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生产现状及前景展望
5000吨大豆浓缩蛋白(发)

年产5000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项目分析张术臻唐金泉崔海东一、概述大豆是我国种植最早的农作物之一,长期来一直是我国劳动人们的食物蛋白来源。
后来,大豆从我国传播到全世界的,并在美国,南美国家,欧洲和中东地区得到广泛种植。
目前,全球大豆产量在2亿吨左右,我国大豆产量约1700万吨,位居第四。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油脂和低聚糖,广泛应用于生产食用油、豆制品、工业饲料等方面。
大豆已大部分被加工成几千种产品,大豆深加工产品每年以15-2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大豆浓缩蛋白产品是一种较高纯度的优良大豆蛋白产品,它是以低温豆粕为原料,并通过稀酸或酒精溶液沥洗法脱去其中的可溶性糖分而得到的一种产品。
浓缩蛋白由于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和膳食纤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附加值,能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营养成分和给厂家带来高额利润。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浓缩蛋白生产中的附产物,以前都被当废水排放了,实际上大豆低聚糖是一种优异功能性糖源,由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组成,不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
但是,大豆低聚糖可被体内肠道中有益细菌所利用,促进双歧杆菌繁殖的物质,防治便秘,提高人体免疫力,分解致癌物质等,同时低热量、低糖度具有抗龋齿、抗肿瘤,防止肥胖等生理功能,是一种优质的膳食纤维。
大豆低聚糖具有低热值、低甜度、无胆固醇、耐热、耐酸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保健品和饲料中。
在我国,大豆浓缩蛋白发展很慢,年产量在5000吨以下,并且功能性较差的中低端产品,而分离蛋白相对发展快,年产量在6万吨以上。
国外市场则刚好相反,据统计,2002年,全球分离蛋白年产量在20万吨左右,而浓缩蛋白则高达38万吨以上,我国目前大豆浓缩蛋白使用厂家大都是以分离蛋白代替浓缩蛋白使用,或高价从美国和欧洲进口大豆功能性浓缩蛋白,长此以往,会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处于劣势,所以在我国大力发展大豆浓缩蛋白是非常迫切的。
大豆浓缩蛋白研究报告

大豆浓缩蛋白研究报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
在这样的背景下,蛋白质成为了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大豆浓缩蛋白作为一种非常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大豆浓缩蛋白的来源、营养价值、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大豆浓缩蛋白的来源大豆浓缩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去皮:首先将大豆去皮,去除豆皮中的杂质和不利于蛋白质提取的物质。
2. 破碎:将去皮后的大豆破碎成小颗粒,以便后续的水解。
3. 水解:将破碎后的大豆颗粒加水进行水解,使蛋白质分子断裂成更小的肽链和氨基酸。
4. 过滤:将水解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去除不溶于水的杂质和残渣。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得到大豆浓缩蛋白。
二、大豆浓缩蛋白的营养价值大豆浓缩蛋白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此外,大豆浓缩蛋白还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异黄酮、大豆皂苷等营养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营养价值:1. 增强免疫力:大豆浓缩蛋白中含有的异黄酮和大豆皂苷等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2. 降低胆固醇:大豆浓缩蛋白中的植物纤维素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3. 促进肌肉生长:大豆浓缩蛋白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对于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
4. 改善骨质疏松:大豆浓缩蛋白中的异黄酮和钙等成分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防止骨质疏松。
三、大豆浓缩蛋白的应用大豆浓缩蛋白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
以下是它的几个主要应用:1. 食品行业:大豆浓缩蛋白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肉制品、豆制品、面制品等食品,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口感。
2. 保健品行业:大豆浓缩蛋白可以作为保健品的原料,制成各种口服液、胶囊、片剂等,用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肌肉生长等。
3. 医药行业:大豆浓缩蛋白可以作为医药的原料,用于制作各种蛋白质药物和生物制品,如乳清蛋白、肝素等。
年产10000吨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食用级)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10000吨/年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食用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以脱脂大豆低温豆粕为原料,经蛋白提取和富集,再经理化和生物法修饰并添加助剂调理,制备出乳品专用大豆蛋白。
