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学案

合集下载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发展趋势。

4.了解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及特点。

2.新工业区的概念及特点。

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对环境的影响。

4.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工业区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概念。

2. 活动一:小组讨论- 将课堂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课前准备的材料,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有哪些不同之处?- 请学生讲述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3. 活动二:小组报告-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工业区或新工业区,展示该工业区的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

-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报告内容,受到其他小组的提问,并进行回答和讨论。

4. 活动三:小组讨论- 要求学生讨论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并列举一些案例。

- 一名小组成员代表小组讲述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活动四:制定行动计划- 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和行动参与传统工业区的转型升级和环保事业。

- 小组成员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环保项目和实施计划。

- 学生代表向全班做出汇报,得到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6. 作业要求:- 写一份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观点。

- 根据自己的环保兴趣和行动计划,写一份个人在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和环保事业中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制定行动计划和个人作用写作中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延伸:可以安排一次到当地的传统工业区或新工业区实地考察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业区的特点和环保现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学案

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学习目标:1、理解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与分散现象2、初步认识工业地域的形成重、难点:重点:工业集聚与分散现象的意义难点: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课堂流程第一步:尝试练习图1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2为鲁尔区图。

读图,回答(1)~(2)题。

5.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捷C.气候宜人 D.水源充足6.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考点二:第三步:填写并理解记忆知识点一、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对比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代表性地区德国,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意大利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等特点以为核心,工业分以企业为主,工业二、美国“硅谷”和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异同点新工业区主导产业有的是传统工业部门,有的是新兴工业部门,因其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

如下表所示:新工业区的不同发展模式新工业区是针对传统工业区而言的。

世界上新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多种模式:(1)以高技术工业为主而发展成的高技术工业区,如美国的“硅谷”。

(2)由国家规划建设,产品主要供出口的出口加工区,如我国的经济特区。

(3)在一定区域内自发形成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的工业区,典型代表是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的工业产品一般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其中高科技产品还具有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企业投资风险较大、回报率较高等特点,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

第四步:变式训练例1、(2010·山东高考)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学案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学案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学案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3、迁移运用传统工业区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分布区:德国__________、英国__________、美国__________、我国______________。

2、工业基础:丰富的______、_______资源。

3、工业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等。

4、特征:以_________工业企业为核心。

5、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问题探究】1、以传统工业区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来分析:(1)、鲁尔工业区的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________;②________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_______④________革命的冲击⑤重化工业______________带来的问题。

(4)、鲁尔工业区的整治措施:①调整________②调整________③发展________④优化________________。

2、在鲁尔工业区学习基础上来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1)辽中南工业区的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导学案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导学案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学生姓名:班组号【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4.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5.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6.联系家乡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学法指导】结合对工业的已有了解,利用教材图文案例材料,分析讨论,研究学习新知识。

【合作探究】两种重要工业地域类型: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一、传统工业区(P65第一段)“一”一个核心:“二”两个区位条件:传统工业“三”三个问题:“四”四个典型地区:“五”五个工业部门:阅读P65案例3“德国鲁尔区”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思考下列问题:(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2)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3)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的影响?(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5)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完成P67活动题第3题二、新兴工业区1.发展历程: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向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环境比较好的乡村或新开发的地域转移,如德国的南移;美国南移、西移;印度南移;俄罗斯向东新西伯利亚东移;意大利向东北和中部移。

