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摇架后支架零件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开题报告)
后支架零件冲压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后支架零件冲压模具设计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后支架零件是纺机的冲压零件之一。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汽车、家电等产品生产中常用的制造工艺及方法。
本课题可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制造的能力。
本课题的任务是:设计后支架零件冲压模具。
通过毕业设计,熟悉常用冲压材料的使用性能(冲压、力学),能正确选择模具材料并提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冲压工艺分析与参数计算;冲压工艺方案确定与优选;关键工序成形的数值仿真验证。
凸模、凹模、定位、导向、连接、卸料等工作零件的设计;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设计;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动向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
因此,放眼未来,国际、国内的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看好,预计中国模具将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得到高速发展,我国不但会成为模具大国,而且一定逐步向模具制造强国的行列迈进。
“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工业水平不仅在量和质的方面有很大提高,而且行业结构、产品水平、开发创新能力、企业的体制与机制以及技术进步的方面也会取得较大发展。
模具产品的设计不同于普通产品,它的主要特点是:(1) 设计过程复杂,信息含量大。
(2) 设计因素众多,专业分工细致。
(3) 计算、分析过程烦琐。
(4) 制造资源要求高。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
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纷纷转移到我国,使我国的模具工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
我国加入WTO,给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时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
计算机前的操作逐步代替现场操作;以高精度加工代替人的手工劳动;模具的设计、制造高度标准化;单件生产方式向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发展等等。
支架冲压开题报告

支架冲压开题报告支架冲压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支架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汽车等领域。
支架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而支架的制造过程中,冲压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通过冲压可以快速、高效地生产出支架的零部件。
因此,研究支架冲压技术对于提高支架的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支架冲压技术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支架冲压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支架冲压工艺参数的优化: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确定支架冲压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如冲头速度、冲头压力、冲头形状等,以提高冲压的质量和效率。
2. 支架材料的选择和性能研究:通过对支架材料的分析和测试,确定适合冲压加工的材料,并研究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以保证支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 支架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根据支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和制造适用的冲压模具,以确保支架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
4. 支架冲压过程的仿真模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软件,对支架冲压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以预测和优化冲压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提高支架的制造精度。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支架冲压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 设计和制作支架冲压试验样品,确定试验方案和参数。
3. 进行支架冲压试验,记录和分析试验数据,评估冲压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4. 基于试验结果,建立支架冲压的数值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和分析。
5. 根据仿真结果,优化支架冲压工艺参数,提出改进方案。
6. 对支架材料进行测试和分析,评估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7. 设计和制造支架冲压模具,进行模具试验和评估。
8. 对支架冲压过程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探讨支架冲压的机理和规律。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 支架冲压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案,提高冲压的质量和效率。
冲压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研究和确定模具设计方案。
(2)收集、整理相关设计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3)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尺寸。
(4)选择压力机的标准型号或校验已选压力机。
(5)工艺计算及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6)模具的具体设计并且运用AutoCAD软件绘图,主要包括模具总装图以及各个非标件的零件图。
②在确定模具设计的总体结构形式,进一步根据所生产制品进行经济高效、省力公道、使用安全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设计完善具体零部件的精度、尺寸及形状的最终方案。
③熟练掌握查阅手册、图标、资料等参考文献。充分利用与本次题目有关的冲压设计的资料,做到科学的,熟练的运用。
冲压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3900字_1

三一文库()〔冲压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3900字〕冲压模具设计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综合运用和巩固机械设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从事模具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初步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该设计环节,应该能全面理解掌握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等相关机械设计的内容;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模具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工艺规程编制,模具装配工艺制定;独立解决在制定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冲模结构、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中出现的问题;会查阅技术文献和资料,以完成从事冲压技术工作的人员在模具设计与制作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训练。
(3)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模具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目前满足率只能达到70%左右。
造成产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一是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除少量标准件外购外,大部分工作量均需模具厂去完成。
加工企业管理的体制上的约束,造成模具制造周期长,不能适应市场要求。
二是设计和工艺技术落后,如模具CAD/CAM技术采用不普遍,加工设备数控化率低等,亦造成模具生产效率不高、周期长。
总之,是拖了机电、轻工等行业发展的后腿。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对模具设计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能够很好的认识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因为利用模具成型零件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多工序重合的生产方法,采用模具成型的工艺代替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质量,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经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用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冲压模具开题报告

