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AGI(修改后)
AGI分级的临床意义及早期肠内营养1

1 226~300 101~200 21~60
2 151~225 201~350 61~120
3
4
76~150 75
351~500 >500
121~240 240
心血管(PAR)*
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血液(血小板 103/mm3) >120 神志(Glasgow 评分) 15
AGI grade III处理:
IAH的监测及目标性治疗
(1D)
排除可能存在的腹部其他问题,如胆囊炎、腹膜 炎、肠缺血
尽可能停用促进胃肠麻痹的药物(1C)
避免早期(入ICU 7d内)应用肠外喂养来补充不 足的EN(增加院感发生率) (2B)
需常规尝试给予小剂量EN (2D)
AGI grade IV
80~120 13~14
51~80 10~12
21~50 20
7~9
6
SOFA
器官衰竭 呼吸系统
血液系统 肝脏
变量 PaO2/FIO2, mm Hg
血小板, 109/L 胆红素, mg/dL
心血管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肾脏
平均动脉压, mm Hg 多巴胺, μg/kg-1·min-1 多巴酚丁胺, μg/kg-1·min-1 肾上腺素, μg/kg-1·min-1 去甲肾上腺素, μg/kg1·min-1 Glasgow coma score 肌酐, mg/dL
AGI grade II处理:
治疗IAH(1D) 恢复胃肠动力,譬如用促胃肠动力药物(1C) 开始或维持肠内喂养,即使存在高度胃残留或反
流、喂养不耐受,也应考虑尝试给予少量肠内喂 养(2D) 对于胃轻瘫患者,如果促动力药无效,应考虑给 予幽门后喂养 (2D)
神经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处理

处理
腹腔内高压的治疗 (grade lD);恢复胃肠道 功能如应用促动力药物 (grade 1C);给予肠内营 养;如果发生大量胃促动力药 无效时,考虑给予幽门后 营养(grade 2D)。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及处理
AGI Ⅲ级
神经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处理
2012年欧洲危重病学会(ESICM) 《欧洲危重病医学会关于急性胃肠损伤的定义和处理指南》
定义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 AGI
表现 分级 处理
急性胃肠损伤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
定义:危重患者由于急性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及处理
AGI Ⅳ级
胃肠功能衰竭伴有远隔器 官功能障碍:AGI发展成 为直接危及生命的因素, 并伴有MODS和休克。
处理
保守治疗无效,需要 急诊剖腹手术或其他急救 处理(如结肠镜减压)。
《欧洲危重病医学会关于急性胃肠损伤的定义和处理指南》
AGI 的定义、分级、处理
1、缺乏客观检测指标
1)呕吐与返流:任何可视的胃内容物反流,无论呕吐物量的多少。 2)胃潴留量过多。是指胃潴留的量超过200 ml。 3)腹泻:每天3次以上稀水样便,且便量﹥200~250g/d(或﹥250ml/d)
4)消化道出血:任何进入胃肠道内腔的出血,并经呕吐液、胃内容物或粪便 等标本隐血试验证实。
2、AGl分级比较复杂、笼统, 对同样等级的AGI可能会有不同 的临床描述。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结果:45岁以下患者合并AGI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45岁 以上的患者,1周内重症脑血管病合并AGI的患者与未发 生AGI 患者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脑血管病 的类型是否发生AGI与预后无统计学意义。
AGI急性肠功能损伤

缺血缺氧致肠功能障碍 屏障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消化功能障碍
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放置鼻肠管
术或创伤、心肺复苏后等。
喂养不耐受综合征(FI)
feeding intolerance syndrome
喂养不耐受综合征是指任何临床原因(呕吐 、胃潴留、腹泻、胃肠道出血、肠瘘等)引 起的肠内营养无法实施的通用名词。
喂养不耐受综合征基本原理
FI的诊断常基于临床综合评估,无单独明 确的症状或指标来定义。当经过72小时, 20kcal/kg BW/day的能量供给目标不能由 肠内营养途径实现,或者因任何临床原因 停止肠内营养的,需考虑FI。如果因临床 操作等原因暂停肠内营养,不认为发生FI
危重病人胃肠功能概念、定义与处理: ESICM腹部问题工作组的推荐
