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国工业设计史
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

什么是德国工业同盟 ?
开创者: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
同盟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 工业同盟的宗旨是由弗里德利克·脑曼(1960-1919 )起草的,宣言本身 可以看出当时德国设计界和建筑界所关心的几个主要问题。宣言提出了下 面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 2.主张通 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 一起,完善艺术、工业 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 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 化的批量化。
精品课件
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
1、“现代主义”(Modernism)一词,来源于英文“modern”,有“近代”、 “现 代”、“时髦”、“新式”等意思。从广义的范畴来看,它是一场席卷意识形 态各个方面的运动。学术界至今没有对现代主义下一个准确、确切的定义。按 照学术界的普通观点,美学和文学领域中的“现代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 解。广义的理解是指19世纪80—90年代兴起的一系列反传统的美学、文学思潮, 即所谓的西方现代文学艺术思潮的总和。
精品课件
谢谢观赏
精品课件
3、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最终诱发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
精品课件
德国工业同盟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有何意义?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员遍及德国各艺术学 院,它的设计艺术思想直接影响了一批 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占重要地 位的设计师,如彼得·贝伦斯的学生格 洛佩斯,米斯·凡·德·罗,科布西耶 等人。在他的影响下,欧洲其他国家也 纷纷成立制造联盟。德国工业同盟不仅 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发源地,对世界工 业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也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工业同盟-工业设计史PPT课件

.
5
四、代表作品
1910电水壶
弧光灯
1908电风扇
1909电钟
德国工业同盟
近代家具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
.
1
一、产生机制,周边环境
.
2
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人物
1914年科隆会展海报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德意志制造同盟1914年科隆大展招同盟是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1907年成立,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 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创始人有德国著名外交家、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穆特休斯、现代设计先驱 贝伦斯、著名设计师威尔德等人。
其宗旨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提高德国设计水平,设计出优良产品。同盟认 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 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 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
.
4
三、主要人物
“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彼得·贝伦斯
国籍:德国 出生地:汉堡 出生年份:1868年 去世年份:1940年 专业领域:工业设计,建筑设计
雷曼施米特1904-1906年设计的扶手椅
.
15
1927-1930悬挑椅及悬挑扶手椅
1929巴塞罗那椅
.
1929-1930布尔诺椅
16
.
17
贝伦斯其他平面作品
.
18
德国设计史ppt课件

水晶宫的浮华还影响了1853年的美国博览会
6
欧洲的革新之风
十九世纪下半叶,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开始了一场设
计改良运动。当时正值社会转型期,新旧更替并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每天所使用的日用品中。这触发了人们对
(于美学与技术的思索。
新
旧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 古
工艺美术运动:1859年至1910年。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
典 工艺展览协会。
主
义 新艺术运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
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
“现代社会的矛盾,生活的丑恶,是机械文明和物质文明过度繁 荣的必然结果”,要给由于物质文明而荒芜了的人们的心灵以 美的东西,艺术的东西。如果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社会问题 也就自然而然得到解决。
1
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
现代设计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1859
1910 1920
1851
一 战
二 战
现代设计发展
现 装饰艺术运动:ArtDeco,装饰艺术运动是一个装饰艺术方面的运
代 动,但同时影响了建筑设计的风格,它的名字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
主 义
行的世界博览会。
→
7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 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 当时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方兴为艾,工艺美术运动意在抵抗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 艺的价值。 他们完全放弃使用机器,而只使用手工。其结果是他们的作品集中到了少数有艺 术感,但是不愿分享的庇护人手中。 主要成员是威廉·莫里斯、察尔斯·马金托什、克里斯托弗·德雷瑟、埃德温·鲁琴 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古斯塔夫·斯蒂克利、C·F·A·沃塞和拉菲尔前派等。由 沃尔特·克兰和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传到美国。 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19世纪末最主要的艺术运动。并影响了接下来的设计史发展。 可以看做是现代设计的前奏。 !对生产与艺术结合方式的探索
工业设计史-第五章

• 恩内斯特· 查普列特(Ernest chaplet)
奥古斯特· 德拉哈切(Auguste Delaherche)
• 艾德蒙· 拉切纳尔(Edmond Lachenal)
亚历山大· 比戈特alexandre bigot和艾米尔· 穆勒emile muller
• 亚历山大· 比戈特alexandre bigot
• 1 巴黎新艺术运动
巴黎的新艺术运动有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它们都 是以家具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事务所,其中影响最大的有 三个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 而且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家。
(1)新艺术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
代表人物:萨穆尔·宾(Samuel Bing) 、德方列、盖拉 德 1888年,宾出版了一份杂志《日本艺术》(Le Japon Artistique),宣传日本艺术和日本工艺美术。 1895年,他开设了称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并且请 了几位重要的设计家从事新艺术风格的设计,包括德方列 ,盖拉德。 1900年,萨穆尔·宾这个设计团队展出了他们设计的 家具作品,新艺术这个名称 也被广泛的传播 。 1905 年,萨穆尔宾去世, 这个组织在他去世之后基本解散。
高直风格: 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 能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 活力。 有时对于形式的追求也会影响 到产品的结构与功能。高靠背 椅子一般都是坐起来不舒服的, 并常常暴露出实际结构的缺陷, 制造方法上也无技术性创新, 绘出几枝程式化了的红玫瑰花 饰
分离会馆——维也纳分离派的诞生之地
• 1897年,19位艺术家离开他 们认为严格、保守的维也纳 学院派,在他们自己的展览 厅——分离会馆建立了一个 前卫的艺术流派——维也纳 分离派(也称新艺术派),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关键词:德国设计工业一、德国的工业设计1、背景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
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
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
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1、背景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德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及发展史

