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钠的检测方法
工业高氯酸钠-最新国标

工业高氯酸钠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业高氯酸钠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高氯酸钠。
注:该产品主要用于高氯酸及高氯酸盐的原料、火药工业、气象火箭,以及乳胶炸药、氧化剂、安全火柴、民用引火煤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049-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3051-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12268-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463-200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23769-2009无机化工产品水溶液中pH值测定通用方法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JJG119-2018实验室pH(酸度)计JT/T617.1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所有部分)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NaClO4·nH2O(n=0或1)相对分子质量:122.45(n=0)或140.45(n=1)(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5分类工业高氯酸钠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a)Ⅰ型为无水产品;b)Ⅱ型为一水产品;c)Ⅲ型为液体产品。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食品添加剂等。
因此,对氯酸钠进行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氯酸钠检测方法。
1.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氯酸钠测定方法。
首先,将待测溶液取10mL到滴定瓶中,加入干燥剂吸水,然后加入适量的甲醇和2-3滴甲基红指示剂。
用稀盐酸溶液作为滴定液,缓慢滴加直到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为止。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2.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氯酸钠的方法。
首先,用水稀释待测溶液,使其浓度在检测范围内。
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和一定量的含有相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两者的颜色深浅和相对亮度,可以初步判断氯酸钠溶液的浓度范围。
3.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精确测定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溶液注入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
离子色谱仪通过对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酸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测定氯酸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4.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也可以用于氯酸钠的测定。
首先,将待测溶液与适量的还原剂(如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将氯酸钠还原成氯离子。
然后,用氯化铜溶液作为滴定液,缓慢滴加直到产生颜色变化。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5.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也可以用于氯酸钠的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导法和电位法。
电导法通过测量溶液中氯离子的电导率来检测氯酸钠的含量。
电位法通过测量氯离子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确定氯酸钠的浓度。
总结起来,氯酸钠的检测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比色法、离子色谱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电化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氯酸钠(NaClO3)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水处理、漂白剂和消毒剂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氯酸钠的检测方法: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检测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首先,取一定量的氯酸钠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量准确的样品质量。
接下来,将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收集溶液并用热风干燥至恒定质量。
最后,根据样品质量的减少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二、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氯酸钠样品溶解在适量的去离子水中。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指示剂,如甲基橙。
接着,用酸性溶液(如硫酸)滴定氯酸钠溶液,直至颜色转变。
最后,根据酸性溶液的滴定量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三、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准确测量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利用电解法可以将氯酸钠转化为氯气,在电化学反应中可以检测氧化还原电位变化。
首先,用氯化银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氯化银电极的电位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
接下来,将样品溶液与氯化银电极连接,通过电化学仪器记录氯化银电极的电位变化,根据电位变化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四、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氯酸钠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氯酸钠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线有吸收作用,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来判断氯酸钠的浓度。
