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歌
十二经脉起止歌子午流注

十二经脉起止歌xx注.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
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的枯萎~~~十二经脉起止歌子午流注2009-06-11 13:17经始太阴,而厥阴最后。
穴先中府,而终则期门。
原夫肺脉,胸中始生,出腋下而行于少商,络食指而接乎阳明。
大肠起自商阳,终迎香于鼻外。
胃历承泣而降,寻厉兑于足经。
脾自足之隐白,趋大包于腋下。
心由极泉而出,注小指之少冲。
小肠兮起端于少泽,维肩后上络乎听宫。
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阴于足外。
肾以涌泉发脉,通俞府于前胸。
心包起乳后之天池。
络中冲于手中指。
三焦始名指之外侧,从关冲而丝竹空。
胆从瞳子穴,连窍阴于足之四指。
肝因大敦而上,至期门而复于太阴肺经。
xx注学说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中医秘典《子午流注针经井荥歌诀》

中医秘典《子午流注针经井荥歌诀》中医秘典《子午流注针经井荥歌诀》足少阳胆之经阳干注腑阴干注脏甲日甲与己合胆引气行,木原在寅甲日甲戌时胆为井(金)。
丙子时小肠为荥(水)。
戊寅时胃为俞(木)。
迸过本原丘墟穴。
木原在寅。
庚辰时大肠为经(火)。
壬午时膀胱为合(土)。
甲申时气纳三焦。
谓诸甲合还原化本。
【胆】窍阴为井胆中行,胁痛烦热又头痛,喉痹舌干并臂痛,一针难步却须行。
【小肠】前谷为荥属小肠,喉痹颔肿嗌咽干,颈项臂痛汗不出,目生翳膜并除痊。
【胃】陷谷胃俞节后边,腹痛肠鸣疟缠,面目浮肿汗不出,三分针入得复痊。
【胆(原)】丘墟为胆是为原,胸胁满痛疟安缠,腋肿髀枢腿酸痛,目生翳膜并除痊。
【大肠】阳溪为经表腕边,颠狂喜笑鬼神言,心烦目赤头风痛,热病心惊针下痊。
【膀胱】委中合穴纹中,腰脊沉沉溺失频,髀枢痛及膝难屈,取其经血使能平。
足厥阴肝之经乙日乙与庚合肝引血行,乙日乙酉时肝为井(木)。
丁亥时心为荥(火)。
己丑时脾为俞(土)。
辛卯时肺为经(金)。
癸巳时肾为合(水)。
乙未血纳包络。
【肝】大敦为井注肝家,心疼腹胀阴汗多,中热尸厥如死状,血崩脐痛用针加。
【心】少府心荥木节中,少气悲忧虚在心,心痛狂颠实谵语,寒热胸中便下针。
【脾】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热腹胀血便脓,吐逆霍乱胸中痛,下针一刺得安宁。
【肺】经渠肺经热在胸,掌后寸口脉陷中,热病喘疼心吐逆,禁灸神针有大功。
【肾】阴谷肾合膝后分,脚痛难移好用针,小腹急痛并漏下,小便黄赤建时寻。
手太阳小肠之经丙日丙与辛合小肠引气行火原在子火入水乡丙日丙申时小肠为井(金)。
戊戌时胃为荥(水)。
庚子时大肠为俞(木)。
并过本原腕骨穴。
故火原在子。
壬寅时膀胱为经(火)。
甲辰时胆为合土。
丙午时气纳三焦。
【小肠】少泽元本手太阳,井注喉痹舌生疮,臂痛咳嗽连项急,目生翳膜一针康。
【胃】内庭胃荥本陷中,四肢厥逆满腹疼,口渴牙痛根据穴用,使下神针便去根。
【大肠】三间为俞本节后,喉痹咽哽齿龋痛,胸满肠鸣洞泄频,唇焦气喘针时定。
子午流注纳干法开穴歌诀

