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LJJ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4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教案2沪科版(2021年整

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4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教案2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导入同学们刚吃过午饭不久,大家说说看中午都吃了回忆,以学生熟什么,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找一位学生总结回答)过渡:从食物中获得的这三大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所利用的,三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联?回答悉的知识点引入新课糖类代谢淀粉的消化:我们从食物中获取的糖类主要是什么?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下,假如你是科学家,你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血糖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阅读教材,完成学案活动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结合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梳理并讲解糖类代谢:问:有些同学不喜欢吃早餐,往往上到第三节课就饿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不进食,过了一节课,发现自己又没那么饿了,原因是什么呢?讲解血糖的另两个来源: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复习初中知识,并思考,讨论,回答阅读,完成活动一,听讲,思考,修正学案复习并展开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引发思考让学生了解结构框架图脂肪代谢设问:食物中的脂肪被人体摄入后,又是如何进行的代谢呢?让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同时完成学案活动二:给框架图找茬。
问题:1、脂肪是如何被消化的?2、人体脂肪的来源有哪些途径?学生思考问题,阅读教材,自我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辨别相近名词和易错点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糖类和脂肪代谢)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共分为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糖类和脂质代谢。
教材中糖类代谢主要介绍了被消化吸收的单糖的代谢途径,包括氧化分解,合成多糖物质,转变为脂肪和氨基酸;脂肪代谢中主要介绍了甘油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以及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其关键知识点是让学生了解两者相互转变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为下一课时的合理膳食打下基础。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4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换课件(2)沪科版

第十页,共16页。
根据合理营养原理分析评价 (píngjià)以下饮食习惯:
只吃鱼、肉,不吃蔬菜 (shūcài)
早餐只吃一个(yī ɡè)鸡蛋,喝 一杯牛奶
以水果为食
第十一页,共16页。
讨论 (tǎolùn):
现在有一种相当普遍 (pǔbiàn)的观点 ,认为摄 入脂类物质有害人体健康, 而摄入蛋白质食物有益健康,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非氨基部分 转化 糖类、脂肪
第六页,共16页。
三大(sān dà)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
糖类
(tánɡ
转氨基l形è成i)
非必需氨基 酸
氨基酸
脂肪
(zhīfán g)在植物和
微生物体 内
第七页,共16页。
分析(fēnxī):
你知道(zhī dào)大豆中的 油是怎么形成的吗?
摄入脂肪(zhīfáng)就不能控 制体重吗?
第十二页,共16页。
思考题:
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不好的学 生(xué sheng),往往在上午 第二节课后,出现头昏、心慌、 四肢无力等现象,试分析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如何处置?
第十三页,共16页。
小结 (xiǎoji 三é)大:(sān dà)
营养物质的 代谢
合理膳食
糖类(tánɡ lèi) 代谢
第四节 生物体内营 养物质的转变 (zhuǎnbiàn)
第一页,共16页。
糖类(tánɡ lèi)代谢
三大(sān dà) 营养物质的 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代谢(dàixiè)
第二页,共16页。
1、糖类(tánɡ lèi)代谢
淀粉(消d化ià(x葡niāfo萄ěhu糖àn))
吸 收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说课稿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是高中生物必修模块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细胞代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为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和物质代谢的整体性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消化和吸收,然后详细阐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最后强调了营养物质转变对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教材内容编排合理,逻辑清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高中阶段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等知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复杂转变过程,学生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阐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3)说明营养物质转变对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营养物质的转变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探索精神和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2)营养物质转变对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相互转变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过程,通过讲授法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4.4《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word知识点总结

第四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口腔内只能初步消化淀粉,食道无消化功能;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器官,脂肪只能在小肠消化。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大肠无消化功能,但有吸收功能。
消化道各段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一、糖类代谢二、脂肪代谢三、蛋白质代谢(1)小肠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2)消化道中消化酶对食物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情况:四、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相互转变关系五、体内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来源途径六、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终产物糖类:CO2+H2O 脂肪:CO2+H2O 蛋白质:CO2+H2O+尿素七、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共七种。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需经消化后才能吸收,而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直接吸收,膳食纤维不消化也不吸收。
1、什么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分为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纤维两大类。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而果胶和树胶等属于水溶性纤维,则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纤维性物质中。
2、膳食纤维的重要性。
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
另外,纤维素还可调节血糖,有助预防糖尿病。
又可以减少消化过程对脂肪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3、什么食物中含膳食纤维最多?糙米和胚牙精米,以及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米糠)和麦粉(黑面包的材料)等杂粮;此外,根菜类和海藻类中食物纤维较多,如牛蒡、胡萝卜、四季豆、红豆、豌豆、薯类和裙带菜等。
4、膳食纤维作用有:①防治便秘②利于减肥③预防结肠和直肠癌④防治痔疮⑤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⑥改善糖尿病症状⑦改善口腔及牙齿功能⑧防治胆结石八、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图中字母各代表什么物质或过程名称:A甘油 B脂肪酸 C氨基酸 D葡萄糖E糖酵解 F丙酮酸 G二碳化合物 H三羧酸循环I ATPF→G→H→线粒体内膜是在线粒体中进行。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4.4《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ppt课件2

尿素
三羧酸循环 CO2+H2O
不含氮的
+能量
部分
转变 糖类、
脂肪
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 尿素、CO2 、H2O
4.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1)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有人建议减肥者限 制进食肉类食物,而用 大量米饭等淀粉类食物 代替。他所依据的原理 是什么?
