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2023 年第 9 卷第 3 期Vol.9, No.3, 2023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张小桐, 蔡卫敏, 刘书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重症医学科, 北京, 100010)摘要: 本文总结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护理经验,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基于中医辨证,实施中药结肠滴注、中药外敷、穴位注射、耳穴压丸、针灸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养护结合,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胃肠功能障碍; 中医护理; 穴位; 针灸; 压疮中图分类号: R 4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3-0025-04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f apatient with septic shock complicated with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ZHANG Xiaotong ,CAI Weimin ,LIU Shuhua(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 Beijing , 100010)ABSTRACT :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 nursing measuresfor a patient with septic shock complicat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Based on the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 a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cluding TCM colon in⁃stillation , TCM external application , acupoint injection , auricular acupoint pressing , acupuncture were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patient ’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 septic shock ;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 acupoint ; acupuncture ; pressure sore 脓毒症是指严重的感染合并全身恶性炎症反应,是创伤、烧伤、休克及感染等危急重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1]。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

胃肠功能 障碍 是危重病 发展 过程 中, 出现 的以腹 胀不能进食甚 至并 发应激性溃疡 出血为 主要症状表 现 的疾病 。我科从 20 0 5年 1 开始 , O月 依据辨 证 分型 治 疗 胃肠功能衰竭 3 例取 得 良好疗效 , 8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 料 本组 3 . 8例均 为本 院重 症 监护 室收 住 的危重症 病人 。男 性 2 3例 , 性 1 女 5例 ; 均 年龄 平 3 ±1 . ; P HEI评 分 1 ±2 1 其 中严重 多发 9 7 8 A AC I 8 .; 伤1 5例 , 血 管意 外 7例 , 脑 重症 胰腺 炎 3例 , 类休 各 克 9例 , 重 中毒 4例 。 严 1 2 诊断标 准 符合 我 国 1 9 . 9 5年重 修 MOD S病情 分期 诊断及 严重 程度 评 分标 准Ⅲ 规定 : 部 胀气 , 腹 肠 鸣音 减弱 为 1分 ; 腹部 高度 涨气 , 鸣音 接 近消 失为 肠 2分 ; 麻痹 性肠梗 阻 , 激性 溃疡 出血 ( 有 1 即可 应 具 项 确诊 ) 3 。 为 分 1 3 治疗方法 . 在常规 治疗原发病 、 对症支持 治疗的
A s atE jci ]Todsu s h u s gp it a d to s osvr dsu cinl at — tsie rae i i gh i bt c:Obet e r v i s en ri ons n h d eee yfnt a g sr i et etdwt Xa saL— c t n me t o on n t h n uu z D ccin [ to ]Maecrfl b evt na dn rigt 8csso svr yfnt nl at — tsiet ae i jni eot . Meh d o k aeu srai n us 3 ae f e ee su ci a g sr i et r tdw t o o n o d o on n e h Xa gh ijni eo t n a dma e cr t h at — tsia fn t n [ euQ F r ltept ns t h et n,h i s aLuu z D cci ,n k oe ote sr i et lu ci . R sl o lh ai t wi tet ame tte n o s g on n o a e h r soe f 6css ee eee .C n ls n i gh i u z D cci a o dc r efc o eeed su ci a g s oi— crs ae r l vd [ o cui ]Xa sa u ni eo t nhsgo ue f t nsvr yfn t n l at — o3 w ri o n L j o e o r n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中医辅助治疗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中医辅助治疗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中医辅助治疗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作者:戴昭秋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中医辅助治疗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40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西医联合中医辅助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評分、疾病积分、生命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疾病积分、生命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疾病积分、生命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心率稳定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呃逆消失时间分别为(1.21±0.21)、(2.11±0.21)、(4.22±0.21)、(3.22±0.22)、(4.22±0.22)、(3.22±0.21)、(2.21±0.12)d,均短于对照组的(2.42±0.25)、(4.41±1.12)、(5.23±1.54)、(5.25±0.21)、(7.13±0.21)、(5.25±0.35)、(3.45±0.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医联合中医辅助治疗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更好地改善APACHEⅡ评分、疾病积分、生命质量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中医辅助治疗;胃肠功能DOI:10.14163/ki.11-5547/r.2019.03.078胃肠道功能衰竭是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在疾病影响下,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而胃肠道黏膜长期缺氧缺血可出现糜烂、水肿变化而产生溃疡,破坏屏障功能,影响消化功能,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需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病人,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

给予对照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医护理技术。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几率。

结果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4.76%vs21.43%),P<0.05。

结论给予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降低并发症几率。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肠内营养;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是维持重症病人机体营养的主要辅助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及价值,但在此过程中易导致重症病人出现并发症[1]。

