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治理规划与工程建设规模

合集下载

汉中市汉江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汉中市汉江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汉中市汉江综合整治工程简介一、项目建设区域位置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强县嶓冢山,由湖北武汉汇入长江,全长1577公里。

其中,汉中境内长27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0亿立方米。

汉中市汉江综合整治范围包括汉江汉中平川段119.5公里(西起勉县武候镇,东至洋县小峡口)以及宁强大安镇段和西乡子午镇段。

二、建设内容、规模和相关指标汉中市汉江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部分。

工程措施主要内容为汉江综合整治治理总长度380.9km,其中干流长度257.22km(堤防236.85km,干流护岸20.37km),支流长度123.68km(支流口堤防118.68km,支流口护岸5km)。

,规划护滩工程134.99公里,河道疏浚12.5km,河道清障3.54km,河道整治建筑物342座,其中新建81座,加固改建261座,穿堤建筑物284座,建设交通桥梁10座。

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42座,综合治理褒河等重要支流3条,实施中小河流治理23条、项目49个,治理山洪沟11条。

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为以防汛预警和水文测报设施建设为主,提高防汛信息化水平,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11个。

二是水保生态和水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实施水保小流域综合治理92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60平方公里,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新增水质监测断面24处,划定黄金峡、三河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污水处理厂23座,治理工业污染源49处,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和生态工业型示范企业,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在汉江主要支流汇入口和干流有条件的河滩地区,设置生态湿地9处,建设汉江特有鱼类增殖保护站3处,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

三是沿江水景观建设:在汉江干流和支流汇入口建设蓄水水面景观9处,滨江生态公园149公里,河口生态湿地2.1万亩,实施堤岸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重现汉江碧波荡漾的美丽风光,营造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生态环境,提高沿江人民幸福指数。

义乌市河道整治规划报告

义乌市河道整治规划报告

义乌市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规划报告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二○○三年十月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科研报告义乌市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规划报告院长(副):江影院审阅人:楼越平复核人:陈雪项目负责人:叶碎高项目组成员:郑世宗杨铁锋包中进张锦娟陈来华陆芳春江海洋目录前言 (1)1 区域概况 (2)1.1 社会经济概况 (2)1.2 义乌市河道及水环境现状 (2)1.3 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规划总则 (8)2.1 规划目标 (8)2.2 规划原则 (8)2.3 规划任务 (8)2.4 规划依据 (9)2.5 规划范围 (9)2.6规划年限 (10)2.7规划标准 (10)3 水文 (11)3.1 降雨 (11)3.2 径流 (11)3.3 洪水 (12)4 水利计算 (21)4.1 计算原则与方法 (21)4.2 防洪除涝能力分析 (25)4.3 供水与水质分析 (27)5 河道整治规划方案 (29)5.1 已有规划对本区域河道整治的意见 (29)5.2 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30)5.3 规划河段主导功能划分 (31)5.4 河道整治方案 (32)6 河道整治措施 (44)6.1 河道平面及总横断面设计 (44)6.2 河道整治措施 (52)6.3义乌市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项目和工程量 (63)6.4非工程对策措施 (63)7 河道管理 (68)7.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8)7.2河道管理制度 (69)8 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 (71)8.1 效益分析 (71)8.2环境影响评价 (72)9 投资估算与工程实施意见 (75)9.1 规划工程总述 (75)9.2 投资估算 (75)9.3 近期工程实施意见 (78)10 结论与建议 (86)10.1 结论 (86)10.2建议 (87)《义乌市河道整治规划报告》审查意见 (88)《义乌市河道整治规划报告》复审意见 (89)前言义乌市位于浙江中部,市政府驻地稠城镇距省城杭州市108km。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监理规划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监理规划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监理规划目录一、总则 (1)二、工程质量控制 (4)三、工程进度控制 (12)四、工程投资控制 (13)五、合同管理 (15)六、协调 (18)七、工程验收 (19)八、保修期监理 (20)九、信息管理 (21)1一、总则(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河道综合治理工程2、工程地点:**。