相对传统工业区而言,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2.新工业区的特征和分布:3.阅读P65案例4“意大利的新工业区”通过阅读案例,学生回答下列问题:①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条件是什么?②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是什么?③在萨斯索罗地区集聚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有哪些?④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中支撑企业、辅助性企业、服务性企业、服务性机构有哪些?完成P70活动题1.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2.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哪些些问题?你能为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吗?4.阅读P71案例5“美国硅谷”(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读课本的案例5美国“硅谷”,思考一下问题:(3)说出美国”硅谷”发展有利的区位条件是什么?完成课本72页活动2(1)分析中关村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2)比较中关村与美国“硅谷”发展的相似的区位条件是什么?【练习与提高】一、单项选择题读右图,回答1~2题:1.图示工业区内的工业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C.以大型企业为主 D.以轻工业为主2.该工业区内生产的产品可能为 ( )A.毛纺织品 B.珠宝 C.矿山机械 D.钢材3.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结构过于复杂 B.本国煤炭资源不足,需大量进口 C.发达国家钢铁生产过剩,发展中国家生产不足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5.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6.“硅谷”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②传统工业集聚,基础好③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横穿全境④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7.关于“硅谷”地理位置的错误叙述是 ( )A.位于旧金山东南部 B.背靠太平洋岸山脉C.面对旧金山湾 D.濒临太平洋8.关于“硅谷”的错误叙述是 ( )A.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B.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C.曾经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纯农业区D.是世界上电子产品消费量最大的地区9.下列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的 B.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10.高新技术工业区具有的特点是 ( )A.产品面向国内市场 B.研究开发人员多 C.产品更新换代快 D.从业人员全部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二、综合题1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山脉;②湾;③城市;④洋。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班级学号姓名【学习重点】1、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以及整治的主要措施。

2、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自主探究】一.传统工业区:1、分布地区:德国的工业区、英国的工业区、美国的工业区、我国工业区等。

2、区位条件:一般是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的。

3、工业部门:工业、工业、工业、工业、工业等。

4、核心:以为核心。

5、存在问题:目前普遍面临着、、等问题。

6、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开始,各国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造和整治。

7、德国鲁尔区:(1)、区位条件:丰富优质的资源,距距离近,充足,便捷的交通条件,广阔的。

(2)、衰落原因:生产结构,煤炭的能源地位,世界性钢铁,新技术革命的,重化工业带来的问题等。

(3)、整治措施:调整工业,调整工业,发展,优化。

二.新工业区:1、概况: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国家一些没有的乡村地区,形成以灵活多变的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意大利新工业区:(1)、生产特点:以企业为主;以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企业分布在,甚至在,生产过程。

(2)、发展模式:以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3、美国“硅谷”新工业区:(1)、高技术工业的生产特点:从业人员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产品面向市场。

(2)、主导产业:。

(3)、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气候;交通;市场;环境和文化。

【牛刀小试】1.传统工业区是否都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新工业区里的工业一定是高新技术产业吗?3、意大利的新工业区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何借鉴?【例1】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学案18: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学案18: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习目标1.掌握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条件、特点、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重点)2.了解新工业区出现的时间、地点、特点和发展条件。

3.运用比较法分析“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与“美国‘硅谷’”的特点。

(重点)4.借鉴国内外经验,总结振兴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重难点) 自主预习 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工业区:德国 工业区、英国 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 工业区等。

2.发展条件:丰富的 资源。

3.主要工业部门:煤炭、 、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4.特征: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5.存在的问题: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 等问题。

6.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1)概况:被称为“ ”,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2)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丰富鲁尔煤田,靠近法国洛林铁矿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3)衰落原因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部门。

②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

③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等问题。

(4)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巧学妙记数字联想法记忆传统工业区的有关知识一个核心:大型工业企业。

二个区位条件:煤、铁。

三个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四个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

二、新工业区1.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兴起。

2.特征:以为主。

3.分布(主要):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地区,以及美国“”等。

4.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及美国“硅谷”1.判断正误(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煤铁资源丰富。

( )(2)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3)新工业区多出现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

( )(4)新工业区中集聚的多是中小型企业。

01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导学案-解析

01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导学案-解析

01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导学案01思考:1.什么是传统工业区?什么是新兴工业区?它们有什么特点?要想学得好,必须理解以下概念,均来自《高中地理核心概念应用手册》一.传统工业区1.分布:如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一般都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

(二)特点2.发展历史比较长久,具有丰富的经验技术、资金雄厚。

3.很多都是在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原料丰富、燃料充足的特点。

4.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为主,具有产品结构单一的特点,某一部门衰落,可能会引起整个工业区的衰落。

5.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具有占地面积大,产业链条长,就业机会多,社会协作条件好的特点。

