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及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及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完美职工职级系统,成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构造,为职工职业发展和薪水定级供给依照,特拟订此管理规定。

二、合用范围企业全体职工三、定义与内容(一)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邻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企业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 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 Management 简称 M类):合用于从事管理工作,拥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含师徒关系、业务指导关系),率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 Professional 简称 P 类):合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营运、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1.定义:指针对职工肩负责任、知识经验和技术多寡等能力差别而进行的区分。

2.区分: M序列和 P 序列职等以BAND区分,共12 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BAND12。

职等职级图分级管理序列 M 专业序列 P职等岗位级别职务等级职称职务等级职称BAND12 M8 总经理决议层BAND11 M7 副总经理高级一级中心总监(分企业BAND10 M6总经理)高层管理BAND9 M5 一级中心总监BAND8 M4 高级部门经理P8 首席专家BAND7 M3 中级部门经理P7 资深专家中层管理BAND6 M2 初级部门经理P6 高级专家BAND5 M1 主管P5 专家BAND4 P4 高级专员BAND3 P3 专员基层BAND2 P2 助理BAND1 P1 实习生4.职等薪酬带宽M1-M8薪酬带宽序列职级薪酬带宽M8 总经理40K 以上M7 副总经理30K-40K 10000高级一级中心总监M6 23K-30K 7000 (分企业总经理)M5 一级中心总监18K-23K 5000 M4 高级部门经理15K-18K 3000 M3 中级部门经理12K-15K 3000 M2 初级部门经理10K-12K 2000 M1 主管8K-10K 2000P1-P8 薪酬带宽序列职级薪酬带宽P8 首席专家15K-18K 3000 P7 资深专家12K-15K 3000 P6 高级专家10K-12K 2000 P5 专家8K-10K 2000 P4 高级专员6K-8K 2000P3专员4K-6K2000P2助理3K-4K1000P1实习生2K0(三)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区分。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定义与内容(一)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BAND12。

4.职等薪酬带宽(三)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1. 271评选2.1评选规则2.2 评选方法见绩效考核方案。

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3晋升评估标准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定义与内容(一)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三)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1. 271评选2.1评选规则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四)薪酬调整1. 定义:指因职务级别、任职岗位、用工性质、工作表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对薪资构成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的行为。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以及划分制度-一职四薪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以及划分制度-一职四薪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定义与内容(一)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三)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1. 271评选2.1评选规则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四)薪酬调整1. 定义:指因职务级别、任职岗位、用工性质、工作表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对薪资构成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的行为。

薪酬管理-岗位薪资-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薪酬管理-岗位薪资-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定义与内容(一)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BAND12。

4.职等薪酬带宽(三)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1. 271评选2.1评选规则2.2 评选方法见绩效考核方案。

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3晋升评估标准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定义与内容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职等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BAN2。

4.职等薪酬带宽职级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划分:除BAN1、BAN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 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职级升降1. 271评选2.1评选规则2.2 评选方法见绩效考核方案。

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 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3晋升评估标准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薪酬调整1. 定义:指因职务级别、任职岗位、用工性质、工作表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对薪资构成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的行为。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细则版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细则版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细则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细则,以便为组织内部的人员职级和薪酬的管理提供指导和标准。

2. 职等职级规定2.1 职等和职级的定义和区分:- 职等是根据岗位的要求和对员工能力水平的要求,进行系统划分的等级。

- 职级是根据员工在职能力和工作表现的综合评估结果,确定的等级。

- 岗位的职等和员工的职级不一定完全对应,根据员工的能力和业务要求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2.2 职等职级的设置:- 职等和职级应根据组织的需求、岗位的功能、工作内容和要求等因素进行设置。

- 职等和职级的设置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确保员工在适应发展的同时有明确的晋升通道。

2.3 职等职级的晋升和调整:- 员工的晋升和调整应基于其工作表现、能力发展和业务需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评估和决策。

- 晋升和调整的依据可以包括工作绩效评估、能力提升情况、工龄、业务需求等。

3. 薪酬管理规定3.1 薪酬结构的设计:- 薪酬结构应合理、公平、激励和可持续,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 薪酬结构应根据职等职级进行设置,不同职等职级的员工应有相应的薪酬水平。

3.2 薪酬的确定和调整:- 薪酬的确定和调整应根据员工的职等职级、工作表现和市场薪酬水平等因素进行评估。

- 薪酬的调整应考虑员工的工作成果、能力发展和组织的薪酬预算等因素,确保合理和公正。

4. 实施和监督4.1 实施过程:- 组织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和权限,确保规定的有效执行。

- 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员工的疑问和问题。

4.2 监督和评估:- 组织应建立薪酬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规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监督和评估的依据可以包括员工满意度调研、薪酬数据的分析和市场薪酬的比较等。

5. 总结本文档制定了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细则,为组织内部的人员职级和薪酬的管理提供了基本指导和标准。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一、引言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薪酬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的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二、岗位序列职等职级1.岗位序列岗位序列指的是将企业各个岗位根据其工作职责、职位级别等进行分类和排序的过程。

不同的岗位序列代表着不同的职能和职责,以及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和技能。

常见的岗位序列包括管理层、专业技术人员、行政辅助人员等。

2.职等职级职等职级是指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职责和职位级别来划分的职业等级体系。

不同的职等职级代表着不同的权力和责任,以及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职等职级通常由初级、中级、高级等等级组成,每个等级都具有对应的权益和工资水平。

1.薪资基准薪资基准是企业用于确定员工基本工资水平的参考点。

薪资基准的确定通常是根据企业内外市场情况、企业发展水平、员工工作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企业可以参考各类薪资调查报告、行业标准以及相似岗位的薪资水平来确定薪资基准。

2.工资结构工资结构是指将员工薪资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补贴和奖金等各项组成部分。

工资结构的设计应既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与企业目标和业绩紧密相连。

合理的工资结构可以确保员工得到公平合理的报酬,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3.薪酬浮动薪酬浮动是指根据员工表现和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薪酬调整方式。

薪酬浮动可以包括年度调薪、晋升加薪、绩效奖金等。

通过薪酬浮动的方式,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绩效,从而达到促进员工成长和企业发展的目的。

4.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的过程。

绩效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面谈、评分表、360度评估等方式进行。

通过绩效评估,企业可以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从而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与内容
(一)岗位序列
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
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
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
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BAND12。

4.职等薪酬带宽
(三)职级
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
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
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
评选
评选规则
评选方法见绩效考核方案。

2.晋升
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晋升评估标准
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降级
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四)薪酬调整
1.定义:指因职务级别、任职岗位、用工性质、工作表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对薪资构成或标准进行相应
调整的行为。

正常调薪包括转正调薪、异动调薪、晋升调薪。

转正调薪是指新入职员工自《转正申请》审批通过后,按照实际转正时间调整为转正薪资,享有正式员工的同等福利;
异动调薪是指由于员工职务、岗位等异动而引起的薪资调整;
晋升调薪是指由于员工职务提升引起的薪资调整。

2.调整方案:采用年度加薪和期权管理结合的方式。

年度加薪:
期权管理:针对特定人群的长期激励,锁定高贡献/价值的员工,确保其较长的服务期。

BAND5及以上且司龄满1年的员工;
BAND4及以下且司龄满4年的员工;
新入职授予BAND9及以上的员工
员工最大被授予期权股数=当期发放基础系数*271系数*职等系数*司龄系数*贡献系数四、生效之日
本规定自2015年11月起生效。

五、附则
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归五洲行人力资源中心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