3、工程规模:本工程综合治理河道长度38km,防洪标准10年一遇。

4、建设目的:以城镇防洪为主,进行河道岸坡治理、清淤疏浚、美化环境。

5、工程总投资**万元。

6、计划工期:**个月。

7、质量验收合格率100%。

(二)工程项目主要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检测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划分,以单元工程为基础进行检测和质量等级评定,施工质量达到承包合同和技术规范要求,1做到合格。

2、工期目标按照施工承建合同,总工期于20**年**月 **日至20**年**月**日。

3、投资目标本工程投资总额****万元。

(三)工程项目组织(1)建设单位:(2)设计单位:(3)施工单位:(4)质量监督单位:(5)监理单位:(四)监理范围按监理合同本工程监理范围包括:河道综合治理工程2(五)监理重要依据1、监理合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监理合同),工程施工合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合同)。

2、**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设计图》。

3、《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

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及部颁有关规范、规定、技术标准。

(六)监理组织由于本工程为小型工程,总体建设规模不大,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监理部。

监理部由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组成。

(七)监理工作的基本程序1、熟悉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文件。

2、进行监理工作交底。

33、编制各项目、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4、实施施工监理工作。

5、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归档各类资料。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是指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水质净化、防洪排涝和景观提升等综合性改造工程。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受到了各种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环境的健康和水体质量,特别是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显得尤为迫切。

我国现有河道治理工程大多是单一功能的治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因此,有必要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恢复,经济效益增加的目的。

二、工程目标1. 生态修复:恢复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增加河道植被覆盖,保护和丰富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水质净化:通过改善河道的水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物的输入,提高水质,保护河道健康。

3. 防洪排涝:加强对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周边地区的安全。

4. 景观提升:提升河道的景观价值,将河道打造成城市的绿色空间,增加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

三、工程内容1. 生态修复(1)植被恢复:对河道两岸的植被进行恢复和保护,增加河道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质。

(2)鱼类种植:在河道中种植适宜的鱼类,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水生态系统。

(3)鸟类保护:为河道周围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和增加河道周围的鸟类种群。

2. 水质净化(1)河岸绿化: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

(2)人工湿地:在河道的适当位置建设人工湿地,通过湿地的净化能力,提高河道水质。

(3)环境监测:建设监测站点,对河道水体进行长期和全面的监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防洪排涝(1)河道疏浚:对河道进行疏浚,增加河道的流量和通畅度,减少洪水的滞留。

(2)堤坝改建:对河道两岸的防洪堤坝进行改建,增加抗洪能力。

(3)设施建设:在适当的位置建设泵站、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提高河道的排涝能力。

4. 景观提升(1)景观绿化:在河道两岸进行景观绿化,增加河道的美观性,提升城市的绿色空间。

(2)休闲设施:在河道周边建设休闲设施,如步道、亭台、游船等,增加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河综合治理工程1.2 承办单位:市建设委员会1。

3 承办单位负责人:****1.4 承办单位概况市建设委员会是主管市城镇基础建设的国家执法单位。

近年来市建委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征用和各项建设规划管理,严格按《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以及城市规划有关行政法律、规范、规定以法执政,为市的城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

5编制依据(1)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年9月7日第6号文《市政府第6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市政府第21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3)亳政办[2006]53号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4)《市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5)《河截流工程初设技术方案》;(6)市建委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1.6 编制范围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布局、建设条件、工程设计、节能环保、组织管理、实施计划、投资概算、经济及社会效益评价等.1。

7项目概况1。

7.1工程选址市河治理工程选址于河市城区段,其北起涡河,南至南二环路,全长9550米,覆盖范围包括河两岸延伸30米范围。

1。

7。

2建设内容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河底清淤、截污工程、河坡整治、亮化、河岸绿化、人行休闲道路铺设、节点景观及泵房、配电房辅助设施建设八个方面。

1。

7。

3建设规模河底清淤320.88万立方;截污管道铺设23.875km,其中主干管19。

1 km,支管4.775km;河坡整治面积191000㎡,二级平台建设面积34380㎡,自由活动大空间平台面积12000㎡;干砌石块和湿砌块石体积19100m3,斜面护坡石块11460 m3、垫层820 m3;路灯、草坪灯、景观射灯等691739个;人行休闲道路铺设57300㎡;节点景观及泵房、配电房共计3000平方米;拆迁还原3000平方米。

