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32旅游资源评价湘教版3.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3_2旅游资源评价教案湘教版选修31

第三章旅行规划 3.2旅行资源评论( 一 ) 知识与技术1.认识旅行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旅行环境保护。
2.认识旅行资源评论的原则、内容,针对某一实例予以评论。
( 二 ) 过程与方法1.用详细案例剖析说明旅行活动和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形成旅行活动和景区开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认识;另一方面培育地理资料的剖析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2.经过详细的景区旅行资源评论,认识旅行资源评论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形成旅行资源评论的基本能力。
( 三 )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旅行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形成文明旅行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
2.经过详细的旅行资源的评论,增强辩证唯物观,培育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1.旅行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2.旅行资源评论客源市场评估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一个好的旅行规划,一定扬长避短,就地取材,有显然的针对性。
在解决详细问题时,需要吻合实质地“因材施教”。
为此,对地区旅行资源的科学评论,就成为进行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
【板书】第二节旅行资源评论旅行规划是为了求得旅行业的可连续发展,旅行活动和旅行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我们首先要认识的内容。
【板书】一、旅行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案例】黄山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引自湖北大学精选课程《旅行规划与开发》黄山既是世界自然遗产,又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跟着旅行业的不停发展和假日旅行的不停升温,黄山旅行开发渐渐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现象,对黄山的旅行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如在位于海拔l 000 多米的黄山核心景色区,不单拥有数目众多的楼堂馆所,并且其数量还在不停增添。
这主若是由于黄山旅行发展股份企业麾下7 家旅馆的盈余,吸引了更多的以后者摩拳擦掌,争相修筑楼堂馆所对外营业。
比方黄山市的一些政府部门,就纷繁在黄山核心景色区内修筑自己的款待所,招待游客。
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规划 3.2 旅游资源评价教案 湘教

3.2旅游资源评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理解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教学难点: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三、教学过程
学师活动
理环境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源良性平
旅游环境
本节课主要辩证地分析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学们注重知识的采用有益于学生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归纳,补充,总结,发挥学生。
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规划 3.2 旅游资源评价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3.2 旅游资源评价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3.2 旅游资源评价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3.2 旅游资源评价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
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
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请你替他们拿个主意,回答下题。
1.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地是()A.昆明 B.海南 C.武夷山 D.泰山和曲阜2.选择的主要理由是()A.交通条件 B.旅游观光地 C.身体状况 D.旅游费用3.这次旅游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参观学习 B.娱乐消遣 C.市场购物 D.接受教育4.构成这次旅游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旅游者 B.旅游景观 C.旅游业 D.旅游指南5.关于“白色旅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色旅游资源主要依托于气候条件 B.白色旅游的主要内容是欣赏冰雪景观、从事冰雪运动C.白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非地带性 D.白色旅游资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特别是东北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其中西南地区最为典型。
下图为岩溶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岩溶地貌的形成先后经历的外力作用有()A.沉积、抬升、侵蚀 B.冷凝、抬升、侵蚀C.风化、侵蚀、搬运 D.风化、侵蚀、沉积7.西南岩溶地区特色旅游业兴起的积极意义有()①促进人口外迁②推进城市化进程③优化产业结构④加强文化的交融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下图为我国四处旅游景观。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2旅游资源评价教学课件共39张PPT

课堂小结
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旅游资源的质量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
旅游资源质量好, 景点集群 搭配协调(多样性) 游览价值高 开发条件好
云南的旅游景点集群与地域组合
云南的旅游景点集群与地域组合
自主学习
课堂活动3 :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 除游览价值外还有哪些?
