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烫液中溴酸钠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烫发剂中硫醇基乙酸成分之鉴别及含量测定

烫发剂中硫醇基乙酸成分之鉴别及含量测定

烫发剂中硫醇基乙酸成分之鉴别及含量测定Identification and Assay for Thioglycolic Acid in Permanent Wave1. 适用范围: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烫发剂中硫醇基乙酸(thioglycolic acid)之鉴别及含量测定。

2. 检验方法:2.1. 装置:加热板。

2.2. 器具及材料:2.2.1. 三角烧瓶:250 mL。

2.2.2. 容量瓶:100 mL。

2.2.3. 试管:20 mL。

2.2.4. 烧杯:500 mL。

2.2.5. 滴定管:褐色,25 mL,刻度0.1 mL。

2.3. 试药:醋酸、醋酸镉、氨水、硫酸及淀粉均采试药级;0.1N碘液为已标定滴定液(titrisol)。

2.4. 试剂之调制:2.4.1. 稀醋酸溶液:量取醋酸60 mL加水使成100 mL。

2.4.2. 10%醋酸镉溶液:称取醋酸镉10 g溶于水,加水使成100 mL。

2.4.3. 30%硫酸溶液:量取硫酸17.1 mL徐徐加入水10 mL中,冷却后再加水使成100 mL。

2.4.4. 淀粉指示剂:称取淀粉1 g溶于水10 mL,徐徐加入沸水200 mL中,搅拌,煮沸1分钟,冷却后置于冰箱中备用,临用时取上清液使用。

2.5. 鉴别试验:量取检体2 mL,置于试管中,加水稀释至10 mL,以稀醋酸溶液调整pH值约6,续加稀醋酸溶液5 mL,混合均匀,加10%醋酸镉溶液2 mL,混合均匀,即生白色胶状沉淀。

再加过量之氨水,混合均匀,使呈碱性,则沉淀溶解。

2.6. 含量测定:精确量取检体1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混合均匀,供作检液。

精确量取检液20 mL,置于三角烧瓶中,加水50mL及30%硫酸溶液5 mL,置于加热板,煮沸5分钟。

冷却后,加淀粉指示剂3 mL,以0.1N碘液滴定至呈蓝色为止。

另精确量取水20 mL作空白试验。

每mL 0.1N碘液相当于0.009212 g之硫醇基乙酸。

溴化钠检验操作方法

溴化钠检验操作方法

溴化钠检验操作方法
1. 取一张白色试纸,用滴管滴入一滴溴化钠试液
2. 将试液滴在试纸上,待试液干燥
3. 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观察试纸,若试纸颜色变黄,则为阳性反应,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碘离子。

注意事项:
1. 操作时需戴上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

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安全。

以下是更详细的溴化钠检验方法:
1. 将待测物质加入试管中。

2. 加入1-2滴溴化钠试液,并轻轻摇动试管使试液充分混合。

3. 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变化。

4. 若发生颜色变化,说明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碘离子。

特别注意:在检验过程中,为了排除可疑结果,应使用白纸和蒸馏水作对照,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烫发剂中溴酸钠成分之鉴别及含量测定

烫发剂中溴酸钠成分之鉴别及含量测定

燙髮劑中溴酸鈉成分之鑑別及含量測定Identification and Assay for Sodium Bromate in Permanent Wave1. 適用範圍:本檢驗方法適用於燙髮劑中溴酸鈉(sodium bromate)之鑑別及含量測定。

2. 檢驗方法:2.1. 裝置:加熱板。

2.2. 器具及材料:2.2.1. 碘瓶:250 mL。

2.2.2. 容量瓶:200 mL。

2.2.3. 試管:10 mL。

2.2.4. 燒杯:500 mL。

2.2.5. 滴定管:25 mL,刻度0.1 mL。

2.3. 試藥:焦銻酸鉀(potassium pyroantimonate)、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氨水、硫酸、二硫化碳、澱粉及碘化鉀均採試藥級;0.1N硫代硫酸鈉溶液為已標定滴定液(titrisol)。

2.4. 試劑之調製:2.4.1. 氫氧化鉀溶液:稱取氫氧化鉀6.5 g溶於水,加水使成100 mL。

2.4.2. 1N氫氧化鈉溶液:稱取氫氧化鈉4 g溶於水,加水使成100 mL。

2.4.3. 焦銻酸鉀溶液:稱取焦銻酸鉀2 g,加水95 mL,加熱使其溶解後,快速冷卻,再加氫氧化鉀溶液50mL及1N氫氧化鈉溶液5 mL,靜置24小時後過濾,取濾液加水至150 mL。

