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拉伸试验-1
最新钢筋拉伸试验

A L1 —试件拉断后的标距
L —是原标距 A1 —试件断口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 A —原横截面面积。
、 值越大,其塑性越好。一般把 ≥5%的材 料称为塑性材料,如钢材、铜、铝等;把 <5%的
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石料等。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σb/σs是 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 强屈比愈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可靠 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是,强屈比太大,钢 材强度的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 强屈比≥1.25 超屈比是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 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H:热轧;R:带肋;B:钢筋;F:细晶粒; C:冷加工;P:光圆;E:抗震 HRB335E ? 通常称HPB300为一级钢筋,HRB335为二级 钢筋,HRB400为三级钢筋。
(4)缩颈断裂阶段
曲线到达e点前,试件的变形是均匀发生的,曲线到
达e点,在试件比较薄弱的某一局部(材质不均匀或有缺 陷处),变形显著增加,有效横截面急剧减小,出现了 缩颈现象,试件很快被拉断,所以ef段称为缩颈断裂阶 段
塑性指标 试件拉断后,弹性变形消失,但塑性变形仍保 留下来。工程上用试件拉断后遗留下来的变形 表示材料的塑性指标。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两个:
钢筋拉伸试验
二、试件仪器
二、试件仪器
三、低碳钢拉伸曲线
三、低碳钢拉伸曲线
低碳钢受拉的应力-应变图
(1)弹性阶段 比例极限σp
oa段是直线,应力与应变在此段成正比关系,材料符合虎克
定律,直线oa的斜率 tanE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直线
ISO 6892-1-2016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测试方法

INTERNATIONALSTANDARD国际标准化组织6892-1第二版2016-07-0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测试方法matériaux métalliques-Essai de traction-Partie 1:mémethod d ' Essaiàtemperature Ambiente参考号:国际标准化组织6892-1:2016(英)ISO 2016版权保护文件国际标准化组织2016,瑞士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除非另有说明,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通过任何电子或机械手段复制或使用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包括影印或在互联网或内部网上发布。
可以向以下地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或申请人所在国家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机构申请许可。
国际标准化组织版权办公室Ch。
de Blandonnet 8 CP 401瑞士日内瓦,邮编:CH-1214游标电话。
+41 22 749 01 11传真+41 22 749 09 47copyright@Contents PageForeword vIntroduction viScope 1Normativereferences 1 Termsanddefinitions 1Symbols 6Principle 7Testpieces 8Shapeanddimensions 8General 8Machinedtestpieces 8 Unmachinedtestpieces 9Types 9准备oftestpieces 9originalcross-sectionalarea 9的决定原始标距长度和extensometergaugelength 10 originalgaugelength 10的选择标记originalgaugelength 10 extensometergaugelength 10的选择准确性oftestingapparatus 10 Conditionsoftesting 11设置forcezeropoint 11 Methodofgripping 11Testingrates 11regardingtestingrates 11一般信息基于应变rate(methodA) 11的测试基于压力率的测试(methodB) 13 chosentestingconditions 15的报告upperyieldstrength 15的决定theloweryieldstrength 15的决定证据的确定strength,plasticextension 15证据的确定strength,totalextension 16 permanentsetstrength 16的核查方法yieldpointextension 16百分比的确定atmaximumforce 17塑料延伸百分比的测定atmaximumforce 17总延期百分比的确定确定extensionatfracture 17总数的百分比elongationafterfracture 18百分比的确定reductionofarea 18百分比的确定Testreport 