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主要海洋环境的成因、危害与分布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4海洋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易错点

主标题: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副标题:分析海洋环 境问题的成 因、危害与保护,利于 学生备战高 考 关键词:海洋环境问题的成 因,保护
难度:3
重要程度:4
内容:易错点
1.对海洋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防御等掌握不清
成因
发生时间和地点
特点
危害
防御
R暴 潮
热(温)带 气旋等强烈 天汽系统形 戚的大亂
海面
呈乳白色
降低海上倉也度,使航 行船只迷失航道.造戚搁戏、碰撞等重丸蚩故
2.不明确珠 江三角洲地区多风暴 潮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
热带吒旋:夏秋 台风影响海区
来势恬' 速 度快、强度 大、破坏力强
便海上船貝沉没、沿岸 堤防决口、农田被淹、 房屋被毁、海水入佟 地下水污梁、耕地盐渍 化
非工程揩 施;加强 预报与监 测;提高人门的防
识与自叛 能力.
工程措 施:加强沿海防激拦河坝和堤 坝、防朝闸等工程设施產设
潟带吒能:舂秋 中高纬JS沿海地 区
增水过程缓 慢
海 啸
水下地麗、 火山爆发或 水T塌陷和 滑坡等
海底地壳活动可 传播很远
起殖快、来势猛、翼发性强
极强的破坏办造成巨大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 生杏破坏
海 冰
风弱、浪小、at速侵、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酬 区
\
岸冰2封锁航道,使港 □瘫痪
淳冰’摧毀港口建筑物, 甚至損倒拇上采油平台
»
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气潇结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精选: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

2019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精选:海洋污染与环
境保护
2019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精选: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
(1)海洋主要污染源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A来源:海洋污染的来源于陆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
①海洋有机质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它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②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化学农药以及含铅汽油等。
③石油污染:油船事故、海上井喷事故、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放含油污水等造成。
B危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某些藻类异常繁殖,消耗溶解氧,使鱼虾和贝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威胁人类健康。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①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保护海洋是全球共同的责任。
海洋环境保护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
②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海洋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
③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④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⑤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4 海洋地理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考点剖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word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考点剖析
主标题: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副标题: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保护,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海洋环境问题的成因,保护
难度:3
重要程度:4
内容:考点剖析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命题时,海洋环境问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题型多以综合题为主,选择题出现较少,重点考查海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保护等知识。
近几年高考试题主要突出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和图示信息来解决地理问题,考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侧重考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的能力。
如2014年某某卷第40题考查保护海岸带环境的措施,所考查知识既在书本上又在书本外,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知识的积累,不能死读书。
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
1.掌握海洋自然灾害防治方法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2.掌握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1)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海洋和规X海洋开发者的行为
(2)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4)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
1 / 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主要海洋环境的成因、危害与分布

主要海洋环境的成因、危害与分布1.“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
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海洋酸化示意图(其中△pH代表pH值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海洋表层海水的pH值已经下降了________个单位,到2100年将下降________个单位。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态产生什么影响?4.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主要受光照、营养盐等因素的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过高易引发赤潮。
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单位:克碳/平方米·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赤潮的防治措施。
5.读“我国渤海区域轮廓示意图”和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是海洋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所必需的。
但是,如果水体中营养物质输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在水体中蓄积,结果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将引起某些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包括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甚至引发赤潮。
赤潮作为一种灾害,历史上早已出现过。
但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仅2019年我国近海就发生了28次。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排放、过度的海水养殖、海岸带的破坏等,都是造成赤潮日益频繁发生的原因。
(1)除了自然原因,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会使渤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赤潮频发?请列举两例。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环境问题和保护、海洋权益(共58张PPT)

