0.7
0.4~0.5
0
大地漏泄电流所造成 白炽灯、高压水银灯及其他放电管
点活系统、发电机、整流装置……
整流器、发电机、放电管、点火系统……
工频感应场源 射频辐射场源
家用电器 移动通信设备 建筑物反射
大功率输电线、电气设备、电气铁道、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线场、电气设备、广
无线电发射机、雷达……
播、电视与通风设备的振荡与发射系统
❖输❖出电磁功冶率炼1系00统k及W电,加频热率设2备0等0~。300kHz的高
频冶炼机电磁辐射(表4-3 )。
学习课堂
13
表4-3 冶炼机作业区电磁辐射产生状况
测试部位 距高频感应器30㎝处 距馈线40㎝处 距设备30㎝处 距设备50㎝处 距设备1m处
头部 胸部 腹部 头部 胸部 腹部 头部 胸部 腹部 头部 胸部 腹部 头部 胸部 腹部
❖电磁环境 ❖电❖定磁义辐:射某污个染存在电磁辐射的空间范围。
❖是特指点人:类使用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而泄露 的❖电电磁磁能辐量射流是传以播电到磁室波内的外形空式气在中空,间其环量 超出境环中境传本播底的值,,不且能其静性止质地、存频在率于、空强间度 和持某续处时。间等综合影响而引起周围人群的 ❖人类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充满电磁辐射。 不适感,并使健学康习课和堂 福利受到损害。 5
>300 28.15 51.71 28.25 56.72 44.44 35.54 16.24 40.29 10.72 2.10 24.49 15.03
对照组
14.12 27.06 7.84 31.76 4.54 11.37 6.41 15.01 5.89 0.39 7.84 9.06
18
案例介绍
❖ 在斯德哥尔摩市,生活在高压输电线区域内的市民, 因磁通密度B>3mG(毫高斯),癌症发病率为其他 地区的3.8倍!
高频加热设备、热合机、微波干燥 机……
工业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
理疗机、治疗机
医学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
微波炉、电脑、电磁灶、电热毯…… 功率源为主……
手机、对讲机
天线为主……
高层楼群以及大的金属构件
墙壁、钢筋、吊车……
学习课堂
8
自然电磁场源
雷电
火山活动
学习课堂
9
自然电磁场源
❖ 1991年英国劳达公司一架民航机不幸坠毁,电磁辐 射酿成了这场大祸。《环境保护报》。
❖ 1993年,瑞典等北欧三国的研究调查公布,长期受
到2mG以上的电磁辐射影响,罹患白血病的机会是正
常人的2.1倍,罹患脑肿瘤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5倍。
学习课堂
20
第二节 电磁辐射基础
● 一、电场与磁场 ● 二、电磁场与电磁辐射 ● 三、射频电磁场 ● 四、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