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6节汽化与液化4.6.2沸腾导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4

第3课时 液化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液化
[归纳提升]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会发生液化成为液体。在 一定的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种使气 体液化的方法在实际中非常有用。
[问题探究] 观察分析热管传热原理图,你知道汽化、液化过程中热量的变 化情况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液化
新知学习
新知一 液化
1.实验:烧杯里盛有热水,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玻 璃片的下表面会出现什么变化? ____玻__璃_片__下_表__面__会_出__现_小__水__珠______。 2.实验: (1)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 小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3课时 液化
新知学习 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第3课时 液化
考纲要求: 1.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方法。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汽化和液化现象。 重要提示: 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汽化过程: 蒸发: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离开液面 的过程。 沸腾:液面上的分子和内部气泡壁上的分子离开液体的过程。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沸腾课件1新版浙教版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14.小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
(1)小芳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
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
/min 温度 /℃
0 1 2 3 4 5 6 7 8…
9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2
94
96
97
97. 5
98
98
98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_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此水的沸点是____9_8___℃,水沸 度___不__变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实验中水加热时间过长,其原因可能是 __水__的__初_温__过_低__(_合_理_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11.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 ℃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12.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 ℃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 ℃ C.甲物质在 4~6 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 6~10 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4.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9_2_____℃。 (2)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____8____min的数据是错误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4.1物质的构成1.定义: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气体空隙最大,液体次之,气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4.2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 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 吨= 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0000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50g,成人:50Kg —60Kg,大象 6t;一只公鸡 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 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③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 g)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2019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6节汽化与液化4.6.1蒸发导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第1课时 蒸发
课堂小结
汽化
感念:在任何 温度下都能进 行的汽化现象
蒸发(缓 慢的汽化 现象)
影响因素一:表面积
影响因素二:温度
影响因素三:液体表面 空气流动的快慢
结束语
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第1课时 蒸发
新知学习
新知一 汽化
1.定义:物质由__液__态____变成___气__态___的过程叫作汽化。 2.形式:汽化的两种形式为__蒸__发____和___沸__腾___。 3.热量变化:液体汽化需要___吸_收____热量。
第1课时 蒸发
新知二 蒸发和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蒸发:在__任__何__温_度_____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______液__体_的__温_度____________; (2)_______液_体__的__表_面__积_________; (3)____液__体_表__面__空_气__流_动__的__快_慢____。 (4)液体的种类: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不同,沸点低的比沸点高 的蒸发快。
第1课时 蒸发
探究点二 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情景展示]
第1课时 蒸发
[问题探究] 通过上图所示实验,你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左图中“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水到哪里去了? 右图中“白气”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汽化与液化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6节汽化与液化知识点1 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现象(1)物质从__液态__变为__气态__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热的,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 物质从__气态__变为__液态__的过程是液化,液化是放热的。
知识点2 有关蒸发现象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概念: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特点: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例如: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
(2)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
例如:碟子中的水比放在瓶中的水干得快;香水瓶子的口做得很小,就是为了减慢香水蒸发。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例如:湿衣服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
说明要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而要减慢蒸发,应该采取相反的措施。
蒸发快慢还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减小气压可加快蒸发;与空气湿度有关,湿度越大,蒸发越慢。
4.蒸发的作用(1)蒸发有致冷的作用①液体蒸发时,要从自身或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使自身或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即蒸发是吸热的过程,所以,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例如: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时,从人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的缘故。
②液体蒸发致冷的实际应用:医生常用蒸发得很快的氯乙烷作麻醉剂,使病人的皮肤冷却到失去疼痛感觉的程度,从而进行手术。
(2)人能利用汗液的蒸发来调节体温。
知识点3 有关沸腾现象1.概念: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1)液体的沸腾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沸点__,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可以分离某些混合物。
(2)低沸点物质的特殊应用:冷冻治疗法。
它是将低沸点的液态氨等物质涂在身上的治疗部位,利用液态氨汽化吸收大量热量,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或切除病变的活组织。
浙科版初一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六节变化液化说课稿