2.4.4. 稀硫酸溶液:量取硫酸5.7 mL徐徐加入水10 mL中,冷卻後再加水使成100mL。

2.4.5. 碘化鉀試液:稱取碘化鉀16.5 g溶於水,加水使成100 mL。

2.4.6. 澱粉指示劑:稱取澱粉1 g溶於水10 mL,徐徐加入沸水200 mL中,攪拌,煮沸1分鐘,冷卻後置於冰箱中備用,臨用時取上清液使用。

2.5. 鑑別試驗:2.5.1. 溴酸鹽:量取檢體1 mL置於試管中,徐徐滴加硫酸2 mL,混合均勻,釋出褐色氣體。

冷卻後,加二硫化碳 2 mL,混合均勻,下層液(二硫化碳層)應呈黃~紅色。

2.5.2. 鈉鹽:量取檢體 1 mL置於試管中,加氨水使呈鹼性,加焦銻酸鉀溶液,即生成白色結晶性沈澱。

溴酸钠含量的测定原理

溴酸钠含量的测定原理

溴酸钠含量的测定原理
溴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制药、电子工业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溴酸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溴酸钠含量的测定原理。

一、溴酸钠的化学性质
溴酸钠的化学式为NaBrO3,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在水中可以形成弱酸性溶液,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溴酸和二氧化碳。

溴酸钠还可以与还原剂反应,生成溴化物和氧气。

二、溴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1. 碘量法
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溴酸钠含量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溴酸钠与过量的碘酸钾反应,生成碘酸钠和溴化钾。

反应后,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剩余的碘酸钾,计算出溴酸钠的含量。

2.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溴酸钠含量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溴酸钠与还原剂反应,生成溴化物和氧气。

反应后,用标准的碘酸钾溶液滴定剩余的还原剂,计算出溴酸钠的含量。

3.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溴酸钠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溴酸钠在紫外光谱区域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的吸光度来计算出溴酸钠的含量。

三、结论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用于溴酸钠含量的测定,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数据的准确性,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溴酸钠

溴酸钠

闽南师范大学溴酸钠姓名:赵品学号:1106000235专业:化学教育班级:11化本2班2013年11月25日摘要:溴酸钠,无色结晶、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

无气味。

在381℃时分解同时放出氧。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中性。

相对密度 3.34。

用作分析试剂和氧化剂、烫染发药剂。

关键词:溴酸钠;烫染发药剂;危险品一、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溴酸钠英文名称:Sodium bromate英文别名:bromatedesodium;bromatedesodium[french];dyetone;neutralizerk-126;neutralizerk-140;neutralizerk-938;BROMIDE ION CHROMA TOGRAPHY STANDARD;BROMIDE分子式:NaBrO3分子量:150.89二、理化性质(一)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晶状粉末,无味。

熔点(℃):381(分解)相对密度(水=1):3.339(17.5℃),折光率1.594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二)化学性质1、制法:由溴蒸汽通入碳酸钠溶液后,再将生成的溴酸钠和溴化钠用结晶法分离而得。

Br2+ H2O+2Na2CO3=:NaBrO3+ NaBr+2NaH CO32、在室温下,水在氢氧化钠中可歧化生成溴化钠和溴酸钠3 Br2+6NaOH= NaBrO3+ 5NaBr+3 H2O在产物中加酸,会发生上述反应的逆反应3、溴酸钠分解NaBrO3 =2 NaBr+3O24、采用强氧化剂可将溴酸钠氧化成高溴酸钠BrO3- +F2+2OH-= BrO4-+2F-+H2OBrO3-+Xe F2+ H2O= BrO4-+Xe+2HF5、溴酸钠与铵盐、金属粉末、可燃物、有机物或其它易氧化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或受热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

能与铝、砷、铜、碳、金属硫化物、有机物、磷、硒、硫剧烈反应。

三、作用与用途主要用作制备无机化学产品、酚类测定的化学试剂。

化学冷烫液中巯基乙酸含量的测定

化学冷烫液中巯基乙酸含量的测定

化学冷烫液中巯基乙酸含量的测定(碘量法)√一、实验原理HI I COOH HSCH COOH SCH COOHSCH 22|2222+→+二、仪器及试剂1、仪器:容量瓶、碘量瓶、量筒、移液管、电炉、碱式滴定管、烧杯 2、试剂:30%、0.5%淀粉指示剂、0.05mol/L 碘液、0.1mol/L 标液、、3mol/L 、KI 固体、试样:化学冷烫液。

三、实验步骤1、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液的配制与标定:配制:称取 12.5g 硫代硫酸钠和0.1g 碳酸钠溶于500ml 水中。

标定:准确称取3份重铬酸钾,每份约0.13~0.15g ,分别置于500ml 碘量瓶中,加蒸馏水25ml ,溶解后,取其中一个碘量瓶加3mol/L 硫酸15ml 和KI 固体2g ,混匀后盖上瓶塞,瓶口封少量蒸馏水,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加150ml 蒸馏水,立即用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至浅黄绿色,加入3ml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亮绿色,即为终点。