1。

7.4项目实施进度本工程预计从2008年7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至2009年12月底结束。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济源市水系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项目建设管理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内容及投资规模济源市水系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主要包括三个子项目,分别为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蟒河口水库供水工程、三湖新区工程,其中三湖新区工程包含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玉阳湖升级改造工程以及三湖大道工程。

项目总投资亿元。

合作期为20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17年。

本项目包括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三湖新区工程、蟒河口水库供水工程三大工程,其中三湖新区工程包含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玉阳湖升级改造工程以及三湖大道工程。

(1)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主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岸坡整治工程、堤防填筑工程、拦蓄水建筑物工程。

①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清淤疏浚河道长度;②岸坡整治工程总长度,其中新建生态护岸长度,改造和提升护岸长度;③堤防填筑工程总长,其中城区段,非城区段;④拦蓄水建筑物工程,新建液压坝2座、钢坝2座、挡水堰10座。

盘溪河工程概算总投资为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临时工程万元,独立费用万元,预备费万元,建设补偿和移民征地万元,水土保持工程万元,环境保护工程万元。

(2)三湖新区工程①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为济源市部分城市工业供水,供水范围为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济源市西部工业区和济源市中心城区。

规划在曲阳湖、三河水库(万阳湖)基础上,新建玉阳湖的水库联合引黄调蓄工程,位于济源市西部,其中新建玉阳湖在现有的曲阳湖和三河水库(万阳湖)下游。

曲阳湖、三河水库(万阳湖)工程任务均为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旅游、养殖等综合利用。

新建玉阳湖水库的工程任务则为:以满足一干渠灌溉的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和济源市中心城区部分工业用水为主,兼顾改善城市水环境。

②玉阳湖升级改造工程虎岭河、湨河改道工程长1416米,改道后河道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改道后新增的蓄水水域与原玉阳湖引黄调蓄工程外湖互通,形成大外湖,河道改道新增蓄水水域亩,蓄水量万m3;在曲阳湖大坝到玉阳湖库之间开挖蓄水水域与原玉阳湖引黄调蓄工程的内湖互通,形成大内湖,新增水域面积亩,开挖后蓄水量增加万m3。

建设单位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建设单位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XX市XX水(XX河段)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XX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2020年7月1工程概况1.1 工程位置XX市XX水(XX河段)治理工程位于XX市XX镇,此河段属于X江的一级支流,由XX水库流经XX镇圩。

1.2 立项、初设文件批复2018年4月28日由XX市XX局以《关于XX市XX水(XX 河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XX建管〔201X〕37号)文进行初步设计批复。

1.3 工程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本工程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主要任务是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兼顾河流生态环境,通过对河道清淤疏浚、护岸固脚及堤防加固,提高XX水(XX河段)两岸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4 主要技术特征指标本工程等别为V等,工程规模为小(2)型。

永久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均为5级。

本次XX镇设防范围为桩号S3+539.311~S4+556.471,该堤段上、下游衔接段位置岸顶高程均能满足治理后2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形成闭合防护区。

1.5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初步设计批复主要建设内容为:治理河道总长12km,其中干流治理河长8km,支流A治理河长0.542km,支流B治理河长0.478km,护岸12km,清淤7.0km,重建及新建驳长箱箱涵各1座、新建固基陂1座、新建涵管若干座等。

1.6 工程布置本工程堤线沿河岸布置,尽量不占或少占河滩地,保证足够的行洪断面,重点整治历史受灾严重、沿线分布镇区、村庄、农田较多及地方整治要求强烈的河段,并适当结合当地乡镇建设。

河道治理范围1.7 工程投资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250.7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600万元,施工临时工程120万元,独立费200(包括:勘测设计费140万元,监理费40万元,建设管理费10万元,招标业务费12万元,造价咨询服务费12.65万元,工程其他费用19.21万元),基本预备费104.79万元。

1.8 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主要工程量包括土方120000m3,石方32505.90m³,砼3785.70 m3,植草护坡119821.40㎡,PVC管材1865.90m。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一、总则
第(三)条



