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三个大题,满分125分,其中试题120分,卷面5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形不能由旋转得到的是()A .B .C .D .2.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A .23x x x-B .()222x y x y -+C .2222y x xy x xy +++D .2222x y x y xy ++3.将长度为5cm 的线段向上平移所得线段长度是()A .10cm B .5cmC .15cmD .无法确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B .平行四边形的邻边相等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2n +边形的内角和比n 边形的内角和大()A .180°B .360°C .180n ⋅︒D .360n ⋅︒6.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13AB =,12AD =,则BC 的长为()A .5B .10C .20D .247.我国古代著作《四元玉鉴》记载“买椽多少”问题:“六贯二百一十钱,倩人去买几株椽.每株脚钱三文足,无钱准与一株椽.”其大意为:现请人代买一批椽,这批椽的价钱为6210文.如果每株椽的运费是3文,那么少拿一株椽后,剩下的椽的运费恰好等于一株椽的价钱,试问6210文能买多少株椽?设这批椽的数量为x 株,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A .()621031x x -=B .621031x =-C .621031x x-=D .62103x =8.对于实数x ,我们规定[]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例如[]1.41=.若35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13x ≥B .16x ≤C .1316x ≤<D .1316x <≤9.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点()–1,0A ,()2,0B ,()0,1C ,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D 点的坐标不可能是()A .()3,1B .()3,1-C .()1,1-D .()1,310.如图,四边形中ABCD 中.AC BC ⊥,AD BC ∥,BD 为ABC ∠的平分线,6BC =,8AC =.E ,F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则EF 的长为()A .1B .1.5C .2D .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共15分)11.分式121x x-+中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2.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之比为1:5,则较小的锐角度数为_______.13.我们知道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若将三个完全相同的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拼接在一起,那么图中1∠的度数是________.14.若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a ab c bc +=+,则三角形ABC 的形状是_______.15.如图,120AOB ∠=︒,点P 为AOB ∠的平分线上的一个定点,且MPN ∠与AOB ∠互补,若MPN ∠在绕点P 旋转的过程中,其两边分别与OA 、OB 相交于M 、N 两点,则以下结论:①PM PN =;②OM ON OP +=;③四边形PMON 的面积保持不变;④PMN △的周长保持不变.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分)16.(1)(4分)分解因式2232x y xy y -+;(2)(5分)解方程24322112x x x-+=--17.(10分)先化简,再求值:211141x x x +⎛⎫⋅+ ⎪-+⎝⎭,其中x 是不等式组10523x x +≥⎧⎨->⎩的整数解.18.(8分)如图,在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图案.(1)请你画出此图案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180°、270°的图案,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千万不要将阴影位置涂错;(2)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旋转后点A 的对应点依次为1A 、2A 、3A ,求四边形123AA A A 的面积;19.(10分)证明:两条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0.(8分)“要致富,先修路!”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为更好的促进甲、乙两地经济往来,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甲乙两地间行驶的客运车辆平均车速提高了50%,而从甲到乙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2小时,求原来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1.(10分)在坐标系中直接作出函数2y x =+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方程20x +=的解是______;(2)不等式21x +>的解________;(3)若22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2.(9分)阅读下列材料:在因式分解中,把多项式中某些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代替,不仅可以简化要分解的多项式的结构,而且能使式子的特点更加明显,便于观察如何进行因式分解,我们把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称为“换元法”.下面是小涵同学用换元法对多项式()()2241479x x x x -+-++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24x x y-=原式()()179y y =+++(第一步)2816y y =++(第二步)()24y =+(第三步)()2244x x =-+(第四步)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涵同学的解法中,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_________;A .提取公因式法B .平方差公式法C .完全平方公式法(2)老师说,小涵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不彻底,请你写出该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___________;(3)请你用换元法对多项式()()222221x x x x ++++进行因式分解.23.(11分)如图,AM 是ABC △的中线,D 是线段AM 上一动点(不与点A 重合).DE AB ∥交AC 于点F ,CE AM ∥,连接AE .(1)如图1,当点D 与M 重合时,求证: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当点D 不与M 重合时,MG DE ∥交CE 于点G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3,延长BD 交AC 于点H ,若BH AC ⊥,且BH AM =,则CAM ∠=_________.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 2.D 3.B4.D 5.B 6.B 7.A 8.C 9.D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11.1x ≠-12.15°13.36°14.等腰三角形15.①②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分)16.解:(1)原式()()2222y x xy y y x y =-+=-;(2)去分母得:()242213x x -+-=-,解得:12x =,检验:把12x =代入得:210x -=,∴12x =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17.解:211141x x x +⎛⎫⋅+ ⎪-+⎝⎭()()111221x x x x x +++=⋅+-+()()21222x x x x +==+--由不等式组10523x x +≥⎧⎨->⎩得11x -≤<,∵x 是不等式组10523x x +≥⎧⎨->⎩的整数解,∴1x =-,0,∵当1x =-时,原分式无意义,∴0x =,当0x =时,原式11022==--18.解:(1)如图(2)如图,四边形123AA A A 的面积=四边形123BB B B 的面积4ABCS -△()2135435342=+-⨯⨯⨯=故四边形123AA A A 的面积为34.19.已知:如图,在ABC △中,,BE AC CD AB ⊥⊥,且BE CD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证明:∵,BE AC CD AB ⊥⊥,∴90CDB BEC ∠=∠=︒,在Rt BCD △与Rt CBE △中,CD BEBC CB==⎧⎨⎩∴()Rt Rt BCD CBE HL △≌△,∴ABC ACB ∠=∠,∴AB AC =,即ABC △是等腰三角形.20.解:设原来车辆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小时.由题意可得:()3603602150%x x -=+,解这个方程得:60x =.经检验:60x =是原方程的解.答:原来车辆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小时.21.作图(1)2x =-;(2)1x >-;(3)40x -≤≤.22.解:(1)C ﹔(2)()42x -;(3)设22x x y +=,原式()()()()2242221211211y y y y y x x x =++=++=+=++=+23.解:(1)∵DE AB ∥,∴EDC ABM ∠=∠,∵CE AM ∥,∴ECD ADB ∠=∠,∵AM 是ABC △的中线,且D 与M 重合,∴BD DC =,∴ABD EDC △≌△,∴AB ED =,∵AB ED ∥,∴四边形A BDE 是平行四边形;(2)∵CE AM ∥,MG DE∥∴四边形DMGE 是平行四边形,∴ED GM =,且ED GM ∥,由(1)知,AB GM =,AB GM ∥,∴AB DE ∥,AB DE =,∴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3)30°.。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若分式24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2± B .2- C .0 D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的概率为0.5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概率很大的事件一定发生3.如图,在ABCD Y 中,120D ∠=︒,则A ∠的度数等于( )A .120︒B .30︒C .40︒D .60︒4.已知四边形ABCD 中,90A ∠=︒,AB CD ∥,B D ∠=∠,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A .90D ??B . AB CD =C . BC CD = D . AC BD =5.如图,在ABC V 中,45,60,B C AD BC ∠=︒∠=︒⊥于点D ,BD =若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则EF 的长为( )A B C .1 D 6.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关于()00,对称 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D .当1x >时,则02y <<7.在正数范围内定义运算“※”,其规则为2a b a b =+※,则方程()15x x +=※的解是( ) A .4x =或1x = B .2x = C .1x =或4x =- D .1x =8.如图,在Rt ABC V 中,90ACB ∠=︒,306A BC ∠=︒=,,D 为AC 上任意一点,F 为AB 的中点,连接BD E ,在BD 上且90BEC ∠=︒,连接EF ,则EF 的最小值为( )A B .3 C .3 D .3二、填空题9.若3y =,则y x 的立方根是 .10.某款新能源车在两年内价格从25万元降至16万元,如果设每年降价的百分率均为x (x >0),则由题意可列方程:.1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a +-=的一个根是2,则另一个根是.12.两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就在《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实验的做法与成因,图1是小孔成像实验图,抽象为数学问题如图2:AC 与BD 交于点O ,AB CD ∥,若点O 到AB 的距离为10cm ,点O 到CD 的距离为15cm ,蜡烛火焰AB 的高度是3cm ,则蜡烛火焰倒立的像CD 的高度是cm .13.某汽车测评机构对A 款电动汽车与B 款燃油汽车进行对比调查,发现A 款电动汽车平均每公里充电费用比B 款燃油车平均每公里燃油费用少0.6元.当充电费和燃油费用均为200元时,A 款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是B 款燃油车的4倍.则A 款电动汽车平均每公里充电费用为元.1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0)A -,、(20)B ,,菱形ABCD 的顶点C 在y 轴正半轴上,则点D 的坐标为.15.如图,AB 、CD 都是BD 的垂线,AB =4,CD =6,BD =14,P 是BD 上一点,联结AP 、CP ,所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则BP 的长是.16.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中,点M 、N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Q 是边CD 上的一点.连接MN 、BQ ,将BCQ △沿着直线BQ 翻折,若点C 恰好与线段MN 上的点P 重合,则PQ 的长等于.三、解答题1718.解方程:3123x x x +=+-19.先化简,再求值:222111211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2210a a +-=. 2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BD 与AC 交于点F ,ADB ACB ∠=∠.(1)求证:ABD ACD ∠=∠;(2)过点A 作AE DC ∥交BD 于点E ,求证:EF BC AD AF =g g .21.某学校为了解在校生的体能素质情况,从全校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科目测试(把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 级:优秀;B 级:良好;C 级:及格;D 级:不及格)并将测试结果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 ;(2)扇形统计图中∠α的度数是 ,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校八年级有学生1500名,如果全部参加这次体育科目测试,那么估计不及格的人数为 人;(4)测试老师从被测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所抽学生为B 级的概率是多少?22.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 C ∠=∠,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连接EF FG GH HE 、、、.(1)求证:四边形EFGH 是菱形;(2)如果3AD =,5BC =,且EF FG ⊥,求四边形EFGH 的面积.23.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 V 的顶点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以点O 为位似中心,作格点A B C '''V ,使它与ABC V 的位似比为2:1;(2)在图2中,作格点ACD V ,使它与ABC V 相似,且AC 为公共边,A ∠为公共角. 24.我校的饮水机接通电源就进入自动程序,开机加热时每分钟上升10℃,加热到100℃,停止加热,水温开始下降,此时水温(℃)与开机后用时(min )成反比例关系.直至水温降至20℃时自动开机加热,重复上述自动程序.若在水温为20℃时,接通电源后,水温y (℃)和时间x (min )的关系如图所示.(1)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2)直接写出图中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3)饮水机有多少时间能使水温保持在50℃及以上?(4)若某天上午700:饮水机自动接通电源,开机温度正好是20℃,问学生上午第一节下课时(840:)能喝到50℃以上的水吗?请说明理由.25.在矩形ABCD 中,AB =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AC ⊥分别交射线AD 与射线CB 于点E 和点F ,连结CE AF 、.(1)如图,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2)当点E F 、分别在边AD 和BC 上时,如果设AD x =,菱形AFCE 的面积是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如果ODE V 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AD 的长度.26.如图,在ABC V 中,直线DF 与边AB 相交于点D ,与边AC 相交于点E ,与线段BC 延长线相交于点F .(1)若1=AD DB ,2AE EC =,求BF FC 的值. (2)若12AD DB =,AE m EC n =,其中0m n >>,求BF FC的值. (3)请根据上述(1)(2)的结论,猜想AD BF CE DB FC EA ⋅⋅=(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证明). 2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62y x =-+与x 轴、y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C 在线段OA 上,将线段CB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CD ,此时点D 恰好落在直线AB 上,过点D 作DE x ⊥轴于点E ,(1)如图1,求证:BOC CED ≌△△.(2)求点D 的坐标.(3)若点P 在y 轴上,点Q 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以C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专题07 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一(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特训(人教版)

