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运动仿真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双横臂式汽车独立悬架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双横臂式汽车独立悬架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关键字】开题报告双横臂式汽车独立悬架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篇一:双横臂独立悬架毕业设计说明书广西科技大学(筹)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汽车悬架设计院别专业车辆工程班级车辆083学号XX002051**姓名姚**指导教师陈*XX年5月18日摘要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的连接起来。

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本文是在奥迪R8 5.2L FSI quattro XX款轿车前悬架基础上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并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做的说明书中包括轿车前悬架的选型、减振器的选型及计算、弹性元件形式的选择计算及选型、导向机构的设计,横向稳定杆的设计计算和车轮定位参数的确定。

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前悬架进行了方案论证、结构方案分析以及设计计算。

设计中包括了减振器、弹性元件和横向稳定杆各项参数的确定,包括主要参数的选择计算、受力情况、强度校核等。

在最后,对本次设计做出总结。

设计中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TIA建模(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图(零件图)折合1.5张A0图纸,手绘一张A1图纸,翻译外文资料一份,编辑说明书一份。

关键词: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减震器螺旋弹簧横向稳定杆ABSTRACTThe suspension is one of the modern automobile assembly, frame (or body) and the axle (or wheel) flexible connection up. Its primary function is to pass the role of force and torque between the wheels and the frame (or body) to ease the load of the road to pass the impact of the frame (or body), the attenuation caused by the vibration of the bearing system ensure riding comfor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UDI Spyder 5.2 FSI quattro car front suspension , the purpose i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go to work for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 inspectionfour years of college. Made to the instructions included in the suspension in the front of the car selection, th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hock absorber, the choice of the form of the elastic element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guiding mechanism desig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tabilizer bar and wheel alignment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 Access to large amounts of data, and combine the suspension of the former demonstration program, the structure of program analysis and design calculations. The design includes a shock absorber, the elastic element and the horizontal stabilizer of the parameters identified,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to calculate the forces and strength check. Finally, make a summary on the design.Catia modeling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parts and assembly drawings),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drawing (drawing) equivalent to 1.5 A0 drawings, hand-painted an A1 drawings, translate foreign data copy editing a manual included in the design.KEY WORDS: 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guide mechanism,absorber,absorber springs,stabilizer bar目录摘要............................................................ a 目录 (I)绪论 (1)1.1汽车悬架概括 (1)1.2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3 毕业论文研究内容 (2)第2章汽车悬架概括 (3) (3) (3) (3) (4)2.2悬架系统研究与设计的领域 (4)2.3悬架设计要求 (4)2.4悬架的主要特性 (5)2.4.1 悬架的垂直弹性特性 (5)2.4.2 减振器的特性 (6)2.5 本章小结 (6)(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双横臂式汽车独立悬架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第3章悬架对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 (7) (7) (10) (11) (12)3.2悬架与汽车操纵稳定性 (12)3.2.1 汽车的侧倾 (12) (14)3.3本章小结 (16)第4章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17)4.1 悬架静挠度的计算 (17)4.2 悬架动挠度的计算 (17)第5章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19)5.1 导向机构设计要求 (19)2.1悬架基本概念................................................. 3 3.1悬架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7)5.2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19) (19) (20) (20) (21) (21) (22) (23) (24)5.3 前轮定位参数与主销轴的布置 (25) (25) (26)第6章弹性元件的计算 (28) (28) (31)6.2 小结 (31)第7章振器的结构类型与主要参数的选择 (32)7.1 减振器的分类 (32)7.2 双筒式液力减振器工作原理 (32)7.3 减震器参数的设计计算 (35) (35) (35) (36) (37)第8章横向稳定杆设计计算 (39)8.1 横向稳定杆的作用 (39)8.2 横向稳定杆参数的选择 (39)第9章导向机构的仿真设计 (41) (43) (43) (44) (44) (45)6.1 螺旋弹簧的刚度............................................ 28 9.1 仿真设计及分析.. (41)篇二: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SUV汽车的设计---悬架部分课题类别:设计□ 论文□学生姓名:殷燕峰学号:XXXX0130班级:交运03-01班专业(全称):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指导教师:徐桥生XX年4月01日篇三:FSAE赛车双横臂式前悬架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wgx-基于ADAMS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仿真设计

wgx-基于ADAMS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仿真设计

基于ADAMS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仿真设计摘要:双横臂独立悬架是常用的悬架形式之一,在汽车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要求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

其突出优点在于设计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空间导向杆系的铰接点的位置及控制臂的长度,使得悬架具有合适的运动特性。

