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19个经典高考专题主观题答题要点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一、影响气温的因素1. 纬度(太阳辐射):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温度越高。
2. 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
山脉阻挡冷空气,北侧温度高。
3.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
4. 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
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夜晚反之。
5. 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
6. 天气状况:白天晴天>阴天,夜晚阴天>晴天。
整体来看,晴天温度较高。
7. 气压带: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温高。
8. 锋面气团:冷气团降温,暖气团增温。
9. 人类活动: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
二、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 风:吹海风多雨,吹陆风少雨。
2. 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
3.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4. 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
5. 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6. 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7. 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8. 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
9.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
10. 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11. 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
12. 人类活动:水库、围湖造田、开垦沼泽等。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1. 气压、风带、洋流、地形等。
2. 温差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拔、下垫面、天气状况和海陆位置等。
3. 蒸发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风、水域面积和降水量等。
4. 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拔、气流运动和天气系统等。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是高考地理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题目,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地理知识水平和实际情况,用适当的语言和方法进行答题,以达到得到高分的目的。
下面从答题前、答题中、答题后三个方面来分析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的方法。
一、答题前首先,了解试卷和知识点分布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考地理试卷中,主观题通常占据大部分分数,因此考生必须清楚自己必须多加注意勘误信息,对每一道题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答题前应清晰地理解每道问题中所询问的具体内容,要重点分析问题中的关键词和思路,这样才能准确理解问题所求的答案。
最后,考生必须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在考试时能够把所学知识按照逻辑和条理进行展开和表达。
二、答题中在答题中,考生必须以清晰的语言和思路来表达自己的答案。
首先,考生必须注意语法和拼写问题,不得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其次,考生在陈述答案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分析问题,透彻阐述。
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数字、地区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答案,以使答案更为丰富和完整。
最后,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以保证答案的质量和数量。
三、答题后答题后,考生需要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检查和检验。
首先,阅读一遍试题,确保答案完整无漏洞。
再次检查语法、拼写和用词是否准确、恰当、得体。
其次,对存在不明确或不妥的答案进行补充和解释。
最后一定要检查试卷上是否有未填写的题目或答案。
此时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核查题目,清理思路以及再次总结知识以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总之,高考地理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和分析方法对于考生成绩的稳步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对答题前、答题中、答题后三个方面的突出规划和策略,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体而言,考生需要通过对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合理运用来进行答题。
同时要在考试时间内,准确和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答案。
高考地理个热点专题主观题答题要点

高考地理个热点专题主观题答题要点高考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科目,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它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大量的知识,更需要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个人认为高考地理中的热点专题是考察考生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本文就来分享一下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主观题答题的四个要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认真阅读题目高考地理热点专题的主观题大多都是阅读理解型的问题,所以不同于单选、多选题,正确答案必须是在题目中存在的。
因此,第一步当然是要认真阅读题目。
对于题目中的每个关键词,都需要认真理解。
如果你发现解题时不了解题目中出现的地名、地形等专业词汇,建议查阅相关地图或辞典,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二、分类思维在阅读题目后,一一列出题目中的关键字,并根据这些关键字进行分类思维。
例如,当遇到大气层内的温度变化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把这类关键字整理成:大气成分、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气压、气温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每一个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合理运用地图高考地理中少不了地图,而在与热点专题有关的问题中,地图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当我们不确定地理位置或地势高低时,我们可以用地图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同样,当我们被问到关于某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特征时,也可以通过地图来寻找有关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经济指标、教育指标等数据来分析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更直观地回答问题。
四、综合思考最后,当我们经历了以上的步骤后,我们需要把所有的信息进行综合思考。
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或纵向分析,尽量将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把各个视角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找出问题的根本。
通过思维的综合,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给出更好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总之,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主观题的答题要点有以下四点:1. 认真阅读题目;2. 分类思维;3. 合理运用地图;4. 综合思考。
在考试时,只有做到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考改革后的主观题答题。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主观题解答技巧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主观题解答技巧一、地理选择题巧用五法首先,消除方法:如果给定条件下有多个主题,可以根据主题的某个条件,首先在选定的项目中找到满足该条件的对象,消除其余的,缩小范围,然后根据本专题的其他情况,在狭窄的范围内逐步消除它们,然后选择符合本专题要求的正确选项。
如果您确定其中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那么可以排除没有此选项的选项。
反证法:是通过证明逆命题是错误的,从而得出命题的正确性。
信息转化方法:将话题中的信息转化为熟悉的内容或易懂的形式,从而达到将困难转化为简单、快速解决的目的。
图解法:根据作图来辅助解答。
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像等方面,可以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即以图再现题干要求,以图解文有助于分析,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数据比较法:一些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需要定量分析,一些相关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可以进行比较,以获得正确答案。
二、地理学科主观题解题技巧自然地理答案——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人文地理答题――容易丢掉“采分点”,介绍几个技巧:首先,一丝不苟和简短:尽量具体和一丝不苟,但如果你不确定,你可以回答适度模糊。
二是适当多写: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把知识点漏答,就多答些点。
第三是回答主要问题:第一:努力掌握主要方面的知识。
如果你真的不确定你不能掌握它,你应该一起掌握主要的和次要的。
注意尽可能多地把更精彩、更重要的“挑选要点”放在前面。
四是分值与采分点:采取找约数原理。
如果该题是6分,一般需答2点、3点或6点。
第五,对关键点进行编号。
高考评分通常是“取点和给点”,根据主题的要求,将小主题的每个知识点合理地划分为关键点。
所有关键点都应该编号,这有助于提高答案的组织性和清晰度。
高中地理主观问题解决能力,在地理学习中,我们应该记住和理解,知道它的本质和原因。
此外,复习后,还需要学习一些问答技巧,学习如何正确回答问题,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高分。
地理高考主观题答题详解

