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苯污染主要来自内饰而非空调
密闭下开空调1小时 车内甲醛超标2倍多

密闭下开空调1小时车内甲醛超标2倍多密闭情况下开启空调,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甲醛超标2倍多,TVOC超标7倍。
新车的异味多半是甲醛和苯。
甲醛多是来自坐椅、车顶装饰等软性内饰材料,而苯主要来自地胶。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期从事室内空气污染车内污染及治理的李娟老师告诉我们,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车辆在生产时,内饰件要使用大量的塑料制品和黏合剂,这些都是产生车内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二是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之后,不但其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而且它本身产生的胺、烟碱等物质也会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三是,车内摆放一些劣质的毛绒玩具、靠垫等装饰物,会增加车内“甲醛”的释放源。
在夏天,车内材料在阳光下封闭暴晒后,温度增高,有害物质大量挥发,浓度可能会增加。
专家说,目前一辆家庭轿车使用的黏合剂用量达5公斤以上,最高的可达27公斤。
与房屋室内环境相比,车内空间更狭窄、更密闭,如果长期关闭车窗,危害性更大。
密闭情况下开空调等于慢性自杀实验证明,密闭情况下开启空调有害气体浓度增加。
李娟老师说,车内的任何内饰组件因为材质的不同,会散发出不同的气体。
仪表盘、汽车顶棚,甚至沙发里的海绵也会释放苯系物。
空调风道里附着的化学物质也会被释放出来。
车外燃油燃烧的尾气等也会通过细小的缝隙、空调等进入车内。
在20℃~30℃的苯系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变化曲线坡度会陡然上升。
一般开车门进入后开窗10秒钟车内空气就换掉了,因此不要老开空调内循环,要适时开外循环换气。
“车内如果长时间封闭,空气不流通,有害气体就不能及时排出。
尤其对一些安装了劣质地胶等材料的闭车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时间驾驶车辆的情况下,中途也应该打开车窗通风换气,车,地胶会释放出苯等有害气体,从而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如果长期如此,无异于慢性自杀。
”李娟老师说。
把炭包放车厢角落,只能吸附小范围环境里的有机物现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是,在车内放置一些能吸附有害气体的活性炭包。
家用车的车载空气净化方法

家用车的车载空气净化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汽车尾气排放和室内空气污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车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乘车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为了改善车内空气质量,车载空气净化方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一、车内空气污染的来源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界空气和内部污染源。
外界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物和有害气体通过车窗、空调系统等进入车内。
而内部污染源则包括车内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乘客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二、车载空气净化方法1.空调系统过滤车载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是最常见的空气净化方法之一。
过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提供相对清洁的空气供车内使用。
建议定期更换空调过滤器,以保证其过滤效果的最佳状态。
2.车载空气净化器车载空气净化器是另一种常见的车载空气净化方法。
它通过负离子发生器、活性炭等技术,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异味和有害气体。
车载空气净化器可以直接连接到车辆的电源,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提供良好的车内氛围。
3.车内通风车内通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车载空气净化方法。
定期打开车窗,尤其是停车时,可以将车内的污染物排出。
此外,使用车辆自带的通风系统,将新鲜空气引入车内,也能有效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4.车内保持清洁保持车内的清洁也是车载空气净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定期清洁座椅、地毯和其他内饰,清除灰尘和污垢,可以减少车内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
此外,避免在车内吸烟和食用油炸食品,也能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5.植物净化空气植物是自然的净化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在车内放置一些适合车载环境的植物,如常春藤、吊兰等,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车内环境的适应性和维护难度。
三、结语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对于乘车者的健康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通过车载空气净化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乘车环境。
造成车内甲醛超标的七大原因

六是车内抽烟
车内空间狭小,抽烟会造成车内的空气混浊,长期抽烟还会在车顶棚上形成一层很难清除的烟渍。尤其是开着空调抽烟,烟尘中的胺和烟碱会附着在蒸发器表面,遇到阴雨天气或空调长时间不用,会使蒸发器表面产生霉菌,污染车内空气。因此,要尽量避免在车内抽烟。真的要在车内抽烟,最好打开窗户,如果有天窗当然更好了。
七是常用空气清新剂
空气清新剂可起到暂时清新车内空气的作用,但治标不治本。而且空气清新剂多由乙醚、香精等成分组成,很多香水也是化学合成物,这些物质分解之后产生的气体中某些成分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这样只会加重污染。所以尽量不要使用空气清新剂和香水。如果车内产生异味,可以使用专业的车内污染防治产品,或是请专业的车内污染防治公司进行治理。520空气加油站提醒大家,注意防治车内空气污染,保障家人健康。
四是开车经常关闭车窗
即使是在冬天,开车时也最好给车窗留条缝,保持空气的适度流通,及时把车内空气中的污染排出去。有天窗的车型可以把天窗向上打开一点,这样车内既不会灌风,又能够保持空气流通。新车前六个月最好能经常开窗。
五是长期放置有异味物品
很多车主会将一些穿过的球鞋、沾有汗的运动衣和脏抹布等长期留在车内,或者把一些食物的外包装和瓜皮果壳等放在车内的垃圾桶内。在冬天,室内外的冷热温差很容易在车内产生湿气,这些物品就容易产生霉菌。因此,每次下车时应该记得将这些物品及时带下车。洗车时,也可用湿布擦拭车内或进行吸尘。
二是常用空调内循环
不少车主习惯将空调一直设置在内循环,但这样一来在冬天不开窗的情况下,内饰散发的污染气体、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都留在封闭的空间内,得不到散发。因此,开空调时,应该间隔着使用内外循环,使外界的新鲜车刚买来时,座椅、方向盘等处通常会有一层塑料包装,许多车主为了让这些包装继续保护车辆内饰,就不将其去除,长期保留。其实,这样反而会使内饰产生的污染气体得不到挥发,也和包装一样久留车内。