专题07 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一(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特训(人教版)

专题07 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一(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在▱ABCD中,AB=6,AD=4,则▱ABCD的周长为()A.10B.20C.24D.12【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6,AD=BC=4,∴▱ABCD的周长为:2×(AB+AD)=2×(6+4)=20,故选:B.2.(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解答】解:A.,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3.(3分)若甲、乙、丙、丁四人参加跳远比赛,经过几轮初赛,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0.34,S乙2=0.21,S丙2=0.4,S丁2=0.45.你认为最应该派去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答】解:∵=0.34,S乙2=0.21,S丙2=0.4,S丁2=0.45,∴S乙2<<S丙2<S丁2,∴乙的成绩更加稳定,故选:B.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原式==,所以A选项错误;B、与不能合并,所以B选项错误;C、与不能合并,所以C选项错误;D、原式==,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5.(3分)下列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5,12,13B.2,3,C.4,7,5D.1,,【解答】解:A、52+122=169=13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22+()2=9=3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42+52=41≠7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12+()2=()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6.(3分)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解答】解:当x取一个值时,y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选项A中的曲线,当x取一个值时,y的值可能有2个,不满足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故A中曲线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选:A.7.(3分)数学老师为了判断小颖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对小颖在中考前的6次模拟考试中的成绩进行了统计,老师应最关注小颖这6次数学成绩的()A.方差B.中位数C.平均数D.众数【解答】解:由于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故老师最关注小颖这6次数学成绩的稳定性,就是关注这6次数学成绩的方差.故选:A.8.(3分)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A=∠B,∠C=∠DC.AD∥BC,AD=BC D.AB=AD,CD=BC【解答】解:A.由AB∥CD,A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由∠A=∠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由AD∥BC,AD=BC,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由AB=AD,C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9.(3分)如图,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相交于点P(2,﹣2),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A.x>﹣2B.x<﹣2C.x<2D.x>2【解答】解:∵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相交于点P(2,﹣2),∴当x>2时,x+b>kx+4,即关于x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x>2.故选:D.10.(3分)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步骤,通过折叠得到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平铺后得到⑤,其中FM、GN为折痕,若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之比为4:5,则的值为()A.B.C.D.【解答】解:如图,连接HF,直线HF与AD交于点P,∵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之比为4:5,设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为4x2,5x2,∴GF2=4x2,∴GF=2x,∴HF==2x,由折叠可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x2+4×5x2=24x2,∴PM2=24x2,∴PM=2x,∴FM=PH=(PM﹣HF)=(2x﹣2x)=(﹣)x,∴==.故选:A.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3分)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解答】解:∵二次根式有意义,∴2x﹣1≥0,解得:x≥.故答案为:x≥.12.(3分)如图,在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4米,另一棵树高9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13米.【解答】解:如图所示,AB,CD为树,且AB=14米,CD=9米,BD为两树距离12米,过C作CE⊥AB于E,则CE=BD=12,AE=AB﹣CD=5,在直角三角形AEC中,AC===13.答:小鸟至少要飞13米.故答案为:13.13.(3分)已知a,b,c,d的平均数是3,则2a﹣1,2b﹣1,2c﹣1,2d﹣1的平均数是5.【解答】解:∵a,b,c,d的平均数是3,∴a+b+c+d=12,∴[(2a﹣1)+(2b﹣1)+(2c﹣1)+(2d﹣1)]÷4=(2a﹣1+2b﹣1+2c﹣1+2d﹣1)÷4=[2(a+b+c+d)﹣4]×=﹣1=﹣1=6﹣1=5,故答案为:5.14.(3分)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正方形E的边长是.【解答】解:设中间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y,正方形E的边长为z,则由勾股定理得:x2=3+5=8,y2=2+3=5,z2=x2+y2=13;即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为:z2=13.则正方形E的边长是.故答案为:.15.(3分)已知直线y=kx+b,若k+b+kb=0,且kb>0,那么该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解答】解:∵k+b+kb=0,且kb>0,∴k+b=﹣kb<0,k和b同号,∴k<0,b<0,∴直线y=k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故答案为:一.16.(3分)已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与三角形三边有如下数量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一半的平方与第三边中线平方之和的2倍.即:如图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有AB2+AC2=2(BD2+AD2).请运用上述结论,解答下面问题:如图2,点P为矩形ABCD外部一点,已知P A=PC=3,若PD=1,则AC的取值范围为﹣1≤AC<2.【解答】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PO,∵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AO=CO=BO=DO,∵PO是△ACP的中线,也是△PBD的中线,∴P A2+PC2=2(AO2+PO2),PB2+PD2=2(PO2+OD2),∴P A2+PC2=PB2+PD2,∴9+9=1+PB2,∴PB=,在△PBD中,﹣1≤BD≤+1,∴﹣1≤AC≤+1,当点P在AD上时,CD===2,∴AC===2,故答案为:﹣1≤AC<2.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7.(6分)计算:(1)﹣+;(2)(+1)(﹣1)+÷.【解答】解:(1)原式=3﹣4+=0;(2)原式=()2﹣1+=2﹣1+=1+.18.(8分)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BC、AC、AB边上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BC,连接BE、DF.请判断B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1)证明:∵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DE是△CAB的中位线,EF是△ABC的中位线,∴DE∥AB,EF∥BC,∴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2)解:BE与DF的位置关系为:BE⊥DF,如图所示,理由如下:由(1)得:DE是△CAB的中位线,EF是△ABC的中位线,∴DE=AB,EF=BC,∵AB=BC,∴DE=EF,∵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DEF是菱形,∴BE⊥DF.19.(8分)已知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经过点(1,2).(1)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2)求此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解答】解:(1)把x=1,y=2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m﹣3)+m+1=2.解得m=2.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函数图象见右图.(2)当x=0时,y=3;当y=0时,x=﹣3.所以直线和x、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3=.20.(8分)某校九年级的一次数学小测试由20道选择题构成,每题5分.共100分.为了了解本次测试中同学们的成绩情况,某调查小组从中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50人;(2)调查的学生中,该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90分;(3)调查的学生中,该次测试成绩的众数为95分;(4)补全条形统计图;(5)若测试成绩80分或80分以上为“优秀”,则估计该校九年级800名学生中,本次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是多少?【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有:5÷10%=50(人),故答案为:50;(2)∵3+18=21,21+12=3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0+90)÷2=90(分),故答案为:90;(3)85分的学生有50﹣(2+5+12+18+3)=10(人),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5分,故答案为:95;(4)由(3)知,85分的学生有1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5)800×=768(人),即该校九年级800名学生中,本次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是768人.21.