你认为这样的建议 合理吗?为什么?
4.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1)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氧化分解
蛋白质 膳食纤维 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
所以不能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thank
you!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4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换教案(3)沪科版

第4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换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本节的内容包括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揭示了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三大有机物的代谢更完整系统,更好地体现了生物体内部的协调与统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学难度较大。
因此在教学中应对抽象的知识赋予比较直观的表达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因此使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以及它们的一些生理活动为载体,切入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动物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是相互转换的;以学生以前的学习知识为基础,老师辅导、提示,学生归纳出三种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的关键步骤;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不吃早饭的害处、在摄入营养物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在分析中引导学生形成和增强关注日常生活习惯、关注健康的意识,了解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和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了解合理营养的具体方法,能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转化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转换,鼓励学生关注个人健康,学会科学的生活。
三、教学重点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关注合理营养的方式与方法。
四、教学难点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间的转换关系;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教学过程。
4.4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化

氨 基 酸
转氨基
进入 细胞
其他种类氨基酸
含N部分
尿素பைடு நூலகம்
H2O+CO2+能量
*转化
糖类
脱氨基 氧化分解
转氨基 ______作用 ______作用
不含N 不含N 部分
转化
糖类、脂类
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
元素: 元素: C、H、O
Hint
糖类
③ ②
脱氨基作用 ①
脂肪
元素: 元素: C、H、O
氨基酸 蛋白质
练习(二)
含N 部分 食物中 蛋白质
尿素
糖类、 糖类、脂肪
①
② 多肽
多肽
氨基酸
④ A
③
组织蛋白质
⑤
H2O+CO2+能量
1.生理过程①②表示过程是 消化 ,该过程需要 酶 的参与。 生理过程①②表示过程是_____, 的参与。 生理过程①②表示过程是 2.③过程的场所是 核糖体 ,⑤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线粒体。 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主要场所是_______。 ③ ATP与热能 3.人体内生理过程⑤产生的能量的形式有 ATP与热能 。 人体内生理过程⑤ 人体内生理过程 4.④过程的名称是 脱氨基作用 ,A是 不含N部分 。 ④ 是 不含N 5.由图可知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最终产物有 H2O、CO2、尿素 。 由图可知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最终产物有 6.能否通过口服胰岛素的方法治疗糖尿病? 不能 (能/不能) 能否通过口服胰岛素的方法治疗糖尿病? 不能) 能否通过口服胰岛素的方法治疗糖尿病 不能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
种类齐全 摄入量合理 比例合理
• 上中国营养学会了解有关“食物金字塔” 上中国营养学会了解有关“食物金字塔” 的知识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说课稿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等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进化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涉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输和代谢转化等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体内物质代谢的复杂性和整体性,认识到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依赖于各种物质代谢的协调平衡。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酶的作用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他们理解营养物质的转变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对于物质代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等较为抽象的内容,学生可能会感到理解困难。
此外,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他们在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糖类、脂肪、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
(2)阐明糖类、脂肪、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和相互转变关系。
(3)理解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图表和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2)通过构建物质代谢的模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合理饮食对于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2)使学生体会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有序性,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和相互转变关系。
(2)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2、教学难点(1)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生活中的现象
1.吃素的和尚为什么也有许多胖子? 2.为什么说鸡蛋白的营养价值很高?
