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式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工作
【岗前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课件

一、国家层面制度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 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 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等系列配 套文件,初步构建起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体系,使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更具操作性。
中央财政自2014年起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专项资金 支持,资金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以前培训对象待遇 过低的情况将得到较大改善。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 养改革政策的推进,首次实现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有效衔接。
一、国家层面制度
培训基地认定工作实行优中选优,经各省级卫生计 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核认定并报国家卫生计生委 同意,最终确定了559家培训基地医院,涉及临床医 学、口腔和中医的36个专业,各地认定的专业基地 总数达8500余个。
一、国家层面制度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同有关部委拟定、印 发关于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 并制订、下发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选择条件成熟 的地区和专业进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力争 到2020年,构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与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紧密衔接的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 育体系。
09年03月01日—09年04月30日
第 二
09年05月01日—09年06月30日
年
09年07月01日—09年07月31日
时间(月) 轮转科室
负责教师 备 注
3
肾病内科
2
内分泌科
2
血液内科
陶晓南 马万里
内科医师培训轮转 计划
2
消化内科
2
呼吸内科
(07)内科学员培 训轮转安排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历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历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那个时候,由于培训标准缺乏统一和规范,医院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周期不确定,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在1984年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
最初,这项试点工作主要针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试点工作的内容包括培训对象的选拔、培训课程的制定和培训质量的监督等。
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系,并于1994年制定了第一个《住院医师培训暂行规定》。
该规定明确了住院医师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规定了培训的基本要求和评估标准。
此后,我国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范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
2004年,我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素养和综合能力。
此外,通知还规定了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师资的要求和培训质量的监督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升,对住院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医疗需求,我国继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和创新。
2024年,卫生部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3”项目实施方案》,将培训周期分为基础培训阶段和进阶培训阶段,以进一步强化住院医师的专业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未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
首先,将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标准,确保培训内容与现实需求相匹配。
其次,将增加对培训师资的培训和评估,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还将加强培训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的监控机制,以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总的来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历了从试点到制度化的发展过程。
通过不断的和创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逐渐完善,并逐步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6号)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精神,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要的临床医师队伍,现就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执行。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进程(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政策,健全体系,严格管理,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中国医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牵头、多方参与,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机制。
坚持统筹规划、需求导向、稳妥推进、逐步完善,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坚持统一标准、突出实践、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医师队伍执业素质和实际诊疗能力。
(三)工作进程。
到,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逐步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四)制度内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
我国启动5+3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

当大陆的研究者们在写作或 点校古本 , 为无法 进 入 图书馆 翻看原 书 时 , 何 不 充 分 利 用早 稻 田 的丰 富资源而 自由参考 呢?笔 者也期待着 国内各 大 中
医藏书 机 构 能 有 同 样 之 举 , 支 持 中 医 古 籍 文 献 研 究, 更方便 于 日益增 多 的爱 好 者 们 免去 从 电视 台专 家 口中抄 录流 传 的古方 之苦 。
词, 可查 得书 籍共 7 7 1 种, 排列 方式 与前 纸质 书籍 内 容不 同 , 分 类 方 法 改变 为 仅 有 七 类 , 即 医 学一 总 记 , 医 学一基 础 医学 , 医学一 临床 医 学 , 医 学一 药学 , 医 学一 治疗 法 、 护理 法 , 医 学一 古 方 , 医 学~卫 生 学 、 科 ( 3种 ) 、 外 科( 3种 ) 、 眼科 ( 2种 ) 、 杂论 ( 2 4种 ) 、 杂识 ( 1 O种 ) 、 史考 ( 1 种) 、 目录 ( 3种 ) 、 丛i g( 3种 ) 、 附记 ( 2种 )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1 4年第 9卷第 2期
Wo r l d J o u m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4. V o 1 . 9 . N 0 . 2
枢》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到隋唐的《 诸病源候论》 《 千金要方》 《 外台秘要方》 , 宋代的《 严 氏济生方》
《 仁斋 直指 方论 》 《 三 因极 一 病证 方 论》 《 证类 本
分别选择简单检索 、 项 目指定检索 、 年表项 目检索 、 与 其他关 联 项 目的 共 同检 索 , 根据所需加 以取用。 在项 目 指定检索高级条 目下 , 以“ 医学” 分类为关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指为了培养和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和专业素养而制定的一系列培训和管理规定。
该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模式和评估体系,确保住院医师在各个学科和临床环境下都能够胜任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1.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目标是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医学知识和专业素养。
培训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住院医师的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相一致。
