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荣俞原经合络募郄会穴对照表格模板

合集下载

五输穴、郄穴等表格式

五输穴、郄穴等表格式
大陵
天井
商丘
厉兑
原穴、络穴
阴经脉
原穴
络穴
阳经脉
原穴
络穴

太渊
列缺
大肠
合谷
偏历

神门
通里
小肠
腕骨
支正
心包
大陵
内关
三焦
阳池
外关

太白
公孙

冲阳
丰隆

太溪
大钟
膀胱
京骨
飞扬

太冲
蠡沟

丘墟
光明
任脉
鸠尾
督脉
长强
脾之大络
大包
俞募穴
六脏
背俞穴
募穴
六腑
背俞穴
募穴

肺俞
中府
大肠
大肠俞
天枢

厥阴俞
膻中
小肠
小肠俞
石门
心包
八会穴
所属经脉
八会穴
脏会
章门
肝经
胆经
阳陵泉
筋会
腑会
中脘
任脉
肺经
太渊
脉会
气会
膻中
任脉
膀胱经
大抒
骨会
血会
膈俞
膀胱经
胆经
绝骨
髓会
郄穴
经脉
郄穴
经脉

孔最
温溜
大肠

阴郄
养老
小肠
心包
郄门
会宗
三焦

地机
梁丘


水泉
金门
膀胱

中都
外丘

阴维脉
筑宾

井荣俞原经合络募郄会穴对照表

井荣俞原经合络募郄会穴对照表
阴跷

1、中府穴
手足太阴之会;

1、翳风
手足少阳之会;

2、列缺穴
手太阴络穴,任脉、手太阴之会;

2、角孙穴
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3、瞳子髎
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1、偏历穴
手阳明络穴;
4、上关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2、臂臑
手阳明络会,手足太阳之会,手
5、颔厌穴
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阳明、阳维之会;
6、悬厘
12、承浆穴
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之会。

1、天池穴
手足厥阴、手少阳之会;

1、外关穴
三焦经络穴,手少阳、阳维之会;

2、内关穴
手厥阴络穴,手厥阴、阴维之会

2、天髎穴
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支沟1本
天井1子
会宗
阳池
外关
石门
三焦
足少阳胆经
窍阴
侠溪母
足临泣本
阳辅
阳陵泉子
外丘
丘墟
光明
日月
胆经
足厥阴肝经
大敦本
行间子
太冲
中封
曲泉母
中都
太冲
蠡沟
期门
肝经
阴维脉
筑宾足少阴
心包三焦经1夏至到冬至,属火
病在藏取之井,病在色取之荥,病于时取之俞,
2冬至到夏至,属水
病于音取之经,病在饮食取之合,五脏不平衡者
阳维脉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3、肩髃
手阳明、阳跷之会,手阳明、手
7、曲鬓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少阳、手太阳之会;
8、率谷穴

五脏六腑井荥腧经合原络郄募背俞穴总表

五脏六腑井荥腧经合原络郄募背俞穴总表

五脏六腑井荥腧经合原络郄募背俞穴总表五脏功能表五 脏心肝脾肺肾位 置胸中胁下腹中胸中腹部(左右各一)络 腑小肠络胆胃大肠膀胱五 行火木土金水 功 能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血脉汗为心液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血,为疲极之本主疏泄条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营养肌肉,脾主四肢,脾统血温五脏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气肃降,通调水道,主声音,温煦皮毛肾藏精,主发育生殖肾生骨髓通脑通二阴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主水液在 体合脉合筋肉合皮合骨华面爪(筋之余)唇毛发开 窍舌目口鼻耳情 志喜怒思悲恐在 液汗泪涎涕唾五脏六腑井荥腧经合原络郄募背俞穴总表五脏井木(出)荥火(流)腧土(注)经金(行)合水(入)原土(注)络穴郄穴募穴背俞穴肺11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太渊列缺孔最中府肺俞心包9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大陵内关郄门膻中(任)厥阴俞心9少冲少府神门灵通少海神门通里阴郄巨阙(任)心俞脾21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太白公孙地机章门(肝)脾俞肝14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太冲蠡沟中都期门肝俞肾27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太溪大钟水泉京门(胆)肾俞六腑井金(出)荥水(流)腧木(注)经火(行)合土(入)原木(注)络穴郄穴募穴背俞穴大肠20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合谷偏历温溜天枢(胃)大肠俞小肠19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腕骨支正养老关元(任)小肠俞三焦23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阳池外关会宗石门(任)三焦俞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冲阳丰隆梁丘中脘胃俞胃45里(任)膀胱67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京骨飞扬金门中极(任)膀胱俞胆44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丘墟光明外丘日月胆俞《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篇》六气的生理、病理表《决气》篇六气的生理、病理表六气生理病症机理备注精两神相捕,合而成形,常先身生精脱者,耳聋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脱者,目不明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脱的机理。