本文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View建立了某轻型汽车的前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模型,进而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了上横臂长度主销长度、上横臂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倾角、下横臂长度和下横臂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倾角的值最终优值,从而为设计和改进提供快速、可靠的技术依据,达到大幅度降低设备研制成本,大大降低了轮胎的磨损情况的目的。

关键词:ADAMS 双横臂独立悬架车轮定位参数建模运动学仿真分析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

现在,他已经突破了二位图纸电子化的框架,装向三维实体建模、动力学模拟仿真和有限元分析为主线的虚拟样机制作技术。

使用虚拟样机制作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的性能,优化产品的设计,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节约开发费用。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可以直接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也可以使用其它CAD软件(如:Pro/ENGINEER)传过来的造型逼真的几何模型;然后,在几何模型上施加约束、力/力矩和运动激励;最后对机械系统进行交互式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在系统水平上真实地预测机械结构的工作性能,实现系统水平的最优设计。

目前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已广泛应用在轿车的前后悬架上,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空间导向杆系的铰接点的位置及控制臂的长度,使得悬架具有合适的运动特性。

采用运动学原理和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可以分析双横臂独立悬架的空间运动和前轮定位参数下轮胎的运动,提出轮胎磨损的评价指标,从而可以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前轮定位参数与轮胎磨损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同时可以研究双横臂独立悬架初始状态和定位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以减少轮胎磨损。

汽车悬架建模与动态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悬架建模与动态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悬架建模与动态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悬架系统逐渐成为了汽车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车辆悬架系统作为汽车与地面交互的接口部分,直接影响到车辆安全性、舒适性和动态性能等方面,被视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汽车悬架的建模和动态仿真对于汽车工程的发展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对汽车悬架系统进行建模,并进行动态仿真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汽车悬架系统的模型,包括车轮、车身、悬架弹簧、减震器等部分。

2. 对不同类型的汽车悬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包括悬挂在轮轴上的悬架系统、双叉臂悬架系统等。

3. 分析不同路面条件下汽车悬架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以此评估汽车悬架系统的性能表现。

4. 针对不同的动态调节策略,研究汽车悬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升和燃油经济性优化等方面的效果。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的目标是:1. 提高对汽车悬架系统性能的理解和认识,为车辆工程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 探究汽车悬架系统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为智能悬架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济性,使汽车在行驶中更加平顺、安全和经济。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使用ADAMS等仿真软件,对汽车悬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

先通过对车辆的场景分析,确定待建模的悬挂方式,并建立车轮、车身、悬架弹簧、减震器等构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然后通过设定不同的路面力载荷进行仿真,探究汽车悬架系统在不同路况下的动态响应及其稳定性。

最后,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系统性能评估和模型优化,为悬架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取得的成果如下:1. 汽车悬架系统的多体动力学建模和仿真研究成果,包括悬挂在轮轴上的悬架系统、双叉臂悬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结果。

2. 对汽车悬架系统性能的分析和评估,包括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分析。

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开题报告

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开题报告
对悬架的研究包括控制方法设计和悬架系统设计等方面。显然,采用不同的控制规律和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悬架特性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模型和控制方法以及如何选择与之对应的悬架结构,是悬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学者在车辆悬架控制系统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
1968年,Bender结合预瞄信息,基于两自由度单轮车辆模型,提出了线性最优车辆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安装于车身的路面位移传感器。测得行驶中的汽车前方几米处的路面位移信号,并且将其结合到主动悬架的控制规律中。
合肥工业大学的王其东博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动力学方程所描述的多体系统响应的灵敏度分析,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建立了汽车主要总成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整合整车的多体模型,建立了道路输入模型,进行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提出了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汽车悬架CAD的思路,针对具体车型,进行了钢板弹簧的结构改进设计,将改进后的钢板弹簧装车进行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试验。并将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应用到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控制中。
上海交通大学的赵亦希、黄宏成、刘奋以S型轿车前悬架系统为实例,利用ADAMS/Car模块,进行双轮反向激振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是各种侧倾特性参数,对照轿车标准系数,对S型轿车侧倾的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为设计和优化悬架系统提供了实用高效的方法。
江苏大学的汤靖、高翔、陆丹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Car专业模块建立某皮卡车麦弗逊式前悬架多体系统模型,并采用ADAMS/Insight模块进行性能分析,找出磨损严重的原因,同时进一步进行悬架布置优化设计,最终得出优化的悬架布置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轮胎磨损的问题。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ADAMS软件的成功应用使虚拟样机技术脱颖而出。基于ADAMS的虚拟样机技术,可把悬架视为是由多个相互联结、彼此能够相对运动的多体运动系统,其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比以往通常用几个自由度的质量——阻尼刚体(振动)数学模型计算描述更加真实反映悬架特性及其对汽车行驶动力学影响,也比图解法更为直接。在传统悬架系统设计、试验、试制过程中必须边试验边改进,从设计到试制、试验、定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周期长。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明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系统及性能,获得最优和创新的设计产品。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悬架设计开题报告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能。