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要求进行规划。
包括临床技能培训、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学习、学科培训和研究等。
培训内容要与住院医师的职业需求相匹配,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
3.培训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案例研讨、讲座、演示等。
同时,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例如远程教育、虚拟仿真等,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效果。
4.培训周期:培训周期应根据住院医师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确定。
可以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高级培训等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逐步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专业能力。
5.培训导师:培训导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着重要作用。
导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并能够指导和评估住院医师的学习和工作。
同时,应加强导师的培训和评估机制,提高导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
6.培训评估: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对住院医师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笔试、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科研成果等。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住院医师职称晋升和培训合格证书的重要依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医疗服务的效率。
需要医院和相关机构共同参与,加强培训管理和监督,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质量。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工作规划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工作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建立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特制订本规划。
一、背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类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医师的必经之路,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3年原卫生部印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以来,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先后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
截至2013年底,全国建设认可了一批培训基地,经过培训的住院医师近20万人,对于提高临床医师队伍素质,提升医疗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地在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尚未形成国家制度,培训体系与专业设置不健全,与培训工作相关的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策不配套,致使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覆盖面低,培训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
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研究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现实,创造条件,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推动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新格局的逐步形成,促进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初步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调整完善专业设置,按标准建设并从严认证培训基地,基本建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系统。
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号)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精神,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要的临床医师队伍,现就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执行。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进程(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政策,健全体系,严格管理,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面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牵头、多方参与,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机制。
坚持统筹规划、需求导向、稳妥推进、逐步完善,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坚持统一标准、突出实践、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医师队伍执业素质和实际诊疗能力。
(三)工作进程。
到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逐步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四)制度内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历史演变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是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完善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逐步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培养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其初衷在于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和专业水平。
最初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以师徒相传的方式为主,即由资深医生带领年轻医生进行临床实践和学习。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也不断丰富和扩展,逐步形成了今天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
目前,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通科培训阶段、专业培训阶段和临床实习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培训内容和目标,旨在培养医生独立完成临床工作的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医院和医生的培训效果不佳。
培训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评估机制。
培训时间和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医生实际工作的需求。
加强培训质量监控。
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医生和医院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医院和医生的业务水平。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制定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培训大纲和标准,规范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培训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医生和医院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不合格的医生和医院进行处罚和整改。
增加培训时间和投入。
延长住院医师培训时间,增加培训内容和环节,让医生在更多的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 收稿 1 3 期: 2 0 1 3— 0 4— 2 9 )
a n d d i s t ib r u t i o n o f mo t i l i n i mmu n o r e a c t i v i t y i n t h e r a t c e n t r l a
受 体阻断对 胃电的抑制效 应 , 同时 胃泌素 、 胃动 素释放 增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l c a o n t ac r t i l e a c t i v i t y i n c o n —
s c i o n s d o g s [ J ] . Am J D i gD i s , 1 9 7 8 , 2 3 ( 1 0 ) : 9 2 9—9 3 5 . [ 5 ] T h o ma s I , D o n c h u n C, Ma r g e r y C .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c h ra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1 9 8 1 , 2 ( 4) : 4 7 9— 4 8 7 .