产品色浅、味淡、脱除大豆腥味、抗营养因子和胀腹因子;在pH3-7围悬浮液和乳化液稳定性好,冷水和热水中速溶、无漂浮团块、絮凝和沉淀,与乳品相容。
适用于乳制品(液体:乳、酸乳、冰淇淋、含乳和果蔬汁蛋白饮料;固体:奶粉、蛋白质粉、咖啡伴侣、蛋白饮料粉等)。
醇法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深加工产品是一种高营养、高附加值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烘焙制品、饮料等行业。
本项目经济效益较高,技术方案可行,基本无三废排放,所排放的废水完全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对环境无不良影响,能够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县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传统农业转型,提高优质大豆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名称:1万/吨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食用级)项目。
产品方案:年新增1万吨乳品专用大豆蛋白。
建设地点:**建设规模:项目总建筑工程面积8000m2,形成年新增1万吨乳品专用大豆蛋白的加工能力。
建设容:主要生产车间5000 m2,包括工艺生产车间3600 m2,干燥车间1200 m2,机修车间50 m2,产品检验室150 m2;辅助生产车间1000 m2(产品和辅料库);道路、绿化等室外工程2000 m2。
购置生产设备和其他设备。
二、企业基本情况**公司成立于**年**月**日,是一家从事大豆深加工的科技型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也是省100家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之一,省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568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98人,占53.8%。
2007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资产277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108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0%。
2007年公司共加工大豆88980吨,生产分离蛋白9268吨,实现年产值29966万元,实现利润1415万元,出口创汇968万美元,出口总额占销售收入比重为75% 。
2023年大豆分离蛋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大豆分离蛋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背景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是一种通过水浸法和去油技术从大豆蛋白质中分离得到的高浓缩蛋白。
因为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健康食品、医药、化妆品、饲料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2018年全球大豆分离蛋白市场规模达到了11.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和环保问题。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蛋白,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和大量让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因此,大豆分离蛋白在保健食品、婴儿配方食品、低聚糖、肉制品替代品等食品领域中需求增加。
另外,化妆品、洗发水、洗面奶、护肤品等人类用品中需要使用大豆分离蛋白来增加产品的活性成分以及增加其营养价值。
同时,畜牧业需求越来越大,连锁超市、食品饮料生产厂家等都成为了大豆分离蛋白的重要客户。
市场竞争目前,全球大豆分离蛋白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市场上存在着许多大型生产商和供应商,如艾栖仙(E.I. DuPont)公司、Solae Co.、ADM公司、百利盛(Burcon NutraScience)、Wuhan G-one和Cosucra等。
其中,ADM公司、艾栖仙和Solae Co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商。
他们通过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并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获得市场份额和维持竞争力。
中国市场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大豆分离蛋白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大豆分离蛋白的产量大约为4万吨,产值约为2.4亿元人民币。
然而,我国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技术和品质仍然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和部分厂家对质量无所谓。
因此,我国大豆分离蛋白的进入壁垒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是很明显。
