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_周玲_孔红武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病情。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腹部手术;胃肠功能腹部手术为临床外科常见的手术,然而相关报道指出,由于麻醉、炎性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可出现腹胀、腹痛、排气不畅、排便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干扰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1]。
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患者护理干预,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逐渐被用于临床干预。
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情志护理等为中医常用的护理干预方式,在多种疾病的干预中取得较好的效果[2]。
本文将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患者,观察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年龄23~75(42.06±9.68)岁,男性21例,女性19例,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20例、胃次全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术15例、其他3例。
对照组年龄22~77(42.98±9.15)岁,男性23例,女性17例,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18例、胃次全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16例、其他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遵医嘱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抗感染、止血、止痛等,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应用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饮食及术后运动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97例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切口愈合分级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VAS评分及住院时间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腹部手术;胃肠功能康复【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219-01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紊乱,为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本文将不同手术室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7例腹部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35例,年龄在22~64岁之间,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7例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55例,男3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4.6±2.5)岁,手术时间超过60min者37例,麻醉方式中全身麻醉22例,硬膜外麻醉33例,手术部位中胃部手术15例,肠部手术26例,胆道手术10例,其他部位4例,对照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8±2.9)岁,手术时间超过60min者30例,麻醉方式中全身麻醉16例,硬膜外麻醉26例,手术部位中胃部手术11例,肠部手术23例,胆道手术6例,其他部位2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术前护理主要进行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及注意事项指导等,良好的术后护理能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和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所在科室收诊的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0例展开研究,其中实施常规临床护理的为对照组(n=55),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n=55),而后对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4%,显著低于对照组30.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可促进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腹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在外科临床上腹部手术比较多见,一般指的是胸部与骨盆之间的位置,而由于手术患者受到创伤、麻醉以及炎症的刺激等因素使得术后的胃肠功能发生障碍,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以及排气困难等,不利于术后的恢复[1]。
因此,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所在科室收诊的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0例展开研究,对照组(n=55)中包括男31例、女24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为(47.4±6.7)岁;阑尾切除术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胃肠修补术3例;观察组(n=55)中包括男33例、女22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为(47.7±6.2)岁;阑尾切除术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胃肠修补术2例。
本次研究入选患者均实施腹部手术,且采取硬膜外麻醉,排除其他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较大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与分析。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吴海燕,杨琼,余碧英(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杭州310012)大部分腹部手术患者的疾病均与消化道有关,通常涉及胃、肠、肝脏等器官,因此,术后一定会对患者的胃肠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手术创伤会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患者的交感神经,而交感神经对人体的胃肠功能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因此,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期内着重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行特殊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1]。
而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未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进行重点护理,侧重与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这对大部分腹部手术患者而言,其护理效果远远不够[2]。
而中医护理干预,通过艾灸、中药热奄包及等中草药护理干预,药效通过热力传导,直达病灶,只要把握好干预时间,无任何不良反应,且效果显著,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34]。
本研究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
参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13Z5. 07)岁;胃肠手术11例,胆囊术19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
研究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 36Z5. 73)岁;胃肠手术14例,胆囊术21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人标准和排除标准纳人标准:(1)行腹部手术者;(2) 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精神、语言、认知障碍者;(2)长期服用镇静药物者;(3)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
1.3护理方法1.3.2参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既给予健康宣教、病情监测、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服务。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刘亚红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7(002)009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总页数】2页(P171-172)
【作者】刘亚红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 [J], 游金华;焦海花;李姬梅;李伶俐
2.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J], 闫娟;史雪莲;崔金医
3.术后择时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刘永红;陈木荣
4.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杨文涛
5.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J], 张延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 1 年第 1 卷第 00 6
发作 , 暂停操作 , 给予对症处理 后继续 。术 中给 予患者人 文关
怀 , 知 局 部 会 有 憋 胀 不 适 。 观 察 患 者 有 无 胸 痛 、 闷 、 吸 告 胸 呼
部 出现红肿和少量 渗液 , 因可 能为病 情危 急术 前备 皮 不彻 原
20 6 : 8 — 1 0 10 81.
定 导管外露远端 于术 侧肩部 , 搏 器戴 防护盖 悬挂 于床 栏 或 起 生理盐水架上 , 防滑脱和损坏 , 并易观 察各种 参数 。每班严格
交 接 班 , 患 者 翻 身 或 给 予 生 活 护 理 时 , 后 均 应 检 查 并 安 置 当 前 好导管 , 醒者解释导管安全是其 生命 , 识不 清者 给予约束 清 意
底, 操作时病窦 阿斯综 合征 , 染无 菌 区, 年老 消 瘦皮 下脂 污 或 肪薄, 起搏 导 管 磨 损 皮 肤 , 换 药 和 调 整 抗 生 素 , 经 2 d后 消
退 。
困难等 , 预防心肌穿孔 、 气胸 、 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
33 术后护理 .