而中医护理技术可对重症病人胃肠道功能起到保护作用,继而降低其并发症,促进胃肠道蠕动。

故本次研究则主要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

现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需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与40例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2.40±10.21)岁;APACHEⅡ评分在13~17分之间,平均分(15.20±1.07)分。

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51±10.37)岁;APACHEⅡ评分在14~17分之间,平均分(15.26±0.03)分。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APACHEⅡ评分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留置鼻胃管,采用持续滴注的形式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使用胃肠输注泵对滴注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其滴注速度为:60ml/h;并保障营养液温度在35℃~40℃之间,在输注过程中,每4h则注入50ml温开水,保障其管路的持续通畅。

中药灌肠治疗ICU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

中药灌肠治疗ICU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

中药灌肠治疗 ICU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ICU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均分成A组(n=30)与B组(n=30)。

均予以患者中药灌肠治疗,A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B组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在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对比上A组高于B组,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上A组各项时间均长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展开中药灌肠治疗的同时并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排气及排便时间,进而快速缓解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显著提升预后质量。

【关键词】中药灌肠;ICU胃肠功能障碍;护理干预措施临床针对ICU胃肠功能障碍常进行药物护理,一般会使用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胃肠舒胶囊、静脉注射普鲁卡因、四磨汤口服液等药物进行胃肠功能的恢复,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且部分ICU患者并不适合药物护理。

而中医则是用复方大承气汤对患者进行灌肠,使患者的直肠、结肠产生强烈的收缩,从而促进患者的排便反应,使患者可以及早的进行早期进食护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而为了确保中药灌肠的顺利进行及确保效果,还需要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1]。

故本次研究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药灌肠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快速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升其预后质量。

现将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报告: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以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均分成A组(n=30)与B组(n=30)。

并排除年龄〈18岁、沟通障碍、精神异常、基础病情不稳定患者。

按照性别男女比例区分A组为17:13,B组为16:14;按照平均年龄区分A组为(43.74±3.65)岁,B组为(44.03±3.70)岁。

对比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均予以两组患者饮食护理、胃肠减压、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