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

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摘要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随着私人购车量的迅速增长,多数汽车还未经过有害气体释放期就直接推入市场,汽车内的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
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较为复杂,一般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
他们大多来自车内装饰、汽车本身设备、发动机长生的有害气体、车主的一些小饰物等等。
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国家已经相继颁布了汽车车内空气标准,而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都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对车内污染进行治理。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车内环境检测标准,可以根据现有的室内环境检测标准检测车内环境。
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们的浓度标准,制定出我们国家的车内环境监测标准。
关键字车内空气污染形成原因危害治理现状现有标准Abstract :Currently, China's auto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private car, many cars are on sell without releasing harmful gas directly, the harmful gas pollution within the car for the harm to human body has also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In the air inside the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organics is relatively complex, generally include formaldehyde, benzene, toluene, xylene, ethylbenzene etc. Most of them come from interior decoration, car engine, the phoenix equipment itself, the owners of harmful gases, a small decorations, etc.Russia,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enacted a car interior air standard, and Japan, South Korea and the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adopted some means of smog..At present, there is not a nation of environment inside, ca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existing indoor environment detects the standard on environment. We can also use of their concentration, the standard of our country's interio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ndards.1.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多数车主喜欢装饰自己的车,就在车内布置了比日常居室更为密集的装饰和附属设备,车厢内的密闭性以及内饰原料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很大。
车内除甲醛 汽车香水危害健康

车室内除甲醛汽车香水危害健康专家称,用汽车香水掩盖污染物的味道,无异于掩耳盗铃。
专家对新快报记者称,汽车香水说白了也是一种化学试剂,大部分以添加剂为主,大量吸嗅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尤其对过敏体质的人。
近日,微博上到处转发着一条惊人的信息:高温天气进入车内,汽车的仪表板、沙发、空气滤清器会释放苯,长期暴露其中会导致人患上白血豺流产。
不久,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市室环境监测站检测称,暴晒后车内苯含量非常微小,真正超标的却是甲醛!其实,比起这些“毒”,还有不少“毒”是人为的,来得更隐蔽和阴险!你又是否注意到呢?典型案例新车一年后污染超标仍一倍开着B字头品牌车的方先生,开着这辆豪车已经1年多,但他总觉得一上车状态就不好,家人、朋友也觉得车内气味很浓。
方先生也认为车上污染一定超标,因此,他甚至经常睡不好。
不久前,他因为晚上没休息好,白天开车的途中竟然睡了过去,还好在即将撞上隔壁车道的车前他醒了过来。
于是急打方向盘后,车铲上了路边花基,终于停了下来。
不但车撞坏了,人也因此进了医院。
出院后,他终于忍不住找到买车的4s店,还找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做车内空气检测,结果发现TVOC轻微超标1倍,而且这是在已经使用1年多后的情况。
鉴于此,4s店为他更换了所有内饰和踏板。
新车内“毒”气超标近5倍较常见“新车内空气污染一般都会超标,这与汽车的选材质量有关,在没有暴晒的情况下超标5倍以内比较多见。
”记者了解,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这之前,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按GB/T1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在《评价指南》中,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例如苯的浓度不能超过0.11mg/m3,甲醛的浓度不能超过0.10mg/m3。
“车内空气甲醛、苯超标都有可能,这和车龄新旧、用真皮还是布艺座椅、外资或国产车等都有关。
”一般来说,新车检测比例和车内空气污染率均高于旧车,新车出厂时车内空气污染达最高值,渐渐因挥发而减少污染。
车内环境也能致癌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也不断攀升,人们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车内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但由于没有评价标准,引发了不少纠纷。
2011年,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该指南对苯、甲醛等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设定了限值,并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车内环境也能致癌据中国室内环境治理委员会委员南京简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亿辆,私车数量破2.11亿辆,占汽车保有量的七成之多,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刷新。
但调查显示,国内九成新车空气污染严重,即使开了五年的旧车,也很难有达到合格标准。