(8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AB=6,BC=8,将△DCE沿DE翻折,使点C落在点A处.(1)设BD=x,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62+x2=(8﹣x)2;(2)分别求DC、DE的长.【解答】解:(1)∵将△DCE沿DE翻折,使点C落在点A处.∴AD=CD,AE=EC,设BD=x,则DC=AD=8﹣x,∵AB2+BD2=AD2,∴62+x2=(8﹣x)2,故答案为:62+x2=(8﹣x)2;(2)由(1)得62+x2=(8﹣x)2,解得x=,∴BD=,∴DC=BC﹣BD=8﹣=.∵AB=6,BC=8,∴AC===,∴CE=AC=5,∴DE===.22.(10分)甲、乙两名同学沿直线进行登山,甲、乙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甲同学到达山顶休息1小时后再沿原路下山.他们离山脚的距离S(千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同学上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2)若甲同学下山时在点F处与乙同学相遇,此时点F与山顶的距离为0.75千米;①求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②相遇后甲、乙两名同学各自继续下山和上山,求当乙到山顶时,甲离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答】解:(1)设甲、乙两同学登山过程中,路程s(千米)与时间t(时)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S甲=k1t,S=k2t乙由题意,得2=4k1,2=6k2∴k1=,k2=,∴解析式分别为S甲=t,S乙=t;(2)①当y=4﹣0.75时,,解得t=,∴点F(,),甲到山顶所用时间为:4=8(小时)由题意可知,点D坐标为(9,4),设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为s=kt+b,则:,解答,∴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为s=﹣t+13;②乙到山顶所用时间为:(小时),当x=12时,s=﹣12+13=1,当乙到山顶时,甲离乙的距离是:4﹣1=3(千米).23.(12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6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M从点B向点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N为CD上一点,且∠MAN=60°,连接AM交BD于点P.(1)求菱形ABCD的面积;(2)如图1,过点D作DG⊥AN于点G,若BM=4﹣2,求NG的长;(3)如图2,点E是AN上一点,且AE=AP,连接BE、OE.试判断:在运动过程中,BE+OE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2,∠ABC=∠ADC=60°,AC⊥BD,∴△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AOB=90°,∠ABO=∠CBO=30°,∴OA=AB=1,OB=OA=,∴AC=2AO=2,BD=2OB=2,∴S菱形ABCD=•BD•AC=×2×2=2.(2)如图1中,过点A作AT⊥CD于T.∵△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ACN=∠ABM=60°,AB=AC,∵∠MAN=∠BAC=60°,∴∠BAM=∠CAN,∴△BAM≌△ACN(ASA),∴BM=CN=4﹣2,∵AC=AD,AT⊥CD,∴CT=DT=1,AT=,∴TN=CT﹣CN=1﹣(4﹣2)=2﹣3,∴AN===3﹣,∵S△ADN=•AN•DG=•DN•AT,∴DG==,∴GN===2﹣.(3)如图2中,取CD的中点G,连接BG,CE,EG,过点G作GH⊥BD于H.∵∠BAC=∠P AE=60°,∴∠BAP=∠CAE,∵AB=AC,AP=AE,∴△BAP≌△CAE(SAS),∴∠ABP=∠ACE=30°,∵∠ACD=60°,∴∠OCE=∠GCE,∵∠COD=90°,∠ODC=∠ADC=30°,∴CD=2OC,∵CG=GD,∴OC=CG,∵CE=CE,∴△OCE≌△GCE(SAS),∴OE=EG,∴BE+OE=BE+EG≥BG,在Rt△BGH中,∵∠GHB=90°,GH=DG=,BH=,∴BG===,∴BE+OE≥,∴BE+OE的最小值为.2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y=x﹣2和直线l2:y=2x﹣4相交于点A.(1)已知点P(1﹣t,9﹣3t),求证:无论t为何值,点P总在直线y=3x+6上;(2)直线y=3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平移线段BC,使点B、C的对应点M、N分别落在直线l1和l2上,请你判断四边形BMN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问的条件下,已知直线y=mx﹣6m+8 把四边形BMN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m的值.【解答】(1)证明:对于直线y=3x+6,当x=1﹣t时,y=3(1﹣t)+6=﹣3t+9,∴P(1﹣t,9﹣3t)在直线y=3x+6上.(2)解:∵直线y=3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B(﹣2,0),C(0,6),∵线段MN是由线段BC平移得到,∴可以假设M(t,t﹣2),N(t+2,t﹣2+6),即N(t+2,t+4),∵N(t+2,t+4)在直线y=2x﹣4上,∴t+4=2(t+2)﹣4,解得t=4,∴M(4,2),N(6,8),∴BM==2,BC==2,∴BM=BC,∵BC=MN,BC∥MN,∴四边形BMNC是平行四边形,∵BC=BM,∴四边形BMNC是菱形.(3)∵直线y=mx﹣6m+8,∴x=6时,y=8,∴直线y=mx﹣6m+8经过定点(6,8),∴直线y=mx﹣6m+8经过点N(6,8),∵直线y=mx﹣6m+8把四边形BMN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直线y=mx﹣6m+8经过BC的中点G或经过BM的中点H,∵G是BC的中点,H是BM的中点,∴G(﹣1,3),H(1,1),把G(﹣1,3)代入y=mx﹣6m+8得到m=,把H(1,1)代入y=mx﹣6m+8得到m=,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的值为或.。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将直线23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A .24y x =-B .24y x =+C .22y x =+D .22y x =-2.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边相等B .对角相等C .对角线相等D .对角线互相平分3.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y 值为1的是( )A .11m n ==,B .10m n ==,C .12m n ==,D .21m n ==,4.已知a b 3132==,,则a b 3+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27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6k x k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0k ≥B .0k ≥且2k ≠C .32k ≥D .32k ≥且2k ≠ 6.如果2a a 2a 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如图,∠B=∠C=90°,M 是BC 的中点,DM 平分∠ADC ,且∠ADC=110°,则∠MAB=( )A .30°B .35°C .45°D .60°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A .90°B .60°C .45°D .30°9.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28,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为AD 的中点,则OE 的长等于( )A .2B .3.5C .7D .1410.如图,已知∠ABC=∠DCB ,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 ≌△DCB 的是( )A .∠A=∠DB .AB=DC C .∠ACB=∠DBCD .AC=B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因式分解:2()4()a a b a b ---=________.2.已知34(1)(2)x x x ---=1A x -+2B x -,则实数A=__________. 3.4的平方根是 .4.如图,一次函数y=﹣x ﹣2与y=2x+m 的图象相交于点P (n ,﹣4),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22{20x m xx+----<<的解集为________.5.如图,△ABC中,AB=BC,∠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 上,且AE=CF,若∠BAE=25°,则∠ACF=__________度.6.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0cm,点P和点Q分别从点B和点D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矩形ABCD的边运动,点P和点Q的速度分别为3cm/s和2cm/s,则最快_________s后,四边形ABPQ成为矩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12111xx x-=--(2)31523162x x-=--2.先化简,再求值:2222222a ab b a aba b a a b-+-÷--+,其中a,b满足2(2)10a b-+=.3.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311(1)(2)x kx x x-+=++-的解为非负数,求k的取值范围.4.如图,直线y=k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E,F,已知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1)求k的值;(2)若点P(x,y)是该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第二象限内运动,试写出△OPA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的面积为,并说明理由.5.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1)求证:AB=DC;(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6.为加强中小学生安全和禁毒教育,某校组织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禁毒”知识竞赛,为奖励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班级,学校准备从体育用品商场一次性购买若干个足球和篮球(每个足球的价格相同,每个篮球的价格相同),购买1个足球和1个篮球共需159元;足球单价是篮球单价的2倍少9元.(1)求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一次性购买足球和篮球共20个,但要求购买足球和篮球的总费用不超过1550元,学校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足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D4、B5、D6、C7、B8、C9、B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a b a a -+-2、13、±2.4、﹣2<x <25、706、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2x 3=;(2)10x 9=.2、1a b-+,-1 3、8k ≥-且0k ≠.4、(1)k=;(2)△OPA 的面积S=x+18 (﹣8<x <0);(3)点P 坐标为(,)或(,)时,三角形OPA 的面积为.5、(1)略(2)等腰三角形,理由略6、(1)一个足球的单价103元、一个篮球的单价56元;(2)学校最多可以买9个足球.。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四套)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化简后能与2合并的是A。