在这篇开题报告中,我们将探讨悬架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悬架的作用和重要性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起到支撑车身、减震和保持车轮与地面接触的作用。

一个好的悬架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操控性,减少车身的倾斜和震动,同时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提高牵引力和制动性能。

因此,悬架设计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悬架设计的挑战悬架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汽车的悬架系统需要在不同的路况下保持稳定性和舒适性。

这意味着悬架系统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路面状况,如平整的公路、颠簸的乡间小道或崎岖的山路。

其次,悬架系统需要考虑到车辆的重量分布和动力传输,以确保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力合适。

此外,悬架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安全性,如防翻滚和碰撞保护等方面。

3. 悬架设计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悬架设计可以采用多种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如独立悬架、扭力梁悬架或多连杆悬架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车辆的用途和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可以使用可调节的悬架系统,如气动悬架或电子悬架。

这些可调节的悬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进行调整,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如碳纤维材料或3D打印技术,以提高悬架系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重量。

4. 悬架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悬架设计也将朝着更先进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悬架系统需要适应电动汽车的特殊需求,如电池组的重量和位置。

其次,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悬架系统需要与其他车辆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悬架系统还可以与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结合,实现主动悬架调节和预测性悬架控制,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双横臂独立悬架是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架结构,在承载、减震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本文将基于ADAMS软件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首先,建立模型。

模型包括车辆、轮胎和悬架三部分。

车辆和轮胎可以在ADAMS软件库中选择合适的模型,而悬架部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模。

本文选用的汽车型号为A车型,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

悬架部分包括上下控制臂、防滚杆、弹簧和减震器。

其次,进行初始仿真分析。

在初始状态下,车辆是静止的,因此只需分析悬架部分的静态特性。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出悬架的几何参数、弹簧刚度和减震器阻尼等关键参数,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接着,进行参数优化设计。

通过改变几何参数、弹簧刚度和减震器阻尼等参数,分析对悬架性能的影响。

优化的目标是使悬架在承载和减震方面达到最佳性能。

可以采用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以求得最优解。

最后,进行动态仿真分析。

在动态情况下,车辆会受到外部力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悬架进行动态特性分析。

通过动态仿真分析,可以得出悬架的动态特性,包括自然频率、振幅和动态刚度等重要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进一步改进悬架的设计,使其在动态工况下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综上所述,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设计,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表现。

为了更好地进行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需要对其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重要数据及其分析:1. 车辆重量:车辆重量是影响悬架设计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车辆重量越大,悬架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因此需要更强的支撑力来保证悬架的性能。

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车辆重量对悬架性能的影响,以使悬架在承载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

2. 弹簧刚度:弹簧刚度是指在径向方向施加单位力量时,弹簧产生的变形量。

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优化仿真分析

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优化仿真分析

(a)(b)图3工况2温度场分布图5小结(1)运用MSC.MRC有限元软件,对铝锭半连续铸造过程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分析了初始温度、拉坯速度及结晶器冷却能力对铝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

(2)模拟现场工艺条件,建立了铝合金大扁锭半连续铸造仿真计算的有限元模型,根据现场工艺,确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

(3)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仿真分析为确定正确的工艺参数,寻找改善应力场分布的途径,探索抑制裂纹出现的措施提供了依据,能够很好的用于半连续铸造过程的仿真研究。