但是,在国内,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加,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大豆分离蛋白已经在一些保健食品和其他食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功能性蛋白质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功能性蛋白质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展望功能性蛋白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蛋白质,它们具有特定的生化活性和生物学功能。
这种蛋白质经过研究发现能够在许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功能性蛋白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一、功能性蛋白质的研究进展功能性蛋白质分为许多类型,包括酪蛋白、卵白蛋白、凝血蛋白、鱼胶原和鱼骨蛋白等。
在这些功能性蛋白质中,酪蛋白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
酪蛋白是乳制品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蛋白质之一,其结构特性决定了它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酪蛋白除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外,还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
例如,酪蛋白可以增强免疫调节作用、调节胆固醇代谢和预防某些癌症。
另一种功能性蛋白质是卵白蛋白。
它是蛋白质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乳化、泡沫、凝胶和膨胀性能。
除此之外,卵白蛋白还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医疗和化妆品等领域。
二、功能性蛋白质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更加重视,酪蛋白和卵白蛋白等功能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发展。
例如,酪蛋白和卵白蛋白可以用于制备低热量、高营养、低糖和低脂肪的食品,这将成为未来食品生产的主要方向。
此外,它们也可以用于制作膳食补充剂和保健品。
在医学领域中,功能性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例如肝病、免疫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酪蛋白和卵白蛋白还可以用于制作钙补充剂和糖尿病管理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
另外,功能性蛋白质可以用于制作化妆品和护肤品。
酪蛋白和卵白蛋白具有较好的保湿和美白作用,可以可以滋润肌肤并改善肌肤质量。
总之,功能性蛋白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开展,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功能性蛋白质被发现,也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得到拓展。
高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S C) e lfu i o si e n td a rdu (CMP ee c mp d wi h c fc n e t R l E )w r o  ̄e t to e o o v ni a h o
s y pT en o cs w自s b e[ed t t at o h o oti 9rd ̄ t o a v ha l ug h t e u c ina pr et o F C was h f n t o l op ri es l SP m agial r nl y
蛋 白 质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的 功 能 性 质 取 决 于 多 种 因 素 共 同 影 响 的 结 果 , 文 将 对 功 能 性 大 豆 蛋 白 在 乳 化 本 型 碎 肉 制 品 中 的应 用 性 能 进 行 探 讨 , 察 添 加 功 能 性 考
Ke w r s u cin l S V poen o c nr e ( S C) y o d fn t a O  ̄ti c n e ta F P o t E lin Ca a i(C) mus n Sa iyE ) mus p c vE ,E lo tbU (S o t i t
豆 粉 和 大 豆 分 离 蛋 白 之 间 的 大 豆 蛋 白 制 品 , 由 于 在
与 大豆 分 离 蛋 白相 似 . 对 时悼 脂 肪 的 乳化 能 力 超 过 分 离
蛋 白 ,在 乳 化 型碎 肉制 品 中舔 扣 可 使 产 品 得 率 及 质 抽 超 过 添 加 分 离蛋 白的 肉制 品 。 作 者 玑 曲 FP 的功 能性 质 SC 可 能与 蛋 白分 子 形 成可 盘 性 聚 集 悼 有 芒 羌t 锕 高功 能 性 大豆 浓 缩 蛋 白 (S C)乳 化 能 力 乳 化 穗定 性 FP
浓缩大豆蛋白的加工、特性和前景

维普资讯
l 新 技 术 新 产 品
…
厘斡
品之 中 。
浓缩大豆蛋 白是一 种经过提纯 、 无味 、 白含量 至 蛋
少为 6 %、 5 干燥 的蛋 白产品。浓缩大 豆蛋 白是通过去 除
脱脂大豆片或脱脂大豆面粉 中的非蛋 白成分 而提取 出来 的, 具体生 产过程是将糖和其它 低分子量成分溶解 , 从
而只剩下蛋 白和细胞壁 多糖 。
法有:( ) 1 针对热变性脱 脂大豆面粉 的水滤取 方法 ( 始 用于 2 世纪 5 年代 ,但很快就停 止使用 ) 2 等 电位 0 0 ;( ) p H值 为 45的稀释酸滤取 方法 ( 用于 2 . 始 0世纪 5 年 0 代 ) 3 含 水酒 精冲洗方法 ( ;( ) 始用于 2 世纪 6 年代 ) 0 0 。 含水酒精冲洗 方法是利用较低脂 肪族酒精 ( 甲醇 、 乙醇 、 丙醇等 )的水溶解 能力,在不溶解脱脂大 豆片 异 所含 蛋 白的 同时,从 脱脂大豆片 中分 离 出可溶解成分 。 在 进行商业性生产 时, 该方法所使 用酒精 的最佳浓度为 溶液总重量 的 6% ~7%。经过含水酒 精冲洗的浓 缩大 0 0
5 . 2、苯基丙氨酸:53、甘氨酸:44、苏氨酸:4 丙 . . . 2、 氨酸 :44、色氨酸 :1 . . 5、胱氨酸:1 . 6、缬氨酸:5 . 0、 酪氨酸 :3 . 9、组氨酸 :27。 .