“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在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在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S e pt .2023,V o l .31N o .18第一作者:胡彦鸽,E -m a i l :h u ge z 123@s i n a .c n 魄门亦为五脏使 理论在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胡彦鸽1安伟伟2(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43)ʌ摘要ɔ 胃肠功能障碍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㊂中医药在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方面有一定优势㊂该文从‘黄帝内经“中的 魄门亦为五脏使 这一理论角度总结中医在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㊂ʌ关键词ɔ 重症胃肠功能障碍;魄门亦为五脏使;‘黄帝内经“中图分类号:R 22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1807 胃肠道在人体中起到消化和吸收营养及水分㊁屏障保护㊁调节内分泌等作用㊂胃肠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条件是胃肠道营养充分㊁肠道菌群平衡㊁内分泌协调等[1]㊂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储菌库,含有许多种类的细菌及毒素㊂当肠道黏膜被破坏,其屏障功能受到损害,肠内的细菌及毒素则可出现移位,激发全身炎性反应[2]㊂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在应激条件下极易出现缺血㊁缺氧,是应激的 原发部位[3]㊂胃肠功能的破坏可加重感染,影响预后,因此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是降低重症患者并发症与病死率的关键㊂西医治疗该病多为对症治疗,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㊂中医历史悠久,治疗手段多样,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辨证施治,疗效显著,优势明显㊂本文从 魄门亦为五脏使 理论角度出发,浅析中医在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㊂1 现代医学中五脏与胃肠功能的联系1.1 胃肠道与肺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在胚胎发育早期,肺与肠在组织发生学上同源[4],呼吸道与胃肠道均是直接与外界接触完成物质交换的器官,两者有共同的黏膜免疫系统,均可分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 I gA )[5]㊂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所致肺损伤时可引起肠道损伤,并不是由于直接的肠道病毒感染,而是由肺源性C C R +9㊁C D +4T 细胞募集到小肠中产生I F N -γ介导的[6]㊂肺C D +103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可上调肠道归巢整合素α4β7,并诱导T 细胞向体内胃肠道迁移[7]㊂不论是在解剖结构角度,还是在共同免疫功能方面,肺与胃肠道均有紧密联系,这为肠病治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㊂1.2 胃肠道与肝脾 肝脏与肠道在解剖生理功能与结构上存在密切联系,随着近年来 肠-肝轴 概念的提出,更多学者对肝脏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与研究[8]㊂在解剖生理功能层面,肝脏接收门静脉回流的血液及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同时发挥解毒功能,防止肠道的病原菌扩散到全身[9]㊂肝脏分泌胆汁酸和免疫球蛋白A (I g A )抗体,这些物质进入肠腔后影响肠道微生物菌落,从而达到调节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10]㊂从脾脏的系统发育和胚胎学来源看,脾动脉和胃脾静脉形成一个直接连接脾和胃实质的门脉系统,脾脏虽为淋巴器官,但最初在肠道内形成,脾脏与内胚层胃实质密切相连,但在发育过程中会分离,后来随着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发展而成为血液器官㊂脾胃小动脉和胃脾小静脉为脾胃之间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及脾与胃肠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解剖学基础[11]㊂1.3 胃肠道与心 肠道是一个需要血液的器官,若血流减少,肠道绒毛易发生功能性缺血[12]㊂肠道管腔缺氧㊁高碳酸血症㊁局部p H 值变化㊁氧化还原状态和去甲肾上腺素是已知的微生物群中细菌毒性的有效激活剂[13]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可能在肠缺血和再灌注期间或门静脉压力增加后迅速改变[14]㊂心力衰竭患者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肠道灌注不足和充血,更进一步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升高肠黏膜生物膜中的黏附细菌浓度[15]㊂当发生心脏事件时,实质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㊁肠道内灌注不足和充血,可能会改变肠道的形态㊁通透性及功能,并可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生长状态32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9月第31卷第18期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023,V o l.31N o.18和组成㊂1.4胃肠道与肾 肠-肾轴 理论认为,胃肠与肾在功能上相互影响[16]㊂慢性肾脏病(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C K 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分会发生明显变化,最终导致肠上皮屏障功能与结构的破坏㊂研究表明,C K D 患者肠道内乳杆菌科及普雷沃菌等益生菌占比偏低,而肠杆菌科㊁短状杆菌㊁盐单胞菌科等条件致病菌占比偏高[17]㊂C K D患者体内的毒素代谢产物可引起胃肠道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和通透性增加,可能与胃肠上皮紧密连接的跨细胞成分c l a u d i n-1和o c l u d i n和细胞内成分Z O1降解有关,尿毒症毒素代谢物可介导上皮紧密连接破坏,最终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18]㊂总之,肾脏功能的下降可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与结构的破坏㊂2基于 魄门亦为五脏使 理论解读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病机魄门亦为五脏使 