④我国和世界风暴潮多发地区分别在哪里?
欧洲的英国、 比利时、荷 兰、德国、 丹麦、挪威、
亚洲的中 北美的
国、日本、 美国和
朝鲜
加拿大
A
波兰等国
B
A:孟加拉湾 B:澳大利亚西北沿海
a.北半球哪些国家最易遭受温带风暴潮灾害? b.发生在 A、B两处的风暴潮属于哪一种类型的?
4、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和海防林建设
5、加强国际合作
(二)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1、海洋污染 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2、海洋生态破坏 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
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海洋污染
➢ 海洋污染物质来 源有哪些?
➢ 通过什么途径污 染海洋环境?
➢ 通过何途径危害 人体健康?会产 生怎样的危害?
类型
石油污染
有机质和营养 盐污染 重金属污染
海洋热污染
产生原因 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船事故、输 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城 市排放含油污水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 化肥、含磷洗涤剂
工矿企业、农药、含铅汽油
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危害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 渔业生产
营养盐污染—海水富 营养化 通过食物链和环境 积累危害生物和人类 水温较高,给海洋生 物带来影响
①定义: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 滑坡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大浪。
②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 ➢ 海底地震震源要浅,震级要高
(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级以上) ➢ 要有海底大面积垂直运动 ➢ 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
(1000米以上)
思考1:日本为什么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 的国家?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4海洋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备考策略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备考策略
主标题: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副标题: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保护,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海洋环境问题的成因,保护
难度:3
重要程度:4
内容:备考策略
1.研究最近几年高考真题,掌握本知识点的命题形式,进而预测其命题趋势。
研究和训练高考真题,可以掌握本知识点的命题形式,结合考点和考题,复习相关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地备考。
2.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3.针对考点,精选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自主命制试题,扎实训练。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 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课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生态需水是指为了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平衡保证其所需的水量。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流域M、N两矿业城市xx年水资源需求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与N市相比,M市( )A.总需水量较小 B.水资源较丰富C.水污染较轻 D.工业用水较少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M、N两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A.重点发展重化工业B.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C.减少城市人口,降低生活用水量D.限制工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年代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其他1954 15.9 38.2 9.1 35.6 1.21986 41.6 34.3 6.9 15.3 1.9xx 51.2 31.6 3.9 11.4 1.93.( )A.河流径流量减小,季节变化减小B.森林面积减小,土地荒漠化严重C.耕地面积扩大,土壤质量提高D.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D.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下图中①岛屿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其空气污染问题逐渐严重,甚至影响到②海峡的航运。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产业活动中,与①岛产生严重空气污染关联性最明显的是( )A.采挖锡矿 B.扩大耕地C.海洋运输 D.生活燃煤6.①岛的空气污染对②海峡的航运影响比较明显的月份是( )A.1~3月 B.4~5月C.6~9月 D.10~12月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严重的核泄漏危机,读高空(10km)核泄漏物质随时间扩散影响范围图(天数自核泄漏开始计算),完成7~8题。
7.引起图示污染物扩散的主要风向是( )A.南风 B.西风C.东北风 D.东风8.造成核污染在北半球大范围快速扩散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大洋环流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太阳辐射阅读材料,回答9~11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修地理 海洋地理专题复习