6.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这类城市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三)发展条件7.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可以从资源、能源、水源、市场、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传统工业区的整治,一般包括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

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条件,可从科技、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一)鲁尔工业区区位优势鲁尔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被称为“德国的心脏”。

鲁尔区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8.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9.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区铁矿资源虽贫乏,但离国际铁矿区较近,前期在法国洛林,后期在瑞典。

10.充沛的水源。

降水丰富,河网密布。

11.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路上交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不仅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直通海洋。

12.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衰落原因13.生产结构单一。

五大工业部门均为传统工业,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新兴工业区学案

新兴工业区学案

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及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模式。

2、了解高技产业的主要特点及刺激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二、课前预习20世纪 年代之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大批廉价劳动力 20世纪70年代原材料和能源大幅度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 政府的大力小城镇 、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以 企业为主以 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 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 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特点: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周期研究开发费用 产品面向 市场 地位:美国 工业的发祥地,世界上最大 的微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区。

地理位置 ,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气候类型 ) 交通 全世界的 高地 稳定创新环境和 文化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高技术工业三、活动(答案)(一)活动(70页)1、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2、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3、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二)活动(72页)1、相同点: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1)与美国“硅谷”相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

不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2011-4-14
【学习目标】
1.用案例分析和对比法,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

2.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整体感知】
【核心研习】
【探究活动一】探讨传统工业区
(1)分布区: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形成及主要特点:很多传统工业区都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为核心,工业高度集中。

代表性工业部门有:、、、、。

【探究活动二】探讨鲁尔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整治措施。

(2)鲁尔区形成的区位条件:、、、
、。

衰落的原因:、、

综合整治措施:、、、。

【探究活动三】探讨新工业区的主要特点,及代表地区。

(3)代表性分布区:意大利的区,德国区,美国的。

主要特点:时间新---主要在之后,
地区新---在没有工业基础的地区,
规模新---出现企业
【探究活动四】探讨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

(4)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范围。

其新工业区的特点:(口诀:小轻集散专)对照复述特点。

独特的发展模式:,萨斯索罗工业部门。

其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

【探究活动五】探讨美国“硅谷”形成
(5)高技术产业的特点:二高二快一面向(回忆),
美国硅谷的以工业为主导,(注意硅谷的位置)
硅谷的几次创新: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
、、。

【典型例题】
1.读“鲁尔工业区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正确内容是:
A ,
B ,
C ,
D 。

(2)鲁尔区历史悠久,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而经历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

我国的许多大型钢铁企业(例如太钢)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我国可以借鉴鲁尔区的有益经验,对一些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如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减少企业,扩大企业生
产,大力发展和等产业部门;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拓展交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

2.读“意大利略图”(图4-12),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半岛;②海。

(2)图中字母表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是。

其分布在意大利的_____和______,以_____的________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内的企业雇员一般在人以下,
资本集中程度较,大多分布在或。

(4)该工业区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3.有关美国“硅谷”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位于旧金山市东北部,面对太平洋海岸山脉
B.硅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C.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D.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
【配套训练】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有( ) A.多分布在大城市B.以轻工业为主
C.资本高度集中D.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2.对美国“硅谷”的早期崛起起了关键性作用的高等院校是( ) A.哈佛大学B.麻省理工学院
C.纽约大学D.斯坦福大学
3.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
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重难突破】
4.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 ) A.便于产品出口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
C.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5.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上海工业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
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
6.“硅谷”区的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 A.工业部门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B.工业产品多具有“重、厚、长、大”特征
C.从业人员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D.自动化程度低,多为手工劳动,增长速度慢
7.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 ) A.由集中走向分散B.由南部向北部扩散
C.由东部向西部扩散D.继续走向集中
8旧金山“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

( ) A.科技力量强B.环境优美C.军事订货多D.高速交通方便
9.下列地区属分散型工业区的是( ) A.德国鲁尔区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C.英国中南部地区D.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新兴工业区10有关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该国的西北部 B.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C.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D.工业和资本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