产品造型设计与工业设计史论文学院:学号:姓名:德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及发展史德国工业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做工精细,持久耐用.考虑周到,讲究实效。
德国设计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中的民主特色,并反复提倡“优良造型的原则”,这种思想造成了几代德国设计师对于责任感的高度重视。
设计中的理性原则、人体工学原则、功能原则对于他们而言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绝对不会因为商业的压力而放弃。
德国产品设计的总体特征体现为: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机器外表与色彩(很少采用色彩比较鲜艳的设计,以黑色、灰色为主要色彩)。
下面从欧美的工业设计史谈起,讨论德国的工业设计的发展史。
在二十世纪初期,随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产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世界范围内所奉行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把多数的普通大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而只是认为设计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当时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以及欧美国家的“新艺术运动”都把定位于为权贵服务的精英主义。
后来在欧美国家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是一次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次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大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服务的活动。
在这一次带有民主主义性质的设计革命中,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为德国的设计发展乃至世界的设计发展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德国现代设计特征引言历史上每一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而进行,就有如革命一般。
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给人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而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工业化时代的大机器生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来的一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一种设计改良的方法。
直到一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工业设计史――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意志制造联盟目录•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两种主要设计思想•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发展•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宗旨与目标•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代表人物•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影响与意义••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1907年德意志制造同盟成立于慕尼黑。
是一个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
•德意志制造同盟在第一届年会上,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器的承认,并指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许多造型艺术家自认的社会的主宰。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两种主要设计思想•新古典主义•青年风格派在承袭了19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与新艺术运动特征,(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可以称之为冲突)的同时,又成为孕育现代主义精神的温床(从新客观性到包豪斯)。
德国制造联盟的宗旨与目标促进企业界同美术家、建筑师之间的共同活动以推动设计改革。
目标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和建筑质量,肯定标准化和用机器大量生产的方式,而设计者的任务是把标准的定型做得尽善尽美。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发展“德国制造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活动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拥有贝伦斯等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同时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设计家,其中有后来“现代建筑”的旗手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另一旗手勒柯布西耶在德国考察时,受到了“德国制造联盟”的影响。
代表人物•穆特休斯他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德国的家庭和德国的住宅,而且直接地影响这一代的特征。
他声称建立一种国家的美学的手段就是确定一种“标准”,以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
贝伦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德意志制造联盟十分注重宣传工作,常举行各种展览,并用实物来传播他们的主张,还123456789101112出版了各种刊物和印刷品。
它希望将标准化与批量生产引入工业设计中。
1916年,联盟与一个文化组织合作出版了一本设计图集,推荐诸如茶具、咖啡具、玻璃制品和厨房设备等家用品的设计,其共同特点是功能化和实用化,并少有装饰,而且价格为一般居民所能承受。
德国工业设计通用课件

德国工业设计正朝着人机融合和智能设计的方向发展,追求人与机器之间的和谐 互动。
详细描述
德国设计师开始探索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研究人类行为和习惯,以创造更符合 人类需求的产品和界面。同时,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情感体验与个性化设计
总结词
德国工业设计正朝着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设计 的方向发展,追求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 系。
德国工业设计通用课件
目 录
• 工业设计概述 • 德国工业设计现状及特点 • 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 • 工业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 德国工业设计的未来趋势 • 案例分析与应用实践
01 工业设计概述
定义与分类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它运 用美学、工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 识,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使之符合 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使用需求。
强大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德国工业设计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和能力,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世 界潮流。
03 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
形式美与功能美
总结词
在工业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
详细描述
形式美是指产品的外观、形状、色彩、纹理等设计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产品的视觉效果。功能美则是指产品在 满足用户需求、使用体验和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表现。一个好的工业设计应该在形式美和功能美之间找到平衡点 ,既能够吸引用户的目光,又能够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是工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 面。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文化传承是指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传统特色, 以体现产品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创新发展则是指不断探索 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推动工业设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个好的工业设计应该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之间找到 平衡点,既能够体现产品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又能够推动 工业设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