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任建安 MD FACS Department of Surgery, Jinling Hospital,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P. R. China
急性胃肠损伤(AGI)
蛋白质消化不良腹泻 胃内变性障碍:胃酸缺乏 蛋白酶缺乏:胰腺分泌不足、肠液 丢失
消化功能障碍症状:腹胀(肠扩张)
讲话呑入的气体(氮气) 碳水化合物分解产气(二氧化碳) 细菌发酵纤维产气 (二氧化碳) 蛋白质分解产气(氨、硫化氢、吲哚等) -----
外科病人消化功能障碍的原因
消化液分泌减少 胃液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减少,胃液碱化 淤胆,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推荐 建议
RCT 随机对照试验
WGAP概念与定义
1.胃肠功能 2.急性胃肠损伤 3.喂养不耐受综合征 4.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5.胃肠道症状 6.喂养方案 7.AGI患者治疗指南
AGI急性肠功能损伤

腹腔内高压(IAH)
定义:指6小时内至少两次测量IAP≥12mmHg 基本原理:正常IAP 5-7mmHg。IAP存在固有
的变化和波动。当一天中IAP至少4次的测量的
平均值丌低于12mmHg,同样需考虑IAH。
腹腔内高压的处理
动态监测液体复苏,避克过度复苏 (1C)。 对于原发IAH术后患者,持续的胸椎硬膜外镇痛
----ESICM腹部问题工作组的推荐意见
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急性胃肠损伤(AGI)
University Hospital Maastricht in the riverside of Mass river
AZ Maastricht
AZ Maastricht
AZ Maastricht
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放置鼻肠管
针对重危病人消化功能障碍
加用胆盐、胰酶 消化液回输 采用EN+PN的联合支持斱 调整肠内营养液的配斱
胃潴留的处理
如果单次残留超过500ml,建议暂停胃内营养, 考虑给予幽门后营养 (2D)。 丌提倡常觃给予幽门后营养 (2D)。极少病例中, 幽门后喂养可能引起严重的小肠扩张,甚至穿孔
腹泻
定义:每日解三次以上稀水样便,并丏量大于 200-250g / day(或超过250ml/day)。 基本原理:正常排便频率为3次/周至3次/日。腹 泻可分为分泌性、渗透性、动力性和渗出性四 类。而在ICU,建议将腹泻分为疾病相关性、食
总量超过1000ml作为异常胃排空的一项指征,需要
给予特殊的关注。
胃潴留的处理
大量胃潴留时推荐静脉使用胃复安和/或红霉素,丌 推荐使用西沙比利 (1B)。 丌推荐常觃使用促动力药物 (1A)。 针灸刺激治疗有可能促迚神经外科ICU患者胃排空 的恢复 (2B)。 尽可能避克或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降低镇静深度
2024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肠内营养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2:
●胃肠功能障碍受病人基础疾病, 以及内、外源性多种因素影响, 根据发病机理可分 为 原 发 性AGI 与 继 发 性AGI。[推荐强度: (8.94± 0.89)分]
(三)胃排空与胃潴留的监测
● 核素显像是胃排空评估的金标准。 ● 目前临床上评估胃潴 留最常用的方法为胃残余量测量\ ● 重症病人 经胃管喂养,高胃残余量很常见,且发生时间早,尤 其在镇静或昏迷病人中更频繁,
二、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肠内营养策略
● (一)胃肠功能障碍启动肠内营养时机 ●(二)胃肠功能障碍启动肠内营养的速度与喂 养量 ● (三)胃肠功能损伤肠内营养的制剂与配方 ● (四)保护胃肠功能的方法 ●(五)微生物组群的调控在肠道功能紊乱中的 作用 ● (六)胃肠动力药在AGI中的应用
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肠内营养策略
(二)胃肠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
● 腹部外科手术(90%) ● 阿片类药 物行镇痛治疗 ● 过量液体 复苏 ● 应激病理刺激
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因素类型
影响原因
入院时因素
基础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现存疾病(脊髓损伤、颅脑损伤、 胰腺炎、腹腔手术)
动态内源性因素 动态外源性因素
高龄、高血糖、低血钾、疼痛、危重疾病、胃肠激素(分泌过多或抑 制)炎症
同时高胃残余量是 上消化道喂养不耐受的早期标志,与院内获得性肺 炎 、ICU 病死率密切相 关[20]。 ● 胃 残余量为150~300 mL可作为给予胃肠动力药物治 疗的临界值,胃残余量为250 mL 可作为喂 养不耐 受的早期诊断标准,需要启动早期干预治疗212]。 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 指南建议胃残 余量>500 mL/6h 应 推 迟 肠 内 营 养 。
