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月考试题
高二月考化学试卷

高二化学月考试卷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8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乙醇的分子式25C H OH B .的名称:3-甲基-1-丁烯C .比例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D .与 互为同系物2.北京冬奥会“冰墩墩”“雪容融”成为顶流,由PVC 、PC 、ABS 和亚克力等环保材料制作而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VC()的单体为氯乙烯B .PC()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面C .ABS 的单体之一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D .亚克力()可通过加聚反应制备3.有关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B .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C .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D .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可用KMnO 4溶液鉴别 4.已知(a )、(b )、(c )的分子式均为C 5H 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符合分子式C 5H 6的有机物只有a 、b 、c 三种B .a 、b 、c 的一氯代物都只有三种C .a 、b 、c 都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D .a 、b 、c 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个平面 5.已知1,3-丁二烯()可以发生1,2-加成或者1,4-加成,其1,4-加成反应的原理是分子中的两个双键同时断裂,1、4号碳原子各加上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后,中间两个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又配对形成双键。
则1,3-己二烯与溴水反应的产物共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6.一定条件下,烯烃分子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复分解反应”,形象的称为“交换舞伴的反应”。
这一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R 1CH=CHR 2+R 3CH=CHR 4催化剂−−−→R 1CH=CHR 3+R 2CH=CHR 4,据此判断,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CH 3CH=CH 2催化剂−−−→B .CH 2=CH(CH 2)4CH=CH 2催化剂−−−→+CH 2=CH 2 C .n催化剂−−−→D .nCH 2=CHCH=CH 2催化剂−−−→7.有机物Z 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Z 的合成路线如下。
高二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11月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20分)1.(2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燃料,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 .推广使用聚碳酸酯等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 .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D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2.(2分)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B .丙烯的键线式:C .醛基的电子式:C H O ........... D .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3.(2分)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CH CH 3CH 3CH 2CH 32﹣乙基丙烷 B .OH3﹣丁醇C .CH 3CH 3邻二甲苯 D .CH 3CCH 2CH 32﹣甲基﹣2﹣丙烯4.(2分)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 CH 4含有的电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 4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4 N AC .1 mol 丙烯醛分子中含有的双键数为N AD .2.8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 N A5.(2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 6H 10O 5)n ,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 .HCOOH 与OHC ﹣CH 2OH 属于同系物C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D .煤的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清洁的燃料或化工原料6.(2分)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油脂的氢化”称为皂化反应B.以乙烯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苯酚溶液加入FeCl 3溶液呈现红色D.利用甘油与硝酸反应可制得TNT 炸药7.(2分)7.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1装置配制银氨溶液B .用图2装置分离苯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水层与有机层C .用图3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D .用图4装置检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产物中含有乙烯8.(2分)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在铜催化加热下可制得乙醚B.淀粉在稀硫酸催化加热下可制得氨基酸C.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乙苯D.乙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苯乙酸9.(2分)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10.(2分)10.下列化合物的1H-NMR 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A .(2组)B .CH CH 2(5组)图2图1图4图33溶液水层C .CH 3CH CH 3C CH 3CH 3CH 3(3组)D .CH 3H 3C(4组)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二10月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45分)1.(1.5分)1.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氢气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用作燃料C.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D.应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2.(1.5分)2.电石气是一种常见燃料,C2H2(g) + 5/2 O2(g) =2CO2(g) + H2O(l) ΔH 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O=O为500、C-H为410,则断裂1molC≡C 键所需的能量(kJ)是A.840B.1590C.900D.12503.(1.5分)3.我国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实现CO2和H2反应得到CH4,部分微粒转化过程如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②吸收热量B.过程③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结合过程③,过程④的方程式为*C+2*OH+6H→CH4+2H2OD.整个过程中制得1molCH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4.(1.5分)4.已知:①C(s)+O2(g)=CO2(g)ΔH=-393.5 kJ·mol-1②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现有0.2 mol木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7.93 kJ的热量,则混合物中C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2∶3D.3∶25.(1.5分)5.在298K、1.01×105Pa下,将0.5molCO2通入750mL1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kJ的热量。