12B。

8C。

$\frac{2}{3}$D。

$\frac{2}{5}$2.以下以各组数为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5,12,13B。

1,2,5C。

1,3,2D。

4,5,63.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方程应变形为A。

$(x+2)^2=3$B。

$(x+2)^2=5$C。

$(x-2)^2=3$D。

$(x-2)^2=5$4.如图,两把完全一样的直尺叠放在一起,重合的部分构成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一定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无法判断5.下列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A。

$y=-x$B。

$y=x+1$C。

$y=-2x+1$D。

$y=x-1$6.下表是两名运动员10次比赛的成绩,$s_1^2$,$s_2^2$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测试成绩的方差,则有成绩。

|。

8分。

|。

9分。

|。

10分。

|甲(频数)|。

4.|。

2.|。

3.|乙(频数)|。

3.|。

2.|。

5.|A。

$s_1^2>s_2^2$B。

$s_1^2=s_2^2$C。

$s_1^2<s_2^2$D。

无法确定7.若$a,b,c$满足$\begin{cases}a+b+c=0,\\\ a-b+c=0,\end{cases}$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a\neq 0)$的解是A。

1,0B。

-1,1C。

1,-1D。

无实数根8.如图,在△ABC中,$AB=AC$,$MN$是边$BC$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不与点$B$重合,点$N$不与点$C$重合),且$MN=\frac{1}{2}BC$,$MD\perp BC$交$AB$于点$D$,$NE\perp BC$交$AC$于点$E$,$BM=NC=x$,$\triangle BMD$和$\triangle CNE$的面积之和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2024届北京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北京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北京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民族图案是数学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列图案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微克/毫升)与服药后的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16x≤≤,y的取值范围是()A.864311y≤≤B.64811y≤≤C.883y≤≤D.816y≤≤3.若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的值为()A.0 B.1 C.±1 D.﹣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3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直线y=3x-2与y轴交于点F,与线段AB交于点E,将正方形ABCD沿x轴负半轴方向平移a个单位长度,使点D落在直线EF上.有下列结论:①△ABO的面积为3;②点C的坐标是(4,1);③点E到x轴距离是12;④a=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5.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CD、BC边上,△AEF是等边三角形,则∠AED=()A.60°B.65°C.70°D.75°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122ba b a=-+B.22112236dd d d++=C.a b a bc c-++=-D.22111(1)a aa a+-=--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交BC于E,AF⊥DE,垂足为F,已知∠DAF=50°,则∠B=()A.50°B.40°C.80°D.100°8.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是24米,∠BAC=30°,则对角线BD的长等于()A.3B.3C.6米D.3米9.如图,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顶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 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 .422-B .2C .22D .222- 10.对于二次函数()212y x =--+的图象与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称轴是直线1x =,最大值是2B .对称轴是直线1x =,最小值是2C .对称轴是直线1x =-,最大值是2D .对称轴是直线1x =-,最小值是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1)(x+7)= -5的根为_______________.12.若关于x 的方程21122x m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________. 13.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14.己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6,23,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___.15.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 =8,DC =4,点M 、N 分别为边AB 、DC 的中点,点P 从点D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D →C 方向运动,到达点C 后停止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从B →A 方向运动,到达点A 后立即原路返回,点P 到达点C 后点Q 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 、Q 运动的时问为t 秒,当以点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t 的值为________。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模拟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模拟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模拟练习卷(Word 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若代数式20213x -有意义,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2021x ≥B .2021x >C .2021x ≠D .2021x ≤- 2.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 .2,4,5 B .3,4,5 C .4,4,5 D .5,4,5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要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可添加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 .AD =BCB .AB =CDC .AD ∥BC D .∠A =∠C 4.甲、乙两人一周中每天制作工艺品的数量如图所示,则对甲、乙两人每天制作工艺品数量描述正确的是( )A .甲比乙稳定B .乙比甲稳定C .甲与乙一样稳定D .无法确定5.图,在四边形ABCD 中,1AB BC ==,2CD =,6AD =,且90ABC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61B .122C .12D 162 6.如图,在菱形ABCD 中,70BCD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 ,垂足为E ,连接DF ,则ADF ∠的大小为( )A .75B .70C .65D .60 7.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若正方形EFGH 的边长为3,则S 1+S 2+S 3的值是( )A .20B .27C .25D .498.A ,B 两地相距20km ,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线从A 地到B 地,如图反映的是二人行进路程y (km )与行进时间t (h )之间的关系,有下列说法:①甲始终是匀速行进,乙的行进不是匀速的;②乙用了4个小时到达目的地;③乙比甲先出发1小时;④甲在出发4小时后被乙追上,在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9.使式子351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0.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长为2,面积为______.11.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8,15,斜边长为x ,则2x =__________. 12.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 中,O 为对角线的交点,120BOC ∠=︒,AE BO ⊥于点E ,4AB =,则AE 的长为___________.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2,0)A -,(0,3)B ,点M 在直线12y x =上,M 在第一象限,且6MAB S =△,则点M 的坐标为____.14.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D >AB),EF 经过对角线的交点O ,且分别交AD ,BC 于E ,F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使四边形EBFD 是菱形.15.如图1,点P 从ABC 的顶点A 出发,沿A →B →C 匀速运动到点C ,图2是点P 运动时线段CP 的长度y 随时间x 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点Q 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 的边AB 的长度为___.16.如图,在Rt ABC △中,直角边6AC =,斜边10AB =,现将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AD =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 33118(3)2- ②2(32)2418.小王与小林进行遥控赛车游戏,终点为点A ,小王的赛车从点C 出发,以4米/秒的速度由西向东行驶,同时小林的赛车从点B 出发,以3米/秒的速度由南向北行驶(如图).已知赛车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米时,遥控信号会产生相互干扰,AC =40米,AB =30米.出发3秒钟时,遥控信号是否会产生相互干扰?19.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 的位置如图所示.(1)在图中确定点C ,请你连接CA ,CB ,使CB ⊥BA ,AC =5;(2)在完成(1)后,在图中确定点D ,请你连接DA ,DC ,DB ,使CD =10,AD =17,直接写出BD 的长.2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 ,点E 在线段OB 上(不与点B ,点O 重合),点F 在线段OD 上,且DF =BE ,连接AE ,AF ,CE ,CF .