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早期肠康复的效果评价

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早期肠康复的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19-03-25T16:10:57.8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陈雪姣[导读] 重症患者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多项研究证实,高达62%的ICU 患者发生胃肠道症状。
(河北省巨鹿县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邢台 055250)【摘要】重症患者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多项研究证实,高达62%的ICU 患者发生胃肠道症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重症患者胃肠道疾病的进展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早期肠康复;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46-0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病人康复的速度,因为其在改善病人营养情况的同时,还可以为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功能提供支持,使免疫机能得到调节,组织修复速度加快。
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患者56 例,为ICU 和神经外科、胸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5 例,平均年龄( 53. 00 ± 2. 19) 岁; 女性11 例,平均年龄( 68. 00 ± 2. 31) 岁。
急性心肌梗死16 例,急性脑出血14 例,肺癌术后8 例,肺炎6 例,呼吸衰竭5 例,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4例,急性脑梗死3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 例。
这些患者都不同程度出现恶心或腹胀。
鼻胃管饮食46 例,鼻肠管饮食4 例,胃造瘘6 例。
2.诊断标准。
急性胃肠损伤( AGI) 是指危重患者因为急性疾病导致胃肠道功能不正常。
AGI 按严重程度可分为4 级: Ⅰ级,存在发展至胃肠道功能障碍和衰竭的风险。
Ⅱ级,胃肠道功能障碍。
胃肠道无法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与液体的需要,但全身情况还未因胃肠功能障碍而恶化。
临床表现为潴留量较大的胃瘫、下消化道麻痹、腹内高压Ⅰ级、胃液或大便中含有血液、肠内营养不耐受。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中医综合治疗

急性胃肠损伤(AGI)
证据质量 原理
证 据 质 量 和 推 荐 强 度 分 级
A B
高 中
RCT或Meta分析 信用等级下降的RCT或信用等 级升高的观察性研究
C D 推荐强度 1级 2级
低 很低
完成得很好的观察性研究 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时亦认为发生AGIⅡ级。
急性胃肠损伤(AGI)
AGIⅡ级的举例:
胃轻瘫伴大量胃潴留或返流
下消化道麻痹、腹泻
腹腔内高压 (IAH) Ⅰ级(腹内压 (IAP) 12-15mmHg) 胃内容物或粪便中可见出血 存在喂养不耐受(尝试肠内营养途径72小时未达到 20kcal/kg BW/day目标)。
急性胃肠损伤(AGI)
急性胃肠损伤(AGI) 胃肠道是维持人体营养、生存的重要器官之一,亦是对 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严重颅脑损 伤等反应比较强烈的部位.近年来有人称肠道为“机体 应激时的器官之一”。胃肠道又是体内最大的细菌库。 肠粘膜屏障功能这是肠道所具有的特定功能,能阻止肠道 内细菌及其分解产物经肠壁逸至机体内.现已认识到肠粘 膜屏障功能障碍,肠内细菌及内毒素易位是导致全身炎性 反应综合征(SIRS)、MODS甚至MOF的一个重要因素. 危重病人轻重程度 胃肠功能
中医论脾胃
《慎斋遗书》 “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金匮要略 》“四季脾旺不受邪”
《内经》“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 《景岳全书》 “凡欲查病者,必须先查胃气,凡 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中医治疗方法临床运用与成果 常用方法介绍: 口服或鼻饲中药汤剂。