12经脉之穴:井、荥、经、合、原、络、郄!(附特效穴)

12经脉之穴:井、荥、经、合、原、络、郄!(附特效穴)

12经脉之穴:井、荥、经、合、原、络、郄!(附特效穴)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天人合一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 -- 少商大肠 -- 商阳心包 -- 中冲三焦 -- 关冲心 -- 少冲小肠 -- 少泽脾 -- 隐白胃 -- 厉兑肝 -- 大敦胆 --(足)窍阴肾 -- 涌泉膀胱 -- 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

”《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

”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

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

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

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天人合一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 少商大肠-- 商阳心包-- 中冲三焦-- 关冲心-- 少冲小肠-- 少泽脾-- 隐白胃-- 厉兑肝-- 大敦胆--(足)窍阴肾-- 涌泉膀胱-- 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

”《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

”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

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

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

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故名。

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井荣俞原经合络募郄会穴对照表

井荣俞原经合络募郄会穴对照表
脾 经
手少阴心 经
少冲 母
少府本
神门子
灵道
少海
阴 郄
神 门




心 经
手太阳小 肠
少泽
前谷
后溪母
阳谷本
小海子


腕 骨
支 正


小 肠
足太阳膀 胱
至阴

通谷本
束骨子
昆仑
委中
金 门
京 骨
飞 扬
中 极


足少阴肾 经
涌泉 子
然谷
太溪
复溜母
阴谷本


太 溪


京 门
肾 经
手厥阴心 包
中冲 1
母2子
劳宫1 本
巨虚
腑会中胃经募
足太阴公胃、心、
阳明大肠上
脘穴
孙冲脉胸
巨虚
气会膻中心包
足厥阴 内
少阳三焦委
经募穴
关阴维

血会膈膀胱经
手少阳外阳维目外眦,颊,颈,
太阳膀胱委
俞穴
关耳后,肩

筋会阳陵泉胆
足少阳 足临泣
阳 明足三
经合穴
带脉
胃里
脉会太肺经输
手太阳后目内眦、项、耳、
少 阳阳陵
渊穴
溪督脉肩胛
胆泉
骨会大膀胱经
足太阳 申
井穴
荣穴
俞穴
经穴
合穴
郄 穴
原 穴




手太阴肺 经
少商
鱼际
太渊母
经渠本
尺泽子
孔 最
太 渊

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任督脾大络
井少商商阳历兑隐白少冲少泽至阴涌泉中冲关冲窍阴大墩
荣鱼际二间内庭大都少府前谷通谷然谷劳宫液门侠溪行间
输太渊三间陷谷太白神门后溪束骨太溪大陵中渚足临泣太冲
经经渠阳溪解溪商丘灵道阳谷昆仑复溜间使支沟阳辅中封
合尺泽曲池足三里阴陵泉少海小海委中阴谷曲泽天井阳陵泉曲泉

太渊合谷冲阳太白神门腕骨京骨太溪大陵阳池丘墟太冲

列缺偏历丰隆公孙通里支正飞扬大钟内关外关光明蠡沟鸠尾长强大包

孔最温溜梁丘地机阴郄养老金门水泉郄门会宗外丘中都
郄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
筑宾阳交交信跗阳。

