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溪河工程

合集下载

永泰水利枢纽设计基本资料

永泰水利枢纽设计基本资料

永泰水利枢纽设计基本资料一、流域概况大樟溪流域是闽江下游接近出口处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戴云山麓,流经德化、永泰后于闽侯的江口注入闽江干流。

大樟溪全长234km,平均坡降4.06‰,流域面积4843km2,其中永泰坝址控制集雨面积为2672 km2,占大樟溪流域总集雨面积的55.2%。

在原来基础上某水利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大樟溪流域综合规划报告》,对大樟溪干流梯级作了规划。

流域范围涉及7个县市,涌口以上为上游段,河长99km,河道坡降约6.9‰;涌口至永泰县城为中游段,河长85km,河道坡降约2.5‰;永泰县城以下为下游段,河长50km,地形渐趋平坦,河谷开阔,河道坡降约1‰。

流域内山岭连绵,山势高峻陡峭、坡陡流急,流域内的地貌以山地为主,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众多,以戴云山脉为最高,海拔1856m,其次为永泰县境的东湖尖山。

永泰坝址位于永泰县梧桐镇三富村,坝址处河道顺直,两岸系高山,基岩裸露,河宽约60~100m。

坝址以上流域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坝址上游浐溪于1984年4月建有龙门滩水库,将集水面积360km2的地表径流引至晋江东溪,对下游径流有一定的影响。

二、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⒈地区概况及发展规划永泰水利枢纽位于永泰县境内。

据2001年统计,永泰县辖9个镇、12个乡,总人口36.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90万人,占总人口的88.6%,全县总面积2241km2,其中耕地面积36.34万亩,国内生产总值25.13亿元(当年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977元。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6.8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农业总产值15.25亿元。

根据《永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据此推算到2015年全县总人口40.7万人,国内生产总值78.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337元。

虽然电站的供电范围不在永泰县,但电站建成后,其税收将有利于永泰县的经济发展。

流域小水电站开发生态补偿研究r——以大樟溪流域为例

流域小水电站开发生态补偿研究r——以大樟溪流域为例

流域小水电站开发生态补偿研究r——以大樟溪流域为例汤丽娟【摘要】基于福建省违规小水电清理整顿的背景,结合国内外水电站生态补偿研究动态,以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为例,分析流域水电站梯级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估测算主要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探讨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的标准,在未考虑水电开发正效益前提下,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每度电每年生态补偿金为0.15元,其生态补偿运行成本占上网电价的比例为32.3%~62.2%.由于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小,开发的经济成本高,若同时从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新建的小水电若生态补偿成本占上网电价的50%及以上,理论上是不可行的.该文对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核算,进一步理顺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水电开发者和环境保护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海峡科学》【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流域小水电;生态补偿;环境成本;价值核算;大樟溪流域【作者】汤丽娟【作者单位】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电力资源持续短缺,我国的水电建设空前高涨,而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使水电开发的生态补偿成为环保、经济等各大领域研究的热点[1-2]。

2011年以来,福建省政府下达违规小水电站清理整顿任务,要求对全省327座违规小水电进行环境调查与整顿,经初步论证后仍有182座暂不符合环保要求,其中福州市辖区内有41座违规小水电,其中20座地处大樟溪流域。

2015年11月,福州市环保局会同市经信委、市水利局,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召开福州市违规小水电站环保专题论证会,对41座违规小水电站逐一进行了审核论证。

专家同意推荐的水电站5座,不推荐的水电站共5座,有条件予以推荐的31座。

位于大樟溪流域的有20座,其中2座经专家论证为推荐开发,18座为有条件推荐开发[3]。

在经过环保整顿后,目前这些小水电也陆续通过环保竣工验收[4]。

[中国.都江堰]早就知道都江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中另外三个呢?

[中国.都江堰]早就知道都江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中另外三个呢?

