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MS的双横臂悬架性能多目标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ADAMS的双横臂悬架的仿真及优化

基于ADAMS的双横臂悬架的仿真及优化
悬架 定 位 参 数 进 行 了优 化 设 计 。 关 键 词 :汽 车 ; 横 臂 悬 架 ; 真 分析 ; 化 设 计 双 仿 优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U4 3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6 82 1 )5 0 0 — 0 17 —2 6 (0 1 0 — 0 9 3
如 图 3 6所 示 。 ~


军 轮 行 程/ mm
图 6 前 轮 前 束 角 随 车轮 跳 动 曲线
基 u 娶
摇 + H
由图 6可看 出 : 轮前 束 角 的初 始值 为0 O 1; 前 . 1。 随着 车 轮 的 跳 动 , 值 的 变 化 范 围 为 一 1 3 9 ~ 其 .0。
对 优化 前 后 车 轮定 位 参 数进 行 对 比, 结果 如 图
7 1 ~ O所 示 。

坚 l 1 娶
+ H
要求 车轮 从 满 载 位 置 起 上 下 跳 动 ±5 0 mm 的 范围内, 车轮 外倾 角 变化 在 1以 内 。从 图 9可 以 看 。
出: 优化后 , 双横臂 独立 悬架 的 车轮外倾 角 的初始 值
ml。表 3为优 化后 悬架 的部分 硬 点坐 标 。 T l
车 轮行 程 / m a r
表 3 双 横 臂 独 立 悬 架 优 化 后 硬 点 坐 标
图 4 主 销 内 倾 角 随 车 轮 跳 动 曲 线
mm
由图 3可 以 看 出 : 销 后 倾 角 的 初 始 值 为 主
5 3 75 ; . 6 。主销 后倾 角 随 车 轮上 跳 而增 加 , 变 化 范 但
[] MS . u n gss es naayi: es n2 0 . . 6 C R n i up ni nls V ri 0 7 1 0 n o s o

基于ADAMS的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基于ADAMS的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基于ADAMS的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概述本文以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和软件,从新车型开发中悬架系统优化选型的角度,对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仿真,旨在研究悬架系统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影响。

文章提出了建立悬架快速开发系统平台的构想,并以新车型开发中的悬架系统优化选型作为实例进行阐述。

简要介绍了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要求。

概述了多体动力学理论,并介绍了利用ADAMS软件进行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基于ADAMSCar模块,分别建立了麦弗逊式和双横臂式两种前悬架子系统,多连杆式和拖曳式两种后悬架子系统,以及建立整车模型所需要的转向系、轮胎、横向稳定杆等子系统,根据仿真要求装配不同方案的整车仿真模型。

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悬架系统在左右车轮上下跳动时的车轮定位参数和制动点头量、加速抬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汽车侧倾运动时悬架刚度、侧倾刚度、侧倾中心高度等侧倾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前后悬架系统进行初步评估。

1. 悬架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在车辆动力学中的作用悬架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连接车轮与车身,不仅支撑着车身的重量,还承受着来自路面的各种冲击和振动。

悬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稳定的乘坐舒适性,保持车轮与路面的良好接触,以确保轮胎的附着力,以及控制车辆的姿态和行驶稳定性。

在车辆动力学中,悬架系统扮演着调节和缓冲的角色。

当车辆行驶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时,悬架系统通过其内部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吸收并减少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从而保持车身的平稳,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同时,悬架系统还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面的变化,自动调节车轮与车身的相对位置,确保车轮始终与路面保持最佳的接触状态,以提供足够的附着力。

悬架系统还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悬架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使驾驶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感受到车辆的行驶状态,从而做出更为精确的操控动作。

