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3“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总结作业:“精彩绽放”—“精品教学设计”

作业内容第二课时乘除法的关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3页例3,第14页课堂活动中第3题以及练习三第6~12题。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整除,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
2、在区别“除尽”与“整除”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经历从除法中整理出“整除”的过程,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教学例3(1)口算。
(教师板书结果)6÷2= 39÷2= 15÷12= 250÷50= 26÷13=25÷7= 160÷1= 0÷9= 76÷21=(2)观察口算题及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议一议。
(3)全班按小组汇报交流发现的情况。
(算式都是整数除以整数计算结果有“除尽”和“除不尽”两类,或有“有余数”和“没有余数”两类……教师将学生发现的情况一一板书出来让学生讨论,同时注意引导得出“整除”来)(3)教师小结出整除的意义。
像6÷2=3,0÷9=0……这些除法算式都没有余数。
6÷2=3我们就说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
(让学生齐读书第13页)再让学生尝试说说:250÷50=,26÷13=,谁能被谁整除。
(4)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在表示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有什么特点?每个学生举出几个表示整除的除法算式。
2 “说一说”下面哪个算式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反馈。
重点讨论25÷4中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吗?(2)教师小结:要判定算式中除数能否整除被除数,要看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才能确定。
三、课堂活动1 “课堂活动”第3题:学生读题后,先独立完成,然后抽生订正,请同学帮助有错的同学并说明理由。
2 练习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回答,再集体订正理由。
作业3“精彩绽放”—精品教案设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难点: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描述.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屏幕演示:
(1)你在生活中见过用字母表示的符号吗?(如:CCTV、RMB、P……)
作业3-表单
“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省市县名称
黑龙江省泰来县
网络班级
泰来县数学9班
任职学校
泰来县大兴中心学校
姓名
王志健
作业要求
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按分层要求完成下一教学单元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填写作业表单。
角色适应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
经验积累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并说明设计教案的思路;
正方形个数
1
2
3
……
a
小棒根数
1×4
2×4
3×4
……
a×4
(4)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①数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为“点”或者省略不写;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意图:从找规律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强调表示的规范性,让学生既能从实验中得到数学规律,又要掌握数学表示的严密性。
3、赠言: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2)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简洁明了,容易明白)
意图:从常见的简写字母表示一些特定的事物,简洁明了,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给学生一种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印象,也为下面的用字母表示数埋下伏笔。
作业3“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作业3-表单
“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省市县名称
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
网络班级
初中生物
任职学校
依安农场学校
姓名
姜洪丽
作业要求
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按分层要求完成下一教学单元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填写作业表单。
角色适应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
经验积累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并说明设计教案的思路;
学生观看实验过程,回答问题,明确: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作用的实质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给学生2分钟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当堂记忆光合作用的实质。
学生阅读课本124页,回答问题。
明确: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谁转换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五、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
专业成熟期教师:对一份教案从备课角度进行系统评价。
作业内容
课题: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学目标:
1.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3.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2、难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分析实验数据。
ppt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之后出示问题:
1.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观看实验,思考并回答问题1。
——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2.光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122页,尝试回答问题2。
明确:二氧化碳、水。三、光作用的产物向学生展示演示实验(金鱼藻释放氧气)之后出示问题: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提示氧气具有助燃作用)
作业3“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作业内容
《苔藓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⑤葫芦藓的茎与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茎与叶相比较有何特点?
(葫芦藓有拟茎和拟叶,是绿色的所以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地方是与绿色开花植物相同的特点。茎比较柔弱且叶片又小又薄,甚至有的种类叶片由单层细胞组成非常适合吸水。但是因为植物体的结构太简单了叶片太薄因此不存在输导组织,我们可以推测即使根可以吸水,没有输导组织照样不能将水运送到远离根的其它细胞。另外叶片上有气孔气孔呈烟筒状不具有闭合的能力,一旦蒸腾作用就非常容易失水,所以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分只能生长在阴湿的环境。这些都是区别于绿色植物的特点。)
二、重点: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难点:葫芦藓生结构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不同
四、教学过程
引言:
1、生活习性
展示苔藓植物图片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这些植物吗?