简单特定穴总表格

简单特定穴总表格
小肠俞
关元
养老
下巨虚
足阳明胃经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冲阳
丰隆
胃俞
中脘
梁丘
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丘墟
光明
胆俞
日月
外丘
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京骨
飞扬
膀胱俞
中极
金门
委中
阴维脉
筑宾
阴跷脉
交信
阳维脉
阳交
阳跷脉
跗阳
五腧穴、原穴、郄穴、募穴、背俞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下合穴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太白
公孙
脾俞
章门
地机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太冲
蠡沟
肝俞
期门
中都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太溪
大钟
肾俞
京门
水泉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合谷
偏历
大肠俞
天枢
温溜
上巨虚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阳池
外关
三焦俞
石门
会宗
委阳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腕骨
支正
简单特定穴总表格(井、荥、输、经、合、原、络、募、郄、八脉交会穴)(总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承浆穴
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之会。

1、天池穴
手足厥阴、手少阳之会;

1、外关穴
三焦经络穴,手少阳、阳维之会;

2、内关穴
手厥阴络穴,手厥阴、阴维之会

2、天髎穴
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之会;
9、商曲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8、鸠尾穴
任脉络穴;
10、石关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9、膻中穴
任脉、足太阴、足少阴、足少阳
11、阴都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之会;
12、腹通谷
足少阴、冲脉之会;
10、天突穴
任脉、阴维之会;
13、幽门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11、廉泉穴
任脉、阴维之会;
14、俞府穴
手足少阴之会;
足太阴脾经络穴,冲脉、足太阴
21、肩井穴
手足少阳、阳维、足阳明之会;

之会;
22、辄筋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2、三阴交
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之会;
23、日月穴
足少阳、足太阴、阳维之会;
3、冲门穴
足太阴、足厥阴之会;
24、带脉穴
足少阳、带脉之会;
4、府舍穴
足太阴、阴维、足厥阴、足少阴
25、五枢穴
足少阳、带脉之会;
取之原穴
阴跷脉
交信足少阴
阴经:木火土金水,井荣俞经合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阳经:金水木火土,井荣俞经合
血的郄穴委中
阳跷脉
附阳足太阳
八会穴
经属
八脉交会穴表
六腑下合穴
脏会章门
脾经募穴
经属
八穴
通八脉会合部位
太阳小肠下巨虚
腑会中脘
胃经募穴
足太阴公孙
冲脉
胃、心、胸
阳明大肠上巨虚
气会膻中心包经募穴
足厥阴内关
阴维

2、支正穴
手太阳络穴;

2、章门穴
足厥阴、足少阴、带脉之会;
3、臑俞穴
手足太阳、阳维、阳跷之会;
3、期门穴
足厥阴、阴维之会;
4、秉风穴
手太阳、手阳明、手足少阳之会
5、颧髎穴
手太阳、手少阳之会;
6、听宫穴
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1、睛明穴
手足太阳、足阳明、手足少阳、

1、长强穴
督脉、足太阳、足少阳之会;
7、百会穴
督脉、手足三阳、足厥阴之会;
7、金门穴
阳维脉别属;
8、神庭穴
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9、水沟穴
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10、龈交穴
督脉、任脉、足阳明之会;

1、大钟穴
足少阴肾经络穴;

1、会阴穴
任脉、督脉、冲脉之会;

2、照海穴
足少阴、阴跷之会;

2、曲骨穴
任脉、足厥阴之会;
3、筑宾穴
阴维脉络穴;
手阳明、阳跷之会,手阳明、手
7、曲鬓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少阳、手太阳之会;
8、率谷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4、巨骨穴
手阳明、阳跷之会;
9、天冲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5、迎香穴
手足阳明之会;
10、浮白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1、承泣穴
足阳明、阳跷、任脉之会;
11、头窍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2、巨髎穴
3、中极穴
任脉、足三阴之会;
4、大赫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4、关元穴
任脉、足三阴、足阳明之会;
5、气穴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5、阴交穴
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
6、四满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6、下脘穴
任脉、足太阴之会;
7、中注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7、中脘穴
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
8、盲俞穴
足少阴、冲脉之会;
足阳明之会;
26、维道穴
足少阳、带脉之会;
5、大横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
27、居髎穴
足少阳、阳跷、阳维之会;
6、腹哀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
28、环跳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7、大包穴
脾之大络;
29、中渎穴
足少阳络穴,别走厥阴;
30、光明穴
足少阳络穴;

1、后溪穴
手太阳督脉之会;