常用方:香砂六君子汤、大承气汤类方、参苓 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等。
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衰竭,应使用适当的 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
03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消化液分泌,减轻胃肠负担, 有助于恢复胃肠功能。
营养支持治疗
01 肠内营养
通过鼻胃管或胃造口术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肠道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02 肠外营养
通过静脉途径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 基酸、脂肪乳剂和葡萄糖等。
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病
பைடு நூலகம்
02
理生理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肠道黏膜受损
重症患者由于应激反应、感染、炎症等因素,肠 道黏膜受到损伤,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
肠道通透性增加
肠道黏膜受损后,肠道通透性增加,肠内细菌和 毒素容易透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 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肠道菌群失调
01
肠道菌群失衡
患者及家属教育
疾病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胃肠功 能衰竭的相关知识,提高 对疾病的认识。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饮 食原则和注意事项,避免 不当饮食加重胃肠负担。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 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疏导,增强治疗信心。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 和康复过程,共同促进患 者的康复。
特点
胃肠功能衰竭通常出现在重症患者中,病情严重且复杂 ,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
发病机制
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其中,肠道黏膜屏 障功能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是两个关键环节。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会导致肠道内细菌 和内毒素易位,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则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专业术语、定义和治疗 ——欧洲危重病医学会腹腔问题工作组指导意见(the ESICM Working
Group on Abdominal Problems) 摘要 目的:危重病患者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日益得到重视。以往关于急性胃肠功
能障碍与衰竭的多种定义使得不同的研究难以相互比较。因此,由一个国际工作小组召开会议,对急性胃肠衰竭及胃肠症状进行规范化的定义,并对治疗观点加以综述。方法:欧洲危重病医学会腹腔问题工作组基于现有证据及目前对病理生理学的理解,提出了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结果:提出了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定义及严重程度分级(分为四级),以及喂养不耐受综合征、胃肠症状(例如呕吐、腹泻、胃肠瘫、胃残余量增多)。急性胃肠损伤是一种发生于重症患者、由急性疾病导致的胃肠道功能异常。AGI分级:I级=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风险升高(具有自限性);II级=胃肠功能障碍(需要干预);III级=胃肠功能衰竭(干预后胃肠功能不能恢复);IV级=明显表现出胃肠功能衰竭(直接威胁生命)。本文还提出了关于急性胃肠障碍治疗的现有证据及专家意见。结论:本文基于现有医学证据及专家意见提出了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分级、处理建议,WGAP推荐将上述定义应用于临床与研究领域。 关键词 胃肠功能 衰竭 症状 喂养不耐受 重症监护 定义 分级