3 3 1 起搏性能观察 持续 监护起 搏信号 及其 后 的 Q S波 . . R
护理干预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 ] Go ce i , i e H bl ,t 1S n adt a e t 5 i h t P Rz l F, aa F e a. t dr et n n t zo a r m
果, 首先护理人员对 保 留灌肠 的意 义 、 方法 要 向患 者讲 清楚 , 教会 患者及家属 出院后如何 自行使用 , 对药 温 、 药量 的使用 都
很重要 , 规药温控制在 3 4 ℃。 常 9 gteya 9 1 J . at ・ pd o g a sr ui er19 [ ] JG s o e l c e n h r
参考文献 : [ ] Fr k yr ,w rr kE ,r n J A c ta rc w o 1 a oh a F S abi T J ieE . ri l ei f r c v i c e
强用药指 导 , 如将 S S ( 5一A A) 类 固醇激素使用 与逐步 AP 或 S 、 减量及观察注意事项 向患者 作详尽 告知后 , 加 了患者 的治 增 疗依从性 , 未发生严重药物副反应。 33 药物保 留灌肠注意事项 . 对病变仅 累及直肠 、 乙状 结肠
6 —7 9 0.
本文分析 14例 U 4 C患者 的临床症状 、 治疗 、 护理及转归 ,
U C患者 以轻 中度为主 , 诊断手段 主要 为结肠镜检查 及病 理组 织检查 , 钡剂灌肠造影检查 较少 ; 控制 急性 发作 的药 物主要 为 口服 S S ( 5一A A) 类 固醇激 素 以及 中药 汤剂局 部灌肠 AP或 S ,
et o,95 3 (u p ) 1 4 ne l19 ;0 sp l : — . r 8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价值。
方法:此次将在院内腹部手术患者当中选择60例,实施抽签法分组,两组均分30例,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基础组采取常规护理,数据指标比对: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恢复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结果:综合组恢复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对比基础组更短,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院内腹部手术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有效恢复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胃肠功能恢复;综合护理;腹部手术;进食伴随护理理念及相关模式逐步发生转变,护理范畴由原本的单一疾病护理逐步转变为保健、预防及康复为核心的综合护理。
由传统的被动护理、局部护理积极转变为全方位、主动的多方面护理[1]。
腹部手术会诱导患者肝肾等脏器代谢功能失调,诱发各类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应对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缩短。
本次将针对于我院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腹部手术治疗的入院患者60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20.1至2022.1。
纳入标准:患者存在腹部疾病、具备手术指征,可遵医嘱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症者。
抽签法分组为基础组、综合组,综合组共有男性10例、其余女性为20例,年龄42-70岁,平均62.31±1.38岁,基础组共有男性11例、其余女性为19例,年龄42-71岁,平均62.35±1.32岁;针对入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统计,统计学比较如P>0.05,则分组成立。
1.2方法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为患者实施术后基础护理。
综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欠佳,由于疼痛、创伤以及各类管道刺激会使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加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简单介绍手术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可积极回答相关问题,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护理.②体位护理:术后应主动协助患者维持舒适卧位,患者病情稳定后每2小时进行一次体位更换,预防患者产生压疮以及切口部位渗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组 68
22. 1 ± 11. 6
26. 1 ± 18. 9
30. 2 ± 16. 3
对照组 68
34. 4 ± 16. 9
38. 3 ± 13. 7
45. 9 ± 25. 1
t值
6. 583
6. 758
8. 382
P值
< 0. 05
< 0. 05
< 0. 05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 预后观 察 组 的 总 有 效 率 ( 94. 1% )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77. 9%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见表 2。
表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例( %) ]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 )
观察组 68 48( 70. 6) 18( 26. 5) 2( 2. 9) 66( 97. 1)
对照组 68 36( 52. 9) 22( 32. 3) 10( 14. 8) 58( 85. 2)
χ2 值
和降,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可暂时出现胃肠 功能障碍。而胃肠功能障碍又会进一步导致营养摄入 减少,患 者 的 抵 抗 力 下 降,进 到 发 生 一 系 列 的 并 发 症[9 - 10]。为了减少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肛 门排气时间,中医护理干预从总体观念出发,对患者进 行护理干预,以求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11 - 12]。
收稿日期: 2014 - 06 - 15 作者简介: 周玲( 1983 - ) ,女,浙江浦江人,护师,学士,研究方向: 临床
外科护理。
日艾灸患者的神阙穴 30 min,2 次 / d,7d 为 1 个疗程。 并事先向患者讲解艾灸的目的、注意事项等。( 2 ) 经 皮给药护理。在患者的下腹部采用经皮给药的方式给 予松节油,可加速血液循环,达到消除肠道水肿,从而 促进肛门排气和排便。护理人员将一茶匙松节油洒于 热毛巾上,趁热敷于患者的腹部,直到发 红,每 次 30 min,2 次 / d。( 3) 双耳耳穴压豆护理。将王不留行籽 贴压于耳部交感、神门、肝、胆、胃、脾、大肠、小肠穴,嘱 咐患者轻压耳穴 5 min,每个穴位 30 ~ 60 s,手法由轻 到重,以产生酸麻微痛及发热感为宜,3 h / 次,每天 3 ~ 5 次,两耳交替按压。 1. 3 观察指标[6 - 7] ( 1) 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 能恢复情况( 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 排便时间) 进行观察和比较。( 2) 疗效标准。护理干 预 1 个月进行评定,显效: 患者术后 36 h 内胃肠功能 得到恢复; 有效: 患者术后 48 h 内胃肠功能得到恢复; 无效: 患者术后超过 48 h 胃肠功能未得到恢复。总有 效率 = ( 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3) 采用本 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分值在 0 ~ 10 之间,非常 满意护理工作记作 10 分,不满意护理工作记作 0 分, 通过调查问 卷 的 评 分 情 况 对 护 理 人 员 的 工 作 进 行 评 价,说明患者的满意度。( 4)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 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主要对术后 24 h 及 48 h 恶心呕 吐、腹胀发生情况进行评估。 1.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8. 0 统计软件对数据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 均数 ± 标准差( x珋± s) 表示,组间差异采用 t 检验,P < 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比较 本研究结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 ]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Biblioteka 总有效观察组 68 42( 61. 8) 22( 32. 3)