游览价 值
课堂小结
一.旅游资源的价值
美学价值
主要指自然景观
决
定
科学考察价值 主要指自然景观
旅 游
资
历史文化价值 主要指文化景观
源
质
经济价值
指自然、文化景观
量
自主学习
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
课堂活动2:从哪些角度分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质量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
1.资源的质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3
第三章 旅游规划
第二节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徐雨帆
走近高考
2016年高考全国卷I 第42题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 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 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 、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 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 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 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 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 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 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 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 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
泰山、庐山、华山 → 断块山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 喀斯特地貌
黄山 →
高山花岗岩地貌
长江三峡 → 西藏→
河流峡谷地貌 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规划3.2旅游资源评价教案湘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2018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规划3.2 旅游资源评价教案湘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规划3.2 旅游资源评价教案湘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规划3.2 旅游资源评价教案湘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3。
2旅游资源评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
理解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复习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学生回答。
巩固旧知识,辩证分析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一1.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1.水资源良性旅游环境污染现象有哪些?旅游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有哪些?3。
例题或练习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平衡受到破坏。
2.大气污染严重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4.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
5.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6.文物古迹遭毁损。
知识点二1.旅游资源评价。
2.探究活动:实例分析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3.例题或练习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1.游览价值2.市场距离3.地理位置和交通4.基础设施5.环境承载力本课小结本节课主要辩证地分析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学们注重知识的整理与归纳;重点用实例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板书设计3。
黑龙江省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3.2旅游资源评价领学案湘教版

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
开发利用价值
指的是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即在旅游市场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
游览价值
市场距离
交通位置
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4、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的基本内容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可主要抓住以下关键词:旅游资源价值、景点集群状况、地域组合性、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市场距离等。
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和高强度的旅游活动
原始生态平衡被打破,危及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③
遭到损毁
过度侵扰和不文明的旅游行动
文物古迹受损
二、旅游资源评价
1、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1)前提:正确认识旅游资源。
(2)关键:对其④的评价(优势因素、限制性因素)。
2、评价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环境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不仅是经济价值,还体现在⑤价值和⑥价值。在进行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时,必须对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评价,对旅游业开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努力减少旅游活动对资源环境价值的不利影响,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旅游资源景点集中程度。
(2)距离⑦的远近。
(3)地理区位(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组合状况)。
(4)交通通达度。
(5)⑧的好坏。
4、客源市场评估
(1)客源主体与旅游资源的⑨。
(2)旅游资源对客源市场的⑩。
(3)旅游区承载能力与客源规模的关系
(4)交通运输能力及景点集散能力与客源规模的关系。
项目
内容
开发条件评价
游览
价值
首先要评价资源的质量,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次,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单个景点而无法构成景观群的,游览价值不大;第三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不雷同于邻近的景点且质量较高
2024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规划3.2旅游资源评价教案湘教版选修3

-能够运用评价方法和指标,针对具体旅游资源提出改进措施,为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在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过程中,锻炼了合作交流能力,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高了沟通表达能力。
-在教室后方或侧边设置一个成果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评价报告和案例分析成果。
5.其他资源:
-准备白板、笔等教具,方便教师进行板书和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准备课堂评价表,用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环节。
6.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检查多媒体设备,确保课堂教学中能正常使用。
解答:
1.限制游客数量,实行预约制度,以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2.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禁止破坏行为。
3.发展生态旅游,推广低碳旅游方式。
4.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例题5:请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乡村旅游规划方案。
解答:
1.分析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如农田、果园、民俗文化等。
-将辅助材料、课堂练习题等资源提前发放给学生,以便于学生预习和课堂学习。
-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兴趣,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旅游资源评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旅行中是否遇到过特别吸引你的景点,它是如何吸引你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旅游资源评价的奥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评价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规划 3.2 旅游资源评价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3.2旅游资源评价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 掌握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 理解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二、预习要点(一)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使旅游业________发展,旅游景区的开发、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维持在________之内,否则就会威胁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需要考虑旅游业所带来的以下负面影响。
1.________良性平衡受到破坏。
2.________加重。
3.________的污染。
4.珍贵________面临威胁。
5.良性________受到破坏。
6.________遭到毁坏。
(二)旅游资源评价1.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1)全面分析:可以从________、生态环境、________、人文景观、________、交通条件、发展潜力、开发前景等方面着手,分析其________状况和由________组合而成的综合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________与________因素,并对景区进行科学定位。
(2)综合评价: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人员组成,力求准确、客观和公正。
2.评价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环境价值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为________价值、________价值、________价值。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景点相对________,距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对理想,并且所在地区________较好,这样的景区开发建设就相对容易。
4.客源市场评估________与旅游资源的距离,旅游资源对________的吸引力,________与客源规模关系,旅游区________与客源规模的关系,________及景点集散能力与客源规模的关系等。
三、预习问题结合下列材料,评价三亚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转提问】旅游开发中如何保护旅游地环境?