子午流注纳干法开穴歌诀子午流注纳干法开穴歌诀纳干法开穴法又称纳甲法,是将十二经络的输穴纳入十天干来进行取穴的一种针刺方法。
关于纳干法的合理性及其科学性,最初古人是这样认为的,如前之所言,既然十天干的内涵代表着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及动物的生、长、壮、老、已,并且十天干又可用阴阳这两种属性来划分。
那么,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所以,人体脏腑功能的各种变化,亦可与天干的性质相提并论,即脏腑的功能同天干一样,亦有阴阳之分。
此时,如果把脏腑发生的病变变化,有一定的转变规律。
一干代表一日、一干又代表一脏或一腑,日与日不同,则脏与腑亦不相同。
在一天之中,值日所属的脏腑,有其盛衰之变。
在此,不妨以甲日胆经值日为例,首开穴为甲日戊时,此时,本日值经气旺,而再过两个时辰,即丙申时,则又为小肠经盛,再过两个时辰,戊午时,则又为胃经气旺。
关于十二经络与十天干的配行是这样的。
不妨以天干甲乙为例,若以阴阳属性划分而言的话,天干为阳,配六腑为胆,所以将胆归纳于十天干甲之内,每逢甲日则胆经气旺。
再以乙而言,天干乙为阴,配之脏为肝,所以将肝归纳于十天干乙之内,每逢乙日则肝经气旺。
再以脏腑经络表里而言,则胆与肝互为表里,又因肝胆主春,为东方木之生气,所以又将天干甲乙合称为东方之木。
类推,丙丁南方火,戊已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是以歌诀的形式出现。
现将其歌诀列之如下。
1、十二纳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分。
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归癸无须言。
2、六十六穴归经歌六十六穴循经穴,阴五阳六是根由。
每日周流六十六,一时五穴五输求。
井荥输原与经合,独有阴无原穴别。
寅海有一鱼少商,鱼际太渊贩鱼忙。
行于经渠渡尺泽,卯时赶到商阳岗。
面前经房二三间,走到合谷阳溪傍。
溪前有水名曲池,辰时歇息厉兑上。
厉兑前边是内庭,饮食乘凉真舒畅。
担上鱼际走陷谷,经过冲阳解溪乡。
三里五里走得快,巳时到了隐白庄。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导读:首载于明徐风《针灸大全》。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首载于明徐风《针灸大全》。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合谷,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嫡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十二经脉起止歌子午流注

十二经脉起止歌子午流注.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
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的枯萎~~~十二经脉起止歌子午流注2009-06-11 13:17经始太阴,而厥阴最后。
穴先中府,而终则期门。
原夫肺脉,胸中始生,出腋下而行于少商,络食指而接乎阳明。
大肠起自商阳,终迎香于鼻外。
胃历承泣而降,寻厉兑于足经。
脾自足之隐白,趋大包于腋下。
心由极泉而出,注小指之少冲。
小肠兮起端于少泽,维肩后上络乎听宫。
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阴于足外。
肾以涌泉发脉,通俞府于前胸。
心包起乳后之天池。
络中冲于手中指。
三焦始名指之外侧,从关冲而丝竹空。
胆从瞳子穴,连窍阴于足之四指。
肝因大敦而上,至期门而复于太阴肺经。
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2.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3.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11.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12.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井荥输原经合歌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脘,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二原穴歌
胆出丘墟肝太冲,小肠腕骨是原中心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脾出太白肠合谷,肺原本是太渊同膀胱京骨阳池焦,肾出太溪包大陵。
十五络穴歌
肺经列缺胃丰隆,通里心经肾大钟支正小肠大偏历,内关包肝蠡沟封飞扬膀胱三焦外,胆是光明别络崇督脉长强任尾翳,公孙脾络大包同。
募穴歌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胃中脘兮脾章门,包膻三焦石门穴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杼血膈俞,气膻中兮脉太渊
郄穴歌
郄犹孔隙义,本是气血集,
病症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逼,
胃经是梁丘,脾主地机宜,
小肠养老名,心须取阴郄,
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居,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蹻走跗阳,阴蹻交信必,
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取。
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心胸胃,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隔喉咙。
子午流注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歌

子午流注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歌手大指内太阴肺,少商为井荥鱼际,太渊之穴号俞原,行入经渠尺泽类。
盐指阳明曰大肠,商阳二间三间详。
合谷阳根据穴取,曲池为合正相当。
中指厥阴心包络,中冲掌中劳宫索,大陵为俞本是原,间使从容求曲泽。
无名指外是三焦,关冲寻至液门头,俞原中渚阳池取,经合支沟天井求。
手小指内少阴心,少冲少府井荥寻,神门俞穴为原穴,灵道仍须少海真。
手小指外属小肠,少泽流于前谷内,后腕骨之俞原,阳谷为经合少海。
足大指内太阴脾,井荥隐白大都推,太白俞原商丘穴,阴陵泉合要须知。
足大指端厥阴肝,大敦为井荥行间,太冲为俞原都是,经在中封合曲泉。
足第二指阳明胃,厉兑内庭须要会,陷谷冲阳经解,三里膝下三寸是。
足掌心中少阴肾,涌泉然谷天然定,太肾俞又为原,复溜阴谷能医病。
足第四指少阳经,窍阴为井侠溪荥,俞原临泣丘墟穴,阳辅阳陵泉认真。
足小指外属膀胱,至阴通谷井荥当,束骨次寻京骨穴,昆仑经合委中央。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水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子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蹊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井荥输原经合歌