19Measurementuncertainty 20General 20Testconditions 20Testresults 20关于使用计算机控制的建议tensiletestingmachines 34附件B(标准)用于薄产品的试样类型:薄板、带材和0.1毫米到3mmthick 40之间的公寓附件C(标准)用于钢丝、钢筋和截面的试件类型直径或厚度小于than4mm 43附录D(标准)厚度等于或大于3毫米的板材和平面以及直径或厚度相等的线材、棒材和型材所用的试样类型去或大than4mm 44annexe(normative)typesoftestpiecestobeusedfortubes 48附录F(信息性)十字头分离率的估算,考虑到thetestingequipment 50的僵硬(或顺从)附录G(标准)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使用uniaxialtensiletest 52附录H(信息性)如果规定,测量断裂后的伸长率价值更少的是than5% 61附件一(信息性)基于断裂后伸长率的测量论originalgaugelength 62的细分附录J(信息性)无颈缩的塑性伸长率的测定,奥恩,用于长产品,如酒吧,wire,androds 64附件k(资料性)对uncertaintyofmeasurement 65的估计附件一(信息性)精确度测试—结果主实验室程序..69Bibliography 76序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际标准组织的世界性联合会。
实验一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实验一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在拉伸时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
2、观察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屈服、强化、颈缩等现象),及拉伸图(P-ΔL曲线)。
3、测定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σb。
4、比较低碳钢与铸铁抗拉性能的特点,并进行断口分析。
二、实验设备:1、万能材料实验机2、游标卡尺三、试件:由于试件的形状和尺寸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便于互相比较应按统一规定加工成标准试件。
试件加工须按《金属拉伸实验试样》(GB6397-86)的有关要求进行。
本实验的试件采用国家标准(GB6397-86)所规定的圆棒试件,尺寸为d=10mm,标距长度L=100mm,见图1-1。
为测定低碳钢的断后延伸率δ,须用刻线机在试样标距范围内刻划圆周线,将标距L分为等长的10格。
图1-1 圆形拉伸试件四、实验原理和方法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截面收缩率等均是由拉伸破坏实验确定的。
1、低碳钢(1)力-伸长曲线的绘制:通过实验机绘图装置可自动绘成以轴向力P为纵坐标、试件伸长量ΔL为横坐标的力-伸长曲线(P-ΔL图),如图1-2所示。
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是一种典型的形式,整个拉伸变形分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
应当指出,绘图仪所绘出的拉伸变形ΔL是整个试件(不只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而且还包括机器本身的弹性变形和试件头部在夹头中的滑动等。
试件开始受力时,头部夹头中的滑动很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般是曲线。
图1-2 低碳钢拉伸图(2)屈服极限的测定:随着荷载的增加,变形也与荷载呈正比增加,P-ΔL图上为一直线,此即直线弹性段。
过了直线弹性段,尚有一极小的非直线弹性段。
弹性阶段包括直线弹性段和非直线弹性段。
当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测力指针往回偏转,继而缓慢的来回摆动,相应地在P-ΔL图上画出一段锯齿形曲线,此段即屈服阶段。
国家标准执行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国家标准执行金属材料拉伸实验一、钢材试验标准:1、GB/T 228-87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2、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新旧标准性能名称对照4、新旧标准断后伸长率表示方法对照:结果数值修约间隔变化二、试样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关产品标准或协议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可按标准中附录A~D 所规定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特殊产品可以规定其它不同的试样,试样横截面的形状一般可为圆形、矩形、弧形和环形,特殊情况可以为其它形状。
标准中的附录A~D 按照产品的形状规定了主要的试样类型。
三、试样原始标距( Lo):1、试样标距分为比例标距和非比例标距两种,因而有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之分。
2、凡试样标距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有以下关系的,称为比例标距,试样称为比例试样下:式中k ———比例系数 5.65So ———原始横截面积3、非比例标距(也称定标距),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不存在式(1) 的关系。