计算公式如下:3227227223226O S Na O Cr k O Cr k O S Na V M m c ⨯=式中—722O Cr k M =294.19g/mol 。

2、1/2I 2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标定:量取35.00~40.00ml 配置好的碘溶液置于碘量瓶中,加150ml 蒸馏水,用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近终点时加2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计算公式:23223222I O S Na O S Na I V V c c =3、样品测定:取冷烫液样品2.0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红,用1:1盐酸调节PH 至溶液呈红色,加入2滴淀粉指示剂,用碘标液滴至溶液便为蓝褐色及为终点。

计算公式如下:00.2mg/ml 22巯基乙酸)巯基乙酸(M V c I I式中:巯基乙酸M=92.11,g/mol 。

四、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1、硫代硫酸钠标液的标定:相对平均极差为:0.045%。

溴化钠检验操作规程

溴化钠检验操作规程
4、碘化物:取本品0.5g,加水10ml溶解后,加三氯化铁试液数滴与氯仿1ml,振摇,静置俟分层,氯仿层不得显紫堇色。
5、硫酸盐:取本品2.0g加水溶解使成约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成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4.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
题目:溴化钠原料
检验操作规程
登记号:
共5页
第3页
原登记号:
标题及正文
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供试品溶液不得比对照液更浓(0.020%)。
6、溴酸盐:取本品1.0g,加新沸过的冷水10ml溶解后,加10%碘化钾溶液0.1ml,淀粉指示液1ml与稀硫酸0.15ml,摇匀,放置5分钟,不得显蓝色或紫色。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NaBr不得少于99.0%。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白色细小的立方形结晶,或白色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咸、微苦、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与溴化物的鉴别反应:
钠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取供试品约100mg,置10ml试管中,加水2ml溶解,加15%碳酸钾溶液2ml,加热至沸;置冰水中冷却,必要时,用玻棒摩擦试管内壁,应有致密的沉淀生成。
溴化物:
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淡黄色凝乳状沉淀;分离,
题目:溴化钠原料
检验操作规程
登记号:
共5页

冷汤液中溴酸钠的测定

冷汤液中溴酸钠的测定
冷汤液中溴酸钠的测定
操作步骤
称取定型剂0.15g与碘量瓶中称准至0.0002g用去离子水25毫升溶解,加百分之20的碘化钾10毫升,稀硫酸15毫升。盖好盖后与冷暗处放置5分钟。用0.2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浅黄色。加碘粉指示剂1毫升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无色为终点平行做三次并作空白。次数 Nhomakorabea内容
1
2
洗发液PH测定
操作步骤略用回归方程
数据记录和表格处理由考生自己设计并填写
3
称量瓶和试样质量(倾出前)
称量瓶和试样质量(倾后前)
定型剂试样质量
试样实验
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体积
滴定管校正值
溶液温度校正值
实际消耗硫代硫酸钠体积
空白试验
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体积
滴定管校正值
溶液温度校正值
实际消耗硫代硫酸钠体积
溴酸钠含量C(V1-V2).0.02515/m
平均值
平行测定结果极差
极差与平均值的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
冷烫液中溴酸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操作步骤)
一、配制0.017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250mL
准确称取0.48~0.52g K
2Cr
2
O
7
(电子天平减量法称量)于100mL烧杯中,加适
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计算其
准确浓度(基准等级的K
2Cr
2
O
7
必须在150℃下干燥后使用)。

二、Na2S2O3的配制和标定
1、在台称上称取13g Na
2S
2
O
3
·5H
2
O溶于500mL新煮沸的冷蒸馏水中,加0.1g
Na
2CO
3
(或1/3勺无水Na
2
CO
3
)保存于棕色瓶中,进行标定。

2、Na2S2O3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吸取20mL K
2
Cr
2
O
7
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 6mol·L-1
HCl,加入10mL 100g·L-1的 KI,于暗处放置5min,然后用100mL蒸馏水稀释
(注:离开暗处后应立即用水稀释),用Na
2S
2
O
3
滴液滴至浅黄绿色后,加入2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并变为绿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计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相对平均偏差。

相关物质的相对化学式量:M(K
2Cr
2
O
7
)294.18,M(NaBrO
3
)150.89
三、样品的测定
准确称取定型剂3.2~3.4g(电子天平直接法称量),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再用移液管吸取10mL于碘量瓶中,加入蒸馏水40mL、10mL
100g·L-1的KI及稀硫酸15ml,盖好瓶盖后于冷暗处放置5min加淀粉指示剂3mL,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无色,并做空白实验。

计算定型剂中溴酸钠的含量
特别提醒:请选手自备计算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