出自‘素问㊃五脏别论“,王冰注曰魄门: 谓肛之门也㊂内通于肺,故曰魄门㊂ 魄门指肛门㊂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肛门乃大肠末端,胃肠功能的最终表现形式体现在魄门的启闭[19]㊂张介宾注曰: 虽诸腑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赖以调,故亦为五脏使㊂ 人体内的粪便等由肛门排出,其开阖启闭受五脏气机的调节,这里的 使 为 使者 之意,即五脏为魄门启闭的使者,魄门启闭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心神的主宰㊁肝气的疏泄㊁脾胃的升降协调㊁肺气的宣通㊁肾气的收摄密切相关㊂所以, 魄门亦为五脏使 之意可引申为大肠与五脏之间的关系㊂五脏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最终导致胃肠功能障碍[20]㊂五脏六腑糟粕的排泄通过魄门,魄门的启闭也依赖脏腑气机的调达㊂胃肠功能障碍可归为中医 腹胀 痞满 胃脘痛 泄泻 等范畴,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病位主要在胃肠道,但其病机并不止于胃肠道[21]㊂ 魄门亦为五脏使 是对魄门与五脏之间生理㊁病理相互联系的精准提炼,为从五脏论治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提供了理论基础㊂2.1魄门与肺肺与魄门的关系十分密切㊂‘素问㊃灵兰秘典论“曰: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㊂ 肺主治节,吸清呼浊,宣发肃降,助心行血,调节全身气血津液,有助于大肠传导排泄糟粕,又能防止津枯肠燥所致的大便秘结㊂‘石室秘录㊃大便秘结“曰: 大便秘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㊂ 若肺气郁闭或肺气不足,必然导致肺肃降能力减弱,津液输布失常,致大肠气滞,抑或大肠传导缓慢,津干肠燥,魄门启闭功能失常㊂高江宝等[22]基于 肠病治肺 肺肠同治 等理论,自拟贴脐膏(大黄㊁大蒜㊁芒硝㊁吴茱萸)贴敷神阙穴防治重症肺炎相关的胃肠功能障碍,治疗7d后,患者外周血二胺氧化酶㊁D-乳酸水平和胃肠排空时间㊁回盲部蠕动频率及相关重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㊂张英谦等[23]认为,肺与大肠在病机上相关,肺与胃肠的精气可互相转化,其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热化瘀散(金银花㊁大黄㊁连翘㊁莱菔子㊁枳实㊁厚朴)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收效显著,利用清热化瘀散的清热解毒㊁降气化痰之功,不仅改善了重症肺炎患者肺部疾病症状,还改善了患者的胃肠功能㊂刘凌凌[24]遵循 肺与大肠相表里 的思想,用清热宣肺之法拟通腑理肺汤(大黄㊁黄芩㊁连翘㊁苦杏仁㊁厚朴㊁芒硝㊁三七㊁白及),并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患者腑气不通,结果表明该法可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防止全身炎性反应的发生㊂由此可见,大肠的传导与肺气有关,通过清热宣肺等法对于肺部疾病治疗的同时可改善胃肠功能㊂2.2魄门与肝、脾脾胃与肝胆在部位上同属中焦,在功能上均调节气机升降,黄元御曰: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㊂ 脾主升清,升举清阳;胃主通降,腐熟水谷㊂脾胃是全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若气机逆乱,水谷受纳㊁运化㊁转输功能受限,则精微无生化,糟粕无以排出㊂肝主疏泄,与脾胃同调气机,胆气主降,与肠胃同降,肝㊁胆㊁脾㊁胃同调,升降平衡,脏腑乃和㊂魄门为脏腑通降之门户,气机升降正常,则魄门开阖有度㊂高文正[25]认为,胃癌术后患者病机多为气虚血瘀致胃肠无力推动精微物质正常运行,故予以补益中气之法令气行腑畅,胃肠功能正常㊂宁占良[26]认为胃肠功能障碍的病机是脾胃血气不足,推动无力,且胃癌术后血瘀会加重气滞,从而导致中焦升降异常,大肠传导失司,采用理中汤合六君子汤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能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㊂陆娟英等[27]认为,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病机根本在脾胃,其发生的原因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升降失司,香42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7月第31卷第1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S e pt .2023,V o l .31N o .18砂六君子汤有补益脾胃㊁消痰除湿之功,可促进脾胃运化及胃肠传导,故临床采用香砂六君子汤防治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收效良好,可提高血清胃动素水平,增加胃肠道动力,促进胃肠排空,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㊂张山雷在‘难经汇注笺正“中言: 胃后有甜肉一条 所生之汁,如口中津水,则古所谓散膏半斤,盖即指此,古之所称脾者,固并此甜肉而言㊂ 张山雷综合各医家对于胰腺的认识,明确提出胰腺在古代被称为脾,所以胰腺在中医学中也属于脾的范畴[28]㊂侯冰宗等[29]认为胰腺炎多属气滞血瘀证,应用清热解毒㊁疏通气血之法可以在消除症状㊁改善炎症的同时缓解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故临床采用清胰汤(黄芩㊁党参㊁柴胡㊁金银花㊁金钱草㊁茵陈㊁枳实㊁川芎㊁当归㊁陈皮㊁厚朴㊁薏苡仁㊁益母草㊁红花㊁焦麦芽㊁焦山楂㊁焦神曲㊁益母草㊁芒硝㊁大黄)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㊂傅超等[30]认为胰腺炎多因湿热蕴结后最终发展为热毒炽盛㊁腑气不通,治疗应求本,以清热解毒㊁行气活血等为治法,在治疗胰腺炎的同时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其观察清胰利胆方(大黄㊁柴胡㊁延胡素㊁牡蛎㊁姜黄㊁丹皮㊁赤芍㊁金银花)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发现该方可减轻大鼠炎性反应,改善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㊂苏全胜等[31]认为肝脾调达与胃肠传导密切相关,胃肠功能障碍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故以疏肝理脾㊁升阳柔肝为治法,采用痛泻要方治疗重症胃肠功能紊乱,收效明显㊂2.3 魄门与心 心藏神,主血脉,主神明㊂‘类经㊃藏象类“曰: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㊂ 人的思维活动均由神主宰㊂‘灵枢㊃本神“曰: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㊂ 神明则五脏六腑㊁四肢百骸各司其职,魄门才能开阖有度㊂心藏神,神不明则气机逆乱,致脾失升清,肝失疏泄,肺失宣降,肾失固涩,六腑通降失司,则魄门开阖无度㊂心主血脉,大肠与魄门功能的发挥依赖血液的营养㊂心血亏虚或瘀滞,均可导致大肠失于濡养而出现便秘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 冠心病 )患者普遍存在便秘,丁霞[32]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归属 胸痹 心痛 范畴,两者虽病位不一,但病机一致,且相互影响,故以化瘀活血为治疗的关键,方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可明显改善心绞痛及便秘症状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及 瘀血化水 的观点,认为血液瘀滞于脉络,可导致津液与血液相互转化的功能发生障碍,而冠心病心绞痛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故心肠同治比单纯通便治疗对胃肠功能的改善更加有效㊂贾秋瑾[33]发现益气活血复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时,可以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㊂颜乾麟教授认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出现便秘的病机多与气血失调有关,气血瘀滞㊁津亏血热等各种因素综合导致便秘反复不愈,总的治疗方法虽以通为主,但必须抓住气血失和这一主要病机,综合辨证,兼顾原发病,从而更好地改善胃肠功能状态[34]㊂2.4 魄门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司二便,肾的气化功能直接影响魄门的启闭㊂‘石室秘录㊃论命门“言:大肠得命门而传导㊂ 肾气充足,固摄功能正常,魄门启闭有度,肾阳充盛,其温煦㊁推动等作用可助大肠传导㊂‘医贯“言: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津液皆肾水所化㊂ 肾阴充沛,胃肠得其滋润濡养,水足以行舟㊂若肾失固摄,可见泄泻滑脱;肾阳不足,推动无力,可见排便困难;肾阴不足,则见肠燥便秘㊂刘美英等[35]认为腹膜透析患者肾衰竭多病程迁延,损耗正气,发生肠道功能障碍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㊁气血不足㊁湿浊内蕴等,故在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时以补虚活血等治法为主,用扶肾颗粒(黄芪㊁陈皮㊁淫羊藿㊁半夏㊁当归㊁丹参㊁熟军㊁鬼箭羽)治疗,可升高患者血红蛋白㊁白蛋白水平,降低其胃肠功能评分,改善其营养状态和肠道功能㊂米杰等[36]认为,随着肾衰竭病情的进展,胃肠道症状日益突出,腹泻㊁便秘㊁腹痛㊁呕吐等症状看似为湿毒难以排出而蕴结于肠道,但其根本在于脾肾衰败,难以运化,用脐疗法(药用大黄㊁六月雪㊁黄芪㊁莪术㊁炮附片)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改善胃肠道症状,调节胃肠功能㊂张威[37]认为慢性肾衰竭多为脏腑虚损,无力抗邪,导致邪浊内蕴,若肾气亏虚,毒浊难清,蕴结在肠,则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肾泄浊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㊂3 小结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中医可以发挥的作用也得到很多人的关注㊂本文从 魄门亦为五脏使 理论出发,探讨五脏与胃肠功能的紧密关系,认为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行依赖心神52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9月第31卷第18期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023,V o l.31N o.18的主宰㊁肺气的宣降㊁脾气的升提㊁肝气的条达及肾气的固摄,脏腑原发病会对胃肠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故在治疗上应整体辨治,以求事半功倍㊂参考文献[1]V I N C E N TJL,MO R E N O R,T A K A L AJ,e t a l.T h eS O F A (S e p s i s-r e l a t e dO r g a nF a i l u r eA s s e s s m e n t)s c o r e t o d e s c r i b e o r g a nd y s f u n c t i o n/f a i l u r e.O nb e h a l fo f t h e W o r k i n g G r o u p o nS e p s i s-r e l a t e d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E u r o p e a nS o c i e t y o f I n t e n-s i v eC a r e M e d i c i n e[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M e d,1996,22(7): 707-710.[2]HA S S O U N H T,K O N E B C,M E R C E R D W,e ta l.P o s t-i n j u r y m u l t i p l e o r g a n f a i l u r e:t h e r o l eo f t h e g u t[J].S h o c k, 2001,15(1):1-10.[3]林瑾,王海曼,李昂,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损伤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6): 863-864.[4]刘声,刘晓燕,郭霞珍.从肺肠上皮组织细胞变化分析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内涵[J].世界中医药,2014(8):1051-1054.[5]靳文学,杨宇.从黏膜免疫系统看 肺与大肠相表里 [J].四川中医,2005,23(12):1-3.[6]WA N GJ,L IF Q,W E I H M,e ta l.R e s p i r a t o r y i n f l u e n z a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i n d u c e s i n t e s t i n a l i m m u n e i n j u r y v i am i c r o b i o t a-m e d i a t e dT h17c e l l-d e p e n d e n t i n f l a mm a t i o n[J].JE x p M e d, 2014,211(12):2397-2410.[7]R U A N ED,B R A N EL,R E I SBS,e t a l.L u n g d e n d r i t i cc e l l si n d u c em i g r a t i o no f p r o t e c t i v eTc e l l st ot h e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t r a c t[J].JE x p M e d,2013,210(9):1871-1888. [8]S E O Y S,S HA H V H.T h er o l eo f g u t-l i v e ra x i si n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l i v e r c i r r h o s i sa n d p o r t a lh y p e r t e n s i o n[J].C l i n M o lH e p a t o l,2012,18(4):337-346.[9]韦熔煌,梁雅琳,蒙华莹,等.