(1)求证:四边形AECF 是菱形;(2)若AC =4,BD =8,当BE =3时,判断△ADE 的形状,说明理由.21.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下列问题:221111*********++=+-=; 221111*********++=+-=;③2211111111343412++=+-=. (1)请你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猜想2211156++的结果,并验证; (2)请利用上述规律来计算5014964+(仿照上式写出过程); (3)请你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试写出一个用(m m 为正整数)表示的等式. 22.寒假将至,某健身俱乐部面向大中学生推出优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方案一:购买一张学生寒假专享卡,每次健身费用按六折优惠;方案二:不购买学生寒假专享卡,每次健身费用按八折优惠.设某学生健身x (次),按照方案一所需费用为y 1(元),且y 1=k 1x +b ;按照方案二所需费用为y 2(元),且y 2=k 2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k 1和b 的值,并说明它们的实际意义;(2)求k 2的值;(3)八年级学生小华计划寒假前往该俱乐部健身8次,应选择哪种方案所需费用更少?请说明理由.(4)小华的同学小琳也计划在该俱乐部健身,若她准备300元的健身费用,最多可以健身多少次?23.问题发现:(1)如图1,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 =a ,AB =b .填空:当点A 位于CB 延长线上时,线段AC 的长可取得最大值,则最大值为 (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尝试应用:(2)如图2所示,△ABC 和△A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DAE =90°,M 、N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连接MN 、CE .AD =5,AC =3.①请写出MN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MN的最大值.(3)如图3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DA=6,DB=10,∠ADB=60°,M、N分别为BC、BD的中点,求MN长.(4)若在第(3)中将“∠ADB=60°”这个条件删除,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MN的取值范围.24.如图,已知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443y x=+,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A,B重合),连接OP,以PB,PO为邻边作▱OPBC.设点P的横坐标为m,▱OPBC的面积为S.(1)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2)①当▱OPBC为菱形时,S=;②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3)BC边的最小值为.25.如图①,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Q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A关于直线BQ的对称点是点P,连接QP、DP、CP、BP,设AQ=x.(1)BP+DP的最小值是_______,此时x的值是_______;(2)如图②,若QP的延长线交CD边于点M,并且∠CPD=90°.①求证:点M是CD的中点;②求x的值.(3)若点Q是射线AD上的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当△CDP为等腰三角形时x的值.26.在正方形ABCD中,AB=4,点E是边AD上一动点,以CE为边,在CE的右侧作正方形CEFG,连结BF.(1)如图1,当点E与点A重合时,则BF的长为.(2)如图2,当AE=1时,求点F到AD的距离和BF的长.(3)当BF最短时,请直接写出此时AE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根号下的数大于等于零即可求解.【详解】解:∵2021 x-∴20210x-≥,解得:2021x≥,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掌握二次根式根号下数的取值范围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即可解题.2.B解析:B【分析】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详解】解:A、22+4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合题意;B、32+4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C、42+4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合题意;D、42+5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当AB∥CD,AD=BC时,四边形ABCD可能为等腰梯形,所以不能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AB∥CD,AB=DC,一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可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C、AB∥CD,AD∥BC,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CD,∴∠A+∠D=180°,∵∠A=∠C,∴∠C+∠D=180°,∴AD∥B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折线统计图得出甲、乙每天制作的个数,从而得出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继而得出方差关系.【详解】解:由折线统计图知,甲5天制作的个数分别为15、20、15、25、20,乙5天制作的个数分别为10、15、10、20、15,∴甲从周一至周五每天制作的个数分别比乙每天制作的个数多5个,∴甲、乙制作的个数稳定性一样,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方差进行决策,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分析】连接AC,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在三角形ACD中,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得到三角形ACD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即为四边形ABCD的面积.【详解】解:连接AC,如图,在Rt△ABC中,AB=1,BC=1,根据勾股定理得:22112AC=+=在△ACD中,CD=2,6AD=∴AC2+CD2=AD2,∴△ACD为直角三角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11111222222 ABC ACDS S S∆∆=+=⨯⨯+⨯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12ACB BCD∠=∠,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FB FC=,即可求得FBC∠,进而求得ABF∠,根据对称性可知ABF ADF∠=∠,即可求得ADF∠.【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1352ACB BCD∠=∠=︒,180******** ABC BCD∠=︒-∠=︒-︒=︒,EF垂直平分BC,∴FB FC=,35FCB FBC ACB∴∠=∠=∠=︒,1103575 ABF ABC FBC∴∠=∠-∠=︒-︒=︒菱形是轴对称图形,AC是它的一条对称轴,,B D关于AC对称,∴∠=∠=︒.75ADF ABF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掌握以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八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四边形MNKT是正方形,得出CG=KG,CF=DG=KF,再根据S1=(CG+DG)2,S2=GF2,S3=(KF﹣NF)2,S1+S2+S3=3GF2,即可求解.【详解】解:在Rt△CFG中,由勾股定理得:CG2+CF2=GF2,∵八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四边形MNKT是正方形,∴CG=KG=FN,CF=DG=KF,∴S1=(CG+DG)2=CG2+DG2+2CG•DG=CG2+CF2+2CG•DG=GF2+2CG•DG,S2=GF2,S3=(KF-NF)2,=KF2+NF2-2KF•NF=KF2+KG2-2DG•CG=FG2-2CG•DG,∵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3,∴GF2=9,∴S1+S2+S3=GF2+2CG•DG+GF2+FG2-2CG•DG=3GF2=27,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和正方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S1+S2+S3=3GF2=27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依次判断即可.【详解】①甲始终是匀速行进,乙的行进不是匀速的,正确;②乙用了4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错误;③乙比甲先出发1小时,错误;④甲在出发4小时后被乙追上,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正确理解题意,会看函数图象,将两者结合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35x ≤且1x ≠- 【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出式子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3-5x ≥0且x +1≠0,解得 x ≤35且 x ≠−1 , 故答案为: x ≤35且 x ≠−1.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和二次根式的定义.10.1【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2AC BD ∴==,AC BD ⊥,∴正方形ABCD 的面积1122122AC BD =⨯⨯=⨯⨯=,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垂直,且当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比较容易解答.11.289【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根据勾股定理得:斜边的平方=x 2=82+152=289.故答案为:289.