[中国.都江堰]早就知道都江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中另外三个呢?江堰经历了大地震的洗礼而岿然不动,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与精湛。

与都江堰齐名的它山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下面做简单介绍,以展示和记录这四项中国建筑史上古代水利工程。

它山堰位于宁波市鄞县鄞江镇西侧它山、庙山之间的樟溪与鄞江相接处,由当时著名的水利家王元暐主持兴建于833年(唐太和七年)。

古时的樟溪因为河床较浅,在多雨季节的流水量又大,故而经常泛滥成灾,而无雨季节时又容易干涸,并且有海水倒灌,咸潮侵蚀土地,危害很大,所以修建它山堰以减轻水害。

它山堰长134.4米,面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

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干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

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潮汐,使海水与江河分流,咸淡阻隔。

江河水经过该堰分流两道:一支入月湖,另一支入鄞江和奉化江,灌溉千亩良田,化水害为水利。

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继续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

1988年12月28日,国务院公布它山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国渠郑国渠首位于泾阳县王桥乡上然村北的仲山西麓,其东有仲山,嵯峨地形特点是西北微高,东南略低。

渠首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使干渠沿北山南麓居于最高地带向东伸展,分支灌溉。

郑国渠首的两个渠口相距很近,很可能是为了便于引水分先后期开凿。

郑国渠是我国战国时期继西门豹治邺建成漳水十二渠、秦蜀郡守李冰建成都江堰之后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它从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用洪用沙方面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是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首创。

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宏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

它用富有肥力的泾河泥水灌溉田地,淤田压碱,变沼泽盐碱之地为肥美良田,使关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

漳溪河2号大桥简介

漳溪河2号大桥简介

说明一、桥位自然概况及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拟建漳溪河2号大位于茶阳镇下黄砂与上黄砂村之间,桥址中部为漳溪河及其冲积阶地,桥址处河流呈“S”形走向,拟建桥梁连续两次路过该游标流;桥址处河床宽约60~90m,线路呈北东走向,两端位于陡峭的斜坡上,地形较陡;中部漳溪河阶地上为农田种植地和鱼塘;场区两端均有乡村公路通达,交通条件较好。

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以及河流冲积阶地单元区。

2、地质、水文及地震烈度据区域地质资料,调查区内在新构造区划上属于粤东北差异性断隆区,受莲花山断裂带的西北支五华-深圳断裂与东南支大埔-海丰断裂所控制,线路通过的阴那山-莲花山构成类似“地垒”的断块山。

调查区在历史上地震强度较小,出现在沿线范围内的地震震中较少,地震的最大震级不超过3级(沿莲花山断裂带发生的地震主要出现在沿海的海丰-陆丰地区及陆缘岛屿和海域中);而莲花山断裂带上的地震年平均释放能量(0.0039×1014J),也远远小于沿海强反差断块区的地震年平均释放能量(2.01×1014J)。

据区域地质资料,本路线段未发现区域深大活动断裂,新构造运动不强烈,处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影响相对微弱即较稳定的地质环境。

根据场区内钻探揭露和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场区内地层揭露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残坡积层(Q4dl+el)以及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n)砂岩等地层。

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层序号②)主要见于桥址中部的CQZK79、CQZK80孔,以黏性土和砂砾层为主,可分为3个亚层。

②-1 粉质黏土:褐黄色,湿,软-可塑,含少量砂、砾粒,顶部0.50m为种植土,含植物根茎;土质不均匀,SQZK46孔以粉砂为主,饱和,松散,分选性差,黏粒含约30%,底部偶含少量卵、砾石,粒径20-50mm,顶部偶含少量腐殖质。

②-5 粗砂:褐黄、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状,分选极差,含约22%的卵、砾石,粒径20-60mm,卵、砾石成份主要为砂岩、硅质岩等,空隙充填粉、细砂粒。