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通腑泻下法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O L].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11-15[2022-05-09].h t t p s://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11.3519.R.20220509.1053.002.h t m l.[10]B R A N D LK,K UMA R V,E C KMA N N L.G u t-l i v e r a x i sa t t h e f r o n t i e r o f h o s t-m i c r o b i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 s[J].A m J P h y s i o lG a s t r o i n t e s tL i v e rP h y s i o l,2017,312(5):413-419.[11]W E I N Z I R LJ,S C H E F F E R ST,G A R N I T S C HN I GL,e t a l.D o e s t h e s p l e e nh a v e a f u n c t i o n i nd i g e s t i o n M e d i c a l h i s t o r y, p h y l o g e n e t i c a n de m b r y o l o g i c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s p l e n o-g a s t r i c s y s t e m[J].C o m p l e m e n t M e d R e s,2020,27(5): 357-363.[12]T A K A L AJ.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 s p l a n c h n i c b l o o d f l o w[J].B r JA n a e s t h,1996,77(1):50-58.[13]A L V E R D YJ,Z A B O R I N A O,WU L.T h e i m p a c t o f s t r e s sa n dn u t r i t i o no nb ac t e r i a l-h o s t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a t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 e p i t h e l i a l s u r f a c e[J].C u r rO p i nC l i nN u t r M e t a bC a r e,2005, 8(2):205-209.[14]L L A M A S M A,A L L E R M A,M A R Q U I N A D,e t a l.B a c t e r i a l t r a n s l o c a t i o nt o m e s e n t e r i cl y m p hn o d e s i n c r e a s e si nc h r o n i c p o r t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r a t s[J].D i g D i s S c i,2010,55(8):2244-2254.[15]S A N D E K A,B A U D I T ZJ,S W I D S I N S K IA,e t a l.A l t e r e d i n-t e s t i n a l f u n c t i o n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h r o n i ch e a r tf a i l u r e[J]. J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2007,50(16):1561-1569.[16]M E I J E R S B K,E V E N E P O E L P.T h e g u t-k i d n e y a x i s:i n d o x y l s u l f a t e,p-c r e s y l s u l f a t ea n dC K D p r o g r e s s i o n[J]. N e p h r o lD i a lT r a n s p l a n t,2011,26(3):759-761. [17]V A Z I R IN D,Z HA O Y Y,P A H L M V.A l t e r e d i n t e s t i n a l m i c r o b i a l f l o r a a n d i m p a i r e d e p i t h e l i a l b a r r i e r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f u n c t i o ni n C K D:t h e n a t u r e,m e c h a n i s m s,c o n s e q u e n c e s a n d p o t e n t i a l t r e a t m e n t[J].N e p h r o l D i a l T r a n s p l a n t,2016, 31(5):737-746.[18]V A Z I R I N D,G O S H T A S B I N,Y U A N J,e ta l.U r e m i c p l a s m a i m p a i r s b a r r i e r f u n c t i o na n dd e p l e t e s t h e t i g h t j u n c t i o n p r o t e i nc o n s t i t u e n t s o fi n t e s t i n a le p i t h e l i u m[J].A m J N e p h r o l,2012,36(5):438-443.[19]高梦颖,黄晓燕,林舒婷.浅谈 魄门亦为五脏使 [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7):105-106.[20]徐志鹏,梁超.梁超教授基于 魄门亦为五脏使 理论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四川中医,2020,38(6): 27-30.[21]何文菊,张平平,付鹏亮,等.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1,36(5):840-843. [22]高江宝,罗伟君,李炜明,等.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早期防治胃肠功能障碍对重症肺炎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3(6):29-32.[23]张英谦,郝京霞,闫晓丽,等.清热化瘀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肺炎患儿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810-1813.[24]刘凌凌.通腑理肺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2, 30(11):58-61.[25]高文正.补中益气汤加减对胃癌术后气虚血瘀证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天津药学,2019,31(2):37-38. [26]宁占良.