(比较蛋白中的氨基酸和糖类转变成的氨基酸种类)
2.脂肪代谢
消化道
脂肪酸 +甘油
脂肪
脂肪
乳 胆 化 汁 作 用
糖代谢过程中的二碳化合物
脊椎动物脂肪细胞和肝细胞内
小肠上皮细胞
当机体需要 能量时 肝脏
脂肪 微粒
胰 脂 肪 酶
(释放能量)
人体 脂肪
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
分解 脂肪酸
线粒体 基质
二碳 化合物
思考:生活中的现象
3.冬眠前的刺猬和熊为什么要“胡吃海喝”,冬眠时却 可以半年不吃食物?
3、蛋白质代谢
问题
1)人和动物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包括哪几个方面? 2)人和动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包括哪几个方面?
3.蛋白质代谢
消化道 血管
亿美元。
2006年11月15日,21岁的巴西知名模特安娜· 卡罗琳娜· 雷斯顿死于厌食症, 172,临死的时候不到40公斤。
back
我国的“胖墩夏令营”
合 理 膳 食 均 衡 营 养
没有不好的食物, 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关键在于平衡。
作业: 请自选食物为含辛茹苦抚 养我们成长的父母做一份 合理的午餐。
能量的释放与否 均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都能作为能源物质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2.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不同点: 糖类
能否在 体内储存 代谢 终产物
脂肪
储存 CO2、H2O 主要的 储能物质
蛋白质
不储存 CO2、H2O、 尿素 机体构造的主 要成分和调节 生命活动
储存 CO2、H2O
暴走,是一种高强度又简单 易行的户外运动方式。你能解释 其有助于减肥的原理吗?
5.合理膳食
③ 中国居民合理膳食金字塔
寻找我们不良的饮食习惯?
4、营养物质的吸收
水、无机盐、酒精
水、无机盐、维生素、 葡萄糖、氨基酸等消 化产物 水、无机盐、维生素 吸收的主要场所在 哪里?
1.糖类代谢
★血糖的“三来源三去路” 来 源 去 路
细胞内 糖酵解 转 化
脂肪酸
合 成
葡萄糖
(糖的消化 终产物)
吸 收
血糖
丙酮酸
二碳 化合物 循环
三羧酸
CO2+H2O+能量
(糖的代谢终产物)
转氨基作用 转氨酶
非必需氨基酸
1、糖类代谢
淀粉
消化
葡萄糖
吸 收
氧化分解
合成 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原
血糖
(3.89~6.11mmol/L)
合成
转变
肌糖原 脂肪、 非必需氨基酸
中华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比例
食物种类 谷物类 肉类 和豆类 30-35 蔬菜 和水果 30-35 油脂类 3
在膳食中的 30-40 质量比(%) 1
1
1
每日膳食营养比例表:
衡 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 营 午餐应占40%,晚餐应占30%。 养
合 理 膳 食 均 衡 营 养
某班《生命科学》课代表调查了全班 同学的饮食习惯,发现如下习惯,请 根据合理营养的原理加以分析:该习 惯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葡萄糖
1、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哪?
蛋白质
胃、胰 蛋白酶
多肽
肠肽酶
氨基酸
脂肪
2、营养物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运输到 身体的各个细胞? 胰、肠 胆汁
乳化作用
脂肪微粒
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1.糖类代谢
消化道
血管
淀粉
淀 粉 酶
血糖
分解 合成
肝糖原 脂肪
肌糖原
血 液 循 环
( 运 输 )
麦芽糖
麦 芽 糖 酶
甘油
生命活动 主要用途 所需能量的 主要来源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转变的规律
蛋白质 (氨基酸)
糖类
脂肪
三大营养物质能够相互转变的共同物质基础是什么? C 。 基本骨架:
葡萄糖 CH2 OH │ C O H │ │ H C OH H │ │ HO C │ C │ │ H OH 脂肪酸 COOH 氨基酸 (Lys)
消化道 口 腔 咽、食道 胃 消化腺 唾液腺 消化液 唾 液 胃 液 胆 汁 胰 液 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无 胰淀粉酶 胰麦芽糖酶 胰蛋白酶 胰脂肪酶 肠麦芽糖酶
胃 腺 肝 脏 胰 腺
小肠 大肠 肛门
小肠腺
小肠液 肠淀粉酶 肠肽酶
肠脂肪酶
3、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
唾液、胰、 肠淀粉酶
麦芽糖
胰、肠 麦芽糖酶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合理的膳食是一生健康的基础。
七大营养物质&合理膳食
七大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 水、无机盐、维生素、 膳食纤维(纤维素)
合理膳食:
种类齐全
摄入量合理
比例合理
• 上中国营养学会了解有关“食物金字塔” 的知识
合 理 膳 食 均
可直接吸收
膳食纤维
糖类 脂肪
主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
S S 4.4 生物体内
营养物质的转变
补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被吸收利用的
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 食物的消化产物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 的过程。
1、消化系统
2.消化腺与消化酶
OH │ C │ H
H2C CH2 H2C CH2 H2C CH2 H2C CH2
COOH
H2N C H
CH2
CH2 CH2 CH2 NH2
甘油
H │ H C │ OH
H │ C │ OH
H │ C H │ OH
H3C
思考:既然三大营养物质能够相互转变, 为什么我们还要合理膳食?