汽化与液化 (一 )讲课稿《汽化与液化》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内容,依据新课标的要乞降教材的安排,该节内容分为 3 个课时,本讲课为第1 课时,主要内容包含蒸发的特色,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以及液体蒸发需要吸热。
前方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融化和凝结”,对物态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些知识是不完好的不系统的,学生难以合理解说其余物态变化,更难以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所以有必需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学习“汽化与液化”,这样对物态变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使整个物态变化系统更为完好,也为以后学习升华与凝华确定基础。
七年级的学生拥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色,也掌握了必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以及具备了必定的观察能力、解析能力。
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解析,并联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课目标设为以下几点:让学生经过对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解析,知道蒸发现象和特色,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并用用其解说简单的现象,也能够从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热忱。
以上是我从知识与技术,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课目的。
考虑到学生的年纪特色和认识基础,我以为本节课的要点为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难点为如何经过实验解析蒸发吸热。
讲堂中我将经过情境的创建和一系列问题设计有效的触发学生踊跃的思想,让他们经过自主研究,合作沟通,成为主动学习者,体验科学研究的学习过程,享受成功的愉悦!接下来详细介绍我的教课过程:第一我会在黑板上用湿布写下一个“水”字,让学生观察,由此创建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虑“水去哪里了?”,从而引出水变为水蒸气,既而给出看法: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再联合生活中的例子,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掠过的黑板都能干,衣服也都能晒干,给出定义: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创建情境:有什么方法能够使黑板上的水字快点干。
依据学生的回答(用纸板扇,用吹风机吹,换成酒精写等),再抛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有哪些?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研究以前我第一请学生思虑晒衣服的问题,冬季和夏季晒衣服哪个干得快,撑开和推在一同哪个干得快,有风无风哪个干得快?再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得出三者的答案,分小组谈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以及为所提的假定设计考证实验。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概括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一、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状态的变化一般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吸热和放热。
固体熔化、液体汽化、固体升华都需要吸热,液体凝固、气体液化、气体凝华都需要放热。
1、熔化和凝固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三态的相互转化熔化一凝固图象的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实验经过的时间。
下图甲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其中AB段表示固体吸热升温阶段;BC段表示晶体熔化阶段,此阶段要吸热,但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熔点;CD段表示液态升温阶段。
下图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图中没有相对水平的一段(即温度不变的部分),随着加热的进行其温度不断上升,直至全部变为液态。
凝固是熔化过程的逆过程。
熔化一凝固的图象2、汽化和液化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体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蒸发和沸腾。
两者有以下四点区别:(1)蒸发是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2)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当温度达到沸点才进行;(3)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沸腾与液面气压高低相关;(4)蒸发时会从液体内部吸热,具有致冷效果;沸腾时需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
在水沸腾实验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
每组一个小烧杯,内装大约100克的温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盖上烧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人水中。
待水温升至90℃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水沸腾后,继续记录温度,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情况。
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观察水沸腾时,一方面注意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另一方面观察水中气泡的生成情况。
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刚加热时烧杯底与侧壁会产生大量细小的附壁气泡;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
浙教版科学 7年级上册 第4章 第6节 第2课时 沸腾

14
分层训练
12.“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诸暨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 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 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煲盖不断 跳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不__会____ (填“会”或“不会”)沸腾。
6
分层训练Βιβλιοθήκη 4.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 mL的水,要用到的下列
仪器有( D )
①烧杯 ②试管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 ⑥铁架台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5.如图所示为液体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该液体的沸点是__9_9___℃,此过程中温度__不__变____
七年级 科学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沸腾
1
01
聚焦教材
02
分层训练
2
聚焦教材
1.汽化方式之一:沸腾。 (1)沸腾:沸腾是在__一__定__的_____温度下、在液体的__表__面____和__内__部____同时 进行的__剧__烈____的汽化现象。
3
聚焦教材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汽化 液体表面
吸 内部 表面
4
分层训练
1.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 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沸腾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沸腾
课堂小结
蒸发
概念:在一定温 度下,在液体的 表面和内部同时 进行的剧烈的汽 化现象
汽化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剧烈 的汽化现象)
沸腾条件:达到沸 点,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过程中要吸热
[问题探究] 如图所示是水的沸腾实验,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沸腾
第2课时 沸腾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 (1)____温__度_达__到_沸__点______;(2)____不_断__吸__收_热__量______。
第2课时 沸腾
新知二 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蒸发
沸腾
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都是汽化现象,并且都要吸热
①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①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2课时 沸腾
新知学习 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沸腾
考纲要求: 描述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重要提示: 1.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 度保持不变。 2.液体的沸点跟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第2课时 沸腾
新知学习
新知一 沸腾和沸点
1.实验 (1)加热烧杯中的水。水未沸腾时,水的温度___持__续_升__高____。 (2)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面和内部将出现什么现象?水的温 度将如何变化?_水__面_和__内_部__将__出_现__剧_烈__的__汽_化__现_象__,__水_的__温_度__保__持_不__变_。 2.沸腾:在___一_定__的__温_度____下,在___液_体__的_表__面__和_内__部_____同时进 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部
不同点 ③比较缓慢
②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
④自身和周围物体温度降 ③剧烈汽化
低
④温度保持不变
第2课时 沸腾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
影响因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
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素
点的高低
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第2课时 沸腾
互动探究
探究点 沸腾和沸点
[情景展示]
第2课时 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