现行有关规范: 《防洪标准》GB 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 188-2005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2005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 278-200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95 ……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 5021-93( 正在修订)
--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启动以来,累计安排1800多个项目,涉及河流近1700条 ,目前已有330多个项目完工,综合治理河长6300多公里; --我国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有9200多条,尽 管目前中小河流治理试点取得了较好进展,但大规模综合治理刚刚开始; --今年中央1号文件将中小河流治理摆在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重要位置, 明确要求加快治理步伐,“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 。用5年时间对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5000多条 中小河流重点河段进行集中治理 ; --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程。一般年份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 失占全国洪涝灾害的70%~80%,死亡人数占2/3左右,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 小河流治理。
一、总则
第(一)条
2、指导意见形成过程
◆《指导意见(初稿)》出来之后,邀请四川、新 疆、江苏、重庆等省(区、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的专家进行了一次讨论,对指导意见进行了修改 完善,形成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2011年3月~5月,和水利部规计司一起,根据有 关省区的反馈意见,多次对《指导意见》进行了 修改,最后由水利部和财政部印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治理规划与工程建设规模
1.1 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
1.1.1市河污染的演变历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河流水面被人为侵占或缩窄,导致城市水面积急剧减少。

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多争一块土地,许多单位和个人盲目填河,将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将软排水改为硬排水,城市排水管网与城市河道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协调。

同时当城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恶臭难忍时,人们往往迁怒于河,干脆“活埋”了事,或以此作为与河争地的借口。

并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经济迅猛发展,河道两岸土地开发利用,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河道功能遭到损害: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河的城市段已达不到Ⅲ类水水质标准。

河流污染使鱼虾生物基本绝迹,而代之以
适应污染的各类底栖微小生物类群,导致城市河流及其两岸的生物多样性下降。

1.1.2市河污染治理规划目标
河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城市排污口截流、河道排水清淤、边坡护砌及两岸绿化美化等。

河城区段9.55km的水体要全部予以置换。

防洪闸(0+000)—凤尾沟口(6+100)段河道断面按十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疏浚河线基本上沿原河道中心线布置,局部弯道沿原河道中心线向滩地较宽一侧开挖,以满足十年一遇除涝要求。

河防洪闸(0+000)—幸福桥(1+400)段两岸边坡已进行硬化处理,其余河段边坡垃圾成堆,须进行清基削坡处理。

根据本河段河道特性、地质条件及现有河道边坡情况,防洪闸(0+000)—凤尾沟口(6+100)段按拟定的设计除涝流量、除涝水位及设计河底高程,初步确定河城区段河道疏浚的横断面为:设计河底高程为31.0m。

因天然河道宽窄不一,设计底宽定为10—15m,
两岸堤顶宽客留出 1.0m,其中靠近河沿 1.5m为绿化带,靠近城区的1.5m为12 cm厚的C20混凝土人行休闲便道;沿河每隔500m设置混凝土踏步,踏步宽2.0m,共计20道。

1.1.3规划实施要求
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是战线长、项目多,同时也受城市污水排放、布置场地狭小及进场交通困难等因素制约。

为减少相互干扰及交通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安排,工程安排在枯水期施工,2008年8月底前完成施工任务。

工期较紧张,施工强度和机械化程度均较高,施工交通应结合河道疏浚、岸坡修整和护砌及临时弃土区围堰合理布置;因土方工程量较大,需要优化土方平衡调配方案、施工方法和程序形成合理流程;尽可能减少施工进度和布置上的矛盾,工程实施分段应与之相适应,以利于工程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

1.2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河底清淤、截污工程、河坡整治、亮化、河岸绿化、人行休闲道路铺设、节点景观及泵房、配电房辅助设施建设八个方面。

1.3 建设规模
河底清淤320.88万立方;截污管道铺设21.875km,其中主干管19.1 km,支管 4.775km;河坡整治面积191000㎡,二级平台建设面积34380㎡,自由活动大空间平台面积12000㎡;干砌石块和湿砌块石体积19100m3,斜面护坡石块11460 m3、垫层820 m3;路灯、草坪灯、景观射灯等691739个;人行休闲道路铺设57300㎡;节点景观及泵房、配电房共计3000平方米,详见表3-1。

表3-1 项目建设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