已知在该条件下,1molCO2通入1L2mol·L-1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kJ·mol-1B.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kJ·mol-1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kJ·mol-1D.2CO2(g)+2NaOH(l)=2NaHCO3(l) ΔH=-(8x-2y)kJ·mol-116.(1.5分)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高二化学下册第二月月考试题

高二化学下册第二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A .将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水的量大B .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 .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 变大D .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2、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 .HCO 3-、Al 3+、Na +、SO 42-B .I -、NO 3-、K +、NH 4+C .MnO 4-、Cl -、SO 42-、K +D .SiO 32-、SO 32-、Na +、Cl -3、已知25 ℃ 时,AgCl 的溶度积K 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 值变大B .AgNO 3溶液与NaCl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 (Ag +)=c (Cl -)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 (Ag +)×c (Cl -)=K sp 时,此溶液为AgCl 的饱和溶液D .将固体AgCl 加入到较浓的KI 溶液中,部分AgCl 转化为AgI ,AgCl 溶解度小于AgI4、25℃时,将pH =x 的H 2SO 4溶液与pH =y 的NaOH 溶液按体积比1:100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pH =7。
若x =31y ,则x 值为 A .2 B .3 C .4 D .55、将一元酸HA 的溶液与一元碱BOH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呈酸性,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若混合前酸、碱pH 之和等于14,则HA 肯定是弱酸B .若混合前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HA 肯定是弱酸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纯水>BOH 溶液D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c (B +)> c (A -)> c (H +)> c (OH -)6、已知某温度下,在100 mL 浓度为0.01 mol/L 的NaHB 强电解质溶液中,c(H +)>(OH -),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 .溶液的pH=2B .c(Na +)=0.01 mol/L ≥c(B 2-)C .c(H +)·c(OH -)=10-14D .c(Na +)+c(H +)=c(HB -)+c(B 2-)+c(OH -)7、已知NaHSO 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24。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2.(3分)2.钛被称为“第三金属”,其制取原料为金红石(2TiO ),制取步骤如下:/800C/Ar24TiO TiCl Ti ︒−−−→−→−−−镁已知:①21C(s)O (g)CO(g)2+=== 1ΔH ②2242TiO (s)2Cl (g)TiCl (s)O (g)+===+ 2ΔH则反应224TiO (s)2Cl (g)2C(s)TiCl (s)2CO(g)++===+的ΔH 为( ) A .2ΔH 1+2ΔH 2 B .2ΔH 1+ΔH 2 C .2ΔH 1-ΔH 2D .2ΔH 1-2ΔH 23.(3分)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12232SO O 2SO 196.6kJ mol H -+∆=-⋅B .122C(s)O (g)CO (g)393.5kJ mol H -+∆=⋅═C .2H (aq)OH (aq)H O(l)57.3kJ H +-+∆=═D .12211H (g)Cl (g)HCl(g)92.5kJ mol 22H -+∆=-⋅═ 4.(3分)4.已知T ℃时,CO(g)+H 2O(g)=CO 2(g)+H 2(g) H ∆=+QkJ/mol ,当反应转移amol 电子时达到平衡,则该反应吸收的能量( ) A .等于0.5aQkJB .小于0.5aQkJC .大于0.5aQkJD .等于aQkJ5.(3分)5.已知298K 、101kPa 时,2H (g)、CO(g)、25C H OH(l)、4CH (g)的摩尔燃烧焓分别为1285.8kJ mol --⋅、1283.0kJ mol --⋅11366.8kJ mol --⋅、1890.3kJ 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12222H (g)O (g)=2H O(g)H 571.6kJ mol -+∆=-⋅B .1222CO(g)O =2CO (g)H 283.0kJ mol -+∆=-⋅C .25222C H OH(l)3O (g)=2CO (g)3H O(1)H 1366.8kJ ++∆=-D .14222CH (g)2O (g)=CO (g)2H O(l)H 890.3kJ mol -++∆=-⋅6.(3分)6.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XXXX中学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我们应该号召公众从我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 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研发高效低毒农药, 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 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保护森林2、当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4、未来新能源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kJ/mol(中和热)C.S(s)+ 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8、化学反应2A+3B2C,开始时A的浓度为4mol/L,8分钟后A的浓度为1 mol/L,则物质B的反应速率为()A.0.75 mol/(L·min)B. 0.5mol/(L·min)C.0.25 mol/(L·min)D.0.5625 mol/(L·min)9、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增加压强C. 使用催化剂D. 升高温度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11、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D.该反应ΔH2=-571.6kJ/mol12、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的最主要原理是()A.能提高反应物的活化能B.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D.改变反应的焓变13、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 (g ) + 3H2 ( g ) 2NH3 ( g ) △H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 一定大于92.0 kJB. 一定小于92.0 kJC. 一定等于92.0 kJD. 不能确定1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 CaCO3沉淀。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60分)1.