福建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福建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福建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徐培基【摘要】大樟溪是福建中部沿海的一条重要河流,开发与保护问题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分析大樟溪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维护河流良好生态为目标,研究了大樟溪水资源保护应采取的工程措施,论述了解决制约开发保护的有关技术和移民问题,并提出了农村小水电开发的新模式.【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0(000)018【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福建;大樟溪;水资源保护;农村小水电【作者】徐培基【作者单位】大唐桂冠福建水电项目筹建处,350700,永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2一、大樟溪概况大樟溪发源于福建省德化县境内的戴云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德化、仙游、尤溪、永泰、莆田、福清、闽侯等县(市),从福州市南港汇入闽江,是闽江离入海口最近且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4 843 km2,河道总长 234 km,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 500~2200mm,年径流深900~1 300 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7.58亿m3,天然落差达950 m,平均坡降4.06‰,蕴藏着较丰富的水力资源。

河流以涌口为界,涌口以上为上游,河段长99 km;涌口以下为大樟溪干流,全长135 km,在永泰县境内有121 km。

大樟溪流域大部分是山区,污染源较少,水质基本上达到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标准。

大樟溪流域规划建设的大中型水库有18座。

全流域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约787MW,年发电量28亿kWh。

大樟溪流域的重点水利水电工程概况见表1。

大樟溪流域综合规划几经反复,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

但由于福建省对违规开发小水电的清理整顿,大樟溪上游主流和干流的梯级开发搁浅至今。

虽然如此,大樟溪的保护与开发仍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二、当前大樟溪面临的问题及后果1.主要问题(1)洪枯流量悬殊,干流径流调节能力极差大樟溪属沿海山地河流,年降雨量虽然较大,但来水基本上集中在几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过程中,洪枯流量相差悬殊,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每年3—9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5%以上。

大樟溪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大樟溪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莒 口增设 鱼道 ,取 消船 闸和航 运 的建议 ,从 流 域环 境 保 护要 求提 出主 要 水 库 的 最 小下 泄 流量 ,
根 据 大樟 溪流 域人 口、 经济及土 地资 源的状 况 ,提 出在 泉 州、莆 田和 福州 等 水资源 受 益 区安 置
移 民、缓 解土地 资 源 紧张的模 式提 高龙 湘 水库调 节库容 ,以提 高流域及 区域 对 水 资源 需 求与调
化 、尤 溪 、仙 游 、莆 田 、永 泰 、福 清 、 闽侯 等 7个 县 市 , 分 属 泉 州 、三 明 、 莆 田 、 福 州 等 4个 市 。 大 樟 溪 上 游 德 化 城 区 、下 游永 泰 城 区 和 大樟 溪 河 口段 相对 比较 平 缓 ,人 口密 度
较 高。 大樟 溪 中 洄 游性 鱼 类 花 鳗 鲡 为 国 家 二 级 保 护 水 生 动 物 ,
水库集雨 面积 2 0 m ,总 库容 1 5 0万 n3 0k 2 06 l,调节库容 9 4 18
万 m3 ,多 年 平 均 引 水 量 1 9亿 m3 . 。一 都 溪 支 流 福 清 境 内 建 有 万 利水 库一 都 引 水 工 程 ,水 库 流 域 面 积 7 .k 2 1 5 m ,正 常 蓄 水 位 以下 库容 2 5万 m3 0 ,多 年 平 均 引 水 量 0 5 .6亿 n3 l 。
3 大 樟 溪 水 资 源 特 点 和 区域 社 会 经 济 及 环 境 特 点
鲴 、鲍 、鳜等数量 目前急剧下 降。
2 大 樟 溪 主 要 水 利 水 电 工程
2. 跨 流 域 调 水 工程 1
沪 溪 已 建 龙 门 滩 跨 流 域 调 水 工 程 引水 到 泉 州 山 美 水 库 。 龙 门滩 水 库 流域 面 积 30 m ,总 库容 5 8 6k 20万 m ,中枯 水 年 来 水 全 部 引 走 ,多 年 平 均 引水 量 3 7 .8亿 m 。沪 溪 龙 门 滩 上 游规 划 建设 彭 村 水 库 ,下 游 规 划建 设 碧 坑 水 库 调 水 工 程 ,以 缓 解 闽南 水 资 源供 应 的 紧 张局 面 ,为 海 峡 西 岸 经 济 区 的 发 展 提供水资源支撑 。 潼 关 溪 二 级 支 流 青 龙 溪 上 游 仙 游 境 内 已建 溪 尾 、 汾 阳 、 前 溪 和 柳 园等 4座 水 库 引 水 至 莆 田木 兰 溪 支 流 仙 水 溪 。 四库 集 雨 面 积 6 .k 2 9 6 m ,总 库 容 3 2 6 3万 m ,多 年 平 均 引 水 量 3