【板书】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2.通过具体的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形成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形成文明旅游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
2.通过具体的旅游资源的评价,强化辩证唯物观,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雍和宫虽然历史文化价值很高,但与故宫、颐和园等距离很近,特征又相似,所以游览价值不高。
【承转】旅游地的游览价值高,是否经济价值就一定高呢?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讲述】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可行性条件基础上。这些条件中除景物或景类的游览价值条件外,还必须明确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条件;地区接待能力条件;游客市场条件;施工难易条件。
因此。旅游规划与开发时应注重效益的评估,避免危害旅游地利益的情况出现。
阅读案例,分析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1)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
(2)大气污染加重
(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4)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
(5)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
旅游大量用水,废水过量排放
水体污染、破坏,水资源不足
大气污染加重
旅游交通、旅客呼吸和餐饮烹饪
景区植被、野生动物和文化古迹受损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生活用品和食品包装的随意丢弃
旅游环境和景区形象受损
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
过多的开发活动和人为干预
地理景观和文物古迹面临开发性破坏
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旅游资源必须经过有意识地开发,才可使旅游资源潜在的价值转化成现实的社会经济优势。这就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值得开发、如何开发、何时开发、为谁开发及开发方向如何。因此,旅游资源评价是进行旅游规划的基础,是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
【板书】二、旅游资源评价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68页内容,说明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内容
【思考】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条件、地区接待能力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施工难易条件等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点拨】①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地理位置是确定景区开发规模、选择路线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风景的类型和特色,而且影响旅游市场客源。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若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既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又使来往路程耗时过多,前往旅游的人减少。可见,地理位置和交通是评价旅游区开发的首要条件之一。
【教师补充讲述】我国著名风景名山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与九华山(竹林幽深、山色奇秀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歙县(皖南山区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以产歙观、徵墨等著名,有不少唐、宋、明各朝的古迹)相距不远,具有较好的集群状况。③景观的源自域组合状况──附近是否有特征相似的景点
【案例分析】雍和宫是北京市区保存较好的古代王府建筑之一,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然而,到那里游览的人数却远少于故宫,主要是什么原因?
【学生回答】非凡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例:秦始皇兵马俑与普通墓葬相比,鬼斧神工的张家界与家乡不知名的小山相比。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
【思考】请问是孤立景点的游览价值大,还是景观群的游览价值大?试分析原因;
【学生回答】景观群的游览价值大。因为是景观群可让游客在同一地区欣赏到不同类型的多个景点,使该地区对远处游客的吸引力增强。
⑤施工难易条件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开发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首先是工程建设条件,如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它们一般是随时随地而变化的。其次是基本供应设施条件,包括设施的建设条件、食品供应条件、建筑材料条件等。评价开发难易程度的关键,是权衡经济效益,其指标包括数量和时间两方面:前者是开发工程与投资大小的关系,后者是开发工程与受益早晚的关系。这是进行旅游开发规划中修建性详细规划必须考虑的内容,中学生现有知识储备难以应对技术性特别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教材没有进行专门讨论,教学时同样只须适度提及即可。
②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条件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开发地的容人量(人/平方米)和容时量(小时/景点)。旅游景区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游人数,为容人量,它是风景区的用地、设施和投资规模在设计时的依据。容时量指景区游览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体现了风景区的游程、内容、景象、布局和建设时间等内容。
③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多方面,因而旅游地要建设与旅游活动相配套的设施,提高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④客源市场条件
客源数量是维持和提高旅游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没有最低限度的游人,风景资源再好也难以开发。客源市场调查的内容包括客源地、最低限度容量以及游人的年、月、日变化等。不同风景区,依其景观特色、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吸引着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游人,而不同的游人数量,决定着该风景区的市场规模。
(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复习提问】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哪些?