(苔藓)
师:苔藓植物至今为止被人类发现的有23000种,遍布于世界各地。其中在我国发现了3460多种。
作业3-表单
“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省市县名称
哈尔滨市呼兰区
网络班级
哈市初中生物班
任职学校
孟家中学
姓名
张晶伟
作业要求
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按分层要求完成下一教学单元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填写作业表单。
作业3“精彩绽放”—精品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作业3-表单“精彩绽放”——精品教案导入新课(PPT)讲授新课一、祖冲之和圆周率(PPT演示)播放《祖冲之》视频片断:介绍祖冲之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3.14159265358979323846……)。
圆周率是否精确,关系到天文、历法、建筑、水利等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世界各国都在探求更精密更准确的圆周率。
在数学发展史上,圆周率计算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PPT演示)在探索圆周率的精确值方面,每前进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
祖冲之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他记起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古代算书,说圆的直径假如是1尺,圆的周长就是3尺,即圆周率是3。
为亲自验证是否正确,他用绳子绕车轮转一周,量出长短,又量了车轮的直径,结果发现周长并不正好是直径的三倍,而是比三倍多一点。
他读了三国时数学家刘徽的文章,认为用刘徽的“割圆术”再往下割,一定能算出比刘徽更准确的数来。
于是他和儿子动手干起来。
他们把地磨平,画了一个直径一丈长的大圆,开始割圆,从六边到九十六边,算的结果与刘徽一样。
继续割下去,192边、384边、一直到12288边形。
他用“割圆术”这一巧妙方法,求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
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周的长度。
他求出圆周率的“朒数”(不足近似值)为3.1415926,“盈数”(过剩近似值)为3.1415927,指出圆周率的真值在盈、朒两限之间,即3.1415926<π<3.1415927之间。
这样,祖冲之实际上已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八位,精确到第七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直到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F.韦达才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此外,他还确定了两个分数形式的圆周率,即“约率”22/7,“密率”355/113,其中密率是分母小1000条件下圆周率的最佳近似分数。
作业表单3“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教学难点: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下列句型:
1.—When do you +动词短语?
---I…
2.—Do you +动词短语?
--Yes, we do.
3. When does your father/mother +动词短语?
--He/She does…
教学环节:
一.学习目标(2分钟)
2.教师借助卡通时钟拨动时间,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来学习活动。
四.点拨升华(8分钟)
(一)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组图片。
(二)听录音,完成选择。
五.课堂作业(5分钟)
作业当堂清
1.英汉互译
起床上课吃午饭做游戏看电视睡觉
3.完成Think and Match.
板书设计:
When do you have classes?
专业成熟期教师:对一份教案从备课角度进行系统评价。
作业内容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When do you have classes?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词汇: get up, have class, have lunch, play games, watch TV, go to bed.
--Yes, we do.
3. When does your father/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her +动词短语?
--He/She does…
探究案
掌握When do you +动词短语?句型及其回答。
训练案
1.英汉互译
起床上课吃午饭做游戏看电视睡觉
2.Read and tick.
I have classes…
作业“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物分类的意义
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根据问题,认真思考,表述交流,对不同的观点,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达成共识,明白道理。
创设情景:要想了解菜粉蝶的生长发育和行为,你将从下列几本书中选择哪一种?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发表观点。对存在的问题,由教师点拨指导,从而得出结论。
动物的分类
动物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细菌和真菌也要根据它污的特征来分类。
应用与实践
学会生物分类的方法
四人一组,根据问题,认真看书,讨论交流,发表观点,尝试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对存在的分歧,各组进行质疑、答疑,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根据问题,动脑思考,四人一组,尝试给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对存在分歧,各组进行质疑、答疑,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的方法。组织学生看书,进行观察与思考。质疑:你污知道植物有几大类群吗?请尝试着对这些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利用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植物,出示思考提纲:植物有几大类群?如何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表述交流,得出结论。
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动物,出示思考提纲:动物可分为几大类?如何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表述交流,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生物分类的方法。
植物的分类
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找出共性,确定亲缘关系。
作业3“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作业内容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上学期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
2.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应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觉。
求证:(1)CF=EB。
(2)若BC=8,BD=5,求DE的值。
(3)试说明四边形AFDB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CD面积的2倍。
(4)若△ADB的面积是20,△ADB的面积是30,求△CDF的面积。
学生根据上一问题的解决过程独立解决本问题,在必要时教师适当引导.
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与应用,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进运用数学的情感体验.
2.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角平分线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在探讨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让学生体验成功
矫正,提高
本次活动中,教师重点关注:(1)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程度; (2)对学生在练习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
六、总结评价,反思提高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6]
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常见种类
与人类的关系
相同点
藻类植物
多数生活在水中
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
衣澡、水绵、海带、紫菜
食用、药用、鱼类的饵料、释放氧
不产生
种子,孢
子生殖
苔藓植物
阴湿陆地
多细胞,有假根、茎、叶。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
墙藓、葫芦藓
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
阴湿陆地
多细胞,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
作业3-表单
“精彩绽放”——精品教案
省市县名称
网络班级
任职学校
姓名
作业要求
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按分层要求完成下一教学单元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填写作业表单。
角色适应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
经验积累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并说明设计教案的思路;
专业成熟期教师:对一份教案从备课角度进行系统评价。
出示多媒体课件:蕨类孢子囊群
讲述蕨类等植物的生殖方式。
小结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分别描写什么植物?
评价学生回答。
将学生分成八组,展示三类植物的活体标本。要求:分开三类植物。
1、测量苔藓植物的长度。
2、观察蕨类植物的孢子囊。
三、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体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
四、教学重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活环境、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展示图片
讨论:
1、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藻类植物有什么特征?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藻类植物?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出藻类植物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等特点。并介绍常见的藻类植物。
讨论:藻类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出常见藻类植物,与人类关系。从农贸市场看到海带、紫菜说明它们可食用。从药店买到碘液证明可药用。它们生活在水中、很多是鱼类的饵料。
展示图片
讨论:
1、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有什么特点?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蕨类植物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
提问:如果你栽种蕨类植物,应该放在什么环境中?是否应该经常浇水?