4、如果采用比例试样,应采用比例系数5、k=5. 65 的值,因为此值为国际通用,除非采用此比例系数时不满足最小标距15mm 的要求。
6、在必须采用其他比例系数的情况下,7、k = 11. 3 的值为优先采用。
8、产品标准或协议可以规定采用非比例标距。
9、不同的标距对试样的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影响明显。
三、对试验机和引伸计的要求1、试验机应符合GB/ T16825 - 1997 规定的准确度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检验。
2、测定各强度性能均应采用1 级或优于1 级准确度的试验机。
3、引伸计是测延伸用的仪器。
应把引伸计看成是一个测量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记录器和显示器) 。
4、引伸计应符合GB/ T12160 - 2002 规定的准确度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定期进行检验。
四、原始横截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值1、测量部位和方法(1) 对于圆形横截面的试样,在其标距的两端及中间三处横截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直径,取其平均直径计算面积,取三处测得的最小值为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2、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因为原始横截面积数值是中间数据,不是试验结果数据,所以,如果必须要计算出原始横截面积的值时,其值至少保留4 位有效数字。
拉伸实验

拉伸试件要求 拉伸试件要求
S0=πd2/4
S0=ab
比例试件要求(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短比例试件)
圆试样
矩形试样
短比例试件: L0=5d 短比例试件: L0=5.65√S0 长比例试件: L0=10d 长比例试件: L0=11.3√S0
σ
力学性能指标 ReH
Rm
强度指标:
上屈服强度
E
R eH
下屈服强度
某种金属拉伸曲线
高分子材料拉伸曲线和力学特性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特性 高分子材料也叫高聚物,具有大分子链结构和特有的热运动。这决定了它的力学特
性——低强度(几十MPa)、高弹性低刚度(1~5GPa),粘弹性(变形与时间有关)、重 量轻、绝缘、耐腐蚀。有热塑性材料(受热软化冷却变硬再受热又软化,成型方便)和 热固性材料(一次成形,不再软化)两种。
实验设备
1、材料试验机
3104教室:WDW-100电子万能试验机 3106教室:CSS2210电子万能试验机
2、标距50mm引伸计 3、 0.02mm游标卡尺
试件:
低碳钢φ10圆试件,铝合金φ10圆试件 ,铸铁 φ12圆试件
实验要求及安排
一.每组完成一根金属塑性材料拉伸实验
1、按要求在试件上画标距线,测量试件原始数据 2、完成拉伸实验。实验分两步进行:
=
F eH S0
抗拉强度
R eL
=
F eL S0
塑性指标:
Rm
=
Fm S0
断后伸长率 A = Lu − L0 ×100%
L0
ReL
P
ε
σ
断面收缩率 Z = S0 − Su ×100%
σ
S0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
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
方法A:
a)在直至测定ReH应按照规定的应变速率 eLe 。这一范围需要在试样
上装夹引伸计,消除拉伸试验机柔度的影响,以准确控制应变速
率e。L (e 对于不 能进行应变速率控制的试验机,根据平行长度估计
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
测定下屈服强度时,要排除”初始瞬时效应影响”。所谓初 始 瞬时效应是指从上屈服强度向下屈服强度过渡时发生的瞬时效 应,与试验机加力系统的柔度、试验速率、试样屈服特性和测 力系统惯性守恒等多种因素相关。对于瞬时效应作评定是困难 的。定性地把从上屈服强度向下屈服过渡期间的第一个下降谷 区作为“初始瞬时效应”的影响区。为了避开该区影响,把第 1个 下降谷值应力排除不计后,取其之后的最小应力为下屈服强 度,只出现一个谷值情况,该谷值应力为下屈服强度。
的 假定,这一假定对于常见的金属材料是近似真实的。 采用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时,测力系统的准确度、 引伸计准确度级别和试验时的速率等要求与上述的“常规平行线方法” 相同。
GB/T 228.1-2010
逐步逼近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GB/T 228.1-2010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
方法2:指针方法
采用指针方法测定ReH和 ReL时,在试验测定时要注视试验机 测力表盘指针的指示,按照定义判定上屈服力和下屈服力;
当指针首次停止转动保持恒定的力判定为FeL; 当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判定为FeH; 当指针出现多次回转,则不考虑第一次回转,而取其余这些
回转指示的最低力判定为FeL; 当只有一次回转,则其回转的最低力判定为FeL。
EN 10297-1中文版

机械和一般工程用无缝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非合金和合金钢管1 范围本标准部分指定了非合金和合金机械和一般工程用无缝钢管的交货技术条件。
2.引用标准本标准包括了注明和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
这些标准在本标准的合适位置引用且列出于本节末尾处。