【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先证明AOB 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30,BAE ∠=︒再求解2,BE = 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 矩形ABCD ,O 为对角线的交点,120BOC ∠=︒,60,,AOB OA OB ∴∠=︒=AOB ∴是等边三角形,60,OAB ∴∠=︒,AE OB ⊥30,BAE ∴∠=︒4AB =,12,2BE AB AE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33,2⎛⎫ ⎪⎝⎭ 【分析】过点M 作MN y ⊥ 于点P 交直线AB 于点N ,可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32y x =+ ,然后设点M 的坐标为1,2a a ⎛⎫ ⎪⎝⎭,其中0a > ,则11a 2,32N a ⎛⎫- ⎪⎝⎭ ,从而得到223MN a =+,最后根据6MAB S =△,可得到1223623a ⎛⎫+⨯= ⎪⎝⎭,解出a ,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过点M 作MN y ⊥ 于点P 交直线AB 于点N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 ,把(2,0)A -,(0,3)B ,代入得:203k b b ⎧-+=⎨=⎩ ,解得:323k b ⎧=⎪⎨⎪=⎩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32y x =+ , ∵点M 在直线12y x =上,M 在第一象限, 设点M 的坐标为1,2a a ⎛⎫ ⎪⎝⎭,其中0a > , 当12y a = 时,1a 23x =- , ∴11a 2,32N a ⎛⎫- ⎪⎝⎭ , ∴122233MN a a a ⎛⎫=--=+ ⎪⎝⎭, ∵6MAB S =△, ∴162MAB BMN AMN S S S MN BO =+=⨯= , ∵(0,3)B ,∴3BO = ,∴1223623a ⎛⎫+⨯= ⎪⎝⎭, 解得:3a = ,∴33,2⎛⎫ ⎪⎝⎭M . 故答案为:33,2⎛⎫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设点的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构造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E解析:EF ⊥BD【分析】通过证明△OBF ≌△ODE ,可证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若四边形EBFD 是菱形,则对角线互相垂直,因而可添加条件:EF ⊥BD .【详解】当EF ⊥BD 时,四边形EBFD 是菱形.理由:∵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OB=OD ,∴∠FBO=∠EDO ,在△OBF 和△ODE 中EDO FBO BO DOEOD FOB ∠=∠⎧⎪=⎨⎪∠=∠⎩, ∴△OBF ≌△ODE (ASA ),∴OE=OF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EF ⊥BD ,∴四边形EBFD 是菱形.故答案为:EF ⊥BD.【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性质及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10【分析】根据图2中的曲线可得,当点P 在△ABC 的顶点A 处,运动到点B 处时,图1中的AC=BC=13,当点P 运动到AB 中点时,此时CP ⊥AB ,根据图2点Q 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可得CP=12,根解析:10【分析】根据图2中的曲线可得,当点P 在△ABC 的顶点A 处,运动到点B 处时,图1中的AC =BC =13,当点P 运动到AB 中点时,此时CP ⊥AB ,根据图2点Q 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可得CP =1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P =5,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AB 的长.【详解】根据题图②可知:当点P 在点A 处时,13CP AC ==,当点P 到达点B 时,13CP CB ==,∴ABC 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 在AB 上运动且CP 最小时,CP AB ⊥时,12CP =,∴ABC 的AB 边的高为12,如解图,当CP AB ⊥时,12CP =,在Rt ACP 中,2213125AP =-=,∴2510AB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综合利用两个图形给出的条件. 16.【分析】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再利用在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的长. 【详解】解:∵直角边,斜边,∴BC==8,设,则.将一张直角纸片折叠,使点与点重合,折痕为,,在中,,则,解析:254【分析】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D BD =,再利用在Rt ACD △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AD 的长.【详解】解:∵直角边6AC =,斜边10AB =,∴22AB AC -,设AD x =,则BD AD x ==.将一张直角ABC 纸片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8)CD BC BD x =-=-,在Rt ACD △中,222AD CD AC =+,则222(8)6x x =-+,22641636x x x +-+=,整理得:16100x =, 解得:254x =, 即AD 的长为254. 故答案为:25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三、解答题17.①0;②5【分析】(1)先运用二次根式或立方根的性质化简各个根式,再计算即可;(2)先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计算即可.【详解】解:①原式=0;②原式=5.【解析:①0;②5【分析】(1)先运用二次根式或立方根的性质化简各个根式,再计算即可;(2)先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3=- 33=-=0;②2原式322662=+-+=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18.不会【分析】根据题意可分别求出出发3秒钟时小王和小林的赛车行驶的路程,从而可分别求出他们的赛车距离终点的距离,再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出发3秒钟时他们赛车的距离,和遥控信号会产生相互干扰的距离小于解析:不会【分析】根据题意可分别求出出发3秒钟时小王和小林的赛车行驶的路程,从而可分别求出他们的赛车距离终点的距离,再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出发3秒钟时他们赛车的距离,和遥控信号会产生相互干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米作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出发3秒钟时,11423CC =⨯=米,1393BB =⨯=米,∵AC =40米,AB =30米,∴AC 1=28米,AB 1=21米,∴在11Rt AB C 中,22221111282135B C AC AB =+=+=米>25米,∴出发3秒钟时,遥控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读懂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解析】【分析】(1)利用网格即可确定C 点位置;(2)由勾股定理在Rt △DBG 中,可求BD 的长.【详解】解:(1)如图,∴∴BC⊥AB,在Rt△ACH中,A解析:(1)见解析;(2)26.【解析】【分析】(1)利用网格即可确定C点位置;(2)由勾股定理在Rt△DBG中,可求BD的长.【详解】解:(1)如图,222===5,20,25,AB BC AC∴222+=AB BC AC∴BC⊥AB,在Rt△ACH中,AC=5;(2)∵CD=10,AD=17,可确定D点位置如图,∴在Rt△DBG中,BD=26.【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确定C点位置,由勾股定理确定D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C⊥BD,AO=CO,BO=DO,求出OE=OF,再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AO=2,BO=解析:(1)见解析;(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C⊥BD,AO=CO,BO=DO,求出OE=OF,再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AO =2,BO =DO =4,求出OE 和DE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2=20,AE 2=5,求出AD 2+AE 2=DE 2,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答案即可.【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C ,AO =CO ,BO =DO ,∵BE =DF ,BO =DO ,∴BO ﹣BE =DO ﹣DF ,即OE =OF ,∵AO =CO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AC ⊥BD ,∴四边形AECF 是菱形;(2)解:△ADE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AC =4,BD =8,AO =CO ,BO =DO ,∴AO =2,BO =DO =4,∵BE =3,∴OE =4﹣3=1,DE =DO +OE =4+1=5,在Rt △AOD 中,由勾股定理得:AD 2=AO 2+DO 2=22+42=20,在Rt △AOE 中,由勾股定理得:AE 2=AO 2+OE 2=22+12=5,∵DE 2=52=25,∴AD 2+AE 2=DE 2,∴∠DAE =90°,即△ADE 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知识点,能熟记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是解此题的关键.21.(1);理由见解析;(2);(3).【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算式得出规律,再根据求出的规律进行计算即可;(2)先变形已知式子,再根据得出的规律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已知算式得出规律解析:(1)1130;理由见解析;(2)1156;(311(1)m m ++.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算式得出规律,再根据求出的规律进行计算即可;(2)先变形已知式子,再根据得出的规律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已知算式得出规律即可.【详解】解:(1111115630=+-=,31113030===; (211178=+- 1156=; (3)由(1)和(211(1)m m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数字的变化类等知识点,能根据已知算式得出规律是解此题的关键.22.(1),实际意义见解析;(2)20;(3)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理由见解析;(4)小琳最多健身18次,理由见解析【分析】(1)把点(0,30),(10,180)代入y1=k1x+b ,得到关于k解析:(1)11530k b =⎧⎨=⎩,实际意义见解析;(2)20;(3)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理由见解析;(4)小琳最多健身18次,理由见解析【分析】(1)把点(0,30),(10,180)代入y 1=k 1x +b ,得到关于k 1和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方案一每次健身费用按六折优惠,可得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再根据方案二每次健身费用按八折优惠,求出k 2的值;(3)将x =8分别代入y 1、y 2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比较即可.