理中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62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7月第31卷第1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S e pt .2023,V o l .31N o .18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1):62-63.[27]陆娟英,江荣林,张永建.香砂六君子汤预防危重病脾胃虚弱型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7-39.[28]韩尽斌,曹振东,刘巧丽,等.从 胰属脾 谈胰腺癌的病机要素[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9):2086-2088.[29]侯冰宗,石磊,房思炼,等.清胰汤保留灌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学变化机制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S ):20-22.[30]傅超,赵贤宝,马云,等.清胰利胆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因子㊁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21,56(11):790-791.[31]苏全胜,赵文新,徐新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重症肠功能紊乱两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6(4):34-35.[32]丁霞.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5,24(2):16-17.[33]贾秋瑾.基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探讨益气活血复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D ].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34]韩天雄,潘新,刘小雨,等.颜乾麟辨治心脑血管病合并便秘经验[J ].河北中医,2010,32(10):1447-1455.[35]刘美英,姜晨,黄鑫,等.扶肾颗粒治疗腹膜透析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9):173-176.[36]米杰,修方睿,苏珊珊,等.脐疗改善慢性肾衰竭湿浊(热)中阻兼脾肾亏虚型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19,38(4):320-324.[37]张威.温肾泄浊方对慢性肾衰竭消化道症状及血浆G h r e l i n ㊁S S 影响的临床研究[D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2.(收稿日期:2022-07-06)第一作者:于振邦,E -m a i l :2329774534@q q.c o m 浅析‘针灸大成“中章门穴的临床应用卢庚辰(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ʌ摘要ɔ 章门穴归属足厥阴肝经,为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穴,不仅能治疗足厥阴肝经疾病,还可以治疗脾胃病和五脏疾患㊂该文通过分析‘针灸大成“中章门穴的文献记载,对章门穴的主治病证进行系统阐述,认为章门穴可用于治疗肝胆疾病㊁脾胃疾病㊁肢体经络疾病㊁肾系疾病等㊂ʌ关键词ɔ ‘针灸大成“;章门穴;募穴;脏会穴;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 24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1808 ‘针灸大成“是由我国明代著名医家杨继洲总结的明代以前各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著作[1],对章门穴主治功用有丰富详尽的记载㊂本文通过分析‘针灸大成“中关于章门穴的文献记载,总结章门穴的定位㊁操作方法与主治病证,以期为现代医家提供一定的理论及临床指导㊂1 腧穴定位章门穴的详细定位记载于‘针灸大成㊃足厥阴肝经主治㊃考证穴法“,其言: 大横外,直季胁肋端,在脐上二寸,两旁六寸,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㊂ [1]302该定位与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第2版‘经络腧穴学“所描述的 在十一肋游离端的下际 基本一致[2]200㊂2 特定穴属性章门穴具有多种特定穴属性㊂‘针灸大成㊃五脏募穴<聚英>“记载章门穴为脾之募穴[1]327㊂‘针灸大成㊃八会“记载: 脏会章门㊂ [1]327章门穴还是足厥阴肝经㊁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可治疗肝经与胆经的疾患㊂‘针灸大成“明确章门穴在腧穴中的重要地位㊂‘针灸大成㊃标幽赋<杨氏注解>“言: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㊁海㊁俞㊁募之微㊂ [1]51主张选取 门㊁海㊁俞㊁募之类腧穴治疗脏腑病,其中脏腑病取俞穴㊁募穴的治法历来无争[3]㊂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俞募配穴可治疗脏腑病㊂ 门 ,开也,通也㊂ 章 ,障也㊂ 门 指的是经气出入的门户,经气由 门 直入体内,输注于脏腑,与相邻脏腑的联系密切㊂躯干部为脏腑所居,俞穴㊁募穴均位于躯干部,章门穴亦位于躯干部,针刺章72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9月第31卷第18期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70例肠胃燥热型危重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参照组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及各症状缓解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胃肠功能改善有效率试验组为91.4%,参照组为6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肠麻痹、胃肠黏膜出血、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试验组腹胀缓解时间、呕吐、呃逆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参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保护ICU危重病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防止胃肠道并发症,进一步缩短康复时间,改善预后。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ICU);肠胃燥热型;中西医结合疗法胃肠道功能衰竭是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在疾病影响下,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而胃肠道黏膜长期缺氧缺血可出现糜烂、水肿变化而产生溃疡,破坏屏障功能,影响消化功能,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1]。