参考文献1单长智,王立娟,王德满.实心圈锭的应力分析及防止裂纹的措施[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7(25):1 ̄4.2李晓谦,胡仕成,快速铸轧中的接触热导及带坯在铸轧区的温度分布的仿真分析[J].重型机械,1999(3):34 ̄37.3段湘安.铸轧辊套传热的集肤效应与参数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硕士论文].长沙: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2.4邢书明.难变形钢铁材料半固态连铸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5邢书明,李亚敏,胡汉起.半固态连铸过程拉漏(断)机理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0(1):16 ̄19.6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干勇,仇圣桃,萧泽强.连续铸钢过程数学物理模拟[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8李毅波.连续铸轧多场耦合建模及工艺参数匹配规律的仿真研究:[硕士论文].长沙: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5.9陈火红,于军泉,席源山.基础与应用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Msc.Software.Msc.Marc2005(VolumeA):TheoryandUserInformation.[M]MSC.Software.2005.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优化仿真分析于海峰于学兵(大连理工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大连116023)SimulationanalysisandoptimizationofdoublewishbonesuspensionbasedonADAMS/CARYUHai-feng,YUXue-bing(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Schoolof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Liaoning,Dalian116023)!!!!!!!!!!!!!!!!!!!!!!!!!!!!!!!!!!!!!!!!!!!!!"!!!!!!!!!!!!"!!!!!!!!!!!!!!!!!!!!!!!!!!!!!!!!!!!!!!!!!!!!!"!!!!!!!!!!!!"【摘要】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带有转向系统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虚拟样机模型。

悬架系统的开题报告

悬架系统的开题报告

悬架系统的开题报告悬架系统的开题报告悬架系统是汽车工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悬架系统展开讨论,从悬架系统的定义、类型、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一、悬架系统的定义悬架系统是指安装在汽车底盘和车身之间的一组装置,用于支撑和连接车身与车轮,以减震和吸收道路不平度,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二、悬架系统的类型悬架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气囊悬架等。

独立悬架系统能够使车轮独立运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非独立悬架系统则是将车轮连接在一起,适用于低成本和简单结构的车辆。

气囊悬架则采用气囊代替传统的弹簧和减震器,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可调节性。

三、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减震、支撑和横向稳定性。

减震是通过减震器来吸收和消散车轮与车身之间的震动能量,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支撑则是通过弹簧来支撑车身的重量,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力;横向稳定性则是通过悬架系统的设计和调校来保证车辆在转弯时的稳定性和抓地力。

四、悬架系统的发展历程悬架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汽车的诞生之初。

最早的汽车悬架系统采用的是刚性悬架,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钢板弹簧、螺旋弹簧和液压减震器等新型悬架系统。