背景介绍 10年前举行的一次关于危重病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圆桌会议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肠功能是影响ICU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关于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尚无客观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定义。此外,会议还提出未来关于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应包括严重程度的分级。 定义胃肠功能障碍首先应明确胃肠功能的概念。胃肠道除消化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免疫和屏障功能。目前临床上对胃肠功能减弱的评估方法多为直观而并非客观的,因此,内分泌、免疫和屏障功能障碍在以往的文献中并未详细阐述。 几项研究证实胃肠症状在ICU患者中极为常见,一天至少存在一种症状以上者高达62%。更多的证据显示危重病患者发生胃肠功能障碍与不良预后相关。 胃肠症状各自有不同的定义被使用,缺乏评估胃肠功能的生物标记物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滞后,并影响了对胃肠功能障碍(也是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的评估。尽管血浆瓜氨酸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可能作为反映小肠功能的标记物,但它们是否能应用于临床指导诊断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仍不清楚。 处理胃肠功能障碍的策略进展缓慢,且目前多基于经验而非证据,这至少部分归咎于缺乏正式的定义和分级。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早期制定预案并以目标为导向的监护治疗能改善危重病患者的器官功能及预后。明确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作为MODS的一部分)和它派生出的SOFA评分,将确立集束化治疗的基础(防止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同时有利于支持新的治疗策略。 鉴于上述原因,WGAP提出一系列定义和危重病人胃肠功能障碍的分级,可应用于临床及研究目的。器官功能障碍是一个连续的生理紊乱过程,胃肠功能障碍用于描述多种胃肠症状(腹泻、呕吐)及ICU以外的诊断名称(胃肠炎)。因此提出“急性胃肠损伤”这一表述方式。 证据质量等级和推荐强度见表1 证据质量 A 高 RCT或meta分析 B 中 降级的RCT或升级的观察性研究 2
C 低 较好的观察性研究 D 非常低 病例报道或专家意见 推荐等级 1 强 推荐 2 弱 建议 结果 1. 胃肠功能 人体的胃肠道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促进营养素及水的消化吸收、屏障功能(控制并调节肠腔内微生物及其产物的吸收),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维持上述正常功能需要如下条件:灌注、分泌、运动、胃肠道与微生物协调的相互作用(足够的食物灌注、各种消化液及免疫物质的分泌、正常的胃肠蠕动、与肠道共生菌的相互作用)。因为目前缺乏评估胃肠功能的工具或标记物,我们尚不能确定地提出何为急性疾病条件下的正常胃肠功能。 2. 急性胃肠损伤(AGI)及分级 急性胃肠损伤一种发生于危重病患者、由急性疾病导致的胃肠道功能异常(急性病引起的危重患者[ICU内]胃肠功能障碍)。依据严重程度分级如下: 2.1 AGI I级(具有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高危因素):胃肠道功能部分受损,表现为与已知的某个病因相关的、暂时的胃肠症状(一次打击后出现的胃肠道症状)。例如:腹部外科手术后最初几天恶心和/或呕吐,术后无肠鸣音,休克早期肠道动力减弱。 处理:常伴随一般状态的好转而消失,不需针对胃肠症状给予特殊干预措施,除非需要静脉输液满足液体需求。建议早期肠内营养,损伤后24-48小时内开始(1B)。尽可能减少使用削弱胃肠动力的药物(例如儿茶酚胺、阿片类)(1C)。 2.2 AGI II级(胃肠功能障碍):胃肠道不能完成消化和吸收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素和水分的需要。与胃肠问题相关的患者一般状态无变化。这种情况的特点是:急性发生的胃肠症状,需要外界干预才能完成对营养素和水分的消化吸收;发生于先前未给予胃肠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或先前给予腹腔相关的干预措施、但发生了超出预想的严重情况。例如:胃轻瘫伴有胃残余量增多或反流,下消化道麻痹,腹泻,腹腔内高压I级(IAP12-15mmHg),肉眼见胃内容物或粪便内有血。如果尝试肠内喂养72小时内不能达到至少20kCal/kg/日的喂养目标,即存在喂养不耐受。 