例如,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来测量氯酸钠溶液在波长为220 nm处的吸收率,并通过标准曲线来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综上所述,重量法、酸碱滴定法、电化学法和光谱分析法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68氯酸钠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中文名称:氯酸钠1.2 英文名称:Sodium chlorate1.3 中文别名:氯酸钠;氯酸曹达;白药钠1.4 英文别名:Sodium chlorate1.5 推荐用途:实验室用化验、试验及科学实验。
1.6 限制用途:不可作为药品、食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2.1 紧急情况概述: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
吞咽有害。
引起轻微皮肤刺激。
造成眼刺激。
吸入可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毒。
过量接触需采取特殊急救措施和进行医疗随访。
火灾时:使用二氧化碳、沙粒、灭火粉末灭火。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2.2 GHS危险性分类:氧化性固体(类别1);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吸入)(类别5);皮肤刺激(类别3);眼睛刺激(类别2B);急性水生毒性(类别2)。
2.3 物理化学危险性信息: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
2.4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引起轻微皮肤刺激。
造成眼刺激。
吸入可能有害。
2.5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
2.6 其他危害物: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3.1 主要成分:氯酸钠3.2 含量:≤100%3.3 CAS No.:7775-09-9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并请教医生。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
一般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咳嗽,呼吸困难,头晕,症状会延迟出现。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特殊治疗的说明和提示: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特别危险性描述:无资料。
5.2 灭火方法或灭火剂:火灾时:使用沙粒、灭火粉末灭火。
工业上的氯酸钠

工业氯酸钠标准号:GB/T1618-1995替代标准号:GBl618-79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起草单位: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长寿化工总厂、福州第一化工厂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点击数:2702更新日期:2008年12月17日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氯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氯酸钠。
该产品主要用于印染、造纸等工业。
分子式:NaCl03。
相对分子质量:106.44(按1991年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3049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GB/T 305l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技术要求3.1 外观:白色或略带黄色晶体。
3.2 工业氯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
4.1 氯酸钠含量的测定4.1.1 方法提要用已知并过量的铁(Ⅱ)盐还原氯酸钠,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铁(Ⅱ)盐。
4.1.2 试剂和材料4.1.2.1 硫酸(GB/T 625);4.1.2.2 磷酸(GB/T 1282);4.1.2.3 重铬酸钾(GB/T 642):c(1/6K2Cr2O7)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4.1.2.4 硫酸亚铁铵(GB/T 661):c[(NH4)2Fe(SO4)2]约0.1 mol/L溶液;4.1.2.5 二苯胺磺酸钠:5g几指示液。
氯酸钠含量测定方法

氯酸钠含量测定方法1、原理在样品溶液中加入已知过量的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加热,使氯酸盐还原为氯化物,过量的硫酸亚铁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NaClO 3+6FeSO 4+3H 2SO 4=3Fe 2(SO 4)3+NaCl+3H 202KMnO 4+10FeSO 4+8H 2SO 4=5Fe 2(SO 4)3+K 2SO 4+2MnSO 4+8H 2O滴定时加入硫酸锰作催化剂,加速反应速度,而抑制以下副反应∶2MnO 4-+10Cl -+16H +=2Mn 2++5Cl 2+8H 20由于反应生成的Fe 3+为黄色,要影响终点的观察,故滴定时加入磷酸使与Fe 3+离子结合生成无色的络合物Fe (PO 4)23-使终点易于观察。
2、应用试剂硫酸;磷酸;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 (15KMnO 4)=0.1mol/L 〕;硫酸亚铁溶液(称取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于90mL 水中,再加入10mL 硫酸);硫酸锰溶液(称取67g 硫酸锰MnSO 4·4H 2O 溶于400mL 水中,加入160mL 磷酸和133mL硫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
3、测定手续称取1.2g 经105~110℃干燥至恒重的样品(精确至0.0002g )于500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准确吸取25mL 上述溶液置于盛有25.00mL 硫酸亚铁溶液之锥形瓶中,加50mL 水,锥形瓶上塞以具有本生阀的橡皮塞,将溶液煮沸5min ,冷却后加入10mL 硫酸锰溶液,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 (15KMnO 4)=0.1mol/L 〕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经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4.计算氯酸钠(以NaClO 3计)%=(V 1−V 2)×C ×0.01774m ×25500×100 式中: V 1: 空白试验耗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 V 2 滴定样品耗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C :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mol/L ;m: 样品质量,g ;0.01774: 与1.00mL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 (15KMnO 4)=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酸钠的质量。