基于ADAMS的双横臂前悬架的虚拟设计及优化

基于ADAMS的双横臂前悬架的虚拟设计及优化

基于ADAMS的双横臂前悬架的虚拟设计及优化
鲁春艳
【期刊名称】《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年(卷),期】2009(022)002
【摘要】基于ADAMs软件对某双横臂前悬架进行了虚拟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分析,分析了前轮定位参数及车轮侧向滑移量随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变化规律,评价了悬架数据的合理性;以车轮侧向滑移量和四个车轮定位参数为设计目标对悬架的结构关键点进行了优化分析,使该悬架的运动学特性更符合理想设计值,提高了产品的开发质量.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鲁春艳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江苏,苏州,215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33
【相关文献】
1.基于ADAMS的FSAE赛车双横臂前悬架优化设计 [J], 杨岳;邹铁方
2.基于Adams的FSAE赛车双横臂前悬架建模与优化 [J], 孙明浩
3.基于ADAMS的双横臂式前悬架的仿真分析与优化 [J], 郑超;吴晓君;路超
4.基于ADAMS的FSAE赛车双横臂前悬架的优化 [J], 程浩;李耀平;龚航;胡立伟
5.基于ADAMS的双横臂前悬架参数优化设计 [J], 王琳; 韦鹏; 梁玉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DAMS_Car的双叉臂独立悬架优化设计

基于ADAMS_Car的双叉臂独立悬架优化设计

基于ADAMS/Car 的双叉臂独立悬架优化设计张学荣1王若平1李成彬1严小俊2类雪2(1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212013)(2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名爵分公司,南京210031)Optimum design of double-wishbon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based on ADAMS/CarZHANG Xue-rong 1,WANG Ruo-ping 1,LI Cheng-bin 1,YAN Xiao-jun 2,LEI Xue 2(1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China )(2Nanjing Automobile(Group )Corporation ,Nanjing 210031,China )文章编号:1001-3997(2009)12-0264-03【摘要】利用ADAMS 建立了某国产跑车的双叉臂独立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

在ADAMS/CAR 中针对该跑车悬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悬架参数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在路试过程中出现的操纵稳定性较差、轮胎磨损严重等问题的原因。

通过优化分析提出了悬架参数的改进意见。

关键字:ADAMS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操纵稳定性;优化设计【Abstract 】It a virtual prototype model of a double-wishbon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of a certain domestic sports car was established under ADAMS .With the help of ADAMS/CAR ,the suspension system of this sports car has been simulat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suspension parameters on vechile handing stability and analyse the problems such as poor vechile handing stability ,serious tire wear and so on.Through the optimum design ,a improved suspension is obtained.Key words :ADAMS ;Double-wishbon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Vechile handing stability ;Op -timum design中图分类号:TH12,U463.1文献标识码:A*来稿日期:2009-02-201前言目前,跑车的导向机构大多是双叉臂式悬架,又称双A 臂式独立悬架。

基于ADAMS的液压升降车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与分析

基于ADAMS的液压升降车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与分析

基 于 ADAMS的 液 压 升 降 车 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与分析
丁正龙1,李标1,马然2
(1.安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机 械 工 程 系,安 徽 芜 湖 241100; 2.江 苏 师 范 大 学 机 电 学 院,江 苏 徐 州 221116)
摘 要:针对现有液压升降车车身窄、重心高,行驶过程中存在易侧翻等平稳性问题,为某型号液压升降车前桥 设计了双横臂独立悬架.先建立空间拓扑图,采用空间解析几何方法得出车轮关键定位参数表达式,根据设计参 数计算出关键定位参数;然后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 ADAMS建立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优化, 找出合理的车轮定位参数;根据仿真结果建立悬架实物分析模型,进行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 明: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各指标均满足了设计要求,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仿真优化的可靠性. 关键词:液压升降车;双横臂独立悬架;仿真优化;实验验证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91/j.cnki.djdxac.2019.01.014
杆,P点为车轮与地面相切点.为了便于建立悬架
分析模型,选取下横臂内铰点 B作为动坐标系的
原点,x轴平 行 于 车 辆 的 纵 向 轴 线 且 向 后 为 正,z
轴垂直向上,y轴由右手定则推出.
1.2 关键硬点坐标
液压升降车正常行驶时,双横臂独立悬架作
为车轮与车架之间传力装置,受到路面的连续激
励,造成轮胎与 车 身 之 间 的 相 对 位 置随之不断变
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可得 C1点坐标值. (3)E1 点坐标(xE,yE,zE) E点为车轮轮轴 ME与虚拟主销 AC交点,令
常数 λ =lAE/lAC,则 E1点坐标可以由 A、C两点坐 标表达如下:

基于ADAMS的FSAE赛车双横臂悬架的仿真优化

基于ADAMS的FSAE赛车双横臂悬架的仿真优化
的 ] 。
1 双 横 臂独 立悬 架仿 真模 型 的建 立 悬 架 的 建模 主 要 是 在 ADAMS / C a r 模 块 中完 成
图 1 双 横 臂 独 立前 悬 架模 型
的, 为 了建模 的方便 , 应 对 前悬 架系统 进行 适 当简化 和 假设_ 5 ] : ① 悬架 中 除橡 胶 元件 和 弹性元 件外 , 所有 零部 件 都认 为 是刚体 , 同时 零 部 件 之 间 的所 有 连 接 都 简化 为铰接 , 内部 间隙不 计 ; ② 认 为左 、 右两 侧 非 悬挂 质 量 系统相 同 , 关 于赛车 纵 向 中分面对 称 ; ③车轮 上下 跳动 时, 假 设 车身相 对 于地 面是 静止 的 , 即没有上 下位 移 。 从 机 械实物 或者 C AD软 件 中获取 硬 点 的 空 间坐 标, 给 机械 系统 建立 运 动 部 件 、 施 加 相应 的约 束 , 并 定 义模 型 中的相关 部件 、 弹 性元 件 、 铰 链及 相应 的外界 条 件, 从 而建立 起 机械 系统 的运 动学 模型 , 如图 1 所示 。

1 . 66 6 3 。 ~ 一 0. 5 7 8 6 。 。
基 于 ADAMS的 F S AE赛 车双 横 臂 悬 架 的仿 真优 化
柳 威 ,师 忠 秀 ,于 渊 ,王甜 甜
( 青 岛大 学 , 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
摘 要 :在 AD AMS / C a r 模 块 中建 立 F S AE赛 车双 横 臂 悬 架 模 型 ,对 模 型 进 行 运 动 学 仿真 ,分 析 仿 真结 果 ,确
运 动学性能得到改善。
关 键 词 :F S AE赛 车 ;AD AMS )双 横 臂 独 立 悬 架 ;建 模 仿 真 ; 优 化 分 析

基于ADAMS的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优化.doc

基于ADAMS的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优化.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优化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年级2011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2015年 5 月31 日目录摘要 (3)Abstract (5)0 文献综述 (5)0.1 前言 (3)0.1.1 悬架组成元件和分类 (3)0.2 国内外有关汽车悬架的研究情况 (4)0.2.1 国外研究情况 (4)0.2.2 国内研究情况 (4)1 引言 (5)2 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模型的创建 (6)2.1 创建新的模型 (7)2.2 工作环境的设置 (7)2.3 设计点(Point)的创建 (7)2.4 主销的创建 (8)2.5 上横臂的创建 (9)2.6 下横臂的创建 (9)2.7 拉臂的创建 (10)2.8 转向拉杆的创建 (10)2.9 转向节的创建 (10)2.10 车轮的创建 (10)2.11 测试平台的创建 (11)2.12 弹簧的创建 (12)2.13 球副的创建 (13)2.14 固定副的创建 (13)2.15 旋转副的创建和修改 (14)2.16 移动副的创建 (15)2.17 点-面约束副的创建 (15)2.18 模型的保存 (16)2.19 模型的验证 (16)3 前悬架模型的仿真分析 (16)3.1 添加驱动 (17)3.2 主销内倾角的测量 (17)3.3 主销后倾角的测量 (19)3.4 前轮外倾角的测量 (20)3.5 前轮前束角的测量 (22)3.6 车轮接地点侧向滑移量的测量 (23)3.7 车轮跳动量的测量 (25)3.8 前悬架特性曲线的创建 (26)3.8.1 主销内倾角-车轮跳动量相对变化曲线 (26)3.8.2 主销后倾角-车轮跳动量相对变化曲线 (28)3.8.3 前轮外倾角-车轮跳动量相对变化曲线 (29)3.8.4 前轮前束角-车轮跳动量相对变化曲线 (29)3.8.5 车轮接地点侧向滑移量-车轮跳动量相对变化曲线 (30)3.9 保存测试成功的前悬架模型 (31)4 前悬架模型的细化(将前悬架模型参数化) (31)4.1 设计变量的创建 (32)4.2 设计点的参数化 (35)4.3 物体的参数化 (38)5 前悬架模型的优化 (40)5.1 定义目标函数 (40)5.2 参数的优化 (41)6 结论 (46)7根据已有参数结合优化结果画出悬架的装配图 (46)致谢 (48)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优化摘要:本设计以某轿车的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为研究对象,以降低汽车轮胎的磨损量为研究目标,对前悬架模型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