4( 5. 9)
94. 1
对照组 68 28( 41. 2) 25( 36. 7) 15( 22. 1)
77. 9
χ2 值
8. 783
P值
< 0. 05
2.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 97. 1% ) 明显高于对照 组( 85. 2%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见表 3。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中医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肠鸣 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 经常规护理的患者,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 者的胃肠功能,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经中医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经常规护理的患 者,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腹部手术患者术后 的临床疗效。经中医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 显高于经常规护理的患者,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经中医护理干预后腹部手术 患者在术后 24 h 及 48 h 的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率明 显低于经常规护理的患者,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 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干 预,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 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Yamada T,Hayashi T,Aoyama T,et al. Feasibility of enhanced recov-
ery after surgery in gastric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study [J]. BMC Surg,2014,14( 1) : 41. [2] Kong J,Wu SD,Su Y,et al. Single incision versus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resec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 at a single tertiary care center[J]. Onco Targets Ther, 2014,7: 995 - 999. [3] Zhang Z,Wang C,Li Q,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at ST36 accelerates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after colorectal surger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Acupunct Med,2014,32( 3) : 223 - 226. [4] 王俊杰. 中医护理技术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研究进展 [J]. 护理学杂志,2014,29( 1) : 91 - 93. [5] 龙志辉. 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 理,2013,11( 4) : 1029 - 1030. [6] 魏星,裘华森,张琪,等. 参黄膏敷神阙穴治疗术后气滞血瘀型胃 肠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 ( 6) : 661 - 665. [7] 韩溢洪,胡长和,郭全福. 艾灸天枢、神阙穴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 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 1) : 26 - 27. [8] 赵芳,邓冬梅. 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及 护 理进展 [J]. 全科护理,2013,11( 7) : 1798 - 1799. [9] 欧文娟,邓远美. 中医护理理论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2,14( 7) : 269 - 271. [10] 何斌,丁晓敏. 中药热敷脐部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对症治疗
恶心呕吐
术后 24 h 腹胀
术后 48 h 恶心呕吐
术后 48 h 腹胀
观察组 68 对照组 68 χ2 值
P值
2( 2. 9) 16( 23. 5)
11. 453 < 0. 05
5( 7. 4) 25( 36. 8)
13. 675 < 0. 05
0( 0. 0) 8( 11. 8)
6. 872 < 0. 05
1( 1. 5) 13( 19. 1)
9. 273 < 0. 05
3讨论 患者在进行腹部手术后,由于手术牵拉、创伤、麻
醉等原因常导致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表现为肠蠕动减 弱,造成腹胀、肛门不排气、不排便等,这将不利于患者 的康复[8]。而中医 则 认 为 腹 部 手 术 后,由 于 整 体 的 经 络受到损坏,元气大伤,气血两亏,导致脾失健运,胃失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年第 41 卷第 12 期
·2687·
DOI∶10. 13192 / j. issn. 1000-1719. 2014. 12. 073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周玲,孔红武
( 杭州市中医院外一科,浙江 杭州 310007)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4 年 1 月—2014 年 6 月 期间本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 13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 医护理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 果: ( 1)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2) 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4. 1% ) 明显高于对照组( 77. 9%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3) 干预后观 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97. 1% ) 明显高于对照组( 85. 2%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4)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 24 h 及 48 h 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腹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 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