( )脂肪 :05 ~1 4 . % %。 ( )原纤维 :3 5 %~5 %。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制取_改性及生产实践_石珊珊

were light color, good taste, good functional
KEY WORDS: Soy protein concentrate, Functional property, Modification,Flash evaporation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1 大豆蛋白质 ........................................................ 1 1.1.1 大豆蛋白质的分类............................................................................................ 1 1.1.2 大豆蛋白质的组成............................................................................................ 1 1.1.3 大豆蛋白质的特性............................................................................................ 2 1.2 大豆浓缩蛋白 ...................................................... 4 1.2.1 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原理.................................................................................... 4 1.2.2 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工艺.................................................................................... 5 1.2.3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优点................................................................................ 6 1.2.4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质量指标........................................................................ 8 1.2.5 国内外大豆浓缩蛋白生产现状......................................................................... 9 1.3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 ............................................... 10 1.3.1 改性原理.......................................................................................................... 10 1.3.2 改性方法.......................................................................................................... 10 1.3.3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的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 13 1.3.4 国内外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生产现状.......................................................... 15 1.4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实践 ....................................... 15 1.4.1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情况....................................................................... 16 1.4.2 功能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情况........................................................... 17 1.5 本研究目的 ....................................................... 18 1.6 本研究的意义 ..................................................... 18 1.6.1 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18 1.6.2 生产技术环保可靠...........................................................................................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0 zqil rno 工 鸭 Han s ik Dr ut — ozE aut n 1lE eueFa c一| a n e n , i Wes r B t vla o L k e . i
o ri ca e rl ewok rmo liga do t zto f du f t il u a t rsf deln n pi a ino a f i n n o mi me im
技术改进 ,以适应工业生产。包括对传统 的大豆浓缩 蛋 白进行预洗 。 以除去可溶的非蛋 白成分 ; 高温蒸气处 理 :在干燥之前增加保持时间等 。而且功能性大豆蛋
l
i 厂
毛油
l
油 一 1 黜
厂 一 脱 脂 白 豆片 ] 含 水Z. 浸 提 醇
r —一S —— PC
食品领域的应用。对比国内外发展 的现状 , 出功能性大豆浓缩蛋 白的研 究方向。 指
关键 词 : 豆 浓缩 蛋 白 ; 能 性 大 豆 浓缩 蛋 白 ; 产 ; 用 大 功 生 应
P R0DUCTI SI ,USAND ON ’ I A I ’ PROS ECT OFFUNCT 0NAL S P 1 OYBEAN PR0T N EI CONCENTRA, n0N
功能性大 豆浓缩蛋 白(S C 作 为第 四代 大豆蛋 FP ) 白。 由美国中央大豆公司研制成功。F P S C的生产工艺
如图 l 所示1 6 1 。
大 豆
氨 水作为一种容易去除的碱性试剂来调节 p H。
目前 . 商业上人们 又基于以上方法进行了很多的
清 洗 、 碎 破 脱 皮 、 片 轧 i
(H . 8 )然后加热蛋 白悬浮液 , p 7 ~. , 0 0 再离心均质 , 最后
为传统大豆浓缩蛋 白(rnioa s c 。而湿热 洗涤 Tadt nl P ) i 法制备大豆浓缩蛋 白是在上世纪 6 0年代后期 由美 国
S i 公 司开发尝试 . wf t 此后就没有被应用【 l j 。
o u cin ls y p oe n c n e tae r p ris a d t era p iain i o d s se r n rdu e .An ff n t a o r ti o c nr t,p o ete n h i p lc t n f o y tms wee ito c d o o d c mp r dt h o si n o eg e eo me t r s n i ai n r s a c ie to f u cin ls yp oen o a e t ed me t a dfr ind v l p n e e t t t , e e rh dr cin o n to a o r ti o c p su o f c n e taewe ep i tdo t o c nr t r on e u . K e r s o r ti o c nr t ;u cin l o r t nc n e tae p o u t n a piai n ywo d :s yp oenc n e tae f n t a yp o i o c nr t; rd ci ; p lc t o s e o o
4 (o:2 ( 2 6 11) 002 0 2
【4 l】蒋益虹, 沈建福. 红曲杨 梅果酒 的生产 工艺研 究[. J上海交通大学 】
【l 蒋益虹. l】 青梅果 醋醋酸发酵工艺 的优化【 _ 机械学报, 0 , J农业 】 2 5 0 3()5 8 67 8 — 8 : 【1 1 杨旭华, 2 戴华军, 贤, 基于神经网络 的发酵 时间和最优发 孙优 等.
稀 酸 浸 提
传统 S C P
风味 ,溶解性不受到影响 。但酸洗法制备的功能性大 豆浓缩蛋 白也有缺点 , : 如 不能转化成组织蛋 白; 本身
含有抗原蛋白:在肉制品中耐盐性不高等 。国外生产
功能 性 大 豆浓 缩 蛋 白 1 味 清 淡 . 风
2 NI . S 高
的功能性 大豆浓缩蛋 白多数采 用“ 乙醇浸提法 ” 主要 , 优点是不用进行污水处理 ; 缺点是一定浓度的“ 乙醇溶 液” 可使大豆蛋白质变性 . 功能受到很 大影响 。 酸洗大 豆 浓缩蛋 白相对于醇洗 大豆浓 缩蛋 白的优缺 点如表
缩蛋 白(u c oa S C F P ) F n t nl P ,S C 。该产 品的溶 解性大 为 i
改观 , 且具有 良好 的功能特性 , 常被用于替代昂贵的大 豆分离蛋 白和乳 蛋 白。 文章 主要介 绍功能 性大 豆浓缩 蛋 白的生 产工艺 及其在食品 中的应 用。
1 生 产 工 艺
纪6 0年代初 开始商业应用 的。 当时美国中央大豆开发 了一种沉淀醇提系统 ,与此 同时 以色列 H y 公 司的 as C a s 也介绍了一种连续的逆流醇提系统。 hj s u 今天人们