【毕业论文】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摘要悬架是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悬架的作用是弹性地连接车桥和车架,减缓行驶中车辆受到由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力,保证乘坐舒适和货物完好,迅速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运动。

悬架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平安性,所以研究悬架成为研究汽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ADAMS软件为研究汽车悬架运动学分析提供了帮助。

本次毕业设计首先利用ADAMS软件的View功能给定设计点,创立悬架模型,通过测试悬架模型得到一些曲线和数据,比照这些曲线和数据之后得出轮胎接地点的侧向滑移量变化是影响悬架的重要因素。

所以将目标函数定为车轮接地点的侧向滑移量。

然后通过ADAMS软件的后处理功能优化前悬架模型,最后得出使轮胎接地点的侧向滑移量变化最小的一组数据。

从而到达优化的效果。

关键词: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学分析; ADAMSAbstractSuspen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in a car. Suspense serves as a role that connects the axles and frames in a much bouncing way which cankill the unavoidable shock when the car is on a unsmooth road, thus making sure that the goods in the car cannot be damaged as well as guaranteeing a better driving pleasure. It can quickly kill the shock from the bouncing system to let the wheel move a the course of the car. Suspense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 riding comfort, and safety. Therefore, analyzing the suspense becomes one of the greatest parts of the whole analysis. ADAMS software did a great help to the analysis of suspense kinematics.Thedesign of ADAMS software first given design points, View function tocreate suspension model, through the test suspension model get some curves and data, contrast these curves and data that pick up the tyres after the change of lateral sliding site is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 suspension. So will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s the wheels of lateral slip pick site. Then through the ADAMS software post-processing function optimizationmodel of the suspension, finally come to pick up the tire place lateral sliding the smallest quantity of set of data. This group of data isfinally wanted results.Key words: 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 kinematics analysis; ADAMS目录TOC \o "1-3" \h \z \u l "_Toc107663939" 1 绪论1l "_Toc107663940" 1.1课题引言1l "_Toc107663941" 1.2 汽车悬架简介1l "_Toc107663942" 1.3 汽车悬架分类1.4 ADAMS简介1.5 本文研究的内容2l "_Toc107663943" 2前悬架模型的建立3l "_Toc107663944" 2.1 创立新模型3l "_Toc107663945" 2.2 添加约束42.3本章小结........................................................................ .. (6)l "_Toc107663948" 3前悬架模型运动学分析7l "_Toc107663949" 3.1 添加驱动7l "_Toc107663950" 3.2测量主销内倾角7l "_Toc107663951" 3.3测量主销后倾角10l "_Toc107663952" 3.4测量前轮外倾角12l "_Toc107663953" 3.5测量前轮前束倾角14l "_Toc107663954" 3.6测量车轮接地点侧向滑移量17l "_Toc107663955" 3.7本章小结19l "_Toc107663974" 4细化前悬架模型21l "_Toc107663975" 4.1 创立设计变量21l "_Toc107663976" 4.2将设计点参数化21l "_Toc107663977" 4.3将物体参数化254.4本章小结 (25)l "_Toc107663982" 5定制界面32l "_Toc107663983" 5.1 创立修改参数对话窗 (3)2l "_Toc107663984" 5.2 修改菜单栏........................................................................ .. (36)l "_Toc107663984" 5.3 本章小结........................................................................ .. (37)6 优化前悬架模型........................................................................ . (26)6.1 定义目标函数 (26)6.2 优化模型 (26)6.3 观察优化结果 (27)6.4 本章小结 (31)l "_Toc107663988" 本文总结40l "_Toc107663989" 致谢41l "_Toc107663990" 参考文献42l "_Toc107663991" 附录A 汉语原文43附录B 英文翻译 l "_Toc107663991" 521 绪论1.1 课题引言在马车出现的时候,为了乘坐更舒适,人类就开始对马车的悬架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汽车开始普及,人们对汽车平顺性、稳定性、操控性及其舒适性也有了更高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ca rear y Lca rear z Lca outer x Lca outer y Lca outer z
+ 0. 033 0
+ 0. 005 4
+ 0.Biblioteka 084 0- 0. 033 0
+ 0. 062 0
- 0. 185 0