肯定学生的回答。
出示,卷柏、满江红、古代蕨类植物的图片。
讨论:
1、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肾蕨、卷柏、满江红、桫椤
食用、药用、绿肥、饲料、观赏
讨论表达
学生对1回答: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对2回答:
“有”或“没有
观察后,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表达。学生的答案有多种。
观察课件、思考讨论并交流表达。观察后回答:
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在学校喷泉就能见到藻类植物。
理解、体会,认识藻类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环境。
作业内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安排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悬疑激发兴趣”、表达交流,建构知识体系、动手操作等步骤。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逐步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本节课以“生物联系生活”、“生活应用理论”为设计主线,为学生创造观察、对比、分析、交流、表达、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的能力,建立关注身边植物、关注自然的情感。
创设问题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藻类植物
二、苔藓植物
三、蕨类植物
归纳总结
情感渗透
动手操作
拓展提高
课堂升华
拓展创新
规律探究
课外延伸
提问
1、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物体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吗?
展示图片
讨论
1、植物都会开花产生种子吗?如果不会的话,哪些会开花产生种子?
2、这些植物主要有哪几种类群?
对学生的回答不评价。
体会诗词、表达,回答:分别描写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学生相互合作,自主完成,交流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分析结果,同组成员随时补充。其它组的同学提出质疑,作好记录,学生相互评价。
理解、体会
思考、回答
课后完成
设置悬念
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树立关注自
然,关注身边植
物的情感。
设置悬念
培养观察、分析、
表达能力,发挥学
力、表达能力。
培养观察、分析、对比、表达能力,培养
热爱学校,热爱
家乡,关注自然
的情感。
观察、讨论、表
达、理解、体会
中得到提高,加
深印象,达到突出
重点的作用。
联系生活,学以
致用,加深认识。
培养观察、分析、
表达能力。联系
生活,举出具体
例子,加深认识。
释课初之疑
产生新的疑问
诗词体会,加深
认识。
与植物零距离接
2、古代蕨类植物哪里去了?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蕨类植物可食用(如菇类)、可药用(如卷柏)、可观赏(如)可做绿肥(如满江红,强调生活在水中)、饲料。今天使用煤是主要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
提问:植物都会开花产生种子吗?如果不会的话,哪些会开花产生种子?植物主要有哪几种类群?
评价学生回答。进一步引申藻类、苔藓、蕨类怎么繁殖后代?
3、说出各类植物主要特征。
总结评价学生活动回答。
讨论:
比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家有什么发现?对比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哪些发现?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得出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历程。
通过观察,寻找校园或你所在社区、农村的三类植物。注意它们的生活环境。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对它们进行保护?
讨论、交流、表达
理解、体会藻类植物常见种类、与人类关系。
观察、思考回答: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苔藓植物生活陆地上,有假根、茎、叶。
树的北边生活着苔藓植物。
理解、体会、提高,认识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体会、交流、表达。
理解、体会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
它能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展示图片
讨论:
1、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树干哪边生活着苔藓植物?
2、苔藓植物有什么特点?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假根、茎、叶、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
讨论:
苔藓植物为什么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原因。
触,培养合作、
观察、动手能力,
让学生感受成功、、加深认识。达到突出
重点、提升课堂
效果。将课内知
识延伸到课外,应
用于生活并服务于生
活。培养学生关注
自然、关注植物。
拓展提升,为学习
进化论埋下伏笔
将课内知识延伸
到课外,应用于生
活并服务于生活。
课堂知识的提升,
突出重点。
六、板书设计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植物类型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介绍了四大植物类群中的三种,种子植物是下一节的学习内容。对三种植物类群主要介绍了它们的生活环境、特征、常见种类、与人的关系。这些内容是一种平行关系。
2、学情分析
绿色植物中的种子植物是每位学生所熟悉的,但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等知识却知之甚少。七年级学生还缺乏足够的生物学知识作为依托,因而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给本节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生主作用。联系生
活。
通过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学生
交流表达、师生互
动突出重点。
联系生活,加深
印象。关注藻类植
物与人类的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
发现、分析、归
纳能力,树立热爱学校,热爱自然。发挥学
生主体地位。提高。联系古树
上的苔藓,加深印
象,达到突出重
点的作用。
培养学生阅读能
观察、思考后回答:蕨类植物生活在陆地上。苔藓植物有假根、茎、叶,植株矮小。蕨类植物有根、茎、叶,植株高大。
理解、体会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特点
学生回答:放在潮湿环境中。应该经常浇水。
观察、思考回答蕨类植物的作用。
理解、体会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回答: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不开花。种子植物会开花。
认识蕨类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