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更具体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更具体的危害
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淡水资源的减少,影响全球的淡水供应。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和岛国构成威胁。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如暴雨、洪涝、干旱、风暴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威胁。
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农业产量下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异常,对农业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和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和食品价格上涨。
空气质量下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积聚,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能源消耗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进而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特别是空调等制冷设备的能源消耗增加。
生态系统受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如森林火灾、物种灭绝等,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材料一: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下图左)。
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下图右)。
材料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前夕,中美两国分别宣布了各自的二氧化碳减排策略。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中国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新华网华盛顿11月25日:美国白宫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1)材料一显示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正在消失,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4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中美在减排上的不同观点。
(2分)(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2分)【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1分)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合作(每个要点1分,答对3个要点就可得3分)(2)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减排;(1分)美国:总量减排;(1分)(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2分)【解析】(1)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正在消失,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要求采取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合作等措施。
(2)根据材料二资料可知,中国的观点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减排。
而美国的观点是总量减排。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大气保温作用增强,或温室效应增强,气温上升。
【考点】全球变暖问题及治理措施,温室效应的大气受热过程。
2.专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未来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先的国家。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图表解读:教材 P100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图 该图是本节的重要图示,阅读该图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箭头的指向。箭头表示地球表面各因素或各系统 影响的关系,有些是单向影响,有些是双向彼此影响。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2)注意纵向上的层次关系。人类处在地球诸系统的最高 端,而生存的基础条件“自然环境”则位于最底部,形成了 逐渐影响的关系,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变化→生产生活 变化→社会经济变化→人类。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典型例题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3)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在不停地变化着,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之中, 呈周期性变化,是一种客观变化。而全球变暖只是全球均温 明显上升,属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表现之一。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知识点 2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知识点 4
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1)时间界线:指近一两百年来,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 气候。 (2)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特点,具体列表如下: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醒: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的影响,也有人为 原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第四章 ·第二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高中说明文: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说明文: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摘要本文详细讨论了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旨在提高人们对这一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和紧迫感。
正文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在大气层中形成一层屏障,阻止热量散发到太空,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这种全球变暖的效应对地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热浪、干旱、洪水、飓风等。
这些极端天气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例如,2019年的亚马逊大火和2020年的澳大利亚山火,都与异常干燥的气候有关。
其次,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正在改变地球的地理特征。
低洼地区,如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等国,面临着海水侵蚀和淹没的威胁。
海平面上升还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了珊瑚礁等重要的海洋生物栖息地。
此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
变暖的气候和不规律的降雨模式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这不仅威胁粮食安全,还可能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全球经济。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森林资源、改善能源使用效率等措施,都是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个人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节能减排、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支持环保政策等方式,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论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它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每个人的参与。
作为下一代的高中生,我们有责任了解气候变化,采取行动,为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地理教案: 4.3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鲁教版必修1)

4.3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根据有关资料,说明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情感和态度——树立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学方式:引导探究课时: 2课时图表解读:图4-3-1《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地理位置》从图中可看出图瓦卢位于茫茫太平洋中,地处赤道附近,它是个群岛国家,而且这些岛屿是面积较小的、地势低平的珊瑚环礁和珊瑚岛,平均海拔在1—2米之间。
图4-3-3《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二氧化碳的含量呈上升状态,且70年代以来,上升的速度加快。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都高于平均值,且高的幅度越来越大,这说明全球在变暖。
图4-3-4《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海平面的上升对世界沿海地带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会淹没地势低的滩涂、湿地;海水入侵内河,使内河水质变咸,甚至不能饮用;使河流的排水不畅,一方面使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影响了河水的净化速度,一方面还会延长内涝时间,从而使洪涝灾害加剧;风暴潮作用加剧;海岸侵蚀加强;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的盐度变大,容易发生盐碱化;此外,还会使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
学生活动:1、根据图4-3-1说明图瓦卢的海陆位置及其地形特点,你认为岛国被淹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运用有关资料和理论分析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
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从地理思维角度去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4、探究缓解全球变暖的途径。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复习“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气温与蒸发量、降水量的关系,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上网查询将来可能被海水淹没的其它地区。
——预习全球变暖的影响。
高一地理月考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潮汐现象D. 地球磁场A. 黑土B. 红壤C. 黄土D. 沙土3.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A. 印度B. 巴西C. 越南D. 埃塞俄比亚A. 纽约B. 东京C. 广州D. 上海A. 黄土高原B. 云贵高原C. 四川盆地D. 东北平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
()2. 河流在流经平原地区时,流速会加快。
()3.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4.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可有可无的。
()5. 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空间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展示。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高,______低。
2. 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
4.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环节。
5. 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类型。
3. 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4. 请简述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5. 请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
2. 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4. 请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5. 请分析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 请结合实例,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绘制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
2019年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文档资料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40%~45%。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8次缔约方会议,于2019年11月1~-13月7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题。
3.在气候变化会议中,小岛国联盟态度都非常积极,因为海平面上升对他们有直接威胁。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③极冰融化④海水受热膨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为避免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小岛屿国家在国际社会上一致呼吁人类要()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B.合理抽取地下水C.保护红树林海岸D.防止珊瑚岛礁生态功能的消退“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动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
2019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5.“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A.大气污染B.湿地丧失C.物种灭绝D.全球变暖6.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A.影响生物多样性B.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C.增强太阳辐射强度D.增强自然灾害风险读“气温变化图”,回答以下两题。
7.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A.保温作用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全球气候变暖8.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氮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学案:2.4 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定位,1.运用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概念: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2.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3.分类: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近现代气候变化。
4.近现代气候变化(1)变化特征: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
(2)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主要是CO2。
【思考】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冷冬天气,有人认为“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是不对的。
你认可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不认可。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整体趋势,并不是说地球上任何时间或任何地点温度都在上升。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异常事件多发,某些地方甚至出现冷冬天气,这其实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
[易误辨析]1.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全球气候变化是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包括冷暖、干湿变化,并非只有气候变暖。
2.全球气温升高,意味着每一个区域气温都在升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并非每一地区都在升温。
知识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 原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海水水位上涨后果:改变海岸线,淹没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 2.影响农业生产⎩⎪⎨⎪⎧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作物产量提高不利影响:使某些地区干旱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作物减产 3.影响水循环[易误辨析]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是明显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海平面上升是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引起的,它是长期缓慢的过程。
知识点三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多使用清洁能源。
2.植树种草。
3.防止森林火灾。
4.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知识链接]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主要内容有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预测,积极适应未来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