+ 0. 002 8
- 0. 047 0
+ 0. 030 0
- 0. 085 0
Lca front y Lca front z
+ 0. 050 0 + 0. 075 0
+ 0. 078 0 + 0. 110 0
- 0. 082 0

+ 0. 001 9
- 0. 053 0 - 0. 085 0
Lca rear x
+ 0. 003 5
+ 0. 002 0
+ 0. 004 6
- 0. 003 5
6 个硬点在 x , y , z 3 个方向共 18 个坐标 ,如 若全部作为优化变量 ,所需的迭代次数将非常之 大 ,故利用 ADAMS/ Insight 软件先对这 18 个坐标 点与定位参数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将对定位参数影 响较大的坐标点作为优化因素进行优化 。对所有 坐标点进行分析后 ,将其分析结果列于表 1 中 ,并 根据各硬点坐标对定位参数的影响加以标记 ,其中 对定位参数影响较大的用 √标记 ,而对定位参数有 很大影响的用 ☆标记 ,结果见表 1 。
- 4. 400 0

+ 0. 019 0
- 0. 055 0
- 0. 100 0

- 0. 082 0
+ 4. 100 0

- 0. 200 0

- 0. 009 4
+ 0. 210 0

+ 1. 200 0

Uca front x Uca front y Uca front z
- 0. 011 0
- 0. 008 6
+ 0. 010 0
- 0. 030 0
+ 0. 008 0
- 0. 008 6
+ 0. 058 0
- 0. 220 0

- 0. 084 0
+ 0. 120 0

+ 0. 430 0

- 0. 069 0
- 0. 090 0
- 0. 026 0
+ 0. 150 0

+ 5. 750 0
作以下假设 : a. 采用的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系统 ,前左 、前
右非悬挂质量系统的结构相同 ,转向横拉杆与转向 机直接相连 ,可以认为左右悬架关于汽车纵向中轴 线对称 ;
b. 悬架的零部件中 ,除了弹性元件与橡胶元件 外 ,其余部件认为是刚性的 ;
c. 研究悬架特性时 ,车身相对于地面不动 。 简化 的 双 横 臂 悬 架 模 型 如 图 1 所 示 , 其 中 A 1 B , A 2 B , D1 C , D2 C 为上 、下横臂 , B C 为转向节 主销轴线 , EH 为转向节臂 , HI 为转向横拉杆 , F 为车轮中心 , G 为轮胎接地点 。上 、下横臂分别通 过 A 1 , A 2 , D1 , D2 的转动副与车架连接 , 并通过 B , C 的球副与转向主销上下球头连接 。转向节 EF 通过旋转副与轮毂连接 ,转向节臂 EH 固结在转向 节上 ,转向横拉杆 HI 通过点 H 的球副与转向节臂 连接 ,转向器齿条通过点 I 的万向节与转向横拉杆 相连 。
评价悬架运动学特性的指标主要有 :主销内倾 角 、车轮外倾角 、车轮前束值 、主销后倾角和车轮侧 向滑移量[2 ] ,本文主要研究前 4 个性能指标 。通过 将仿真所得的运动学性能指标与一般设计规律相 比较分析后可以得出 :
a. 车轮外倾角 (如图 3 所示) 、主销后倾角 (如 图 4 所示) 及主销内倾角 (如图 5 所示) 的变化规律 及变化速率均符合设计要求 ;
2. 3 多因素多目标的定位参数优化
2. 3. 1 优化方法的选择 以往对双横臂悬架的优化研究中 ,大多利用了
ADAMS/ Insight 模块的优化分析功能 ,通过在一
定范围内改变悬架的硬点坐标对车轮定位参数中 的某项或者是多项进行优化 。虽然这种方法简单 可行 ,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 :
a. 此类方法直接在 ADAMS/ Insight 模块中分 析后所输出的网页中对硬点坐标进行手动调节 ,并 通过观察各定位参数的变化趋势 ,兼顾平衡后得到 最后的优化结果 ,这导致其结果偶然性比较大 ,不 能全局考虑各个参数变量 ;
30
2009 年 9 月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第 38 卷 第 17 期
基于 ADAMS 的双横臂悬架性能多目标优化研究
李瑜婷 ,赵治国 ,章 桐 (同济大学 汽车学院 ,上海 201804)
摘要 :针对某微型电动车操纵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基于 ADAMS/ Car 建立了某双横臂前悬架运动 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 ,利用 ADAMS/ Insight 选取了适当的硬点坐标作为优化变量 ,以 各定位参数变化范围最小为优化目标 ,采用统一目标法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 ,并在 ADAMS/ View 中对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了优化 。仿真结果表明 :该双横臂悬架的运动学性能得到 了有效改善 。 关键词 :悬架运动学 ;ADAMS ;多目标优化 中图分类号 :U463. 33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1616( 2009) 17 - 0030 - 05
2. 2 优化变量的选取
以往对于双横臂悬架的优化多集中在两个方
面 ,一方面是对各个结构参数的优化 ,如上下横臂 长度 、转向横拉杆位置等 ;另一方面是对各硬点坐 标的优化 ,而这些硬点一般为上下横臂的内外点 , 转向横拉杆外点等 。本文主要研究双横臂前悬架 的导向机构的空间位置对其运动学性能的影响 ,故 本次优化主要针对双横臂前悬架的上下横臂前点 、 后点和外点的硬点坐标 。
2 多目标优化
2. 1 优化目标的确定
根据仿真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本次优化主要是 针对前束的不良变化规律 。在车辆设计中 ,一般希 望所设计的车辆的前束值在车轮上下跳动时均不 发生变化[1 ] ,故本次优化将车轮前束值变化范围 最小作为优化目标 。但是 ,在对某一项车轮的定位 参数进行优化时 ,会导致其他定位参数变化趋势出 现相反的情况[3 ] ,所以在优化车轮前束值时 ,还需 考虑到其他车轮定位参数 ,即需要对前束及其他车 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范围等多个目标同时进行优化 。
图 3 车轮外倾角与轮跳变化关系曲线
图 6 前束与轮跳变化关系曲线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引起该车操纵稳定 性不佳最重要的原因为其前束在车轮上下跳动时
32
2009 年 9 月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第 38 卷 第 17 期
的变化规律和变化速率不符合设计要求 ,极大地影 响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直线行驶性能 。