专题海洋地理【互动导学】导学1 海洋的开发与治理1.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污染物来源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①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②核电站排出的冷却水,核设施、核试验和核工业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③农业生产活动使用化肥、农药和杀虫剂产生的有毒物质超标的田间水和地下水;④生活污水;(2)沿海工业生产、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建设、海上油田开发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2.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1)危害海洋生物及渔业生产;(2)通过食物链富集损害人类健康;(3)破坏沿岸旅游景观;(4)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及地方性疾病。
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1)依法保护海洋环境:(2)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3)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4)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海洋环保意识。
4.海洋权益(1)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①增强主权意识。
海洋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②增强资源意识。
海洋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③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意义一现代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带动和促进我国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 下图示意我国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海岸变迁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的状况是()A.一直向陆地方向后退B.一直向海洋方向推进C.先向陆地后退,再向海洋推进D.先向海洋推进,再向陆地后退2.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地质作用是()A.河流堆积作用B.地壳升降运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搬运、堆积作用“吹沙填海”是在一定的海域打桩后用沙袋将该海域圈围起来,再用工程船的压1 (2020·成都二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透明度是指直径30厘米的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水中的可见深度。
下左图示意黄海和东海局部海域2月和8月海水透明度的空间分布。
海带喜光,适温范围为1~13℃,以5~10℃生长最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海洋环境的成因、危害与分布1.“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
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海洋酸化示意图(其中△pH代表pH值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海洋表层海水的pH值已经下降了________个单位,到2100年将下降________个单位。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态产生什么影响?4.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主要受光照、营养盐等因素的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过高易引发赤潮。
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单位:克碳/平方米·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赤潮的防治措施。
5.读“我国渤海区域轮廓示意图”和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是海洋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所必需的。
但是,如果水体中营养物质输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在水体中蓄积,结果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将引起某些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包括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甚至引发赤潮。
赤潮作为一种灾害,历史上早已出现过。
但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仅2019年我国近海就发生了28次。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排放、过度的海水养殖、海岸带的破坏等,都是造成赤潮日益频繁发生的原因。
(1)除了自然原因,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会使渤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赤潮频发?请列举两例。
(2)(双选)渤海赤潮时空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河流入海口 B.封闭性海湾C.冬半年 D.夏半年(3)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我国东部沿海海域发生了多起“赤潮”事件,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因水温太高而死亡B.因过度缺氧而窒息死亡C.因缺乏围栏保护而中毒死亡D.因船舶漏油污染海域而死亡6.下图是我国渤海近年水体污染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渤海海水污染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治理海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7.希腊总统2019年2月19日在总统府会见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指挥员张传书时说,中远集团正在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建成地中海地区的最大港口.这不仅对希腊有利,对本地区所有国家都有利。
下图为比雷埃夫斯附近地形图。
读图,回答问题。
港口建设使用中需注意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海洋污染。
8.读二月和八月江浙沪近海地区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中数值为盐度值,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该地区沿海海水污染程度较大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9.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观测,苏东海洋经济区比闽东海洋经济区海域环境污染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
10.我国海域宽广,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大陆架面积广,海洋资源丰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 9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 879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5 062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5 023亿元。
材料二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
材料三“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在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海洋污染也日益严重,试分析海洋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建议(至少两点)。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
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
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
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__________,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3)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_________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__________。
(4)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海岸线长954千米,海域面积约为3.7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37%,沿海滩涂面积约5 100平方千米。
材料二2009年江苏海域污染分布图。
(1)2009年江苏海域严重污染水域主要分布在______和________沿海,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和生活垃圾。
(2)请为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13.下图为“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略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两海域在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的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为渤海在某一起重大的海洋溢油事故中,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本次溢油所产生的海洋污染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简要分析本区海洋容易发生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有效措施。
答案解析1.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
【解析】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生态破坏和全球变暖等方面。
2.威胁海洋生物生产;破坏海域生态环境【解析】赤潮的危害可以参照教材,主要是威胁海洋生物生产和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3.(1)0.10.4人们向空气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有相当部分会被海洋吸收,因此海洋酸性变大。
(2)海洋酸化首先会直接影响到某些贝类生物、甲壳类生物外壳的形成能力,导致这些生物减少甚至灭绝;不断酸化的海水,会不断吞噬海洋中的碳酸钙,破坏珊瑚礁,使许多浮游生物因丧失栖息地而减少;生物链底部的浮游生物等的减少将导致生物链上端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没有了食物供应。
【解析】(1)认真读图即可得出答案。
海洋酸性变大主要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2)酸雨造成河湖水、海洋水的酸化,影响海洋生物生长,甚至死亡。
4.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口污水源的控制;加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立法。
【解析】防治赤潮发生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口污水源的控制,加强生产放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立法。
5.(1)大量使用化肥;工厂排放污水;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过度的海水养殖。
(2)BD“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3)B 【解析】(1)在东部沿海海域,由于工业生产含氮、磷的废液和居民污水排入河流注入海洋,沿海海域养分剧增,引起藻类的过度生长,促进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这样就大量积累了有机物质。
随着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藻类等水生生物的不断生长,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导致水中生物缺氧而死亡。
(2)春夏温暖季节,风和日丽;封闭海湾,海水流动缓慢,水温较高。
(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3)沿海海域养分剧增,引起藻类的过度生长,促进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导致水中生物缺氧而死亡。
6.(1)分布特点:污染程度从沿岸海区向外部海区逐渐下降;河流入海口、港湾海域污染程度较高。
原因:河流带来大量工业污染物、农业污染物、生活污染物向海洋排放,油轮、船只、港口污染物向海洋排放;港湾较封闭,自净能力较差等。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废物资源再利用);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后排放;提高资金和科技投入,对海水污染物进行处理;开展海洋环境教育,加强沿海环境监督管理等。
【解析】(1)河流带来大量工业污染物、农业污染物、生活污染物向海洋排放,油轮、船只、港口污染物向海洋排放;港湾较封闭,自净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渤海海水从沿岸海区向外部海区逐渐下降,其中河流入海口、港湾污染程度较高。
(2)主要从源头和管理两方面采取措施。
7.污水排放;石油泄漏;工程建设【解析】港口建设中的海洋污染类型包括污水排放、石油泄漏、工程建设等方面。
8.工业生产污水达标排放;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加强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解析】治理海水污染的措施应考虑污染的原因,从源头治理,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管理,提高环保意识等。
9.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解析】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产和生活中污水的排入。
苏东海洋经济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排放的污水多。
10.原因:①船只泄漏的石油污染②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海洋③船上的日常污染:比如做饭等用掉的废水都排入大海建议:①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立足于对污染源的治理;②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③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④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⑤宣传教育;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