“车内空间狭窄、密闭,污染物不容易挥发,尤其是夏天阳光照射和冬季开暖气时,车内污染物会大量聚集。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说,据调查,大约有65%的驾驶员在驾车时会由于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头晕、困倦和咳嗽等现象。
“之前就发生过类似事件,大连一位消费者开车行驶两个多小时后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丰田车相撞,‘肇事元凶’就是车内高浓度的有害气体。
”宋广生说。
车内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它不仅对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以及生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致癌。
2002年北京一名消费者开上新车不久,就出现了大量脱发、头晕等症状;2003年北京发生了一起车内污染导致“苯中毒死亡”事件;2006年,重庆消费者因车内污染导致肝癌。
8种物质是元凶经中国室内环境治理委员会委员南京简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多年实践发现,车内污染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取决于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这8种致癌物,它们来自三方面:一是配饰,如座套、头枕等。
二是汽车内饰,如真皮座椅、地胶等。
三是生产所需的稀释剂、胶水油漆以及涂料等。
此外,由发动机排出的有害废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也会危害健康。
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乘用车车内的空气质量标准是指在车内的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障乘客的健康和舒适。
目前,国内对于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主要是通过《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品限制有害物质技术要求》(GB/T 27630-201X)来规定的。
根据该标准,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乘用车车内,甲醛主要来自于汽车内饰材料、地毯、座椅等部位。
为了保障乘客的健康,国家规定乘用车车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
2. 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不得超过1.5mg/m3VOC是指那些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这些化合物在乘用车车内主要来自于汽车内饰材料、油漆、胶水等部位。
高浓度的VOC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规定乘用车车内空气中VOC含量不得超过1.5mg/m3。
3. PM2.5含量不得超过75μg/m3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可以悬浮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
在乘用车车内,PM2.5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道路灰尘等。
为了保障乘客的健康,国家规定乘用车车内空气中PM2.5含量不得超过75μg/m3。
4. 甲苯含量不得超过0.05mg/m3甲苯是一种有毒有害化学品,主要用于制造溶剂、染料、塑料等。
在乘用车车内,甲苯主要来自于汽车内饰材料、油漆、胶水等部位。
高浓度的甲苯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规定乘用车车内空气中甲苯含量不得超过0.05mg/m3。
总体来说,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主要是针对甲醛、VOC、PM2.5和甲苯等有害物质进行限制。
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浓度。
为了保障乘客的健康和舒适,建议大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并且定期进行空气净化和换气操作,以保持车内空气质量的良好状态。
客车内气体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

客车内气体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与车的关系日益密切。
我们在坐车时经常会闻到一些刺激性气味,部分人还会感到头晕、头痛、呼吸不适等,这些现象的产生均来自客车里的空气污染。
本文将对客车内气体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客车内气体污染问题的分析1.客车内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客车厢内空气污染物成分复杂,主要有TVOC、可吸入颗粒物、碳氧化物、微生物等。
(1)TVOC:包括醛类、烯类、芳烃类等多种有机挥发成分。
其中,醛类(如:甲醛等)会刺激人体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引起畏光、流泪、咽痛等不适症状;芳烃类(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会影响人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皮下出血,甚至白血病等;烯类及其他有机挥发物(如:三氯乙烯、三氯甲烷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人体神经系统及肝、肾等器官损害。
(2)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有干炭烟(DS)、可溶性有机物(SOF)和硫酸盐。
它们易引发各类呼吸性疾病。
(3)碳氧化物: CO2过量会刺激人眼及喉部,还会引起精神恍惚;当车内人多且紧闭时,易使CO2转变为CO。
另外,发动机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也会从车体各缝隙进入。
CO极易与血红蛋白亲合,被吸入后,会使人脱氧,导致头昏、头痛,甚至窒息死亡。
(4)微生物:通过客车内空气运动,细菌、真菌、病毒等遍布车厢空间, 极易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此外还会造成细菌、病毒的交叉感染。
2.客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客车内污染物如此繁多,究其源头,概括如下:(1)车用材料污染:汽车密封橡胶、仪表盘塑料、车厢油漆、座椅皮革、车体黏结剂等材料中含有各种有机溶剂、添加剂,会挥发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卤代烃等一系列有害物。
(2)车载空调污染:车载空调的清理工作易被人们忽略,长期不清洗会在其内附着大量灰尘,并滋生各种细菌等。
一旦启用,就会将这些颗粒物及细菌吹入空气中,引起车内污染。
(3)引擎废气污染:当车体密闭不严时,发动机油料中的不稳定成分会挥发进入车内;此外,当车辆追尾,怠速等待时,易使前车尾气从后车缝隙窜入车厢(这些废气中主要含有碳氢化合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内苯污染主要来自内饰而非空调
近日,一则汽车空调、仪表盘、车内皮椅、内饰组件等会散发致癌物质苯的微博广为流传,并告诫人们如果进入车内后马上打开空调,会导致车内苯含量迅速升高,暴露其中会导致白血病,大大增加患癌的风险。
“除了致癌之外,苯还会侵蚀我们的骨骼,造成贫血和降低白血球数量,长期也可能导致流产。
”一时间引发转帖、议论纷纷,目前正值秋老虎发威时,开空调会造成哪些车内污染问题?车内空气污染究竟谁是祸首?