- 0. 028 0
- 0. 200 0

- 0. 240 0

- 0. 021 0
- 4. 200 0

+ 0. 330 0

- 0. 470 0

- 0. 180 0

- 1. 300 0

基于表 1 考虑对定位参数的影响 ,选取 12 个 坐标点作为优化变量 ,分别为上横臂前点 、后点的 y , z 坐标 ,下横臂前点 、后点的 z 坐标 , 上 、下横臂 外点的 x , y , z 坐标 ,省略其余 6 个坐标点 。
考虑到以上的不足 ,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
方法 ,即利用 ADAMS/ View 的函数自定义功能 ,
将优化目标转化为多目标函数 ,在 ADAMS/ View
中进行迭代优化 ,并计算出最优解 。
2. 3. 2 多目标优化函数的建立
以测量所得的平衡位置的值作为参考值 ,单位
采用弧度制 ,定义各目标函数如下 : min f 1 ( X) =| Δα| =| camber mearsure | min f 2 ( X) =| Δ<| =| toe mearsure + 0. 008 7 | min f 3 ( X) =| Δγ| =| caster mearsure - 0. 050 0 | min f 4 ( X) =| Δβ| =| kingpin mearsure - 0. 223 0 |
- 0. 003 4
- 0. 007 3
+ 0. 079 0
- 0. 120 0

+ 0. 200 0

+ 0. 190 0

+ 0. 120 0

- 0. 146 0

- 0. 048 0
+ 0. 033 0
+ 0. 100 0

Uca rear x Uca rear y Uca rear z Uca outer x Uca outer y Uca outer z
表 1 各硬点坐标对定位参数影响程度总结表
硬点坐标
车轮外倾角 (°/ 1mm)
影响 程度
前束角 (°/ 1mm)
定位参数
影响 主销后倾角
程度
(°/ 1mm)
影响 程度
主销内倾角 (°/ 1mm)
影响 程度
Lca front x
+ 0. 004 8
+ 0. 009 2
- 0. 009 5
- 0. 005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