对于注明日期的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仅在加入本标准后生效。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其相关的最新版本(包括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下列标准及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EN 100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常温试验方法EN 10020,钢级的定义和分类EN 10021,钢铁制品一般交货技术条件EN 10027-1,钢的命名体系-第1部分:钢名,主要符号EN 10027-2,钢的命名体系-第2部分:数字编号系统EN 10045-1,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EN 10052,钢铁产品热处理术语prEN 101681)1,钢产品-检验文件-内容和说明的目录表EN 10204,金属制品-检验文件类型EN 10220,无缝及焊接钢管-尺寸和单位长度的质量EN 10246-1,钢管的无损检测第1部分:验证液压密封性用无缝和焊接铁磁钢管(埋弧焊除外)的自动电磁检验EN 10246-3,钢管的无损检测第3部分:缺陷探测用无缝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的自动涡流检验EN 10246-5,钢管的无损检测第5部分:纵向缺陷探测用无缝或焊接铁磁钢管的(埋弧焊除外)自动全周磁传感器检验/漏磁检验EN 10246-7,钢管的无损检测第7部分:纵向缺陷探测用的无缝和焊接铁磁钢管(埋弧焊除外)的自动全周超声检验EN 10256,钢管的无损检测1级和2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和能力CR 10260:1998 钢的命名体系—附加符号prEN 102661),钢管、配件和结构空心型材-产品标准中使用的符号和术语定义EN ISO 642 顶端淬火淬透性试验(Jominy 试验)EN ISO 2566-1 钢的延伸值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EN ISO 6506-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EN ISO 6508-1:1999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3 术语和定义以下及EN10020、EN10021、EN10052、prEN 10266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EN 10216标准本部分:3.1 细晶粒钢采用EURONORM 103测试的奥氏体/铁素体晶粒尺寸《6的钢。
半导体器件 微机电器件 第2部分:薄膜材料的拉伸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半导体器件微机电器件第2部分: 薄膜材料拉伸试验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长度和宽度均小于1mm,厚度小于10um的薄膜材料的拉伸试验方法,这种薄膜材料是微机电系统(MEMS)、微机械和同类微型器件的主要结构材料。
微机电系统、微机械和同类微型器件使用的薄膜结构材料具有特殊性,典型尺寸只有几个微米,这些材料的制备通过淀积工艺实现,且试验片制备过程采用刻蚀和光刻等非机械加工的方式。
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能过保证实现满足精度要求的材料特性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6892 金属材料-室温下拉伸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 – Tensile test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注: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材料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ISO 6892-1:2009,MOD)3 符号及含义本文件所涉及的符号及含义见表1。
表1 试验片的符号及含义图1 薄膜试验片4 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4.1 试验片固置(夹持)方法试验片应固置在测试设备上,应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不产生弯曲和剪切力等附加应力。
固置方式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a)固定试验片,确保安装力均匀分布在试验片固置端;b)试验片中心线与试验装置的拉伸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试验装置应具有一个试验片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试验片拉伸轴线和试验装置拉伸移动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试验片固置方法按附录A。
4.2 试验片加载方法施加拉伸力时应沿试验片的拉伸轴线(长轴线)施加,避免试验片产生弯曲应力。