(3分)1、在恒温、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 s由3 mol降为1.8 mo l,则前20 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v(B)=0.03 mol·L-1·s-1B.v(B)=0.045 mol·L-1·s-1C.v(C)=0.03 mol·L-1·s-1D.v(C)=0.06 mol·L-1·s-12.(3分)2、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Mg、Al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速率相同B.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98%的浓H2SO4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 100 mL 1 mol·L-1的稀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反应速率减小D.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合成NH3的反应,充入He,反应速率增大3.(3分)3、.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4.(3分)4、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 .SO 2溶于水生成H 2SO 3和H 2SO 3分解B .H 2跟I 2化合成HI 和HI 分解C .SO 2跟O 2化合成SO 3和SO 3分解D .电解水生成H 2与O 2和H 2与O 2转化成水5.(3分)5、在一个6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mol X 和2 mol Y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 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 值是( )A.3B.4C.5D.66.(3分)6、可逆反应 aA(s) + bB(g)⇌cC(g) + dD(g)进行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体积分数 C%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第Ⅰ卷 选择题(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 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它属于( )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高分子化合物 D .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通式 B.通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属于同系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之间物理性质一定不同,但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系物 3.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 3H8B .C4H10C .C4H 8D .C2H4C l 24.下列物质一定与丁烯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C 4H 8B .C3H6 C . C2H4D .C4H105.分子式为C5H7C l 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 )A .含有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B .只含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C .含有一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D .含有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6.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馏B .萃取C .裂化D .重结晶HC HCS SC=C SSCH CH7.下列四种名称所表示的烃,命名不正确的是()A.2—甲基—2—丁烯B.3—乙基戊烷C.3—甲基—2—丁烯D.2—乙基—1—丁烯8.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A.只测定它的C、H比B.只需证明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 O2C.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与C 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D.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 O2和H2O的质量9.鉴别二甲醚和乙醇可采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下列方法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A.利用质谱法B.利用金属钠或金属钾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子共振氢普10.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11.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应有()A.5种B.7种C.4种D.2种12.核磁共振氢谱是测定有机分子结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月考试题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K-39 Mn-55一单选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1.在化学与生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
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B.港珠澳大桥用到的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C.我国西周时期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是利用了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D.著名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文中的烟能产生丁达尔效应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B.用托盘天平称量2g NaOHC.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3.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4.已知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HCOOH:K=1.77×10-4,HCN:K=4.9×10-10,H2CO3:K a1=4.4×10-7,K a2=4.7×10-11,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HCOOH+NaCN=HCOONa+HCNB.Na2CO3+HCN=NaHCO3+NaCNC.酸的强弱顺序:HCN>HCOOHD.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酸溶液有气泡产生5.常温下,向氨水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正确的是()A.增大、增大、减小B.不变、增大、减小C.不变、减小、减小D.减小、减小、增大6.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滴定时,取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NaOH溶液润洗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NaOH溶液润洗C.滴定前,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滴定管尖端处气泡消失D.滴定前仰视读取了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7.在其它条件不变时,10℃时以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 mol/(L ·s),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则温度为50℃时,该反应的速率为()A.48 mol/L ·s B.12 mol/(L ·s) C.24 mol/(L ·s)D.48mol/(L ·s)8.