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可以大量 转变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变成糖类; 由于糖类代谢过程中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 相对应的中间产物,所以糖类只可以转变成 非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 要由糖类氧化分解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 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 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三羧酸循环
脂肪
“暴走妈妈”陈玉蓉
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但是最近这 位母亲的故事却感动了无数国人。据报道,陈玉蓉的儿子患 有先天性肝功能不全,为了给儿子捐献肝脏,患有重度脂肪 肝的陈玉蓉每天暴走10公里,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脂 肪肝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2009年 11月3日上午,这对母子在武汉同 济医院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母子 俩的手术很成功。
(1)早餐只吃一个鸡蛋,喝一包牛奶;
(2)一日三餐,以水果为主食;
(3)只喜欢吃鱼、肉、蛋,不吃蔬菜;
(4)以高糖饮料代替喝水;
四、放眼世界,康健八方
《地球现状报告》
1、世界上每14个儿童中就有1人因为营养不良死亡 ; 2、在不发达国家,儿童死亡人数有50%是营养不良造 成的; 3、全球还有约8.5亿人处于饥饿的边缘,挣扎在死亡线上; 4、在美国,减肥品年销售达30亿美元 5 、为治疗与肥胖有关的疾病,部分国家每年就要花费 数十
①种类 ②摄入量 ③比例 A.①② B.② ③ C. ① ③ D.①②③
2、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出现 的是(
B)
②在体内可相互转化
①可在体内储存
③分解后能释放能量
A.①③
④能生成水、CO2和尿素
C.③④ D.①④
B.②③
3.下图为生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变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
过程,③④表示物质,按图中标号写出它们表示的过程 与物质:① 糖酵解 ③ 氨基酸 ② ④
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糖原的分解 非糖类物质的转变 血糖 (3.896.11mm ol/L)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原 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
空腹喝牛奶的营养价值较低,原因是什么? 你对“纯蛋白早餐”的人有何建议?
空腹时体内糖类物质少,同时人体需要大量的
能源物质。此时喝牛奶,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大量用
于氧化分解供能,而不能用于合成组织蛋白和酶等 构成物质和调节代谢的物质。 早餐除蛋白质外,还应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推荐网址:
中华健康网/ 中国营养学会/
这些黄豆 的蛋白质 带有放射 性14C标记
喂饲大鼠
解剖并检测 大鼠体内脂 肪和糖类
发现脂肪和糖 类具有放射性 14C
课堂巩固
1、合理营养是指摄入七大营养物质的(
D )符合
人体营养要求。
运输形式: 储存形式: 转变形式:
生活中的现象
1.吃素的和尚为什么也有许多胖子? 2.为什么说鸡蛋白的营养价值很高? 3.冬眠前的刺猬和熊为什么要“胡吃海喝”, 冬眠时却可以半年不吃食物?
4.为什么吃肉的老虎,血液中也有葡萄糖? 5.多吃蛋白质能否达到减肥的目的?
水
无机盐 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维生素
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源自多 糖糖脂甘油
肪
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氨基
葡萄糖—→丙酮酸 糖酵解
C2
三羧酸 循环
线粒体内膜 氢氧结合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Clear
1.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同点: 糖类 主要来源 主要代谢途径 代谢终产物 脂肪 蛋白质 三大营养物质主要来自食物摄入,都要被消 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被吸收 均有合成、分解和转变,都需要酶的催化 均有CO2和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