激 发 胃泌素 、 胃动素等 肽能神经 递质 释放 , 激活 肽能神 经 通 路发挥作 用 , 促使被抑制 的胃电得到部分恢复 。这也 提
示了针刺对 胃肠动力 的促 进作用 可能既 与经典 自主 神经
[ 7 ] 杜元灏 , 李桂平 , 林雪 , 等. 消化 系统针灸病谱的研究 [ J ] . 针
加, 证 明迷走胆碱能神 经被阻 断后 , 电针足 三里 可能通 过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J ] . P e p t i d e s , 1 9 8 1 , 2 ( 4 ) : 4 6 7—4 7 7 . [ 6 ] J a c o b o w i t z D M, ODo n o h u e T L, C h e y WY。 e t 1. a M a p p i n g o f m o — t i l i n—i m mu n o r e a c t i v e n e u on r s f o t h e r a t b r a i n[ J ] . P e p t i d e s ,
消失 , 胃肠肽水平也有下 降趋势 , 再 次针刺可 部分取 消 M
[ 4 ] I t o h Z , T a k e u c h i S , A i z a w a I , e t 1 a . C h ng a e s i n p l a s m a m o t i l i n
杂志 , 2 0 0 1 , 2 1 ( 6 ) : 3 2 9— 3 3 1 .
物 学效应仍 继续存在 。易受 乡等 研究发现 , 针刺足三里 可使大 鼠胃电慢 波振 幅变化率 、 高活动相时程 比及快 波峰 簇数增 高 , 血浆及 胃窦组织 内胃泌素 、 胃动素 升高 , 阿托 品 阻滞胆碱 能神经后针 刺对 胃肠 电的促进作用 并没 有完全
t h e s i a a n d a n a l g e s i a i n s u r g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 J ] . A n n S u r g , 2 0 0 3 ,
2 3 8 ( 5) : 6 6 3— 6 7 3 .
用 。牟 向东等 研究表 明, 电针刺 足三里穴可使 健康 大 鼠 下食管括约肌压 力 ( L E S P) 升高 , 抗 胃食 管反 流 的能力增 强, 并观察到血浆 中血 胃泌素 、 胃动素水平 明显升 高 , 该效
[ 8 ] 牟 向东 , 谢鹏雁 , 刘建 湘 , 等. 电针 刺大 鼠足三里 穴对 L E S P 血浆 胃泌素和 胃动素的影 响[ J ] . 世界华人 消化杂志 , 2 0 0 5 ,
1 3( 9 ) : 1 0 6 9—1 0 7 3 .
[ 9 ] 易受乡 , 严洁 , 林 亚平 , 等. 针刺 胃经穴对 M受 体阻 断大 鼠 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 J ]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 志, 2 0 0 2 ,
应 明显高于针刺非经络穴组 , 并且在电针刺停止之后该生
[ 2 ] 耿玮 , 曹月敏 , 常迎彬 , 等.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 胃肠 动力恢 复的对 比研究 [ J ] . 中华 外科杂志 , 1 9 9 9 , 3 7 ( 7 ): 4 1 5
—
41 7.
[ 3 ] 秦新裕 , 雷 勇. 胃肠肽类激素与 胃肠动力[ J ] . 中国实用外科
河北 中医 2 0 1 4年 2月第 3 6卷第 2期 化系统疾病多达 5 6种 。足三里是足 阳明胃经 的主要穴位 之一 , 具有 调理脾 胃、 补 中益气 、 通经 活络 、 扶 正祛邪 的作
H e b e i J T C M,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V o l 3 6 , N o . 2
灸临床杂志 , 2 0 0 6 , 2 2 ( 3 ) : 1— 2 .
通路有关 , 又与肽能 神经通路 有关 。本 研究 结果表 明 , 胃 肠 手术 可以导致 胃动素值 下降 , 而治疗组 电针刺激足 三里 后 能提高 胃动素值 , 促进 胃肠功能恢复 。
本研究结果显示 , 在术后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足三里 电针治疗可促进患者 胃肠 动力恢 复 , 促进 患者术 后排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