(4)分别求解小琳选择方案一,方案二的健身次数,再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11y k x b =+过点(0,30),(10,180),∴13010180b k b =⎧⎨+=⎩,解得:11530k b =⎧⎨=⎩, 115k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后每次健身费用为15元,b =30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购买一张学生暑期专享卡的费用为30元;(2)由题意可得,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为15÷0.6=25(元),则k 2=25×0.8=20;(3)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y 1=15x +30,y 2=20x .当健身8次时, 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y 1=15×8+30=150(元),选择方案二所需费用:y 2=20×8=160(元),∵150<160,∴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4)当1300y =时,1530300,x +=解得:18,x =即小琳选择方案一时,可以健身18次,当2300y =时,则20300,x =解得:15,x =即小琳选择方案二时,可以健身15次,1815,>所以小琳最多健身18次.【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最优化选择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两种优惠活动方案,求出y 1、y 2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3.(1)a+b ;(2)①EC =2MN ,见解析;②MN 的最大值为4;(3)MN =7;(4)2≤MN≤8【分析】(1)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的值最大.(2)①结论:.连接,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解析:(1)a +b ;(2)①EC =2MN ,见解析;②MN 的最大值为4;(3)MN =7;(4)2≤MN ≤8【分析】(1)当点A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AC 的值最大.(2)①结论:2EC MN =.连接BD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BD EC =,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结论.②根据MN AM AN +,求出AM ,AN ,可得结论. (3)如图3中,以AD 为边向左作等边ADT ∆,连接CD ,BT ,过点T 作TJ BD ⊥交BD的延长线于J .证明BT CD =,12MN CD =,求出BT 可得结论. (4)由(3)可知,12MN BT =,求出BT 的取值范围,可得结论.【详解】解:(1)BC a =,AB b =,AC a b ∴+,AC ∴的最大值为a b +,故答案为:a b +.(2)①结论:2EC MN =.理由:连接BD .90BAC DAE ∠=∠=︒,BAD CAE ∴∠=∠,在BAD ∆和CA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BAD CAE SAS ∴∆≅∆,BD CE ∴=,AM MB =,AN ND =,2BD MN ∴=,2EC MN ∴=.②5AD =,3AB AC ==,32AM BM ∴==,52AN ND ==, MN AM AN ∴+, 3522MN ∴+, 4MN ∴,MN ∴的最大值为4.(3)如图3中,以AD 为边向左作等边ADT ∆,连接CD ,BT ,过点T 作TJ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J .ABC ∆,ADT ∆都是等边三角形,60TAD BAC ∴∠=∠=︒,AT AD =,AB AC =,TAB DAC ∴∠=∠,在TAB ∆和DAC ∆中,AT AD TAB DAC AB AC =⎧⎪∠=∠⎨⎪=⎩, ()TAB DAC SAS ∴∆≅∆,BT CD ∴=,BM CM =,BN ND =,12MN CD ∴=, 12MN BT ∴=, 60ADB ADT ∠=∠=︒,18012060TDJ ∴∠=︒-︒=︒,30,DTJ ∴∠=︒6AD DT ==,132DJ TD ∴==,2233TD DT DJ =- 31013BJ DJ BD ∴=+=+=,2222(33)1314BT TJ BJ ∴++,172MN BT ∴==. (4)由(3)可知,12MN BT =,106610BT -+,416BT ∴,28MN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4.(1)(0,4),(﹣3,0);(2)①3;②S =4m +12,﹣3<m <0;(3)【解析】【分析】(1)在中,令x =0得y =4,令y =0得x =﹣3,即可得A (0,4),B (﹣3,0), (2)解析:(1)(0,4),(﹣3,0);(2)①3;②S =4m +12,﹣3<m <0;(3)125 【解析】【分析】(1)在443y x =+中,令x =0得y =4,令y =0得x =﹣3,即可得A (0,4),B (﹣3,0),(2)①当▱OPBC 为菱形时,BP =OP ,可得P 是△AOB 斜边上的中点,即得S △BOP =12S △AOB =3,故S 菱形OPBC =2S △BOP =6;②过P 作PH ⊥OB 于H ,由点P 的横坐标为m ,且P 在线段AB 上,直线AB 为443y x =+,可得P (m ,43m +4),﹣3<m <0,从而S △BOP =12OB •PH =2m +6,即得S =2S △BOP =4m +12,﹣3<m <0;(3)根据四边形OPBC 是平行四边形,得BC =OP ,BC 最小即是OP 最小,故OP ⊥AB时,BC 最小,在Rt △AOB 中,AB 5,由S △AOB =12OA •OB =12AB •OP ,可得OP =125,即得BC 最小为125. 【详解】解:(1)在443y x =+中,令x =0得y =4,令y =0得x =﹣3, ∴A (0,4),B (﹣3,0),故答案为:(0,4),(﹣3,0);(2)①当▱OPBC 为菱形时,BP =OP ,∴∠PBO =∠POB ,∴90°﹣∠PBO =90°﹣∠POB ,即∠BAO =∠POA ,∴P A =OP ,∴P A =OP =PB ,即P 是△AOB 斜边上的中点,∴S △BOP =12S △AOB =12×12OA •OB =3,∴S 菱形OPBC =2S △BOP =6,故答案为:3;②过P 作PH ⊥OB 于H ,如图:∵点P 的横坐标为m ,且P 在线段AB 上,直线AB 为443y x =+, ∴P (m ,43m +4),﹣3<m <0, ∴PH =43m +4, ∴S △BOP =12OB •PH =12×3(43m +4)=2m +6, ∴S =2S △BOP =4m +12,﹣3<m <0;(3)∵四边形OPBC 是平行四边形,∴BC =OP ,BC 最小即是OP 最小,∴OP ⊥AB 时,BC 最小,如图:在Rt △AOB 中,AB 22OB OA +5,∵S △AOB =12OA •OB =12AB •OP ,∴OP =OA OB AB =125, ∴BC 最小为125, 故答案为:125.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用m 的代数式表示P 点纵坐标和相关线段的长度.25.(1);;(2)①见详解;②x=1;(3)△CDP 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为:或或.【分析】(1)BP+DP 为点B 到D 两段折线的和.由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连接DB ,若P 点落在BD 上,此时和最短,且为解析:(1)32;323-;(2)①见详解;②x=1;(3)△CDP 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为:633-或3或633+.【分析】(1)BP+DP 为点B 到D 两段折线的和.由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连接DB ,若P 点落在BD 上,此时和最短,且为32.考虑动点运动,这种情形是存在的,由AQ=x ,则QD=3-x ,PQ=x .又PDQ=45°,所以QD =2PQ ,即3-x=2x .求解可得答案;(2)由已知条件对称分析,AB=BP=BC ,则∠BCP=∠BPC ,由∠BPM=∠BCM=90°,可得∠MPC=∠MCP .那么若有MP=MD ,则结论可证.再分析新条件∠CPD=90°,易得①结论.②求x 的值,通常都是考虑勾股定理,选择直角三角形QDM ,发现QM ,DM ,QD 都可用x 来表示,进而易得方程,求解即可.(3)若△CDP 为等腰三角形,则边CD 比为改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或者底边.又P 点为A 点关于QB 的对称点,则AB=PB ,以点B 为圆心,以AB 的长为半径画弧,则P 点只能在弧AB 上.若CD 为腰,以点C 为圆心,以C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即为使得△CDP 为等腰三角形(CD 为腰)的P 点.若CD 为底边,则作CD 的垂直平分线,其与弧AC 的交点即为使得△CDP 为等腰三角形(CD 为底)的P 点.则如图所示共有三个P 点,那么也共有3个Q 点.作辅助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求之即可.【详解】解:(1)连接DB ,若P 点落在BD 上,此时BP+DP 最短,如图:由题意,∵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223332BD +=∴BP +DP 的最小值是32由折叠的性质,PQ AQ x ==,则3QD x =-,∵∠PDQ=45°,∠QPD=90°,∴△QP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QD QP x ==,∴32x x -,解得:323x=-;故答案为:32;323-;(2)如图所示:①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有AB=BC,∠A=∠BCD=90°.∵P点为A点关于BQ的对称点,∴AB=PB,∠A=∠QPB=90°,∴PB=BC,∠BPM=∠BCM,∴∠BPC=∠BCP,∴∠MPC=∠MPB-∠CPB=∠MCB-∠PCB=∠MCP,∴MP=MC.在Rt△PDC中,∵∠PDM=90°-∠PCM,∠DPM=90°-∠MPC,∴∠PDM=∠DPM,∴MP=MD,∴CM=MP=MD,即M为CD的中点.②解:∵AQ=x,AD=3,∴QD=3-x,PQ=x,CD=3.在Rt△DPC中,∵M为CD的中点,∴DM=QM=CM=32,∴QM=PQ+PM=x+32,∴(x+32)2=(3−x)2+(32)2,解得:x=1.(3)如图,以点B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P1,P3.此时△CDP1,△CDP3都为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作CD的垂直平分线交弧AC于点P2,此时△CDP2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①讨论P1,如图作辅助线,连接BP1、CP1,作QP1⊥BP1交AD于Q,过点P1,作EF⊥AD 于E,交BC于F.∵△BCP1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ABCD边长为3,∴P1F33P1E=333在四边形ABP1Q中,∵∠ABP1=30°,∴∠AQP1=150°,∴△QEP1为含30°的直角三角形,∴31=933.2∵AE=3,2∴x=AQ=AE-QE=39(33)633-=-22②讨论P2,如图作辅助线,连接BP2,AP2,过点P2作QG⊥BP2,交AD于Q,连接BQ,过点P2作EF⊥CD于E,交AB于F.∵EF垂直平分CD,∴EF垂直平分AB,∴AP2=BP2.∵AB=BP2,∴△ABP2为等边三角形.在四边形ABP2Q中,∵∠BAD=∠BP2Q=90°,∠ABP2=60°,∴∠AQG=120°∴∠EP2G=∠DQG=180°-120°=60°,∴P2E=333∴EG=933,2∴DG=DE+GE=39+=,3333322∴QD=33∴3③对P3,如图作辅助线,连接BP1,CP1,BP3,CP3,过点P3作BP3⊥QP3,交AD的延长线于Q,连接BQ,过点P1,作EF⊥AD于E,此时P3在EF上,不妨记P3与F重合.