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由C(石墨) ===C(金刚石) ΔH > 0,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在25 ℃、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活化能,但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0.利用反应2NO(g)+2CO(g) 2CO 2(g)+N2(g) ΔH=-746.8 kJ/mol,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1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48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0.2N AB.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C.0.2mol•L-1Ca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4N AD.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12.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选实验事实结论项A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浓度越大,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越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催化剂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C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分别与形状相同的等质量的锌粒反应反应开始时速率不相同D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把容积缩小一倍反应速率不变13.关于等体积且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别与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醋酸大于盐酸B.分别稀释至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nC.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醋酸大于盐酸D.分别与形状完全一样的锌粒反应生成相同条件下等量的氢气,所需时间盐酸小于醋酸14.将浓度为0.1 mol/LCH3COOH溶液不断加水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减小的是( )A.c(OH-) B.K a(CH3COOH) C.()()-3+c CH COOc HD.()()-33c CH COOc CH COOH15.将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16.某温度下,2HNO和3CH 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45.010-⨯和51.710-⨯。
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曲线ⅠI代表2HNO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 c点C.从c点到d点,溶液中()()()HA OHAc cc--⋅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an+相同17.已知水的电离平衡如图所示,且pOH=-lgc(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K w(f)>K w(e)=K w(d)B.加热f点纯水,其组成由f点沿fd直线向d方向迁移C .向d 点纯水中通入少量HCl ,其组成由d 点沿cde 曲线向e 点移动D .df 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或纯水)一定显中性18.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g)+qD(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图中,表示反应速率v 正>v 逆的是点1B .乙图中,若m+n=p+q ,则a 曲线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 .由丙图可知,T 1<T 2,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 .由于图可知,该反应m+n>p+q19.天津大学研制了一种纳米2Cu SiO 反应器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 )和氢气反应获得EG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G 和乙醇是同系物B .MG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 .DMO 分子中只有碳氧单键发生了断裂D.反应过程中生成了EG和甲醇20在3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H2O(g)+C(s)CO(g)+H2(g)△H>0分别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温度(T1>T2)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H2O) n(C) n(CO) n(H2) n(CO)I T10.6 1.2 0 0 0.2II T1 1.2 1.2 0 0 xIII T20 0 0.6 0.6 yA.当温度为T1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为0.1B.达到平衡时,容器II中H2O的转化率比容器I中的小C.若5min后容器I中达到平衡,则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04mol·L-1·min-1D.达到平衡时,容器III中的CO的转化率小于66.6%II非选择题(50分)21.(9分)甲醇作为燃料,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时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I. 甲醇可以替代汽油和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
(1)汽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辛烷[C8H18(l)]。
已知:25℃、101 kPa时,1 mol C8H18(l)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5518 kJ热量。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某研究者分别以甲醇和汽油做燃料,实验测得在发动机高负荷工作情况下,汽车尾气中CO的百分含量与汽车的加速性能的关系如右所示。
根据图信息分析,与汽油相比,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II. 甲醇的合成(3)以CO2(g)和H2(g)为原料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需要加入铜-锌基催化剂。
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Δ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已知: CO(g)+1/2 O2(g) ==== CO2(g) ΔH1=-283 kJ/molH2(g)+1/2 O2(g) ==== H2O(g) ΔH2=-242 kJ/molCH3OH(g) + 3/2 O2(g) ==== CO2 (g) + 2H2O(g) ΔH3=-676 kJ/mol以CO(g)和H2(g)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 + 2H2(g) ==== CH3OH(g) 。
该反应的ΔH为_____ kJ/mol。
(5)CO与H2反应还可制备CH3OH,CH3OH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H3OH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d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__ 。
22.(10分)(1)25 ℃时,制备亚硝酰氯所涉及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如表:热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①2NO 2(g)+NaCl(s)NaNO3(s)+NOCl(g) ΔH1=a kJ∙mol-1K1②4NO 2(g)+2NaCl(s)2NaNO3(s)+ 2NO(g)+Cl2(g) ΔH2=b kJ∙mol-1K2③2NO(g)+Cl 2(g)2NOCl(g) ΔH3K3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3=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