习惯把直接 通过醇 提方法制 得 的大豆浓缩 蛋 白称 之
FP . 由 H w r SC是 o ad等最先报 道的川 。方法是 : 首先将 S C制备 成 蛋 白悬 浮 液 ,调节 此 悬 浮 液 为弱 碱 性 P
中和并喷雾干燥 。整个加工过程将低 N I S C转化 S的 P
成 高 N I FP , S 的 S C 最终得到 的 F P S C具有类似 牛奶 蛋 白的功能特性 。据 H w r oa d分析 ,P S C产品经过一系列 处理后 . 溶解性提高 的原因是形成 了大的蛋白聚合体。 C a s 对制备 F P hj s u毗 S C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 提出了用
解指数 N INt gn o b i dx范围仅 在 5 1 S (ioe l it I e) r S u ly n ~ 2之 间,因而影 响了大豆浓缩蛋 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美 国 中央大豆公 司在 2 0世纪 8 年代 ,通过对醇法大豆浓 0
缩蛋 白进行 适 当的改性 。 功地研 制 出功能性 大豆浓 成
作者简介 : 赵琼 (9 l , ( ) 工程师 , 士 , 18 一) 女 汉 , 硕 研究方 向 : 大豆蛋
白改性。
● ● ◆ ・ ● ◆ ’◆ ● - . ◆ e - . o - 1● ◆ ◆ I q I  ̄ ◆ ◆ ◆ ◆ ◆ I I ◆ . _ ● ●
大 豆浓缩 蛋 白的制备工艺有 3种 , 括湿热洗涤 包
法翻 稀酸洗涤法1 、 4 ] 和醇提法嘲 。
酸洗大豆浓缩 , 由于酸洗工艺对大豆蛋 白的溶解性影响不大 , 以 所
● ● ● ● 一 ● ● ● ● I ● … ● 一 …● ● ● 1 … ● 『● _● ¨
酵温度模 型【1 J_ 过程控制,0 43 () 8 2 2 0 ,11 1— 1 :
学报 : 农业科学 版, 0 ,1 ) 0 7 2 3 (: —3 0 2 17 f】 1 李琳 , 谋明, 5 赵 张黎 , 人工神经网络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f. 等. J 食 】 品研究与开发, 0 , ( : — 6 2 5 61 1 1 0 2 )3
— =
J4 7 7
第卷 第期
3 0 4
。 。
食品研究与开发 瓦 盯 明l 固丌暇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 白生产现状及前景展望
赵琼 , 王祥河 , 赵健 , 何雨青 ( 天津 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 天津 30 6 ) 0 4 2
摘
要 : 能性 大豆 浓 缩 蛋 白是 目前 大 豆 蛋 白领 域研 究 的 热 点之 一 。介 绍 功 能 性 大 豆 浓 缩 蛋 白 的 工 艺 、 点及 其 在 功 特
收稿 日期 :0 8 0 — 5 20 — 3 1
食品研究 与开发
酸洗大豆浓缩蛋 白具有较好 的功 能特性 , 并被 当作 功
能性大豆浓缩蛋 白的一种。醇提大豆浓缩蛋 白是上世
第0第 期 29 4 0年4 3 月 卷
1 75 =: -
FP s C的生产途径有两种 , 一种是通 过对传统 S C P 产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 如调节 p 加热 、 H、 均质等方法 制备的。另一种就是通过稀酸洗 涤法直接制备的。 对 传 统 S C 产 品 进 行 一 系 列 的 处 理 以 制 备 P
Z A i gWA GXa g h, H OJ nH u q g H OQo , N i — eZ A a , EY - i n n i n
(i j eerh ntu d s i coi oyTaj 0 4 2 C i ) Ta i R sa stto I utaMi bo g, i i 30 6 , h a nn c I i e fn r l r l nn n
白还可 以被进一步转化成特殊 的功能浓缩物 , 如全溶 浓缩物和高粘性物质等Ⅲ 。 稀酸洗涤法 直接制 备功能性 大豆浓缩 蛋 白的原 理是 :用稀酸溶液调节 p H值 ,利用蛋 白质在等电点 时. 其溶解度最低 , 将脱脂豆粕中的低分子可溶性非蛋
白质成分浸洗 出来。经酸洗的蛋白浓缩物具有很好 的
A s atT e uc oa sy rt n ocnr e (S C hs ena o t ii cn a . h rprt n bt c: h nt nlo oe n et t F P ) a b e hto cnr et er T e eaao r f i p ic a p e y s p i
cmpst nwt agnt l rh [】 rcs i h i r, 0 6 o oio i e e ca oi m J. 0es o ms y 2 0 , i h i g t p Bc t
nuantok Fo S i c a d eh ooy20 ,1 . 2 95 er e r们.od ce e n T cn l ,0 8 ' -4 l w n g 4 9 4
大豆是人类种植的最古 老的农作物之一 。f于其 f l l 适应多种土壤 和气候 条件 。 以在世界 范围 内被 大面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