井荥输原经合歌(66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少商井木、鱼际荥火、太渊输土(原) 经渠尺泽肺相连。
经渠经金、尺泽合水商阳二三间合谷,商阳井金、二间荥水、三间输木阳溪曲池大肠牵。
合谷原穴、阳溪经火、曲池合土厉兑内庭陷谷胃,厉兑井金、内庭荥水、陷谷输木冲阳解溪三里随。
冲阳原穴、解溪经火、三里合土隐白大都太白脾,隐白井木、大都荥火、太白输土(原) 商丘阴陵泉要知。
商丘经金、阴陵泉合水少冲少府属于心,少冲井木、少府荥火神门灵道少海寻。
神门输土(原)、灵道经金、少海合水少泽前谷后溪腕,少泽井金、前谷荥水、后溪输木阳谷小海小肠连。
腕骨原穴、阳谷经火、小海合土至阴通谷束京骨,至阴井金、通谷荥水、束骨输木昆仑委中膀胱知。
京骨原穴、昆仑经火、委中合土涌泉然谷与太溪,涌泉井木、然谷荥火、太溪输土(原)复溜阴谷肾所宜。
复溜经金、阴谷合水中冲劳宫心包络,中冲井木、劳宫荥火大陵间使曲泽传。
大陵输土(原)、间使经金、曲泽合水关冲液门中渚焦,关冲井金、液门荥水、中渚输木阳池支沟天井索。
阳池原穴、支沟经火、天井合土窍阴侠溪临泣胆,窍阴井金、侠溪荥水、临泣输木丘墟阳辅阳陵泉。
丘墟原穴、阳辅经火、阳陵合土大敦行间太冲看,大敦井木、行间荥火、太冲输土(原)中封曲泉属于肝。
中封经金、曲泉合水◎十二原穴歌太冲原肝丘墟胆,心包大陵胃冲阳,太渊肺而太溪肾,京骨之原本膀胱,神门心兮太白脾,合谷腕骨大小肠,三焦要从阳池取,十二原穴仔细详。
◎十五络穴歌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肾络胱飞扬,脾络大包胃虚里,任络尾翳督长强。
◎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中府肺,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膪中窥浅深。
◎十二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午流注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歌
手大指内太阴肺,少商为井荥鱼际,太渊之穴号俞原,行入经渠尺泽类。
盐指阳明曰大肠,商阳二间三间详。
合谷阳根据穴取,曲池为合正相当。
中指厥阴心包络,中冲掌中劳宫索,大陵为俞本是原,间使从容求曲泽。
无名指外是三焦,关冲寻至液门头,俞原中渚阳池取,经合支沟天井求。
手小指内少阴心,少冲少府井荥寻,神门俞穴为原穴,灵道仍须少海真。
手小指外属小肠,少泽流于前谷内,后腕骨之俞原,阳谷为经合少海。
足大指内太阴脾,井荥隐白大都推,太白俞原商丘穴,阴陵泉合要须知。
足大指端厥阴肝,大敦为井荥行间,太冲为俞原都是,经在中封合曲泉。
足第二指阳明胃,厉兑内庭须要会,陷谷冲阳经解,三里膝下三寸是。
足掌心中少阴肾,涌泉然谷天然定,太肾俞又为原,复溜阴谷能医病。
足第四指少阳经,窍阴为井侠溪荥,俞原临泣丘墟穴,阳辅阳陵泉认真。
足小指外属膀胱,至阴通谷井荥当,束骨次寻京骨穴,昆仑经合委中央。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水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子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蹊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俞,返求京骨本原寻,三焦寄有阳池穴,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原,包络大陵原并过,右子午流注之法,无以考焉。
虽《针灸四书》所载,尤且不全。
还元返本之理,气血所纳之时,不待思忖。
且后图乃先贤所缀,故不敢废,备载于后庶有所证耳。
原图十二,今分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