试验片的拉伸轴线(长轴线)和装置的移动方向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为了避免产生弯曲应力应保证以下两个条件:a)试验装置运动的直线度;b)保证试验片拉伸轴线(长轴线)和试验装置移动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伸试验-1拉伸实验拉伸实验是检验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基本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试验设备——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规程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测定钢筋的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
4.观察钢筋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利用自动绘图装置绘制拉伸图(P 一L ∆曲线)。
二、实验设备和量具1.量具:游标卡尺。
2.设备:WNW-1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图1-1 WNW-1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下面将WNW-1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介绍如下:试验机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等性能试验,除常规试验外,配备相应附件还可以进行蠕变、持久、应力松弛、低周循环试验及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拉伸性能试验。
机构与原理及特点WDW系列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由主机、全数字测量控制系统、用户软件包、功能附件等部件组成。
主机:主机为门式预应力框架,轴向刚度高,采用圆弧同步带轮减速,滚珠丝杠副传动,传动无间隙,使试验力和变形速度精密控制得到保证;采用了双空间结构,上空间用于拉伸试验,下空间做压缩、弯曲试验。
测量控制系统:采用品牌计算机并配有Windows电子万能试验机专用软件,根据国家标准或用户提供的标准测量材料的性能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输出打印各种要求的试验曲线及试验报告:可选择应力一应变、负荷一应变、负荷一时间、负荷一位移、位移一时间、变形一时间等多种试验曲线的显示、放大、比较及对试验过程的监控、智能、方便。
计算机闭环控制,对试验结果自动存储,试验结果可任意存取,随时模拟再现。
三、实验原理为了检验低碳钢(钢筋)拉伸时的机械性质,应使试件轴向受拉直至断裂,在拉伸过程中以及试件断裂后,测读出必要的特征数据(如;P S、P b、L1、)经过计算,便可得到表示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σs、σb、δ、ψ。
dl四、试验程序1测定试件的截面尺寸——圆试件测定其直径0d 的方法是:在试件标距长度的两端和中间三处予以测量,每处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然后取这三个平均数的最小值作为0d 。
2试件标距长度0l 除了要根据圆试样的直径0d 来确定外,还应将其化到5mm 或10mm 的倍数。
小于1.5mm 的数值舍去之;等于或大于2.5mm 但小于7.5者化整为5mm ;等于或大于7.5mm 者进为10mm 。
在标距长度的两端各打一小标点,此二点的位置,应做到使其联线平行于试样的轴线。
两标点之间用分划器等分10格或20格,并刻出分格线,以便观察变形分布情况,测定延伸率 。
3将准备好的试样一端夹于试验机上钳口中,试样头部被夹持的部分的长度,至少应为楔形夹具长度的3/4。
开动下钳口电动机将下钳口调整于适当高度。
4开动油泵电机,关闭回油阀,使试验机平台上升10—15毫米,调整指针使其对正度盘零点。
关闭送油阀,将试样另一端夹于下钳口中,注意应使试样轴线与夹头移动方向的中心线完全重合。
5缓慢的拧开送油阀,对试样均匀地施加负荷。
注意在拉伸过程中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在6—60N/mm2.S —1 范围内固定。
表盘指针停止转动或回转时,读其回转时最小力(不计初始效应),即下屈服点负荷;如无回转时,则读停止(恒定)时的力,即屈服强度负荷。
6屈服过后或只需测定抗拉强度时,可以适当加大油门,但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
将试样拉至断裂,读出表盘上指针指示的最大力,即抗拉强度负荷。
整个拉伸过程中应平稳而无冲击的加荷。
7关闭送油阀,打开回油阀,取下断后试样,关掉油泵电机和电源。
五、结果测量、计算用慢速加载,使试件的变形匀速增长。
国家标准规定的拉伸速度是: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 /s ,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负荷下的移动速度不大于0.50l /min 。
在试件匀速变形的过程中,测力盘上的指针起初也是匀速前进的,但是,当指针停止前进或倒退时就表明试样进入屈服阶段,读出指针来回摆动的最小载荷Ps 。
借助于试验机上自动绘出的载荷——变形曲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屈服阶段的到达。
对于低碳钢来说,屈服时的曲线如图1—4(a)所示,其中P S 上叫做上屈服载荷,与锯齿状曲线段最低点相应的最小载荷P S 下叫下屈服载荷。
由于上屈服载荷随试件过渡部分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而下屈服载荷则基本一致,因此一般规定用下屈服载荷来计算屈服极限00//A P A P s s s 下==σ。
有些材料,屈服时的L P ∆-曲线基本上是一个平台的曲线而不是呈现出锯齿形状,如图1—4(b)所示。
屈服阶段终了以后,要使试件继续变形,就必须加大载荷。
这时载荷—变形曲线将开始上升,材料进入强化阶段,试件的横向尺寸有明显的缩小。