地理高考主观题答题详解地理高考主观题答题详解在地理高考中,主观题的占分较大,是考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
以下将详细讲解地理高考主观题答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解答地图题地图题是地理高考中必考的一种题型,解答地图题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了解地图元素的含义。
解答地图题首先需要了解地图元素的含义,例如图例中各种符号、线型、颜色等的含义。
这是解答地图题的前提条件。
2.审题和画图。
解答地图题需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符合要求的地图图样,并标出必要的地理要素,在画图时要根据比例尺进行处理,标注时要使用规范、清晰、准确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3.运用地理知识。
解答地图题还需要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和基本概念,如区域、地貌、水文、气候、人文等,对地图中所涉及的地理要素进行分析和合理的推断。
注意:在解答地图题时,要注意用蓝色或黑色笔,画线要细,标注要清晰,写字要端正美观。
二、解答分析题分析题是地理高考中常见的题型,需要对已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解释,这类题的常见形式有图文分析题、数据分析题、实践应用题等。
解答分析题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认真审题。
解答分析题需要认真审题,确定题目要求分析的是什么材料,并了解分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为解题进行准备。
2.理清分析思路。
解答分析题需通过分析材料,分析文章、图表、数据等,明确分析思路,并按照材料特点和解题要求有条不紊地展开分析思路。
3.运用地理知识。
解答分析题需要运用一定的地理知识,如区域特征、地貌类型、水文条件、气候特点、人文环境等,对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和综合分析。
注意:在解答分析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材料,注意把握关键词,力求准确把握分析思路。
三、解答论述题论述题是地理高考中技巧要求最高、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型,需要借助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围绕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解答论述题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认真理解题目。
解答论述题需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论述要求的问题或主题,梳理解题思路,确定论述角度。
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方法

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方法高中地理主观题怎么拿高分?今天,为大家整理出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方法,不仅列举了高中地理主观题常见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我们也给出了相应的答题技巧,想要地理主观题拿高分的同学可以看过来。
充分认知高中地理主观题高中地理主观题常见问题1)题目问题看不懂2)看懂了却不会答,答非所问3)语句不够简洁,啰里啰嗦,而且说不到点上(表达能力不够好,还得多练呐)主观题具体分类主观题一般分成9类:意义类:一般意义类题目会这样提问:“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评价类: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
判断类: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类型等。
描述类: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过程类:设问形式一般有“描述……的过程”,“描述……的变化过程”,“简述……的成因”等。
分析类: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措施类: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 治理方法”“ 建议”“发展方向”等。
比较类: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区位类:设问形式一般有“分析……的条件”“分析甲、乙两地区……区位优势的共同点”“比较……的区位条件”“评价……的区位条件”等。
解答地理主观题注意事项在解答主观题时,要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不仅能很好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也能节省考试时间。
具体方法--审题要慢,入题准确,理清思路,构建答案,看分值答题,做题要快,要点化,序号化和段落化,注意书写。
1、审题(时间可稍长)回答论述题,关键在于审题。
审清材料和题目的设问,就跟语文的作文审题一样,必须吃透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题目的设问,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题目究竟考察课本中的什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地理】2011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10-19个经典高考专题主观题答题要点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之十:19个经典高考专题主观题答题要点1. 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观题:⑪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⑫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⑬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⑭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⑮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⑯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2. 有关海洋资源主观题:⑪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⑫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3. 有关盐度和洋流的主观题:⑪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⑫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⑬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⑭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⑮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2011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规范与套路

2011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规范与套路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 河流峡谷 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 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 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原因: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 (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1 / 19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 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之十:19个经典高考专题主观题答题要点1. 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观题: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⒈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⒉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2. 有关海洋资源主观题: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⒈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⒉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⒊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⒈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⒉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⒊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3. 有关盐度和洋流的主观题: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⒈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⒉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⒈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⒉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⒈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⒉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有关河流及交通的主观题: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⑷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⑸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⒈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⒉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⒈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⒉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⑹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经济意义:⒈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
⒉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⒊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⒈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⒉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
⒊有利于社会稳定;战略意义:⒈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⒉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⑺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⒈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⒉加快资源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5. 有关地质地形的主观题: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⑵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⑶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⑸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⑹七大洲地形特色:亚洲: ⒈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⒉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非洲: ⒈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⒉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⒊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欧洲: ⒈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⒉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⒊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 ⒈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⒉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⒊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 ⒈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⒉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 ⒈地势低平。
地表起伏和缓;⒉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南极洲: ⒈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⒉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⒈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⒉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⒊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⒋对植被的破坏6. 有关洪涝的主观题:⑴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⒈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⒊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⑵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⒈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⒉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⒊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⒋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7. 有关干旱的主观题: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变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变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⒈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⒉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⑷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⑸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⑹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产生原因:⒈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⒉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⒈南水北调;⒉修建水库;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⒋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⒌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⒍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⒎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⒏海水淡化等。
⑻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⒈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⒉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8. 有关气候与自然带的主观题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臵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⑹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⒉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⑽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⑾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⒀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⒁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⒂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⒃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高原因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原因是: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⒄气温的日较差:纬度越高越小,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⒅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⒆天山南坡有无林带无,原因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⒇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9. 有关农业的主观题: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⒈气候湿润多雨;⒉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⒈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⒉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⒊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⒈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⒉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⒈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⒉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