苯系化合物为强烈致癌物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1℃,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
因为苯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性的特点。
目前汽车制造和汽车内饰件制造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
”车内环境污染防控专家、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说。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紊乱,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同时可使人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
所以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宋广生首先明确解释了苯系化合物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苯是车内空气主要污染物
今年3月1日,国家环保部与质检总局联合颁布、正式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机物浓度设定了限值。
在指南里,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
“这8种主要车内空气污染的物质中,其中5项都与苯相关,三项与醛类物质相关。
”宋广生说,所以微博里关于车内空气主要污染物是苯,他表示赞同这一看法。
“标准建议车内空气中苯污染限值为0.11mg/m3。
在制定标准过程中,调查了36辆试验样车内苯的实测结果,满足0.11mg/m3限值的有24辆,合格率达66.7%。
”宋广生说。
苯的主要来源并非车内空调
“但苯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在微博里所称的空调里,而是在车内用的皮革、沙发、胶粘剂、油漆、各种纺织材料、复合材料、填充材料等内饰中,尤其是在温度越高的条件下,化学污染物释放得越多。
”宋广生举例说,在汽车钢板里有阻尼材料,用来降低汽车噪声,很多都是用沥青来做的,在高温暴晒情况下,会挥发化学污染物。
而汽车仪表盘往往使用合成塑料、再生塑料制成,耐老化程度降低,即便不是以苯的形式被挥发出来,也是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内空气质量研究人员称,车内的任何内饰组件因为材质的不同,会散发出不同的气体。
仪表盘、汽车顶棚等,甚至沙发里的海绵也会释放苯系物。
空调风道里附着的化学物质也会被释放出来。
车外燃油燃烧的尾气等也会通过细小的缝隙、空调等进入车内。
在20-30摄氏度的苯系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变化曲线坡度会陡然上升。
一般开车门进入后开窗10秒钟车内空气就换掉了,如果担心的话,可以开启空调换风。
一直在车内的话,不要老开空调内循环,要适时开外循环换气。
实验表明新车室内空气可能导致过敏
这位研究人员也提到2007年德国有一项研究是关于“停泊车辆内部空气的毒性”。
研究人员设置了相同品牌的一辆新车和一辆使用三年的旧车,置于 14000瓦灯光之下,使温度上升到65.6℃,收集了车内气体。
之后他们将来自人类和仓鼠的实验室培养细胞暴露在这些气
体的提取物中。
这是毒性测试的正常手段。
研究表明,来自新车的气体并没有表现出毒性,只是引起了一些微小的免疫反应,理论上这些反应在一些人体内可能导致过敏。
旧车则无此现象。
研究结论称:“停泊车辆的内部空气没有发现明显的健康危害”。
车内空气苯污染的主要来源
来自于汽车生产过程中的油漆。
苯化合物主要从油漆中挥发出来,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
来自于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苯在各种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比如在油漆施工中所用的稀料,主要成分都是苯、甲苯、二甲苯。
来自于各种胶粘剂。
特别是汽车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型胶粘剂,而其中使用的溶剂多数为甲苯,其中含有30%以上的苯,目前据统计,一辆家庭轿车在生产中使用的胶粘剂多到20公斤。
来自于汽车坐椅和坐垫。
一些家庭购买的布艺沙发释放出大量的苯,主要原因是在生产中使用了含苯高的胶粘剂。
汽车内的坐椅和坐垫等材料中也有这些问题。
也有一部分旧车的车内污染来自于汽车的燃料和润滑系统使用的各种汽油、柴油和润滑油,以及汽车尾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