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

附件2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BJS 201706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包装饮用水、液体乳、大米、胡萝卜、哈密瓜、猪肉、鱼肉、茶叶、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包括特殊医学用途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
2 原理试样经提取、离心后,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3.1试剂3.1.1乙腈(CH3CN):色谱纯。
3.1.2甲醇(CH3OH):色谱纯。
3.1.3甲酸(HCOOH):色谱纯。
3.1.4甲酸铵(HCOONH4):液质联用级。
3.1.5超纯水(H2O):电阻率为18.2MΩ·cm。
注:以上试剂在使用前均应做本底测试。
3.2试剂配制3.2.1含0.1%甲酸的水溶液:量取1.0mL甲酸(3.1.3)至1000mL容量瓶,用超纯水(3.1.5)稀释至刻度,混匀。
3.2.220mmol/L甲酸铵溶液:称取0.63g甲酸铵(3.1.4),用超纯水(3.1.5)溶解并稀释至500mL,混匀。
3.2.3甲酸铵甲醇溶液:取100mL甲酸铵溶液(3.2.2),加入200mL甲醇(3.1.2),混匀。
3.3标准品3.3.1氯酸钠标准品:采用具有证书的标准品或高纯试剂,纯度>99%。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详见表1。
3.3.2高氯钠盐标准品:采用具有证书的标准品或高纯试剂,纯度>99%。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详见表1。
表1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3.4同位素内标3.4.1氯酸盐同位素内标:氯酸盐-18O3(200μg/mL,以氯酸根-18O3离子计,北京振祥提供,EURL-SRMLotNo:024),4℃保存。
3.4.2高氯酸盐同位素内标:高氯酸盐-18O4(100μg/mL,以高氯酸根-18O4离子计,美国剑桥提供,CILOLM-7310-1.2),4℃保存。
sop氯化钠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确定氯化钠检验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合格的氯化钠投入生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所需的氯化钠的检验。
3责任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对生产所需的氯化钠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内容4.1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的立方形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4.2鉴别4.2.1钠盐4.2.1.1仪器铂丝、分析天平、试管、量筒、玻璃漏斗等。
4.2.1.2试液及配制醋酸氧铀锌试液:取醋酸氧铀10g,加冰醋酸5ml与水50ml,微热使溶解,另取醋酸锌30g,加冰醋酸3ml与水30ml,微热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后,放冷,滤过,即得。
4.2.1.3操作a.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b.取氯化钠1g,加水10ml溶解,再滴加醋酸氧铀锌试液,即产生黄色沉淀。
4.2.2氯化物第2页/共8页4.2.2.1仪器分析天平、量筒、试管、电炉等。
4.2.2.2试液及配制a.硝酸银试液取硝酸银1.75g,加水至100ml,使溶解,摇匀,即得。
b.氨试液取浓氨40ml,加水使成100ml,摇匀,即得。
c.碘化钾淀粉试纸取滤纸条浸入含有碘化钾0.5g的新制的淀粉指示液100ml中,湿透后,取出干燥,即得。
4.2.2.3操作A、取本品水溶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
B、取本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发生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
4.3检查4.3.1酸碱度4.3.1.1仪器量筒、分析天平、容量瓶、刻度吸管等。
4.3.1.2试液及配制氐澳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澳麝香草酚蓝0.1g,加氢氧化钠液(0.05mol/L)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b.0.02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取0.1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10ml,加水至50ml,摇匀,即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
一、试剂的制备
1)20%硫酸:量取890ml去离子水于1000ml的烧杯中,缓慢加入110ml的硫酸(96-98%),边加边搅拌,冷却后备用。
2)0.1mol/L硫酸亚铁铵溶液:称取39.15g硫酸亚铁铵,放入500ml烧杯中,加300ml20%的硫酸溶解后,再加去离子水,并定容至1000ml。
3)硫磷混算配制:将67ml85%的磷酸慢慢注入盛6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再慢慢加入267ml 96-98%的浓硫酸,不断搅拌,待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4)10g/L二苯胺磺酸钠:称取1g二苯胺磺酸钠,放入烧杯中加50ml去离子水溶解,待完全溶解后,用容量瓶定容至100ml。
二、实验过程
1)取1ml样品至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
2)取上项溶液10ml于500ml锥形瓶中,再准却移入硫酸亚铁铵溶液25.00ml,加入75ml硫磷混合液,在室温下静置10min后,加入100ml去离子水稀释,加入6滴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0.1N的重铬酸钾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30S不退色即为终点。
记录滴定体积为V 。
同时做空白试验,即不加样品其他均相同的实验。
空白消耗滴定液的体积即为V0 。
3)计算公式:(g/L)
W=(V0.-V)*C*177.4
注:V0––空白实验消耗滴定液体积ml
V ––样品消耗滴定液体积ml
C ––重铬酸钾标准液浓度mol/L
177.4––换算系数
三、注意事项
1)硫酸亚铁铵溶液易水解,应在酸性条件下保存,同时不能放置太长时间,否则会被空气氧化。
2)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应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3)测定过程中用移液管移取时要非常准确,否则将引入较大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