福建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福建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2 8亿 k 。 Wh 大樟 溪流域 的重 点水 利水
电 工 程 概 况 见 表 1 。
大 樟 溪流 域 综 合规 划 几 经反 复 ,
20 0 6年 经 省 政 府 批 准 。 由 于 福 建 省 但 对 违 规 开 发 小 水 电 的 清 理 整 顿 , 樟 大 溪 上 游 主 流 和 干 流 的 梯 级 开 发 搁 浅
t e e it g p o l ms t ma e a su y o h n i e rn a u e o p o e t wa e e o r e ,a d d s u s s t e h xsi r b e ,i n k s t d f t e e gn e i g me s r s t r t c t r r s u c s n ic s e h r lt d e h oo y n i e a e t c n l g a d mmir n p o l ms t a h e e h o l o i t i ig a g o c lg c l s se g a t r b e , o c iv t e g a f ma n a n n o d e o o ia y tm.I lo t s a p o o e e mo e o ma l r r l h d o o r d v l p n . r p s s a n w d l f s l u a y r p we e e o me t
施 . 述 了解决 制约 开发保 护的 有关技 术和 移 民问题 , 论 并提 出 了农村 小 水 电开 发的 新模 式。
关 键 词 : 建 ; 樟 溪 ; 资 源保 护 ; 村 小 水 电 福 大 水 农
Hy rp we e e p n n n i n n r tcin i z a g iB s n F ja r vn e d o o r d vl me ta d e vr me tp oe t n Da h n x ai i uin P o ic/ o o o n /

大樟溪水库引流工程招标(3篇)

大樟溪水库引流工程招标(3篇)

第1篇项目名称:大樟溪水库引流工程招标编号:[招标编号]发布日期:[发布日期]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大樟溪水库引流工程2. 项目地点:[项目地点]3.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如:总长度X公里,设计流量X立方米/秒等]4.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5.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库引流渠道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

6. 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如:XX个月]7. 项目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来源]二、招标范围本次招标范围为大樟溪水库引流工程的施工、监理等。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注册资金]万元。

2. 具有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3. 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4. 具有水利行业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含叁级)以上资质。

5. 具有类似工程业绩,近三年内完成过[类似工程业绩要求]。

6. 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信誉,无不良记录。

7. 拥有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管理体系。

8. 拥有必要的施工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

四、招标文件获取1.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招标文件获取时间]2. 招标文件获取方式:[招标文件获取方式,如:现场购买、网上下载等]3. 招标文件获取费用:[招标文件获取费用]五、投标文件递交1.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投标文件递交地点]3. 投标文件递交方式:[投标文件递交方式,如:现场递交、邮寄等]六、开标时间及地点1. 开标时间:[开标时间]2. 开标地点:[开标地点]七、评标办法1. 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分。

2. 评标委员会由[评标委员会组成人数]名专家组成。

3. 评标委员会将根据投标文件中的技术、商务、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八、合同签订1. 中标人应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签订合同时间]日内与招标人签订合同。

2. 合同签订后,中标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九、其他事项1. 招标人有权对投标文件进行资格审查,对不符合投标条件的投标人予以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樟溪河工程
作为它山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核心组成部分,樟溪河改造、开发和建设担负着整个区域防洪排涝、水源供给、景观美化、旅游体验等主导性功能。