【学生回答】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问题】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师生共同探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评价:
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比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
【启发提问】请问这是就旅游资源的哪一个特性而言的?试举例说明。
没有了水源的黄山,旅游景观大打折扣。如观瀑楼对面的瀑布叫“人字瀑”,往日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在中途分为两股,像是在悬崖峭壁上写出的一个大大的“人”字。但今天,峭壁上只剩下瀑布曾经冲刷过的痕迹。而“梦笔生花”的真松树是一棵长在山峰顶端的黄山松,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棵塑料树,真树已在几年前枯死。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说,黄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宗旨是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所谓完整性和真实性,主要指保护黄山154平方千米以内的完整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使之世世代代都能享用,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而现在黄山到处在搞水库、蓄水池,而且搞蓄水管道,这样大兴土木提高宾馆的品位、规格,却是在破坏自然生态,破坏黄山的自然美,造成视觉污染,这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不立即停止,甚至撤除,那么黄山就有被列入世界遗产濒危名录,甚至取消遗产称号的危险。
第三章旅游规划3.2旅游资源评价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旅游环境保护。
2.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内容,针对某一实例予以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具体事例分析说明旅游活动和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形成旅游活动和景区开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认识;另一方面培养地理材料的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板书】一、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案例】黄山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引自湖北大学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
黄山既是世界自然遗产,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假日旅游的不断升温,黄山旅游开发逐渐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现象,对黄山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如在位于海拔l 000多米的黄山核心风景区,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楼堂馆所,而且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黄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麾下7家宾馆的盈利,吸引了更多的后来者跃跃欲试,争相修建楼堂馆所对外营业。比如黄山市的一些政府部门,就纷纷在黄山核心风景区内修建自己的招待所,接待游客。
【案例借鉴】日本多家旅游社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出一日游特别团。游客在观赏湖山美景之际,动手搜集园林中的垃圾。游客只需在风景区搜集垃圾一小时,便可以免费享受温泉浴和午餐。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烈,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国内第三大问题。德国也是一个很自律的民族,长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具有了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珍爱备至,几乎人人都养成了自觉执行各项环保法规的习惯。
既然要修建楼堂馆所,首先不可避免的是开山炸石,伐木毁林。楼堂馆所建好,紧随而来的是餐厅的油烟,宾馆的污水,还有遍地的生活垃圾。建筑使用的钢筋、水泥和碎石四处堆积,原来的植被已经荡然无存。
为了配合旅游饭店经营的需要,黄山的水通过管道输送给数量越来越多的宾馆和招待所。因为输水管道施工的需要,经过上亿年地质构造才形成的黄山岩体被凿开敲碎,输水管通到哪里,哪里就是碎石遍地。在半山腰、在游人步行道的两旁,管道、碎石随地可见。远远望去,秀美的黄山伤痕累累。据统计,黄山风景区内的输水管道长达40千米,一直通到了黄山的顶峰。
【探究活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广为流传,桂林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桂林市坐落在小型喀斯特盆地中,环绕市区的喀斯特峰林的相对高度多在200米左右,一些当地“名山”的相对高度不过数十米。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桂林市接待游客的数量不断攀升,城市接待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桂林市内修建了一些高层宾馆,主管部门还打算再修建一些高层建筑。
1.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2.旅游资源评价
客源市场评估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一个好的旅游规划,必须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有明显的针对性。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切合实际地“对症下药”。为此,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就成为进行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