20世纪60年代,独立悬架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高端汽车,提升了悬架系统的性能。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悬架系统和主动悬架系统逐渐兴起,为汽车悬架系统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五、悬架系统的未来趋势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悬架系统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悬架系统将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可调节性,通过智能化和电子化的手段实现更好的悬架控制。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悬架系统也需要适应新能源汽车的特殊要求,如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需要更好地平衡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六、总结悬架系统作为汽车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Investigation into Suspension Dynamic Compliance Characteristics Using Direct Measurement and Simulation,2004,1:1065.
[21]Driving simulator with double-wishbone suspension using efficient block-triangularized kinematic equation Thomas Uchida John Mcphee Springer Science+Bisiness Media B.V.2012
由于悬架性能对整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很大,所以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提高其设计质量。传统的设计方法通常采用平面作图法或是平面解析法,由于忽略了悬架机构系统的空间布置形式,很难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
双横臂独立悬架是目前汽车中使用最广泛的独立悬架之一。双横臂独立悬架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多环路空间机构、其运动直观性差、参数确定相当复杂,给运动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其中,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已成为世界各主要汽车公司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的主要动力学仿真软件。
[6] 刘维信 汽车设计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M].2007.1
[7] 陈家瑞 汽车构造(第4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8] 周松鹤 徐烈恒 主编 工程力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9] 肖生发,赵树朋.汽车构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0] 卞学良.汽车结构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 徐灏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第三卷[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杨可桢 程光蕴 李仲生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3] 章镛初 王焕民 商用汽车杂志 [M].2000,1:28-29.
[4] 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 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xxx学院本科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运动仿真设计
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xxxxxx
指导教师xxx
2015年3月17日
题 目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运动仿真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和车身弹性的连接在一起,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转向轻便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悬架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上,并且缓和由不平等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平顺地行驶。由于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具有安全、智能和清洁的绿色智能悬架将是今后汽车悬架发展的趋势。
在悬架系统在运动学性能分析过程中,主要反映为车轮受上下跳动激励时车轮定位角的变化情况。在车轮行驶过程中正常轮跳行程内让车轮定位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汽车设计所期望达到的性能。车轮定位参数主要包括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量等。
传统悬架系统设计、试验、试制过程中必须边试验边改进,从设计到试制、试验、定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周期长。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虚拟设计和虚拟试验,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系统性能,获得最优设计产品。
[18] 陈黎卿,陈无畏等.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多目标遗传优化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学报,2007(18):39~40
[19] Jesper. Sttengren. Utilization of ADAMS to Predict Tracked Vehicle Performance. SAE 2000 World Congress Detroit, 2000,3:78~79.
只要适当选择、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轮距及前轮定位参数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因此,这种悬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舒适性,是比较高级的悬架。
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其中,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已成为世界各主要汽车公司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的主要动力学仿真软件。通过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分析研究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特性以及各组成部件的特性, 使双横臂独立式悬架的结构和悬架达到设计要求,提出一套实用的汽车前独立悬架设计分析方法,在悬架设计中,根据整车的布置要求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悬架的整体空间数据和性能参数,运用CAD建立三维物理模型,并在ADAMS软件平台上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的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优化相关参数,建立虚拟双横臂独立选件模型。从而为设计和改进提供快速、可靠的技术依据,达到大幅度降低设备研制成本的目的。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和车身弹性的连接在一起,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转向轻便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悬架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上,并且缓和由不平等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平顺地行驶。
在此次悬架设计中,我将对双横臂独立悬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就需要把大学中所学基础知识系统的综合运用,很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可以使我更好的温习专业知识,能更好地巩固和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
此次悬架设计难点在于个个参数的合理匹配,计算量相对比较大,需要反复的修正和匹配参数,我觉得我有这份毅力与决心,从中我将会真正体会到今后工作中应具备的心态。此外,在设计中我需要用到ADAMS软件,我从未接触过,这就需要自己独立的进行学习,不懂的地方我会积极向同学、老师求助,这对我是个考验,也是能力提升的好机会,我相信此次毕业设计定会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制动及加速时,车身应有抗点头及抗后坐效应。
5、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可靠地承受及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力和力矩。
解决的主要问题:
1.ADAMS软件没有基础,需要借助相关参考书进行学习,在遇到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是向老师请教,预计在一周内掌握其基本操作,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
2.虽然现在对悬架基本设计有了一定的头绪,大体有了掌握,但细节上还不能完全深入体会,这就需要我多参照相关悬架设计参考书或文献,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
[11] 李军,邢俊文, 谭文洁 .ADAMS实例教程[M].2002.
[12] 左文义.双横臂扭杆式独立悬架系统运动分析方法.设计计算研究[J],1994(4):27.
[13] 潘筱,王玉民等.五连杆后悬架的后轴变形效应与转向随动性关系研究[J].汽车技术,2007,12:32~36.
[14] 宋传学.基于 ADAMS/Car 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吉林大学学报[J],2004,34(4):35~36.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按上下横臂是否等长,又分为等长双横臂式和不等长双横臂式两种悬架。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在车轮上下跳动时,能保持主销倾角不变,但轮距变化大(与单横臂式相类似),造成轮胎磨损严重,现已很少用。对于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只要适当选择、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轮距及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目前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已广泛应用在轿车的前后悬架上,部分运动型轿车及赛车的后轮也采用这一悬架结构。
五、毕业设计进程安排
1、2015年2月底,对相关课题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
2、2015年3月18日前,开题报告撰写阶段,结合题目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运动仿真设计查阅资料按时完成开题报告。
三、对本课题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说明(论文要写出相应的写作提纲)
主要技术要求:
1、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不超过4mm以防止轮胎早期磨损。
2、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角变化特性合理。
3、 车轮转弯时,车身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不大于3-5,并保证车轮与车身倾斜同向,以增加不足转向效应。
在试制前的阶段进行设计和试验仿真,并提出优化设计的意见,获得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在产品制造出之前,就可以发现并更正设计的缺陷,完善设计方案,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在实际设计双横臂独立悬架过程中定位参数设定复杂,通过ADAMS和CAD参数匹配有效解决该问题,为悬架设计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3.CAD基本操作需要重新温习,争取达到熟练掌握,有不懂的虚心向同学老师请教。
4.此次设计需要创新,需要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和参数之间的匹配有深刻的认识,需要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并将自己的理解整理好与导师请教,使自己对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设计思想不断完善,不断升华。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对于机械系统的模型的建立,可以不再为机械系统的复杂而烦恼,因为我们运用ADAMS软件所要做的仅仅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物理模型,并且将物理模型在ADAMS软件的平台上表现出来,剩下的诸如建立数学模型,求解都由ADAMS软件来完成。
通过ADAMS对样车建模,并且仿真分析了在车轮转向和车轮上下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等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比了优化前后的特性曲线,优化之后的转向梯形使车轮在转向时左右车轮转角更加符合理论转角关系,从而降低了轮胎磨损,提高的行车平顺性和安全性。对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减轻车辆自重以及减少公路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