为了更有效得对樟溪河工程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它山旅游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组织、调研和分析,在相关政府大力支持和专业规划设计公司的科学论证后,就樟溪河的河道改造、景观设计、娱乐项目设置以及投资预算、政策补贴做了细致、科学的总结。

现将具体内容编写如下,请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审阅:
一、建设依据
樟溪是鄞州区主要河流,历来受到各级部门重视,2000年、2006年、2009年先后出台《鄞县樟溪治理规划》、《宁波市鄞州区小流域治理规划》、《鄞州区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宁波市鄞江干流防洪规划》都将作为鄞江樟溪鄞江段,即樟溪(龙观大桥~龙海潭段)治理作为水利改造重点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1年5月,《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将樟溪列入小流域治理范围。

这些都为本工程的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建设的必要性
1、工程建设是樟溪现状防灾的需要
鄞西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平均2.7年一次灾害。

樟溪洪水特点是来势猛、涨幅大、时程短。

樟溪是鄞江镇的主要河流,沿岸村庄分布密集、人口众多,居民生产、生活均与樟溪密不可分。

皎口水库建成后灾害虽有明显改善,但樟溪鄞江段局部堤段由于水道浅、堤岸单薄,年久失修,护岸局部坍塌,局部河段堤防顶高程不足,行洪能力很低,农田经常受淹,没有稳定的生产条件,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为提高堤防的抗冲能力和溪坑的行洪能力,保障鄞江镇防洪安全,本工程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2、工程建设是适当当地旅游开发的需要
它山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已经上马,大规模建设即将开始,项目规划主要分为三大功能区,其中樟溪既是在规划区域内既是一条行洪河道,又是一处优美的旅游资源,是度假区的重要名片和依托,溪流的标准化治理迫在眉睫。

3、工程建设是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樟溪两岸村庄密布,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皎口水库发电尾水补给,但随着宁波市实施区域供水工程,这在很大程度影响到皎口水库下游各村居民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需要,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缓解解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通过本工程的实施,适当建设拦水坝,拦蓄溪水,为两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它山项目及樟溪治理工程的建设一方面通过旅游管理机构强化了保护措施,使区内环境资源得到切实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区的绿化可进一步提高其生态质量。

对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4、工程建设是建设“魅力鄞江”的需要
鄞江是鄞江镇的母亲河,樟溪作为鄞江的上游干流是建设“魅力鄞江”的重点。

改善樟溪河的生态环境,打造“水清、景美、岸净、天蓝”的沿岸生态景观带,优化鄞江镇形象,建设“魅力鄞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
1、为响应鄞州区提出了“创现代化强区、建生态型鄞州”的目标。

鄞江镇实施了“建魅力鄞江,创历史名镇”的举措,加上它山国际度假区项目建设,将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来展示“魅力鄞江”的内涵。

2、近年来,鄞州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樟溪治理工程已列入《鄞州区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已报区财政立项,工程涉及的各项政策处理工作也在落实之中。

3、樟溪上游章水段治理的成功实施为本段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经验,其良好的效果也令人对鄞江段樟溪的治理充满期待。

4、当地居民对工程建设非常支持。

作为鄞江镇的母亲河,居民亦能充分理解治理工程建设期间对居民的影响。

总之,鉴于目前樟溪(龙观大桥~龙海潭段)目前的现状及鄞州区和鄞江镇
的经济实力和开发前景,本治理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各种外部条件对工程建设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项目建设的任务
本治理工程的建设任务是确保樟溪(龙观大桥~龙海潭段)堤防2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保障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等各项事业的安全及用水需要,为建设魅力鄞江,适应和促进旅游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通过加高堤坝,设置拦水坝,疏浚河道,保护堤防安全等综合整治措施,使樟溪(龙观大桥~龙海潭段)防洪能力得到提升,降低水患,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并改善沿溪环境,为建设魅力鄞江、生态鄞江提供有效物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