∵△BCP1为等边三角形,△BCP3为等边三角形,BC=3,∴P1P3=33P1E=333∴EF=333+在四边形ABP3Q中∵∠ABF=∠ABC+∠CBP3=150°,∴∠EQF=30°,∴39332.∵AE=32,∴x=AQ=AE+QE=32+9333362=.综合上述,△CDP为等腰三角形时x的值为:633-3633+.【点睛】本题第一问非常基础,难度较低.第二问因为动点的原因,思路不易找到,这里就需要做题时充分分析已知条件,尤其是新给出的条件.其中求边长是勾股定理的重要应用,是很重要的考点.第三问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题目,可以利用尺规作图的思想将满足要求的点P找全.另外求解各个Q点也是考察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有着极高的难度.26.(1);(2)点F到AD的距离为3,BF=;(3)2【分析】(1)连接DF,证明△ADF≌△CDA,得出CDF共线,然后用勾股定理即可;(2)过点F作FH⊥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H,FH⊥BC解析:(1)452)点F到AD的距离为3,BF743)2【分析】(1)连接DF,证明△ADF≌△CDA,得出CDF共线,然后用勾股定理即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模拟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模拟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BG⊥AE,垂足为G,BG= ,则△CEF的周长为()A.8B.9.5C.10D.11.5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③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那么;④三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A.1个B.2个C.3个D.4个3、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kx+b≥x+a的解集是()A.x>﹣2B.x≥﹣2C.x≤﹣2D.无法确定4、如图,长宽高分别为3,2,1的长方体木块上有一只小虫从顶点A出发沿着长方体的外表面亮到现点B,则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 B.2 C.3 D.55、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的最小值是()A. B.1 C. D.26、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7、在直角坐标系中,点M,N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是()A.M(2,﹣3),N(﹣4,6)B.M(﹣2,3),N(4,6)C.M(﹣2,﹣3),N(4,﹣6)D.M(2,3),N(﹣4,6)8、某小区打算在一块长80m,宽7.5m的矩形空地的一侧,设置一排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倾斜式停车位若干个(按此方案规划车位,相邻车位间隔线的宽度忽略不计).已知规划的倾斜式停车位每个车位长6 m,宽2.5m,如果这块矩形空地用于行走的道路宽度不小于4.5m,那么最多可以设置停车位()A.16个B.15个C.14个D.13个9、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10、如图,在矩形ABCD中,DE平分∠ADC交BC于点E,EF⊥AD交AD于点F,若EF=3,AE=5,则AD等于()A.5B.6C.7D.811、如图,在△ABC中,∠ABC=90°,BD为AC的中线,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若CF=6,AC=AF+2,则四边形BDFG的周长为( )A.9.5B.10C.12.5D.2012、如图,,,则图中一共有平行四边形()A.7个B.8个C.9个D.10个13、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的中点,DE、AF交于点G,AF的中点为H,连接BG、DH,给出下列结论:①AF⊥DE;②DG= ;③HD∥BG;④△ABG∽△DH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个A.1B.2C.3D.414、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BE=CF.连接AE,BF,AE与BF交于点G.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E=BFB.∠DAE=∠BFCC.∠AEB+∠BFC=90°D.AE⊥BF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在中,,底边上的高为6,则底边为________.17、如图,在四边形纸片ABCD中,AB=BC,AD=CD,∠A=∠C=90°,∠B=150°.将纸片先沿直线BD对折,再将对折后的图形沿从一个顶点出发的直线裁剪,剪开后的图形打开铺平.若铺平后的图形中有一个是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则CD=________ .18、如图所示,在□ABCD中,E,F分别为AB,DC的中点,连接DE,EF,FB,则图中共有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19、在四边形ABCD中,有以下四个条件:①AB∥CD;②AD=BC;③AC=BD;④∠ADC=∠ABC.从中选取三个条件,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可以选择的条件序号是________.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6,E为AD上一点,将△BAE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BA′E′,当点A′,E′分别落在BD,CD上时,则DE的长为________.21、已知|x﹣12|+(y﹣13)2与z2﹣10z+25互为相反数,则以x,y,z为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 三角形.22、数据6,5,x,4,7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23、如图,菱形ABCD中,∠B=60°,AB=5,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深圳市南山二外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2
一、你一定能选对!(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并写在答题纸上) 1.要是分式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0
B .x≠0
C .x=
D .x
2.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 2
24)4(168-=+-a a a B .22
)12(4
1
41--=-
+-a a a
C .))(()()(y x b a a b y b a x --=---
D .))((2
2
2
2
4
4
b a b a b a -+=-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四边形
B .五边形
C .六边形
D .七边形
5.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其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有几个( )
A .0
B .1
C .2
D .3 6.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x <4
B .x≥﹣1
C .﹣1≤x<4
D .x≥4或x <﹣1
7.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我6cm 和16cm ,则下列长度的线段可作为平行四边形边长的是( )
A .5cm
B .8cm
C .12cm
D .16cm
8.如图所示,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ED=CD
B .∠DAC=∠B
C .∠C>2∠B
D .∠B+∠ADE=90°
9.下列四个有关分式的运算中,其中结果正确的有( ) ①
;②
=a 3
;③
;④=.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0.(3分)几个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后来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租车价不变,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若设原计划参加旅游的同学共有x 人,则根据题可列方程( ) A . B . C .
=2 D .
11.观察两个函数y 1和y 2的图象,当x=1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的大小关系为( )
A .y 1>y 2
B .y 1<y 2
C .y 1=y 2
D .不确定
12.(3分)如图,图1、图2、图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 地到B 地的路线图(箭头表示行进的方向),其中E 为AB 的中点,AH >HB ,三人行进路线长度分别为l 甲,l 乙,l 丙,则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l 甲<l 乙<l 丙
B .l 乙<l 丙<l 甲
C .l 丙<l 乙<l 甲
D .l 甲=l 乙=l 丙
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
13.(3分)分解因式:2
3
4
44ab ab ab +- = .
14.(3分)一项工程要在限期内完成,若第一组单独做,则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若第二组单独做,则超过规定日期4天才能完成,若两组合做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第二组单独做,则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设规定日期是x 天,所列的分式方程为 ____ . 15.(3分)一次函数y=﹣3x+12,当x 时,y <3. 16.(3分)如图,在△ABC 中,∠C=90°,AC=BC ,AB=4,BD 是角平分线,则BC+CD= .
2015-2016学年深圳市南山二外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2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3、。

14、 . 15、。

16、。

三、你来算一算千万别出错!
17.(9分)计算:
(1)(5分)(2)(4分)解方程:.
18.(6分)先化简,
22
22
22
()
1211
x x x x x
x x x x
+-

--++
再取一个你喜欢的值代入求值
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
19.(6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B、C的坐标分别为(﹣2,4)、(﹣2,0)、(﹣4,1),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
(1)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1B1C1;
(2)平移△ABC,使点A移到点A2(0,2),画出平移后△A2B2C2
(3)在△ABC、△A1B1C1、△A2B2C2中,△A2B2C2与
成中心对称,其对称中心坐
标为.20. (6分)
21. (8分)
22.(7分)
23.(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