1、蠡沟穴
足厥阴肝经络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井穴
荣穴
俞穴
经穴
合穴
郄穴
原穴
络穴
募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母
经渠本
尺泽子
孔最
太渊
列缺
云门
肺经
手阳明大肠
商阳本
二间子
三间
阳溪
曲池母
温溜
合谷
偏历
天枢
大肠
足阳明胃经
历兑子
内庭
陷谷
解溪母
足三里本
梁丘
冲阳
丰隆
中脘
胃经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母
太白本
商丘子
阴陵泉
地机
太白
公孙
章门
脾经
手少阴心经
少冲母
少府本
神门子
灵道
少海
阴郄
神门
通里
巨阙
心经
手太阳小肠
少泽
前谷
后溪母
阳谷本
小海子
养老
腕骨
支正
关元
小肠
足太阳膀胱
至阴母
通谷本
束骨子
昆仑
委中
金门
京骨
飞扬
中极
膀胱
足少阴肾经
涌泉子
然谷
太溪
复溜母
阴谷本
水泉
太溪
大钟
京门
肾经
手厥阴心包
中冲
劳宫1本
大陵1子
间使2母
曲泽2本
郄门
大陵
内关
膻中
心包
手少阳三焦
关冲2母
液门2本
中渚
支沟1本
天井1子
会宗
阳池
外关
石门
三焦
足少阳胆经
窍阴
侠溪母
足临泣本
阳辅
阳陵泉子
外丘
丘墟
光明
日月
胆经
足厥阴肝经
大敦本
行间子
太冲
中封
曲泉母
中都
太冲
蠡沟
期门
肝经
阴维脉
筑宾足少阴
心包三焦经1夏至到冬至,属火
病在藏取之井,病在色取之荥,病于时取之俞,
2冬至到夏至,属水
病于音取之经,病在饮食取之合,五脏不平衡者
阳维脉
阳交足少阳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俞)
少阳三焦委阳
血会膈俞
膀胱经穴
手少阳外关
阳维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太阳膀胱委中
筋会阳陵泉胆经合穴
足少阳足临泣带脉
阳明胃
足三里
脉会太渊
肺经输穴
手太阳后溪
督脉
目内眦、项、耳、肩胛
少阳胆
阳陵泉
骨会大杼
膀胱经穴
足太阳申脉
阳跷
髓会绝骨
胆经穴
手太阴列缺
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照海
阴跷

1、中府穴
手足太阴之会;

1、翳风
手足少阳之会;

2、列缺穴
手太阴络穴,任脉、手太阴之会;

2、角孙穴
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3、瞳子髎
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1、偏历穴
手阳明络穴;
4、上关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2、臂臑
手阳明络会,手足太阳之会,手
5、颔厌穴
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阳明、阳维之会;
6、悬厘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3、肩髃

阴跷、阳跷、督脉之会;

2、陶道穴
督脉、足太阳之会;
2、大杼穴
手足太阳、督脉、手足少阳之会
3、大椎穴
手足三阳之会;
3、风门穴
足太阳、督脉之会;
4、哑门穴
督脉、阳维之会;
4、飞扬穴
足太阳络穴;
5、风府穴
督脉、足太阳、阳维之会;
5、仆参穴
足太阳、阳跷之会;
6、脑户穴
督脉、足太阳之会;
6、申脉穴
足太阳、阳跷之会;
足少阳、阳维之会;
7、气冲穴
冲脉、足阳明之会;
17、正营穴
足少阳、足太阳、阳维之会;
8、丰隆穴
足阳明络穴;

1、通里穴
手少阴心经络穴,手少阴、足少
18、承灵穴
手足少阳、阳维、足阳明之会;

阴之会,手少阴、胞宫之会;
19、脑空穴
手足少阳、阳维、足阳明之会;
20、风池穴
手足少阳、阳维、足阳明之会;

1、公孙穴
手足阳明、阳跷之会;
12、完骨穴
足少阳、足太阳之会;
3、地仓穴
手足阳明、阳跷、任脉之会;
13、本神穴
足少阳、阳维之会;
4、下关穴
足阳明、足少阳之会;
14、阳白穴
手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
5、头维穴
足阳明、足少阳、阳维之会;
15、头临泣
足少阳、足太阳、阳维之会;
6、人迎穴
足阳明、足少阳之会;
16、目窗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