冲压模具开题报告冲压模具开题报告一、引言冲压模具是制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冲压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其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的核心装备,其发展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全球冲压模具市场规模庞大,主要集中在中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冲压模具生产国,拥有庞大的模具制造企业和技术人才队伍。
然而,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冲压模具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冲压模具存在的问题1. 技术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冲压模具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缺乏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设备。
这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2. 制造周期长: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完善和生产设备的落后,冲压模具的制造周期较长。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限制了产品的快速推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 缺乏创新能力:目前,国内冲压模具企业大多只能进行模具的加工和生产,缺乏独立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这导致了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四、冲压模具的未来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冲压模具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产业升级:冲压模具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通过与客户合作,提前介入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3. 人才培养:冲压模具企业应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冲压模具行业,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五、结论冲压模具作为制造业的重要装备,其发展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冲压模开题报告

冲压模开题报告冲压模开题报告一、引言冲压模是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家电等行业。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压模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对冲压模的开题报告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
二、背景介绍冲压模是指将板材或带材通过冲压机的冲压行动,通过模具的上下冲击、剪切、拉伸等工艺,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零部件。
冲压模的设计和制造是冲压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问题陈述在冲压模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传统的冲压模设计方法主要依赖于经验和试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设计效率低下。
其次,冲压模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快速交付和低成本的需求。
此外,冲压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断裂等问题,导致生产中断和维修成本的增加。
四、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提高冲压模的设计效率和制造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冲压模设计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冲压过程的仿真分析,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2. 利用先进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提高冲压模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 探索新型冲压模的制造方法,减少制造周期和成本。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1. 建立冲压模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2. 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对冲压模进行表面处理和热处理,提高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 探索新型冲压模的制造方法,如快速成型技术和3D打印技术,减少制造周期和成本。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建立冲压模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2. 优化冲压模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提高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 探索新型冲压模的制造方法,减少制造周期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七、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阶段一: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对冲压模的设计和制造方法进行调研和分析。
冲压模具的开题报告

冲压模具的开题报告冲压模具的开题报告一、引言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对冲压模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冲压模具的定义与分类冲压模具是指通过压力将金属材料冲压成所需形状的工具。
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工件形状,冲压模具可以分为单工位模具、连续模具和复合模具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模具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原理和制造工艺。
三、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1. 材料选择:冲压模具的材料应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性,常用的材料有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2. 结构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同时要保证模具的刚性和稳定性。
3. 零件设计:冲压模具由多个零部件组成,每个零件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导向柱、导向套、顶针等。
零件设计应满足相应的工艺要求。
四、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1. 制造工艺流程:冲压模具的制造包括材料准备、零件加工、热处理、装配和调试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模具的质量。
2. 加工技术:冲压模具的加工技术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等多种方法。
不同的加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零件加工要求。
3. 热处理技术:冲压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等。
五、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生产: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冲压模具的生产也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材料创新: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冲压模具的耐磨性和寿命,如陶瓷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
3. 仿真技术: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对冲压模具进行虚拟设计和优化,减少实际制造过程中的试验和调试次数。
六、结论冲压模具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工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模具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工业的发展。
模具设计与制造开题报告