(a ) (b)图1-4 不同钢材的屈服图如果在强化阶段的某一点处进行卸载,则可以在自动绘图仪上得到一条卸载曲线,实验表明,它与曲线的起始直线部分基本平行。
卸载后若重新加载,加载曲线则沿原卸载曲线上升直到该点,此后曲线基本上与未经卸载的曲线重合,这就是冷作硬化效应。
图1-5 低碳钢拉伸图随着实验的继续进行,当载荷达到最大值P b 之后,测力指针由慢到快地回转,试件出现颈缩现象,最后沿颈缩处试件断裂。
根据测得的P b 可以按0/A P b b =σ 计算出强度极限b σ。
试件断后标距部分长度1l 的测量:将试件拉断后的两段在拉断处紧密对接起来,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
拉断处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内。
1l 用下述方法之一测定。
直测法:如拉断处到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0l /3时,可直接测量两端点间的长度。
移位法:如拉断处到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0l /3时,则可按下法确定1l :在长段上从拉断处0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B 点,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图 l —6a )之半,得C 点;或者取余格数(奇数,图1一6b )减 1与加 1之半,分别得C 与C 1点,移位后的11分别为AO +OB +2BC 或AO +OB +BC +BC 1。
测量了 1l ,按下式计算延伸率,即 %100001⨯-=l l l δ短、长比例试样的伸长率分别用5δ、10δ表示。
拉断后缩颈处截面积1A 的测定:圆形试样在缩颈最小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测量其直径,用二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断口直径1d ,来计算其1A 。
断面收缩率按下式计算:%100010⨯-=A A A ψ图1-6 断口移位法示意图最后,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按有效数字的选取和运算法则确定所需的位数,所需位数后的数字,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处理。
六、数据处理1屈服强度ReL ,抗拉强度Rm 的计算1.1将读取的下屈服强度负荷(屈服强度负荷)Fs 及最大负荷按下式计算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0S F R sel = 0S F R m m = (单位:牛顿 /平方毫米)2断后伸长率A 的测量及计算将拉断后的试样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用游标卡尺测量标距两端点间的距离Lu 。
2.1 断裂位置到邻近标距端点距离大于1/3Lo 时,可直接测量两标距间的长度。
2.2确定后按下式计算断后伸长率A : %10000⨯-=L L L A u2.3短比例试样的断后伸长率以A 表示,长比例试样的断后伸长率以A11.3表示,定标距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应附以相应的角注。
如Lo=100毫米,则断后伸长率以A100表示。
2.4试样断在邻近标距端点距离小于1/3Lo 时,用移位法测量计算出的值仍未达到有关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小值时试验结果无效。
2.5断后伸长率测定的结果数值的修约间隔为0.5% 。
2.6断面收缩率Z 的测量及计算2.7试样断后需测Z 指标的应测出最小面积Su ,测定方法如下:圆形试样在缩颈最小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用二者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出Su ;矩形试样用缩颈处的最大宽度bu 乘以最小厚度au 求得。
2.8 断面收缩率按下式计算%10000⨯-=S S S Z u七、异常情况的处理 1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试验结果无效。
a 、试样断在标点上或标距外,造成性能不合格。
b 、由于操作有误影响试验数据。
c 、试验记录有误或设备发生故障及突然停电等影响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无效时,要补做同样数量的试验。
3试验后观察试样若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缩颈以及断口处有分层,气泡,夹渣,缩孔等缺陷,应注明。
八、试验记录及报告1试验中应认真准确填写原始记录。
内容应包括:试验日期、钢号、炉号、规格原始数据,试验数据。
2 根据原始数据和试验数据计算出试验结果,认真检查无误后填入原始记录中。
3及时填写试验报告。
九、安全注意事项1试验机各联结件间应紧固,防止试验中因震动脱落。
2试验时,试验机平台上禁止放任何东西,如试样、工具等。
3试验机的电气设备应工作正常,无漏电现象,行程和限位开关灵敏可靠正常发挥作用。
4做高强度或脆性材料试验时,必须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5 操作者要精神集中,配合协调,注意防止试验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思考题1、由拉伸试验所确定的材料机械性能数值有何实用价值?2,、为什么拉伸试验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它们的延伸率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