本研究分析了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中医辅助治疗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共7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

参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1~90岁,平均(63.8±4.5)岁;重症胰腺炎12例,脑血管意外8例,呼吸衰竭7例,感染性休克3例,心肺复苏后5例。

试验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32~89岁,平均(64.2±4.3)岁;重症胰腺炎11例,脑血管意外6例,呼吸衰竭5例,感染性休克4例,心肺复苏后9例。

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胃黏膜急性炎症,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呕吐、恶心等。

传统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药膳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急性胃炎主要是由于肝胃湿热、脾胃虚弱等引起。

中医药膳以红糖水、莲子粥、山楂糕等为代表的热性食物,可以消炎祛湿、健脾胃,缓解胃痛、呕吐等症状。

多数患者在中医药膳的应用下,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此外,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还广泛应用于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急性胃炎患者中,针灸可以缓解疼痛、止吐、消炎等作用。

研究表明,经针灸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复发率降低的效果明显。

然而,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注意针灸师的专业水平,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

除药膳调理和针灸疗法外,中医护理中的推拿按摩也被广泛用于急性胃炎的患者。

推拿按摩是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技法,来调整肠胃蠕动、促进胃液分泌,从而改善胃炎的症状。

研究表明,推拿按摩可以有效缓解急性胃炎的胃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提高胃肠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然而,应注意推拿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还可应用于中药外敷。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很多中药具有消炎、止痛、解毒等作用,以中国草药为代表的中药外敷可以通过直接贴敷或者膏药贴敷的方式,缓解急性胃炎引起的症状,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

中药外敷不仅可以直接治疗病变部位,还可以通过皮肤经络的刺激,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整体健康状态。

然而,中药外敷应遵循医嘱,并注意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药膳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中药外敷等中医护理手段通过调理肠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炎症等作用,对急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
2017-01-09T15:45:27.3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 作者: 曾瑶
[导读] 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胃肠功能障碍(GIDF)是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NODS)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因
素。

邵阳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并发胃肠道功能障碍危
重症患者
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以及
APACHE I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P<0.05);治疗
后两组患者
APACHE II、胃肠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 II、胃肠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
APACHE II、胃肠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可取得良
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医护理;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

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胃肠功能障碍(GIDF)是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NODS)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因
素,是多种器官损伤以及严重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
[1]。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病情加重或预后不良的提示,本研究探讨分析中医
护理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并发胃肠道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原发疾病严重多发伤27例、颅脑外伤
18
例、急性肾衰竭后15例、重症胰腺炎1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8例、心肺脑复苏后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
对照组
41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3.29±9.20)岁;对照组22例、女19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

62.08±8.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无禁忌症情况下抬高床头30度,预防患者发生反流;患者留置胃管在输注食物前后脉冲
式推入温开水
20~30ml,防止胃管脱管、堵管。

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疗法,主要包括:①穴位注射:患者取平卧位,双侧下肢屈曲,取患者足三里穴位进
行常规消毒,抽取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使用拇指及中指将局部皮肤绷紧,对准穴位后迅速刺入皮下,上下提插得气之后将药物缓慢注射,
同法行另一侧足三里注射,每日
1次。②耳穴压豆:选用王不留行籽耳贴,使用75%乙醇消毒一侧耳廓,在患者耳廓上探查大肠、脾、消化
系统皮质下穴,以患者感觉酸、麻、胀、痛感为佳。然后使用王不留行籽耳贴对准患者穴位贴紧,耳贴每日按压
3~4次,每4h按压一次,
3~5d
更换一次耳贴,双耳交替。③脐疗:将患者肚脐清洗后平卧,取配制好的药末适量,药末配方为肉桂、枳实、莪术、高良姜、丁香、
苏合香等,使用黄酒调成糊状,将其纳入脐孔,然后使用纱布覆盖后用胶布固定,保留时间
6~12h,每日2次。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 II评分。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评分标准为:4分肠鸣音消失,用各种通便方法仍
无法自主排便;
3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灌肠后仍无法自主排便;2分肠鸣音减弱,且口服泻药之后仍无自主排便;1分肠鸣音减弱,无自主
排便;
0分肠鸣音无减弱,且患者排便正常。③胃肠功能疗效评价:显效:疗效系数≥70%;有效:70%>疗效系数≥30%;无效:疗效系数
<30%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疗效系数=(治疗前胃肠功能积分-治疗后胃肠功能积分)/治疗前胃肠功能积分×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P<0.05),见表1。
3 讨论
胃肠功能损伤患者MODS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胃肠功能损伤是MODS最为常见以及预后最差的因素之一[2]。目前国内外学者已
经认识到胃肠功能障碍的有效防治是防治
MODS发生以及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之一[3-4]。

中医认为胃气是判断患者疾病轻重缓急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保胃气”是中医救治危重症的基本出发点[5]。针对危重症患者的胃肠
功能障碍,我们采用穴位注射、耳穴压豆以及脐疗三种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通过这三种护理技术达到
“顾护胃气”
的治疗目的。穴位注射足三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具有着调理脾胃、通经活络、补中益气之功效;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选用大
肠、脾、消化系统相关穴位,达到脾升胃降、气血调和之功效;此外选用中药药末外敷脐部,从而取其辛温走窜、补益元气、温经理气、
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从而达到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的功效
[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
APACHE II、胃肠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可取得良好的临床
疗效。
参考文献:
[1]谈善军,吴国豪,虞文魁,等.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3):351-355.
[2]董桂银.大黄粉剂对创伤性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并MODS患者kE及TNF-α水平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8(25):3347-3348.
[3]蒋振兴,黄静,余梦妮,等.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J].重庆医学,2015,44(13):1799-1800,1803.
[4]蔡玲.大承气汤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55-156.
[5]苏玉杰,叶勇,李云华,等.如意散贴敷神阙穴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36-
1737
,1762.
[6]许敏怡,熊秀萍,沈瑜倩,等.中医药在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876-18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