处理:需要考虑采取措施处理此种情况,并预防胃肠道功能衰竭的进展(例如:处理腹腔内高压[1D];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恢复胃肠道运动功能[1C])。肠内喂养应当开始或继续。对于胃残余量增多/反流或喂养不耐受的病例,应当考虑定期尝试小剂量肠内营养(2D)。有胃轻瘫的患者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开始幽门后喂养(2D)。 2.3 AGI III级(胃肠功能衰竭)——胃肠功能丧失,尽管给予干预亦不能恢复胃肠功能,一般状态无改善。临床表现为持续存在的肠内喂养不耐受,给予治疗后(红霉素、幽门后置管喂养)亦无改善,导致MODS持续或恶化。例如:尽管给予治疗,喂养不耐受持续存在——胃残余量多,持续性的胃肠麻痹,出现肠管扩张或进一步加重,腹腔内高压进展为II级(IAP15-20mmHg),腹腔灌注压降低(APP<60mmHg)。喂养不耐受存在,且可能与MODS的持续存在或恶化相关。 处理:阻止胃肠功能衰竭加重(例如:监测并针对IAH给予靶向治疗[1D])。除外尚未明确诊断的腹腔问题/排除可能存在的腹部其他问题(如胆囊炎、腹膜炎、肠缺血等)。The medications promoting 3
GI paralysis have to be discontinued as far as possible:尽可能停用导致胃肠瘫的药物/改善胃肠麻痹的药物尽可能停用(1C)。早期肠外营养(住ICU不足7日)用以补充肠内营养的不足,这种治疗措施与院内感染发生率增高相关,应予避免(2B)。应当考虑定期尝试小剂量肠内营养(2D)。 2.4 AGI IV级(胃肠功能衰竭并严重影响远隔器官的功能)——AGI进展,直接或立即威胁生命,伴有MODS和休克恶化。当AGI导致患者一般状态急剧恶化,伴有远隔器官功能障碍。例如:肠缺血伴肠坏死,胃肠道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Ogilvie’s综合征,需减压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处理:需要开腹手术或其他紧急干预措施来挽救生命(例如:结肠镜行结肠减压)(1D)。无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案。 对于以往存在慢性胃肠疾病的病人,鉴别急性胃肠问题非常困难。我们建议:对于可能归因于慢性胃肠疾病(克罗恩病)的病例(胃肠出血、腹泻),仍然使用相同的定义。长期使用肠外营养的病人,应考虑存在慢性胃肠功能衰竭(相当于AGI III级),无法通过新的急性干预措施来恢复胃肠功能/其胃肠功能无法通过干预来恢复。但是,应注意监测腹腔高压并除外新出现的急性腹腔问题,这与AGI III级的处理是相似的。 2.5 原发性与继发性AGI 原发性AGI与消化系统器官的原发疾病或直接损伤相关(第一次打击first hit)。通常在消化系统发生损伤后早期出现(在最初几天内)。例如:腹膜炎、胰腺或肝脏疾病、腹部手术、腹部创伤等。 继发性AGI是机体对危重病反应的结果,消化系统无原发病(第二次打击)。在消化系统无直接损伤的情况下发生。例如:肺炎、心脏病、非腹部手术或创伤、心肺复苏后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 3. 喂养不耐受综合征(Feeding intolerance syndrome,FI) 喂养不耐受综合征:各种临床因素导致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通称(呕吐,胃残余量多,腹泻,胃肠道出血,肠道-皮肤瘘),常有多个症状并存,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评估,并无单一症状或数值能定义FI。常存在以下几个征象: 尝试肠内喂养72小时内不能达到至少20kCal/kg/日,或无论任何临床原因导致的不得不终止肠内喂养。注意以下情况不能考虑存在FI:选择性地规定不用肠内喂养,因为操作程序停止或中断肠内喂养。特殊情况下的FI:因为存在肠道与外界相通的瘘管导致患者不能应用肠内喂养,应考虑存在FI;如果患者进行了ACS外科干预,或为敞开的腹部更换外科敷料,术后应立刻考虑FI存在,除非肠内喂养能够实施。 处理:FI需要努力维持并恢复胃肠功能:限制应用削弱胃肠动力的药物,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和/或通便药物(1C),控制腹腔内压力。定期尝试小剂量肠内营养。对于不能耐受肠内喂养的病人应考虑补充肠外营养(2D)。最近的证据显示推迟肠外营养至1周后比早期应用PN能提高疾病恢复率(2B)。 4. 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 4.1 IAH是指间隔1-6小时分别至少测定两次腹腔内压力(IAP),IAP>=12mmHg。 正常IAP为5-7mmHg。IAP具有变异性和较大的波动。一天进行4次以上测量后得到IAH平均值若>=12mmHg应考虑存在IAH。 处理:监测液体复苏的量对于避免补液过量是必要的(1C)。具有原发性腹腔内高压的患者术后应用持续胸段硬膜外麻醉可降低腹腔内压力(2B)。建议应用鼻胃/结肠减压促进胃肠腔内容物的排出(2D)。对于腹腔积液的患者,推荐经皮放置减压管(1C)。抬高床头超过20度可增加发生IAH的风险(2C)。神经肌肉阻滞剂降低I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