模具设计与制造开题报告模具设计与制造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模具作为一种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其设计与制造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质量。
因此,研究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新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模具的设计效率和制造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现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改进的空间。
2. 探索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
3. 研究新材料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4. 提出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优化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三、研究内容1. 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的分析与比较通过对现有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以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将探索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通过建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数字化模型,提高设计和制造的精度和效率。
3. 新材料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新材料的出现为模具制造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本研究将研究新材料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包括高强度材料、高温材料等,以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4.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优化方案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的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研究将提出一套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优化方案,包括工艺优化、结构优化等,以提高模具的制造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际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案例,验证和改进现有的方法和技术。
同时,通过理论分析,探索新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和技术。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对现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的分析与改进,提出新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纺机摇架后支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年3月5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纺机摇架后支架是纺机的冲压零件之一。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汽车、家电等产品生产中常用的制造工艺及方法。
本课题可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制造的能力。
本课题的任务是:设计纺机摇架后支架的工艺与纺机摇架后支架模具。
通过毕业设计,熟悉常用冲压材料的使用性能(冲压、力学),能正确选择模具材料并提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冲压工艺分析与参数计算;冲压工艺方案确定与优选;关键工序成形的数值仿真验证。
凸模、凹模、定位、导向、连接、卸料等工作零件的设计;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设计;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动向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
因此,放眼未来,国际、国内的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看好,预计中国模具将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得到高速发展,我国不但会成为模具大国,而且一定逐步向模具制造强国的行列迈进。
“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工业水平不仅在量和质的方面有很大提高,而且行业结构、产品水平、开发创新能力、企业的体制与机制以及技术进步的方面也会取得较大发展。
模具产品的设计不同于普通产品,它的主要特点是:(1) 设计过程复杂,信息含量大。
(2) 设计因素众多,专业分工细致。
(3) 计算、分析过程烦琐。
(4) 制造资源要求高。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
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纷纷转移到我国,使我国的模具工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
我国加入WTO,给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时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
计算机前的操作逐步代替现场操作;以高精度加工代替人的手工劳动;模具的设计、制造高度标准化;单件生产方式向流水线式生产
方式发展等等。
高新技术的应用是模具技术发展发动力。
我们必须向世界最先进的模具技术学习,并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这些技术,尽早地应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中。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毕业设计的总体思路
1)工艺分析
由工件图可知,该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和材料等均符合冲压工艺性要求,冲压的主要工序有:落料、弯曲、冲裁等,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批量大,适宜用复合模冲制。
2)排样图设计
由所给零件图画出零件展开图,合理安排工位。
零件厚度为1mm,压边有多个凹槽,因而要注意其尺寸质量问题及控制等。
3)冲压工艺参数计算与压力机选择
①坯料的展开长度及料宽计算②进距计算③冲材间隙值的确定④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⑤冲压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
4)模具结构的设计
①凹模设计
②凸模设计
5)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设计
6)冲压成形模具结构与成形参数的数值仿真分析
7)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8)答辩
(3) 初步拟定的设计方案
1) 零件冲压工艺的初步方案
零件冲压工艺按冲孔、落料后再弯曲成型。
2) 模具结构设计的初步方案
模具结构设计:第一,搜集必要的资料,分析制件的工艺。
第二,模具形式的选择。
第三,模具的总体设计。
第四,选择压力机。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1)、2009年2月23日-3月20日,绘制零件图,收集、查阅有关资料,外文资料翻译(6000字符),撰写开题报告。
(2)、2009年3月23日-3月27日,对零件进行冲裁/弯曲工艺分析,确定
工艺方案。
(3)、2009年3月30日-4月10日,计算、确定冲压力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选取模具结构。
(4)、2009年4月13日-5月8日,设计冲孔落料复合模具或级进模一套,绘制装配图,拆绘主要零件图。
(5)、2009年5月11日-5月22日,任选模具一个主要工作零件,进行机加工艺规程设计。
(6)、2009年5月25日-6月19日,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审查、毕业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李光耀,浅谈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 张晓陆,CAE技术在注塑模具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J].江苏春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报,2004,25(6):68-73.
[3] 周永泰,模具设计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J].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学报,2000,23(3):45-50.
[4] 董占峰,王成端,绿色模具设计概论[M].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5] 江昌勇,模具设计中的可靠性问题[J].常州工学院延陵学院学报,2001,10(2):30-36.
[6] 杨庆东,现代模具制造的高速加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 白钊, 林庆文, 贺艳苓,有限元分析在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学报,2004,12(1):62-65.
[8] 左智勇,试论冲压工艺与模具之关系[J]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制造部报刊,2002,12-16.
[9] 曲庆文,邵淑玲,模具设计中的摩擦学问题研究[M]。
山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0] 张培耘,戴勇,华希俊,袁国定,国内模具工业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M].江苏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出版社,2003.
[11]冯炳亮,韩泰荣,殷振海,蒋文森,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2]潘庆修,模具制造工艺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13]赵昌盛,使用模具材料应用手册.
[14]K.Stoeckhert/G..Mennig,模具制造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